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种玉米国家是哪个?

热门推荐:
  去年全国玉米产量接近4500亿斤,其中东北四省区玉米产量在两千亿斤以上,从当前来看玉米产销矛盾比较突出。新形式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按照市场定价价不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要求,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目前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旺季即将到来,玉米加工企业入市意愿明显增强,购销比较活跃。
  在黑龙江绥化市规模最大的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门口,记者看到送粮车排到了两公里之外,这家企业主营玉米淀粉、玉米油、味精等产品,每天消耗三千吨左右的玉米,往年他们每天的收购量与消耗量持平,但今天他们每天多收了一千吨。他们的企业从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高。以黑龙江为例,2008年玉米每吨1380元,而到了2014年每吨价格就升到2200元,这使得像龙凤这样的加工企业几乎年年亏损。以产品淀粉为例,每吨大概亏损七八十元钱,多的时候亏损超过百元。2013年以来龙凤公司是靠着国家补贴才勉强支撑了下来,而今年玉米价格的下跌,让他们迎来了盈利。
  昨晚(10月27日)《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演播室请来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国祥,还有财经评论员李藏宇,一起来聊聊“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哪些新变化惹人关注?市场又有哪些新动向?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1、玉米种植成本降低对农户有什么影响?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主持人路一鸣说到玉米成本降低了,我们愿意入市了,收购的吨数也增加了,对种植玉米的农户有什么影响?
  李国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下跌对于农民是好消息
  对种植玉米的农户应该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今年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大家都预期下跌,为什么都预期下跌呢?当然还是供给相对比较多,现在从需求方面看到了加工企业积极入市,价格掉下来了我们通过需求的提升,这样就可以组织价格进一步下跌。当然价格现在已经跌到底了,那么还有可能后期甚至还有可能反弹,这对于农民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今年的改变在于让价格市场化
  应该先从今年做了什么样的改变说起,原来如果种粮食的农民只管种,种的越多越好就可以了,到了收获季节国家制定好了价格你有多少我收多少,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但是这个造成一个问题价格脱离市场了,所以价格贵了,所有的玉米加工企业成本就提升了,等于他的下游不通畅了,这样造成玉米库存量很高,农民你种出来你没地去了,现在今年改变在于让价格市场化,就是你的玉米这些下游企业直接去采购这些玉米。
  2、玉米种植到底需不需要政府补贴?
  李国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价外补贴属正常现象
  玉米的这种补贴要么就说补贴收储企业,收储企业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来收购,过去叫临时收储政策。还有一种政府不制定价格,那么谁喊就是,在价格之外政府再给补贴。还有一种新的就说世界贸易组织WTO有个农业规则,你不能直接的跟你的生产挂钩,否则就是引起别人的干预,像美国,他就说我们的玉米补贴太多了,所以他要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要起诉我们,所以美国他实际上有没有补贴呢?他也有,他改成叫价格保险补贴,由保险公司来发给农民补贴 。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 我们了解到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地扶余市集厂村,全村有8200亩玉米地,往年当地农民大多种的是玉米,但今年记者发现这里三分之二土地上的主角已经便成了花生,才福林是这里的种粮大户,家里有75亩地,今年他把50亩地都改种了花生。看着今年的丰收涨势才福林非常高兴,他拿出了自己的账本,上面记录着这些年种植成本花销,今年他种花生,算上种子和化肥投资比玉米每亩要多出800元,而他说这一点都不亏。在扶余市改种花生的农民不在少数,往年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不足膝盖高的花生地。
  数据显示在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政策后,我国玉米产量逐年增长,2008年到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由1.66亿吨增长至2.25亿吨,增长35.5%,播种面积由4.48亿亩,增长至5.72亿亩,增长27.6%,玉米库存急剧增加。为此农业部做出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安排,计划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00千万亩以上,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预计今年全国调减的玉米面积可能达到3000万亩。
  3、农民会因示范效应不种玉米吗?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主持人路一鸣说到,换个视角,我其实特别担心,会不会又有一个示范效应,比如很多朋友看了我们这期节目,明年也不种玉米了都去种花生了。
  李国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示范效应存在可能
  我们为什么农产品价格时多时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市场的价格对这个结构调整了具有滞后效应,今年种玉米还是种花生,我根据上一年的或者上上年的价格来决定,上一年价格高,我很可能再种。个体的行为或者集体一致性,往往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或者非常痛苦的后果。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玉米种植结构需要调整
  但是有一个方向基本是明确的,就是我们整体的玉米种植结构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因为现在从玉米水稻小麦这三大主粮来看,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最大的,产量也是最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一个去产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涉及到你要去生产什么。
  4、农民朋友到底该种什么?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主持人路一鸣说到,特别关键的一个实际的问题,比如说有了原来的政策大家都去种玉米了,现在玉米多了,不行了,政策要调整,发现有人不种玉米种别的农作物他的收入增加了。我要是个农民我真不知道种什么了。
  李国祥(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业融合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国家政府也在想办法,好比我们提出来一二三产业融合,根据市场的需求,比如这个玉米,如果加工企业他首先跟你下订单,保证你有多少收益,那么你这个就可以种玉米。如果是没有这个龙头企业给你,当然你这时候就可以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要尽可能的看一看,不要老是看着邻居种什么你跟着种,你要看看这个市场的信息,尽可能分散的种植。最简单的道理今年人家种花生如果价格还好,接下来很可能人家种多了,我立即来调整,前几年玉米价格种多了玉米现在这个价格开始下降了,等到大家不种玉米的时候,你可能来种玉米马上价格要上来了,所以市场这叫风险管理,这个分散化种植,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李藏宇(财经评论员):种植应该多样化、集约化
  这个是说从整体的市场品种上应该多种化多样化,但是我们从生产的能力上来讲,我们还是要趋向节约化生产的方式。这样就等于说第一个我们对于市场上的这些比如说种植数量我们容易统计,比如市场上的经营户有一万,我可能能统计出来今年大家都生产什么,如果你现在有一百万,我就很难细致的统计出来,我就没法做相应的规划。另外一个就是你的这种溢价能力调整能力也会比较差,其实作为一个农户,我很想了解明年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可是我上哪去找这些信息。
  《央视财经评论》
  制片人:赵悦
  新媒体主管:郑h
  本期编辑:大玉儿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CCTV财经频道晚间大型直播评论类节目。周一至周四21:5...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回复:昨天看了上周的玉米MM的关于“第一个把玉米引入中国的人”的_非诚勿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回复:昨天看了上周的玉米MM的关于“第一个把玉米引入中国的人”的收藏
我一个也说不上,我又没看过清史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能找出人名来,那么我就不能引用这段资料?杀一个换一个很容易?清律,杀掉长官,下面的亲兵全部处死,下面的军官连坐,士兵要受到惩罚能杀掉这个总兵,意味着要先杀掉多少小兵呢?你以为小兵们把总兵大人送上去砍掉,他们就没事了?
