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大学生心理论文怎么写写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几种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分析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各种原因.旨在能要结合实践,更有效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幼儿 心理问题 成因 ...文档、论文、资料!免费阅读!免费分享!如需请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继续教育?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3-…博览 责 编 :玉 任 辑沈 赫 4 JUNL F O RA O M D N 0 E R SPECl AL EDUCAT- oN > 他 山之 石 > 西 情 方对 绪与行 为障碍 儿 童 的研 究 ● 王 波 一 、 情 绪 与 行 为 障 碍 的…安顺学院 《行为改变技术》第一次作业 题目: 对父母参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矫正的案例研究结构的认识 系别:特教系 班级:08特本 姓名:魏萍瑶 学号: 对父母参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矫正的案例研究结构的认识 题目:《父母参与儿童…
?1678?2006?继续教育?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黄  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3-1678-03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各种应激因素也在增加,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使儿童情绪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4年4月印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中提出“: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到2005年,晓率达到40%;到2010年达到60%。到、;年,儿童、12%”,同年9《关于进防功能受损。同时预防继发合并症,但不要对躯体问题过于关注,谨慎对待。药物可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或52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包括儿童和家庭治疗,则预后良好。、。起病常有刺激经历,或从周围的。恐惧的内容多样,因年龄而异。如:恐惧乘飞机、某种动物、鲜血、打针、乘电梯、高处空旷地区、学校等,有时可同时恐惧几种事物。暴露于所恐惧对象时,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过分、不合理恐惧,表现为哭闹、发脾气、发呆或黏人,导致回避或影响正常的活动、学习。如恐惧对象很少接触则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恐惧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三、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多在青春早期起病,一般在12岁左右被发现有社交恐惧。临床表现如怕自己说话或行为愚蠢,怕当众出丑、怕被同伴拒绝、怕说话脸红、怕当众失败等。同伴关系、学校功能和家庭功能因社交恐惧而受损。儿童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过分不安,而是表现为行为问题,如不肯离开父母,他们见不熟悉的人就发脾气,拒绝与朋友玩,以躯体不适为由回避社交场合。在学校和家中的恐惧有不同表现。认知行为治疗(CBT)和药物治疗(抗焦虑和抑郁剂)结合效果较好。四、广泛焦虑障碍指持久、过分和不现实的担心,无特定对象或情景。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2.9%~4.6%,在12~19岁青少年中较5~11岁儿童更多见。儿童期男女比例也要求“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具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往往首先咨询儿科医师,在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但儿科医师对此类问题的识别率和正确诊断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科医师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在此介绍儿科中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一、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分离焦虑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焦虑障碍,与依恋对象分离或将要分离时产生的与发育水平不符的过度焦虑,发生在18岁前并持续至少4周。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分离焦虑障碍平均发生年龄为7.5岁,拒绝上学的发生年龄10.3岁。分离焦虑障碍在年幼儿童中常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儿童早期分离经历、儿童气质、成长环境、应激易导致分离焦虑,如亲人死亡,家长的过分保护、需求或抑郁等。分离焦虑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幼小儿童如果主要依恋者不在身边则不愿意入睡,当将要分离时过度沮丧(如发脾气),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离开家与依恋者分离时,非常想家。年长儿童和青少年还可出现生理/躯体症状并造成问题,如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眼花,肌肉疼痛或心悸,家长经常因孩子出现以上问题而四处就医。学龄儿童容易表现为对家长和依恋者的过分担心,并拒绝上学,外出参加集体活动时(如野营、学校活动在外过夜)过度忧伤。无差异,青少年期男女比例为1∶6。父母情感问题、破坏性的依恋、应激生活事件、创伤经历等对本病发生产生影响。表现为比其他儿童更过分担心他们在学校或一些活动中的成绩和能力,担心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安全,或担心自然灾害和将来要发生的不良事件。因过分担心,导致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能力受损,因经常要寻求重复保证而干扰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关系。常见有躯体症状,如气急、心动过速、出汗、恶心、呕吐或腹泻、尿频、手脚湿冷、口干等;也可出现肌紧张、战栗、颤抖、抽搐、摇晃感、肌肉酸痛等,患儿经常抱怨腹痛、头痛等。经常同时伴其他焦虑障碍、抑郁或破坏性行为障碍,共病率较高。治疗目标是帮助儿童恢复正常的发展功能,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鼓励儿童和家庭尽量正常学习和生活,预[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黄 红,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青少年预防AIDS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教育生物学报》,副主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编委,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儿童保健。2006需要采取综合干预。心理治疗中的行为和认知行为技术比较有效。药物是辅助方法,SSRI抗抑郁剂是焦虑障碍的一线药物,但18岁以下慎用。苯二氮 类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宜短期使用。家庭教育中,给儿童提供一个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预防和治疗焦虑有重要意义。家长需要参与治疗过程,了解焦虑发生和持续原因,明确治疗目标、过程和预后。五、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持续沉默不语或几乎无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缄默时常伴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这种情况持续至少1个月,但不包括初入幼儿园或入学的第1个月。临床表现除在特定场合沉默不语外,还表现为非言语性焦虑症状,如回避对视、不安等;回避需要讲话的场合;非言语性参与或活动受限;合并其他焦虑。病因可有:1.气质特点为退缩倾向、适应慢;2.的特点;3.言语/语言障碍;4.(民);5.家庭、。如果是在幼儿园/;如与家庭有关则需要家庭治疗。对伴随症状可联合药物对症治疗。经过治疗和积极环境支持,多数1年内恢复正常,很少有长期持续。对不需要言语表达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六、强迫性障碍美国报道,儿童青少年中发生率约2%,1/3的成人强迫症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强迫症起病年龄7.0岁,平均年龄10.2岁。男女之比为3.2∶1。?1679?