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加勒古城是什么字

加勒老城及其城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加勒老城及其城堡
上传于||文档简介
&&加勒老城及其城堡.doc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加勒是斯里兰卡南部海滨城市,它出名并不是由于海滩,而是城堡,他们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荷兰殖民时期,荷兰人为了显示在斯里兰卡统治坚不可摧,在加勒建立了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城堡,标准的欧洲风格。
除了城堡之外,加勒还有其他殖民时代的遗迹,或许是小路,或许是小洋房,甚至可能只是一道门或一面墙。除了城堡,加勒便是一个小小的东南亚海滨城市,也有沙滩,也有碧海。但是当这里有了那些欧洲建筑,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勾兑,全如曼特宁咖啡和苏格兰威士忌,所谓异国情调,就是不明所属的美好。加勒古堡不大,所以来到这里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放慢脚步,悠闲地走走看看。
从科伦坡到达加勒的火车线路就是著名的海上火车,铁轨距离大海不到5米。加勒火车站位于古城外,但是距离古城很近,乘tuktuk很快就到
景点位置Galle, Southern Province, 斯里兰卡
点击星星打分
给风光打分
给当地特色打分
给公共服务打分
你已评价为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斯里兰卡_百度百科
,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1]
,旧称,是个热带,位于印度洋海上,成员国之一。古代曾经称其为、师子国、。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在自由化进程中,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斯里兰卡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它是一个宝石富集的,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所以在经济初期阶段,矿业让它有不少初期发展优势,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亿美元的出口值,、及最出名。斯里兰卡在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斯里兰卡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参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联合国的一员,,,。它是目前唯一在[2]
被评为“高”的南亚国家。
斯里兰卡历史沿革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公元前5世纪从迁移到斯里兰卡。
前247年,印度的派其子来岛,从此僧伽罗人摈弃而改信佛教,311年左右,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也开始迁入。
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间征战不断,直至1521年船队在附近登陆。
日荷兰军队攻克。
日英军占领科伦坡,荷兰人统治时期结束。
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斯里兰卡被正式宣布为英国的殖民地。
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独立,成为的自治领,定国名为。
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
日新宪法颁布,改国名为。[1]
斯里兰卡独立后,于1972年成立了(1976年改称“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
1983年7月,猛虎组织成员在北部的打死13名政府军士兵,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随即爆发针对泰米尔族人的大规模暴力冲突,从而引发。
1987年7月,印度和斯里兰卡政府达成协议,进入斯里兰卡执行维和任务。猛虎组织拒绝解除武装,并与印度军队交火。
1990年3月,印度军队撤离斯里兰卡。猛虎组织随后发动攻势,占领了半岛。
1995年1月,库马拉通加夫人与猛虎组织达成停火协议。但因猛虎组织击沉斯海军两艘船只,停火协议遭到破坏。斯里兰卡政府军随后占领贾夫纳城。
1996年1月,猛虎组织策划了对中央银行的自杀式袭击,造成7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2002年2月,在的斡旋下,斯里兰卡政府与猛虎组织签署了一份永久性停火协议。
2003年4月,猛虎组织退出和谈,斯和平进程宣告中断。
2005年8月,斯里兰卡外交部长卡迪尔加马尔在其寓所内遭猛虎组织暗杀身亡。同年11月,对猛虎组织持强硬立场的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
2006年7月,斯政府军向猛虎组织发动新一轮军事打击,并逐步收复了猛虎组织控制的区域。
2007年7月,斯政府军占领猛虎组织在斯里兰卡东方省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托皮加拉镇,实现了对东方省的控制。
2008年1月,斯政府军对猛虎组织发动大规模攻势。
2009年1月,斯政府军先后占领猛虎组织政治总部基利诺奇镇和军事总部穆莱蒂武镇。
2009年4月初,斯政府军攻占猛虎组织在北部的最后一个据点。26日,猛虎组织宣布单方面停火。但斯政府拒绝停火,要求猛虎组织投降。
日,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在北部穆莱蒂武地区被政府军打死。19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说,斯政府军彻底击败了猛虎组织,收复了该组织所占据的“每寸土地”。
日猛虎组织承认与政府军长达25年的战争失败,结束与政府军的战斗。5月18日,斯里兰卡政府军在穆莱蒂武区,击毙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后,宣布斯里兰卡内战结束。[4]
斯里兰卡行政区划
斯里兰卡区划
斯里兰卡分为9个省和25个县。
9个省分别为西方省、、、、北方省、北中央省、、乌瓦省和。[1]
斯里兰卡主要城市
(colombo)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首都,面积37.31平方公里,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从中世纪起,这里就是世界上重要的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兰卡宝石,便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年均气温28℃。人口有20,277,597(2012年)。[5]
