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低碳钢的含碳量量大约为多少

2习题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笔记]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笔记]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10.根据Fe-Fe3C相图,计算:;1)室温下,含碳0.6%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2)室温下,含碳1.2%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答:1)珠光体含量:Wp=(0.6-0.0218;2)珠光体含量:Wp=
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
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析渗碳体。
10.根据 Fe-Fe3C 相图,计算:
1)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
2)室温下,含碳 1.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
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答:1)珠光体含量:Wp=(0.6-0.0218)/(0.77-0.%
2)珠光体含量:Wp=(6.69-1.2)/(6.69-0.77)*100%
3)WFe3CⅡ=(2.11-0.77)/(6.69-0.77)*100%
W Fe3CⅢ=0.*100%
11.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状态),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 80% ,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答:由于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说明此钢为亚共析钢。
Wα=80%=(0.77-WC)/(0.77-0.%
12.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的相组成物为铁素体+渗碳体(粒状),其中渗碳体占 18%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答: WFe3CⅡ=18% =( WC -0.0218)/(6.69-0.%
13.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网状),其中珠光体占 93%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
答:Wp=93% =(6.69- WC)/(6.69-0.77)*100%
14.根据 Fe-Fe3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答: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含量增加,渗碳体是硬脆相,因此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
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
答:因为在钢中当含碳量超过1.0%时,所析出的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使钢的
脆性增加,导致强度下降。因此含碳 0.8%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1.2% 的钢高。
3)在 1100℃,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
答:在 1100℃时,含碳 0.4% 的钢的组织为奥氏体,奥氏体的塑性很好,因此适合于锻造;含
碳 4.0% 的生铁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渗碳体,渗碳体的硬度很高,不适合于锻造。
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
答:绑轧物件的性能要求有很好的韧性,因此选用低碳钢有很好的塑韧性,镀锌低碳钢丝;而起
重机吊重物用钢丝绳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很高的弹性极限,而60 、 65 、 70 、 75钢有高的强度和高的弹性极限。这样在吊重物时不会断裂。
5)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答:T8 , T10,T12属于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8%,1.0%,1.2%,因而钢中渗碳体含量高,钢
的硬度较高;而10,2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低碳钢,含碳量为0.1%,0.2%,钢的硬度较低,因此钳工锯 T8 , T10,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20 钢费力,锯条容易磨钝。
6)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答:因为钢的含碳量范围在0.%之间,渗碳体含量较少,铁素体含量较多,而铁素体
有较好的塑韧性,因而钢适宜于压力加工;而铸铁组织中含有大量以渗碳体为基体的莱氏体,渗碳体是硬脆相,因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加工硬化在金属加工中有什么利弊?
答:①随着变形的增加,晶粒逐渐被拉长,直至破碎,这样使各晶粒都破碎成细碎的亚晶粒,变
形愈大,晶粒破碎的程度愈大,这样使位错密度显著增加;同时细碎的亚晶粒也随着晶粒的拉长而被拉长。因此,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由于晶粒破碎和位错密度的增加,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将迅速增大,即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产生所谓“加工硬化”现象。②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会给金属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钢板在冷轧过程中会越轧越硬,以致最后轧不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加工硬化现象,来提高金属强度和硬度,如冷拔高强度钢丝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来提高钢丝的强度的。加工硬化也是某些压力加工工艺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如冷拉钢丝拉过模孔的部分,由于发生了加工硬化,不再继续变形而使变形转移到尚未拉过模孔的部分,这样钢丝才可以继续通过模孔而成形。
2.划分冷加工和热加工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主要是再结晶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为冷加工,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反之
为热加工,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被再结晶所消除。
3.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
答:晶界是阻碍位错运动的,而各晶粒位向不同,互相约束,也阻碍晶粒的变形。因此,金属的
晶粒愈细,其晶界总面积愈大,每个晶粒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便愈多,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也愈大。因此,金属的晶粒愈细强度愈高。同时晶粒愈细,金属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便越多,变形时同样的变形量便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中发生,产生较均匀的变形,而不致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的过早产生和发展。因此,塑性,韧性也越好。
4.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
答:①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如纵向的强度和塑性远大于横向等;②晶粒破
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③织构现象的产生,即随着变形的发生,不仅金属中的晶粒会被破碎拉长,而且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也会沿着变形的方向同时发生转动,转动结果金属中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趋于大体一致,产生织构现象;④冷压力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各部分的变形不均匀或晶粒内各部分和各晶粒间的变形不均匀,金属内部会形成残余的内应力,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利
的,会引起零件尺寸不稳定。
6.已知金属钨、铁、铅、锡的熔点分别为3380℃、1538℃、327℃、232℃,试计算这些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钨和铁在1100℃下的加工、铅和锡在室温(20℃)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
答:T再=0.4T熔;钨T再=[0.4*()]-273=1188.2℃; 铁T再=[0.4*
()]-273=451.4℃; 铅T再=[0.4*(327+273)]-273=-33℃; 锡T再=[0.4*(232+273)]-273=-71℃.由于钨T再为1188.2℃>1100℃,因此属于冷加工;铁T再为
451.4℃<1100℃,因此属于热加工;铅T再为-33℃<20℃,属于热加工;锡T再为-71<20℃,属于热加工。
7.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法(即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试分析强化原因。
答:高速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工件表面层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工硬化层,使齿面的强度、硬度升高。
钢 的 热 处 理
1.指出 A1、A3、Acm; AC1、AC3、 Accm ; Ar1、Ar3、Arcm 各临界点的意义。
答:A1:共析转变线,含碳量在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形
A3: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m: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C1:实际加热时的共析转变线。
AC3:实际加热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m:实际加热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r1:实际冷却时的共析转变线。