个体素质与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有重要作用: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如情绪不稳、易受影响、暗示性强;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使患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对挫折耐受性低、躯体疾病后产生继发获益;3.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富于幻想。临床症状多样,呈发作性,发作受暗示影响,因继发性获益而反复出现。1.癔症性精神症状(分离性障碍) 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原始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烦躁、哭闹、冲动,可表现为砸东西、拔头发、撕衣服,或在地上乱滚或四肢抽动。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时可有意识改变,如“昏厥”,但表现为缓慢倒地并在无危险地方、无大小便失禁。2.) 表现为运动障碍和感,、行走不能、失音、、、、步态不稳等。感觉障碍,如感觉、感觉异常、视觉和听觉障碍,以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癔症可有集体性发作,发作与同一原因有关,起初为一人发作,迅速发展至周围人群,症状相似。也可有为了获得赔偿在大人暗示下而发作。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改善和药物治疗等。暗示疗法可获得戏剧性效果,适用于急性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患儿。系统脱敏治疗使诱发癔症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作用,减少发作直至达到治愈。家庭治疗和改善环境:家庭环境、学校以及有关社会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在抚养中,改变对不恰当的养育态度和对儿童行为的反应模式,关注儿童积极行为,忽视消极行为,转移注意焦点,避免继发获益。药物治疗控制伴随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癔症病情呈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患儿经治疗可获良好缓解。八、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常见的强迫思维如怕脏,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意向。强迫行为如洗涤,触摸,检查,计数,涂写,排序,询问,整理,阅读,贮藏,强迫仪式动作等。强迫行为是过分或不合理的。强迫思维通常伴随烦躁不安情绪。患儿起初常会努力忽视、压抑或否认强迫思维,以强迫行为为主。慢性强迫症患儿症状往往不典型。基因、神经影像和神经递质研究均提示强迫症有神经精神病理基础。心理因素有精神应激因素;个性特点如胆小、追求完美;父母影响,如父母具有焦虑、刻板或强迫性人格特点;教养方式要求过高、控制严格。治疗采用药物和结构化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儿童强迫症的常用方法。药物治疗中SSRI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氯丙咪嗪,作为二线药物是治疗儿童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应注意适用年龄和不良反应。研究显示CBT与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比任何一种单用更好的疗效。七、癔症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改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DSM-Ⅳ)中列入躯体形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因,如亲人伤亡。在受刺激后立刻(1h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应激原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创伤事件引起,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剌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持续的回避;(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对未来失去信心。3.适应障碍 儿童常因入幼儿园、入学、转学、升学、搬迁、家庭矛盾、同学冲突等环境变换引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绪异常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受损。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一般不超过6个月。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经过调整形成新的适应,症状随之缓解。九、抽动障碍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曾经有过暂时性抽动症状的比例可高至式障碍中的转换性障碍,而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中仍保留此名称。该症是由明显精标准》第3版(CCMD-Ⅲ神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可有意识状态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女童比男童多。与城市相比,农村儿童患病率高。?1680?2006十一、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存在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及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发病率报道不一,学龄儿童一般为3%~5%,男女比例4~9∶1,中国报道1.3%~13.4%。主要表现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与发育水平不相适宜,必须比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更严重,存在于几个不同场合,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虽年龄而发生变化,可持续终生。符合症状标准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及与发育水平不一致程度,部分引起损害的多动2冲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出现于7岁前,由症状引起的损害存在于2个或2个以上场合(学校,工作或家庭),在社交、学业或职业等功能上,,症状不能用其,如学习困难、阅读障碍、,行为问题如攻击行、易发生事故,家庭关系受损,合并抽。其病理机制与遗传生物学基础和环境因素有关,神经生化研究发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大脑皮层觉醒不足有关,执行功能降低。85%患儿至少有一种共患病。DSM-Ⅳ分为注意不集中为主型,多动2冲动为主型和混12%。多数儿童抽动的严重程度、频率在青春期或成人期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不足10%患者持续终生。抽动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并未完全弄清楚。有家族聚集现象,电生理和影像学、生化等研究均有不同报道。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紧张、过度兴奋刺激均会引起或加重抽动。有些患者的症状发生前有局部躯体因素疾病造成的不适,其他加重抽动的因素还有药物、发热、食物和环境过敏。抽动症状可能短时间受意志控制,但又会出现。放松可缓解抽动或发声。多数病例在睡眠时明显减轻或消失。抽动症状的种类非常丰富,运动和发声抽动都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并根据症状和时间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Tics)、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TS,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简单性发声抽动为简单、无意义的发声,如呼噜声、吸鼻、清嗓声、吼叫、咳嗽。复杂性发声抽动为有意义的音节或词组,如秽语、模仿言语、重复言语语言的流利,类似口吃、。。简单的运动抽动是突然的,肌肉抽动,。如眨眼、伸舌头、扮鬼脸、耸肩或转头。复杂的运动抽动表现为协调的、连续的运动方式,如跳、蹦、闻物、摸鼻、摸其他人或打自己的自伤行为。治疗原则:轻度抽动通常不需要治疗,告诉家长一些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当症状对功能造成影响时需要治疗。中度和重度抽动在必要时予药物治疗,并予指导性支持,及咨询或行为治疗。以减轻症状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治疗目标,强调长期受益而非不惜代价地一定要迅速改善或症状完全消失。不论是否正在治疗,症状在某时期都可能缓解或加重。药物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小剂量开始,开始用单一药物合理剂量做试验性治疗,而非多种大剂量的药物治疗。轻度患儿可用α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可乐定),治疗前行ECG和血压检查。硫必利有抗多巴胺能的活性作用。中、重度患儿采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有多巴胺22受体阻滞剂作用的药物作为一线药物,如匹莫齐特和利司培酮。