音译“努瓦拉埃利亚”。斯里兰卡的山区城市。位于康提东南,海拔889米。人口2.1万(1981)。 1828年建立疗养站,逐渐发展为疗养城市。有公园、旅馆、球场、矿泉疗养所。每年四月旅游者来此度夏,为著名避暑胜地。公路交通中心。茶、橡胶、蔬菜的集散地。
斯里兰卡西南的港市。人口7.7万(1981)。十六至十七世纪为东方著名的商业中心,主要港口。水深6米以上,可泊5,000吨级轮船。为海军基地。铁路和公路与科伦坡连接。全国最大渔港,有现代化的冷藏设备。出口橡胶、椰子、石墨、手工艺品和香茅油;进口燃料和粮食。附近有雅拉国立公园,是禁猎区。
斯里兰卡人口民族
斯里兰卡为多民族国家,有、、摩尔族(穆斯林)等民族,其中,僧伽罗族占74.9%,泰米尔族占15.4%,摩尔族占9.2%,其他民族占0.5%。[6]
2012年斯里兰卡统计与数据署发布数据显示,斯里兰卡人口总数为2033万人。斯里兰卡人口增长率为年均0.7%。  斯里兰卡西部省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28.8%,北部地区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2%。在各大行政区中,科伦坡大区人口最多达2,323,824人,北部穆莱蒂武大区人口最少仅有92527人。[7]
斯里兰卡地理环境
斯里兰卡位置境域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北纬5度55分至9度50分,东经79度42分至81度53分之间,在南端,西北隔与印度半岛相望。南北长432公里,东西宽224公里,国土面积为65610平方公里。[5]
斯里兰卡地质
斯里兰卡岛大致呈梨形。斯里兰卡中南部是高原,其中的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2524米,为全国最高点。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其中北部沿海平原宽阔,南部和西部沿海平原相对狭窄,海拔均在150m。
斯里兰卡水文
斯里兰卡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16条,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流域短且流势湍急,但水流量却很丰富。最长的河流是,全长335公里,在亭可马里港附近流入印度洋。东部较低注的平原地区,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其中以巴提卡洛湖最大,面积为120平方公里。[8]
斯里兰卡气候
斯里兰卡属。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毫米不等。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斯无四分,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即和东北季风经过斯里兰卡时。全年降雨量西南部为2540毫米至5080毫米,西北部和东南部则少于1250毫米。[9]
斯里兰卡自然资源
斯里兰卡主要矿藏有石墨、宝石、钛铁、、云母等。石墨、宝石、云母等已开采。渔业、林业和水力资源丰富。[1]
斯里兰卡国家象征
斯里兰卡国旗
斯里兰卡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
斯里兰卡国旗
的黄色边框和框内靠左侧的黄色竖条,将整个旗面划分为左右结构的框架。
左边框内是绿色和橙色的两个竖长方形;右侧为咖啡色长方形,中间是一头紧握战刀的黄色狮子,长方形的四角各有一片叶。
咖啡色代表,占全国人口的72%;橙、绿色代表、摩尔族等少数民族;黄色边框象征人民追求光明和幸福。菩提树叶表示对佛教的信仰,而其形状又和该国国土轮廓相似;狮子图案标志着该国的古称“古狮国”,也象征刚强和勇敢。[5]
斯里兰卡国徽
斯里兰卡国徽
斯里兰卡国徽图案中圆面的中心为一头狮子,其形象寓意同国旗。狮子周围环绕着16朵荷花瓣,象征圣洁、吉祥;花瓣又为两穗稻谷环绕,象征着丰收。图案下端是一只花碗,碗里装着庙花;花碗两侧分别为太阳和月亮图案。国徽顶端为象征宗教信仰的佛教法轮;永远转动的法轮,还象征国家如日月一样永存。[5]
斯里兰卡国花
斯里兰卡国花又称、,是属于睡莲科睡莲属的多年生。
睡莲是中名贵花卉,外型与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叶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莲因昼舒夜卷而被誉为“花中睡美人”。睡莲的用途甚广,可用于食用、制茶、切花、药用等用途。睡莲为睡莲科中分布最广的一属,除南极之外,世界各地皆可找到睡莲的踪迹。 睡莲还是文明古国埃及的。睡莲切花离水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可能使吸水性丧失,而失去开放能力。
斯里兰卡政治
斯里兰卡政体
日,斯里兰卡宪法废除沿袭多年的英国式,效仿法国和美国,改行。[1]
斯里兰卡宪法
现行宪法于日生效,为斯里兰卡历史上第四部宪法。1982年后曾多次修改宪法,将议会任期由6年改为任满时可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是否延长。宪法规定,斯所有官员,包括议员在内,必须宣誓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2010年9月,斯里兰卡议会通过了宪法第18条修正案,取消对斯总统任期的限制。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等权力于一身,而且不对议会负责;总理一职由总统任命,通常不具有实权。[1]
斯里兰卡议会
斯议会为一院制,由225名议员组成,任期6年。本届议会于2010年4月选出。席位分布情况为:统一人民自由联盟144席,统一国民阵线60席,泰米尔民族联盟获14席,民主全国联盟获7席。现任议长恰马尔·拉贾帕克萨,自由党党员,于日宣誓就职。[1]
斯里兰卡司法
司法机构由三部分组成:法院,包括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级法院和地方法院等;司法部,负责司法行政工作;司法委员会,负责法院人事和纪律检查。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德·席尔瓦(J.A. De Silva),2009年6月就任。[1]
斯里兰卡政党
斯里兰卡自由党(Sri Lanka Freedom Party):1951年9月由所罗门·班达拉奈克创建。有党员约65万。奉行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曾于和1970年三次执政。和1993年先后三次分裂。1993年起联合其他小党组成人民联盟,在年议会选举中获胜。2004年和2011年,该党与人民解放阵线组成统一人民自由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连续上台执政。主席为斯现任总统拉贾帕克萨,总书记西里塞纳(M. Sirisena)。
