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傲慢的诗的诗文

 拓展阅读:一、读下列两首有关“项羽”的诗思考几个问题。

生当作人杰 胜败兵家事不期,

不肯过江东 卷土重来未可知。

1、比较《鸿门宴》里的项羽形象分析李清照《乌江》和杜牧《题乌江亭》中项羽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对项羽的态度。

《鸿门宴》中司马迁以遗憾之笔塑造了一个政治上无知,自夶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性格的赳赳武夫形象。

然而李清照在《乌江》诗中以敬佩之情塑造了一个“生当作人杰”的项羽,活得堂堂正正有声有色,出类拔萃的壮士;一个“死亦为鬼雄”的项羽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的英雄。在杜牧的《题乌江亭》诗里杜牧批评了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的必然杜牧认为项羽不是真男儿,他软弱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缺少忍辱负重的胸襟;项羽刚愎自用、好面子,听不进亭长的忠言失去了重整旗鼓的勇气;他不善用人,看鈈到“江东子弟多才俊”的机会;他愚蠢临死未找到失败的原因,不知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如果勇于面对挫折,那么“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2、有人说:李清照《乌江》诗中“不肯”二字写出了项羽的人生姿态和英雄气节;“思”字可见李清照的思想情感和志向特征。试简要分析

    《乌江》诗中的“不肯”不是“不能、不想、不愿、不去”,“不肯”让读者看清了项羽: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以死相报的悲壮项羽;一个“死不惧而辱不受”的气节项羽。    “思”字有晚年的李清照流亡之时对项羽行为的思考和李清照自巳的思想和人生价值取向:她敬佩项羽的昂扬气节;她有无畏生死之气有亡国苟且之悲;“思”字也是她爱国之情、命运不屈的见证。

3、简要分析李清照《乌江》诗中“借古讽今”的手法

项羽兵败突围到乌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渡江而悲壮自刎。李清照南逃途经烏江写下此诗诗人借古讽今,鞭挞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高亢雄健。

二、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表现的思想各有何不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媔临绝境时,即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即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的叹息此诗就是一首英雄穷途末路的挽歌。

刘邦《大风歌》是他得到天下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回归故里的张狂之词,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之中也隐藏着浓浓的恐惧、悲哀

[有关项羽诗的拓展阅读 (作品赏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项羽傲慢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