哎呀……我说这个事儿针对的是玉米MM提出的引入玉米问题,不是在说农民起义的根源……根源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了,没玉米就造反……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才是农民起义的根源嘛,这个我也知道的。这样的辩论一点儿意思都没有,很有希腊智者学派的风范了(虽然有很多大人物不过我不是很喜欢……)。
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历史书上都有还非要强词夺理资料没写多少兵力他就努力要发明出白莲教只有几十万人,不属于他的大规模资料上死了大堆没名字的总兵督抚他又要研究其人名,似乎可以证明找不到名字的就是不存在可笑
呃,抱歉,可能我语言失当,我不是说说不出人名不能引用,我只是说我的情况,我说不出的是官名,所以这方面我说不了什么。我相信大清律法里贪污几百几千就够杀头的罪过了吧?不知道您能否明白。这个事儿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真的是在为了辩论而辩论了。
呵呵,咱俩都是从百度上找的,何必攻击我呢?另外啊,我的原话是“呃,我不是说总兵是官衔……我的意思是在南方两广那边都是白莲教,覆盖面积很大,所以杀了很多总兵也是有可能的。杀一个换一个呗。具体情况我还真不好说,第一手头没资料,第二官职这方面我涉猎真的不是很多了,到底谁是一品谁是二品这个能说上几个,说五个我就悬了~
”没说人名啊!还有啊我承认是大规模啊,我的帖子中的定义是解释性定义,并非描述性定义,因为确实的描述性定义我也不知道。这个事儿重点不在农民起义,所以我的说法没有那么严谨,抱歉可能惹你生气了。没有冒犯的意思。
那我也表示道歉,我误解你的意思了
呵呵~那还是回到“玉米MM”现象的问题上吧~感觉这样的真不少呢……哈哈,不过看非诚勿扰的一部分乐趣也在这儿了!
第二,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事儿是自从玉米大面积种植以后中国几乎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农民起义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因为玉米很高产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明朝又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所以肯定在明朝没有得到广泛种植,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16世纪末明末清初。这和哥伦布同志的死差了快一百年了……甚至是不是哥伦-------------------------------------------------------------------------------------首先要说中国历史上比太平天国和明末农民起义规模还大的农民起义屈指可数,不知道楼主为什么要为了排除太平天国特意划了一道线规定只算1840以前的?其次玉米在明末已经在有很多省份种植了,那么李自成等人的明末起义就不算大规模?而且玉米的产量不是一直就这么高的,四九年建国的时候玉米的亩产才50-75公斤,估计明清时候的产量还要低于这个数字.楼主不会认为在靠人力耕种的年代这个产量交完赋税后还能吃饱吧?
所以根据农民起义去推断玉米传入是浅了点,但是我还是很钦佩楼楼的历史精神,并仅个人地对她的无知还瞎说无语
汉末农民起义和唐末农民起义也不差黄巾军规模可是席卷大半个汉帝国唐末更是席卷全国中国最可怕的就是农民起义,完全是毁灭性的
汉末农民起义和唐末农民起义也不差黄巾军规模可是席卷大半个汉帝国唐末更是席卷全国中国最可怕的就是农民起义,完全是毁灭性的-----------------------------------------------------------------------------------关键这事是制度形成的,跟玉米不搭边啊,你信不信如果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就现在这个产量某些国家还会有农民起义.
啊……刚刚解释清楚了,怎么又……那个鸦片战争以后农民问题凸显,是一个新的阶段,因为我的帖子重点不在这里所以没有深究。还有啊,李自成的是大规模我承认,不过我也所玉米种植应该是在明末清初,很多省份和普遍种植我想还不同吧。另外啊,产量问题这个我真的不是很清楚了。学识毕竟有限,这事儿说复杂太复杂了,发个帖子只是说着玩儿玩儿,实在不想辩了。其实也没必要辩了啊,即使是一片学术论文也不会再为引证找证据再作证明,否则不就成了无限循环的函数了吗?那么,您的用意是?
