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真的可以防雾霾口罩什么牌子好吗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这些防霾口罩真能防PM2.5吗?
日08:20&&来源:
目前,民用口罩还没有国家标准,市场上防霾口罩不仅品牌众多,且价格悬殊,最便宜的仅四五毛钱,最贵的则达数百元。请关注――这些防霾口罩真能防PM2.5吗?
近日,上海雾霾锁城。上海市质监局执法总队根据举报线索,对某网店仓库开展执法检查。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其口罩产品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共计3个型号400余件。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防霾口罩不仅品牌众多,且价格悬殊,最便宜的仅四五毛钱,最贵的则达数百元。目前,民用口罩没有国家标准,名目繁多的口罩真的能吸附PM2.5吗?
多个品牌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抽检过滤率有的仅为1%
事实上,市面上不少口罩都标注了过滤效率,大多宣称在90%以上,但是从目前公开检测结果来看,能达到宣称效率的口罩并不多。2014年5月,浙江省消保委网购25个批次样品的防霾口罩,送检发现没有一款达9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多个口罩品牌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记者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查询发现,曾被媒体曝光的“九头鹰”PM2.5口罩,就在2014年7月因虚假宣传被罚款十万元。上海市工商局2015年3月公布,健怡牌PM2.5专业防护口罩在产品外包装上宣称“微滤技术升级版,有效阻隔空气中PM2.5颗粒,过滤率达99%以上,有效阻隔空气中病毒,病毒过滤率达到99.9%”,而实际检验的结果未达到广告宣称,构成虚假宣传,被罚款10万元。
除了防霾效果问题,口罩使用的纺织品质量也可能未达国家标准。一位口罩生产商介绍,一些生产企业对纺织品原料没有质量把关,导致面料甲醛含量、PH值过高等。由于人体皮肤呈弱酸性,产品PH值如果与人体皮肤相差太大,会产生刺激,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
工业口罩国标“跨界”使用,网店造假有时“只换Logo”
“口罩过滤率低有两个原因,一是口罩品牌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二是民用口罩缺少国标。”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杨文芬介绍,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KN95型口罩所遵循的国标是《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但这并不属于面向公众口罩的标准,而是工业口罩标准。
据介绍,这类口罩对比PM2.5更小的颗粒都有很高的过滤效率,但由于强调密封性,因此降低了透气性。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监督建设的实验室多次实验表明,在人造雾霾环境下,成年人佩戴KN95型口罩正常步行一段时间后,虽然过滤效果出色,但是血氧含量会有所下降,有些人可能感觉头晕胸闷。
除了标准问题,假货泛滥也是防雾霾口罩的“硬伤”。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选择在电商上购买口罩,但很多网店销售的却是“山寨货”。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3M口罩的采购量不小,外观看起来也几乎一样,可价格差异很大。例如,一款在3M官方旗舰店售价为7.5元的口罩,在不少电商平台上报价才2元。
“我们曾遇到一些企业,除了Logo使用自己的,其他从包装设计到产品样式,甚至宣传页面和商标都完全照搬我们的,还有企业直接在电商上宣称可以代为加工我们的口罩。”民用口罩标准制定单位之一、绿盾口罩生产企业康纶纤维董事长赵丹青说,有些口罩滤片零售价才几毛钱,连成本都达不到,过滤效果可想而知。
新国标预计近期出台,“防护效果”将替代过滤效率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首个民用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已基本讨论并征求意见完毕,预计将于2016年上半年发布。
新国标中还将加入甲醛、荧光剂、Ph值、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标,保障接触皮肤部分的纺织品安全。“这些安全性指标,过去在工业口罩中不存在,出台后企业会按照新标准来生产。”赵丹青说。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口罩是通过滤除颗粒物达到净化效果,但其过滤效果与舒适度、透气性往往难以两全,因此新国标将口罩防护等级分为多级,适用重度、中度污染等不同环境,方便消费者自行选择。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表示,现在不少防霾口罩都在炒一些概念。口罩的核心成本主要是滤层――决定过滤效能;此外是款式设计,决定舒适度以及与脸部的贴合程度。“防霾口罩的核心就是平衡过滤效果和舒适度。如果没有特别的工艺,一次性的口罩卖几十元有点过了。”
