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何时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区角活动”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区角活动
  导读:幼儿之间由于年龄相距小,认知水平相近,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交谈、讨论,相互间的放松与互动,是教师指导不能达到的,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不仅能够拓展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还能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协调,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新的教育观告诉我们,必须将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放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得以落实的重要因素,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考虑孩子的内在动机和需要。教师要尽力帮助孩子从多方面认识事物、整合经验、建构认知。
  新的教育目标还提出了教育应该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新的教学观也已经摒弃了&教孩子学习&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幼儿有兴趣地学习,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在区角(或区域)活动中正可以充分地体现这些教育理念。
  所谓区角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以上不难看出,区域活动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游戏,它不像正规的集中教学活动那样由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让人明显的感到教育教学的因素。但是,区角活动也并非是教师完全不加影响、不加控制的&绝对&自由天地,只不过,这种影响和控制比较间接、隐蔽,它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相对于其它的教学活动形式,区角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1、区角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个别化需要;
  2、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他们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主动、愉快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区角活动多为小组活动,这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
  4、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等等,它们所承载的多种教育功能使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
  蒙台梭利教学法和皮亚杰认知主义幼教方案都把区角活动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意识到区角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展开了对区角活动的研究。
新东方网小学官方微信:新东方小学 (微信号:xdf_xx)
最新小学热点资讯、小升初资讯、各年级学习辅导、家长知识堂,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新东方学前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阅读排行榜
学前热点推荐您现在的位置:&&>>&&>>&&>>&&>>&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分类:&& 更新:&& 阅读:&&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 区角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 掘出来。但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 。以下是自己在带领小班幼儿区角活动中的几种适时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 &&& 一、“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 衡时刻。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 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 解。如:有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警察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 “交通警”,眼看这位交通警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这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警共同想办法,找了三&&& 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下去了。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解决了交警没有红绿灯而使游戏无&&& 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用积木代替红绿灯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 能点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小班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活动中寻找到其他的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以&&& 后,我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确实学会了寻找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了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 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 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 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 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 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 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 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 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促使了幼儿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已&&& 经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功能水平,在成人帮助下获得的发展水平为最适宜水平。 &&& 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 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 “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起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预性的。如: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 儿制作玩具。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 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 卡车┄┄。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引&&& 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 促进了幼儿发展。&&& 以上是我在带领小班幼儿开展区角活动实践中地体会,在这同时我还深有感触:在平时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 依靠自己地智慧做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 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子栏目
