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三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理财日记怎么写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500字:和爸爸去商场_日记500字_第一范文网
&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500字:和爸爸去商场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500字:和爸爸去商场
  今天,我跟爸爸来到了华堂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特价打了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就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吗?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出结果,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数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得120元。我兴奋的回答打完八折这件衣服的价钱是120元。爸爸又问我:“通常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积一定比因数大,但为什么这道题的积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我想,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我非常有信心的说:“一个数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爸爸说:真聪明,那么除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呀?””当然有 ,当被除数大于0 ,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被除数大于0,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 爸爸说:“那么我再考考你,这件衣服原价200元,打五折,现价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兴的说:“我女儿学会举一反三了!”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搞促销,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我说:“不知道。”爸爸说:“买二赠一就是说花两箱的钱买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元的钱买了150元的奶那拿100 除150就相当他打的折数, 结果大约是七折,你明白了吗?”我说“我明白了。”  我越来越发现,数学试用于解决生活的问题!
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500字:和爸爸去商场 相关内容:
when i got home,it was very dark.why?there is no electric.every year in beijing,there is lack of electric to supply.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ies.and it is very hot in summer....
放假的第一天我便和同学约好去玩,来到公园便被人群吸引去,看见一棵叶子是深绿色,二回羽复叶成掌状排列,每一根叶轴上有七至二十四对长条小叶子。它的茎上还长出一根根坚硬的刺的小草。听说它叫含羞草。回去后便让妈妈带我去买含羞草。
给我三天时间,就三天,让我整理一下心情。我的脑子里没有嗡嗡声,我的心起伏慢得令人发指。它一团糟,它是什么?我不知道,真的,真的不知道!暑假,于我是一种煎熬。
广州是我得家乡,近几年来,它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街区绿了,楼房美了,珠江清了,白云山秀了,天蓝了……广州得交通,已经今非昔比了,摩托车如过江之鲫,公交车像乌龟爬,广州大桥壹到上下班高峰期就塞车等,已成为历史。
在这个夏天里,你以哪儿去玩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江宁汤山水磨方,那天的天气不热,还有些凉。但在那里,让我再次感觉到父母对我无限的爱! 我们先在门口和美丽的沙滩公主拍了照,然后去玩了漂流,滑滑梯,游泳,我最喜欢玩的是冲浪,当我...
这个暑假,我第一次参加了美国小学生的夏令营。去之前,我怀着一课惴惴不安的心,害怕自己既听不懂又不会说。妈妈在一旁鼓励我:别紧张,只要你心理上没有障碍,你的沟通就会无障碍。
第一天,我们发了军装,学习了怎样整理内务。之后,我们就开始自己实践动手做整理被子和枕头还有床单的练习,我是我们宿舍第一个摆放折叠好枕头和被子的,而且做的还可以。所以我就成了我们宿舍的宿舍长。
从70年前爱因斯坦的时代,人们就在探索如何穿越时光。到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驾驶去完成人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而我,有幸得以使用这台时间机器,遨游于中华民族几千来的历史长河。
查看更多>>欢迎来到作文网!
全站搜索:
> 字数分类:
> 体裁分类:
当前位置: >>>> 五年级数学日记
最新小学五年级日记作文
热点小学五年级日记作文
热门体裁作文
五年级数学日记
这次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去了海南度假,我们乘坐的是飞机,乌鲁木齐到三亚的路程大约是5800公里,去的时候是顺风航速,风速是每小时20公里,飞行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得出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967公里,回来是逆风航速,由于风的阻力,回来时的飞行时间延长了0.5个小时,总飞行时间为6.5个小时,得出平均每小时飞行892公里,这样就造成了回来比去用的时间长而每小时平均飞行时间反而短的现象。
爸爸妈妈的机票是全价每张3050.00元,我和妹妹的机票是半价每张 1525.00元,我们四个人来回共计(+)&2=18300.00元,我们住的酒店是一晚上是1980.00元,住了6天,总计=11880.00元,购买水果共花了2800.00,吃饭共花了3500.00元,零星开支1200.00元,这次出行我们全家一共花费了元80.00+0.00+80.00,平均每人花费9420.00元,账目是由我记录并整理的,这次的三亚之旅我不但玩的开心,还巩固了一下数学知识,真开心呀!