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中,氟哌啶醇疗效最好,但不良反应大,常见且严重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反应,可同时使用盐酸苯海索片对抗。其他药物:抗癫 药物,如丙戊酸钠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治疗难治性TS。其他治疗有放松技术、习惯重建等行为治疗,但对长期效果无报道。十、刻板性运动障碍指一种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常为节律性)运动,表现为摇摆躯体、摇摆头颅、拔毛、捻发、咬指甲、吮拇指或挖鼻孔等,这些刻板运动达到躯体受损的程度或显著干扰患儿的正常活动,症状至少1个月,不是由于任何其他精神病或行为障碍所致。起病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去除相关因素,行为治疗为主。合型。采取综合性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特殊教育项目、躯体训练项目、父母教育。药物治疗以中枢兴奋药为主,常用盐酸哌甲酯。匹莫林因肝损害而基本不用,右旋苯丙胺,抗抑郁剂(如可乐定),对冲动多动的效果优于注意缺陷,近几年新开发的Atomoxetine等长效制剂。十二、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表现为在校学习技能显著损害的一组障碍,并非由其他已知障碍和因素直接引起,但可伴其他临床综合征或发育障碍。病因不明但是由于生物学因素所致。发病率5%左右。是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常分为以下3类型:1.特定性阅读障碍:省略、替代或填加单词,阅读速度慢,始诵错误“不知,读到哪里”,颠倒句中的词序,不能回忆、总结阅读内容,在童年后期和成年期拼写困难比阅读缺陷更严重。常有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史,伴有情绪和行为紊乱。2.特定性拼写障碍:拼写技能显著受损,但无特定阅读障碍病史。3.特定性计算障碍:设计对基本的计算技巧即加减乘除的掌握,非抽象的数学技能。诊断要点:阅读、拼写或计算能力有一种或以上显著低于同龄、同年级儿童(较应有水平低1年以上或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结果落后);损害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符合,智商大于70分;非情绪、视力、听力、神经和精神异常的直接结果;无充分的外在因素导致学习困难;损害在上学前几年就已存在。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断诊断标准参见CCMD-Ⅲ、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或美国的DSM-Ⅳ,无专门针对儿童的标准时可参考成人标准。在严重程度、时间标准上不能符合标准但有存在相关症状的,可诊断为某问题。(本文编辑:张耀东)
? ?继续教育?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3-…? ?继续教育?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3-…? ?继续教育?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3-…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范文十篇】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范文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本学期,我担任六三班班主任工作,我班学生张晓婷,女,12岁,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一.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 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 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李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张晓婷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建议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建议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张晓婷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张晓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张晓婷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张晓婷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张晓婷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
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范文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山区小学,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且,有50%以上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调查我校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厌学,有厌学心理的小学生占班级学生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没有上进心,不管老师如何鼓励都没有激情参与课堂学习,上课常常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朱国宏和高华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作业基本不做,前两天教他数学的孙老师跟我反映他们的数学作业烂得不成样子。
二、产生原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心理空虚,精神失落。谁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们却在无情地剥夺着孩子玩的权利,家长和教师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忘记了孩子的心理年龄,认为玩是没有意思的,只会虚度孩子的大好时光。于是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过“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学生被牢牢地粘在板凳上听课、背书、做题,乏味的学习让他们漠视生气盎然的如四季变化多端的社会,形同苦役。少数学生以不做作业等来缓解学习压力。自我压力过大。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学习像学生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习的趣味,有的只是苦海无边的酸楚,导致学生心事重重,产生自我压力等。
2、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不良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地提高,几岁的孩子就会上网。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农村许多外出打工有所成就者,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于是在许多家长心中便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不重视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
3、教育因素
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趣味性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内在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在进行着单一的教学,教学语言贫乏,教学组织缺少魅力,课堂活动缺少生气,扼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时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有些教师便是一味地呵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4、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良,家教方式不当,加剧了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这些学生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养。其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多数监护仅限于生活上,疏于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正常人格;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抚养者大多溺爱孩子,导致要求放松和原则失效,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1、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逃学、厌学行为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孩子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我们要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过长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
