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5≈多少

混凝土机械行业领导者!
& 2011试验检测工程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九
2011试验检测工程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九
核心提示:2011试验检测工程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九
2011试验检测工程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九
一、填空题(每空0.5,共10分)
1、量取10L气干状态的卵石,称重为14.5另取500g烘干的该卵石,放入装有500ml水的量筒中,静置24h后,水面升至685ml。则该卵石的视密度为_______,空隙率为_____________。
2、当拌和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大时,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适当地减少_________用量。
3、配制商品混凝土时需采用_______砂率,这样可在水灰比及用量一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_______,或者在______一定的条件下,______最少。
4、沥青碎石的沥青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的_______和______,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5、用图解法确定矿料的配合组成时,必须具备的两个已知条件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动稳定度用于检验沥青混合料的_____________性,残留稳定度用于检验混合料的__________性。
7、沥青针入度的试验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水泥商品混凝土用砂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9、水泥商品混凝土密度调整只改变每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____________而不改变其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硅酸盐水泥最适用于( )工程。
①大体积商品混凝土;②干燥环境中的商品混凝土;③耐热商品混凝土;④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
2、与连续级配相比较,单级配集料用于水泥商品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 )。 ①水泥用量大;②拌和物易离析;③商品混凝土砂率小;④单位用水量低
3、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在商品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起( )作用。
①胶结;②润滑、填充和胶结;③润滑和胶结;④填充和胶结
4、试拌商品混凝土时,如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不符合要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整( )。
①拌和用水量;②砂率;③水泥用量;④水泥浆用量(W/C不变)
5、造成沥青混合料拌和物出现花白料、结团的原因是( )。
①粗骨料用量大;②矿粉用量多;③沥青用量小;④拌和温度低
6、下列四个指标中,那一个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水泥则为废品( )
①烧失量;②不溶物;③初凝时间;④终凝时间
7、用雷氏夹法测水泥的安定性,沸煮时指针朝向正确的是()。
①朝下;②水平悬空;③朝上;④以夹子能稳定放置为准
8、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沥青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
①一次;②两次;③三次;④四次
9、一水泥28天6个胶砂抗压强度试件的测值分别为35.0,41.0,43.0,42.0,
46.0,39.0(单位:MPa),那么该水泥28天的强度为()。
①43MPa;;②41MPa③42.2MPa;④该组试件作废
10、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0%,则沥青含量为( )。
①4.76%;②4.56%;③5.00%;④5.26%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D四个检测单位对同一沥青试样按规定方法对针入度、延度
和软化点进行了试验,结果按序如下,你认为那家结果较可信()(单位略)。
A.80,&100,42;B.100,&100,45;C.70,&100,40; D.90,&100,41。
2、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的单位分别是( )。
A.MPa;B.KN;C.%;D.mm。
3、若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采用表干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中粗、细骨
料分别采用( )。
A.表观密度;B.毛体积相对密度;C.表干相对密度;
D.表观相对密度。
4、当砂中含较多( )碎屑时,在硬化的商品混凝土中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
硫铝酸钙结晶,体积膨胀,产生破坏作用。
A.石膏;B.动植物腐殖土;C.云母;D.硫铁矿。
