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教育信息网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论文类型是基础还是应用研究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丰富、开拓能力强的建设人才。在人才培养交教育过程中,特别注意在研究生中提倡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树立优良学术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在选题上瞄准国际前沿,强调创新性研究,对博士生发表论文提出了比学校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对研究成绩突出的博士研究生,则由实验室提供经费,组织他们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举办的学术报告会,都要求研究生参加,并进行考评。
实验室历年培养研究生情况(单位/人次)
博士生 Ph.D Students
硕士生 Master Students
博士后 PostDoc
近五年来,实验室共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22人(外籍1人)、硕士研究生828人,出站博士后16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丰富、开拓能力强的建设人才。实验室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747人,硕士研究生683人,在站博士后20名。实验室积极接纳外籍学生来实验室学习攻读学位,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有来自法国、日本、巴基斯坦、伊朗、越南、缅甸等国的14名研究生来我室攻读学位或交流访问。
实验室历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名单
全国优秀博士
超导线及其多孔涂层在超流液氦内的传热性能
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分置式斯特林制冷及脉管制冷剂性能改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高精度流体热物性测试实验系统的研制及二甲醚热物理性质的研究
流动传热问题先进算法及其在强化空气对流传热应用中的研究
生物质超临界水流化床气化系统的研制与气化制氢特性研究
基于强化分离光生电荷的光解水制氢可见光催化剂设计与改性
流动与传热的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全国优秀博士
学位论文提名
颗粒悬浮体多相流及其相分离现象
基于PIV技术的换热器内部场分布特性研究
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直喷燃烧特性和预混层流火焰研究
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结合EGR的发动机和预混层流燃烧研究
实验室毕业生获得奖励状况(截止2012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次,长江学者4+1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6人次,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次,陕西青年科技奖5人次,陕西青年科技新星2人次,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7人次,西安交大&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6人次,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人次,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5人次。
近五年来实验室培养国家级人才情况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专门人才成为实验室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管理人才,为大型国企和兄弟院校输送了大批学术带头人和技术中坚力量。毕业生秉承&勤勉踏实、忠恕任事&优良传统,以过硬的综合素质享誉国内外,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骨干和领军人物的作用。
在实验室取得学位
所获荣誉和称号
现工作单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
华北电力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
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评议组专家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执行院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国家能源局
运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11-)
运城市政府
千人计划(2012)
上海交通大学
千人计划(2012)
陈学俊 张鸣远
千人计划(20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茅以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青年千人计划(第二批,2011)
西安交通大学
青年千人计划(第四批,2012)
西安交通大学
青年千人计划(第四批,2012)
西安交通大学
实验室培养外籍人才情况
为了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国际影响力的深度和层次,实验室把积极接纳外籍学生来实验室学习攻读学位、或短期联合培养合作研究作为一个新目。在接纳外籍学生方面,不断探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贾斗南教授和秋穗正教授培养的缅甸籍Aye Myint博士,于2004年取得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Aye Myint博士现任缅甸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副司长,为缅甸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中缅科技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实验室该学科方向也得到了西方国家学生的青睐,现在在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法籍学生Christophe Sieuret, 毕业于法国Ecole Centrale Marseille大学。
实验室从事发动机清净燃烧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的黄佐华教授团队,因实验设施齐全、设备精良而引起了从事同类研究的日本学生的极大兴趣,近几年日本群马大学、广岛大学都特选硕士生定期来实验室进行专项实验研究,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深度。
美国、印度的多位学生对郭烈锦教授团队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正在积极申请来室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方向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接收了来自巴基斯坦、伊朗、蒙古和法国等国获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来实验室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已有1名博士毕业(巴基斯坦Ahmed Asad)。
正在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Melody Anak Kimi,通过实验室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了解了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主动联系来实验室进行短期学习与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等期刊。另外来自马来西亚的Lim Siong Chou(林训兆)自费来由实验室发起建立的新能源专业攻读本科学位。另外还有美国、印度的多位学生对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很感兴趣,正在积极申请来室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等。
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现任缅甸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副司长
Christophe
攻读硕士学位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gasoline swirl injector
日本群马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gasoline swirl injector
日本群马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fueled with diesel dissolved CNG in a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日本群马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Combustion
of dimethyl ether-
premixed mixture.