2、改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用讲故事,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猜数学谜语等形式导入新知,巧设悬念。目的是引起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3、用爱营造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因爱老师、爱课堂而爱学习。如果师生间存在
着矛盾,学生怀着惴惴不安或对立的情绪来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很好,学生也很难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过程中来,教学工作也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高高在上,应平易近生,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平常还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所教的课产生兴趣,能愉快地接受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范文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地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厌学: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班级学生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没有上进心,不管老师如何鼓励都没有激情参与课堂学习,上课常常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神不守舍。   2.人际交往问题: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虽然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去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3.急躁:做事全凭兴趣,喜欢匆忙动手,但毫无准备,更无计划。而且一旦遇到困难就易发怒,怪罪他人、他事。结果常常是事情办不好。还推卸责任。   4.依赖: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养成了什么都不会做、都不愿做的坏习惯。   5.冷漠: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孩子对鲜明感情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和表情,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6.敌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感,当孩子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快乐,也就会更爱学习。具体来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告诉孩子。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书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2.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用良好的班风感染学生。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主”的心理环境,让每个学生在这个班里都能获得快乐,感受到温暖,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你而快乐,集体因为有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在先进理念的支撑下,我在班里采取了一些新举措: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人人有岗制”、“中队、小队干部谦让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快乐。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责任编辑:薛小琴
浅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从多方面剖析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有实践价值的对策,形成一个全面的深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以使教育者、家长和学生能从中受到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常见的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
上课走神,小学生上课走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在一天玩耍中总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例如看了某个动画片在脑中念念不忘,父母说今天做好吃的等等这些就很容易使他们走神。使他们在上课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数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一步跟不上,接下来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了,就会使这一部分丢下。下一部分就很难学会。所以说小学生上课走神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学习被动,许多小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总是让家长或老师管着学,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学习是给老师或家长学的。厌烦家长的唠叨。小学生总是厌烦家长的唠叨,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看动画片或干其它事情的时候总是督促孩子去学习,这时孩子即使孩子进入书房也不会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总是想家长怎么这么无聊呀,总是在想别的,
范文五: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智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利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此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太严,或任意责备,或受嘲笑,歧视而引起他们紧张心理,最终表现为记忆力效果下降,思维迟缓,考试焦虑等症状。
2、 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
A 、羞怯。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记事说话也慢声细语。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感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事。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
B 、焦虑: a 、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远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b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C 、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的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在困难民间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怒气冲天,满腹牢骚。
D 、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长队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3、 意志问题:主要变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禁不住强烈诱因的引诱,容易上当受骗。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易受暗示和容易动摇,缺乏行动的自主性和一致性,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竞争,行动放任自流。
4、 人格问题: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闭,自卑,不合群,不善于合作,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
5、 在学习方面:
