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能称多数吗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马克思史学的主导下,我国史学家习惯于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其结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同时阶级斗争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观点曾长期统治了中国的历史学研究。
现在的史学界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反对传统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现在的主要观点是官民对立,而非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对立,这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官,即官僚集团,其中也包括皇族贵族。民,主要是庶民百姓,其中也包括庶民地主和商人,当然,比庶民更低等的贱民更是官僚压迫的对象。官民之间的对峙和冲突,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王亚楠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毅《官民对峙_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史的基本矛盾》(《领导文萃》2009年12期)、黄敏兰《评农战史专题中的严重失实现象》
(《史学理论研究》 1995年第4期)、孟祥才《如何认识中国农战史研究中的“失实”问题》 (《泰安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张显清《明代官绅优免和庶民“中户”的徭役负担》(《历史研究》
1986年第2期)等。
传统的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最显著的就是频繁的“农民战争”。民间流行的是“官逼民反”
,而不是“地主”逼“农民”反。王亚南即指出:“我认定`官逼民反’的官,不当理解为某个或某些特别的官吏,而是整个官僚统治。”黄敏兰也指出官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残酷剥夺是历代起义的主要原因,许多庶民富户因不堪忍受官僚的剥夺和欺压而造反。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官僚与民众之间的对峙和冲突。一般人认为官僚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而王亚南认为,官僚不是简单地代表其他阶级,而是“自有特殊利益”
,“自己就是支配者阶级”。可以说,“官民对立”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阶级矛盾。中国的官僚自身构成了一个阶级,其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以权谋私,用政治权力获取经济利益。官僚阶级的以权谋私,首先是贪污和受贿。王亚南尖锐地指出,中国的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官僚的贪污和受贿,已形成了普遍的、日常化的现象,任何严刑峻法都难以禁止。官僚“以权谋私”
,离不开与地权、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结合。“商业、高利贷、地权兼并、差役、摊派、贪污,都像配合得非常周密。”根据官民对立的社会主要矛盾,王亚南把中国古代社会称为“专制官僚社会”和“中国官僚社会”。
中国古代大量的史料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国家同它的赋税和徭役的征课对象之间的矛盾。这个征课对象的主体应是自耕农与半自耕农,其中当然也包括不享有免赋免役特权的一般地主,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不像农民与封建国家的矛盾那么尖锐。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因地租剥削过重而引起的佃农大起义还不多见,倒是自耕农因受不了封建国家过重的赋役征课而自动举家投献地主作佃农的情况多有记载。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的队伍基本上是自耕农和半自耕农,而在豪族地主田庄上的佃客等反而跟着他们的主人参加镇压农民军的活动。这说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特别是与他们的剥削对象之间的矛盾虽然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矛盾之一,但与农民阶级同封建国家的矛盾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居次要地位。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不管怎样残酷,因为这种剥削关系是租佃制,农民可以转租,这种剥削大体上就得服从简单再生产的规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只要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社会就不致于发生大的动乱。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可以说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都不是由地主的剥削直接引起的,因为地主阶级的剥削不可能普遍地破坏简单再生产的社会条件。而专制君主国家靠权力强行征收大量赋税、徭役,剥夺了农民进行简单再生产的手段,农民只能铤而走险。我们不同意那种认为中国的地主比西欧的地主更坏,只会杀鸡取卵的观点,这种观点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事实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常常发生国家编户民逃入地主之家的情况,以逃避国家的徭役赋税。
而除了官府的横征暴敛,每遇自然灾害,自热更加深了官民直接的对立。“吏多私,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汉书·石庆传》)。官吏的苛征,使得定居者所承受的压力甚至远远超过流亡昔的艰辛,这样的形势,当然使得流民问题成为愈来愈严重地威胁政治安定的社会问题。董仲舒指出“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汉书·董仲舒传》)《汉书·食货志上》记载,“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汉武帝在指责公孙贺的政治失误时,也曾到“下吏妄赋,百姓流亡”的情形(《汉书·刘屈骜传》)民众并不只是为了躲避官府一般的征而甘愿流亡的,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过于苛重的“征赋”及除此之外使“田家又被其劳”的摇役负担。这就是所官吏“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而且后流亡者往往被迫承当先流亡者的负担,于是流民数量越来越聋“是以田地日荒,城郭空虚。”这种看法,在当时显然是种比较清醒的认识。
官僚集团的贪腐、封建政府的重税盘剥,再加上时常爆发的自然灾害,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官民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农民战争,所以可以说,官民对立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国社会分配的主要矛盾分析报告》
我国社会分配的主要矛盾分析报告
分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题 目:怎样看待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高材1103小组成员: 李延辉王润珂 吴桥屯怎样看待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分析报告 时间:2012年11月地点:校园、超市、街道、社区、网络;样本:教师、学生、超市顾客、售货员、路人、小区住户(共收回有效问卷177份); 组员:李延辉,经桥,王保军,丁杰,穆鹤鸣,王润珂,吴桥屯;方法:问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法;主题背景公平是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公平既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更是政策选择的问题。对于“公平”有四种理解:一是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二是按劳分配的公平观;三是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四是包括经济公平、机会均等、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在内的社会公平。