统一国民党(United National Party):1946年9月,以森那纳亚克为首的锡兰国民大会党、以班达拉奈克为首的僧伽罗大会党和以贾亚为首的全锡兰穆斯林联盟合并,成立统一国民党。现有党员约140万。主张自由竞争、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曾于1948年至1956年、1960年3月至7月、1965年至1970年、1977年至1994年、2001年至2004年先后独立或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现任党领袖为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Ranil Wickramasingh),主席为马立克·萨马拉维克拉马(M. Samarawickrema),总书记为蒂萨·阿塔纳雅克(T. Attanayake)。
泰米尔全国联盟(The Tamil National Alliance):成立于2001年10月,由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伊拉姆人民革命解放阵线、泰米尔伊拉姆解放组织和全锡兰泰米尔大会党四个泰米尔政党组成,总部位于斯北部泰米尔人聚居的贾夫纳。主张泰米尔人具有民族自决权,呼吁政府保护泰米尔人权利。2011年以来该党与斯里兰卡政府就民族问题政治解决方案展开多轮对话。现任党领袖为杉潘坦(R. Sampanthan),秘书长为塞纳提拉贾(M. Senathirajah)。
人民解放阵线(Janatha Vimukthi Peramuna,People’s Liberation Front):成立于1970年,主要成员来自当时的锡兰共产党。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该党一直坚持武装斗争。90年代以来调整政策,选择议会斗争道路。现任党领袖为阿马拉辛哈(S. Amarasinghe),总书记为席尔瓦(T. Silva)。
其他政党和组织还有全国僧伽罗僧侣党、锡兰工人大会党、穆斯林大会党、高地人民阵线、伊拉姆人民民主党和斯里兰卡共产党等。 [1]
斯里兰卡政府
2010年11月,斯新一届内阁成立,共有61名部长。主要成员有:总统兼国防部长、财政与计划部长、港口与航空部长、公路部长拉贾帕克萨,总理兼佛教和宗教事务部长贾亚拉特纳,良政与基础设施部长拉特纳西里·维克拉马纳亚克(Ratnasiri Wickramanayake),人力资源部长古纳塞克拉(D.E.W.Gunasekera),农村事务部长阿图达·塞纳维拉特纳(Athauda Seneviratne),食品与营养部长达亚拉特纳(P.Dayaratne),城市事务部长法齐(A.H.M.Fowzie),消费者福利部长纳维尼(S.B.Navinne),国有资产部长皮亚塞纳·加马吉(Piyasena Gamage),科学事务部长蒂萨·维塔拉纳(Tissa Vitharana),国际货币合作部萨拉特·阿穆努加马(Sarath Amunugama),灌溉和水利资源发展部长尼马尔·西里帕拉(Nimal Siripala De Silva),卫生部长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Maithripala Sirisena),石油工业部长苏西尔·普雷马贾彦塔(Susil Premajayantha),外交部长佩里斯(G.L.Peiris)。[1]
斯里兰卡政要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总统,生于日,僧伽罗族,佛教徒,自由党主席。其父D·A·拉贾帕克萨曾任副议长,为自由党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科伦坡法学院,获律师资格。1970年作为自由党候选人当选议员,成为当时最年轻议员。1989年再次当选议员,并担任议会人权委员会秘书。1994年出任劳工、职业培训部长,后转任渔业和水产资源发展部长。2000年10月任自由党副主席。2002年2月任反对党领袖。2004年4月被总统任命为政府总理。在2005年11月第5届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斯第6任总统。2010年1月,赢得连任,11月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
迪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总理,生于日。斯里兰卡自由党创始人之一,人民联盟核心成员之一。1950年步入政坛。1951年加入斯自由党。1970年首度参加全国议会选举并顺利当选甘坡拉地区议员。1994年出任人民联盟总书记,并在议会选举中高票当选,出任土地、农业和林业部长。2000年,担任农业、食品与合作社部长。2003年,担任邮电部长。2004年,担任邮电和高地发展部长。2001年,曾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主席。2005年,担任邮电和农村经济发展部长。2007年,担任种植园产业部长。日,出任斯里兰卡第20届总理。7月,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日活动。
恰马尔·拉贾帕克萨:议长,生于日,僧伽罗族,斯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的长兄。曾就读于斯著名的里士满大学。早年在警界工作8年多,之后担任国家贸易公司总经理。1989年,以斯自由党汉班托塔地区议员的身份进入议会,并连任至今。曾先后出任农业和土地部副部长、港口和南方发展部副部长、种植园产业部副部长、农业和土地部长、港口航空部长兼任水利灌溉部长。日,当选斯第14届议会议长。担任斯里兰卡议会斯里兰卡-俄罗斯友好小组主席和斯里兰卡-匈牙利友好小组主席。
加米尼·拉克什曼·佩里斯:外长,生于日,牛津大学与科伦坡大学博士,曾任科伦坡大学法律教授。1994年从政,任宪法事务部长和财政部副部长。年,任工业发展部长、宪法事务部长和财政部副部长。年任政府和平进程首席谈判代表、企业发展、工业政策和促进投资部长和宪法事务部长。年4月,任国际贸易与出口发展部长。日,出任外交部长。8月,正式访华。[1]
斯里兰卡军事
斯里兰卡军制
斯里兰卡政府军
斯里兰卡陆、空军建于1949年,海军建于1950年。总统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有国防部长,陆、海、空三军司令,警察总监等,主席由总统兼任。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警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总统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和陆海空三军内部对全军实施领导和指挥。陆军司令Lt. General Sarath Fonseka,海军司令瓦桑塔·卡拉纳高达Vice Admiral Wasantha Karannagoda,空军司令古纳提拉克Air Marshal WDRMJ Goonetileke。[1]
斯里兰卡军力
截止2013年,总兵力约17万人。陆军13.5万,海军2万人,空军1.5万人,另有警察、国民辅助志愿队和家乡卫队约8万人。[1]
斯里兰卡外交
斯里兰卡对外政策