a 、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b 、厌学。主要表现: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痛苦,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恐惧。
c 、学习疲劳。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6、 行为方面:
A 、说谎行为。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B 、攻击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欺辱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被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C 、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D 、为引起别人的关注或获得承认的爱而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厌食、偏食、捣乱、吮手指。
E 、为宣泄和消除内心警长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吮手指、咬嘴唇、咬指甲、拔头发、偷东西、发脾气。
F 、为自我保护而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往中,如果经常受到伤害或嘲笑、或欺负、儿童很可能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性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同学交往,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自己关闭起来,是孤僻症的重要原因。白日梦:整日生活在幻想中。告状:可以避免被批评和处罚。
G 、出于好奇心而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处于好奇,模仿别人的口吃,结果自己也
7、 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A 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不感单独接受任务,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B 、以自我为中心
C 、自制能力较弱
D 、抗挫折能力较低。
8、 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过分胆怯、退缩、缺失知心朋友,独来独往,任性固执,依赖性强,封闭自己,压抑。
9、 道德方面: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
10、 问题行为: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自身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
11、 依赖心理:对环境的依赖,自责倾向
12、 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由于考试和开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毕业班,表现为精神紧张,压力很大,渴望成功但怕失败,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导致下次考试担忧,身体颤抖,发挥失常,严重出现生理异常反应,长期会造成心理变态、性格孤僻和行为异常。
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1、 自闭症:
定义: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
表现: a 、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的高。 b 、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复且节奏性的动作。 c 、对喜欢的东西相当执着。
2、 过动儿:
定义: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安,整天东奔西跑,话多,手势多。
原因: a 、家庭压力大 b 、轻微的脑部受损 c 、天生活泼
3、 恐惧症:
定义: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样恐惧若持续不断的存在着,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原因: a 、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或兄弟的恫吓等 b 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 c 是社会学习而来
4、 厌学症:是小学生对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
原因: a 、家长和教师的影响 b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纠正措施: 1 、个别辅导 2 、指导家长学会科学的教子方法。 3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分析社会现象,使学生对不正之风等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鼓舞学习的信心了,燃起奋斗的火焰。
5、 流浪症:指小学生产生的一种表现为经常没有目的地四处游荡,甚至数日、数月不回家的流浪行为性心理障碍。
主要原因: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纠正措施: a 从小就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b 家长和教师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
6、 孤僻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总想离群索居的一种心理障碍。
表现:自尊心极强而自信心又过于弱。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感到非常压抑和苦闷,他们身上反社会,反群体的攻击行为很多。
原因: a 当他们做事严重受挫后,人们对他们关心过少。甚至歧视他们,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b 住宅的高层化。独门独户化导致孩子与人交往的减少。
7、 认知障碍: a 记忆障碍 b 感知障碍 c 思维障碍 d 注意障碍
8、 行为障碍: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不良心理状态、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不良习惯,畏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
9、 情绪情感障碍: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恐惧症、抑郁症。
10、 小学生经前期综合症
11、 品德障碍:对权威不满与老师对立,经常打架,行为残忍,有恶意,无内疚意
12、 性格障碍:性格怪异,多疑,极度,敏感,抑郁,残酷,影响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同时影响正常的交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13、 学校惊恐症:是人体心理和情绪的一种不安的反应,儿童对客观环境中某些事情产生恐惧,对黑暗,雷电或登高感而恐惧,害怕去学习,害怕老师,一看到责备的目光就吓得呆若木鸡,不能正常思维,还可能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后期会产生诈骗、撒谎、游荡、偷盗等。
14、 不良习惯:在某些条件下,儿童表现的刻板的、不良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布恩那个领悟老师的内容,导致成绩下降。
15、 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厌学、焦虑 | 逆反、偏激、自卑、嫉妒。
范文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人际交往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期间,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系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在现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这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以来感。但随着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有的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也要家长给他们穿衣、吃饭等。
其次,表现为自我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报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的对策
