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无故特别焦虑.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多的忙不完很焦虑

【春雨好医生】安婷谈“焦虑症”:疼痛是身体的宣泄
春雨好医生&·&
春雨好医生&·&
每期邀请一名春雨好医生谈谈您关心的话题。
  8月11日,美国著名影星罗宾·威廉姆斯因饱受严重抑郁症的折磨而自杀的消息,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心理疾病的关注。焦虑症也是一种情绪性障碍, 是仅次于抑郁症的高发性心理疾病,它常常与抑郁症同时发生。  下面就由本期春雨邀请到的安婷医生来聊一聊“焦虑症”这个话题。  (文字由口述录音及相关资料整理完成)  ① &焦虑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是常见情绪,焦虑症常伴有躯体不适。”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  焦虑症会反复,有高峰,又衰落。这样反反复复,达到诊断标准要3个月。经常性的心理不适、担忧,非常容易转成躯体症状。这是身体的本能。比如应对一种莫名的恐慌,疼痛会投射到身体上。心理学上说,这种疼痛是身体的宣泄。我找不到原因,这是一种莫名的难过,如果转化为我躯体的不适和疼痛,这是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幼稚的、不合理的,甚至病态的宣泄手段。但这是一种表达。  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反复洗手。假设我们把他绑起来,这会加重他原有的焦虑。洗手这个举动,是为了缓解他内心的焦虑,因为患者认定,他手上沾满了会让他致病甚至死亡的细菌,所以我要反复洗手。不洗手,焦虑就没有承载。它是一种补偿性的行为。  ② 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得了焦虑症或抑郁症?  ——“患者常有的反应是,不愿意证实我有这样的问题。”  首先心理疾病的自查非常重要。  比如你开心与否,不开心与否,你是知道的。但是你的这种不开心的情绪如果持续很长时间,似乎无法得到改善和控制,这就是一个信号。比如心理学上经常1个月或3个月作为一个“度”的量化时间,部分达到6个月或1年。焦虑性神经症或者强迫症是以3个月为判断点。 抑郁症表现为持续性的心情低落和精神运动迟滞,这种精神状态超过一个星期的时候,病人基本已经撑不住了。这种症状反复超过一个月的时候,就能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以焦虑症作例子。当我们因焦虑发生自主植物功能神经的紊乱时,以自主植物功能神经的亢奋为主要表现。  当交感神经亢奋的时候,竖毛肌收缩,大脑缺血。表现为头发麻,头晕耳鸣,头痛。  瞳孔的开大肌收缩,就像照相机镜头,瞳孔放大,所以紧张时看东西是懵的,似乎是模糊的。  咽后鼻异物感,总以为自己慢性咽炎。这其实是焦虑症的一个症状。  心跳加速。  长期焦虑状态下,对内脏的感受会异常敏感。上行网状机构的功能是过滤,它过滤掉我们对内脏的感受,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外部,去劳作、生活、抵御外敌。当焦虑或抑郁时,网状结构功能紊乱,所以患者对内脏的感受非常敏感。他感觉到心跳跳得特别快,甚至能感受到胃肠道的蠕动,血管的搏动。我的很多病人躺下来能听到自己心跳声或者耳部血管的搏动声。  在焦虑或抑郁的状态下,胃部的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弱。表现在胃肠道上,就是打嗝、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入睡困难。白天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怎么都睡不着。  睡眠很浅。多梦,易醒、早醒,一醒就特别精神,这叫警觉性增高,这也跟上行网状系统有关。睡眠质量差,第二天就非常疲劳。这样的循环又加重了他的消极观念。  刚刚发生的事情特别容易忘。钥匙我放在这儿,扭头就忘了放在哪儿了。这是一种焦虑状态。焦虑症基本会有这种症状,叫近事性损伤。但是以前的事情记得很清楚。  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这很重要。内心的冲突、压抑是看不见的,潜在的,对环境已经产生耐受性。患者常常感受不到自己的压抑,认为日子就是这样的,慢慢接受了。但是身心一直不够健康,生活质量也比较低,但他原本可以活得更好。愉悦、饱满、乐观、自信,才是好的状态。这其中人际关系良好是很重要的一环。  再有,已经出现躯体形式障碍。  当身体已经出现上述种种“不舒服”的情况,但经反复检查,却又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许多人都不明白,明明有病为什么又检查不出来呢?实际上,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疾病有关,即可能你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病人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性)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病人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  与焦虑症相关的五个主要因素是:  焦虑障碍家族史;儿童期或青春期焦虑障碍病史,严重害羞、早年的不良教育方式;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包括受虐;未婚、离异、丧偶、教育程度低、失业、低收入;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  因此,如果有下列感觉或行为时,应建议及时去看精神科或心理医师:  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早醒  感觉生活度日如年,表情愁眉苦脸  冷淡家人亲友,说话少,行为变懒,孤僻  无缘无故地感到恐惧不安或猜疑  出现许多奇怪的想法  一个人安静时听到别人的评论声或责骂声  无节制的乱花钱  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旺盛的精力,无所不能  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滥用成瘾物质或酗酒  ③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焦虑症的发病率仅次于抑郁症,两者通常伴随发生,只是谁先谁后谁为主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抑郁症晨重夜轻:一天中最难受的是早晨,精神运动迟滞,早醒。