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些人认识了一辈子刘玉孝教授和刘翔教授吗

兰州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第五批甘肃省重点学科简介;兰州大学;2013年12月;一学科简介;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兰州大学物理学科就已开始了科学;兰州大学物理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发展过程中,以段一士、汪志诚、钱伯初、马;团队年均发表SCI学术论文210余篇,近几年发表;二学科方向;物理学一级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科研工作基础扎实;三主要建设
兰州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第五批甘肃省重点学科简介
2013年12月
一学科简介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兰州大学物理学科就已开始了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长期以来,该学科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兰州大学物理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设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93年批准设立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09年物理学本科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该学科点,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本学科建立了应用磁学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更名为“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成立“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8年获批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设立“理论物理交流平台”。本学科点是兰州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学科,近年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形成了以物理学一级学科为依托,链接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的学科群,成为兰州大学的重要支柱,是国内有影响力,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
学科点的发展过程中,以段一士、汪志诚、钱伯初、马中骐、杨正、李发伸、徐躬耦、王顺金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磁学与磁性材料、原子核物理等专业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学科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40余人,教授和副教授90余人。形成了以罗洪刚、刘翔、刘玉孝、黄亮等教授为代表的理论物理研究团队,以薛德胜、贺德衍、谢二庆、彭勇等教授为代表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团队,以胡碧涛、陈熙萌、姚泽恩等教授为代表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团队,以张晓萍、马义德、万毅等教授为代表的无线电物理研究团队。
团队年均发表SCI学术论文210余篇,近几年发表一区和二区论文100余篇,其中学科点教师在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Adv. Mater.,Nano let.,ACS Nano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五年来,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内各类研究项目180余项,总经费7600余万。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目前,在拓扑流与规范理论、非线性物理与计算物理、物质深层次结构及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中子物理与技术、强子物理与中高能核物理、高频磁性纳米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纳米材料和纳米操控等研究方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邀请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Gross、Heinrich Rohrer、丁肇中博士等世界一流科学家来本学科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 学科方向
物理学一级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科研工作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对于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满足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本学科在新强子态物理、标量张量膜世界模型、非线性动力学、胶体软物质新颖态、强关联系统、量子相干性及纠缠研究、新磁性材料、微纳磁性器件和多场耦合物理效应、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功能纳米器件与自供能纳米系统、纳米单体和纳米器件单元物性测量开始形成新的特色研究方向。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三 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术团队
理论物理:学术梯队--罗洪刚、刘玉孝、刘翔、黄亮、安钧鸿; 在本研究方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90%的老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该梯队中刘翔教授为百篇优博获得者,安钧鸿教授为新世纪人才获得者。
凝聚态物理:学术梯队--薛德胜、谢二庆、贺德衍、彭勇、庞华、贾成龙。在本研究方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8人,以薛德胜为学术带头人,秦勇、谢二庆、罗洪刚、贾成龙、彭勇、王建波为学术骨干的“多场控制的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入选2012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经费300万。
2011年陈勇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刘翔,1/3),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1人(段辉高,1/8)。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罗洪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术梯队--胡碧涛、陈熙萌、姚泽恩,在本研究方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5人,讲师11人,其中95%以上有博士学位,2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