5、在用级配区图检查砂子的级配时,累计筛余百分率一点都不能超出规定
的范围,超出则为级配不合格的筛孔是( )。
A.0.15B.0.315C.0.63D.5mm
6、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时,取三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它
们分别是( )
A.最大密度对应的沥青用量;B.最大稳定度对应的沥青用量;C.空隙率
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D.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7、软化点试验时,软化点在80℃以下和80℃以上其加热起始温度不同,分
A.室温;B.5℃; C.22℃;D.32℃。
8、用试饼法进行水泥安定性试验,沸煮后判别水泥是否安定的依据是目测
试件是否有( )。
A.弯曲;B.剥落;C.崩溃;D.裂缝。
9、石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石料的质量,毛体积包
A.实体体积;B.开口孔隙体积;C.闭口孔隙体积;
D.空隙体积。
10、限制集料中的含泥量是因为其含量过高会影响( )。
A.商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B.集料与水泥石粘附;
C.商品混凝土的需水量;D.商品混凝土的强度。
四、判断题(对打&&&,错的打&╳&)(每题0.5分,共10分)
1、试验中,一般重复性误差高于再现性误差。 (X)
2、与运动粘度相比,沥青针入度由于它能准确地反映沥青的真实粘稠性而
广泛地应用于工程中。( X )
3、沥青与矿料的粘附等级越高,说明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越好。()
4、在结构尺寸及施工条件允许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粒径的粗骨料,这样
可以节约水泥。()
5、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拌和物用水量的多少。
6、普通商品混凝土的强度与其灰水比成线性关系。 ()
7、用同样配合比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物做成两种不同尺寸的立方体商品混凝土试块,
试压时大尺寸的试块破坏荷载大,故其强度高;小尺寸试块的破坏荷载小,故其
强度低。(X)
8、新拌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砂率的增大而减小。 ( X )
9、沥青软化点试验时,升温速度超过规定的加热速率时,所测结果偏高。 ()
10、沥青的闪点是受热沥青试样所挥发的油分气体,遇以规定方法与之接触
的试焰,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闪火时的试样温度。()
11、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目的是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制浆确定拌合用
12、沥青溶解度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沥青产品的纯洁度。()
13、对水泥商品混凝土而言,试件的干湿状况对强度试验结果并无直接影响。 ( X )
14、砂率是水泥商品混凝土中砂子用量与石子用量之比的百分数。 ( X )
1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为拌和楼计量控制系统提供各热料
仓矿料的配合比例。()
16、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越长,混合料的均匀性越好。(X)
17、沥青混合料的理论密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 X )
18、沥青的闪点是表征其热稳定性能的一项指标。 ( X )
19、磨耗率小的石料其抗磨耗能力差。( X )
20、限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原因是因为它影响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 X )
五、简答题(共30分)
1、砂子有害杂质包括那些,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对商品混凝土的危害是什么,
分别用什么方法检测(只答方法名称)。(6分)
a)含泥量。指砂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由于它妨碍集料与水泥浆的
粘结,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用水洗法检验。
b)云母含量。云母呈薄片状,表面光滑,且极易沿节理开裂,它与水泥浆的
粘结性极差,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商品混凝土的抗冻、抗渗也不利。检方法是在
放大镜下用针挑捡。
c)轻物质。指相对密度小于2的颗粒,可用相对密度为1.95~2.00的重液来
分离测定。
c)有机质含量,指砂中混有动植物腐殖质,腐殖土等有机物,它会延缓混凝
土凝结时间,并降低商品混凝土强度,多采用比色法来检验。
d)SO3含量,指砂中硫化物及硫酸盐一类物质的含量,它会同商品混凝土中的水
化铝酸钙反应生成结晶,体积膨胀,使商品混凝土破坏。常用硫酸钡进行定性试验。
2、何谓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定性检验骨料中是否
含碱活性颗粒?(6分)
碱骨料反应是商品混凝土骨料中的某些碱活性颗粒与水泥中的碱在潮湿环境中
发生的反应。这种反应严重时使商品混凝土体开裂破坏,其实质是
1)碱硅反应,即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2)碱碳反应,即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碳酸盐反应。