1、应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也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2、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 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师应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①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教师应培养小学生善于求助,寻找支持的意识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等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和提高。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其次,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理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理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给予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3—4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最后,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宽或过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陷于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尊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现状,小学生的父母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长,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范文七: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本学期,我担任四五班班主任工作,我班学生朱晓格,女,10岁,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一.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 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 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李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朱晓格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建议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建议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朱晓格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张晓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朱晓格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张晓婷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朱晓格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
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范文八: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其实从小学时期就已滋生。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表现为困惑、烦恼、心理失衡、不适应学习生活的现象,有些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1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1.2 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1.3 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我校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处于明显的分心状态;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1.4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 2
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1.5 意志障碍
1.5.1 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不敢单独接受任务;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1.5.2 以自我为中心
任性、固执己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稍有不满,便大闹,大发脾气。干事情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
1.5.3 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1.5.4 抗挫折能力较低 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1.6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说谎、攻击、退缩等。
1.6.1 说谎行为。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1.6.2 攻击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1.6.3 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1.7 人格障碍及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1.7.1 羞怯
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1.7.2 焦虑
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1.7.3 易怒
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满腹牢骚。
1.7.4 嫉妒心
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 4
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1.8 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1.9 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范文九:小学生常见
心理问题分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一)
1、 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
学习,其中有三个要素: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作为一个小学
生,他如何确定自己应该学什么?他又如何确定自己怎么学?并且,他怎么
能够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这三个学习的要素,都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组织
引导下,才能得以实现,并不是小学生们自己就能够完成的,也并不是随着
家长的期望就会自然提高的。
孩子如何才能自觉自愿自发地学习呢?首先孩子的内心要充满自信、
愉快、积极的情绪和处于主动的状态中,这是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果家长、
老师不考虑到孩子的现状,不去分析现状,只一味地强迫孩子学,逼迫孩子
学,孩子不仅学不好,反而厌倦学习,不愿学习。作为家长应把孩子引入到
有自信、有成就、有满足的状态中去。因为不管什么人都具有自我肯定、自
我张扬、自我发展的倾向,不管做什么事都想做好,想取得成功和愿望能得
到实现,这就要靠我们去引导了。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过多的责备,
从精神上放松,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从了解孩子个性和优势、短处入手,摸
索出有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就会产生效应。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把一天学到的东西跟全家人
分享一下;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
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2、孩子为什么厌学?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1.因厌其师而倦其道
现实中,有不多学生的总体素质较好,但由于心理的问题,而导致厌学,成绩下滑。为何成绩下滑?因厌其师,才逆其道,这是事实。由于教师在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支配下,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做出了某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都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好的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许多的阻力,不断的挫败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会造成精神苦闷,就会觉得学习不下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十分必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治和帮助。使学生改正
