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地图种大棚韭菜有补贴吗?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国家对蔬菜大棚种植每年有补贴款吗?
国家对蔬菜大棚种植每年有补贴款吗?
律师回答地区:北京-朝阳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44025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7 人你好,需要看当地具体的政策. 17:19地区:北京-朝阳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21443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1 人咨询主管部门 17:38地区:北京-西城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7164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4 人需要看当地具体的政策. 18:03地区:北京-东城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376477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70 人要看地方政策 18:26& & & & & & & & & &
当前位置: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来源:农卖网&&作者:农卖网&&浏览次数:(712)
[导读] 农卖网()讯:韭菜,别名丰本、草钟乳、懒人菜、长生韭、扁菜等,是我国人民爱吃的蔬菜,也是中国栽培地域最广
农卖网()讯:韭菜,别名丰本、草钟乳、懒人菜、长生韭、扁菜等,是我国人民爱吃的蔬菜,也是中国栽培地域最广的蔬菜之一。韭菜的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以下是大棚韭菜种植技术介绍:品种选择1、冬季保护地栽培应选用良种平龙种业优系791韭菜,龙研六号,平龙十号,寒松雪韭,棚冠雪韭等。  2、冬春保护地栽培应选用平龙种业平龙黑苗,平龙黑秀。红美韭菜,平龙一号等,  3、生产韭苔应用平龙种业平龙苔韭王。  4、生产韭黄应选用平龙种业黄韭一号。一、播前准备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也可用30-40℃温水浸种8-12小时,清除杂质和瘪籽,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50%的种子露白尖时播种(夏、秋播为主)。二、整地施肥⑴整地:播前土壤深耕20厘米以下,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有条件的地方可起高垄栽培,以便于排水,也可以平畦栽培。⑵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公斤,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或使用按此比例折算的复混肥料。三、播种⑴播种时间:在土壤解冻后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春季播种为宜,夏季播种宜早不宜迟。⑵播种量:每亩需种4-5公斤。露地育苗移栽1.5-2公斤。⑶播种方法:播种前,先将畦表面土起出一部分(过筛,以备播种覆土用),然后浅锄搂平,先浇一次底水,约3.3厘米深,待水渗下后再浇3.3厘米左右深的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下,然后覆土1.5厘米左右,次日用齿耙搂平,保持表土既疏松又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播后用地膜覆盖保墒,待有3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以防烧苗,发现露白倒伏的,要再补些湿润的土。也有采用&干播法&的。干播法即用没有催芽的干种子直播于苗床。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开成宽10厘米、深1.6厘米左右的小浅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然后用扫帚轻轻地将沟扫平、压实,随即浇一遍水,2-3天后再浇一次水。在种子出土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四、播后管理⑴浇水追肥: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2-3次,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韭苗养根,到定植时要达到壮苗标准。⑵壮苗标准:一般苗龄80-90天,苗高15-20厘米,单株无病虫,无倒伏现象。⑶除草:出苗后及时人工拔草,清除病残植株。也可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除单子叶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每亩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洒畦面。五、定植⑴定植时间:春播苗应在夏至后定植,夏播苗应在大暑前后定植。定植时要错开高湿季节,因此时不利于定植后韭菜缓苗生长。⑵定植方法:将韭菜起苗,剪短须根(只留2-3厘米),剪短叶尖(留叶长10厘米)。在畦内按行距18-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7-10株,适用于青韭;按行距30-36厘米开沟,沟深16-2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苗20-30株,适于生产软化韭菜,栽培深度以埋没分蘖节为宜。六、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间12-14℃。株高长到10厘米以上时,白天保持16-20℃,棚内温度超过24℃要放风降湿。冬季小拱棚栽培应加强保温,夜间保持在6℃以上。2、肥水管理:定植后,当新根新叶出现时,即可追肥浇水,每亩随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幼苗4叶期,要控水防徒长,并加强中耕、除草。当长到6叶期开始分蘖时,出现跳根现象(分蘖的根状茎在原根状茎的上部),这时可以进行盖沙、压土或扶垄培土,以免根系露出土面。当苗高20厘米时,停止追肥浇水,以备收割。开始收割后每收割1次,追一次肥,收割后株高长至10厘米时,结合培土,施速效氮肥,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
文章分类:
市场价: ¥69.90/个
咨询QQ:| 邮箱:主办:农卖网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杉路农卖网版权所有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农卖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保定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当前位置: >>
>> 规划总结 >> 规划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年)的通知
〔2010〕保市府办2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O一O年九月一日
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指导规划