注意本文有无分页。原文地址
献花:3 朵
扔蛋:5 个
与“五年级数学日记”相关的作文:我的理财日记
理财格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理财前言钱多的人为钱多发愁(哎,从来没有这样的体会),钱少的人为钱少生忧。钱多要理财,钱少也要理财。没钱的比有钱的更需要理财!理财阶段什么是理财?理财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而制定、安排、实施和管理的各方面总体协调的财务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人生的始终.
我最早的理财史是日。那时是在朋友那听说基金很赚钱,一年能翻倍。日,大盘直捣6124点的历史巅峰时刻。前几年买到的人肯定是赚钱了,那时候买菜的大妈在一起说的话题都是股票,基金。后来的事情大家现在都知道了,那时候的股市已经不行了是在走下坡路,2007年的12月17日那时4876.76点,在当时看来和最高点的6124点还是跌了很多的,当时想来这样应该很安全了。在做之前也是做了这方面的学习。在朋友那听说了招行的卡可以卖市面的大部分基金,就去特意开了个招行的户,买了我的第一支基金,博进主题(377020),当时也没不太了解,就选了这只基金当时排名是前几名。可在后来排名一直没有好的成绩。总结得出选基金也不能简单先排名靠前的。2007年12月17日。我是一次性买入的,了解股市的朋友就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在这之后最大的亏损可能达到了50%具体多少现在也记不得了,那时也没多少心情看了。这只基金后来在2009年7月分时赎回了,亏了钱但不多,那时上证是3300点上下,在后来看来那还是一人高点,在这里小小的得意下。日,那时4438.27点,买了我的第二支基金,上投内需动力(377020),号,上证是3000多点时买入了华宝先进成长(24009),那时的想法现在也不太清楚了,可能是上证指数下跌了觉得便宜了吧。不过这样的想法没多大的问题,可当时了解的不多,不了解什么是底。上投内需动力(377020)这只基金我现在还有在定投,在2013年的9月卖出帮我赚到钱的也是这支基金。华宝先进成长(24009)现在还没卖出,还在亏损中。2008年的7月开始了我的定投,定投是在股市单边下跌的基金公司做的一个应对之策。不过我想来也是那个道理,就开始了定投一直到现在。后来股市还是没有好转,基金公司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就开网银在基金公司做定投。(在银行购买的费用是1。5%,在基金公司购买费用是0。6%)。在后来情况还是亏损,不过就是抱着不赚钱我就不卖的想法,在2013年9月卖出一部分赚了点钱。做基金投资本来就是花钱请人代我们投资的,不过在自己不太了解的情况也,也很难赚到钱。从2007年一直到现在也做了有8年了,也是一个老手了,我想在下一次牛市到来时一定能赚到钱,为自己加油。总结得到做定投可以不看买入点,这样就可以专心看卖出点了,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平均每年能有10%的收益就行,所以我会在收益达到15%--20%后看情况赎回多少比例,我想用几年来布一个局,定投个8只基金,混合型的,指数型的,成长型的,都做2只,在股市上行时选最肥的鸡杀。目前我在做自主选时机买入基金,不定时的看行情买卖,如果收益好的话,就自已做股票。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也想自己做股票,选上10-20只的股票不同行业的,想做定投基金一样的做股票,象添油战术一样,不求成绩最好但求稳。
以前写在记事本里的,没想到贴出来是这样子,大家将就看吧。现在开始写我理财日记,给日后的自己看,更希望能在这升华自己的理财知识。
从08年开始定投这是第二次全面的开始赢利,希望牛市可以走的再远一点,哈哈。不过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到了赢利20%开始少少的减仓。永远不要贪心。
我个人的选基心得是先选好的基金公司,在从好的公司先出好的基金。
上图是我看好的基金公司,他们每年都有好几只基金在排名中名列前100名。我想这样的公司有他们的公司文化,在基金经理更换时,对基金的影响会小点。每年都能有基金排在前100,相信以后出现好的业绩的几率也大点。
今天和朋友们在聊基金,想到了一个比喻。选基金要先选基金公司。
买基金就象在香港马会买马一样,好的基金公司能培养出好马的机会大点,所以先选好基金公司,再在公司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基金,坚持定投在合适的时机卖出就行了。能选到好的基金80%的运气成分,但也要做那20%的功课以提高收益率。理财知识多了后可能自己买股票。选股票70%要知识经验,30%运气。
以前买基金都是选当时排名前几名的,可以无一例外的后面都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就是在它排名好时买入,在排名很差时卖出。所以就算你所选的基金不太好只要不是常期打底就不要轻易卖出。