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增长自信。
3.过分看重分数
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看重学生的分数,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学生的分数只能代表学生某一段学习情况,而不能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标准。老师和家长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形成一套更具客观的更合理的和更全面的评价标准。老师和家长应从不同的方面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但增强了,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4.人际交往问题
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能正常地与同学进行交往,经常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地处理,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受到大同学的威胁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结交不良朋友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社会交往群体的好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成员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结交的是一个消极的群体,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就会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想法。
5.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 一种盲目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因此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只是机械地应付,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产生了逃避的想法。设置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有了自信心。有些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情而为孩子指定了较高的目标,过高的目标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失败后挫折感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多次的失败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恐惧心理,最终导致厌学。目标定得太低实现起来过于容易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目标的制定要明确为中等
难度,可以近期达到。这就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则导致学生的厌学。
6.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实现美好愿望的条件往往是加在学生身上过重的学业负担,如果 学习负担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
3、 孩子为什么学习困难?
在儿童行为问题中,学习困难最为普遍。这些儿童在学习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粗心、写字的时候写错别字、漏字;简单运算也容易出错;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稍多便烦躁、委屈;依赖性强,稍遇困难便放弃,往往要求父母给予指导和帮助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能做的事都做了。多数家长不了解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他们仅仅将问题简单归结为孩子不爱学习,不愿学习,没有上进心,所以家长似乎用了许多方法,其实都仅仅局限在说理、教育的层面上。
儿童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算与交流的能力,这几种学习能力所涉及的心理功能十分复杂,它们包括:1.感觉动作能力;
2.知觉-动作统合能力;3.符号-阅读能力;4.逻辑-推理能力;5.自我监控能力。
这些学习能力在儿童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比如,在幼儿时期,感觉动作能力的培养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时期动作能力落后,不仅易导致注意力问题,而且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上小学之后,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如果儿童视知觉和听知觉发展落后,他们的言语学习和数学计算都会受到妨碍。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涉及到更高级的大脑过程,即领会、理解的过程,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发展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才能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抽象的数量概念。
儿童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保证因素就是自我监控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不仅与智力有关,还与人格有关,体现的是智力因素与非
智力因素的综合,是一项最复杂、最高级的学习能力。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关心与培养、给孩子以自主的空间和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等,都有助于自我监控能力发展。
还有一个易被忽略的因素是成功的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体验越多,儿童就会越感觉到自己能控制学习活动,学习是有趣的、有价值的,能满足自我的进取需要。
总之,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智力、神经生理方面的问题,还有情绪、行为、兴趣、学习动机与策略等诸多因素,作为家长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范文十:(三)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什么叫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是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功能正常,无障碍或无心理疾病,且在教育的积极影响下,个体的意向与其所处环境的限制之间能够得到良好平衡的精神状态。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现在,一般认为以下6个方面可作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2)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3)有健全的人格;(4)有健康的情绪;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6)有与社会协调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不同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2.5%。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有资料显示,近日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对18000个咨询电话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本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疑难问题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交往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理想追求、宗教影响、法律保护、行为不良、心理严重障碍等。其中学习问题、交往问题、情感问题所占比重最大。其比例分别为40%、35%、25%左右。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集中在14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17岁的孩子烦恼最多。
