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100天,想认真复习,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如何制定一个

篇一:高考100天复习策略 智造教育 考前100天高效复习攻略 考前100天是复习备考冲刺的黄金时间,如何“给力”进行高效复习。如何增强自信、释放压力是每位考生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以往高考复习的经验。谈谈考前100天的复习方略。 一、细化复习,做到层层推进
1.第二轮复习(3月初―4月底)
第二轮复习应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总结数学思想、知识规律、解题方法,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如下: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盼拆分、加工重组。知道某个知识点会出现在哪一系列试题中.某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一类问题;②从现在开始,解题要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解题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③适当选傲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的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的专项训练,一定要要求自己限时限量完成。在测试中学会合理运用特值法、排除法、图象法、极端分析法等方法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力求“一次做对”:①解题时,要求自己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耍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2.模拟冲刺阶段(5月中上旬)
模拟考试需要高度重视.一方面,我们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另一方面,我们首先要在正确率上下工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才能自然而然地上去;其次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直至合理;最后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先做。并确保正确;二是有思路但运算量或思维量较大的缓做;三是完全没有解题思路,不知该如何下手的不做,要敢于放弃。 此外,同学们要学会在模拟考试中调节自己的心理,遇难不慌,遇易不骄,稳扎稳打,精益求精。 3.冲刺备考阶段(5月中下旬)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可通过回归课本来掌握复习的主动权。回归课本并不是指单一地读课本。而是指带着问题去看课本的知识.甚至是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老师一般会把重要知识点及精选习题编成“考前备忘录”,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好。并做到: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做训练;掌握最重要的知识,以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②狠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④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信心饱满,随时准备应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100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务必要制订一个与老师的指导互补的复习计划。不过,复习一定要坚持同步性原则,要和老师的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对于老师的指导,很多同学有时候容易走人两大误区:一是老师所讲解的知识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不懂之处老师又较少提及.因此抵触老师的授课规划和知识链接:二是独自钻研生涩艰难的试题而误人“歧途”。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这样的考生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考不是竞赛,它不会曲高和寡:而老师是过来人,他知道如何引导。” 二、学会总结,避免题海战术 遇到一道难题,我们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冷静.弄清题目涉及的概念和给出的条件后,再思考具体的方法。一道题做错了,我们应该找出错误的原因,提醒自己下不为例;一道题做对了,我们仍然需要总结,比如题型、做题的方法,有没有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等等。一定要明白,自我总结是打败题海战术的法宝。 在做题训练中.同学们不仅要注意做题的数量.而且更应该重视做题的质量。不能就题论题,要就题论“理”,就题论“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题的效用。当做题的质和量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坚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将题做通、做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于不同中见相同,于相同中见差异。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最佳解题方法,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整理错题,及时亡羊补牢 错题是财富,它能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思维片面、方法不当、计算失误等问题。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了治疗的方向。错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目非常简单,而我们在接触它的那一刻表现得特别愚蠢的题,这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第二类是题目并不难,本有能力做对,却做错了的题,这是由于学艺不精导致的;第三类是看到题目,两眼茫然,一点思路都投有的题,这是由于学艺未成引起的。 每当遇到自己做错的题,同学们应该第一时间改错,不能隔一段时阃再吃“回头草”。这里的改错并非只是改答案,而是要进行自我批评:为什么错了?(分析错解原因)应该怎样做?(思考解题方法)这些方法我都掌握了吗?它还可用于解什么题?(思考一法多用)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有效?(思考一题多解)能否变通一下?(思考一题多变)把错题集中记录在错题本上,经常回顾一下。时不时翻一翻。复习效果会非常显著。临近高考,我们把错题本集中扫描一遍,有效降低考试时的错误率,能让你“百毒不侵”。
四、调适心理,掌握应试技巧
自信心和优良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但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题能力.还取决于考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场发挥。良好的心态可以确保水平的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考试时,大家应沉着应对,先易后难。重视审题,稳扎稳打,尽量做到层层有据、步步正确。把“压力”当鸭梨。啃下它,你就是胜利者。 加油!!!你一定行的!!!篇二:离高考仅剩100天复习策略 离高考仅剩100天,复习备考应讲策略 今天,离2015年高考只有100天的时间了,学校举行了誓师仪式,学校和很多班级的墙上都挂上上“倒计时”牌,很多学生也从今天开始对自己、考试进行再一次审视。面对一堆试卷,面对越来越快的复习节奏,面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面对飞速流逝的时间,甚至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备考压力,很多学生感到迷茫,包括一些成绩相对优秀的考生也觉得到了“瓶颈期”。实际上,各位考生,你大可不必过于焦虑和紧张,更不能失去信心,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复习策略进行必要的改正,将知识和理解以及运用相结合,从而让自己进入有科学规划、有正确目标、有可行性方法的复习模式。这里给同学们一些复习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意义的参考。 一、认清自己、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从而做到积极主动的复习 经过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考试,可以说考生们已经“身经百战”了,尽管说每个人实际情况不一样,可是剩余的复习时间是一样的,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合理的分配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前提是认清自己。在历次考试中,成绩始终处于理想状态的“一帆风顺”学生毕竟占极少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考生在以往的考试中,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现象。可是现实中,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于是失去信心,一些学生面对自己暴露的问题打心里不服气,甚至觉得是自己笔误什么的,下次考试就可以避免,结果到了下次考试,还会出现其它的低级失误,因此说对自己在复习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的认识。过去的一些考试,已经给你提供了很多总结的机会,例如说你可以从考试时间分配、审题、表达、等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哪些题型你不容易把握?等等都相对完善的总结出来,从而做到更加全面的认清自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划。 尽管说离高考仅剩100天的时间,可在100天里却能做许多事情,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做到更好的完善自己;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用来巩固自己已经掌握的部分,尽力拼那些有可能拿到分数的题目;而那些还没有决定放弃的考生,依然能有时间去改变自己。因此说,不管你处于那种状态,都能在这100天的时间酝酿更大的改变。那么就以昂扬向上的激情、乐观的心态、一丝不苟的要求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 二、高效的利用时间 高效的利用时间并不意味着将每一分种甚至每一秒钟都有效利用起来,而是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解决属于自己计划内的问题即可,或者说,把最好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在这里结合如何规划好考前100天作简单的建议: 1.最大限度的抽出属于自己的自由复习时间。高三这一年,多数学生没有自由复习时间,都是被动的跟走大家的复习脚步走,即便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要被作业花费掉。如果说在剩余的100天时间内,要想更快的提升成绩,必须要多抽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运用在属于自己的问题上。那如何最大限度规划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呢?例如说利用好自习课的时间,避免做那些简单重复的复习模式等。千万不能理解为抽时间就是要缩短休息时间或者从课堂上争取。2.弄清楚剩下来的这段时间老师的一些复习安排和模考。这学期虽短,可是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3月份、4月份和5月初,各有一次市调研考试,五月中旬以后还要进行最后的四至五轮模拟演练等。考生需要了解这学期相关的一些考试以及其他的事情,以便于预留时间做准备。 3.充分的利用老师同学等资源。很多学生坚持独立学习,一些学生不爱问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不愿意与同学一起交流,遇到问题总是自己尽力解决,结果在这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问题还没有解决。在仅剩不多的时间内,如果说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可以适当的问老师,还可以与同学之间交流,目标是解决问题,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就好。 三、通过专题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说明》已经发到考生们手中,从目前的教学进度上看,正处于“第二轮”复习环节,在这个环节主要特点就是重点突出,并且综合性强。无论是从教学内容上看还是从考试内容上看,考生面对不是某个独立的知识点,而是整个知识体系,同学考试中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这时候,将专题与考题相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专题来说,应该是老师研究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自己能做专题,毕竟是受到时间、对知识点以及整个知识体系、题型归纳的能力所限。当然在备考中,如果老师对专题归纳得越系统化,与考试题型、《考试说明》、信息等方面综合起来,那么对学生来说确实帮助很大。最好操作的就是通过真题衍生到题型总结――解题方法的积累――科学的训练。 四、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综合训练是讲知识转化为应试能力的最好方式,现实中一些学生依然在“题海中徜徉”,每天与大量的习题打交道,实际上即便做过的题目,过不了多久就变得陌生起来,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也在努力,题目也做了不少,可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归根结底,不是题量不够,而是没有最大限度的转化到考试中去。考生可以参考以下方面: 1.通过做题或者做套题来练习时间分配。例如说很多学生在考试中答题时间不充足,特别是理综卷,那么提升解题速度,做好通篇试卷的时间规划,只能通过平时的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你可以归纳出:什么样的题目花费你时间最长?你做综合卷时候,哪一科花费时间最长?等等,然后根据不足,大量专项训练。 2.优化解题方法、提高正确率、提升解题质量。 3.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总有一些学生迷恋学习技巧,更片面的追求解题技巧,结果往往都不理想,因为现在命题基本上是以能力为主,考查学生会审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题目并非几个解题口诀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是系统思维的加上综合运用才行。 4.防止眼高手低,光看题不动手做题。高考中常常有学生做题会而不对,或者看上去会,结果做起来就变得很生疏,这些主要还是由性格因素决定,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一些有思路、看上去会做的题目,还是要抽出一部分练手,看看正确率如何。 五、注重搜集高考信息 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既要做到知己,又要做到知彼,既然做到知彼对信息的了解还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说信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排名的信息的了解。学生要清楚自己的校排名还要有必要了解以下市排名,这样可以大体上了解自己处于的位次。 2.对时事热点的了解。例如文科考生关注乌克兰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的问题、2015年两会相关的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理科学生可以关注环境空气污染、诺贝尔物理、生物以及医学奖等问题。 3.《考试说明》变化的内容。注重其他省份模拟卷“新题型”部分内容等。 人们常说:“人的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一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成功就是我们用手中的这一半去赢取上帝手中的另一 半。”上帝的手中的一半是这100天的时间,而我们手中的一半是信心、潜能、执着、方向的把握,那么我们拥有了这些再不能拥有赢得的实力,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相信考生们科学做好适合自己的规划,讲究一些策略,一定能把上帝手中的那一半赢来,我们努力做一个赢家! 下面具体讲讲一些以学科备考为主的策略问题。篇三:2015年高考最后100天复习如何提高效率? 一、分析学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