3M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公司近年在口罩产品上加强了防伪措施,与政府部门及淘宝合作,对制造及销售3M假货的侵权人进行了持续打击,但还是建议尽量从公司授权的正规渠道和经销商处购买口罩产品。(周琳 叶健)
(责编:魏艳、赵竹青)
推荐阅读白春礼:把党治国理政成功经验作为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
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京举行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表彰大会。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出席并发表讲话。白春礼要求中科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把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在推进“四个率先”目标的创新实践中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做出应有贡献。
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吃素不得心脑血管病列榜首
六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吃素不得心脑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钟晓雯:死磕一下——戴口罩能防雾霾吗
科技观察者,独立撰稿人
关键字: 雾霾雾霾预防雾霾防护空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PM2.5北京雾霾雾霾红色预警
高血压、吸烟(包括二手烟)、肥胖、糖尿病、高盐饮食、饮食中缺乏水果、环境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以上是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今年下半年一篇论文中列出的人类十大“杀手榜”。在中国,“过量饮酒”还要排到空气污染之前。
或许因为空气污染是我们唯一无法采取主动的“杀手”,民众对雾霾的焦虑不断攀升。就在本周二(15日),上海空气指数达到305,创下两年内最高值。前些日子北京雾霾红色警报期间,朋友圈中灰蒙蒙照片就没断过。网图里,帝都人民头戴“731日军同款”面罩,一脸生无可恋——那么戴口罩能防雾霾吗?我们索性拿出科学精神,最后一次死磕一下这个问题。
北京公交上戴有“731日军同款”口罩的乘客
当然有用!
要谈口罩有没有用,先要理解口罩阻挡颗粒物的原理。简而言之——见下图。
口罩起到类似筛子的作用,只要颗粒物比筛孔大,就会被挡在口罩外面。不论应对多小的颗粒,我们需要的也只是一把称手的“筛子”。
自PM2.5概念为人熟悉之日起,对各种口罩的测(rou)试(lin)就从未结束。实验设备基本长这样:
口罩被绑在入风口上,通过风机模拟吸入空气的过程,测量通过口罩的空气质量来判断口罩的效果。
第一组实验:用点燃线香烟尘模拟污染物,模拟环境中,PM2.5浓度约为600微克/立方米,使用激光粉尘仪进行检测。得到以下数据:
参加实验的口罩画风是这样的:
咦?怎么只有一个貌似专业的口罩?别急~~第二组实验来了。在30平米的密闭房间里点燃香烟模拟污染物。1支香烟燃尽后,室内PM2.5浓度达到152微克/立方米上下。
这些口罩轮番上阵,得到下列数据。
这还没完,知乎外国网友Thomas Talhelm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一把,他引用Jeremy Langrish的实验,使用柴油发动机模拟污染源,用到的检测仪能测出直径在0.007微米的颗粒。这组实验中更多样化的口罩成为实验对象。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即便是最简陋的棉布手帕,也阻挡住28%的空气污染物。
下一个问题是,口罩密封效果不如实验条件怎么破?上面的外国友人再次献身,做了如下实验,通过测试口罩内外空气质量,验证实际佩戴时的使用效果。
小哥使用的都是立体结构的防颗粒物口罩,看到飙高的柱状图上,相信你已经懂了。类似的实验美国的医生Richard Saint Cyr采用了更常规的口罩,结论也相似。
看了那么多实验(——心疼口罩),不难看出,想要买到完全防不住PM2.5的口罩实在需要人品爆发才行。
但常人都不可能长时间佩戴口罩,室内空气质量才是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
室外雾霾条件下,室内空气质量如何?上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实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室内PM2.5浓度均略低于室外,并且有一定滞后性,总体趋势不容乐观。那么寻常人的一天,会吸入多少颗粒物?佩戴口罩时又能拦截多少颗粒呢?
媒体计算,假设普通人早上8点出门,9点到达办公室,晚上5点下班,6点到家。路上一半的时间在地铁或者其他封闭交通工具里。上班时户外步行30分钟,下班步行30分钟,中午室外活动30分钟。其他时间在办公室或者在家里。吸入的雾霾量,应该是不同活动时长乘以颗粒物浓度——即暴露量。同时假设所戴口罩过滤效率为95%,漏风率为20%。(该媒体在此处有个小bug:上文的实验证明N95口罩漏风率极低,但由于佩戴时间不长,对实验最终结果影响不显著。)
计算得下表。
如果在户外的全部时间戴了N95的口罩,新的暴露值是多少?