(一)学习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1、恐惧: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校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厌学:厌学是目前中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
据有关资料统计: 14%的小学生、29%的初中生、26%的高中生有厌学心理,高中生愿意上大学者100%,但愿意学习者不到10%;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谐,使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
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据有关资料统计:10%的小学生、28%的初中生、55%的高中生存在着交往上的障碍,缺乏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情感类问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33%的小学生、41%的初中生、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42%的小学生、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在生活适应性方面:相当一部分因娇生惯养致使其依赖性强、不会劳动、不会自理,缺乏自立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我国新时期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 ,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
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5.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
6、孤僻心理: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7.焦虑异常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得紧张不安,易产生不愉快预感。
8、恐惧心理: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实际上 这类引起害怕的对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导致危险或威胁。对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特殊害怕,是中学生最为普遍的恐惧心理。
9.易怒心理: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报复性强,常有干危险、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而他却犯颜动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11.嫉妒心理: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重点中学的学生尤为明显。
12.猜疑强迫心理:表现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这类同学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和睦相处,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厌学心理: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四、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家庭中的生活是否和谐,对自己孩子能否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否有效的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证。
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期望值太高。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的、实际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
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生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2.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产业”的父母,时常要求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的灌输“拜金主义”的思想,宣传学习无用。给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带来消极的影响。
3.家庭的溺爱。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家中两代人只有一个孩子,两代人对孩子的溺爱,尤其是隔代人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都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4.家庭分裂的创伤。完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他们在这样的家庭中会出现自私、对他人施暴、喜怒无常、性格孤僻、情绪烦躁、忧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在家常感到很无聊”,“晚上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父母不加干预”的初中占51%,高中占45%; “在家中诉苦会使家人厌烦”的初中占58%,高中占48%。“能够在家中畅所欲言”的仅占41%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上家庭破裂,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是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贫困失业、抢劫、离婚率升高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使一些成人都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遗失,当然也会导致部分中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调查中显示:“受到过骚扰”的初中占68%,高中占37%;“羡慕那些不用学习,而自由自在的人”初中占38%,高中占22%。
(三)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缺憾与不足,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品格的形成。
1.学校教育的误区 —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
2.教师的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初中213名同学中“有想不通的问题,首先想到与老师聊聊的”只占35%;认为老师不会理解学生的却占45%;不希望老师多做家访的占65%。高中150名同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8%,42%,64%。.
3.学校教育管理因素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了一些违反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目前中学生厌学已达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
五、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因此,我们应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采取以下对策。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
2.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对全体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
4、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设立心理服务室和悄悄话热线信箱,建立心理网络聊天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5、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高素质的教师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心情舒畅。教师无声的语言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
6、兼顾对学生家长宣传和指导。
使亲子关系和谐;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用其所为,促其所成。
7、心理拓展训练
基本内容:个人及双人项目,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
基本过程 :信赖关系的确立,目标设定、挑战压力、高峰体验、幽默与愉快、解决问题
基本方法 :从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论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