呵呵,以前听袁腾飞好像也说过这个问题,是一个挺有趣的视角呢!很高兴和你聊天啦~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农民起义难了农民和谁造反啊,现在没封建地主了,农民都是地主农民发愁的是粮食卖不出去如果发生饥荒,也是农民吃饱,城市人饿死
确实可怕……没办法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虽说每个国家都有,但是不是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达到如此程度的中央集权,而且历史上土地兼并高峰规模也是大的吓人。哎,而且农民阶级的起义也是有短视的一方面,毛主席说得很详细了,例子的话看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就成了……我小时候还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港台电影义和团和历史书差了这么大啊!后来到了高中才渐渐明白了……
呵呵,您真的是看了一个方面就辩论起来了。我承认玉米和农民起义没有必然联系,真的,我历史教材背得很熟,这个我确实知道。这不是就事儿论事儿说了这么个话,您当玩笑听吧。不过话说回来,葛兆光先生也从平民史角度从新审视中国文化史,“外来作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是我提出的课题,不过确实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啊!也挺有意义的~不过如果您还是高中阶段,那么建议这个话您别当真。毕竟还要考试呢。
港台电影中的义和团运动是什么样的?好奇下…
完全同意~社会矛盾决定了阶级斗争。呵呵,哲学著作也稍许涉猎,虽然最欣赏的是钱穆先生,但是感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些时候真的是难以驳斥的,确实是伟大的**导师。这不现在咱们马列主义的研究学者也去欧洲留学研究嘛,确实是有道理有东西的。
呵呵,好奇下你多大了?应该是初中或者刚上高中吧?我记得我小时候电视上经常是李连杰的电影,什么方世玉还有黄飞鸿的,大多都是打义和团的。义和团本质上不是很坏,原来是想做好事儿来着,但是找不对方向,“挑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火轮船。”你想想这事儿出现在现在那基本上就是恐怖主义啊!而且抓错了很多二鬼子(中国人),冤杀了不少。港台电影反应义和团更多是从邪教性质上反映的。义和团当年都号称刀枪不入,也确实是蛊惑了不少人。
这个…高三历史高考生,对义和团感兴趣是因为第四次月考的论文题是关乎于此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份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高考的话义和团、太平天国、八大以后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不会考的内容,不信你可以求证一下历史老师。义和团如果答题的话记得要分两方面,一方面还是要说爱国性:打压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破灭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愿望,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另一方面消极点:片面的反帝斗争,没有明确纲领,而且对于社会生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扶清灭洋”的口号表现寄希望于封建势力,说明农民阶级局限性。上了几年大学了怕说不全,最好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我当时用的是岳麓的教材。
义和团运动客观上来是爱国反帝的救国运动人参与人员大多为社会底层民众.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农民丧失了耕作的土地,成为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局限性是具有强烈的封建宗教性,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文明的消极排斥和天朝上国心态的残存
这是哪本历史教材啊?嗯,大致意思没什么差别,但是感觉积极方面怎么这么混杂,连参与主体来源都有了……这个二轮复习开始老师会帮你们准备的,因为要综合基本教材(出版社不一样)。这个不用记,考了就说明出题的……不会考的,这么多年了。
我没死背书呀…沪教版,我们这儿会考地。高二时候地会考不管什么全要了,所以不管要与不要都淡定了
话说我想说地是你也看过沉默的十五分钟诶!
其实义和团说白了就一点好,就是爱国。可惜自始自终都是被清利用的工具,倒头来还死在清的手里
哦,上海的啊,嗯……原来做数学一做上海的就头大,倒不是难,题型不适应,创新性强……我不是说你死背书啊(死背书是我们这儿的专利),一般因为政治问题在历史上修正了的东西都不回当重点使劲考,比方说国民党正面战场问题,至多是选择~放松吧~历史拉不开分差,真考起来再优秀也拉不开15分得差距啊!数学比较重要一些,作为文科生来说。
我看过M15这个你怎么知道?“其实义和团说白了就一点好,就是爱国。可惜自始自终都是被清利用的工具,倒头来还死在清的手里”嗯……不能说不对,你说的是结果的一部分。义和团是爱国,但是爱国无方,扰民有数,没有义和团打东交民巷,四库全书烧毁不了,八国联军不会打过来,慈禧没胆子和十几国宣战……这就是高考不考的原因。
我头疼是英语…自从做文数后感觉非常好…你觉得上海数学难是因为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很多题目可以用计算器推出来,是死背书对高三来说不错!像这次的罗斯福新政社会福利措施那块我就没写出来悲剧= =我觉得其他省市的卷子才难咧,都是陷#让你跳!我还老跳下去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玉米的国家。
西夏驸马摡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原始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玉米的原产地在美洲,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物种的流动,将玉米带到了世界各地。所以,中国并不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国家。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种玉米国家有补贴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种玉米国家有补贴吗?
我想问问现在农村种玉米国家有补贴吗?我们听说有可是为什么没有发给农民手里
我想在本村承包200亩地种小麦玉米国家能补贴吗补贴多少
我去年买了一台玉米收割机,商家说去除补贴五万元,并让交了两千六百元押金说是国家补贴完就给我们,可是直到今年才让我们自己去申请补贴,现在国家给补贴了请问这项补贴归谁所有?
刚买的国家补贴买约翰比尔玉米收割机集体出现质量问题耽误农忙损失找谁赔偿
国家补贴买约翰比尔玉米收割机出现质量问题耽误农忙损失找谁赔
你好!修乡村公路国家有补贴吗?
2016年云南宣威市农村的危房改造有国家补贴补助吗
我们这面要修一条乡村公路国家可以补贴多少
问问国家给补贴的土地,地方政府收税,有法律依据么。
我问问农村土地收税合理么?有法律依据么?为什么国家给补贴,地方还收税呢?李登海_百度百科
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山东省后邓村人,现任董事长、(山东)主任。李登海作为,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使他与“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中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登海9号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其产量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掖单13号”还增产11.4%。经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北、黄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区种植。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计生产销售登海9号5624.08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1874.69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1.40亿公斤,累计新增社会效益11.4亿元,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登海9号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产企业的青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李文祥和李登海。[1]
李登海人物简介
李登海贡献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几率只有12万分之一。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
却取得了成功。1979年秋,在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创下中国夏玉米单产 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年仅31岁、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一跃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在北方,玉米育种一年只能一次。为加快实验速度,李登海冬天到海南育种。李登海27年没能在莱州家中与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过春节,他一年育种三次,自己的科研生命延长了3倍。
■李登海培育的玉米种,使中国土地由每亩养活 1个人提升到养活4.5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亿元。在国内,李登海与“”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两李之一。
李登海头衔
是全国人大第八、九届常委。现任《玉米科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共第九届山东省委委员。[2]
李登海个人经历
1972年春,一向宁静的莱州后邓村突然热闹起来,街头巷尾,仨一群俩一伙,人们议论纷纷:“喂,听说了吗?李登海那小子要搞亩产15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呢!”