可见,戴口罩和不戴口罩对雾霾暴露总值的影响不大。
上述实验仅仅是一个样本,生活中还有各种场合,室内空气质量分分钟可能爆表。在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简单测量了一下室内环境随条件变化的PM10变化情况。
PM10数据固然不能完全等同于PM2.5,但也足以证明——有个烟民在家,什么口罩都没有X用啊。
有用,但你有钱吗?
先不要绝望,毕竟室内环境还是可控的。只要关上窗,把家里和办公室都配上靠谱的空气净化器(此处承接广告),再加上车载空调强大的滤芯,完全可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如果你真的有这条件,我们重新回到口罩的问题上。选什么样的口罩最合适?这就牵涉到口罩的制造标准和防护对象。
绝大多是所谓的“防PM2.5口罩”并非为PM2.5而生,他们的诞生是为特殊工种进行劳动防护。在化工、油漆、电焊等行业中,工作环境比重度雾霾天气恶劣地多,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质直径也小得多。其中最刁钻的是直径在0.3微米的颗粒物,大于或小于这个尺寸都没它那么“作”。正因为如此,过滤PM0.3的效率成为了检验口罩的标准之一。以此得出的实验结果对PM2.5自然也适用。
3M官方网站上给出的口罩分类如下。
你一定留意到“非油性颗粒物”和“油性颗粒物”这一栏,又晕了?
由于城市雾霾普遍认为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构成,而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多说是来自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排放——也就是说,只要选择可过滤油性颗粒物的口罩就能万无一失。
综上所述,想要保障室外活动空气清新、保护周全,强迫症、处女座、不追求完美会死星人的最佳选择是:一枚KP100口罩。搜索淘宝,这货长这样:
或者是P100系列的口罩,当然也美观不到哪儿去。
价格折衷一些也可以选欧洲标准的FFP3口罩。
以上只是“极致惜命的土豪套装”,其实平时只要用上N95级别的口罩已经足够。只是要注意,过滤效率越高,呼吸阻力越大。
说了那么多,关于口罩有没有用这事儿大家应该都心里有数了。回到开头那个话题,大家不如先把烟戒了、肥减了、重口味改了、多吃点水果,把空气污染之前的几位杀手撂倒了,咱再细细地谈?我去跑步了,拜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钟晓雯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实验结果告诉你 市场上热销的口罩哪种防霾效果好
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章咪佳)据说最近看完《星际穿越》的观众,走出影院大门时大多会心一笑:地球不在了,那是远在天边的事情;沙尘、混霾,那是近在眼前的大麻烦。
  当男主角Cooper全家套上防尘霾的3M口罩时,我们意识到:这小小一块布料,是江湖生存的利器&&当外面的世界混沌不堪时,带给你有力的呼吸声,让你确认自己还活在真实的世界中。
  这两天,杭城的雾霾指数也不太让人放心。买一个防霾口罩,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
  市场上的口罩怎么选?这些口罩防霾系数高不高?钱报记者11月4日从京东商城网购了5种热销的、打着防霾牌的口罩,最贵的是绿盾牌PM2.5口罩,近30元一只;最便宜的是朝美8228-3杯型口罩,5元一只。我们请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王莲老师的实验团队,做了两组实验,分别对口罩的材料和灰尘阻隔能力进行检测。
  当然,实验毕竟不能破解企业产品使用特种材料的秘密,包括实验时间和天气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数据也不一定能完全说明问题。所以我们请口罩自己来告诉大家,它们在这个测试中的表现,都是同一情况下的硬数据和指标,给大家出行作个友情参考。
  钱江晚报为大家准备了100个3M9002V口罩送给浙江名医馆的粉丝。具体获得方式,请大家关注微信浙江名医馆今天的消息。
  第一个实验
  各种口罩的材料结构分析
  实验方法:剪下口罩的一块材料,分离出材料中的滤芯部分,放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1、美国3M牌9322型
  材料有4层,从外到内,第3层为滤芯层,外面两层是可以过滤比较大颗粒尘埃的无纺布,背后还有一层无纺布,做最后的防御。
  滤芯这一层还可以比较容易地分离出5、6层,这应该是3M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用特种材料制成,据说带有静电吸附功能。在显微镜观察下发现,滤芯材料纤维密度高,孔洞的直径大约只有3、4纳米。
  2、绿盾牌PM2.5口罩
  这个滤芯可以分离出6层,但组成方式是无纺布夹着一层核心过滤层,材料密度比较高,缝隙里的孔洞直径都在几个纳米级别。
  3、日本三次元牌PM2.5对策口罩