奉行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维护斯里兰卡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外国对斯内政和外交事务进行干涉。关心国际和地区安全,主张全面彻底裁军,包括全球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1998年1月签署了联合国反恐怖爆炸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一个签字国。积极推动南亚区域合作。外交重点是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寻求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联合国和南盟等组织内呼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已同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
斯里兰卡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斯里兰卡政府一贯奉行对华友好政策,长期以来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给予中国支持。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共识,合作良好。
1950年斯政府承认新中国。日两国建交。
1952年,斯在未与中国建交的情况下,不顾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同中国签订了米胶贸易协定,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的经贸合作史。
中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高层往来不断。
周恩来总理(,其中1964年与宋庆龄副主席、陈毅副总理同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徐向前副委员长(1973)、全国人大常委会邓颖超副委员长(1977)、耿飚副总理(1978)、黄华副总理兼外长(1981)、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1985)、李先念主席(1986)、李鹏总理(1990)、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4)、全国人大常委会陈慕华副委员长(1997)、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1999)、朱镕基总理(2001)、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200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吴官正书记(2004)、温家宝总理(2005)、唐家璇国务委员(2006)、杨洁篪外长(2008)、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2009)、张德江副总理(2010)、全国人大常委会桑国卫副委员长(2010)、全国人大常委会华建敏副委员长(2011)、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2012)、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2012)、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梁光烈(2012)、刘云山常委(2013)、全国政协副主席罗福和(201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2013)、习近平主席(2014)、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2015)、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2015)、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2015)等访斯。
斯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总统贾亚瓦德纳(1984)、总理普雷马达萨()、总理维杰通加(1989)、外长卡迪加马(、2004)、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总理维克拉马辛哈(2003)、总理维克拉马纳亚克()、议长罗库班达拉(2006)、外长萨马拉维拉()、总统拉贾帕克萨(、、2013)、外长波格拉加马(2009)、议长恰马尔()、外长佩里斯(、2014)、总理贾亚拉特纳(2013)、总统西里塞纳(2015)、外长萨马拉维拉(2015)访华。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斯期间,两国宣布建立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008年4月和8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分别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09年10月,斯总理维克拉马纳亚克来华出席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月,张德江副总理和胡锦涛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访斯。7月和10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华并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相关活动。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访斯。8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华并出席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6月和9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分别来华出席第19届昆交会系列活动和第1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访斯。2012年6月,斯议长恰马尔访华。8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斯。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斯。
2013年5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来华国事访问,双方决定将中斯关系提升为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月、8月,斯总理贾亚拉特纳分别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和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闭幕式。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访斯。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裁会副会长严隽琪访斯。