为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由传统蔬菜生产大市向现代蔬菜生产强市的转变,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示范县建设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冀政〔2010〕87号)和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市的蔬菜生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值连续多年居种植业首位。2009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8.3万亩,实现产量880.72万吨,产值103.5亿元。区域特色更加突出,全市形成了以京港澳、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及省市主要交通沿线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发展迅速,2009年设施蔬菜面积122.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万亩,塑料大棚22.8万亩,中小塑料拱棚53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总面积的51.5%,产量占总产的55%,产值占总产值的75%,设施蔬菜已成为我市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逐渐规范,在大力推广普及部、省、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化关键技术的同时,加大了对蔬菜产地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整治力度和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9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4个;建成保定、定州、定兴、涿州、唐县5个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清苑等1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初步形成了产地自检、检测中心定期抽检的规范检测程序,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9.2%。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蔬菜生产虽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区位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发展的投入水平偏低,生产者综合技术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蔬菜设施生产的总体规模偏小,特别是结构性能优良,成方连片,百亩以上规模的高档设施蔬菜产区数量较少;蔬菜生产的档次偏低,制约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硬件问题依然突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仍不稳定;传统的知名地域蔬菜产品不少,但真正能打入京津现代化高端市场的知名品牌不多;菜农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有影响的蔬菜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蔬菜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认证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快;蔬菜优良专用品种数量较少,优种覆盖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工厂化育苗技术普及率相对较低,优种优法配套栽培技术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扩大设施蔬菜生产规模,调优种植结构和设施比例,确保蔬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应作为今后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发展优势
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我市位于京、津、石三大城市腹地,交通便利,便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特别是随着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崛起,保定作为毗邻京津的蔬菜生产大市,区位优势日渐显现。
二是环境优势。我市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各类地貌齐全,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近几年对我市蔬菜主要产区产地进行了环境评估,土壤、水质、大气等非常适合多种类型蔬菜种植,已成为我省蔬菜主要优势产区。&&&&&
三是技术优势。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位于我市,并建立了长期稳定技术合作关系;全市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员,基本能够保证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多数菜农已初步掌握了蔬菜生产技能。
四是市场优势。我市境内共建有保定市工农路、定州鲜活、徐水白塔铺、涿州大石桥四大蔬菜批发市场,建有定兴北庄头、清苑蒋庄、唐县东同龙等一批蔬菜产地市场,为蔬菜生产转向流通奠定了基础;涿州、定兴、博野等县与京津批发市场、超市实现产销对接,我市蔬菜在京津市场占有份额稳中有升。
五是品牌优势。徐水锄禾西红柿、清苑亿润西瓜、满城绿赛草莓、定州丁绿韭菜、唐县白玉金针菇、高碑店美参胡萝卜、定兴昌明蔬菜、博野营春蔬菜等享有一定知名度。蠡县麻山药、容城绿芦笋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六是产业优势。全市组建望都红果实、清苑李素环、博野大营等各级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140家,带动农户5万户;建成博野博江、清苑中旺果蔬等蔬菜加工、储藏等龙头企业151家,为全市蔬菜生产、加工、储藏等产业链条延伸提供了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实施优种优法配套栽培技术为基础,以推广普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集成技术为手段,在适度扩大现有蔬菜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扩大优势产区设施蔬菜生产比重,做到成方连片,集中开发,加强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蔬菜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发挥特色蔬菜品牌效应,推进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组织生产经营。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信贷支持等方面予以扶持,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集中连片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逐步推进,稳步扩大生产规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从当地资源条件和农民生产能力出发,突出本地特色,合理规划布局,确定发展模式、主导品种,把优势区域进一步做大做强。
——坚持重点扶持,典型带动的原则。凡被部、省列入重点扶持的蔬菜大县、蔬菜标准园、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技术指导、资金配套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从而带动全局发展。
(三)总体思路
学习借鉴山东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上水平扩规模、创品牌提效益,重点解决好产前发展资金、产中技术服务、产后产品销售三大问题。通过逐步改造旧温室,推广新型日光温室,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加快我市蔬菜生产上水平。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示范园等,加快我市蔬菜生产扩规模。通过鼓励企业申报“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认证,提高我市蔬菜知名度,打造国内外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通过科技应用,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培育加工企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效益。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目标