今天又和朋友们说起基金,他说既然是买了基金就是想不操心,不用天天看,过一段时间看一次就行。
我有不同的意见,首先大部分人刚卖了基金那是真金白银投进去了,你要他不看可能不好做到。强迫自己不要看也没有意思。
我的意见,想看就看但要少动,最好能再深入了解下,基金为什么长为什么跌,还有相关的知识,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刚开始这段时间的热情。好好学习理财知识,而不要把心思放在涨和跌要不要卖出上。时间常了你心中就没有涨跌了。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要强迫自己跳过去,还有基金是由基金经理在操作好坏我们也无能为力,我认为我们最终还是要自己做股票才能有好的收益,但前题是我们要有相关的知识和做基金时的那种耐心。如果还是不能成事只能说不是做这个的料,以后不要打这个的注意就是了。当然上面说的是对这方面有强烈兴趣,没兴趣的就不在此列。
谈价值投资有人说,中国股市做不了价值投资,因为中国人“赌性”重。 本人认为这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也是对中国人的误解,从上面我说过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老外的赌性,从来就不比中国人少。“贪婪”是人类共有的特点,只要人类还在,就永远少不了投机行为的出现,再成熟的市场都难免会有投机现象。我们能做的只是从自身约束自己的投机行为,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你所处的市场。很多人以为,价值投资,就是拿着股票坐过山车,看着股票涨了又跌,跌了又涨的傻帽。我想说,价值投资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4毛钱去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 我打一个比方, 正常情况下,鸡蛋一般是5毛钱一个,因为各种短期的因素,比如市场上今天的鸡蛋供应量增加了,所以价格跌了2毛钱,今天卖3毛钱。 那么我买进鸡蛋。过了2天,刮台风了,因为台风影响了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鸡蛋又涨价了,涨了7毛钱,现在卖1块钱一个。我知道,这些都是短期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涨跌,鸡蛋的价格,永远由鸡蛋的价值而决定。所以我觉得现在1块钱一个鸡蛋,明显是高估了鸡蛋的价值,于是我把我之前3毛钱买的鸡蛋,现在1块钱卖掉。赚了7毛钱。就算鸡蛋价格继续涨下去,我知道,鸡蛋就只值5毛钱一个,再继续涨,那就是泡沫,既然是泡沫,必定有破碎的那一天。出于对风险的厌恶,我远离这样的市场,也不会为接下来鸡蛋继续涨到2块3块而后悔,也不会为最后鸡蛋暴跌回1毛钱一个而窃喜。当然,如果又跌回1毛钱,那又是一个好的价值投资机会。价值投资就是这么简单,但人们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用各种复杂的方式去对待,每天在市场里忙碌,就像勤劳的小蜜蜂,盯盘,猜主力怎么想,画趋势线,破位止损,为一个已经破位了的单子纠结到底要不要止损,最终忍下心止损,谁知股价就像跟自己作对一样,来了一个假突破,懊恼,气愤,难过....我只能说,真的很累,因为我曾经也这么累过,最后还吃力不讨好。我想每个人价值投资者曾经都是一个优秀的技术派,对各种指标,趋势线,K线,了如指掌,只是悟道了,看清市场的本质之后,转为价值投资的。各位有兴趣还可以去看看腾讯网组织的操盘手大赛,层层选拔的全国十强,今天赚3个点,明天亏2个点,后天赚4个点,最后结果是什么? 如果一参加比赛我就空仓,我可以一直稳拿全国第二名(第一名也就赚1,2个点) 这些能进入决赛的,都是技术派里面精英中的精英了吧? 比赛了几个月,每天忙进忙出,赚这几个点,有意义吗?一不小心,这可怜巴巴的一两个点的利润,恐怕就没了,几个月就白忙活了。 如此大赛技术“精英”想赚钱都那么难,大家就不觉得真应该换一换思路吗?告诉大家,股市里最赚钱的,永远是最闲的那一小撮人,虽然很讽刺,但是值得大家深思其中的原因!呵呵,道理总是很简单的,我表达的也很通俗,但是我确定这就是真理,抓清事情的本质,股票的价格不是因为它到支撑线了就反弹,不是到了阻力线就下跌。技术派们,当你在看K线的时候,市场也在用K线K你,K线就是市场先生给你灌的迷魂药!!以上为转载
开了我的证卷账户,开始选股才发现比选基金难多了. 不过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把我在看广告的公司挖出来,又挖出同类公司,对比晒选可以学到好多东西.以后上网不会没事做了.给自己3年时间,如果不是做股票的料,这个账户就消掉或用来买ETF基金。大盘从2000点涨到2222点各股都涨了不少,下不了手!!!!