无线电物理:学术梯队--张晓萍、马义德、万毅,现已形成了光电信息技术、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医学电子学四个以教授带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科研教学团队。光电信息技术团队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教师4人,其中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信号处理团队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教师5人,获甘肃省领军人才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团队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奖1人;生物医学电子学团队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
(二)人才培养
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葛墨林、詹文龙、夏佳文院士,刘惠春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胡青当选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刘惠春、黄跃龙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34兰州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第五批甘肃省重点学科简介等内容。 
 兰州大学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兰州...力学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拥有力学一级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  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独树一帜 校歌 《兰州大学校歌》 ( 《甘肃学院...专职院士 9人 主要院系 化学院,数学院,物理院,信息...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学校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校园...授权专业,4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 个博士...  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首页_...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 物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兰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构建和学科发展历史悠久、积淀...14%,排名第 17 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 科已荣获第五批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一级学科 0705 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070501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学校名称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0707 海洋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物理物理隐藏&& 0702 物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类别 学科代码及名称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 大学医学部一级学科 0702 物理学 复旦大学...  简介 编辑 化学化工学院是首批设置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所在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国家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物理...  水均益等 中国甘肃 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 目标定位: 国家重点学科: 硕士点: ...实验室所在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国家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物 ...中青年教师为完善第九次党代会两委报告积极建言献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5日上午,党委在科学馆201会议室召开中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听取对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党委书记王寒松,校长王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代会筹备办主任李正元,党委副书记、党代会筹备办副主任钟福国,副校长、党代会筹备办副主任景涛及党办、校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6月5日上午,党委在科学馆201会议室召开中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听取对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党委书记王寒松,校长王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代会筹备办主任李正元,党委副书记、党代会筹备办副主任钟福国,副校长、党代会筹备办副主任景涛及党办、校办、纪委(监察处)、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参加会议的中青年教师表示,两委报告(征求意见稿)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党委工作报告对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成绩的总结实事求是、令人鼓舞,对学校今后的改革发展和远景规划明确清晰、催人奋进,但报告(征求意见稿)也存在特色归纳不够鲜明、形势任务分析不够透彻、用词表述不够准确等有待完善的地方。大家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会上,院俞树毅教授提出,报告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措施,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措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平教授提出,奋斗目标的表述应更加丰富,涵盖大学功能的各个方面。