&&&&&&&&&&&&&&&&&&&&
本站最新幼儿教育
&&&&&&&&&&&&&&&
本站推荐幼儿教育
&&&&&&&&&&&&
网友热评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指的是幼儿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具有目的性&的活动环境,投放活动相关资料,使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凭着自己的意愿与能力,以操&纵和摆弄为主,并且能够自由地进行学习内容&与活动伙伴选择的一种幼儿学习活动。区角活&动利用相关的活动室与睡眠室以及走廊和门厅&等一些室外场地,给幼儿建设相应活动的场&所。它是完成相关的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区角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培养幼儿能力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把握好指导的时机成为目前幼儿教师应该首要&完成的任务。(一)先观察再指导在指导之前,教师应该先做好观察这一准&备工作。观察可以使教师充分地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同时还能够反映教师自己的工作状&况,使教师了解之前的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指导方法进行完&善。教师只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充分地观察,&才能正确地判断出需要指导的内容,从而根据&幼儿的活动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是不是还需要更多的&玩耍时间,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合适,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有多少,只有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教师才能&分析并确定是否需要加入游戏,对幼儿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幼儿进行能力的拓展。教师只有&先做好幼儿活动的观察工作,才能够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准确地指导,避免因为成人自&身错误的看法而改变幼儿对活动的看法。(二)把握好时机,适时地进行介入指导2.1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游戏&的时候案例1: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幼儿明明由&于游戏的人数已满无法加入游戏而苦恼,但他&又不想加入其它的游戏,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例如提出“你可以想&一想其它的哪种家庭成员还能加入这个游戏&呢?”这样的问题,如果幼儿想到其他的能够加&入“过家家”游戏的家庭成员的话,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2.2当幼儿之间出现纠纷和其他行为问题的案例2: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天天不&小心碰坏了其他小朋友搭建好的房屋,小朋友&们有的非常生气,有的甚至对天天施行暴力攻&击,还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教师应该&马上进行调节,比如对幼儿们说“房屋是不是因&为地震倒塌了,小朋友们赶紧抢修房屋吧,重&新建设我们的家园。”这样的调节方式可以巧妙&地化解幼儿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幼儿们重新&地投入到活动当中。2.3当幼儿的操作发生困难的时候案例3:幼儿佳佳因为年龄较小,还不会正&确地搭建积木,他总是把小块的积木放在最下&面,把大块的积木放在最上面,导致搭成的房&子总是倒塌。这时,教师就可以给佳佳进行游&戏指导,对佳佳说:“来,我们给白雪公主搭建&一所漂亮的宫殿吧,我觉得大块的积木放在下&面要好看多了,你看,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教师通过亲自动手给幼儿做示范来指导幼&儿游戏,使幼儿能够在模仿教师行为的过程中&学会游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2.4当互动中的游戏无法深入的时候案例4: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在&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们因为每次都扮演同样&的角色而对游戏失去了兴趣,大家都无所事&事,并没有进行其他的游戏内容,此时教师就&应该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游戏,指导孩子们继&续进行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爸爸的远房亲戚,宝宝要叫我阿姨&哦,我给大家带来了小剧院的门票,大家开车&跟我一起去看演出吧!”然后再进行看演出的游&戏,这样可以使新的元素加入到游戏中,给游&戏创造新鲜感,进而再次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身的应变能力,同时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三)根据幼儿自身特点选择介入的方式因为幼儿园中幼儿的家庭背景都各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家庭影响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儿性格腼腆、胆小;而有的幼儿性格粗暴且自&私。教师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根据幼儿自身的性格特点,对介入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一旦在游戏中出现问题,由于&幼儿之间的性格不同,最终可能会发生一方幼&儿欺负另一方幼儿的现象,这样就会打破游戏&的规则,使开展的游戏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时,教师就应该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幼儿自身的性格进行培养,使&所有的幼儿都可以平等和谐地进行游戏。结语教师在介入幼儿的游戏时,一定要避免强&制或者无修饰地进入游戏,应该根据游戏的内&容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内心活动状态进行艺&术性地修饰,在不影响游戏气氛的前提下加入&游戏并对幼儿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相&应的指导效果,还不会影响到幼儿的游戏乐&趣。但在不必要的时候,教师还是应该以观察&者的身份存在于游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干涉&幼儿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应该合理地把握介入的时机,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家庭、性格和年龄等问&题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从而在不影响游戏气&氛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继续游戏。=================================分享幼教行业新动态&,传递幼教行业正能量。三明瑞麟文化, & 真诚为您服务!学前教育装备的推广和服务,产品包括:游戏材料/学习材料/运动材料/保育材料/家园共育/网络培训。幼儿园服装,大型教玩具联系电话:添加“smrlwh”或搜索公众微信帐号&“瑞麟文化”如果喜欢,请让朋友扫一扫添加关注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  摘 要: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的指导则能使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提升。分析了教师介入"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活动的时机与策略