“亩产1500斤?”一个年过半百的庄稼汉子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不可能,不可能!”头摇得像货郎鼓一般。
“李登海是晌觉还没睡醒,在说梦话吧!”又一位中年汉子使劲掖了掖露着棉花的的破棉袄,耸了耸肩头甩出一句挪揄的戏言。
其实,李登海非常清醒。
他1968年初中毕业。“文化大革命”割断了一个农村少年上大学的梦幻,来到养育他的家乡——后邓村。这里是地处莱州湾畔的平原地带,一直是粮食集中产区。由于多年来历史的积习和人为的原因,粮食产量很低。回乡后的李登海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低产的局面,从此与研究如何科学种田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年仅23岁的李登海担任了村里农科队的队长,他提出要搞亩产15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引起了后邓村一片沸沸扬扬。年纪轻,没经验,咋干队长?他心里也打怵,然而,他更坚信一点,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钻研就能出道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登海走马上任、如何烧好这三把火呢?他想,年轻人要敢闯,但头脑更要冷静、步子更要稳当。搞科学种田可不能毛手毛脚瞎呼隆,得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的来。他和年轻伙伴们一商量,决定从抓三件事入手:一是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搞土壤分析,改革耕作制度;三是引进良种,进行高额丰产实验。刚开始搞实验,头三脚难踢,李登海带领一帮小青年重点搞了小麦、玉米、花生这三种农作物的管理栽培。经过在试验田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劳作,庄稼长势特好。第二年,后邓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明显提高,李登海农科队丰产田里的玉米一举突破了千斤关。村里那些对他们斜眼看待的人开始改变看法:“李登海这帮小青年,还真有点门,行,有出息”。青年人听了这些话,心里真是甜滋滋的,犹如三伏天吃了根冰棍,痛快极了。
奇怪!“大粒的打不过小粒的”,玉米的产量还低于小麦?李登海从这一现象中玉米生产的潜力。不行,非要下功夫攻攻玉米高产这一关。一定得想法搞点好种子,让玉米亩产超过1500斤!科技队的年轻人对李登海的这一看法个个赞同。可是他们四处奔波、四周八县跑了个遍,也没找着个能打1500斤玉米种。不过,他们却到了一个信息:省内外许多科研部门,都在为培育亩产1500斤的玉米的新良种而刻苦攻关,只是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问世。谁都知道,没有高产种,难打高产粮。这可怎么办?李登海找到了伙伴们:“咱们也加入这个争夺培育亩产1500斤玉米的新良种的冠军赛,怎么样?”大伙一听,脑袋摇得像个货郎鼓:“全国那么些大学问人都一时半晌啃不下这难啃的骨头,咱这些土包子能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这个坚定信念,再拿出苦学苦钻的劲头来,说不定就真的能搞出点名堂”。李登海想试一试。
培育亩产1500斤玉米的新品种,李登海早已思忖百遍:搞这项工程不用说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就是基本知识也十分贫乏,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更是欠缺的多。可是,牛肉包子哪有从天上掉的,人要干一番事业,不付出艰辛努力,唾手而得的好事是不会有的。
“我这个人道道不多,就是有点犟脾气。什么事一旦让我看准了,迷上了,就非迷到底不可,不迷出个道道来是不肯罢休的”。
培育玉米新品种,李登海的这股迷劲又上来了。
缺乏基础理论怎么办?
学嘛!来他个面壁三年,苦读苦钻。用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向书本学习,向内行人学习,向实践学习,迅速弥补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为突破玉米1500斤的大关打好基础。
他除了借阅大量的有关书籍外,还购买和订阅了十多种有关玉米的育种和栽培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坚持见缝插针,分秒必争的读。他经常把书刊装在口袋里,工前工后,田间地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也要翻开看上几眼。有时学得入了迷,走路也在思考,有熟人喊,他都听不见。晚上,点着煤油灯,学到深夜下两点是常有的事。连着熬夜的时间长了,一天夜里他竟搂着书睡着了。睡梦中将忘记熄灭的煤油灯碰倒,枕头、被子都着了火,差点引起一场火灾。惹得老母亲埋怨了好几天。由于不分白天黑夜的啃书本,身体消瘦了,眼里也常挂着血丝,母亲很是心疼。李登海为了不让母亲牵挂,就熄了煤油灯,用手电筒照着在被窝里学。几年间,他学完了《遗传育种》和《土壤肥料》等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二十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终于打开了农业基础理论的大门。
要想出道道,拜师很重要。李登海在啃书本的过程中,还向一切内行的人求教。经常登门拜访老农;骑着自行车到一些有功底的农科队长家里拜师;逢到专家们来本地讲课时,他不光千方百计的争取听课,有时还把他们请到家里来教。1974年,李登海终于得到了去莱阳农学院深造的机会。
1974年5月,李登海和伙伴们一起托着沉甸甸的二十粒种子,一粒一粒的播到试验田里,从此,李登海正式开始了培育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攻关战。
这二十粒种子,是莱阳农学院的刘恩训副教授亲手送给李登海的,来自美国的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XL80”。“这是我保存的引进种子。去年种植时,表现抗病性强,对大小叶斑病基本免疫,丰产性状也好。你回去试试,可能有希望”。李登海真是如获至宝,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用全部心血来培育它,用汗水浇灌它,尽快分离出理想的自交系,组配出高产玉米良种来!