骨料中是否含碱活性颗粒用岩相法检验,即通过鉴定集料的种类和矿物
成份等,从而确定碱活性集料的种类和数量。并最终判断其能否引起碱骨料
3、简述石油沥青延度试验的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5分)
a:试验条件:
(1)试件形状尺寸:8字形试样,中心断面为1平方厘米;(2)温度:试验温度为25℃或15℃;(3)拉伸速度:非经注明为5cm/分。
b:注意事项:
(1)隔离剂要调配适当,确保侧模及玻璃板不粘沥青,隔离剂不能涂的太多,以免挤占试样体积;(2)当室温同试验温度相差太大时,为保证试样中心断面尺寸,试样应先恒温后铲平;(3)铲平时铲刀不能过热,也不能用力过大,以免试样老化或底面受拉变形;(4)当试样出现上浮或下沉时,应调整水的密度,重新试验;(5)确保水面不受扰动。
4、商品混凝土在硬化期间受干燥后,对强度的瞬时影响是什么?长期影响是什么?重新受潮后影响又如何?(7分)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在其凝结硬化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外部水供给,保持其表面潮湿,当在硬化期间受干燥,如果这种受干燥是瞬时的,将不会对商品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产生太大影响,如果干燥期较长,将会对最终强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受干燥后又受潮的情况一般强度不同程度可恢复,干燥时间间隔越短恢复越多,但都达不到标准养生的最终强度。
5、用马歇尔法确定沥青用量的指标(规范规定的常规指标)包括那几个,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分别表征沥青混合料的什么性质。(6分)
用马氏法确定沥青用量的常规指标包括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和度四个指标,其含义如下:
稳定度是指标准尺寸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度下,在马氏仪上测得的试件最大破坏荷载(KN);流值是达到最大破坏荷载时试件的径向压缩变形值(0.1mm);空隙率是试件中空隙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数;饱和度是指沥青填充矿料间隙的程度。稳定度和流值表征混合料的热稳性,空隙率和饱和度表征混合料的耐久性。
六、实例计算题(15 分)
1、某商品混凝土计算配合比经调整后各材料的用量为: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4.5kg,水2.7kg,砂9.9kg,碎石18.9kg,又测得拌和物密度为2.38kg/L,试求:
1)每m3商品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2)当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5%,石子含水率为1%时,求施工配合比;3)如果把实验室配合比直接用于施工现场,则现场商品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将如何变化?对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将产生什么影响。(9分)
2、某Ⅰ型沥青混合料矿料配合比比例为:碎石60%,砂子30%,矿粉10%,
碎石及砂子的表观相对密度分别为2.70及2.60,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5,
?2.424 表观相对密度?s ?s?
2)理论最大相对密度?t:
?t?100?4.5?2.49 ???2.702.602.751
?2.424?3)空隙率:VV??1???2.81% 2.494??
4)沥青体积百分率:VA?100?4.5?2.424?10.438% (100.4.5)?1?1
5)矿料间隙率:VMA?VA?VV?10.438%?2.81%?13.25%
10.438?78.78% 6)饱和度:VFA?13.25
七、分析评定题
1、规范规定商品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以0.5~0.7MPa/s的加载速度加载,某人在
mm2?13500N试验中按13500N/S的速度加载,理由是0.6MPa?22500
(22500mm2为试件断面积),这种计算对吗?(5分)
1、计算法不对,应用抗折强度公式反算,即
450P0.6?P?4500(N) 1503
所以加载速度应为4500N/S
2、某试验室拟设计一I型沥青商品混凝土,在用马歇尔法确定沥青用量时,结果在整个沥青用量范围内,混合料最小空隙率为5%,确定不出共同沥青用量范围,问题出在那里,如何处理。(马歇尔试验不存在问题)。(10分)
问题出在矿料品种或其配合比例上,从品种讲可能是粗骨料富含棱角,细骨
料偏细;从配合比例讲或许是粗骨料用量过大,矿粉用量偏小,导致矿料间隙率过大,就是增加沥青用量,混合料空隙率仍偏大,确定不出共同沥青用量范围,即是有,范围也很窄。
修正:若属配合比例问题可增加矿粉用量,相应减小粗骨料或细骨料用量。
更换:对本题因最小空隙率要降低2%左右,靠局部修正很难凑效,需更换材料,或是换用较不富含棱角的骨料,或使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子,并适当增加石粉用量以求问题解决。
一、填空题
1、2.703g/cm3, 46.4%
2、水灰比,水泥浆(或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3、最佳,坍落度值,坍落度值,水泥用量。
4、饱和度、空隙率。
5、合成级配要求,各矿料的筛分结果。
6、热稳定性,水稳定性。
7、温度,荷重,时间。
8、细度模数。
9、用量、配合比例。
二、单项选择题
1、④;2、②;3、②;4、④;5、④;6、③;7、③;8、②;9、④;注:按新标准10、①;
三、多项选择题