研究院杨文炯教授提出,应进一步突出优势、整合学科资源,更好地发挥学校智库作用。院李雄鹰副教授提出,在文化建设中应突出强调增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校友文化建设。文学院李利芳教授提出,在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应考虑加强学院自身建设,加强对学院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工学院王省哲教授提出,应细化吸引青年人才的措施,着力解决好待遇、学科平台和子女就学等服务保障问题。历史文院冯培红教授提出,应进一步突出图书资料建设工作,着力建设一流的图书资料室;在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过程中,应更加强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院刘玉孝教授提出,在强调特色发展的同时,依然要把基础学科的发展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物理学院刘翔教授提出,在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中,应更加强调教师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更加突出对人才队伍的服务保障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蔡文成副教授提出,报告整体的特色应该更加鲜明,具体发展目标应考虑分层次表述,突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生命学院李祥锴教授提出,针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应打造联合研究平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物理学院秦勇教授提出,在发展形势分析中,应深入思考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到底是什么,机遇和挑战到底是什么,应与学校自身的实际更紧密的结合起来。民族学研究院杨林坤老师提出,应加强统筹协调,深入推进通识教育。草业学院李文龙教授,生命学院赵长明教授,核学院兰长林副教授,法学院迟方旭副教授,大气学院仝纪龙副教授,工学院雍华东、薄天利副教授参加了座谈并书面提交了意见和建议。化学院王为教授、张海霞教授,信息院梅中磊副教授,文学院刘文江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宏伟副教授也书面提交了意见建议。在认真听取了大家发言后,王乘表示,学校将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报告中,让报告更好地体现大家的共同愿望。他强调,要通过党代会的筹备和召开,明确目标、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有效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围绕“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加强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以学校为主体,加强多学科平台、基地和团队建设,引导各学科都在做西部文章中作出贡献、得到发展。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发展氛围,管理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机关直属后勤单位要为基层、一线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师生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王寒松表示,大家的意见建议都非常好。作为兰大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学校发展的更好,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的更好。希望大家围绕王校长强调的克服精神状态不足、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等问题积极、深入地思考,立足岗位干事创业。他指出,党代会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契合点,希望大家共同思考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希望大家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建功立业、建设和谐奋进大家庭的工作主题,既要思考个人价值的实现,也要有服务全局的意识。学校对中青年教师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大家以更高的工作追求和更好的精神状态,凝聚起来、攥紧拳头,共同写就学校美好的未来。近期,党委还将以多种形式,听取各中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两委委员、离退休老同志等对两委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文:付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04876
播放数:134802
播放数:225903
播放数:102542
48小时点击排行刘翔开微博有人躺枪了 网友:换马甲我也认识你(图)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刘翔开微博有人躺枪了 网友:换马甲我也认识你(图)
  新浪体育讯 刘翔[]昨天在新浪开通了微博,可是似乎网友关注的焦点有点跑偏,他们在评论里纷纷@王自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图为证~~
  刘翔在昨天晚上发了第一条新浪微博,并且附上了自己的一张搞怪图。可是突然就有网友发现这张图怎么感觉那么像那个谁!“这不是王自如吗……”更有网友直接评论:“王自如你开小号干嘛!”于是,事情慢慢就朝一个很诡异的方向发展……
  这位王自如到底是谁呢?@王自如ZEALER 这个账号也是认证用户,资料显示他是某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职业是科技测评,还曾因2014年与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的网络论战爆红网络。看到了网友疯狂的@自己之后,王自如也加入网友的吐槽中,他先是转发了刘翔微博并评论:“我觉得,我应该转一下... ”
  紧接着又转发网友微博:“我是来看评论的//@数码好女婿:相对沉浸已久才上市的这款刘翔呢,并没有给人太多的惊喜。从外观上看,还是继承了王自如以往风格,两者面部痘都比较多,影响手感,但是刘翔尺寸要比王自如大,可以称之为王自如Plus。”
  以下是网友的各种神评论:
  泰勒-德顿:王自如你怎么把微博删光啦?
  梁晏恺:王自如观光团
  屠立峰real:你是王自如吧,别以为申请个小号我就不认识你了!
  翱翔-子谦:@王自如ZEALER 有人模仿你的脸
  都是酸奶装什么特浓:王自如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拉来刘翔开微博
  侑禹:王自如你脸上的痘痘好了?别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请问有没有卖半岛铁盒:刘翔好可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评论下面就是观光团了。
  YinSean:什么时候合个影,共同搞个运动设备测评吧
  乱发迎风606:刘翔退役就赶紧来zealer吧
  户撒刀匠:@王自如ZEALER 自如你失散多年的兄弟。