以前只是做基金定投,也在看市场的起起落落,但是没有参与到市场交易中只是被动的做定投,现在自己做股票,看到跌了犹豫怕进入泥潭,涨了又怕是高位.没有参与其中很难体会的到那种感觉.分析以后自己怎么做:在买卖一只股票以前多做基本功,了解公司是做什么产品和服务的,多和同行业对比.做到对公司市值有个自己的判断才去交易.刚开始估值肯定不准,但是不怕可以以后慢慢修正,如果不这样做,看别人买就买别人抛也抛,不关能不能赚到钱都会很迷茫,已我的性格,买入这样的股票恐怕要睡不好觉了.
哈,想到一很好玩的话,看着K线,大声唱:我多想和你再回到从前。在你底位时买入你。
转我也说说我的方法:1,对于周期性行业,我最多PB1.5进场,非周期性的,提高到PB2 2,分批进场,和你一样,不过是在初始单浮亏2成加仓,浮亏四成再加仓。在比合理估值高2成开始分批出场。3,选股是工夫在诗外的事情,楼主看报表,做思考,去调查,我也有部分是调查,不过更多的时候走了捷径,就是跟成功者的庄,在国内比较成功的机构,我只认社保和QFII,特别在一些政策性的行业,社保有天然的优势。顺便说一句,想起当年家电下乡的政策导致的电器股行情,可以关注有安全边际,家具下乡的社保股
转盘点历史数据,也能看到这一趋势。同花顺(24.370, 2.22, 10.02%)iFind数据显示,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后,A股上证指数见底的时间分别是 2005年 7月、2008年11月、2010年7月、2012年1月、2012年12月、2013年7月、2014年1月。在上述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些重要的数据都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2005年7月,上证指数为1042.18点,平均市盈率17.62倍,平均市净率1.64倍;2008年11月,上证指数1876.02点,平均市盈率15.43倍,市净率2.16倍;2010年7月,上证指数2493.39点,平均市盈率19.09倍,市净率2.35倍;2012年1月,上证指数2250.15点,平均市盈率11.51倍,市净率1.72;2012年12月,上证指数2124.66点,平均市盈率11.06倍,市净率1.51倍;2013年7月,上证指数2013.65点,平均市盈率10.27倍,市净率1.33倍;2014年1月,上证指数2036.28点,平均市盈率9.12倍,市净率1.26倍。
zhuanzai 我的个人见解:企业的经营(企业分析)与 财务报告,实际上是 3D动画 与 2D投影(照片)的关系。。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所经营的特定的成果,按理论来说,在每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所制作出来的特定的财务报告(反映当前时点的),应该是唯一的。(假设 企业 不玩什么花招,不做假,但可以美化 。。其实美化,相当于 艺术照,为了特定报表日的照相,弄好看些总是人之常情)。。。这个的关系,就是 企业经营(3D动画) ===&& 财务报告(2D投影), 正推导关系,成立。。然而,如果说 仅仅通过财务报告,来看企业的经营,这样的关系,却是。。财务报告(2D投影) ---&& 企业经营(3D动画) 。。 这样的推导关系,不成立。。而且 财务报告,仅能按会计的格式,记录下,企业的有形资产项,而实际上,更重要的无形资产(科技(如专利) + 品牌(广告,名声,客户粘性) + 员工(忠诚度,还有,能力。。 谁都知道 优秀的企业员工 管理层的价值) + 市场(比如说 强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更重要,但是。。实际上,无法用数字去定量。。。这应该说是,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因为其天然属性)。。 而且 财务报告仅反映其企业经营的历史。。但是,这不说明,财务报告不重要。。 因为,会计,是企业的语言,而实际上,见多了财报文盲。。不看报告,投资公司,然后 自己被坑进去了。。下面又说,企业骗人,证监会骗人。。。而对于 价值投资,会走上的一条路,就是 堆数据。。 统计各种各样的数据,然后去罗列,找规律分析。。这实际上相当于,试图从 2D报告,去推测 3D企业运作。。 这个数据无论弄的再精确,也是无法去完整看出企业的全貌。。这个相当于 精确的错误。。而如果说 我先去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还有,他的经营的历史轨迹 ,公司战略,还有。。 常识。。。 然后 OK了,再通过财务报告来映证,这样,我觉得 会相对比较准确(虽然只是估计值,无法实际的量化)。。但这应该是 近似的正确吧。。评价下。。 这是我的理解,望得到点评。。