2013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的指导则能使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提升。分析了教师介入时应考虑的要素,并进一步提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和策略。 中国论文网 /9/view-4181121.htm  关键词:区域活动;介入;时机与策略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的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相比起其他的学习形式,幼儿自由化程度较高,自主性、主动性更强,形式更加自由,变化性较大,且较多地需要依托于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准备,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更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引导幼儿的游戏,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呢?   一、确定干预的必要性   教师的干预,从干预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正向的——通过干预促进或肯定幼儿的某种行为;负向的——通过干预抑制或否定幼儿的某种行为。教师的干预应最大化地达到正向的干预,减少负向的干预。在干预之前,教师需要考虑以下问题,把不必要的干预降到最低。   1.幼儿在干什么?有必要干预吗?   2.我的干预会不会影响或打断幼儿的游戏?会不会抑制他们独立探索?会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吗?   3.若我不干预,幼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4.干预和不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确定干预的时机   教师在决定干预以后还要决定什么时候介入幼儿游戏,实施干预。良好的干预效果依赖于恰当的干预时机,但要确定什么时候是干预幼儿游戏的恰当时机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适时等待,善于观察,及时抓住介入时机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观察、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思考和行为方式。在区域活动当中,教师要尤其注意投放的材料是否充足,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具有适当的开放性。当观察到有可能需要教师介入之时,需要冷静判断,看是否真的需要。   2.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延续活动   在游戏当中,幼儿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或不知如何去处理的情况,往往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幼儿的游戏便会停滞不前,甚至使得游戏终止。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些“点”,适时地介入,与幼儿共同解决困难,使得游戏能够继续。   3.当出现不良因素时,教师应及时介入   如,不安全、危险因素,攻击性行为等,当这些因素出现时,教师应及时介入,进行调节。   三、确定干预的方式   在确定了干预的必要性和时机以后,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干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因此,更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干预的几种有效方式。   1.以自身为媒介   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干预幼儿的游戏,要考虑以什么“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以两种“身份”介入幼儿游戏,即“游戏者”和“旁观者”。以“旁观者”介入,是指教师以现实教师的身份干预幼儿游戏。例如,在交通警察的游戏中,幼儿为了争着当警察而相互推打时,教师应直接干预,帮助幼儿解决矛盾。但是这种介入方式容易打断幼儿的游戏,扼杀幼儿自我学习的机会,需要教师仔细地观察和判断,慎重确定是否需要介入。   以“游戏者”介入,是指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进入游戏,可采取平行游戏或共同游戏两种。在平行游戏中,教师可模仿幼儿的行为、动作,通过传递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关注,使教师的行为本身成为幼儿可参考的范例,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技能。如,美术区中,喜欢剪纸的文文怎么剪也剪不直,教师看到了,也学着文文剪起纸来,一边剪一边说,“我的手一边移一边剪,就剪直啦,真漂亮。”文文听见了,便去看教师剪纸,不一会就学会了。在共同游戏中,教师直接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馈,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扩展情节。如,在扮演区,银行里很热闹,幼儿都挤在一起等着存钱,这时,教师以客户的身份介入,问银行的负责人迪迪,“你们银行是不用拿号排队的吗?是不是谁挤到前面就谁先办理业务啊?”迪迪一听,看了看,便开始维持起了大厅里的秩序,很快,银行里就排起了一条长队。   2.以材料为媒介   教师除了自身的“教”以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合适材料的方法来“教”,支持幼儿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幼儿的游戏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因此,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应注意阶段性的变更,通过隐形的提示去促进幼儿游戏。如,在阅读区中,若长期都是几本相同的书,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的,若教师能围绕主题及时地更换书籍,满足幼儿对不同类型图书的需要,不仅会使儿童对阅读有更大的兴趣,还有利于主题的开展。   3.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幼儿与成人的互动固然重要,但是它不能取代同伴之间的互动。游戏是幼儿之间很好互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引导、支持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如,在建构区中,铭铭想用细的沙子堆一个城堡,可是沙子中总是有很多细小的石头,铭铭捡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捡干净,教师见状,便走过旁边,问他旁边的小朋友小星,“小星,你的沙子好细啊,搭出来的城堡真好看。是不是啊,铭铭?”铭铭听见老师这样说,立马跑过去看,并向小星取了“经”,堆砌自己的城堡。   教师干预幼儿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决策过程,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机会敏感性和灵活的决策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及指导中,对于游戏的态度、理念及对自身行为不断反思、实践、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干预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红.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教育导刊,2006(10).   [2]陈琦.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7(2).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