2014年5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来华出席亚信第四次峰会,习近平主席会见。9月,习近平主席对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28年再次访斯。
2015年西里塞纳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与其会谈、会见。[10]
同中国的经贸关系
从1953年至1982年,中斯贸易为记账贸易。1983年,两国贸易开始以现汇方式结算。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中斯双边贸易额为11.4亿美元,增长16.9%。其中我出口11.1亿美元,进口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下降4.8%。
中斯互利经济合作始于1982年。截至2006年10月,中国在斯累计签订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12.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9亿美元。其中,承包工程合同额1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
截至2006年9月,中方在斯协议投资金额2258万美元。斯在华投资项目40个,合同额3520万美元,实际投资1453万美元。中国从斯进口的主要产品有橡胶及其制品、红茶、宝石和椰油等,主要出口产品有纺织品、机电产品、建材、小五金、医药等。
中斯双边贸易保持增长势头,1995年至2002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累计达24.6亿美元。2004年,两国贸易额为7亿多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6.9%。 随着两国贸易合作的不断加深,斯里兰卡向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2011年对中国出口额达到1.53亿美元。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3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9.8%。
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是斯里兰卡主要援助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1997年,美国宣布“猛虎”为恐怖组织。2004年底海啸灾难发生后,美国在斯里兰卡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2月,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布莱克访斯。5月,斯里兰卡外长佩里斯访美。11月,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助卿帮办阿勒斯访斯斯里兰卡。2013年1月,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助卿帮办詹姆斯·摩尔、民主、人权、劳工事务助卿帮办简·齐摩曼和国防部副部长助理维克拉姆·辛格访斯斯里兰卡。2014年1月,美国南亚和中亚助理国务卿妮莎·比斯沃访斯斯里兰卡。[1]
2015年2月,斯外长萨马拉维拉访美。5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斯。[10]
同印度的关系
斯里兰卡和印度有悠久的历史和地缘联系。同印度保持友好关系是斯外交政策的重点。双方重视经济合作,希望藉此带动南盟合作的起步。印支持斯和平解决民族冲突。2012年4月,印议会反对党领袖斯瓦拉吉访斯。6月,印国家安全顾问梅农访斯。7月,印农村发展兼饮水与卫生部部长拉梅什访斯。8月,印商工部长夏尔马访斯。12月,印陆军司令比克拉姆·辛格访斯。 2013年1月,斯外长佩里斯访印。2014年5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应邀出席印度总理莫迪的就职仪式。[1]
2015年1月,斯外长萨马拉维拉访印。2月,斯总统西里塞纳访印。3月,印度总理莫迪访斯。9月,斯总理维克拉马辛哈访印。[10]
同南盟的关系
斯里兰卡重视南亚区域合作,积极支持和参与南盟各项活动。1998年7月,南盟第十届首脑会议在斯举行。斯积极推动南盟国家开展合作,强调经济发展是南盟的首要任务,为此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2008年,斯成功主办第15届南盟峰会。2011年,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出席在马尔代夫举行的第17届南盟峰会。[1]
2014年,斯总统拉贾帕克萨分别出席在尼泊尔举行的第18届南盟峰会。[10]
斯里兰卡经济
斯里兰卡概况
斯里兰卡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和稻米。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在南亚国家中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1978年,开始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推进私有化,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格局。斯经济保持中速增长。
年,斯国民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达到或超过6%,为独立以来的首次。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斯外汇储备大量减少,茶叶、橡胶等主要出口商品收入和外国短期投资下降。斯国内军事冲突结束后,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斯提供26亿美元临时信贷安排。
当前斯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经济增长率为8%,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6.4%。[1]
  斯里兰卡经济在自由化进程中,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斯里兰卡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它是一个宝石富集的岛屿,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所以在经济初期阶段,矿业让它有不少初期发展优势,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亿美元的出口值,、蓝宝石及猫眼最出名。