  从观察滤芯的效果看,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材料密度高,以一当十。
  4、美国3M牌9002V型
  滤芯材料的纤维组织,并不是很常规的棒状,空隙也不是几款口罩中最小的,其中有比较多的黑色斑点。这是滤芯的某种特殊材料,是一种超导功能的材料,能够吸附微小颗粒。越小的颗粒越轻,越容易被电荷吸附。
  5、朝美8228-3杯型口罩
  有固体过滤层的,但材料空洞相对大一点,直径有30纳米左右。
  第二个实验
  检测口罩的固体颗粒吸附力
  实验时间:11月24日中午11:00;
  空气质量指数:172;
  实验方法:5位小哥分头戴着5款口罩,在户外活动2小时。
  户外实验后,实验人员在实验室里,再次剪开每个口罩,选取距离鼻子部位最近的口罩层,取出滤芯层,放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发现,一连三个口罩,阻隔测试的反应,都是&阴性&,没有反应。放到高倍显微镜下的纤维组织上,几乎观察不到它们吸附了什么颗粒。王莲老师告诉钱报记者,这可能和佩戴时间有关系,也和当天杭州天气湿度比较大,尘埃颗粒不能飞扬有联系。
  到了4号3M牌9002V型,实验结果让人眼前一亮:吸附颗粒量多,有20微米左右的大颗粒,不稀奇,还有好多1、2微米甚至1微米都不到的颗粒哦,这些全是PM2.5呢。
  朝美8228-3杯型口罩的表现也不错:显微镜里,发现好多黑斑,但是总体吸附的颗粒尺寸比较大,大约直径都有20~50微米。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你戴的口罩真的能防雾霾吗?告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你用的那些其实都!无!效!
14:52&&&来源:爱青岛
  青岛的气温这几天嗖嗖直降,可空气污染指数不降反升,眼瞅着雾霾大哥又要来了。
  不怕,我有口罩,而且各种样式都有,薄的厚的,加厚的插片的,带花的不带花的……
  可是,你知道吗?
  戴了这么多年的口罩竟然是错的!错的!错的!
  11月起,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实施,也就是说,以后大家出行戴口罩,要按空气质量等级选择~
  口罩究竟怎么戴?小编这就告诉你。
  ————————————
  【口罩也有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此次将口罩防护效果也分为A、B、C、D四类:
  A级——严重污染时使用(室外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
  B级——严重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达350微克每立方米);
  C级——重度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
  D级——中度及以下污染(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
  另外需要各位家长注意的是,该标准“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
  ————————————
  【啥样口罩最防霾】
  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到底啥样的防霾效果最好呢?专家们对口罩做了实验。
  实验材料及原理:PM2.5检测仪1台、口罩过滤效率检测装置1台、防霾口罩数款。
  实验原理:通电后,风机转动时带动气体向下流动,将口罩套在入风口,风机作用下,气体透过口罩从入风口进入测量腔中,分别测量通电前PM2.5浓度和口罩过滤后的PM2.5浓度。
  实验方法:在一个约30平方米的密闭房间内,点燃香烟,模拟PM2.5高浓度环境。测得室内PM2.5原始值为50μg/m3,点燃1支香烟,室内PM2.5数值升至151μg/m3;将口罩用橡皮筋依次罩到风机口上,30秒后观察PM2.5数值变化情况。
  棉布、纱布口罩:PM2.5浓度由156μg/m?降到129μg/m?
  推荐指数★
  大多采用化纤面料,针织的孔隙大,只能抵挡一些煤烟和沙尘,对PM2.5几乎没有作用,属于防霾口罩的“垫底者”。
  普通医用口罩:PM2.5浓度由152μg/m?降到80.4μg/m?
  推荐指数★★
  普通医用口罩一般为三层结构,一次性设计,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但是对于PM2.5以下的颗粒物基本相当于无用,即便是在夹层中添加了活性炭吸附层的医用口罩,稍微增强了过滤效果,但依然杯水车薪,基本无用。
  专业PM2.5口罩:PM2.5浓度由154μg/m?降到10.8μg/m?
  推荐指数★★★★★
  防颗粒物口罩本体通常由防颗粒物的过滤材料制成,主要防护对象是颗粒物,包括粉尘、雾、烟和微生物,从性能上来看,专业口罩果然比较靠谱,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尽量选择带气阀口罩。
  ————————————
  【防颗粒口罩怎么戴】
  选对了口罩,怎么正确佩戴也很有讲究!
