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为什么要计算21三体综合征计算公式的运行规律

不要慌! 秒后将自动返回IT之家首页,请稍候...我一直不明白三体人为什么要让地球人知道自己要进攻地球?_三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2,732贴子:
我一直不明白三体人为什么要让地球人知道自己要进攻地球?
如果三体人只派几个智子封锁住人类科技,永远不让人类知道自己的存在,400年后把人类一举消灭不就可以了?什么黑暗森林人类永远都想不出来。(也许是我看书不仔细,如果确实说错了,轻喷)
随后会放制作过程
这是吐槽日报年终盘点系...
这一年以来我们这个世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看到的人都笑了!请准备...
Hi,亲爱的玩家们: 欢...
猜猜“老哥稳”排第几?
人很多,安检严格
近日,90后十大富豪榜出...
霾再大也要笑着活下去!
【ID】思念比失恋痛苦 ...
北京时间19日深夜,在土...
报考二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以为三体人的思维是开放的。
黑暗森林,被慈欣这样一个电工兼职儿童文学作家想出来了
因为在有一群精英,为了地球的未来,忍辱负重,主动接触并卧底到三体内部,源源不断的窃取情报,为地球和三体星之间的制衡取得了相当大的作用,最后事了深藏功与名,默默的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请记住,这群英雄叫做ETO。
不是地球人主动联系他们的吗
人类知道是因为ETO出了问题,eto想阻止人类技术进步,谋杀科学家,被顺藤摸瓜发现了,三体人可没说
因为他们不在乎    ------说的好!但我还是要把楼主,交给国家。
三体人想要弱小的知道消息后崩溃
三体人没有谋略,思维透明,是罪恶的资产阶级,最终一定会淹没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
报考一级建造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因为三体人一开始还没有智子,也不确定智子计划是否可行,只有神迹和染色计划,需要人类中的叛徒帮忙。智子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
三体人是透明思想!
三体人也需要eto帮忙啊
eto是知道的,有群体知道就会有泄密,不可避免
煮不在乎,锅也不在乎
三体人不会撒谎嘛
人类也不知道三体入侵这茬。但是知道。告诉了伊文斯。伊文斯告诉了同志们。同志们行踪暴露招致全世界打击,导致与主交流的信息暴露。人类得知主入侵。而ETO做的呢……破壁?刺杀罗辑?不不不……如果不暴露,就不会有面壁计划。如果不刺杀罗辑,罗辑就不可能成为面壁者,从而不具备威慑能力。ETO是三体人眼中最大的废物,也是人类最大的功臣。ETO潜伏得真好!全书最大间谍!比牛闪闪的希恩斯老婆山衫惠子这个间谍破壁人还厉害!
因为傲慢主不相信虫子能咋滴
因为肚子痛所以知道的
所以伊文思其实是立功了的
第一步讲的就是人类在不知情的状态下一步步探查发现了三体进攻的事实 这个锅eto背
本来各国政府并不知道,智子的暗杀工作做的不太好,引起怀疑了...
为了吓shi你    ——吓得我都把二向箔扔到端点星上了。   
高估三体人了,三体人的智商又不高
为了引起人类恐慌呗
简单地说。。ETO的存在是三体人最大的失败。。。
不这样看啥?文艺效果而已。所以这问题咋解释都有漏洞。还觉得三体人思维透明的都拉给风叔教育下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成立吗?为什么?