由公平的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较大是当前社会不和谐的根源,而社会的公平的核心在于分配的公平,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矛盾即为社会分配问题上的主要矛盾,目前,社会分配存在诸多问题。在当代社会,分配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架构,利益分配方式越来越成为制度架构的本质规定。当前,分配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是否有比较优势的试金石,也是制度之争的高地。社会分配是当今争议最大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中居首位。而如何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则是世界性的历史课题。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一切朝代更迭、政权交替,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分配方式则决定着政治的形态。政治的本质在于使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至今存在的所有政治模式,都宣称能公正解决分配问题,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是一个尚未根本解决的重大课题。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目前我国的分配形态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分配形态,它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有相对成熟、固定的分配模式,也不可能像有的人所苛求的或有的人所企盼的那样尽善尽美。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性分配模式仍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索,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社会分配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一、主要内容:第一,您认为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是什么?第二,您怎么看待这些矛盾的?第三,您了解政府解决收入差距的举措么?第四,你认为政府为了改善我国分配不公过分而推出的措施有无实际效果?第五,您认为造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第六,在造成我国目前分配不公的原因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是最不可容忍的(可多选)?第七,您觉得如何更好的解决国民分配不公这个问题(可多选)?二、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部分人真的先富起来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在我国各个社会群体利益格局被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分配不公现象日益突出,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通过此次调查,希望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分配问题及引起分配不公的原因,并试着找出解决分配不公的合适途径。三、本次调查结果参见附表:附表:中国社会分配问题调查结果票数 百分比1,您认为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是什么?贫富差距 120 80%教育分配不公 20 13%就业机会不公 5 3%其他 15 10%总投票者 150 100%2.您认为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如何?相当悬殊 140 79.10%很大 29 16.38%一般 6 3.39%还好 2 1.13%总投票者 177 100%3.您怎么看待收入差距大这个问题?挺好的,先富带动后富 11 6.21%正常,经济发展必经过程 21 11.86%票数 百分比不好,让大多数人面临问题 144 81.34%无所谓,与我无关 1 0.59%总投票者 177 100%4.您认为贫富差距额可以避免么?可以 22 12.4%不可避免,但采取一定措施可以 107 60.5%几乎不可避免 48 27.1%总投票者 1775.您了解政府解决收入差距的举措么?很了解,比较关注 18 10.17%略有了解,具体不清楚 150 84.75%完全不了解,没有关注 9 5.08%总投票者 177 100%6.你认为政府为了改善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而推出的措施有无实际效果?有的,成效比较显著 17 9.60%一点点,治标不治本 132 74.58%一点作用都没有,依然严峻 28 15.82%总投票者 177 100%7.您认为造成我国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市场分配 59 33.33%财政分配 64 36.16%腐败问题 121 68.36%农地征用 44 24.86%城市房屋拆迁 31 17.51%国企改制 81 45.76%股市违规操作 40 22.60%其他 29 16.38%8.在上述原因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是最不可容忍的(可多选)?市场分配 11 6.21%财政分配 19 10.73%腐败问题 123 69.49%农地征用 8 4.52%城市房屋拆迁 4 2.26%国企改制 21 11.86%票数 百分比股市违规操作 5 2.82%其他 7 3.95%.您觉得如何更好的解决国民收入差距太大这个问题(可多选)?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 86 48.59%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65 36.72%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 71 40.11%鼓励富人发展慈善事业 8 4.52%提高高收入者的纳税比例 102 57.63%形成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体制 129 72.88%四、数据分析及观点浅谈:(一)国民基本认同我国贫富差距很大在回答“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的问题中,有79.10%的人选择了分配相当悬殊,16.38%的人认为分配差距很大。只有3.39%人认为我国的分配差距还可以接受,1.13%人认为我国的分配差距为一般。虽然各方对目前我国收入不合理程度的估测不同,但对“差距不断扩大”的共识却相当高。(二)多数人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弊大于利在回答“社会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的问题中,81.34%的人选择了“不好,经济发展过快的成果并没有惠及人民大众,反倒让大部分人不得不面对物价上涨等问题”。11.86%的人选择了“正常,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产生贫富差距”。6.21%的人选择了“挺好的,先富的人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让更多人共同富裕”。只有1个人选择了“无所谓,与我无关”。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三)大部分人认为,贫富差距不可避免我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庞大,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而专业技能匮乏的人群以及相对低素质的人口只能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低薪工作。中国追溯到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很多磨难,以至于在科技,工业等各方面落大幅度落后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但也正因为这样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从其他国家学德到的启迪才可以说出:“要用20年的时间,走别人100年走的路” 所以中国的经济可以突飞猛进 连续N年保持2位数的GDP增长。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瞬间大幅度的拉大贫富差距。若把全国人口作为样本,从改革开放打破大锅饭之后,从均贫到致富可以说是一个概率事件,同样贫穷也是一个概率事件。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贫困人口的数目不容小视,而众所周知,贫富差距主要还是取决于贫困人口。