1.学习时间很长,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刻苦就会有收获,即使在疲劳的时候依然要坚持,可是当学生疲劳的时候,思路变得不清晰,面对大量的知识,觉得很乏味,甚至失去兴趣。有时候,上课、以及自习课容易走神,学过的部分容易被忘记掉。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身体素质也在下降,甚至生病,这样一来要想高效的学习,可能性不大。如果你想了解高考最新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QQ空间”微信号,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2.重复着大量同样的内容,没有做到精简。高三结束之后,如果有心把自己曾经做过的试卷、作业、资料等拿过来看看,一定会发现重复了大量同样的内容,甚至是原题,还有一些学生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无限大的题海中,从做题的时间上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做题的数量上看,面前的一堆纸张已经说明了问题。那么现实中能解决了多少属于自己的问题才是关键。
3.学东西仅靠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也没有将自己学到的内容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现在的高考,很少考查哪些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运用上,如果知识不能体系化,运用化,仅仅靠死记硬背的话,即便你能对考点倒背如流,考试分数可能依旧不理想。特别是一些文科的考生,很多人觉得背书是根本出路,每次参加访谈都有学生在问,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接下来备考中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4.没有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学习规划。无论是在博文中还是讲课中,一直强调,每个学生应该有两套学预案,一套是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一套是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被动的跟着学校复习的节奏走,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得到解决,问题摆在那,没有得到解决,你怎么会能做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呢?高考竞争强度可想而知,谁能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谁就能脱颖而出。
5.资源没有合理的运用。作为高三的学生,要合理的运用资源,可供选择的资源有老师、资料、同学等等。现实中,你遇到的难题,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很多人由于性格的因素,觉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别人帮助却不好意思表达。包括我班上的学生有很多也是如此,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单独问过题目。如果有一天静下心想想,自己为什么丧失掉很多机会,很容易想到自己曾面对多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应用好。
6.心态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由于自己学习效率不高,害怕看到高考倒计时牌,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时间追着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应用时间,还有的学生由于对学习认识方面的存在不足,觉得难题、瘸腿科目就很难补上了,随着时间离高考越来越近,变得很纠结,纠结这个词以前解释过――用一半的时间怀疑自己,用一半的时间来宽容自己,结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乐,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当然影响备考效率的心态因素很多,需要及时调整。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例如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应对考试策略等环节中存在不足,也会影响学习效率,毕竟是学习效率靠考试来检验。 二、学生如何高效的学习
1.写下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你日夜兼程、身心疲惫,为的就是能早日解决你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棘手的问题。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更是你迫切需要的解决的。现实中,只要你想进步,就会遇到困难,自然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你焦虑和担忧,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逃避,掩盖,还有很多人自负,当然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会收获失败。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那么要想问题得到解决,前提是知道自己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预判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备考就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而不是掩盖与逃避。 在现实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主要因为,自己很难看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特别对备考的中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看清楚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2.需要适当的反思,进一步思考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 反思也是为了更全面的审视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说上面列举的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是与自己实际情况很相近?我们找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思一下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做的,为什么没有效率甚至没有效果?这样对于很多问题你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3.集中利用资源优势解决你遇到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阐述,有时候,最好的资源就在身边,这个世界,方法总比困难多,可是很多人只迷恋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能解决自己棘手的问题,可是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这个方法,原因是想法错误了。 4.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运用在做题上。有时候,学生问我,整天背诵英语单词,可是英语成绩就是不见提高,这是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你背诵的东西没有在现实中运用,导致你背的单词,是独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忘掉了。
5.自己给力自己。现实中,光从“喊口号”上给自己大气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苍白无力的。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以及做事的动力,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当然这个肯定不是盲目的肯定,而是在充实的基础上做出的肯定的。例如说,你通过某一段的时间的努力,发现自己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成绩大幅度提升,在对知识点、考试以及其他的方面认识上有了转变,理解能力、转化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你应该再接再励。如果你经历了某次失败,虽然失败了,可是一样让你充实,收获得更多,当然有理由为了下一次成功继续努力。 如果你想了解高考最新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QQ空间”微信号,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篇四:离高考不到100天高三时要怎么复习 离高考不到100天高三时要怎么复习
在离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里,高三学生怎样在最后三个月合理安排复习?为了能让高三学子考出更好的成绩,本报特邀请多位重点中学骨干教师,详细传授最后冲刺阶段各科目复习策略。本报记者沈颢 长沙报道 语文 研究主观题的语言表达特点 周小友,周南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最后阶段语文复习必须要强调三个习惯。首先是归纳总结的习惯,将具体丰富的知识点抽象成知识面知识链,尤其是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以及文言文的词义句式等知识点,可以通过知识梳理来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 其次是研究试题的习惯。摸清高考题目的出题特点,既能避免自己在偏题、怪题和超纲题当中耗费精力,又能调整自己的复习范围和重点。 最后是答题规范的习惯。高考语文试卷除选择题、默写题和断句题外,还有114分的主观题,很多考生就在这些主观题上轻易丢分。认真体会这些答案的语言表达特点,对考生规范性的答题是颇有启发的。 数学 梳理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 邓永生,周南中学青年骨干教师,夏远景名师工作室学员 从历届高考的试题来看,每次考试都有近120分是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 一、要认真学习《2011湖南考试说明》,对《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方法等考点要逐一疏通,特别是自己平时掌握有一些困难的,要有计划地查漏补缺,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按高考前三个大题的题型和难度为基准,在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等知识块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 三、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特别是程序框图、三视图与直观图、几何概型概率计算、茎叶图、函数零点的个数、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定积分等已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四、学会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分析题设条件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反思所用的方法,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要注意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要注意反思题中易混淆易错的地方,要有计划地推敲“错题集”。 英语 各题型交叉训练段波,周南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一、练习的整体调配,将各题型按时间交叉训练,每个星期做一个写作训练;听力每周做三套成套的训练题。这样做既不会占用别的科目学习时间,又可以避免忽略英语某个题型的训练。 二、注重专题训练。第二轮的专题复习,老师会注重介绍一些做题的方法,同学们则根据老师的方法对此专题巩固复习,查漏补缺。 三、注重词汇积累,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一些固定搭配和习语,但孤立地记单词是很容易遗忘的,所以建议将词汇知识题目化、生词放到短文中去掌握。 四、养成良好的应试速度与规范,在平常练习就要特别注意答题卡填涂的规范化,主观题的书写规范(包括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等)及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文综 以热点带考点 代表科目:政治 孙碧波,周南中学一级教师 一、读原著。深入教材,独立思考,重筑知识树。 二、看热点。以热点带考点将热点整合明确考向。 三、练速度。要强化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对信息感受的敏锐度。 四、学作答。做政治主观题,要多研究2010年各省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考点要求和评分标准,注重高考参考答案中体现的答题层次、逻辑关系和答案文字的数量。 理综 细节决定成败 代表科目:化学
汪益葵,长沙市明德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突出课本,过好教材关。阅读教材时,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高考题目千变万化,但不会离开大纲,不会离开基础,不会离开课本。 二:突出化学用语,过好规范使用关。每年高考中化学用语使用和书写的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年年都比较严重,“细节决定成败”,规范答题至关重要。篇五:离2016高考还有100天 离2016高考还有100天,学生怎样备考最有效?