  胡阿飘Sean_:刘翔眼睛比你大多了,你也就痘痘像他…
  纷纷世事无穷:田径运动员赛场失利,隐姓埋名混入科技圈做评测东山再起。
  杨Yee:真羡慕王自如 在测评界混的风生水起 还是奥运金牌得主
  史泰琛:好w慕你@些有微博~的人啊
  (狮狮狮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LZU Media Center:
[兰州大学报]庭有梧桐凤自来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引进人才记
  作为兰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百年兰大的发展建设中拥有着光辉的历史。段一士、钱伯初、葛墨林&&一代代兰大物理人的不懈奋斗在兰州大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贡献难以磨灭。
  上世纪80年代初,物理学院发展鼎盛,人才尽出,教师队伍庞大,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然而90年代以后,与学校其他学院一样,老一辈教师纷纷退休,优秀人才流失,年轻教师补充不足,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发展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整个学院的教师队伍缩少到70多人,部分学科连基本的课程教学也显得力不从心。
  面对学院发展桎梏,学院领导班子果断进行改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院上下一心,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人才困境。学院领导审时度势,结合学校政策,制定人才引进的规划方案,院长书记带头承担人才引进的工作。立足于兰州大学优良传统和深厚的科研学风,动员国内外优秀人才赴兰大任教,特别是在学界已有名气的高水平人才,担任各学科分支的领军人,如罗洪刚教授、刘翔教授、秦勇教授、黄亮教授等;同时,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每年将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动员留校,如刘玉孝教授,并积极鼓励他们出国深造,提升个人学术水平。
三心一意,厚德待人
  人才工作不仅仅是把优秀的教师引进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更好的留下来,并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优秀人才真正转变为教学科研的领军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具体的人才工作中,格外注重如何对待引进人才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优秀学术人才最大程度上提供教学科研上的软硬件条件,创造宽松有利的学术气氛。&我们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最大的感触就是优秀人才不仅要引进,更要重视他们的需求&,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杨毅说,&尊重他们的工作习惯与意愿,为他们认真服务,才能真正把人才工作做在实处。&
  在如何对待引进人才时,杨书记谈到:&我们对待人才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三心&,这也是我们学院人才工作的一贯标准。&所谓&三心&,首先是工作要用心,把学院所有工作的思路和任务都落实在人才引进和发展之上;其次是要对人诚心,对于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我们要诚心邀请,并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认真履行既定的承诺,学院的一切工作人员都要为他们的工作积极服务,提供便利;最后,要做到待人真心,为教师们的教学科研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不断完善科研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培养利于沟通、合作的学术环境,同时在生活上为引进人才提供最大保障,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工作。杨书记有信心地表示,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三心&的工作原则,物理学院的人才状况必定会得到更大的改变。
  学院萃英特聘教授刘翔对自己第一次来到兰州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是晚上,杨书记去机场接的我。薛院长一直在宾馆大厅等着,我们开诚布公地谈了一个多小时。我真切地感觉到,物理学院确实是十分重视人才,他们是真想留下我。现在我来到这里快两年了,我感觉这里的气氛很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导师希望我留下来,这里有好的传统&
  以往人们提到兰大人才的流失,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待遇问题,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使高校在给教师们的待遇上确实有一定差别。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老师表示愿意来兰大物理学院任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导师的影响。
  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理论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刘玉孝教授说:&当时主要是导师希望我留下来,老一辈优秀的教师都退休了,中间那一批也因为各种原因走了,剩下的都是年轻的教师。&刘玉孝教授先后师从赵书城教授和段一士教授,提及导师们的言传身教,刘教授有一点感触特别深,&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钱伯初老师。2000年左右的时候,钱老就应该退休了,但是钱老说他身体很好,他要一直教到80岁,正是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的导师段一士教授在国内的知名度比在学校大,学校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学术上的造诣。但是他决定留在兰大,因为他想振兴兰大物理。我觉得有这样的老师在前面做榜样,我更应该留在兰大,为兰大物理学贡献力量。&
  除了导师的盛情挽留,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兰大物理学院优良的传统。物理学院萃英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洪刚教授认为:&兰大有做科研的传统,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在物理学专业上是有基础的,那种文化底蕴是别的学校没法比的。&刘翔教授表示当初选择兰大有两个原因:首先,兰大物理学专业有一个好的传统,虽然这几年优秀的老师走了不少,但是这个传统还在。第二是虽然很多老师离开了兰大,但这也同时给我们这些新来的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机遇,因为有好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对于这位毕业于南开大学,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的老师来说,兰州大学物理学院优良的传统是吸引他来兰大任教的最主要的原因。