1、稳步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各地要按照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稳步增加蔬菜种植面积。201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80万亩,总产1050万吨,产值125亿元;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40万亩,总产1260万吨,产值150亿元。
2、不断扩大优型设施蔬菜比重。优化设施结构,建造成方连片的优型棚室蔬菜集中产区。优型棚室结构要在采光、蓄热、通风等性能方面科学合理;棚室内部要有利于旋耕等机械化操作和田间管理;棚室薄膜、钢筋骨架等棚室建造资材要应用高质量、高标准材料,增强棚室抗灾能力。2012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160万亩,占蔬菜播种面积的57%,其中优型棚室面积达到40万亩;2015年,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240万亩,较2010年翻一番,占蔬菜播种面积的70%,其中优型棚室面积达到90万亩。
3、努力开拓京津及外埠市场。按照以销定产,抢占市场,不断拓宽外销渠道的思路,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农超对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京津及周边省市蔬菜市场的占有率,把我市建成京津蔬菜主要供应基地。2012年,全市蔬菜外销量力争达到500万吨,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18%;2015年,全市蔬菜外销量达到600万吨,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再提高3—5个百分点。
(二)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是按照科学实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实施的全过程,每个县(市、区)都要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推广蔬菜的优种优法配套栽培技术、集约化育苗和以“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膜下微滴灌节水、防虫网、诱杀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无公害集成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危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生产上的节本增效和蔬菜产品的生态安全。全市蔬菜生产的优种覆盖率,2010年力争达到80%,2015年达到90%以上;集约化育苗率,2010年力争达到20%,2015年达到50%以上;节水,2010年力争达到20%,2015年达到30%以上;节肥,2010年达到30%,2015年达到40%以上;农药用量,2010年减少30%以上,2015年达到60%以上。&
2、切实开展好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要广泛开展以“五化、六统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统一品种、购药、标准、检测、标识、销售)为重点的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今年已列入农业部标准园创建的博野、清苑、涞水、满城等4个示范县,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标准园内全部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标准园内实现6个100%,即:100%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00%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集约化育苗,100%推广应用膜下微滴灌或膜下沟灌节水、防虫网、诱杀虫板、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00%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新型有机肥料等新技术、新产品,100%开展技术操作规程进棚入户,100%实行商品化处理、统一品牌销售。同时,对符合蔬菜标准园创建条件的其它蔬菜产区,各县(市、区)也要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力争到2015年全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数量达到20个以上,且每个重点蔬菜生产大县都拥有1—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3、突出抓好省、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按照省政府要求,今年被列为省政府环京津蔬菜产业示范县的定兴、涿州要围绕“五化”目标,以“十个一”为创建标准,利用3年时间,完成对旧式蔬菜棚室的改造升级,新建棚室全部采用新型结构。要以生产适合中高端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特菜为主,扩大精特菜种植规模,主攻京津高端市场,到2012年,示范县蔬菜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示范县对确定的10个示范村,要按照《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村标准园建设标准》,着重抓好示范村标准园建设。每个示范村都要按照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发展的要求,利用3年时间建设一个10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标准园,采用新型日光温室或现代连栋日光温室,重点生产适应中高端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特菜品种。2015年,示范村标准园要全部达到设施栽培,并带动全村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到全村蔬菜播种面积的90%以上,蔬菜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今年我市确定定州、望都、清苑、博野、满城、徐水、容城7个县(市)为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每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市)安排专项资金不低于600万元,财力较好的县(市)更要加大县(市)本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经过验收后以奖代补,市财政局、市农业局要研究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及考核管理办法等将参照省级示范县建设的方法进行。每个示范县(市)至少要建设一个500亩以上的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园区和年集约化育苗能力超千万株的育苗中心。2012年,示范县要建成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并选择一批重点乡(镇)、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点,建立健全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4、着力抓好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规范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要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蔬菜由零星分散种植向成方连片规模化经营转变,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各专业合作社可以充分利用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搭建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产前农企对接降低成本,产中农技对接提升质量,产后农超对接增加收入”。积极引导专业社成员做到“六统一”,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整理筛选、分等定级、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逐步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加强蔬菜品牌建设力度,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登记产品。通过扩大品牌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2010年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2015年达到300家,带动蔬菜基地60万亩,其中市级蔬菜专业示范社达到50家,省级蔬菜专业示范社达到27家。