有太多的高考生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可是不管怎样,从今天算起,离2016年高考倒计时只有100天了。 此时此刻,有太多的考生被“倒计时100天”的宣誓阵容和口号感染和震撼;有太多的考生在摩拳擦掌,打算真的要好好干一把;有太多的考生重新拾起梦想。。。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的备考生活中,离2016年高考真的就剩下100天了,不同考生怎样做才更好利用这段时间,这里受到新浪的委托,给大家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拒绝“画饼”,回归务实。
越来越不能靠侥幸去拼成功的时代,要想取得成绩,还是要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务实。有很多学生想通过这100天的时间逆袭,有人把高考想得很简单,觉得只要在未来的100里,每天都能提升一分,那么也能提高100分啊,在总分上。可是往往现实告诉他们,等到里高考倒计时50天的时候,他们发现没有什么进步,于是有幻想,未来50天,每天能提升2分,也是能提升100分啊,可是到了离高考20天的时候,离高考10天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提分就得去改变,在原来的基础上,无论是想法还是做法,都要去改变,并非说任何一个学生,在备考中,多做了一些题目,延长了一点备考时间就能换来成绩的提升,因为提分有提分的规则,要找准提分的切入点,不同的考生切入点不一样,下文会列举一些例子去详细阐述。 二、100天,需要一种视野去统筹。
有很多学生抱怨,我努力了为什么成绩没有提升,他们眼中的努力就是作业按时完成,自己也好好做题了,把时间都分配出去,结果成绩就是不能提升,其实他们没有弄清楚“视力和视野”有什么区别。有两只狮子来到草原上,一只狮子很失落,因为它没有看到猎物,而另一只却很平静,因为它知道,只要有草,就有猎物。一只是视力,一只是视野。
没有视野的努力,很难让你达到一种高度,更很难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例如说一个学生理综考试中,物理不及格,连续几次考试选择题都错了一半多,这个学生觉得理综差,物理差,可是这个学生只要仔细想想:
理综卷的物理部分,有8道选择题,其中有6道是非主干知识题,所谓非主干知识题,就是例如光学、原子物理、简谐振动、热学、交变电流等等知识,这些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只要花一定的时间,就很容易把这些题目拿下,可是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哪些是容易着手的,并且只要花少量的时间,能力所能及的拿下,并且下次考试中相关的题型成为自己的优势。考试的时候,讲把能拿下的分数都能拿到,那么备考就是为考试做准备,你力所能及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都没有清楚,也没有尝试,仅仅盯着考试不进步,对自己怀疑,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这样无济于事。
剩余的100天时间,需要一种视野去统筹。 这个视野在思考的习惯里,统筹在不断的对比和尝试里。 三、质量优先。
备考是一种体系,体系的完备程度需要质量来支撑。 备考的质量分为看书的质量、做题的质量等等环节。如果你复习的内容不考,在考试的角度上看,也许就是“无用功”。或者你看的内容,面涉及到了,可是具体的考点,具体的考法你没有重视,结果,一样不能拥有效率。举一个文科生看书的例子: 很多老师建议学生多看书、回归课本、回归考纲。结果就拿看书回归课本这个环节来讲,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很明显。例如说文综的政治学科涉及了一些概念:
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消费水平 书上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水平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物价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那么在考试中,某选项“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水平就提高”,缺少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实命题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考你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怎样,围绕一个重要的前提要求“准确理解”,从而导致那些“注重限制条件,说话严密,有依据”的考生脱颖而出,这样在命题老师眼里,叫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靠自己的感觉去答题。 再有书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那么在试卷中可能就会出现一个选项“国际之间不同宗教信仰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如果题目中,确实涉及到了“宗教”两个字,很多学生可能就会误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错误的背后就是不够明确,还是依靠感觉来答题,在命题老师的眼里就是真正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张冠李戴了。由此可见,没有质量来支撑,回归课本、注重基础仅仅是空洞的口号。 那么肯定有学生疑问,那么现在就剩下100天了,开始注重质量,时间还够用吗?那么现实中,时间是有限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政治学科的学科概念,不足40个,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概念,那么再给大家明确一下,就是答题中常用的关键词,例如宏观调控、经济全球化、科学发展观、、、
此外,还有做题的质量,等等,由于篇幅的因素,我们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讲解。
四、明确自己尽力最大努力都很难做好的事情。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在接下来的100天中,要想最大限度取得提升,一定要明确,自己尽最大努力都不能做到的事情有哪些,这样一方面能理性审视自己,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提升的目的。 例如说,一个学生从高三开学以来,语文成绩就是没有取得进步,那么他们依然幻想,我只要在剩余的100内好好努力,就能提高,如果这个学生不去自习分析自己尽力都做不好的事情有哪些,估计提升仅仅是一个梦。再如理综的物理,北京考生很难把握第24题,其实理综卷第24题,出发点就是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或者说这些题目不仅在考学生还在考老师,面对这样的一个题目,需要做很多工作,不仅仅让自己达到某种高度,还要面对教学的不足。还有生物学科,很多学生觉得知识点杂乱,现实中,学生自己可以理解知识点,但是普遍缺少对考点的总结,很多学生也觉得只要知识点总结了,考试就一定会好,对考点总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也是对教学的一种要求。如果学生现在来总结考点,他们很难做到,这些可以求助总结现成的东西,同时在做题的时候,学会构建考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五、对高考方向的把握。
尽管平时考试试卷的质量还没有达到高考卷的标准,可是平时考试无论题型还是知识点体现形式,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些年,各地高考无论是命题还是出发点都在变化,我们称之为新高考,就拿北京的语文卷来讲,面对新的高考方向,众多家长不知道新高考新在哪里,有的依然在后面“盲目”指挥;很多学生也没有明确清楚,新高考的特点,依然做一些旧题,旧资料,对于北京学生备考新语文,2013年之前的复习资料,起得作用越来越小了,很多依然在加大训练。 那么新的高考卷有几个特点,考生一定要明确,继续北京的语文来举例: 重实用。用语文知识、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强化试题考查的实用性是北京高考的新特色。例如在微写作部分,将要求定到对“交际中沟通艺术上”,明显是加大对“情商”的考查。 整体性。“语基阅读化“、”阅读多样化“、”名著交流化“等等立体式、多样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总体上看,语文越来越整体。 开放性。重视审美、探究能力,无论是对阅读的谋篇布局还是对文言文多元性解读,都是一些崭新的形式,那么面对新的体系,学生怎样备考才合理呢?先不谈合理的方法有哪些,在探讨这些合理方法之前,至少,要明确高考的特点和方向,方向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六、信心,自己给自己多少,你就拥有多少。
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高考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题型也是有限的。一个内心真正想改变的人,相信不需要动员,但是这个时代,越来越不能靠侥幸来促进成功的时代,你的未来,只有自己的书写。无论在经历怎样的困难,都是对你的考验,唯独自强才能应对,为自己将来奋斗,战胜目前的困难,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吗? 100天,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祝愿2016届考生们,能更好的驾驭这100天!篇六:高三文科高考100天冲刺复习策略与技巧 高考100天文科生复习策略