自己实在是不会写东西,转别人的做笔记学习.我们就不用价值投资这个词汇了吧,其实就是商业本质,寻找贱卖的好东西,这就需要大量阅读和对比,只有了解才能知道其价值。财报代表的是过去,过去并不一定完全代表未来。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经济运行和人们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洞悉未来的发展,把握了未来的发展,也就把握了手上廉价收来的资产的未来了。而这2样都需要巨大的阅读储备和分析能力。投资是勤奋+智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力的结合。当到这个高度了,其实朴素的技术分析也是可以细化为我所用。当未来分析出来后,基本面也复苏的时候,技术面的双底无疑是确定的明确的入场点。剥离开对经济形势行业形势和公司情况的了解,单独谈技术分析是毫无意义的。
zhuan总有朋友让我推荐几只股票,我就先问他们对哪个行业感兴趣,对哪个公司熟悉。然后叫他们去研究下这个公司的管理、文化,业务,前景,以及财务状况。朋友通常都会说,那么啰嗦,你直接告诉我买入哪个不就行了? 在回答他们买入哪只股票之前,我必须先解释下面几个问题。一,炒股不就是低点买进,高点卖出吗?是的,无论叫炒股,还是投资,都是低买高卖那么简单(如果不考虑做空的话),连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还有什么好研究的?问题是,你如何知道什么时候是低点,什么时候是高点?(请参阅:方三文:高抛低吸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有无数的股评家,创造各种理论,使用千奇百怪的方法,试图证明现在股价所处位置的高低,并对未来作出预测。下面我们先看看股票的价格是什么意思。二,股票的单价有意义?土豆上市了,发行价29美元,优酷的发行价才12.8美元。现在两个公司的股价都是20来块,为什么说土豆上市待遇比优酷差很多?甚至有的人说土豆比优酷便宜?还有人说,谷歌的股票,几百美元一股,太贵了,不敢买。单价意味着什么呢?假设张三和李四分别做了一个大蛋糕,切成很多小块在卖。张三的卖5元一块,李四的1元一块。然后,我们能否说,张三的蛋糕卖得比李四贵很多?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张三的一块蛋糕可能是砖头那么大,李四的是火柴盒,另外还可能有材质的差别。整个上市公司,就像个大蛋糕,理论上可以无限切割。一个价值1亿元的蛋糕,平均分成100亿份,每份只需要1分钱;如果分成100万份的话,每份则需要100元。而无论怎么分,对蛋糕的总价是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投资1万元去购买,按前一种分法,你可以买到100万份;后者你只能买到100份,但是两者其实是相等的。所以,孤立地去谈股票的单价,是没有意义的,除非这个单价高到你一股也买不起,或者低到有退市的风险。重要的是,整个蛋糕有多大,每一份所代表的质量是多少。明白股票单价的意义后,下面关于历史股价的问题,就容易理解了。三,历史股价图有意义吗?这个股票横盘很久了,是不是可以买入了?这公司以前股价最高到过100,现在跌到10块,已经是历史最低,是不是可以抄底了?我们再用师奶熟悉的蛋糕店作例子。楼下有一家蛋糕店,现在邀请你入股,1元钱一股。店主提供可靠的证明:1年以来,都有人以1元多的价格买入,已经横盘很久了;以前还有人出过5元一股,现在的价格是历史最低。你会买吗?你肯定会先了解1股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要知道整个店有多少股。然后,调查下这店的口碑,品尝下味道,了解周边环境,观察来往的人群,每天的客流量,计算原料、工人工资、铺租、水电工商税收等。甚至,还会找熟悉蛋糕行业的朋友,咨询下这个行业的整体情况。这个时候,你还会太在意横盘多久,和以前的最高最低价格吗?而当你花10万元,买入X股某公司股票时。你是否知道,这个X股意味着什么?