焦虑症晨轻夜重:越到晚上越难受,睡不着。  ④ 当我发现自己得了焦虑症,我该怎么寻求帮助?  ——“去三甲接受诊断,去心理机构接受心理治疗。”  第一,自己要了解疾病大体的状态,对即将可能出现的状况有预估。  第二,应该知道如何选择医生。首先还是建议去三级甲医院诊断,当你清楚自己的疾病类型时,需要去寻找专攻此方向的医生。  当患者出现躯体形式障碍,去相应科室就诊后没有发现异常,各科医生就会建议患者去心理科、精神科就诊。大城市医院已经具备这样的素质。  但是现在综合性医院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愿跟病人讲太多话。诊断结果你是属于焦虑范围、抑郁范围,那好我给你开药,你就回去吃药吧。可能第一医生对心理治疗不了解,第二是太忙没有时间说话。但是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必要的解释和关怀,可能会胜过你所开的药物的作用。  针对治疗周期比较长的心理疾病,综合医院达不到这个条件,比如人格障碍人群,更适合去市场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治疗。  ⑤ 对付焦虑症,吃药有用吗?什么药效果好?  ——“药物治疗必须与心理治疗同时干预。”  首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确定有效的。它可以让你意识到“你是谁”的问题,明晰你的状态,从而增强改善它的动力,以科学的指导引导你往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大量询证医学证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需要同时干预,效果好于单一治疗。还应该强调的是,药物治疗是心理治疗的辅助治疗。只用药物治疗,想着一本万利,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失眠给你吃安定,但如果让你睡老虎旁边,吃十片安定你也睡不着啊。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心理作用。  我有一个患者,是个十年腹泻的老人,发生剧烈的环境变化的时候,比如刮大风下大雨,吵架的时候,他身体最舒服。平时安静的时候连吃水果要加热,要煮熟了吃,否则感到胃凉。前面说过,机体放大你的感受的时候,就要警惕。所以我用抗抑郁的药给他治疗腹泻。舍曲林是业界普遍认可的药,具体用什么药、怎么用还得遵医嘱。  抗抑郁的药即使一个月之后好了,会再让他服用6个月到1年。第一是防止复发,第二是通过长时间服药,让浓度稳固,让机体记住你五羟色胺的浓度。  另外,在用药的时候,有几个建议:  第一:不要两三天发现没效果,就停药了。长期内心冲突、各种生活压力、歪曲的认知、家庭教养、本身人格所带的特性,多种原因所造成的慢性心理疾患,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使是药物治疗,也不会立即见效。随便停药,就代表放弃了对药物的依从性,自我放弃了治疗愿望。第一次服药非常重要。疗程不够,剂量不足,极容易导致复发。  患者自己要明确一个想法:此种疾病是可知可控的。要增强治疗信心,要相信医生,相信治疗方案。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科学服药。只要控制好,就是正常人,并不影响生活。并不要去想,我停掉了药物才是正常人。  一旦迅速停药,就有可能产生并发症。如果中间停药并再次服药,服药时间可能将持续更久。断续服药会失去最佳治疗时间。首次焦虑症治愈后按医嘱巩固治疗足够的时间,是防止复发和转成慢性化和难治性的关键。  得了焦虑症,应服用抗焦虑药多长时间,下面是国外焦虑症治疗指南给出的原则:  1.惊恐障碍。加拿大焦虑障碍指南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24个月,美国精神病学会焦虑障碍治疗指南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18个月.  2. 广泛焦虑。加拿大焦虑障碍指南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24个月,国际抑郁症和焦虑症共识小组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个月到终生用药  3.社交恐惧。加拿大焦虑障碍指南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24个月,国际抑郁症和焦虑症共识小组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个月.  4. 强迫障碍。加拿大焦虑障碍指南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24个月。  5. 创伤后应激障碍。加拿大焦虑障碍指南和国际抑郁症和焦虑症共识小组给出的维持治疗时间是12-24个月.  因此,焦虑症的维持治疗时间至少1年以上。抗焦虑药巩固用药时间长于抗抑郁药。  第二,不要随意增减药物。一般来说,一个星期左右才会有药效的起始效果,药效发挥作用大约需要1个月。即使药物不起作用,也得1个月以后才能给你换药。  第三,一定要复诊。降低病人复发率,就是心理医生要多说几句话,要不停地说。
猜你还想读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情不好焦虑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