李登海把这二十粒“XL80”播进地里后,从小苗出土到收获的一百二十多天里,浇水、施肥、中耕、除虫、授粉、套袋、观察、记录,几乎天天都要蹲在育种田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爱人张永惠是李登海育种的得力助手,也是一样的忙,家务事只有推给老母亲承担。有时家里水缸干了,老母亲只好提着壶,一壶一壶的往家里提。
在搞了四千多个组合,考察记录了五十多万个数据后,终于从这二十粒“XL80”种子里,分离选育出“掖107”这个比较理想的自交系。并且在不断分离的“XL80”系统里,开始出现了高配合力和高产的株系。
1977年,李登海带领大伙建立了土温室,进行拖期播种和同早熟自交系侧交的实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为进一步解决雌雄脱节和生育期过长的问题,摸出了点门道。谁知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玉米快要成熟的一天夜里,土温室里钻进了一群老鼠,一夜之间,把套袋自交和杂交的玉米粒全部啃了个光。面对老鼠啃坏的玉米粒,李登海心痛的扑打扑打直落眼泪。
海南岛风景秀丽,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南部的崖县、陵县、乐东三县(市)是闻名全国的冬季繁育种基地。一般说来,一种农作物在一个地方一年只能进行一个育种周期,如果每年都能到海南进行一次加代繁育,不仅可使一个新品种早日在生产中发挥效益,对科研工作来说,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也就是相对延长了育种工作者的年限。
1978年的秋天,李登海的育种就剩下最后一关了。眼看一个高产良种就要诞生,心里能不急嘛?为了加快育种步伐,及早实验成功,他决定到海南岛去加代育种。
海南属高温高湿的亚热带气候。李登海和他的伙伴们生活在高达三十几度的山沟里,象闷在蒸笼里一样难熬。吃的蔬菜是从家乡带去的干萝卜干;住在四面无挡墙的草棚子里,处在蚊子、小咬和毒蛇的包围之中,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并且还要观察记录几百个数据。除虫、锄草、田间管理,哪一样都比家乡的“三夏”还要忙,还要苦。收获时,男同志都只穿一条三角裤头,杀一趟玉米就得跳进山沟的水塘里洗一个澡然后再干。黎族群众燃起的阵阵鞭炮声告诉他们春节到了。可是他们为了育种,强压下自己的思乡之情。特别是一看到“掖107”同“黄早4”杂交的玉米苗越长越壮时,心里就光有高兴了。最后终于收到了“掖107*黄早4”(即“掖单2号”)的种子七斤二两。第二年把它种在后邓的土地上,第一次突破了一千五百斤的大关!
李登海成功了!
李登海的第一个育种目标实现了!
李登海历经十七年的艰辛攻关,在海南岛和家乡的土地上,先后培育“掖单2号”、“掖单8号”、“掖单6号”等高产玉米良种,其中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亩产高达903.6公斤,创我国春玉米亩产最高记录。目前这一品种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增产42.4亿公斤粮食。一九八六年,李登海培育的“”夏玉米新组合,又以亩产962.1公斤优良品性再创我国夏玉米丰产记录。1988年六月十四日,他在一块亩产小麦380公斤的地块上,直播了“340*479”玉米新组合,密度为5394株,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前期偏旱,中期遭受严重风灾,灌浆后期气温偏低,但仍夺得了亩产逾千公斤的我国夏玉米最高产量。专家们鉴定,这个夏玉米新组合为大穗型品种,优质、抗病、抗倒,适宜密植,对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有重要的意义的,为我国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3]
李登海个人财富
2015年,《2015胡润全球富豪榜》,李登海以61亿人民币排第1911位。[4]
李登海主要成就
李登海2005年创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在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9项。2002年以来又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以来又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2008年分别获得农业部第二届中华英才奖和第十届优秀奖。
1988年开始,向全国育种单位无偿发放自育紧凑型优良玉米自交系26个,推动了中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发展。1996年成立李登海青年科技基金,发放奖金10万元。2000年资助开展“登海杯”莱州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了8届。2007年捐赠现金2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为支持四川灾后重建,捐赠现金130万元和价值180万元的玉米良种。
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记录,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并保持至今。他开创了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有52个品种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41项,其中“高产玉米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全国设立了28个育种中心和实验站,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他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0亿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亿元。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5]
李登海社会兼职
年,农业部玉米专家顾问组成员;
1996年7月至今,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
1997年1月至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至今,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6年至今山东农大教授、四川农大、兼职教授;
1997年至今,硕士研究生副导师;
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现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李登海荣誉奖励
李登海主要荣誉
1981年 荣获“”
1981年 荣获“青年自学成材标兵”
1982年 荣获“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
1984年 荣获“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
1987年 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1988年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
1989年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1989年 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奖”
1990年 荣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0年 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1年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1992年 荣获“中国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
1992年 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先锋”
1994年 被选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1994年 荣获“紧凑型玉米试验、示范、推广先进工作者”
1995年 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奖”
1995年 荣获“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奖”
1995年 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
1996年 荣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1996年 荣获“全国星火标兵”
1999年 荣获国家人事部一等功
2001年 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2001年 荣获“2001年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
2001年 荣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
2005年10月 荣获“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奉献奖”
日 荣获“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
2012年 当选中共十八大党代表
省市级荣誉称号
1982年 荣获“山东省先进科普工作者”
1987年 荣获“为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1988年 荣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988年 荣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8年 荣获山东省“最佳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0年 荣获山东省“农民科技状元”
1990年 荣获山东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1992年 获重奖
1992年 荣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2年 荣获山东省“科教兴鲁先进工作者”
1995年 荣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1年 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 荣获“山东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2004年 荣获“烟台市杰出人才特别奖”