这股票代码背后,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业务?如何管理?产品质量如何…….还是仅仅觉得已经是近期最低点了,而且图形很漂亮?在股市里买入股票,和你入股楼下的蛋糕店,道理是一样的。区别可能是,上市的股票很容易卖掉;而蛋糕店的股份,不容易转让。但不能因为很容易卖掉,就很随意地买入。你要的是赚钱的结果,不是交易的过程。总言之,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历史的股价与未来的股价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能以多少日均线、历史股价高点低点等信息来预测未来。
3,心理效应前面说的,大师预测你明年“遇事要小心...... 可能有点阻滞,但是如果遇到贵人相助,也能平安无事“,一旦有什么意外之事(一年那么长,怎没意外),你会发现大师真神啊。然后如果意外有惊无险,“幸好大师提醒要小心了,还幸得贵人相助”;如果损失惨重,则会埋怨自己还是不够小心,虽然大师预测并且提醒过了,或者感概未能遇上贵人。对照股市的预测,在事后用结果去阐释,也会发现大师料事如神。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师们也经常预测错误,但是你很快会选择性地遗忘,心理上会强化他们恰好说对的那些。正如很多人相信“提到曹操,曹操就到“一样,其实你平时提到、想到到了很多人,但是他们没有恰好出现的时候,你并不会太在意,如果偶尔遇到提到的人,马上出现时,你会倾向于认为与刚才提到他有关,而且相信这事发生的概率很高。这个心理盲区,还会可能影响你的投资决策。当你只在自选股中,将某只股票列入关注,或者曾经动过念头买入而没有行动,但是后来这股票涨了不少,你通常会懊悔不已,觉得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对的,却没下决心买入。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仅仅记住了自己猜中的那些,而更多的曾经关注过的,可能是下跌的
ZHUAN1 投资和投机有什么区别?投资只有价值投值一种吗?价值投资是不是就是巴菲特一种?巴菲特能不能学,怎么学?这点很重要,这决定了自己在股市中行为的本质,一定要彻底明白,不然,你不明白你是怎么赠到的钱,那将来必然会不知怎么的就亏掉。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各种人的各种说法,有说值投资能学的,有说要和中国国情结合,然后也有什么价值投机,用价值投资的方法选股用投机方法操作,还有什么逆向投资。总之是各种名词,众说纷纭。做为一个年轻人想从这么繁杂的思想中弄明白着实不易,尤其是这些提法的人多是成功人士本身就极具说服力。即使是行骗的成功人士但是也包装的很好让人难以发觉。为想明白这个问题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 从国外到国内各种投资名家,国内各大名博开博时到现在的文章,基本上能找着的都翻过来看了一遍。终于明白了答案:投资就是买公司,投机是买价格,是指望别人用更高的价格从你这买走东西而已。这话很简单,也是很大众化的回答 但是会说和真正想明白是完全两回事。我在这个问题上是每当我想明白但是后来发根本没明白 直到付了学费才算明白。这个学费就是苏宁电器。当时是11块买的苏宁。理由很多啦,好公司啦,消费股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京东的融资表明京东的估值很高。我心想。苏宁这么优秀的公司发力后不会比京东差吧,那按京东的估计给苏宁估值,那苏宁目前不是明显低估了嘛。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发现我的问题了,我买苏宁是希望将来投资者按京东的估值给苏宁估值,我重点依据的其实是价格!!后来弘毅投资入股苏宁,比我的买价还高,我小得意了一番,觉得我没看错。但是再后来,苏宁利润下降,甚至要开始亏损,因为电商的投入太大,唱衰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苏宁接下来有可能打不过京东,即使能追上,代价也很大,利润会降很多,吧啦吧啦。我开始心神不宁了!完全没有银行股那种越跌越买的勇气,问题出在哪,肯定是我的思维有问题。苦思后才明白。我买苏宁本质是我看重的还是市场对苏宁的估值,我希望市场将来对苏宁的估值能提高。