纺织和茶叶虽处于初期发展,但是茶叶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产品闻名于世,年产量达2.849亿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茶叶出口额达10.3亿美元,在世界银行针对全球185个国家发布的2013年全球营商环境指数中,斯里兰卡排名81位优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在该地区新兴国家中被视为外资营运基地的进入点。
出于战略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里兰卡长期有多种合作关系密切,中国企业投资建造的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13年启用。更早的2008年,斯里兰卡就在距离首都科伦坡50公里处,为中国投资者建立了一个占地150公顷的经济特区,中国企业在此可享受许多优惠,也开始洽谈自由贸易协定。南部城市汉班托塔的工业园区也几乎交由中国大陆的国企和民企来开发基础建设,并开发酒店度假村。
2013年主要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86738.7亿卢比(约合67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80美元国民经济增长率7.3%汇率(2011年平均值)1美元=127.6卢比(2013年平均值)通货膨胀率6.9%失业率3.9%(资料来源:斯里兰卡中央银行2013年度报告)2014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GDP)97846.7亿卢比(约合74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25美元国民经济增长率7.4%汇率(2014年平均值)1美元=130.57卢比(2014年平均值)通货膨胀率3.3%失业率4.3%资料来源[10]
斯里兰卡工业
斯里兰卡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皮革、食品、饮料、烟草、造纸、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胶、塑料和金属加工及机器装配等工业,大多集中于科伦坡地区。2013年工业产值占GDP的31.1%,增长9.9%。[1]
斯里兰卡农业
斯里兰卡可耕地面积400万公顷,已利用200万公顷(2013年)。主要作物为茶叶、橡胶、椰子等。2013年农业产值占GDP的10.8%,增长4.7%。[1]
斯里兰卡服务业
2013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8.1%,增长6.4%,贸易、银行保险、房地产、运输和通讯等产业增长较快。[1]
斯里兰卡旅游业
斯里兰卡茶园
斯里兰卡旅游业是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主要来自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年,斯连续三年到访外国游客数量突破50万人。自2005年底,斯政府军与“猛虎”冲突对旅游业造成一定冲击。2009年,随着斯局势转好,旅游业逐步恢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3年入境人数为127.5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6.7%,旅游业收入17.1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65.2%。[1]
斯里兰卡财政金融
2013年财政收入为11374.47亿卢比,财政支出16693.96亿卢比,财政赤字5319.47亿卢比。2013年外汇储备74.95亿美元,同比增长8.6%。外债29604.2亿卢比,占GDP的36.5%。[1]
斯里兰卡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外贸政策,除政府控制石油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进口。主要出口商品有纺织品、服装、茶叶、橡胶、椰子和石油产品。这些年来,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由过去的农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产品为主。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英国、印度、德国、比利时、日本等,主要进口对象是印度、新加坡、香港、伊朗等。[1]
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8年
斯里兰卡外国资本
政府实行保护和吸引外资的政策。2013年外国直接投资约14.2亿美元,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业和制造业。[1]
斯里兰卡外国援助
外援在斯经济生活中作用突出。斯几乎所有大型项目均依靠外援兴建。向斯提供援助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30多个,主要有中国、印度、日本、美国、亚洲开发银行等。2013年外援总额为8.08亿美元。[1]
斯里兰卡文化
斯里兰卡宗教
斯里兰卡居民70.2%信奉佛教,12.6%信奉印度教,9.7%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天主教和基督教。[1]
斯里兰卡语言
、同为斯里兰卡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1]
斯里兰卡习俗
斯里兰卡是一个大多数人口都信仰佛教的国家,许多的习俗都与佛教有关,在斯里兰卡佛教僧侣是备受尊敬的,斯里兰卡居民和佛教僧侣对话时,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设法略低于僧侣的头部,更不能用左手拿东西递给佛教僧侣和信徒。在参观佛教寺院时,不能对佛像做踩、跨、骑等无礼动作,而且进入寺院,要赤脚,不可穿鞋和袜子,也不可带帽子。
斯里兰卡的居民与人初次见面,多采用握手、双手合十的方法来打招呼,双手在面部合十是最为规范的做法。斯里兰卡人喜欢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更视乌鸦为吉祥物,喜欢用燃灯的方式来庆祝开业、奠基、宗教仪式等。
斯里兰卡人的婚俗比较特别,以僧伽罗人的婚俗为代表,男女双方先订亲,确定婚期后,互换戒指,结婚当日,有小舅子为新郎洗脚、系“同心结”、打破椰子等习俗,而真正的礼成是在新娘在结婚礼台上,在腰上围上新郎所送的花布、头上戴上新郎所送的鱼形发卡之后。在斯里兰卡的中部山区还存在着一妻多夫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的含义与中国相反,点头是表示不是,摇头则表示是。斯里兰卡人吃饭是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这三根指头拿起食物食用,给当地人送礼物时,不要送花,吃饭和接受礼物时,都要用右手。