日荣获“烟台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9年 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6]
李登海成果奖励
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奖4项,省部级7项,16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两项制种技术取得专利保护。
1989年“玉米良种选育及其推广”获国家星火奖一等奖
1992年“山东省22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1999年“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2号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日,他被评为之一
1981年“春玉米亩产1800斤栽培技术”获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高产优质玉米自交系掖107及其单交种掖单2号”获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1年“山东省22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与管理”获山东省星火一等奖
1993年“夏玉米亩产900公斤高产规律及配套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紧凑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开发应用”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一等奖
2001年“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掖单22号选育”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登海育种传奇
在农业育种界有“南袁北李”之说,“北李”,其实有两位,其中之一就是李登海。他是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专家,研究员,兼任几所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在中国育种界(不仅是玉米育种界)李登海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首屈一指。
但李登海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李登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在“文革”以前,初中毕业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现在在履历表上填写的“大专”学历,是函授得来的。那时他已是全国知名专家了。
李登海的科研成果是大批直接用到生产实践上的良种,而不是等身的巨著宏论。
当李登海应邀赴美国考察时,接待方为他升起了。
国内的竞争对手说:中国加入WTO后,只有李登海领办的登海种业才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李登海不是高官,但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李登海是育种专家,不研究政治,但他懂政治、讲政治。13亿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饱饭,是执政党最大的政治。
李登海育种专家
海在育种科研、玉米高产栽培和种业体制创新领域亲历亲行30多年,培育出20多个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增产粮食800多亿公斤。创造出亩产过吨粮的世界夏玉米最高纪录,在李登海的试验田里,玉米、小麦两季能产吨半粮,1亩地能养活4个人!
因为李登海不是学院派出身的“专家”,而是从一个普通又普通的农民技术员(全国何止成千上万?),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自学成材的专家,因而被许多人称为“农民育种家”。这一称呼是褒是贬,恐怕出自不同人之口,含义也会不同。如果根据育种家的出身就冠以“XX育种家”,那么不是农民出身的育种家又该怎样称呼呢?
其实,“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用在李登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专家同行说:像李登海这样连续二十六个春节(冬季)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的,别说全国,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是热门旅游区。然而三十年前的决不是风光宜人、游客云集的旅游圣地,至于黎族兄弟聚居的荔枝沟,则更是人迹罕至、蛇窜鼠跳的不毛之地。1978年冬天,李登海身背干萝卜丝和猪大油,还有用于加代繁育的玉米种,汽车、火车、轮船,跋涉八天八夜,从山东(今莱州)闯进海南荔枝沟,从此开始了他圣徒一般追赶太阳的南繁育种历程。
如今的登海种业南繁基地已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科研基地。每年冬季,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到海南“考察”的领导们都会顺路到基地看望慰问李登海和他带领的育种专家们。这里有公寓化的宿舍,彩电、淋浴、餐厅,配套齐全。每年冬天,登海种业的育种技术人员都集中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加代育种。
二十七个冬季,李登海象追逐太阳的候鸟,从山东到海南,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次次创造中国玉米高产的新纪录,在实践中实现了玉米育种理论的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
初中毕业后,李登海回乡务农,因为表现好,被选进村农科队当上了农民技术员,1972年当上了农科队长。
那时候胶东农村正提倡“科学种田”,掖县(今莱州市)北部几个种田特别好的村还是和莱阳农学院、烟台农科所的试验基地。受专家们的影响,各村几乎都成立有农科队,主要是引种新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玉米、小麦、地瓜、花生,什么都搞。那时候农民种的玉米品种主要还是当地的“二马牙”、“小粒红”等普通农家种子,一亩地也就打二三百斤,而小麦一亩地能打四五百斤,为什么大粒(玉米籽粒大)的产量还不如小粒的(小麦籽粒小)?李登海动了脑筋。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当时美国的玉米亩产已达到了2500多斤。我们太落后了,二三百斤和2500斤的差距太大了。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李登海把的这段话(那时候叫“”)工工整整地写在日记本上,实际上也印在了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了,成为激励他不懈奋斗的座右铭。
李登海带领队员们把能征集到的全国各地最好的玉米品种,每年种植10多块实验田,探索玉米高产的道路。但由于当时能选用的玉米品种基本上都是平展型玉米,无论用什么办法,产量都突不破750公斤。
李登海进修
必须选用高产的新品种,可搞育种,对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登海来说,知识远远不够用。1974年,李登海被村党支部推荐到农学院(现在的)进修(那时候叫“社来社去”,就是学完之后仍是农民身份,还回农村务农)。那正是“批林批孔”热火朝天的时候,李登海不顾别人批他走“白专道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学习育种和栽培理论。
莱阳农校的老师是搞遗传育种的,看到李登海潜心钻研理论知识的劲头,他象发现了一颗好苗子,进修结束时,刘恩训老师将二十几粒玉米种子交到登海手里,“这是从美国专家手里得到的材料,拿回去分离研究一下,或许能出来新东西。”李登海如获至宝,当年冬天就带到海南岛去加代繁育。从此,李登海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而且自己创新培育了大批骨干玉米自交系,被全国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的育种和高产培创方面,连续不断地创出新业绩、创造新纪录,用实践确立了自己在育种界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
李登海肯定是一位企业家。这从他自己投资创建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那天就已经确定了。
但是李登海并非一开始就对科技型企业该怎么办成竹在胸。
莱州市玉米研究所不是国有事业单位,如果从单位名称上判断其属性,可能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李登海自己筹资创办莱州市玉米研究所的1980年代,中国种子行业还没有“个体户”,要注册登记“科技个体户”这样的单位,无章可循,只有戴上一顶“红帽子”,本来是自然人出资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实体,却在营业执照上写的是“集体企业”。
李登海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管理者。
从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到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再到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两万元资产、几个人的“科技个体户”,发展壮大成为正式发行上市的全国种业五十强的现代化大公司,李登海用了二十年时间亲手将他的这一“产品”在全国做大做强,李登海当然是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但是,李登海没读过MBA,李登海手下的主要干将平均学历连高中都不到。然而就是这样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队伍,在与学历高、经费足、装备精良的一大批国有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占了上风,甚至与世界种业老大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合资建立了自己控股的“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承认李登海是企业家,或者是标准不同,或者是观念不同。但是市场承认。
办企业自有办企业的章法,然而19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刚刚实行大包干,一个“农业科技个体户”如何办企业?问谁都答复不出个章法。
李登海创业过程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是第一个闯路的人该如何迈出第一步呢?