高考进入倒计时,此时一个好的复习计划也许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助推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你的高考成绩,帮助你圆大学梦。在此,我搜集了一些高考状元的做法,草拟了一份100天的复习计划建议书,希望能给可爱的你们助一臂之力! 可参考的建议: 语文:提升的空间不大,重点放在文言文和作文,现代文带过了 数学:高一到高三,课本上的一般不难,但高考相对上了一个层次,你必须额外自己做题。 英语:重点是语感,建议你每个早读花15分钟大声读,这样可以培养语感。疯狂英语李阳曾说过:学英语,最厉害的人是会做题又讲的出为什么的;第二种是,读上去就会做,但是讲不出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语法,只是凭语感做题。 文综: 1.把课本看熟,基础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强化提升的基础。 2.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把课本上的目录给背下来,这里我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学文科真的有点什么必须死记硬背下来的话,首要的就是目录,不要去翻教辅书上整理的五花八门的内容。为什么要背目录呢,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是按观点给分,比如一道题目12分,要答4个观点,每个观点3分,可能你写了很长一段但只有一个观点,那么你只能拿到一个观点的分数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写了4句话,每句话却都踩着一个点,那么你的分数肯定要比你只答一个观点更高。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这时候看熟课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发散到的就越多,短时间内想到的内容就越广。所以我们背目录再从目录发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可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有的同学也许会问,可是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课本又那么多,每本课本都有自己的目录,哪有时间在一道题上花那么大功夫一点点地去回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训练,在做一道主观题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题都没有先思考过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话,那你很难学会自己应对各类题目,你的思路会只局限在这一道题,这对文科来说弊端尤其明显――自己一点一点地回想目录,第一次、第二次也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如果坚持这么训练,你会发现在考场上你的速度会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题回想目录的时间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钟,但回想完之后,我要答些什么,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文综也很讲究时政热点,热点不能不注意,但仅仅是“注意”罢了,也就是说知道是最近发生的,大体是怎么回事,再扫几眼热点追踪辅导书所提供的观点就足够了。我对待时政热点的方法是:记下几个热门的词语,比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在答题的时候,与题目有没有关系,你都尽量用上它们,更多时候也许是你没有发现它们和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忽略掉了它们,所以能用上的热点尽量用上。 背目录和看热点,其实都在为考场上的答题做准备。考生在考场上做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时,心中默念六个字:“教材、材料、热点” 。千万别小瞧这六个字,要想做到这六个字还需要一番努力。这六个字怎么解读呢,用简单点的话说,教材――就是让你根据目录回想、发散;材料――就是让你联系材料上的具体事例,一些观点甚至可以直接从材料搬下来用,这点是很多同学都会忽略的,大家都会觉得,材料里怎么会有答案呢,事实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里的语句;热点――就是刚刚说过的,联系上几个热门词语,别小看了这些热门词语,别觉得它们已经重复了千次万次,很可能高考里某一个三分就是你不愿意写的“科学发展观”。 3、至于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吧,课本主干掌握好了,课本细枝末节也了然于胸,文科系统思维有了,你还担心客观题会大面积失分吗?当然,重要的是平时多做训练,反正选择题题目短小精悍,看起来也挺可爱,做做选择题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要怕做错选择题,错了这一道,你就又多深刻地积累了一个知识点,哪怕错了十几道,也千万不要垂头丧气,坚持做,大量地做,不断地为以后积累经验教训,你会逐渐发现,客观题越错越少,不再成为你的绊脚石。 4.每科弄一个错题本,但并不是每个错题都记录,你认为你会的,但做错的,可以不改,不会的记录在上面 时间安排: 1、不要妄想在一个晚上把所有科目都复习一遍,那只会囫囵吞枣,没多大意义,根据自己各学科学习状况,把一周的六天分别定为语文日,数学日,地理日英语日等,一个晚上集中精力攻一两门即可,千万不要贪多。要追求复习效率。 2、每一天中午午觉前加晚饭后的时间用来完成当天作业,晚自习用来看资料。放双休,用一个下午或者早上做一块的题目,你会找到做这方面题目的感觉的 3.做题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英语,语文准备一个小本本,一科个一本,随时记下不懂的,从背面开始记你不熟悉的重点 备战三原则,三环节,备战法宝 复习时切忌东抓一下地理,西抓一把历史、政治,结果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都漏。 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 文综备考阶段的复习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
是完整性原则,即每一天的复习、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切忌东抓一下地理,西抓一下历史,结果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都漏; 二
是同步性原则,即同学们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和学校教师的复习安排同步进行,切不可另起炉灶; 三
是适度原则,即练题要以过去几年高考试题为蓝本,不是越多越好。 从这三个原则出发,同学们在此阶段的复习要做到: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不牢是高考失分的第一因素;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同学们应明确高考的内容要求,构建知识体系,概括基本观点,解决重、难、疑点,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基础的核心内容。复习时不宜翻开即读,不妨先回忆某一阶段相关知识的标题,因为标题是“纲”,对这些“纲”的综合、归纳,便形成了知识体系。 2.关注现实,把握热点 把握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应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了解主要内容和典型具体的案例材料,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说明。要突出把握体现地方性特色的重大现实问题。对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3.掌握方法和技巧 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技巧,首先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效信息;其次要训练答案语言的科学规范性,答题要抓住要点,使用学科术语,不要用夸张或者过分修饰的语句。 注意事项: 第一,上课不要开小差,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记好笔记,毕竟记笔记可以集中注意力 第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要为了玩而抄袭他人的作业 第三,不要认为自己有多能,不要见到题不细看就认为自己会了,要真正的弄懂第四,力争当上一个班委,并与老师搞好关系,到时老师会向你提供好的参考书,另外在学习上也会对你额外关照的 第五,杜绝上网和谈恋爱,这个会使你的成绩直线下降 第六,学习时要注意身体,反对挑灯夜战 第七,课下,多运动运动,为高三复习提供一个好的身体,但是不要过于激烈,反对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主张乒乓,羽毛球,慢跑 同学们,让我们在最后的这100天,每一天都这样做: 对同桌说:加油! 对老师说:感谢! 对家长说:放心! 对自己说:我能行!