  正是一代代兰大物理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兰大物理学院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在这种薪火相传的交替中,兰大物理学院的精神得到了传承。
学术沙龙,如火如荼
  大学是时刻充满着自由精神和学术气氛的地方,这里无时不刻地在上演着思想的碰撞、 辩论的火花。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罗洪刚教授就表示,高楼大厦狭小封闭的空间限制了老师们的交流。在他看来,以前许多优秀的老师离开兰大,待遇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深层次上的一个原因应该是西部地区的信息交流没有东部发达,这对于教师进行科研是很不利的。
  相比于国外研究所,罗洪刚教授说:&我认为国内这种办公环境不利于信息交流。老师们平时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般见不到,环境过于封闭。大家对别人的研究都不怎么清楚,都是埋头做自己的一块,缺少一种交流的意识。其实多在一起交流交流还是有好处的,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比如一个问题,你苦苦思考不一定得到结果。也许其他专业老师的一句话,就能帮你打通思路。&有鉴于此,罗洪刚建议借鉴国外院校的做法,在兰大物理学院内部定期举行学术沙龙,为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提供一个场所。
  作为学术沙龙的负责人,罗洪刚教授不仅积极邀请本院老师来做主题发言,有时候还会去请其他学院的老师来。笔者采访的这一周,学术沙龙邀请了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一位教师。罗洪刚教授对学术沙龙有一个自己的设想,&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学术沙龙应该是一个非正常会议模式的团体活动。发言人在做主题发言的时候,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打断他,然后开始讨论。这样做是为了区别于讲座,一个人在上面讲,剩下的人在底下听。&他说,&老师和同学们对这种形式还是很欢迎的,大家几乎都会每周必到。&学院领导对这个学术沙龙非常重视,院长薛德胜教授只要在学校,就一定会参加沙龙。另外,学术沙龙还得到了学校科研处的资助。
  通过一期期的学术沙龙,老师们之间不再缺乏交流。而正是这种频繁的交流带动了思想的碰撞,对于交叉学科研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拥有国外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的带动下,整个物理学院在交流中思维更加活跃,眼界也更加开阔。
年轻人才队伍带来的整体效应
  通过几年的努力,物理学院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年轻优秀的人才来到兰大任教,仅2010年加入这支队伍的10人中有6人是从海外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这些富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年轻教授们已经成为了学院各各学科领域内的领军人才,而由他们主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刘玉孝教授1977年出生,他率领的团队一共有5名成员,最大的比他大四岁,最小的比他小2岁。这么一个年龄相仿的团队,在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刘玉孝教授对于团队的年轻化有自己的看法,&年轻人在项目申请上没有多少经验,但是可以在科研上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的团队比较团结,一起讨论问题时,气氛很融洽。&
  刘翔教授则认为理论物理出成果的年纪也就是在30岁左右。刘翔教授来兰大之前就给自己预想了两种结果,第一是随波逐流,第二是真得做出点事情。两年过去了,他确实做出了很多事情。&来兰大两年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与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整合了兰州物理界相关理论的力量。第二是与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合作,加入北京正负离子对撞机besⅢ的实验。&他说,&我出去开会,以前的同学同事都跟我说,你们兰州物理界现在非常活跃。他们一直关注着兰大物理的发展,这就证明我们这几年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毅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年轻老师们的工作状态都非常好,这对我院的学术风气是一种带动。我经常晚上或者周末过去看的时候,老师们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一个研究生曾经为了做一个实验,连续一个礼拜待在实验室里。&正是有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今天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才始终显示出一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整体精神风貌。
  在数年的不懈努力之下,物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45人;博士学位教师99人,达到77.3%,具有出国研究或学习的经历的人员达到79%。近年来,物理学院新增专任教师57人,引进萃英特聘教授5名,教授2名,副教授6名,选留博士48名;聘任萃英讲席教授5名,聘任兼职教授18人,客座教授3人,荣誉教授1人;聘任教授9人,副教授29人;聘任博士导师13人,硕士导师30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新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提名奖获得者各1人。在现有的人才状况下,已经能较为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工作任务。以青年教师为主的人才结构,使整个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显得蓬勃向上,动力十足。
  对于兰州大学人才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失的现象,人们戏称这是&孔雀东南飞&。而如今,兰州大学大规模地引进人才,使得中国高校人才版图在西北方向上发生了倾斜,物理学院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努力也增加了人才版图倾斜的筹码。现在的兰州大学物理学院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吸引着海内外优秀的&凤凰&来此筑巢安家。 (本报记者 张北辰 学通社记者 侯冲 陈永磊)
  (《兰州大学报》日第三版)
编辑:法伊莎
兰州大学报
273来顶一下
版权声明:兰州大学新闻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兰州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兰州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翔和葛天怎么认识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