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量Q=36时,L与k值带电量分别为 q和 4q是多少

导读:第四章生产论,第四章生产论1.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 eq \o(K,\s\up6(-)))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L曲线。由于MPL=eq \f(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L3即MPL>0的范围内,当MP′L >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
关于APL曲线。由于APL=eq \f(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线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4―1中,在L=L2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对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3. 已知生产函数Q=f(L, K)=2KL-0.5L2-0.5K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
22解答:(1)由生产函数Q=2KL-0.5L-0.5K,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
Q=20L-0.5L2-0.5×102=20L-0.5L2-50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TPL/L=20-0.5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dTPL/dL=20-L
(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 令dTPL/dL=0,即dTPL/dL=20-L=0
d2TPL/dL2=-1<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令dAPL/dL=0,即dAPL/dL=-0.5+50L-2=0
L=10(已舍去负值)
且 d2APL/dL2=-100L-3<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
APL的最大值=20-0.5×10-50/10=10
将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得MPL=20-10=10。
很显然,当APL=MPL=10时,APL一定达到其自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
4.区分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
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具有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5. 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2L, 3K}。求:
(1)当产量Q=36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
(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2,PK=5,则生产48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
解答:(1)生产函数Q=min{2L, 3K}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总有Q=2L=3K。
因为已知产量Q=36,所以,相应地有L=18,K=12。
(2)由Q=2L=3K,且Q=480,可得
L=240,K=160
又因为PL=2,PK=5,所以有
C=PL?L+PK?K
=2×240+5×160=1 280
即生产480单位产量的最小成本为1 280。
6.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35L+8L2-L3。
求:(1)该企业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为L=6,是否处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为什么?
2解答:(1)平均产量函数:AP(L)=eq \f(Q(L),L)=35+8L-L
边际产量函数:MP(L)=eq \f(dQ(L),dL)=35+16L-3L2
(2)首先需要确定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
在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的左端,有AP=MP,于是,有35+8L-L2=35+16L2-3L。解得L=0和L=4。L=0不合理,舍去,故取L=4。
在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的右端,有MP=0,于是,有35+16L-3L2=0。解得L=-eq \f(5,3)和L=7。L=-eq \f(5,3)不合理,舍去,故取L=7。
由此可得,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为[4,7]。因此,企业对生产要素L的使用量为6是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的。
7.假设生产函数Q=3L0.8K0.2。试问:
(1)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生产函数?
(2)如果根据欧拉分配定理,生产要素L和K都按其边际产量领取实物报酬,那么,分配后产品还会有剩余吗?
解答:(1)因为
f(λL,λK)=3(λL)0.8(λK)0.2=λ0.8+0.23L0.8K0.2
=λ?3L0.8K0.2=λ?f(L,K)
所以,该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且为规模报酬不变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
MPL=eq \f(dQ,dL)=2.4L-0.2K0.2
MPK=eq \f(dQ,dK)=0.6L0.8K-0.8
所以,根据欧拉分配定理,被分配掉的实物总量为
-0.20.20.8-0.8
MPL?L+MPK?K=2.4LK?L+0.6LK?K
0.80.20.80.20.80.2=2.4LK+0.6LK=3LK
可见,对于一次齐次的该生产函数来说,若按欧拉分配定理分配实物报酬,则所生产的产品刚好分完,不会有剩余。
8.假设生产函数Q= min{5L,2K}。
(1)作出Q=50时的等产量曲线。
(2)推导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3)分析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1)生产函数Q=min{5L,2K}是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其等产量曲线如图4―2所示为直角形状,且在直角点两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为K/L=5/2。
当产量Q=50时,有5L=2K=50,即L=10,K=25。相应的Q=50的等产量曲线如图4―2所示。
(2)由于该生产函数为固定投入比例,即L与K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0。
(3) 因为Q=f(L,K)=min{5L,2K}
f(λL,λK)=min{5λL,2λK}=λmin{5L,2K}
所以该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9.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Q=ALαKβ。请讨论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因为 Q=f(L,K)=ALαKβ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外语学习、工作范文、人文社科、文档下载、考试资料、IT计算机、教学教材、旅游景点、计划方案以及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习题答案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H=QkJomol-1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②该温度时,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5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这段时间内CO的反应速率为;③达平衡后,若温度升高[CO][CO2]的值增大,则Q0(填“>”、“=”、“<”).(2)工业常根据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如图1是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情况(s/moloL-1).若要除去CuCl2溶液的少量Fe3+,应控制溶液的pH为(填序号).A.小于1B.4左右 C.大于6D.大于9(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若向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当FeS、CuS、PbS和HgS共存时,溶液中c(Fe2+):c(Pb2+):c(Hg2+)=::.已知:Ksp(FeS)=6.3×10-18mol2oL-2,Ksp(PbS)=3.4×10-28mol2oL-2Ksp(CuS)=1.3×10-36mol2oL-2,Ksp(HgS)=6.4×10-53mol2oL-2(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q)+Fe(s)═Fe2+(aq)+Cu(s)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原电池,则关于该电池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电极X的材料是FeB.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左池的氯化钠溶液中D.原电池工作时,x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H=QkJomol-1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②该温度时,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5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这段时间内CO的反应速率为;③达平衡后,若温度升高[CO][CO2]的值增大,则Q0(填“>”、“=”、“<”).