黑暗森林法则是《三体》科幻小说中提到的。百度百科上有介绍 。这个法则成立吗?为什么?---------------------------------------------------------------------------------------------问题似乎不够明确,至少有两种理解:1.在《三体》小说内部,黑暗森林法则是否是逻辑自洽的?按照1的理解,必须结合小说才能论证,小说里的故事可以看作真实案例,你可以虚构其它情景,但不得与小说矛盾,小说里的武器即使不科学也应当视为具有真实杀伤力的,只能用逻辑否定。2.假设外星人存在,像《三体》小说所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否应当被设想为真实宇宙的情况?按照2的理解,小说只是个参照的样本,小说里的故事只是假设的情景,你可以虚构其它情景,小说里不科学的武器可以忽略,只要讨论“接触到或定位到别的星际文明就打”是否是保护本星系文明利益的最佳选择即可。
278 个回答
看到一个视频,觉得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想到几个问题。按照书中的描述。第一,不同宇宙文明,思维模式有本质的差异。透明思维的文明,并不会妄想猜疑链问题。比如三体文明。无法确定宇宙文明中开放性思维文明的比例,无法事先认定猜疑链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文明。第二:猜疑链的链条两端是一种对等关系, 也就是说当两个文明相遇的时候, 双方的实力越接近,越可能产生猜疑链,当双方力量有质的差距的时候,猜疑链无法产生。--主不在乎。文明进化的跨度贯穿整个时空轴,文明之间的技术/探知能力是严重不对等的,甚至差异超过你我的想象力。两个程度相近的文明相遇的可能性是非常苛刻的,在那之前他们会被更高等级的文明发现。第三:对于高等文明来说,攻击的成本低于探测的成本. 这个姑且算是对的。 但是攻击带给自身的危险,必然会远远超过探测产生的危险。黑暗森林中有个傻孩子坐在篝火边唱歌,无数双猎人的眼睛盯着他。你会开枪吗?篝火边的孩子,或许算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但是开枪射杀他的文明,在任何人眼中都是SSS级的危险。其他高等文明有可能会主动搜寻这个袭击者的位置关于是否暴露自己的位置,有种种辩解但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你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的文明,对你来说就是高等文明即使你用你最高的技术,最巧妙的掩饰。在你所知的知识体系中,有种种理论支持。在更高层次的文明眼中---你开枪的时候,也许和点起篝火的孩子没有两样。生存如果是文明的第一要素。那在黑暗森林中的文明,
不会假定,攻击的前后,自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它们要权衡的是,视野中可探测的弱小种子,与身后浩渺深邃的黑暗星空哪一个更可怕的问题。有权衡,就不会是肆无忌惮的杀人狂。第四:并不是别无选择。书中其实已经给我们指出了第三条路。三体利用技术手段,能够将人类世界的探知可逆和技术爆炸变成可控状态。 从实际情况看,探知可逆什么的完全是无谓的操心。 三体世界是有足够的能力,改造人类世界的。 它所缺少的只是时间而已。 因为时间紧迫,调控人类文明的过程过于简单粗暴,才引发了人类的危机感和后面的故事。 试想一下,如果比三体世界更为高等的文明,有着足够的时间。 它可以用更为巧妙的方式渗透到人类世界。控制世界范围的社会形态,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甚至改变星球的气候,地质环境,运行轨道,土著生命的进化方向……在黑暗森林中任何暴露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星际文明之间的最为合理的战争模式,就要尽可能的低调。 那么真正的星战或许会是----文明渗透。 所谓技术爆炸也许只是文明渗透最后的结果。 第五:什么是技术爆炸?逻辑推导中出现任何无逻辑的东西都是硬伤。 比如黑暗森林的技术爆炸。 作者未作解释,为什么文明会出现技术爆炸? 技术爆炸,科幻小说中这个名词不算新鲜了。 几乎都是一样的桥段,敌人很强大,但我们的文明技术发展速度是加速的,外星科技是匀速的,如此如此….. 每每读到这样的情节,身为人类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作为YY小说可以理解,但如果暂时抛开人类可悲的自大感,来为技术爆炸思索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一个问题】如果三体世界的科技,通过降临派流传到人类世界,大幅改变地球文明形态……以无知的人类视角来观察,这是地球文明的技术爆炸吗?既然技术爆炸并不是基于逻辑的必然事件。我们仅仅可以确认的是,高等文明暗中介入低等文明的过程,会产生技术爆炸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确定,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的技术爆炸是完全自发的?而不是某个高等文明的渗透进程……三体的人类历史设定是照着现实世界来的,但最根本的区别是三体故事中确认了外星高等文明的存在,高等文明的渗透。现实世界至今还没有有效的证据证明外星文明存在,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所以将技术爆炸归为自身,是唯一明智的理论了。(事实上,低等文明被渗透过程观察不到高等文明的存在才是常理)而三体中已证实外星高等文明的存在,高等文明的渗透可能。技术爆炸为高等文明渗透,相比之下就逻辑上更简洁,因果更明确。技术爆炸,到底是因?还是果?把它作为推理的关键一环,那么这个推理有多大的说服力?第六:就文中的设定。存在多维度文明,高纬度碎片,在高纬度穿梭的经历,维度技术。高维跳跃的技术是有十分的可能性的。对于高等级文明来说距离并不是无解的。现在的我们思维封闭,现在的我们无法解决猜疑链问题。现在的我们有技术爆炸,现在的我们科技里空间旅行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同时,现在的我们也没有能力进行实质的宇宙宇宙文明交流。我们在宇宙中弱小,迷茫,无知,恐惧,所以会臆想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宇宙文明的秩序,不是由我们这样的弱小文明决定的。而等到我们的科技有能力跨越那一步的时候,文明会质变,视角也也会变了。思维封闭,技术问题。猜疑链,技术问题。空间距离过远,技术问题。探知可逆,技术问题。技术爆炸......当这些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你会选择攻击吗?