李登海要实现他的理想,没有路,只能自己闯。
1984年,原来村技术队的同伴们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热火朝天地奔致富路的时候,李登海夫妇带着五个光棍汉和四个毛头小伙子,在自家的厢房里办起了“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社会的精神鼓励,物质支持更是无从谈起,有的只是白眼和嘲笑。这很容易理解:放着进城、转干、吃皇粮的县科委副主任不干,领着几个“没本事”的人干个体,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然而就是这个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实验站却是中国第一个民营农业科技企业的雏形。尽管它简陋的有些寒酸:三间老屋,几条麻袋,几个箩筐,再就是锨镢犁耙这类最原始的农具。当然了,还有李登海视若珍宝的几千份玉米育种材料。
1992年,李登海的玉米研究所已经有些规模了,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当然也有点家底了。如何把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如何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单位遇到了大问题。明晰产权,建立,国企已经改革已走在前边了,民办的科研所怎么改?李登海咨询专家,征求领导意见。在从北京参加完党代会回来的飞机上,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的同志给他出主意,搞股份制呀。李登海说,搞股份制,我就得占大股,可我是共产党员,应该无私奉献,这合适吗?杜说,有什么不合适的?把你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投进来,再吸引进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把研究所办成公司制的新企业,把种子产业做大做强,不是可以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吗,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呀,这正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的嘛。有了领导的鼓励,李登海心中有底了。于是李登海把自己的家底进行了评估,又选择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共同出资,组建起全国首家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种子产业化农业科技企业。
1990年代后期,全国种子行业不断放开,各级育种科研单位和各类种子公司纷纷改制走产业化的路子,国外种子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李登海斥资2400万元,买断了全国颇有影响的当地镇种子公司,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第二年增资扩建成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加快发展,迎接入世带来的新的挑战,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2000年,李登海又毅然决策,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入资本市场、加速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中国,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告示世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青年科技先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技功臣、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李登海以自己成绩卓著的实践赢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从青年到中年,世事变迁,并非所有的“先进”、“英模”都能做到与时俱进,昙花一现的有之,甚至腐败堕落的也并非个别,而李登海却始终让人放心。
作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专门委员会委员,李登海享受的政治待遇很高,他在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共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但李登海并没拿这当自己炫耀的资本,而是始终在育种科研和发展壮大民族种业的创新实践中忠实地履行一名共产党员本分。
李登海引起上级的注意,当然是因为他在玉米育种科研和新品种推广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每年都得两三个,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他39岁的时候,也就是1989年,先是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接着就是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2年,脚上沾着泥巴、头上顶着玉米花粉的李登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委员。
十多年的代表生涯,李登海不负人民的嘱托,忠实地履行代表的职责。特别是在推动有关农村、农民、农业的立法方面,他结合自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为推进立法奔走呼喊。《》和《》的制定和出台,李登海提出了十几条很有见地的建议,在农业部的档案室里,李登海提的立法建议专门作为资料保存。《婚姻法》修改的时候,有些条款涉及到广大农村千家万户无数个家庭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李登海身在农村,非常熟悉了解情况,他提出五条修改意见,引起法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他。城市规划建设、农机管理、海洋渔业,凡是涉及到土地、涉及到农民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事情,李登海都会以人民代表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李登海多次带团或作为成员出访欧洲、非洲、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李登海以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博学和外交方面的睿智,树立了的良好形象。李登海率团访台时,有台湾记者问他:李先生,你和是什么关系?登海从容应答: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我跟登辉先生当然是同宗同祖的一家人。
李登海外界评论
李登海农民本色
李登海出身农民(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他的肤色、身材,他的穿着和饮食习惯,一搭眼就是典型的北方农村汉子。
李登海出生的农村,五十多岁了,天南海北都走过,美国、欧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到过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但他始终保持的本色。
最勤劳,最能吃苦,李登海则更加突出。
在生产队的时候,不管是作一名普通社员,还是作农科队的技术员,他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而且特别有“抻头”,就是活不干完不停手,常常是从清早开始干,一直到“日头晌了歪”(下午一两点钟)才吃中午饭。
培创高产田需要有机肥,到哪儿弄这么多有机肥?李登海和队员们把为小学和敬老院清厕所的事情包下来,把农活“三大苦”,也就是最脏最累的“扔粪、打炕、拆破屋”揽下来。
在玉米所最初成立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三夏大忙季节,为抢墒播种玉米试验田,李登海带领职工没白没黑地忙活,常常是晚上拔麦子干到凌晨一两点,累得人东倒西歪,这还不算,一大早还要起来灭茬、施肥、开沟、播种。
到海南岛加代育种,为了选一个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李登海在陵水县一个叫荔枝沟的地方安营扎塞,建立育种基地。育种的隔离条件好了,但生活条件就无从谈起了。李登海和同伴们砍来树枝,搭起窝棚,聊作栖身之所。海南气温高,窝棚不需要御寒功能,可是它遮不了风,也挡不了雨,更挡不住蚊虫、老鼠、毒蛇。常常是人睡在床上,老鼠、毒蛇在床下、被子上串行。遇上下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了,里面还滴嗒。吃饭就更简单了,三块石头支上口铁锅,用干萝卜丝煮一锅汤,下进去面疙瘩,就是主食了。
生活上马马虎虎,育种却是一丝不苟。李登海把带来的育种材料一粒一粒仔细地播进地里,浇水、除草、灭虫,起早贪黑;怕黎族老乡的水牛跑进地里糟蹋玉米苗,李登海带领伙伴们上山砍来树枝圈起篱笆墙。砍树枝的时候,一不小心,盘踞在树上的毒蚂蚁就会落到头上、脖子里,痛痒难忍!衣服、裤子撕破了,身上挂出一道道血口子,李登海说: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披荆斩棘。
李登海成了大老板后,他的勤劳勤奋更是有增无减,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更加宝贵了。仅以-19号这几天的活动情况为例吧。
16号上午10点从甘肃下飞机,驱车赶到酒泉,连口水来不及喝,直接钻到大田里察看制种玉米的长势;
中午简单吃点东西,接着驱车奔、,同样是到一个地方,边察看玉米长势,边询问工作人员有关情况;
当晚驱车赶往宁夏,晚上10点到达一个叫胜金关的地方,工作人员将他接到中宁县宾馆,10点半吃晚饭——这一天就跑了900公里!