  首先,双手平拉口罩,将两侧松紧带分别卡在左右耳后。
  其次,将口罩调整到与面部合适的位置。
  再次,双手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鼻夹,直至紧贴鼻梁。
  最后,双手抚摸口罩在鼻端、面颊和下巴的位置,注意是否贴合。
  佩戴后深呼吸几次,如果感觉四周漏气、呼吸时阻力增大等,应重新调整或更换。摘戴口罩前,保持双手洁净,不要碰口罩内侧。
  ————————————
  【四个错误让口罩白戴】
  1.公共场所完全不戴
  一些空间密闭公共场所如公交、地铁、商场等,人流量大,会存在大颗粒灰尘和病菌,建议坚持佩戴,不要觉得短时间就图省事不戴口罩。
  2.一味追求防护效果
  对于孕妇、小孩和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密闭性过高的口罩。
  3.长时间佩戴
  密闭性较好的口罩佩戴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半小时左右就应摘下来换换气。此外,在摘戴过程中,尽量不要将口罩内层裸露在外,会接触外界脏空气,降低口罩使用寿命。
  4.咳嗽、喷嚏不摘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呼出的大量热气和唾液会弄湿口罩,其阻隔病菌的作用会降低,防护性变差,建议将口罩摘下,咳嗽或喷嚏后再佩戴。
  ——————————————
  选对口罩,戴对口罩,才能在不那么清新的空气里小小的那么任性呼吸一把,当然,我们还是更喜欢自由畅快地呼吸~
  【爱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京华时报,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系
通过微信与我们交流微信帐号 aiqingdao
我们的微博@aiqingdao
(新浪微博)@qingdaodianst
(腾讯微博)
给我们发邮件反馈: 合作:
加入QQ群交流爱青岛群1:&&&&爱青岛群2:&&&&&
视频信息网络传播试听节目许可证号:123456 鲁ICP123456号-1
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
青岛网络电视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防霾口罩真能防霾?实测五成效果一般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婷婷
原标题:防霾口罩真能防霾?实测五成效果一般
  实验样品包括市场上常见的26款成人口罩和14款儿童口罩,主要检测口罩样品对颗粒污染物的过滤效果。
  新京报讯 (记者李婷婷)进入冬季,雾霾天成了大家出行的首要困扰。如今,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防PM2.5的口罩。戴上这种口罩就能真的防雾霾吗?
  为了探防霾口罩的防护效果,近日,新京报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知电”实验室合作,对市场上常见的26款成人口罩和14款儿童口罩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口罩样品对颗粒污染物的过滤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26款成人口罩中,其中5成左右的口罩过滤效果一般,不少口罩面部贴合度稍差,造成鼻部漏气、防护效果差,其中包括最近受追捧的“明星同款口罩”,防护效果较差。从实验对比结果来看,对颗粒污染物过滤效果较好的还是带呼吸阀或者面部护具的PM2.5防护口罩。
  同时,儿童防雾霾口罩实验结果显示,14款儿童口罩中,约80%的抗雾霾儿童口罩都达不到宣称的效果。
  专家提醒,选购口罩时不要只看重“颜值”,目前市面上不少产品追求标新立异,造型设计较夸张,但是实际过滤效果不佳。选购时最好还是选购专业的PM2.5防护口罩。
  ●实验地点: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知电”实验室
  ●实验样品:通过药店、电商、代购等渠道,准备26款成人口罩,包括3M、绿盾、小米、医用口罩等常见品牌的口罩,均为常见的被动过滤型口罩;14款儿童口罩,包括兴研、三次元、Totobobo等
  1 “明星同款”口罩PM2.5阻挡率不足60%
  实验过程:在密闭的测试环境中点燃香烟,模拟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环境;当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左右,开始检测。
  实验中,采用了一个仿真头模,在鼻子处设置抽气管道,将口罩佩戴上后,查看佩戴效果,并测试过滤效果。
  给头模佩戴口罩后,给测评设备通电,即开始过滤吸入的空气,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软管,进入模拟肺部的密闭设备,进行检测;设备中放置一台激光测霾仪,可以显示过滤后进入“肺部”的颗粒物污染指数。
  同时,设备旁放置另一台激光测霾仪,检测正常空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指数,用于对比。观察10分钟左右,对比两台测霾仪的数据变化。