关于黑暗森林,刘慈欣在香港书展讲座“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上说:至于你具体提到的黑暗森林的设定,我想举另外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但是核心基础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其实到现在,机器人早就开始杀人了,巡航导弹本质上就是一个飞行机器人,所以这个“三定律”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但是它在小说中是有意义的,它创造了一个逻辑很严密的世界,而在这个逻辑之下来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这是它的目的。黑暗森林的设定也是一样,可以肯定的说它就是为这部小说而设定的,它不是科学推论,也没有人对它进行过严肃的科学研究,它只能是这部小说设定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一个严肃的科学结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 就评论略作说明: 我个人觉得大刘拿巡航导弹举例不当, 但“黑暗森林”不是科学推论这一点还是说的还是清楚的。事实上,科学地去证明或证伪“黑暗森林”也不太可能,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严格的命题。这个设定作为文艺作品来说很棒,但如果真去做研究的话,会发现「靶子」是很含糊的。比如说放在宇宙的尺度中,可能连什么是生命都说不清楚。
曾根据这个问题写过一则故事:“你的咖啡要加糖吗?”我小心翼翼地斟出刚煮好的咖啡,香气顿时溢满整个屋子。“哦哦,多加几勺,这神奇的美味粉末。”“牛奶呢?”“你是说那种低级生物腺体的分泌物吗,我看还是算了,真搞不懂你们人类为什么会喜欢这种东西。”埃加斯摆动着蓝色的触手,表示拒绝。我将两杯咖啡端来放在桌上,埃加斯用吸盘型的口器啜饮着咖啡,三只眼球不断地转动,表示快乐的心情。“哦哦,简直太棒了,人类发明的这种饮料。我宁愿用虫洞旅行技术来换。”“那你可得好好跟你们的元首谈谈,我想地球人是很愿意做这笔交易的。”我擦掉了溅在桌上的咖啡,看到埃加斯陷入思索的样子,“等等,你不会真的在考虑这事的可行性吧?”“为什么不可行呢,我已经在构思报告了。”“难道不应该有什么技术封锁吗?你们能光明正大的来地球做客而且还没把我们炸成二维码已经很出人意料了,竟然还带给我们科学技术……这说不通啊!”“Sorry I don't understand. 我们做的一切有什么错吗?”埃加斯摇头表示不解。“不不不,当然没错,只是不符合我们对宇宙的预期而已。你们这样暴露自己文明的坐标,还扶植另外的文明,这样超危险的不是吗?那个黑暗森林理论,有本小说叫《三体》里面写的,你看过没?”“并没有。我们看你们人类的科幻小说的感觉,就像你看古代的科学著作一样:地球是方形的,太阳围着地球转之类。”埃加斯对地球的科学水平保持着一贯的不屑。我去书架上拿出精装小说,向埃加斯读道:“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诶,好像很有道理耶,你等一下,我这就通知总部炸地球。”“…别闹。”“嘛,这个作者的想法不错,算是你地球上智商较高的家伙。已经赶上数万年前我们星球的设想了。”“你少来。”我听够了他的炫耀。“不,说真的,黑暗森林理论在宇宙文明初期可能是成立的。”“那后来呢?”“很明显这样的理论在高等文明中站不住脚,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你们人类不杀了所有的猴子、海豚,乃至其他一切智慧生物,反而将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万一他们将来会对你们造成威胁呢?”“因为…他们萌?”“最初的时候,地球上各种生物族群,包括人类,都在自然界中搏杀。直到人类脱颖而出,达到了其他族群望尘莫及的高度。在此之后,虽然人类经过了一个无节制捕猎的阶段,但你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样是错误的。于是开始建立秩序,致力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仅不会屠杀其他生物种群,反而会努力保护它们不被灭绝。高等文明通常都会有这样的使命感。在宇宙中,也是一样的。”“所以宇宙中也有这样高于一切的的种族,我们对于它们来说,就像是大熊猫或者金丝猴?”“可以这么理解,虽然你们不萌——当然了,除了12-16岁的雌性个体。”“死变态。”