斯里兰卡禁忌
科伦坡新年牛车比赛
斯里兰卡的佛教徒除持有的“过午不食”的教规外,还有不进娱乐场所,不骑车,不快跑,不乘母畜拉的车,不戴手表,庙内赤足的规矩。斯里兰卡人大多信奉佛教。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僧侣格外尊敬。乘公共汽车,普通人均从后门上车,而僧人则从前门上车,车前还有僧人专座,他人不得擅坐。
他们忌讳使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视左手为肮脏、下贱之手。因此,以左手为他们递送物品是极不礼貌的。斯里兰卡僧侣禁止饮酒;也不喜欢吃蘑菇。斯里兰卡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11]
斯里兰卡饮食
斯里兰卡人大多以大米、椰肉、玉米、木薯等为主要食物。他们尤以偏爱椰汁和红辣椒,这两样是他们几乎所有菜肴中都离不开的调料。他们有嚼酱叶的嗜好,习惯在酱叶上抹些石灰,再加上几片槟椰,然后把它们卷在一起嚼。据说这样可以提神;助消化。他们饮用红茶时,一般喜欢放糖、牛奶。农民一般多喜欢饮用一种用椰花酿造的淡酒。他们一般是用手抓食,通常用餐习惯每人面前摆两碗水,清水供净手用,冷开水供饮用。[11]
1、注重:用餐讲究简朴实惠,注理色香味浓。
2、口味:一般喜甜食,爱辛辣味道。
3、主食:以米饭为主,也爱吃炒面及炒饭等食品。
4、副食:喜食鸡、鱼、虾、牛肉、羊肉等,也爱吃土豆、白菜、黄瓜、豆角、西红柿、萝卜、冬瓜、辣椒等蔬菜;调味爱用肉桂、小豆蔻、丁香、柠檬、番红花、咖喱等;一般不吃河鲜,吃鱼干;斯里兰卡佛教徒不吃牛肉。
5、制法:对炸、烧、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喜爱中国的川菜。
7、菜谱:很欣赏咖喱鸡、咖喱牛肉、干烧鳜鱼、茴香牛肉、辣鸡丁、烧茄子、家常豆腐、炸番茄、子姜鸡、茄子泥、扒羊肉条、番茄蛋花汤等风味菜肴。
8、水酒:早晨习惯喝床头茶,饭后爱喝咖啡及红茶;有上、下午茶。
9、果品:喜食番木瓜、菠萝蜜、椰子和香蕉等水果;干果爱吃核桃仁、杏仁等。[11]
斯里兰卡节日
01月15日泰米尔日历元旦01月17日月圆日,纪念佛陀首次莅临斯里兰卡02月04日国庆节02月12日哈吉节,伊斯兰教节日02月16日月圆日,为纪念斯里兰卡的第一位佛教僧侣诞生03月01日湿婆神节,印度教节日03月18日月圆日,亚当峰季节开始04月13、14日僧伽罗和泰米尔新年节04月16日月圆日,纪念佛陀第二次莅临斯里兰卡04月18日耶稣蒙难日05月0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05月14日穆罕默德诞辰05月15、16日月圆日,维萨卡节06月14日月圆日,波桑节07月13日月圆日,佛牙节08月11日月圆日,纪念佛教僧侣第一次讲经10月09日月圆日,佛教僧侣举行隆重法会,进入雨安居期10月10日建军日11月08日月圆日,佛教僧侣举行隆重法会,庆祝雨安居期结束11月26日开斋节,伊斯兰教节日12月08日月圆日,纪念斯里兰卡第一个比丘尼僧团建立12月25日圣诞节 
斯里兰卡社会
斯里兰卡教育
科伦坡大学
斯里兰卡政府重视教育,自1945年起实行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2013年居民识字率达92.2%。
全国有学校10850所,私立学校840所,在校学生423万多人,教师23.6万人。2013年政府教育开支占GDP的1.3%。主要大学有佩拉德尼亚大学和。[1]
斯里兰卡媒体
斯里兰卡有报刊200余种(2013年),4个报业系统:
(1):通称湖滨大厦,1918年创办,1973年7月由政府接管。出版5种日报、3种星期日日报和10多种周刊。主要报刊有《》,是斯最大的英文日报;《每日太阳报》,是最大的僧伽罗文日报之一。
(2):1981年11月创办。出版日报、星期日日报、周刊各2种。主要报刊《岛报》为英、僧文日报,很大。
(3)维贾亚报业公司:1990年创办。主要报刊有僧伽罗文日报《兰卡之光》和英文《星期日时报》。
(4)快快报业公司:1930年创办,私营。出版泰米尔文报刊,《雄狮报》为最大的泰米尔文日报。
:1978年由几家报业公司联合创办的半官方新闻机构。
:原名锡兰电台,1967年改用现名,系官方广播电台。
:系国家电视台。1982年开播,是斯最大的电视台,每天用英、僧、泰三种语言播出。[1]
斯里兰卡人民生活
斯里兰卡政府长期以来实行大米补贴、免费教育和全民免费医疗等福利措施。2013年,公共卫生开支占GDP的1.15%,预期寿命75.1。[1]
斯里兰卡交通
飞机:首都科伦坡有国际机场,航班可达世界各地,机场到市中心约36公里。
火车:截止2013年,斯里兰卡有铁路1944公里,由科伦坡有放射式的铁路可以通往国内其他各城市。
的士:计程车相当多,不但车资低廉(跳表计费,每公里约10个卢比),且呼之即来,十分方便,通常要附加5%的小费给司机。晚间九时以后车资加倍收取。
巴士:截止2013年,斯里兰卡国有公路2.8万公里。市区交通以公共汽车和计程车为主,公共汽车有双层式,路线四通八达。[12]
斯里兰卡旅游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语意为“光明富饶的乐土”。
斯里兰卡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迷人的文化氛围,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兰卡的上空满是浓郁的香料味道,这片乐土的魅力则凭借香气的弥漫,罩于古城神殿,寺庙森林之上。而美丽的蝴蝶和鸟类以及充满生气的动物更使得这块土地充满异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首都科伦坡是斯里兰卡古老的城市之一,国树铁木树和睡莲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椰子树高耸直入云霄,郁郁葱葱之中,各种宗教寺院和基督教堂交相辉映,整座城市散发着迷人的气质。位于科伦坡维多利亚公园南侧的国家博物馆是科伦坡的主要景观之一。这里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时在斯里兰卡建立的纪念碑,碑顶端刻着中国的图案和文字。
斯里兰卡住宿
斯里兰卡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差,3星级饭店的设施都比较陈旧。因此旅行最好选住当地的5星级饭店。
斯里兰卡西南部拥有众多5星级渡假酒店。每家饭店都拥有自己的、花园和游泳池,以及椰树、灌木为代表的典型热带国家的园林景观。酒店价格便宜,4月份,开始进入淡季,住房价格几乎可以下降一半。
斯里兰卡购物
斯里兰卡盛产红茶和宝石。
斯里兰卡是全世界著名的红茶产地,这主要得益于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日夜温差。和咖啡一样,红茶的口味也会随海拔不同而改变,所以以1200米以上的山区所产的红茶为好。东部主要产汀普拉茶,中部主要是阿艾利亚茶的产区。
斯里兰卡的宝石主要有、、、等。多为进口。
斯里兰卡猫眼石中以琥珀色和墨绿色为上品(比较罕见)。比较常见的是黑、白色的猫眼石。
斯里兰卡货币及汇率
1人民币=22.3147
1CNY= 22.3147LKR
(数据[13]