高考最后三个月文综复习策略与应试技巧
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题试卷结构基本上是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非选择题主要采用材料题和问答题相结合的形式,考查的主要内容以各科的主干知识为主,注意通过各种材料创设新的情景,联系现实、隐形介入一些时政热点,兼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从而考察文综学科能力。结合文综学科和高考试题的特点,我们认为最后三个月文综的复习一定要在狠抓基础,提高解题能力两方面下功夫。 一、涨分的基础――落实《考试说明》,夯实基础 今年《考试说明》是在高三第一学期末才公布,因此,在最后三个月里,对还没有认真研究、落实《考试说明》的同学首要任务就是将《考试说明》与教材相对照,对《考试说明》中涉及的考点逐一梳理,准确把握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作为考生心里一定要清楚,《考试说明》中所列的知识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我们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任何参考书都不能取代《考试说明》和教材的地位。 政治 通读教材、够建体系 一轮复习时老师已经带着大家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了一遍,但由于政治学科内部横跨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几个具体学科,知识繁杂,难记易忘,所以仍然需要再次梳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这一点同学们可以考试说明为纲,必修教材为本,有计划地抓好自主复习。 首先,通读教材。主要是通读四本必修教材的正文和辅助文(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将《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考点标于教材对应的内容上。此一举有三得:一来明确了考点;二来熟悉了学科专业术语;三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都为接下来的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知识体系打下基础。通读教材后,必须保证把教材的目录结构,也就是教材的编写结构背熟。 其次,构建体系。在通读教材,熟悉教材编写体系基础上,结合一轮复习时老师的笔记、课件等资料从多层次,多角度整合教材已有知识,把零散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或知识块。 从宏观层面总结建议:经济生活知识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经济环节入手,还可以从市场经济的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种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入手整合教材知识;政治生活可以从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政治的主题入手,还可以从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政协等不同主体入手整合教材知识;文化生活可以从文化一般和文化特殊入手整合教材知识;哲学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整合教材知识。 具体的知识块的总结建议:经济生活知识可以归纳:价值规律相关、价格相关、消费相关、企业经营相关、就业相关、融资相关、国民收入分配相关、市场经济相关、经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等;政治生活知识可归纳:主要政治制度、公民政治权利、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府职能、党的执政方式、政协职能、外交政策基本点等;文化生活知识可归纳文化的涵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等;哲学知识可以归纳规律相关知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创新的哲学依据、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等。 地理 提升读图、区域定位能力 地理复习主线:区域地理定位-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解决问题-提出发展方向。自然地理研究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的分布、形成、特征和发展。人文地理研究人类主要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人类活动联系的主要方式;地理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复习区域地理时,可以采用“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来进行整合。 1、对地图的读图能力 注意正确的读图步骤:①读图名。图名代表一幅图的主题和要点。②读图例。图例是一幅图中地理事物的象征,重要的图例要熟记。③读经纬线和重要的地理界线。④读海陆轮廓、河流流向、山脉走向、重要地名、经纬度等来确定位置。⑤坐标图要读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⑥读方向。一般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区域定位能力 地理试题中,“区域地理”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由于区域轮廓的不规则性,因此应建立中国、世界的基本经纬网,篇七:高三最后100天的复习建议 关于高三最后100天的复习建议 高三复习进入到这个阶段,也就是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段。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你要走一百里地,最后的十里恰恰是最困难的。 最后三个月的复习方式,心态管理将对你的高考有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到了最后一百天,在跟随老师继续完成全部复习计划的同时。个人化的色彩将会越来越浓重,越来越需要重视对自己的个性化的复习安排。换句话说,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做到对自己的复习情况“心里有数”了。在这些高考科目中,哪里是你的薄弱点,哪里是还可以有提升的地方,针对这些东西你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毕竟时间这么有限,每个人的优势科目、劣势科目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是最好的。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哪怕到了这个阶段,对自己的成绩、学习状况也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家长在一旁看了也只能干着急,有时候多说几句还害怕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甚至孩子一句“你不懂”、“你别管”,就让家长不知道说什么。坦白说,最好的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方法,就是拿上一堆试卷找老师面批去。老师最清楚孩子在学什么,最有权力“管管孩子”,最能够针对平时学习和考试卷面上反应出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老师能够运用他丰富的经验帮助你制定复习计划。比如我的物理一直不错,物理老师就会建议我每次作业不需要全部写完。只需要完成全部的选择题扎实基础,写完最后一道大题保持手感即可。节省下来的大把时间就可以花在语文、英语上面。再比如我语文的作文总是突破不了平均分。语文老师看了我这么多篇平庸的作文之后,给出的“诊断意见”是开头结尾写得不好。给我的复习建议是,每天都去找一道高考作文题,就只写开头结尾,然后给她批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精力,又能够精准地提高。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很多孩子,特别是某个科目成绩不好的孩子,特别怯于去找老师。必须跟孩子讲清楚的一点是,以前咋样都无所谓了,现在的情况是100天以后,这个老师或许就要和你永别了,哪个老师会记得曾经在某一天下午批评过你。同时,在最后这100天,每个老师都会是一种希望你去找他提问的心态都会格外的耐心和细致。在提高成绩的问题上,老师和你肯定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下面根据学科说一些更细致的东西。到这个最后的关键阶段,各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进入冲刺状态呢?这里先就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简单列个清单。各位家长和同学可以利用这个清单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状况。这个清单里面包含的是最基本的学科能力。如果这些基本能力缺乏,一方面在提高这个层次上会非常吃力,另一方面,这些能力如果在短期内进行集中练习,是可以有很显著的提升。 首先来看语文这个学科。从试卷上看,语文也可以分成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做过足够多的题目,接下来的100天也不可能做比这些题目更多的题了。这么辛苦就必须要有所收获。古诗词部分,常见意象与常见情感、常考的表现手法、不同题型的答题模板,这三大块内容就是最基本的基础能力。而在第一轮复习当中,老师也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讲解过了,就看学生有没有记在脑子里。这些东西都没搞定,古诗当然读不懂,答题当然没方向,更不要说提高了。现代文部分,很多人说现代文的答题都是套路,作者根本没有这么想过,全都是出卷老师一厢情愿的标准答案。最后阶段就先放下你的牢骚。既然你觉得这些都是套路,为什么不把它掌握下来呢?现代文答题模板,以及用来填充模板的知识体系,就是你进一步提高的门槛。没有这些,其他免谈。作文的方面,该整理整理高三以来写过了多少的作文,都得了多少分?如果不知道,还不赶紧追着老师去。这么多篇作文,你至少要拿下以下两大块内容,才能进一步谈提高。第一部分,就是作文的审题。作文离题偏题你的语文成绩就会成为交通事故现场,死的都是你的分数。第二部分,就是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写了这么多作文,每次还是像挤牙膏一样,写不出个三五六行。就要问你,你的素材整理到哪里去了?你可能会说,自己也背了很多的作文素材,为什么考场上就是用不出来?答案很简单。第一,你没有把素材做好归纳整理。关于理想一类,关于坚持一类,关于真善美一类。高考作文能有多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把它们都整理清楚,就可以了,还愁考场上写不出来吗?第二个问题,你没有吃透你的作文素材。你仔细看看那些作文拿高分的同学,其实他们也有一些惯用的例子,只是没有那么陈腐烂俗而已。同样一桩事一个名人,想透了才能用活了。怎么想透,怎么用活?长期来看离不开各种课外阅读,短期提高上,就读一些文化散文,余秋雨、梁衡、周濂、王开岭,都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快餐。虽然没有营养,但是很好用。 第二部分,我们说数学。 数学是折磨很多学生,特别是文科生的一大心魔。到了最后这个阶段,就需要提高运算速度与准确度。 运算速度怎么提高?多练,尤其是限时训练必不可少。考场上如果运算速度不够,谈再多的方法技巧都不够。 即便有了比较好的运算速度,很多学生还是难以提高,问题就出在准确度上。这里给大家两点建议。第一,提高运算的熟练度,每次容易算错的地方,就必须在运算的时候加以警惕,在脑袋里亮起黄灯。第二,善用草稿纸。 给很多学生讲课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走到学生中间去,看他们的草稿纸。有的学生草稿纸折成一个区一个区,打草稿的时候标上题号,一行一行的写,井井有条,最后检查起来非常方便。有的学生呢?东写一块,西糊一块且不说你这样用草稿纸,到底会不会不留神抄错了当你发现自己算错的时候,你要怎么去检查?只好重新算一遍,而这一遍,有时候还又算错了。把上面两块内容好好反思,好好改正以后,再去攻克数学当中的送分题、基础题、最后一步一步到难题,才能有效提高。 第三部分,说说英语的情况。英语作为一个语言学习,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学起英语来说可以说是先天不足。