这点是完全错误。我其实根本没明白电商是怎么回事,电商要烧钱,烧完钱呢?我不懂电商这个生意模式。虽然我有可能因为没看明白银行是怎么回事而亏钱,但是毕竟我的依据是建立在我觉得我看懂银行是能赚钱的假设上的,和我对苏宁是建立在希望市场估值变化是完全不同。明白了这一点。我意识到这个学费是必须要交的,在7块左右全部卖掉。张化桥说过,牛市的好处是可以改正我们犯的错误。但是我不想等那么久了,我觉得有错一定要改,要舍得付学费。那么说说投机。投机关注的的价格。这里并不是说投机不好,而是想说明投机和投资是完全两回事的东西,做投资和做投机需要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做投机,怕的是做着投机但以为自己在做投资。投机我认为分两种,一种是索罗斯那种宏观对冲基金,这需要对宏观经济,政治,文化等了解深入,在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中找到做多做空的机会。做空次贷的保尔森也是类似,他的做空是基于美国房价会下跌这个宏观经济表现的。第二种是技术分析,从传统的技术分析长级到现在的量化交易。传统的技术分析是用过去的图表推知将来,量化交易也类似,只是由简单的画图变成了复杂的数学建模计算机计算。多年来传统的技术分析已经被证实是没法赚钱了,即使能够赚一阵子但是能持续赚钱的也少,最后善终的人好像还基本没有。因为历史样本太少太简单,可以复现出几次,但没办法次次复现,甚至有可能是由于大的环境的变化,例如宏观,例如中国 特有的政策变化,以前成功的样本再也不出现了。这而量化交易呢,现在能看到的就是西蒙斯的文艺复兴公司靠这个赚到了钱。其余的像早的长期资本公司,倒了,还有一些在07年次贷危机中也损失惨重。同时,投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对风险的控制,这点类似于赌博。要按照概率合理的分散管理本金。这点就更难了。
对于我而言,选择什么赚我的方法呢。第一别想了,能力完全不够,另外很重要的我不想做空,即使你判断准确,但是时间不一定会站在你这边,很有不正常的状态会持续很久,做空就是在和时间赌博。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不敢玩。第二种呢,也别想了,首先还是能力不够,虽然我是理工科出身,看懂数学模型和写程序实现对我来说不是难事。但是真正能赚钱的数学模型是你能接触到的模型吗。西蒙斯手下全是一群顶尖的气象学物理学数学等等的科学家。这群天才才做出了那种的成绩,我一个普通人还是算了吧。其实,我认为经济世界目前来说不像物理世界那样,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这是一门现在还非常不成熟的学科。走这条路,太难了。最后,赌博能力那也是完全没有。总之我没有投机的能力,并且我觉得投机太累,对人的要求更高,假如有更好的赚钱的方法,为什么要把自己弄的这么苦呢。那剩下的路就只有投资了。明确了投资是什么,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价值投资是什么。基本上大家立马想到的就是巴菲特,想到他的合适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那难道价值投资难道就是像巴那样买入并长期持有?其实这个问题书上写的很明白,很多人没认真看书而已。狭义的价值投资是指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公司,留好足够的安全边际,基本上是捡便宜货保证不亏的思路。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则复杂的多。认真读巴菲特的传记,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他做类似私募基金时,这时个他就是格式的价植投资,到处找便宜货,然后等待价值实现卖出,或是自己加入董事会要求现金分红,或是买下公司然后清算让这个公司的价值实现。 第二阶段是他所说的认识芒格后,学会了用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公司,大致也就是在买下伯克希尔后。这一阶段他的投资为世人津津乐到,像喜诗,运通,可口可乐,吉列,盖可保险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都发生在这个阶段。