  实验结果:空气中的PM2.5颗粒污染物指数在350-360微克/立方米的环境下,佩戴“3M”等品牌带呼吸阀的挂耳式口罩后,颗粒污染物的阻挡率在75%~99%;一次性活性炭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阻挡率在20%~45%;“绿盾”等品牌的棉质挂耳式口罩的阻挡率在50%~60%。
  实验分析:实验技术人员介绍,国标测试是把口罩粘在测试设备上,完全避免了漏风,这种测试环境是不能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此次实验中,设计了模拟人脸的抗雾霾口罩测试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人体实际佩戴的效果,这样更能反映人体真实呼吸环境下的过滤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PM2.5过滤效果较好的集中在带呼吸阀或者面部护具的防霾口罩,一次性口罩和棉质口罩的过滤效果相对较差。其中,最近比较火的明星同款口罩“PITTA MASK”品牌,并没有宣传的防护效果,PM2.5颗粒污染物的阻挡率不超过60%。
  实验采用一个仿真头模,在鼻子处设置抽气管道,将口罩佩戴上后,查看佩戴效果,并测试过滤效果。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2 约8成儿童防霾口罩“防霾”效果差
  实验过程:检测方法同上,不过检测时将上述的成人头模换成了儿童头模,头围为50cm。
  实验技术人员介绍,以儿童身高、体重、头围标准表来看,50cm大概是5岁左右儿童的头围。
  实验结果:实验显示,在模拟重度污染天气情况的环境下(PM2.5 400-500微克/立方米),14款儿童口罩中,只有3款儿童口罩的阻挡率超过75%;其他11款口罩样品的阻挡率在52%~72%之间,占全部样品约八成。
  其中防护效果最好的一款口罩,可以将吸入的 PM2.5最低降到15微克/立方米,阻挡率达到97%以上。
  实验分析:实验技术人员介绍,总体来看,市面上儿童口罩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约八成受测样品的颗粒污染物阻挡率并不高。同时,也不是越贵越好,部分价格在单只100元以上的进口口罩,颗粒污染物阻挡率不足60%。
  (备注:比较实验结果只对所购买的样品负责,不代表该品牌其他规格、型号、批次的产品质量情况)
  部分“儿童口罩”并非专门为儿童设计
  据了解,《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已于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口罩佩戴后能将吸入的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为合格产品。但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口罩的国家标准。
  通过此次的评测,14款儿童口罩中,约80%的产品都不能达到抗雾霾理想的效果。据家电研究专家介绍,儿童的活动造成呼吸节奏和呼吸量与成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呼吸是否顺畅、是否有憋闷的感觉,决定了儿童是否愿意佩戴这款口罩;佩戴不舒适时可能会将口罩拉开隙缝,这就失去了过滤的意义。
  该专家表示,从实验结果来看,儿童口罩的效果和价格、品牌没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有些产品并不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商家为了销售号称适合儿童;部分为儿童设计的口罩也有很多考虑不到的地方,需要改进。
  宣称“吸附”PM2.5口罩多是噱头
  目前市面上的“PM2.5口罩”真的能完全过滤PM2.5吗?对此,上述家电研究专家介绍,我们常说的PM2.5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颗粒物,而目前并没有一款口罩是针对抗雾霾而专门研发的,所以“PM2.5口罩”这一个产品本身不存在。“PM2.5口罩”,只是对可以过滤PM2.5的口罩统称。
  对于过滤方式,能过滤PM2.5的口罩需要一种过滤网,它的孔径比2.5微米还要小,将PM2.5微粒阻挡在外面。也就是说,口罩发挥的是它的物理过滤机制。但凡说是口罩采用的某种滤芯可以吸附PM2.5,或者是通过化学手段将PM2.5消灭,都是一种不合理的说法,因此宣称“吸附”或“消灭”PM2.5的口罩多是噱头。
  小贴士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口罩,口罩与面部贴合越好,防护效果越好。
  ●防霾与舒适很难兼得,一般过滤效果越高,佩戴时舒适感越差;建议购买有呼吸阀的口罩,可以减少憋闷感。
  ●从正规渠道购买,电商自营、药店、超市、便利店等均可放心选择。
  ●尽量选择有鼻夹的口罩,鼻子是隆起的,有鼻夹可以很好地解决鼻子漏风问题。
  ●不要盲目相信明星效应或国外品牌,有些口罩并不是为防PM2.5设计的,起不到防护效果。
(责任编辑:杨晨虹)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种口罩防雾霾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