首先,你的基本的单词要搞懂。单词没弄清楚,试卷都看不懂,其他都是免谈。其次,有了单词的积累量以后,要着重提高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个层面是你的阅读速度。英语和数学一样,一定要强调限时训练。别人一篇阅读用8分钟,你用10分钟,怎么跟人家拼。限时训练,对于提高阅读速度非常重要。第二个层面,是固定搭配和语法。说真的,好多高中老师整个高三,反反复复讲的,不就是英语当中的固定搭配和语法吗?因为,这就是英语当中考点的所在。很多同学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固定搭配和语法层面长期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一考就露馅。其实固定搭配和语法没有什么技术层面的难度,甚至很多老师也讲不出原因。其实就是背诵下来就可以了,而一旦你熟练掌握了这些,你会发现做起英语试卷得心应手。 最后谈谈理综考试技巧。首先是时间分配,三个学科一起考,肯定有薄弱,有强势科目,高三这么多次的考试,很重要的就是要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分配方式,再来,理综的选择题是基本盘,一个6分,错几个就崩了,选择一定要强调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尤其是生物、化学,一个小小的细节可能就会导致整题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生物老师反复强调回归课本 下面再介绍三个在这个阶段重要的学习习惯。 一是保持题感。这指的是足时足量的模拟训练,这个阶段的模拟训练在知识点的层面上,帮助已经相对少了。 其目的就在于保持题感,保持答题的状态,保持学科中的思维敏感度。所谓的学科敏感度,举个例子,你看到函数会时刻警觉定义域的问题。一天不练手生,你只有在不断的模拟训练中,这种题感、学科敏感度才不会衰退。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建议学生模拟训练的时间安排与高考的时间安排一致。上午考语文,你就在上午训练语文,下午考数学,你就在下午训练数学。这样可以让你的大脑在最合适地时间活跃起来,在考场上会非常习惯。 二是回归课本。万丈高楼平地起,楼建的越高,基础的重要性就越凸显。高考是一场回归考纲的考场,而距离考纲最近的资料就是课本,课本是最基础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对于课本的忽视。 在这个阶段,建议大家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课本内容,不必过于精细,但是对于基础概念都有一个简单地记忆唤醒。 这个建议大家不要觉得是针对文科,其实数学、生物同样是适用的。尤其是数学,你会发现,越是接近高考,对最基础概念的准确掌握,越是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三是注重规范。从现在开始,把每次作业,每次考试都当做高考,向“规范”要分。这里的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清楚工整的书写,完整的解题步骤,正确的答题格式,准确无误的计算过程。不要再说什么,我到了高考的时候会认真书写,我到了高考的时候会写完整答案。这里就明确告诉你,不可能。你在平时答卷时的一切坏习惯都会原封不动地带到高考考场上。心态再平和的人,在高考考场上都会有情绪波动 在这个时候,能达到平时水准的80%就是超常发挥。怎么能指望在这时候改掉坏习惯。所以,请从现在开始,注重规范。 另外,还有几个小建议给大家。 第一是过简单的生活。简单生活可以为你锻造沉稳的心灵。有个说法是“埋头素服三缄口”。这看上去过于严苛,而我们要从这句话中汲取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学习而简单生活的精神。简单生活,就意味着我们要暂时舍弃一些东西,比如你的爱好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想达到你的理想,你就必须舍弃看似多彩的生活,沉潜100天,之后有更多的精彩会等待着你。 第二是珍惜时间,100天的时间的确宝贵,但珍惜时间体现在学习过程的高效上,而不是以不科学的手段延长学习时间上。因此,当你觉的时间不足时,就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平静心态,学会对学习任务合理地取舍。 珍惜时间代表着学习的分分秒秒都有所收获,过的充实,无悔就好。 第三是坚持理想。到了这个阶段,说不疲惫都是骗人的。而理想和信仰是支撑你不断走下去的最有力工具。 别让理想化成了冷冰冰的字眼身处高三的你们,是最有资格拥有理想的人不必在意旁人的目光,如果有人嘲笑你的目标不切实际,那只说明他们的懦弱和对你的嫉妒。 相信我,100天的奋斗,足够让你们拿到通往理想大门的钥匙。篇八:如何离高考100天提高90分 如何离高考100天提高90分 ――忆高三 前言 2010年,我从山东一个小县城以650分考入武汉大学,当时是年级前5,而在离高考100天的时候,我还只考560分,年级179名,后来还被母校邀请回去讲这段经历。本科四年每次回家都有周围的亲朋好友登门拜访询问我的学习方法,因为毕竟我是在一个教育在全省来说都算比较落后的小地方。 我的母校陵县一中建校至今六十多年才考了不到十个清华北大,很多还是靠加分政策,教育落后因而考上重点学校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时我凭借着对于应试教育的一点小悟性,短时间内悟出了一套自己主动学习提高成绩的好方法,因而有了离高考100天提高90分的一段经历。今年突然看到2014年山东理科过700的居然有110个,理科状元就出了33个,更加坚定了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应试教育考试有着规律可循,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学习非常有效率的信念。 今年,我将在吐鲁番二中支教一年,而我的父亲也是一名高中教师,打从记事起,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父亲晚上卧室批改作业的场景,而今追寻父亲的脚步,既感到机缘巧合也感到无比骄傲! 吐鲁番二中和我的母校一样,教育水平都是比较落后的,准确的说比我的母校还要差一大截。这么多年来,我深深地知道良好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落后地区的孩子们对于良好的教育更加渴望,可是受限于教育水平,我们要付出比大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可是还不一定得到与付出相匹配的结果,也希望我的一点经历感悟和我所做的事情与总结,能对吐鲁番二中和我的母校以及更多的学生提供点帮助。 独创的试卷分析法 2009年暑假我痴迷于物理奥赛,凭借着对于物理与生俱来的热爱,我高一时就自学了全部高中的物理课本,到了09年暑假别人都在准备高三复习了,我还把大把的时间用于物理奥赛上面。后来因为没人指导,只是自己琢磨(也是限制于学校的教育水平),物理奥赛没啥结果不了了之,所以我高三上学期比别人更加努力,可是结果并不理想。 当时我们年级进入高三还成立了一个小班,挑了年级学习最好的30个人组成,好像还被称为清华北大班,后来我们都觉得挺好笑的,因为全校一个清华北大都没考上。我因为那段时间学习成绩不好,并没有选入,而小班就在我们楼上,所以每次来到班里总感觉上面有着一群人踩着自己,也想自己成绩好起来,证明下自己。 09年寒假高三上期末考试,离高考还有100天,我付出了一学期比往常甚至是比班里许多人更多的努力,成绩却节节倒退,终于考到了年级179名,560分,高中的最低排名。离高考只有100天了,我的成绩非常不理想,父母也有点替我着急,按理说我也应该慌了,但是庆幸的是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好,越是紧急的时候越沉得住气,所以并没有慌。那一两天我就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学的这么认真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了呢? 分析了半天,我发现了自己当时存在的三大问题,也是所有高三学生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
1、 较细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我拿出了自己前几次的考试试卷观察,发现很多题目考的基本上是同一个知识点,但是因为考的是课本中的细节知识,我每次都要出错,即使整理了错题,还要出错。 2、 很多题会,但是不能得全分。 这点在理综上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理综的很多大题综合性很强,尤其是生物、化学,我基本都知道这些题答案的大体方向,可是每个题都要减几分,这样减下来,基本上就是三四十分下去了。 3、 做题没有自己的节奏,速度偏慢,做不完。 离高考100天的期末考试感觉最明显,不知道为什么,考试时就是觉得笔很沉,看到这些题就吃力,索性就考到一半不想写了。
找到了问题,我开始寻找问题的原因,仔细分析,我发现自己之所以回报不跟付出相匹配的原因就在于,我一直在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的学习。 我就自身经历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多高三学生或者高中学生像我一样不会主动学习: 高三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像很多高三学生一样,按部就班的跟着老师走,过的很累。每次考试完了,各科老师都会在教室里跟我们说,这次考试呢,有哪几道题我们错的比较多,大家哪些地方学的不太好,我把这几道题讲一讲,其他的有不会的你们自己问一问。可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我们每次都听老师的,错误的以为,老师看到的普遍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老师的强调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加强的。 我当时就是特别重视老师强调的地方,可是离高考100天的考试结束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老师觉得普遍存在的问题却不是我自己最重要的问题,大家普遍没掌握的知识我自己已经掌握了,而我自己真正没掌握的地方,却因为做了很多老师强加给我们的任务,积攒到了一起,没有时间整理和真正掌握,从而浮在表面。 而自己也没有在每次考试之后主动系统的分析下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一轮复习结束了,自己像一坨浆糊,脑子都是混乱的,更不要提知识框架了。
痛定思痛,我决心主动去梳理所学知识,时间紧迫便从最直接的试卷入手了。现在回想,能在最后的100天提高90分,我有两点是很多高三学生难以做到的: 1、 全力以赴的刻苦拼搏。 因为自己的成绩已经倒退的很厉害了,而自己又不甘于落后,所以我高三学习的特别辛苦,尤其是从高三寒假开始,简直是拼了命的学习。 寒假里,我每天六点起床,一学一整天,过年年三十中午回的老家,初二就从老家回来继续学习。高三下学期学习劲头更足。我是通校生,有时晚上十一点躺在床上,想起时间不多了要好好加把劲,便无法入睡,十二点了起来再学,等抬头一看,都两三点了。有时三天加起来才睡十个小时。后来我已经成为我们班早上起的最早(差不多5点起床),晚上离开最晚的学生(高一时我可是我们班的迟到大王,老师都拿我没办法)。有时困了,便鼓励自己,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当时哪来这么大的精神力量,但那时确实办到了,学到最后,都不困了。所以后来一直很怀念那段时光,总感觉再也很难那么拼命的去做一件事情了。 2、 独创的试卷分析法。 从寒假开始,我把近几次的考试试卷全部拿了出来,每天除了写作业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张张的分析我的试卷。 比如物理,传统的整理错题就是把错题找出来,有必要的整理一下,然后就放在那里了。我在做试卷分析时,会把每张试卷上的出错点都找出来,有的不是出错点但是掌握的不好的也找了出来,每个出错点不仅要知道它错在哪里,还要知道考的是课本中的哪个知识点。我会把课本找出来,把相关的知识点拿出一个本子或者是一张纸好好整理,辅助各种自己看的懂的图表,而且整理好每个知识点之后都会留着一大片空位置,方便整理下一张试卷时把相关知识点往上面补充。而且每整理一个知识点,我都一遍遍的给自己强调,下次考试时,这个知识点考到了,一定要一分不丢。 我整理了一个寒假的试卷,尤其是数学和理综,很多时候,一张试卷考的时候才花了2个小时,自己整理就花了至少5个小时,我还会把整理知识点时联想到的相关复习资料都找出来以最大的效率搜索一遍,把有用的东西要不裁剪要不摘抄,绝对不再回头把这些资料看第二遍了。我整理的试卷分析笔记本或者纸(夹在课本中)越来越厚,而我的复习资料越来越少。 高三下学期开学,我第一次考试之前,将所有整理的材料全都复习了一遍,考试时发现好多知识点都是一看就非常有把握的了,考的很顺。第一次考试我就进步了接近100个名次,考了年级80多名。 尝到甜头之后,我一如既往的在每次考试之后做试卷分析,整理错题和整理知识点,而每次考试之前我只做一件事情,看我的试卷分析。而且每天早自习之前,我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正式早读之前都会把前一天或者几天的整理内容全部复习一遍。