护城河理论也是在这个阶段最能表现出来的,这些公司大多是有很深护城河的消费金融类公司。第三阶段是近几年,典型的是老巴买入伯林顿铁路,ibm,这些公司不像第二阶段那样的公司,反而倒是更像是债券类的投资。另外很重要的是从第二阶段开始。巴菲特不再只是一个投资者的角色,他开始进入董事会帮助公司经营,甚至完全全买下公司,物色经理人管理,这时候他的角色向着一个做实体公司的企业主方向转变。所以老巴严格来说只有一小段是格式的价值投资,但他为什么强调自己是百分之八十的格雷厄姆加上百分之二十的费雪呢。因为格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他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点是最最重要的。后来他所做的只是把价值这个词扩大了而已,他的投资思想随着他的资金,随着他向一个企业主转向而转变,所以他会说“成长和价值不矛盾,成长也是价值的一部分",成长,品牌,甚至人都是价值的表现。再到后来钱实在太多了,他的投资又有点类似于投资债券,铁路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现在手上的钱那么多哪有那么多好的消费公司,金融公司可买 ?假如巴菲特活的很长,铁路公司都不能满足他了呢,我想他会买地,买矿等等,再后来可以把整个地球都得买下。再举一个例子,船王包玉刚70年代准备弃船登陆,与置地展开了收购九龙仓的大战,最终成功拿下了九龙仓,但是买的价格并不便宜。再后来,船运业大簫条,而包玉刚因为及早将资产转移到了陆地上而保存了家族产业。从我们的投资角度来说,这笔生意亏了,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是赚翻了。所以从广义来说价值投资就是投资,因为投资买的是实体,实体必然是有价值的,投资就像老板做生意,VC风投,买成长股看重的是成长后的价值,包玉刚买九龙仓为了战略转移。所以从巴菲特那里我最学到的重要的就是买股票等于买公司,是买一个实在的资产,这一条就足够了。落到个人来分析,我适合细化做哪一种投资呢。格式价值投资没法操作,中国现在去哪里找那么多净资产低于股价的公司,哪有那种多烟屁股可捡。假如买大家常说的高成长股呢,我自认没那么深的商业眼光,看不出现在很多普通的公司哪些能长成为参天大树。所以我的决定是要买已经能赚钱的好公司,价格要便宜。为什么是便宜而不是巴菲特的合适的价格呢,这点后面说。2 是否要长期持有,何时卖出,买入是否等于持有。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操作上的细节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深意,它体现的是你是不是真正的明白了上述说的第1点,即投资是什么。这个问题实质是要解决的是什么卖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很公式化的回答,当你不准备再买时,就可以卖了,不准备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公司发生了变化啊,高估啊啊。公司发生变化这点很好理解,不是一个好公司了当然要卖掉。难在估值这里,大家都会说低买高卖,可是操作起来是这么一回事吗。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好公司,5倍市盈,大家肯定知道是低估,可以买进,这个好说。20倍市盈,高估了,要卖出吗,但是巴菲特不长期持有吗,不卖的话掉到正常的估值了岂不是没赚到这个钱,万一又跌回到5倍市盈的低估区间呢。最后10倍到15倍呢,这是个正常估值,一般我们会说继续持有,但是你买吗,可能会犹豫,因为不便宜了,但是你都不想买了为什么还要持有呢,那是不是你连买入的标准也同时受到了影响呢。那你的便宜买入的原则是不是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呢。所以卖出的问题比买入更大。呵呵。这个问题问下去就跟绕口令一样招人烦。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全在第1点讨论的投资是买公司这句话上, 从这句话可以引申出两个意思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日记四年级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