17号早晨,一边吃早饭,一边和中宁县的领导谈论发展制种生产的有关事宜,早饭后开始察看中宁县种子公司和良繁场的制种玉米及新品种试验,直到中午11点半,婉拒了中宁县的挽留,赶到继续考察,结束时已是下午1点。
在青铜峡市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驱车到察看玉米制种田。
晚上9点回到银川市,召开工作人员座谈会,10点半休息。
18号上午,参加宁夏自治区“制种业环境创新座谈会”,9点45分接受记者采访(15分钟),10点驱车赶往内蒙古考察。
19号上午从乌审旗赶往陕西,考察生产基地。10点半,从榆林乘飞机赶赴西安,与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的领导商讨在陕西进一步搞好新品种试验示范的问题。当晚从西安乘飞机赶往四川成都。
这就是李登海四天的行程和工作。这就是特别有“抻头”的农民李登海。
李登海独特情怀
李登海是一个普通人。说他普通,是因为李登海跟常人一样,同样吃五谷杂粮,同样有喜怒哀乐。他生气愤怒的时候,一样会骂人,他伤心的时候,一样会嚎啕落泪。
李登海是全国解放前夕出生的,因为父亲闯关东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因此他对母亲的孝是出了名的。到外地出差,再忙也不忘给老母亲捎带点什么新鲜东西;回到家,不管多晚都要到老母身边问寒问暖。2002年春节,李登海把93岁高龄的老母接到了海南育种基地。二十多年来,李登海一个春节都没在家过,带领他的伙伴和助手们在这里栉风沐雨,攀登育种高峰。,远在八千里外的慈母,每年除夕都会在堂屋正中的小桌子上摆上几棒老玉米,供在菩萨像前,老人家是在用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方式,遥祝儿子每年都培育出新品种!93岁了,老娘在人世的时间终是有限的,一定把老娘接来海南,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春节,老人穿着大红的毛衣,在育种,看着儿子和伙伴们忙忙碌碌,过得格外开心。临回山东时,老人边上车,边说:大家受累,大家受累。看着老娘乘车远去,李登海潸然泪下。
人吃五谷杂粮,当然会生病,李登海也不例外,可他得病,纯粹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李登海到海南搞育种,在田间套袋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时间久了,得了痔疮,十分痛苦,做了四次手术,以至于肛门几乎没有什么收缩力,一有便感就得赶快跑厕所,稍一耽搁就会弄脏内裤,这是件很尴尬又很无奈的事情,可是李登海照样每年到海南去搞加代育种,照样在地里一站几个小时。
李登海也有哭的时候,而且还很伤心。育种用的种子是李登海的心尖子,谁要是给他动了、毁了,那当然是伤透了他的心。有一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种到地里的种子破土了,李登看好几会。有一次到县城买东西,傍晚才回基地,急忙赶到育种地去看他的宝贝。这一看不要紧,黎族老乡的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脑袋“嗡”的一声,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破了荔枝沟黄昏的宁静。从此后,李登海落下个病根,一听见牛叫就头疼欲裂。
李登海也爱唱歌,尤其是喝了点酒的时候。不过李登海经常唱的大多是些老歌,比如《》什么的,现在的年青人几乎没人会唱。兴致高的时候,李登海最爱唱《三百六十五里路》,边唱边自己挥手打着拍子,满怀深情,“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每当唱到此处,李登海都情不自禁双眼噙满泪水,他说,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我写的。
李登海相关诗词
七律(新韵)· 玉米育种大王李登海
壮哉登海起山东,大愿青纱济众生。
几度新春别后邓,六刷旧墨动先锋。
精神会聚天边梦,蹊径独开叶上冲。
设若贾公寻故地,本纪写清风。
1、后邓,李登海老家莱州市后邓村;先锋,指美国先锋种子公司。
2、天边梦,意指民以食为天;叶上冲,李登海发明的紧凑型玉米重要特征是叶子上冲,适于密植高产。李登海也多次讲,搞农业科研要有股子向上冲的劲头。
3、贾公,指,山东人,古代农业科学家,著有《》。
.凤凰网.[引用日期]
.水母网[引用日期]
李登海育种记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中国民办科技实业)[N]
1988年第12期
.胶东在线[引用日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