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的知识点一个个都被击破了,击破的知识点多了,我就串联起了知识网络,而且每次整理试卷我都一遍遍的对自己强调,整理过的知识点下次见到一定要拿满分。所以当我再考试时,就是年纪50多名,30多名,20名左右,前十,前十,前十???我基本上成了成绩最稳的一个人,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这套方法最重要的是让我考试时特别自信,因为考试多了之后,考来考去就那么几个知识点,翻来覆去的,而我的试卷分析恰恰保证我考试时凡是考过的知识点绝不丢分,而我也确实做到了。临近高考的日子,每次考试看到题目,我立刻就反应过来这是考的哪个地方的什么知识点,所整理的东西全都折射了出来,对于每道题目我都会非常谨慎的分析、填写、计算,保证万无一失。 记得临近高考的时候,所有的试卷分析笔记都要被我翻烂了,我以我一如既往的节奏去认真的分析每一套试卷,这个时候每张试卷也只有零星的一两个小的知识点需要整理了,基本上课本中较细的知识点全都印在了脑子里,会的题目也基本能保证得全分,做题的速度也变的非常快。 2010年高考,我在每科考试之前抱着我的试卷分析本子翻了一遍,就从容的走向了考场,努力的使自己像对待往常的任何一次考试一样平静,很平常的走过了这次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高考之后,我专门预测过我的成绩――语文110,数学130,英语140,理综215(满分240),基本能力55(满分60),总分650。后来高考成绩下来后――语文109,数学133,英语138,理综215(满分240),基本能力55(满分60),总分650。 我的最终总成绩与我的预测一分不差,单科差别最大的也只有数学的3分,两个单科估分一分不差,当时连我的父母都非常吃惊,我怎么会预测的这么准。或许这就是神奇的试卷分析法带给我的好处吧,我已经养成了会做的题一分不丢的好习惯,所以对答案的时候,就能非常清晰的知道哪里对了哪里错了,胸有成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理综,高考时我的生物都没有做完,有5~10分的题还没来得及做,但我预测分数时照样一分不差。这一切就是源于我对自己所学知识情况的客观认识和主动学习从而建立起的超级清晰的知识框架的成竹在胸。 高考成绩下来后,我还激动的跟我父母说,如果高考能够推迟两个月进行,我有信心冲击清华北大(至少685分),因为自己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过程,得益于独创的试卷分析法,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飞速进步,高考的成绩也基本上是我高中期间考分最高的一次。 后记 高中已远去四年,现在想起很多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高考带给我最大的启发篇九:高考前100天的各科复习规划 高考前100天的各科复习规划 语文:跨学科试听别忽视 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2015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古代文化常识”题和“图文转换”题,复习时要格外注意强化。 阅读题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 另外,语文全国卷曾有一道阅读题《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要求考生阅读完文章后,梳理出中国历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和管理经验。这类题目完全跳出了狭隘的语文范畴,需要运用政治、法律、历史知识解决,因此跨学科试题还需要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立足课本、优化解题思路 数学的复习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紧跟老师的步伐,不可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也不可疏忽练习。重视典例,熟悉高考中常考题型更为关键。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研究课本,这是高考复习的起点。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练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基本题型能借题发挥,从而以扎实的基础为基点,向更深、更活的目标前进。 另外,解题思维一定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 尤其是选择填空题的解答要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 英语:传统文化也重要 考纲及考试说明要求考生掌握约3500个单词,因此,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轮复习需要将词汇通过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词根、 词缀以及构词法的知识拓宽。 第二轮复习要在3500个词汇中挑出历年完型填空选项中的重点单词进行“深挖”。要特别注意新进入考纲词汇的动词,不仅要知道这些词的意思,还要了解这些动词的搭配、用法和过去式、过去分词的特殊变化。 即便是外语的考察,近三年高考英语试卷也特别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资源的宣传和弘扬。 所以建议考生备考时掌握各应用类信件的书写要领,如邀请函、自荐信、感谢信、道歉信等,并熟悉各种相关的体裁和句式;内容上体现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主题的题材,以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如游览名胜、民俗节日 等,尤其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专有名词要加深记忆。 文综:梳理脉络,紧抓社会热点 对于文综的复习,要多研究近三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并从高频考点中寻找命题规律。 政治科目的复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政治考试每年都以最新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今年普遍二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天津海港爆炸、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均是考生应注意的高频考点。 大纲中对于考生地理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考生要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是近年来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形式。考生要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多角度展开综合分析评价。 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高度重视边角知识,在开放性试题中,要以公认的史学观评判事物,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 理综:善于建模,结合生活实际 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是高考复习和高考得分的根本。理综的复习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紧抓牢。 考生在备考时既要扎实基础,还要适当地跳出原有的死记硬背模型公式的套路,在物理的复习中注重训练自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建立模型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对化学科目来说,会经常出现一些考生比较陌生的题,尤其是有机部分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在实验题上,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生物学科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内容、近期发生的生物学热门事件等,了解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篇十:高考最后冲刺100天各科复习要点与建议 高考最后冲刺100天各科复习要点与建议 高考冲刺100天:各科复习要点提醒 高考各科复习技巧 语文 : 复习关注点:高考语文目标定位于语文能力和素养,即语言基本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 语言基本功:对常用汉字音、字、形的掌握,对常见熟语、病句、标点运用的辨析,构成高考语文语言知识部分内容;对浅显古典诗文、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构成阅读板块内容,对生活中各种语言运用现象的把握和基于一定要求的作文,构成写作板块内容。阅读能力: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阅读和写作中强化言语逻辑训练的重要方面;强化问与答之间的完全一致性,是备考中强化言语逻辑训练必须攻克的堡垒。支撑整个语文测试过程的是严谨的言语逻辑,问什么,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这样答,都有严格遵循的言语逻辑。这是评分依据,当然也是备考重点。
数学 复习关注点: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及例题的求解过程,从中构建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切实改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和一做就错的倾向。 知识网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强化“从学科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解答这些试题需要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试题中单一考查某一个知识的题已很少。复习时,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学习,注重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新增内容与传统知识的沟通,以及新方法对传统知识的渗透。 计算能力:考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构造法、数学归纳法等;在对数列求和时,要联想到错位相减法、裂项法等。同时,要培养心算能力和估算水平 文理差异:针对文理两科学生不同,复习要因材施教,掌握标高。文科要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理科则强调理性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英语 复习关注点:突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并着重培养处理词汇能力,还要注意吸收英语语言背景文化。 听力训练:注意录音语速,不求万全听懂,但求抓住要点。 阅读理解:坚持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60个单词左右,并逐步达到每分钟70―80个单词。注重文化背景理解,结合上下文,培养处理生词的能力。 写作训练:主要体现在“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对材料中的篇章结构及词汇语句表达中的多样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学会观察品味而后模仿,进而做到表达自如。政治 复习关注点:复习分阶段,抓实政,重理论与实事结合。 抓理论基础: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理论为主线展开做到完整、准确、深刻。重实政:第二轮复习以时政热点为主线展开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开展热点研究,找准切入点。