斯里兰卡景点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位于科伦坡贝塔区中心地带,建筑宏伟,精美壮观,是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厦是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斯里兰卡的项目,于1973年5月竣工,建成并投入使用30多年来,在斯里兰卡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纪念展览中心和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分别于2003年1月和4月落成,与大厦构成统一的整体,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14]
大象孤儿院  
(Elephant Orphanage)坐落在斯里兰卡中央省盖克拉行政区的滨纳瓦纳村(Pinnawela),离首都科伦坡85公里。是一个保护大象的场所,又是旅游胜地。斯里兰卡原始森林中到处可见到被废弃的违禁开采玉石的简易矿井,往往有一些小象掉进这些废井而&坐以待毙&。为收容从玉石矿井中救出和其他因种种不测与母象失散了的幼象,政府野生动物保护局于1975年开始修建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孤儿院”。
阿努拉德普勒
阿努拉德普勒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城市,拥有2500年历史,在公元前380年成为斯里兰卡首都,并且在之后的一千年,都是斯里兰卡王权所在地。古皇城的遗址在十九世纪被发现,并且修缮至今。建于在公元前5世纪的被看作佛教之都。[15]
德希韦拉动物园
德希韦拉动物园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动物园,也是亚洲最完善的动物园之一。设在首都科伦坡市内,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以热带动物为最多,还养有世界各地的动物共2000多种。游客在园内除可作一般观赏外,还可骑在象背上观赏猩猩、非洲猴子、印度老虎、孔雀等各种飞禽异兽及水上动物。园内设有定时向外开放的大象和海豹表演场。园中有一座蝴蝶园。
要塞区(Fort)又称城堡区,原来是荷兰殖民者建造的要塞,如今是斯里兰卡议会、政府、银行、商店、旅游部门、航空和轮船公司所在地,也是科伦坡市区到周边其他城市的交通枢纽及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的中心场所。
整个要塞区树木苍翠,花卉争艳,风景清幽。街道上到处栽有被称为国树的铁木树和国花睡莲,更多的是直耸云霄的椰子树,还有数以万计的神鸟(斯里兰卡人视乌鸦为“神鸟”)栖息于此。福特区南部的加里广场面对印度洋,是观赏海景的好去处。[16]
又名圣足山。曾称卢诃纳山。斯里兰卡圣山。 亚当峰既是朝觐圣地,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位于斯里兰卡中南部,西距科伦坡约40公里。亚当峰,僧伽罗语是“斯里·帕达斯塔纳雅”或“萨马纳利雅”。亚当峰又名圣足山,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徒均以此山为顶礼膜拜之地。
亚当峰位于斯里兰卡中南部,科伦坡以东约40公里。山高2243米,为斯里兰卡南部最高峰。[17]
亚当峰高2243米,呈圆锥形,有许多小路通向山顶,西南坡的一山道两旁有铁链,人们可扶铁链拾级而上登达峰顶。每一小山顶上有一铜钟,游人到达一个山顶,常敲钟一次。山顶有一座小庙,建在平坦岩石上,庙门口挂有一口钟,庙内有长1.5米、宽0.8米的凹陷大坑,似只巨大的人的足迹。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创建于1877年,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
馆内珍藏有斯里兰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其中有各种化石、古铜器、铜雕、石雕、宝石、古代武士面罩、古舆图、旗帜以及王朝时期的各种编织品、金属制品、漆器、瓷器、精湛的手工艺品、著名壁画、最后一代康提国王的铠甲,还有从康提运来的狮子王座。
馆内的自然科学室里展出许多动物、昆虫和地质标本。图书馆里珍藏20多万册书籍和手稿,其中4000多份是记载斯里兰卡古代经史及佛教教义的贝叶书。馆内有一座1912年发现的石碑,人称&郑和碑&,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首访斯里兰卡时于1409年建的。[18]
波隆纳鲁瓦古城
波隆纳鲁瓦古城(Polonnaruwa)位于科伦坡东北210公里处。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现存的名胜古迹大部分建于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和尼散迦摩罗当政期间。
其中有:“波罗迦罗摩海”,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把小型盘陀灌溉水库拓建而成,其堤岸长13公里多,高12米,堤上每隔一定距离,原来刻有、僧伽罗文和变体僧伽罗文的石柱。岸边立有一巨大石像,传为波罗迦罗摩巴忽的雕像,海北端东岸为波罗迦罗摩巴忽王宫遗址,宫城呈长方形,传原有7层,可见两层遗址。
是一座平地堀起的石山,海拔高度370米,传说斯里兰卡古国王迦叶波一世在此处修建城堡。用石灰、砖和泥筑成的长廊和台阶由巨狮口中延伸而出,人们可由此拾级而上前往锡吉里耶古城。锡吉里耶古城是斯里兰卡古代文化宝库中的艺术遗存。
锡吉里亚古城
锡吉里亚古城是千年来亚洲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中心,表现了斯里兰卡传统建筑风格:林荫下的花园、小径与水榭楼台交融一体;对称和非对称的建筑元素;变化多端的平面、轴线和半径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古城内矗立的高达200米的中心巨石拔地而起;城东和城西,两条护城河和三面城墙环绕着两个矩形城区。
斯里兰卡世界遗产
至2008年止,斯里兰卡共有7处,如下:
阿努拉德普勒圣城
锡吉里耶古城
辛哈拉贾森林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
.人民网.日[引用日期]
.世界银行[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驻斯里兰卡经商参处[引用日期]
.中国商务部. [引用日期]
.斯里兰卡中文站[引用日期]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图册编辑部.世界地图册: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8年:40
.外交部[引用日期]
.中国网. [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中金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日[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里兰卡加勒古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