1、AD2、BC3、BD4、AD5、ACD6、ABC7、BD
8、AD9、ABC10、BCD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五、简答题
1、a)含泥量。指砂中小于0.08mm颗粒的含量,由于它妨碍集料与水泥浆的粘结,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用水洗法检验。
b)云母含量。云母呈薄片状,表面光滑,且极易沿节理开裂,它与水泥浆的粘结性极差,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商品混凝土的抗冻、抗渗也不利。检方法是在放大镜下用针挑捡。
c)轻物质。指相对密度小于2的颗粒,可用相对密度为1.95~2.00的重液来分离测定。
c)有机质含量,指砂中混有动植物腐殖质,腐殖土等有机物,它会延缓混凝
土凝结时间,并降低商品混凝土强度,多采用比色法来检验。
d)SO3含量,指砂中硫化物及硫酸盐一类物质的含量,它会同商品混凝土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结晶,体积膨胀,使商品混凝土破坏。常用硫酸钡进行定性试验。
2、碱骨料反应是商品混凝土骨料中的某些碱活性颗粒与水泥中的碱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反应。这种反应严重时使商品混凝土体开裂破坏,其实质是
1)碱硅反应,即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2)碱碳反应,即水泥中碱与集料中的碳酸盐反应。
骨料中是否含碱活性颗粒用岩相法检验,即通过鉴定集料的种类和矿物成份等,从而确定碱活性集料的种类和数量。并最终判断其能否引起碱骨料反应。
3、a:试验条件:
(1)试件形状尺寸:8字形试样,中心断面为1平方厘米;(2)温度:试验温度为25℃或15℃;(3)拉伸速度:非经注明为5cm/分。
b:注意事项:
(1)隔离剂要调配适当,确保侧模及玻璃板不粘沥青,隔离剂不能涂的太多,以免挤占试样体积;(2)当室温同试验温度相差太大时,为保证试样中心断面尺寸,试样应先恒温后铲平;(3)铲平时铲刀不能过热,也不能用力过大,以免试样老化或底面受拉变形;(4)当试样出现上浮或下沉时,应调整水的密度,重新试验;(5)确保水面不受扰动。
4、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在其凝结硬化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外部水供给,保持其表面潮湿,当在硬化期间受干燥,如果这种受干燥是瞬时的,将不会对商品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产生太大影响,如果干燥期较长,将会对最终强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受干燥后又受潮的情况一般强度不同程度可恢复,干燥时间间隔越短恢复越多,但都达不到标准养生的最终强度。
5、用马氏法确定沥青用量的常规指标包括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和度四个指标,其含义如下:
稳定度是指标准尺寸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度下,在马氏仪上测得的试件最大破坏荷载(KN);流值是达到最大破坏荷载时试件的径向压缩变形值(0.1mm);空隙率是试件中空隙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数;饱和度是指沥青填充矿料间隙的程度。稳定度和流值表征混合料的热稳性,空隙率和饱和度表征混合料的耐久性。
六、实例计算题
1、(1)按所给材料用量计算配合比例
4.5:9.9:18.9:2.7=1:2.2:4.2:0.6; 设水泥用量为x:x+2.2x+4.2x+0.6x=&298;
每方商品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178.8kg 水泥=298砂=656kg石=1252kg
(2)水泥=298kg砂=656(1+0.035)=679石子=.01)=1265kgW=178.8-656&0.035-=143.3kg
施工配合比:298:679:=1:2.28:4.24:0.48
(3)每方商品混凝土多加水为 656&0.035+=35.48kg
W178.8?35.48??0.72 每方商品混凝土少加砂为:C298
656&0.035=22.96kg 石为:=12.5kg
配合比例为:1:2.12:4.16 W/C=0.72。
∴若施工中仍按试验室配比拌料,商品混凝土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
2、表观相对密度?s ?s?
2)理论最大相对密度?t:
?t?100?4.5?2.49 ???2.702.602.751
?2.424?3)空隙率:VV??1???2.81% 2.494??
4)沥青体积百分率:VA?100?4.5?2.424?10.438% (100.4.5)?1?1
5)矿料间隙率:VMA?VA?VV?10.438%?2.81%?13.25%
10.438?78.78% 6)饱和度:VFA?13.25
七、分析评定题
1、计算法不对,应用抗折强度公式反算,即
450P0.6?P?4500(N) 3150
所以加载速度应为4500N/S
2、问题出在矿料品种或其配合比例上,从品种讲可能是粗骨料富含棱角,细骨料偏细;从配合比例讲或许是粗骨料用量过大,矿粉用量偏小,导致矿料间隙率过大,就是增加沥青用量,混合料空隙率仍偏大,确定不出共同沥青用量范
围,即是有,范围也很窄。
修正:若属配合比例问题可增加矿粉用量,相应减小粗骨料或细骨料用量。
更换:对本题因最小空隙率要降低2%左右,靠局部修正很难凑效,需更换材料,或是换用较不富含棱角的骨料,或使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子,并适当增加石粉用量以求问题解决。
微信“扫一扫”资讯全知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5md298zp 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