理论与实事相结合:热点专题复习不同于时政分析与评论,应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落脚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地理 复习关注点:主要选取能反映学科分析研究方法和面貌的内容为素材,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础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区域特征的认识。考查方向:地理考查方向是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四大块。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地理高考的主旋律之一。考生在抓好基础概念、原理学习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强化这些基础概念、原理的应用能力训练。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地理图表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因此应以区域为中心,整合相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特别是对区域空间定位应有足够重视。 历史 复习关注点:借古鉴今。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注意历史问题在政治、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反映。 关注史学变动: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认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历程,应关注史学动态,革新理论观念。 强调通识性:立足基础知识落实和横向拓宽;强调应用性和现实性,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关注重大理论问题;强调专题性,揭示知识规律。 重时间安排:时间安排上,建议在2007年2月完成单元过关,与“二月调考”相衔接;4月完成“重点复习上台阶”,按“知识链”梳理主体知识结构,归纳迁移发展能力,与“四月调考”相衔接;5月完成“综合训练”,抓住学科主体内容交叉点,以问题为中心强化训练。 学生篇 最后100天 建议送给你 问:我现在感觉自己学习在退步,自己很沮丧,父母也很失望。越学分反倒越低,我该怎样树立信心? 专家:与你交谈后,我发现你心态很不平稳,总是急于求成,以至于模考时连基础题都出错了,这是造成你考分下降的主因之一。 现在,你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给自己心理暗示,模考成绩不是高考成绩,不必看得太重,自己要有信心考出好成绩。 当然,心理暗示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你要有条理地复习,也就是说高考考得是综合能力,不能单单在一门课上下工夫。 同时,你要分析清楚高考的意义和退步的原因,成绩下滑是由于情绪紧张,还是由于复习计划有偏差,分散对分数的注意力,并从中发现不足,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最后,需要提醒你的是,一定要均衡复习,每天各科都要复习到,做到手不生,这才能保证考试时不出意外。 问:英语基础不太好,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怎样写英语作文能得高分? 专家:如果英语基础不太好,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写下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作文前要审题,不能跑题,注意把要点写全。每年的英语作文题目类型都不同,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都应该留意,尤其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要多练练。 随后,你要有意识地把两三个简单的句子合并成长句,并巧妙地使用连词和高级词汇,会使评卷老师眼前一亮。 另外,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平时要多看点范文。 问:我是一名文科生,数理化不怕,可语文怎么都考不好,尤其是阅读理解,总也拿不上高分,该怎么办? 专家:首先,你要放松心态。连数理化都不怕,你还怕我们的母语吗? 建议:平时再忙碌,也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以提高自己的语感与感悟能力,这样,阅读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对文字的感觉也会敏感起来。至于古代文篇目的阅读,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将课内学到的各类词语的解释与用法,运用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去。 对于课外文言文千万不要抱有恐惧心理,若一时无法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可综观全文,从上下文入手,进行推敲,会有意外的收获。 问:我习惯于做完前面的题目后写作文,留给作文的时间不多,致使字数写不够,有时字迹很潦草,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 专家:要想提高作文整体质量,务必保证作文写作时间。 建议:学生在高考中留一个钟头时间写作文,时间够用才能从容地审题、构思。要想不丢作文分,一定要审清题意,近几年多考话题作文,一般不易跑题,但在高考评卷时总发现一些学生离题万里。作文想得高分要有巧妙的构思和鲜明的立意,书写要工整,字数要写够。问:如何选择复习书籍及资料? 专家:现在书店里有关高考的资料很多,别说家长、学生选择考试书籍难,就连我们选择时也有难度。 我结合高考的复习来谈高考图书的选择:考生的资料对考生意义非常重大,考生最好选择任课老师推荐的资料,建议考生最好能选择历年的高考题进行训练。至于练习试卷,如北京海淀区、西城区等地区出的试卷都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卷子。 另外,各中学和各地的教研室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试题让学生做一些测试,除了这些测试之外还有历年高考的题,还有往年的各地区的试题,考生要把这些试题做懂、弄明白、弄透。最后的战役――高考百日冲刺方案 3大“迎考误区”切莫踏入 2015年高考日益临近,在学习安排上,最后的几个月主要用于复习,所以要讲究系统性。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全面、完整的,就算要记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也应该把它们归纳到知识的网络当中去。如果说,整个高中阶段是学生“编网”过程,那最后三四个月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这时,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适当调整。而学生复习和家长指导时,应该避免进入以下“迎考误区”。 误区1 :学校和家庭“分工”不明 常常有这样的同学,在学校里埋头复习,“疑难杂症”则带回家“闭关”思考。但往往出现学校里复习环境太吵闹,家里解题却无人求教的情况,最后导致两处的学习效率都不高。 [分析] 其实,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是固定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和安排好。可以根据学习的地点分成两大块:学校和家庭。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各有优势,学校里有老师资源,不懂可以及时请教,而在家中有比较大块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支招] 在开学之初,一定要根据学校和家庭地点的不同,设计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方案。适合独自复习、需要大块时间记录背诵的知识点,尽量在家里复习;而各种疑难、需要求助于老师或同学的,则留在学校里完成。 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时间,既要合理休息,又要充分利用好每段有效时间。比如每次临睡前阅读一篇经典美文,既是享受又能帮助提高写作;起床穿衣时听两首外文歌曲,既提神醒脑又可锻炼听力。学科之间也可以穿插复习,比如背诵古文和作英文习题交替来做,既可缓解长时间埋头某一学科的疲劳,又可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一定要按照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来统筹时间。 误区2 :只顾“补缺”忽略优势科目 在最后的复习时间中,往往同学会犯一个普遍的错误,那就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查漏补缺”上,而忽略了优势科目的保持和复习。 [分析] 事实上,复习课比平时的课程更重要,老师不仅会帮学生巩固旧知识,还会在每堂课上拎出一些难点和要点,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复习。如果不认真听讲,往往错过了复习重点,也由此失去擅长学科的优势。因此每年都有学生在高考中弱势学科成绩有所上升、优势学科却“爆冷”的情况。 [支招] 提醒“长短腿”的学生,“查漏补缺”固然重要,优势学科的复习更不可忽视。应该保证每堂课专心听讲。至于较为弱势的学科,可以在课后或家庭的复习中多花些时间。误区3 :缺少计划“指哪打哪” 高三的下学期,有些学生一心扑在复习上,至于各种考试和其他重要事宜,则抱着“兵来将挡”的心态,事到临头才拨出时间匆忙准备,如此“指哪打哪”往往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 [分析] 高三下学期既是复习的冲刺阶段,也是“多事之时”,在开学之后,会考、英语口试、各科的模拟考,以及5月份之后填报志愿,将会接踵而至。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阶段点,不可避免,当然也不能临时抱佛脚。 [支招] 在开学之初为自己制作一张计划表是相当重要的。建议在请教老师之后,将本学期将要到来的几次大考和几件重要事宜“排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将之按进度列入到个人的复习安排中,不要让事情来安排你,导致手忙脚乱。 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误区,那么怎样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复习呢?应该做好五个“关键点”。关键点1 :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 学习没有捷径,但一定需要有策略。高考在即,学生应该尽量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以及将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要调整好心态,时时为自己打气。 关键点2 :抓紧课堂40分钟 考生在进入高三之后,更关键的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好时间,特别是课堂上的40分钟,一定要好好珍惜,脑子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转”,这可以说是高考成功的重要法宝。关键点3 :题海大战不如“跟着老师走” 一般来说,高三的老师对于高考考纲的理解、重点难点的把握,肯定比同学更有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计划最好按照老师的复习进度来制订: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复习任务、包括作业和习题,关注老师的要求,记住老师所提醒的一些常犯错误。 关键点4 :强化强项、弥补弱项 高考的形式是3+1+综合,也就是说高考中的每门课目都一样重要。对于每位同学来说,个体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如有些文科生的数学比较弱,理科生的英语比较差等等。因此,按照高考考纲的3:7的难易分布,对于全体考生而言,特别是自己比较弱势的科目,关键的70%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抓牢”,而不要片面追求难题偏题。 关键点5: 建议考生要准备4本“纠错本” 即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相关学科。把每次考试特别是重要考试(模拟考、校际联考)的错题做一个汇总。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重做一次,力求正确无误。而在高考前几天,“纠错本”更是能让考生温故而知新。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