四、重点区域规划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围绕“突出一线三区布局,强化十大优势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实现蔬菜生产优势区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突显,定位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增强。一线,即以南北纵向贯通我市的京港澳、京昆和107国道为主要干线;三区,即以保定市城区为中心划界,分成保北优型温室(包括涿州、徐水、定兴、容城、高碑店、涞水)、保南大棚设施(包括定州、望都、清苑、博野)和西部山前拱棚(包括满城、顺平、易县、唐县)为重点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十大优势特色蔬菜基地,即涿州定兴环京津优质精特菜生产基地、徐水温室西红柿生产基地、满城设施草莓生产基地、定州优质高效蔬菜生产基地、清苑设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博野蔬菜加工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容城优质芦笋生产基地、望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蠡县麻山药生产基地、唐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十大基地面积2012年力争达到173万亩,2015年达到260万亩。
(一)涿州定兴环京津优质精特菜生产基地。以定兴华农、昌明、昌利,涿州大石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涿州润生公司,高碑店鑫益农胡萝卜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重点发展面向京津的优质精特蔬菜。涉及定兴、涿州、容城、涞水设施黄瓜、西红柿、甜(辣)椒、茄子和高碑店胡萝卜。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2015年发展到75万亩。  
(二)徐水温室西红柿生产基地。以徐水白塔铺西红柿批发市场、河北德利、徐水徐绿公司为龙头,以冬春西红柿生产为主,同时发展芦笋、黄瓜等鲜食加工蔬菜生产。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25万亩。  
(三)满城设施草莓生产基地。以满城合发、绿海、明花、清苑旭康为龙头,涉及满城、顺平、易县、清苑,以设施草莓和地芸豆为发展重点,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2015年发展到25万亩。
(四)定州优质高效蔬菜生产基地。以定州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定州澳绿、丁绿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黄瓜、西红柿、韭菜、茄子、甘蓝等品种。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2015年发展到60万亩。
(五)清苑设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以清苑南王庄瓜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主要包括清苑、高阳。2012基地面积年达到15万亩,2015年发展到25万亩。
(六)博野蔬菜加工出口创汇生产基地。以博野大营、博江、麦可为龙头,重点发展棚室精品鲜菜和适宜出口加工的黄瓜、萝卜等,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
(七)容城优质芦笋生产基地。以容城绿健、河北德利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芦笋速冻及系列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容城、定兴。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4万亩,2015年发展到6万亩。
(八)望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以望都龙庄辣椒市场及羊角、众望等辣椒加工企业为龙头,包括望都、定州、清苑。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2015年发展到10万亩。
(九)蠡县麻山药生产基地。以蠡县曲堤麻山药协会、大洋集团、小仲麻山药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高阳、清苑、安国、定兴等地麻山药种植,逐步形成我市的特色主导产业。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
(十)唐县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唐县富民、恒发,涞水华益、庆水,顺平万鲜为龙头,发展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鸡腿菇等食用菌,重点包括唐县、顺平、涞水、望都。2012年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2015年发展到4万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任组长,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扶贫办、市农开办、市金融办、市供销社、市农发行、市农行、市农村信用联社、市电力公司、市市场建设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规划的制定实施、组织协调、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挂“保定市蔬菜产业办公室牌子”,办公室主任由市农业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根据省农业厅要求,市农业局增设蔬菜处,由一名科级干部兼任。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要将蔬菜产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行“菜篮子工程”县市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抓蔬菜产业的合力。农业、科技、水利、供电、供销等部门要在龙头企业申报、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土地流转、技术保障、农田水利、电力保障、农资供应等方面搞好服务;交通部门要研究制定全市绿色蔬菜通道政策,确保运输快捷、道路通畅;国土部门要在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占地方面给予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要在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注册、产品质量监督、品牌创建与保护、地理标志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场建设部门要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各县(市、区)蔬菜市场布局规划,大力支持各级各类蔬菜市场建设,指导完善市场功能;金融部门要研究制定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政策,简化信贷手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市统计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完善蔬菜产业发展统计办法,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多方融资,增加投入。