Ar3:实际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rcm:实际冷却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2.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答:(1)三种。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2)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6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
片层相间的组织。索氏体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珠光体片间距愈小,相界面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升高,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素体一起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3.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答:(1)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2)奥氏体转变后,所产生的M的形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25%的为板条
马氏体;含碳量在0.25―1.0%之间为板条和针状混合的马氏体;含碳量大于1.0%的为针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强而韧,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这是因为低碳马氏体中含碳量较低,过饱和度较小,晶格畸变也较小,故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随含碳量增加,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使塑性变形阻力增加,因而引起硬化和强化。当含碳量很高时,尽管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很高,但由于过饱和度太大,引起严重的晶格畸变和较大的内应力,致使高碳马氏体针叶内产生许多微裂纹,因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3)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增加。
4.何谓等温冷却及连续冷却?试绘出奥氏体这两种冷却方式的示意图。
答:等温冷却:把奥氏体迅速冷却到Ar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待其分解转变完成后,再冷至室温
的一种冷却转变方式。
连续冷却:在一定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在一个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转变。
度5.试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与连续转变曲线的异同点。
答:首先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等温转变曲线临界冷却速度不同。其次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位于等温
转变曲线的右下侧,且没有C曲线的下部分,即共析钢在连续冷却转变时,得不到贝氏体组织。这是因为共析钢贝氏体转变的孕育期很长,当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通过贝氏体转变区内尚未发生转变时就已过冷到Ms点而发生马氏体转变,所以不出现贝氏体转变。
6.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Vk 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
答:(1)化学成分的影响: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右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
则Vk减小,过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左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减小,则Vk增大;合金元素中,除Co和Al(&2.5%)以外的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则Vk减小。
(2)一定尺寸的工件在某介质中淬火,其淬透层的深度与工件截面各点的冷却速度有关。如
果工件截面中心的冷速高于Vk,工件就会淬透。然而工件淬火时表面冷速最大,心部冷速最小,由表面至心部冷速逐渐降低。只有冷速大于Vk的工件外层部分才能得到马氏体。因此,Vk越小,钢的淬透层越深,淬透性越好。
7.将¢5mm的T8钢加热至760℃并保温足够时间,问采用什么样的冷却工艺可得到如下组织: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在C曲线上描出工艺曲线示意图。
答:(1)珠光体:冷却至A1线~650℃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珠光体组织。
索氏体:冷却至65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索光体组织。 屈氏体:冷却至60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屈氏体组织。 上贝氏体:冷却至55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冷却至350℃~Ms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下贝氏体
屈氏体+马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并小于获得珠光体组织的最大冷
却速度连续冷却,获得屈氏体+马氏体。
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少量
残余奥氏体。
8.为什么过共析钢必须采用球化退火而不采用完全退火?
答:过共析钢组织若为层状渗碳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
9.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
消除内应力。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2)ZG35的铸造齿轮
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
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答:完全退火。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
答:球化退火。由于T12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
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
11.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1)20钢齿轮 (2)45钢小轴
(3)T12钢锉刀
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
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索氏体。
(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Fe3CⅡ,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消除内应力。
组织:索氏体和球状渗碳体。
12.一批45钢试样(尺寸Φ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拟采用以下几种退火工艺;
(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2)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3)缓慢加热至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参考答案76等内容。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含答案)_其它课程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机械工程材料模拟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 1. 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  下料――锻造――正火――粗机加工―― 调质――精机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 机械工程材料于永泗 齐民 课后习题答案 1-1、可否通过...  影响:强度、硬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消除了加工硬化 机械工程材料(于永泗 齐民 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可否通过增加零件尺寸来提高其弹性模量:不能,...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机械工程材料 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解释下列名词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5页 4下载券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机械工程材料 A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0分)1、固溶强化: 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好用的给个星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 第一章 1.解释下列名词 金属的...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 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2、加工硬化: 金属塑性变形后,...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12 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工业中常用的材料成形技术及其原理和应用场合。 (20 分) 2 参考答案(一)填空...机械工程材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机械工程材料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机械工程材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机械工程材料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材料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碳钢的含碳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