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碳温度40°C,3MPa压力下是液体还是气体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20摄氏度22公斤的压力下多少气体二氧化碳能生产一吨液体二氧化碳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液体二氧化碳,密度1.101克/(厘米)^3,(-37℃);气体二氧化碳,密度1.977克/升;液体二氧化碳,密度1.101克/(厘米)^3=1.101千克/(分米)^3=1.101吨/米^3,(-37℃);1米^3液体二氧化碳重1.101吨,(-37℃);每克摩尔液体物质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气化为气体的体积是22.4升,(标准状况温度是25度C);1克摩尔二氧化碳是44克,标准状况下.液体二氧化碳的温度从-37℃变到25℃,基本上认为总重量仍然是1.101吨.于是,(1.101*)*22.4=(升)=560.5091米^3=560.5091立方米.所以,560.591/22=25.48立方米;
25.48/1.101=23.14立方米;在20摄氏度22公斤的压力下23.14立方米气体二氧化碳能生产一吨液体二氧化碳.
是零下20度
液体二氧化碳的温度从-37℃变到25℃,基本上认为总重量仍然是1.101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知识点 & “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2)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3)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于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D.&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大(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 &(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0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B、C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OC=0.6R,BC⊥OC,则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C.(选修模块3-5)(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 &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 &eV.(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若和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He、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的速度(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A、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U=W+Q,要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温度是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的标志.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分子数目不变,求出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个数,即可求出固体二氧化碳的体积.B、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与物质的运动速度有关,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判断周期的变化.根据c=λf求解波长.甲无法看到乙是因乙发出的光线在B点发生了全反射,作出光路图,由光的折射定律可求得折射率.C、(1)掌握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及相关的实验现象,并能利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有关现象.(2)根据发射谱线的条数公式可以求出谱线的条数,明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即可求出金属的逸出功.(3)粒子在相互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列方程即可正确解答.A、(1)A、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故A错误.B、温度不变,所以气体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内能不变,故B正确,对于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所以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故C错误.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故D正确.故选BD.(2)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体积不变,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3)二氧化碳气体的摩尔数变成固体后的体积B、(1)A、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与物质的运动速度有关,故A正确,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故B正确.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继续振动,故C错误.D、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正确变大,频率变小,故D错误.故选AB.(2)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λ==0.17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调制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3)设∠OBC=θ,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则C、(1)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爱因斯坦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这句话正确,但是这证明了光的波动性,故A正确;B、康普顿效应实验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故B错误;C、干涉、衍射现象是光特有的现象,因此双缝干涉以及衍射现象均说明了光的波动性,故CD正确;故选CD.(2)发射光的频率条数为:N==6种,这六种光中,能量最大的为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的光子,其能量为E=E1-E2=12.75eV,因此该金属的逸出功小于12.75eV才能发生光电效应.(3)【解析】设中子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3v3+m4v解得:故答案为:A(选修模块3-3)(1)BD&&(2)增大,大于(3)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B、(1)AB&(2)0.17,调制(3)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是C(选修模块3-5)(1)CD&&(2)6,12.75(3)中子的速度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主要考察你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与“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相似的题目: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动能为12.95ev的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碰撞,忽略碰撞过程中氢原子的动能变化,且碰撞过程中没有其它能量损失,则电子碰撞氢原子后的动能不可能的是&&&&0.20ev0.65ev0.86ev2.75ev
[物理--选修3-5](1)已知氢原子的能级规律为E1=-13.6eV、E2=-3.4eV、E3=-1.51eV、E4=-0.85eV.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1~12.5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大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只有1种B.照射光中可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有2种C.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3种D.激发后的氢原子发射的不同能量的光子最多有2种(2)如图,小车质量为M=2.0kg,带有光滑的圆弧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0.5kg,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BC部分总长度为L=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①若小车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物块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小物块恰好可运动到C点.试求D点与BC轨道的高度差;②若将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仍从AB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试求小物块滑到BC中点时的速度大小.&&&&
“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运动的半径可以变化,且沿不同的轨道运动时原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原子能量为电子动能与原子电势能之和).现有一氢原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其核外电子从半径为R1的轨道跃迁到半径为R2的轨道上.若已知氢原子电势能Ep=ke2R(e为电子的电量)则&&&&
2如图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D.如果发出的光中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3(1)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B.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C.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立在静止于平静水面上的质量为400kg的船上,突然船上人对地以2m/s的水平速度跳向岸,不计水的阻力,则船以&&&&m/s的速度后退,若该人向上跳起后,以人船为系统,人船系统的动量&&&&_.(填守恒或不守恒)(3)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11H、&42He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0-1e+4&11H→&42He+释放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①已知质子质量mp,氦核的质量mα,电子质量me,光速c.试求每发生一次上述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②用上述辐射中产生的波长为400nm的某一单色光去照射逸出功为3.0×10-19J的金属材料铯时,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试求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普朗克常量h=6.63×10-34Jos)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运动的半径可以变化,且沿不同的轨道运动时原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原子能量为电子动能与原子电势能之和).现有一氢原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后其核外电子从半径为R1的轨道跃迁到半径为R2的轨道上.若已知氢原子电势能Ep=ke2R(e为电子的电量)则&&&&
2如图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D.如果发出的光中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3(1)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B.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C.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立在静止于平静水面上的质量为400kg的船上,突然船上人对地以2m/s的水平速度跳向岸,不计水的阻力,则船以&&&&m/s的速度后退,若该人向上跳起后,以人船为系统,人船系统的动量&&&&_.(填守恒或不守恒)(3)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11H、&42He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0-1e+4&11H→&42He+释放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①已知质子质量mp,氦核的质量mα,电子质量me,光速c.试求每发生一次上述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②用上述辐射中产生的波长为400nm的某一单色光去照射逸出功为3.0×10-19J的金属材料铯时,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试求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普朗克常量h=6.63×10-34Jos)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____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2)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3)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于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D.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大(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_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____(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0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B、C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OC=0.6R,BC⊥OC,则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C.(选修模块3-5)(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____eV.(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若和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He、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的速度(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A.(选修模块3-3)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____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2)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3)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于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D.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大(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_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____(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0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B、C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OC=0.6R,BC⊥OC,则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C.(选修模块3-5)(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____eV.(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若和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He、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的速度(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相似的习题。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为-20℃
B、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有可能在0℃以上
C、液态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水相近
D、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压力应为2.0MPa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C、加压和降温
A、降低不凝性气体的分压
B、提高顶部CO2的纯度
C、为吸附剂再生提供气源
D、降低与之相连的CO2储罐的压力
A、精馏塔内温度自上而下渐高,而提馏塔内相反
B、精馏塔需要气、液相回流,而提馏塔只需要塔顶的液相回流即可
C、精馏塔的产品从塔顶流出,而提馏塔的产品是从塔釜流出
D、精馏塔的操作压力高,而提馏塔的操作压力要低的多55Kg压力下二氧化碳气能否液化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55Kg压力下二氧化碳气能否液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温度越低,需要的压力也就越低,液化几个条件,4,5:27℃;10℃.7MPa ,6.39兆帕,二氧化碳的液化除了与压力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20℃.5MPa。所以55kg压力相当于5.7MPa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二氧化碳40°C,3MPa压力下是液体还是气体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二氧化碳40°C,3MPa压力下是液体还是气体
我有更好的答案
依旧是气体,温度高于31.1℃时无论怎么加压都不能使二氧化碳液化.
采纳率:9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二氧化碳的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