日本群马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Natural gas-hydrogen premixed spark
ignition engine
日本群马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Combustion
Process in a Constant Volume Vessel
日本广岛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ternal
Combustion
日本广岛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combustion
research of propane-air premixed mixture
日本广岛大学,硕士生
短期研究:
visualization study of propane-air premixed mixture
日本广岛大学,硕士生
攻读博士学位
Azam University
Nyamsi Serge
攻读博士学位
School of Agro-Industrial Sciences
攻读博士学位
Don Technical University
攻读博士学位
University (Qazvin Branch)
Aamir Shahzad
攻读博士学位
College University Faisalabad
Alsamani Ahmed Mahmoud Salih
攻读博士学位
Neelain University
Hussain, Mazhar
攻读博士学位
Institiue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Lotfi, Babak
攻读博士学位
Takestan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Pasquier, Ulrik Sigurd Patrick
攻读硕士学位
Centrale de Nantes France 法国
Baldan Batzaya
攻读硕士学位
JUST-OIL CO.LTD
Lashari Najeeb Ur Rehman
攻读硕士学位
UET Jamshoro, Sindh, Pakistan
攻读硕士学位
UET Jamshoro, Pakistan
Mubashir Hassan
攻读硕士学位
Urdu University, Pakistan
Melody Anak Kimi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Lim Siong chou
攻读本科学位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19952081865391.75
192013620132011201250
20109201362015
MPAccMPAcc
MPAccMPAccMPAccMPAcc6
MPAccMPAccMPAcc20200
MPAccMPAcc60MPAcc
MPAcc25MPAccMPAccMPAccMPAcc
MPAccMPAcc
20101064613
2010102828100020145+3
2008MBA300MBAMBA20152MBA103020020005300
201591.430311200
201492092210%AACSBEQUIS
3325615.074.737.7%20106
98521111645371010
30002015550015300~5009
2015101482514825
2015577270001001000323052014
2012MBA(FT)MBA54MBA
201392014102424201410162440
2015-GIXOpen Fiesta2016
202050++++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之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中国研教网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之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异同
在职研究生学位论文之全日制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异同。
 &【摘要】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进行了对比,对两者各自的入学录取、报名考试、培养及学习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全日制研究生论文;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在我国,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暂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其中,我国的成人教育始于抗战中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扫盲识字班等教育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应该是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高教部批文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进修班和培训班教育。  在经历近六十年的不断规范和革新以后,如今的成人教育包括由普通高等学校和教育学院创办的成人高等教育、由团体或社会力量创办的成人教育(依托高校)和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短训班、进修班及学习班。其中,在职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近几年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参加此类培训学习。  研究生(Graduate student),在中国统指大学后攻读更高学位的人。现任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的徐小平教授则认为:大学后教育,其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研究”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比如基础科学和高科技。  这样的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取向是大学、政府或企业的研究机构,其职业头衔是教授、研究者等。在这种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后教育中,博士学位往往是未来的入门资格,姑且可称其为“学术研究生”,即传统意义上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然后再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包括政府官员)去读一个非实用性的在职博士,既能提升自己从业能力,也能提高自己升职资本。而另外一种,虽然在美国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已经实现多年,但可惜在中国还没有被人们意识到,这就是职业学院制度,比如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等。  这种学院的学生,本质上不是“研究生”,而只是一种为了进入所学专业的而接受的职业培训,即“职业研究生”。这两个理解,其实都已经偏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只能称为“在职研究生”,即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列。此类研究生是经过高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获得与脱产相同的研究生毕业的学位,但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和培养管理等各方面,我校又各有所不同,我将在下文予以一一对比。1、入学资格及录取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都要求是我国公民,都要拥护党的领导,都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在职研究生则放宽到了国民教育序列皆可。  在专科生源方面,全日制研究生要求是毕业后2年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两者被视为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者);而在职研究生则视类别的不同又各有要求,如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为有相关实践经验的,毕业时间达到3年或者3年以上的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生(含全国自学考试毕业生),以及应届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生;而工程硕士为在职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教师,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取得资格3年以上且要学位证,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生可无学位证,但要取得4年以上方有资格;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要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取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以上资格达3年,须报考与本职教学岗位相关的学科、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招生,取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以上资格达3年,但前者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后者则须3年。  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资格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在职研究生的学习范围一定要与其相关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否则便偏离了其入学的真正意义。  2、报名方式和考试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都要经过国家统一的入学考试,都是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都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且要在复试阶段进行严格的报考资格审查,考生所填的各类信息及相关证件都必须真实无误。  但全日制研究生的硕士入学考试为每年1月进行,除了全国统一考试外,还有推荐免考和单独考试两种方式,考试科目分为政治、英语、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综合知识,同等学历者还要加考专业基础知识(本科程度);复试在初试后3个月左右进行,内容有一门专业课程的考试和面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实验操作和面试等;而在职研究生则是在每年的10月或者11月的时候参加“GCT”( Master ofEngineering)入学考试,初试试卷分为语言表达、数字基础、逻辑推理、外国语(分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等四种能力测试,满分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高师和中职两类考生还要考专业基础课,复试时再组织政治理论测试,农推硕士等其他类考生则在复试阶段进行专业考试和相关入学测试。  3、培养方式以及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采取全日制脱产在校就读的方式,而在职研究生则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其在读期间的人事关系、组织关系都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医疗等均由原单位负责,学位论文必须由本人完成,并能体现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都为三年,全日制研究生有特殊情况可申请适当延长到四年。而在职研究生研究生高师和中职硕士的学习年限与全日制研究生样,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其中高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从2009级开始,将完全按照各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学期间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堂授课,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半。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都必须满三年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提前修课者须在取得入学资格后满两年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全日制研究生在达到学科教育、论文发表等的要求之后,能取得毕业证书,如果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并拿到合格证是,就能获得学位证书;而在职硕士在满足以上条件后(不做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能获得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  姑且不论两种教育方式是否都学到了真正必要的东西,单就教学水平而言,两者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其实是共享的。学校只能提供教学设备、教学场地、书本等的硬件服务和教师、校院两级管理人员、后勤部门的软件服务,但是学到知识的多少和科学研究的深度,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的态度。就这点而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无法说明两者地位的孰高孰低。笔者认为,对于真正热爱学习的学子而言,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并不重要,学习就像埋在土壤中的种子,只要自己精力的培育和灌溉,都能收获娇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文章由整理编辑,原文地址:/info-detail/info3608.htm 转载请保留出处。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在职研究生专业招生简章]
本站关键词:
咨询服务010-&&京ICP备号
Copyright & 2004 - 2016 中国研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学位信息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