(2)工业常根据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如图1是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情况(s/moloL-1).若要除去CuCl2溶液的少量Fe3+,应控制溶液的pH为(填序号).A.小于1B.4左右 C.大于6D.大于9(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若向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当FeS、CuS、PbS和HgS共存时,溶液中c(Fe2+):c(Pb2+):c(Hg2+)=::.已知:Ksp(FeS)=6.3×10-18mol2oL-2,Ksp(PbS)=3.4×10-28mol2oL-2Ksp(CuS)=1.3×10-36mol2oL-2,Ksp(HgS)=6.4×10-53mol2oL-2(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q)+Fe(s)═Fe2+(aq)+Cu(s)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原电池,则关于该电池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电极X的材料是FeB.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左池的氯化钠溶液中D.原电池工作时,x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H=QkJomol-1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②该温度时,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5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这段时间内CO的反应速率为;③达平衡后,若温度升高2]的值增大,则Q0(填“>”、“=”、“<”).(2)工业常根据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如图1是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情况(s/moloL-1).若要除去CuCl2溶液的少量Fe3+,应控制溶液的pH为(填序号).A.小于1&&&&B.4左右& C.大于6&&&&D.大于9(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若向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FeS,当FeS、CuS、PbS和HgS共存时,溶液中c(Fe2+):c(Pb2+):c(Hg2+)=::.已知:Ksp(FeS)=6.3×10-18mol2oL-2,Ksp(PbS)=3.4×10-28mol2oL-2Ksp(CuS)=1.3×10-36mol2oL-2,Ksp(HgS)=6.4×10-53mol2oL-2(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aq)+Fe(s)═Fe2+(aq)+Cu(s)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原电池,则关于该电池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电极X的材料是FeB.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左池的氯化钠溶液中D.原电池工作时,x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1)①Fe2O3和Fe是固体,不能写在表达式中,故K=2]3[CO]3,故答案为:2]3[CO]3;②n(Fe)===0.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CO)=n(Fe)=0.3mol,c(CO)==0.15mol/L,故可求得v(CO)==0.03moloL-1omin-1,故答案为:0.03moloL-1omin-1;③温度升高2]的值增大,平衡逆移,则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故Q<0,故答案为:<;(2)由图1可知PH在4左右时,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没开始沉淀,故答案为:B;(3)由Ksp(HgS)=6.4×10-53mol2oL-2求出c(S2-)==8×10-27moloL-1,溶液中c(S2-)相同,再分别利用各自的Ksp求出其阳离子浓度,可求出c(Fe2+):c(Pb2+):c(Hg2+)=6.3:3.4×10-10:6.4×10-35,故答案为:6.3:3.4×10-10:6.4×10-35;(4)A.根据图2可知电极X的材料是Fe,故A正确;B.Ag电极应该插入AgNO3溶液,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x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D错误;故答案为:CD.解析(1)①Fe2O3和Fe是固体,不能写在表达式中,故K=2]3[CO]3;②n(Fe)=,根据方程式可知n(CO)=n(Fe),故可求得v(CO) ③温度升高2]的值增大,平衡逆移,故正方向为放热反应;(2)由图1可知PH在4左右时,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没开始沉淀;(3)由Ksp(HgS)=6.4×10-53mol2oL-2求出c(S2-),再分别利用各自的Ksp求出其阳离子浓度.(4)A.根据图2可知电极X的材料是Fe;B.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C.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负极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x为负极.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求高手帮助 西方经济学几道计算题-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求高手帮助 西方经济学几道计算题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8:58:14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求高手帮助 西方经济学几道计算题”相关的问题,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求高手帮助 西方经济学几道计算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
要有详细解题过程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K)=2KL+15L2-L3,假设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36。试求:(1)TPL函数、APL函数及MPL函数。(2)该厂商的最大产量是多少?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L的投入量应为多少?
2、假定某厂商短期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2...
(2)STC函数。试求:(1)使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各是多少;Q+20,P为价格、假定某厂商短期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2-30Q+100,K)=2KL+15L2-L3,假设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AC函数。该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AC=6000&#47、假定某厂商的需求函数Q=5000-50P、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3:(1)TPL函数、APL函数及MPL函数。试求:(1)该厂商的固定成本是多少。(2)该厂商的最大产量是多少?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试求,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L的投入量应为多少?2、VC函数及AVC函数要有详细解题过程1?(2)该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多少,且K=36,其中Q为产量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此时L=12。1,Q=1296二;25 MC=20 ,P=60。利润最大化时。可得Q=72L+15L^2-L^3=TPL,我们把其带入一.对MC求积分,TC=1000带入。 由Q=5000-50P,得K=500。MR=100-Q&#47,根据函数的单调性。1,得MPL,可得APL=72+15L-L^2 MPL为TPL求导,可得;50 分别对其求导,可得TPL最大值,可得,Q=2000。1.STC=Q^3-15Q^2+100Q+500 AC=Q^2-15Q+100+500&#47,为72+30L-3L^2=MPL2,TR=100Q-(Q^2)&#47,把Q=10。即固定成本为500.2;Q+20可得TC=6000+20Q,对TPL求导.由AC=,得TC=Q^3-15Q^2+100Q+K,当MPL为0时.当K=36时;Q VC=Q^3-15Q^2+100Q AVC=Q^2-15Q+100三解决方案2:
、(1)TPL=2*36L+15LL-LLL APL=72+15L-LL MPL=72+30L-3LL (2)TP=72L+15LL-LLL 令MPL=0 得到L=12 带入TP=12962、由MC可设TC=QQQ-15QQ+100Q+X 又有Q=10时TC=1000 由此可得X=500(1)固定成本为500(2)STC=QQQ-15QQ+100Q+500 AC=QQ-15Q+100-500&#47、(1)利润=(P)*P-(6000/Q VC=QQQ-15QQ+100Q AVC=QQ-15Q+1003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图文】第四章 生产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四章 生产论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9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微观经济 第四章课后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微观经济 第四章课后习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第​四​章​课​后​习​题
大小:563.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分别从相距36千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