综上原因,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四)政府出台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在国民中关注度高在回答“您了解政府解决收入差距的举措么”的问题时,84.75%的人选择了“略有了解,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不太清楚”。10.17%的人选择了“很了解,我很关心政府对人民生活的改善推行了什么措施”。只有5.08%选择了“完全不了解,不知道政府有推出过措施”。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而政府出台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也得到了国民极大的关注度,这与学术界汗牛充栋般的研究相呼应,显示出这一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与急迫性。(五)多数人认为政府推出的解决措施并无实际作用在回答“政府为了改善我国收入差距过大而推出的措施有无实际效果”的问题时,90.57%的人选择了“一点点吧,但是成效不大,治标不治本”。15.82%的人选择了“一点作用都没有,现状没有改变”。9.60%的人选择了“有的,成效还是很显而易见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觉得由于政府措施实施不够透明,执行力度不够大,虽然政府为应对贫富差距实行了一系列举措,但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物价飞涨等民生问题仍未得到显著改善。中国社科院将认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既反映了百姓生活的难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难点。现在的贫富差距的形势依然严峻,革命尚未成功,政府仍需努力。(六)腐败被认为是造成分配差距的主因在回答“造成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可多选)”的问题时,有68.36%的人认为是腐败,排第一位,并有人指出“腐败是其他原因的总结”;选择国企改制的人占45.76%,排第二位;选择政府财政分配的人占36.16%,排第三位。这种排列支持了本报告腐败是贫富差距成因中的关键性原因的观点。在人们看来,许多惠民政策由于贪污腐败等问题往往起不到惠民的作用,反而会害民。现有的不公体制是滋生腐败、滥用公款等灰色收入的温床,官商勾结,形成特权阶层,攫取了大笔非法财富,从而加大了贫富差距。(六)腐败为“最不能容忍的”问题在回答“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中,您认为哪种是最不可容忍的”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腐败,占69.49%,第二位是国企改制,占11.86%,第三位是财政分配,占10.73%。说明腐败是一个众夫所指的问题。同时,对财政分配提出质疑的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说明人们一定程度地认识到了政府财政的顺调节作用,并且觉得难以容忍这种非劫富济贫式的分配,希望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平分配责任。以往的社会学研究证明,贫富分化之所以威胁到社会稳定,是因为,分化造成了“社会结构紧张”,而结构紧张使社会关系处于敏感状态,十分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而腐败会让大家产生“相对剥夺感”,它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容易极大地引起普通民众的反感与不满。有人认为将腐败说成是改革是最不能容忍的,反映出人们反感某些官员以改革之名行利己之实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富穷不能怨人是对的,但中国的问题是竞争太不公平”,反映了对机会均等这种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的诉求,说明人们在呼吁政府职责与政府权利要对应,政府应该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多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七)形成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体制迫在眉睫在回答“如何更好的解决国民收入差距太大这个问题(可多选)”的问题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形成一个成熟、机会均等、竞争公平、岗位公开的市场竞争体制”,其以72.88%位列第一。“政府进一步提高高收入者的纳税比例,并把纳税的门槛做适当的调整”以57.63%居第二。同时有48.59%的人选择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分别以40.11%、36.72%排第四、第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富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部分财富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在人们心目中并不会起什么实质性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一个开放和流动的社会,实现公共权力的阳光操作,调整和规范公共权力获得和行使的方式,完善获得、使用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开放、公开、公正的公共权力体制,打破各种体制性壁垒,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消除垄断因素的影响,实现社会的多元竞争机制,切实保障各种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规则面前的平等权利,创造一个起点平等、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五、关于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毫无疑问,贫富差距的控制,需要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政策,因为只有政府才具备宏观调控的能力。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恰恰是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和无作为。因此,我们认为,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和提高政府的办实事能力是重中之重。但是具体的工作我们在此不讨论。以下是对政府工作的建议:(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制度、体制设置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是产生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重要。“这就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特别是要打破或削弱行业的垄断,加大整顿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额外不合理收入,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权力约束,坚决惩治腐败,消除贪污腐败、非法致富的土壤和根源。要杜绝权钱交、贪污腐败、行贿受贿、行政垄断等恶劣现象,防止部分人用非正当的手段,投机钻营而暴富。这就要严格执法,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民主的监督。通过健全的法制、良好的权利约束机制来消除经济腐败产生的根源,避免因非法收入而导致的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引用)(二)完善分配制度,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在初次分配中,应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但在再次分配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来缩小初次分配 造成的收入差别。税收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结构,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比例,防止高收入阶层的偷税、漏税行为,要从源头上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征收和控制,对过高收入进行调节。同时,在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开征了遗产税的情势下,我国也应尽快开征遗产税,遗产税的开征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此外,还要建立起一个高效和易于管理的税收体制,提高税管效率。