要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蔬菜产业建设内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以奖代补发展蔬菜产业,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投入重点对集中成方连片新建开发和改造升级的优型棚室给予支持,对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给予一定奖励,对蔬菜发展成效显著的蔬菜基地(园区)、企业和大户,对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给予一定资金补贴。要多方筹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菜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蔬菜种植基地农户、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倡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发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提高“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融资能力。
(三)依靠科技,强化服务。通过加强与京津和驻保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内外相关企业合作,在我市建立蔬菜优种繁育、设施工程研发、商品化处理加工等专业基地,提升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积极邀请省、市蔬菜专家顾问组专家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论证,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百万菜农科技大轮训工程,使基层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广大菜农普遍接受先进实用科技培训,培养造就出一批自己的土专家、菜把式。发展壮大农民购销队伍、经纪人队伍和各级各类专业协会,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四)健全体系,提高质量。各县(市、区)都要建立专门的农产品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特别是蔬菜主产区要建立具备常规检测能力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要具备自检能力,形成农产品产地和流通环节批批检测,市、县两级全覆盖监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全市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达到100%。为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每个蔬菜基地至少配备1名内检员,每个县(市)监管机构至少配备1名检查员。市级重点开展对全市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基地、蔬菜主产区、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市区超市和配送中心的检测工作,每年常规检测样品不低于1000个,检测项目累计不低于10000项。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根据本地蔬菜生产季节,对辖区内各类农产品生产集中生产区域、质量认证产品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检测。
(五)规范发展,壮大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指导、协调和服务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纳入工作规划,摆上工作日程。供销合作系统要发挥领办、规范、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势,重点促进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依法注册,打破所有制、区域和行业界限,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泛领域的流动组合,实现数量上的快速扩张。要进一步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促其健康规范发展。要围绕当地区域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和实施各级安排的基建类和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向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合作社倾斜,积极引导培植、发展独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良性互动。
(六)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要选择一批基础好、力量强、有发展后劲的典型,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实行领导包蔬菜基地(园区)责任制,各县(市、区)主管领导、农业局长都要建立自己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联系点。有关部门要围绕蔬菜园区、专业合作社、批发(产地)市场、品牌建设等蔬菜产业确定联系点,解剖典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节目,宣传普及关键技术,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有关部门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山东等外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等,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同时,要积极“走出去”,在关键季节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内外现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靠典型带动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
(七)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各级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核心,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为切入点,突出市场监管三个重点:重点产品,包括蔬菜种子、23种禁用农药及19种禁止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的农药;重点单位,包括高剧毒农药生产企业,农药连锁经营企业,乡村农药经营门店;重点区域,包括蔬菜集中产区,农药批发市场和集散地等。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查处打击各种生产经营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农业投入品质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2012年和2015年各县(市、区)蔬菜播种面积任务分解表
2012年和2015年各县(市、区)蔬菜
播种面积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
2012年任务目标
2015年任务目标
总播种面积
设施播种面积
总播种面积
设施播种面积
名  称: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主题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保定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