社会保障制度是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的有效经济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尽快把农民等低收入者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通过社保体系对国民收入实再分配,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三)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在观念上,高度重视区域统筹,由不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转变,大力推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应在投资、金融、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给予适当国家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劳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三是充分发挥东、中、西部的优势互补,加大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发达地区支援中西部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增加对中西部的科学教育的投资,促进中西地区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着重培养西部建设人才,提高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走上一条主要依靠自己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和缩小地区差距的坚实道路。(四)打破城乡的隔阂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平等和公平竞争。因而,要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让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城区之间享有充分流动自由和同等的就业机会,并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镇定居谋业,促进农民向城市或者向更高阶层的合理流动。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因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中央转移资金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额度,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加优惠的开放政策,引导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互补性经济技术合作,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从而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六、小结:构建和谐社会,贫富差距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虽然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中所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合理的贫富差距是可以接受的,但现在我国的贫富差距的程度已经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贫富差距的程度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合理的贫富差距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而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是单方面的。以上几点建议并不是刻意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缩小贫富差距,更不是为了劫富济贫。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手段,它应该时间古井可能的减少不合理的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挤掉其水分,使贫富差距更加合理。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社会的到来,中国的贫富分化将会越来越大。贫富分化在所难免,我们既不能因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而忽略它对社会稳定、公平存在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因其存在种种问题而全盘否定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重回平均主义、大锅饭、低收入低消费低效率的年代,对此,社会各界在今天基本已达成共识。更多的声音是要求对贫富差距进行“适度”的控制,以最大限度的抑制其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损害。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非主要矛盾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非主要矛盾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与其相反,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非主要矛盾。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非主要矛盾。
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  用逻辑关系图表示,是这样的形式:  ┌量变质变规律——变化规律:内部变化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核心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发展规律:外部过程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包含在肯定否定规律内部,属于发展的连续性具有的客观规律。  从哥德巴赫猜想的哲学证明中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表现得最突出,其次是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存在不存在呢?我们说,这个规律在哲学证明中也体现出来了,但是很不明显。  众所周知,现实中的矛盾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此时矛盾双方处在可以感知到的认识层次上。一种是必须通过反思才能把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它是人们直接感知不到的矛盾。  对于辩证法的规律来说,主要揭示出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点,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质自身内部的矛盾两方面。这就是哲学规律具有的特点,上升到本质高度把握客观存在的现象联系。  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从认识层次角度上讲,辩证法三大规律中,量变质变规律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因为它是以统一体的变化形式存在的客观规律。其次是对立统一规律,它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它的认识深度从外部统一体上升到统一体内部的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比量变质变规律深入一层,相对来讲,量变质变规律的特点如果相当于认识中的直观性的话,那么对立统一规律的特点就是相当于认识中的直接性,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则是相当于认识中的间接性,按照康德的划分方法,它们三者依次相当于感性、知性和理性。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上升到理性高度,它的特点是隐藏在矛盾的内部,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本质。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理解和认识上都具有很高的难度。  [编辑本段]对立统一规律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了客观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具有的特点,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依靠斗争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②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理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  ①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避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③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思考,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B.实践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斗争的一面,也要善于调和和妥协,进而解决矛盾。  ③党的十七大深入系统阐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以及“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理念,正是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典范。  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双方形成矛盾统一体,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构成了事物的自我发展。  (3)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事物的量变。  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  ②实现事物的质变。  当矛盾双方力量发展达到了极限,斗争性则突破极限,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事物产生。  (4)全面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意义。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②斗争性和同一性在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作用。有时同一性起主要作用,有时斗争性起主要作用。  ③事物的发展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要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发展。  (5)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①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强调矛盾的同一性。  ②和谐并不否认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③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差异,化解冲突,创造“双赢”,促进发展。  3.矛盾转化的原理  ①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实现的。  ②矛盾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  ③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④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是主体的任务。  ⑤否认转化,用凝固的观点看事物是形而上学。不讲条件空谈转化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涵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特点。  ③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多种解决形式。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①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事物)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③个别包括一般,一般不能完全包括个别。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  ④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不同的层次和范围)。  (3)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①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事物不仅是把握现象,而是分析其内部的矛盾关系,分析事物矛盾内部的对立因素的关系和作用。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分析事物的矛盾就要深入到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一般原因。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事物存在的特殊本质。  ③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仅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理论是从具体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而具体实践则表现为个性。  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6.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就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实质。  ①一方面,它是有两点的重点论(即辩证法的全面观)。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②一方面,它又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以重点论为补充。  坚持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折衷主义均衡论。  [编辑本段]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1.涵义  ①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④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⑤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⑥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④割裂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两种形而上学:“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它们割裂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意义  ⑴、要坚持适度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⑵、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  物的飞跃和发展。  ⑶、要重视量的积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必须首先作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要有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就好像开门,猛力推门门会反弹回来关上,只有徐徐用力门才能开一样。李泽厚说中国实现民主的途径就和开门是一个道理,不能急躁,这就是适用了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的哲学道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日损”都是量变的过程。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⑷.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量变过程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信念、毅力常常会半途而废,所以成功者毕竟不是多数。不仅量变的终点是有意义的,而且量变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这意义的来源之一是质变的回溯。质变目标的回溯使量变过程的艰难困苦具有意义。  ⑸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