“在宇宙文明中心,数百万年前那漫长的战争中,一个最为强大的文明终止了这种混沌,施加压力让最初的混战带缔结了和平条约。此后这个文明不断探索其他未知的文明,并将它们从侵略打击中拯救下来,以丰富宇宙文化的多样性。起先在宇宙的各个角落,抱有恶意的野蛮文明还是很多的,不过在这个至高文明的干预下,大部分文明都选择了和平路线。少数执迷不悟的侵略者,也遭到了它们的制裁。于是宇宙的新秩序产生了,宇宙告别了黑暗森林,和平且安全。你以为为什么地球这种落后的文明可以平稳地发展上千年?那些妄图染指地球的计划都在你们所不知道的地方被阻止罢了。当然了,你们对太空的探索甚至没有超过太阳系的范围,根本不知道大宇宙中的这些事情。”“太牛逼了,所以这个至高文明的位置在哪?”我问道。埃加斯露出崇敬的眼神,眺望天空,向那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宇宙残酷法则的英雄文明表示敬意。他呷了一口咖啡,缓缓答道:“M78星云。”(原创,首发于微博@大脑袋刀客)—————————————————————有关理论的内容在评论区有详细解答,因为回复人数太多无法一一作答,请自行翻阅,感谢大家支持
黑暗森林法则其实是博弈论中大名鼎鼎的囚徒困境的宇宙版本。博弈论本身有个前提,就是参与博弈的人是理性而明智的人,可现实里,理性而明智的人其实不多。因此,博弈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回到黑暗森林法则本身,它的成立明面上有两大前提: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猜疑链属于单次博弈,现实生活中博弈多属于多次博弈,而多次博弈的结果很多时候都会演变为斗牛一般的仪式性的竞争,很少会出现你死我活的结局。对于技术爆炸其实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技术爆炸,也有人认为眼下的技术爆炸只是暂时的,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技术爆炸会一直进行下去。因此,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对于黑暗森林法则的支持都不够完美。黑暗森林法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光速极限。不管技术怎么发展,宇宙飞船的速度都超不过光速,各个文明被困在恒星系里,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多次博弈,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只能选择“发现,即消灭之“这种冷酷到极点的做法。但,光速极限这个说法与前面提到的技术可以一直爆炸下去的说法多少有些矛盾。此外,黑暗森林法则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这个前提在《三体1》中以注释的方式出现,那就是关于宇宙资源和生态位的问题。《三体》系列假设的是,宇宙资源是有限的,外星文明与人类文明处于同一生态位,因此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让可见物质只占宇宙重质量的4%,剩下96%都是不可见的(至少是暂时不可见),我不相信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也不相信源自不同星球进化出来的智慧生命争夺同样的资源而进行生死大战。我有一个朋友说:”黑暗森林法则是被办公室政治逼出来的。他如果多出去看看,会看到现实并非如此。竞争确实存在,在合作才是进化的主要动力。“最后总结一下,黑暗森林法则够酷,却不够真实。顺道:大刘与老王不同。老王相信他写的是真的,所以为了所谓平衡医学会和方舟子展开论战;大刘很清楚自己写的是小说,所以在李淼指出《三体》在科学上的不足时,他很谦逊地表示接受。在12年的香港读书会上,大刘明确提出黑暗森林法则不是科学推理,只是为了写小说而编撰的。这正是我欣赏大刘的地方。他很冷静,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粉一个人,不是要粉他的一切,把他所有说过的字句都当成真理来顶礼膜拜。
大刘推导出黑暗森林状态的推导过程还是有些过于简略,所以即使在小说里也有不自洽的地方。不过他的思路我认为是自洽的,就是在小说里的完成度不够。如果完成度能更高一些,是可以推出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图景的。首先有问题的一点就是,大刘在黑暗森林法则里提出了“猜疑链”,然而在他描写的宇宙里猜疑链并不成立。我们看一下罗辑如何描述宇宙文明之间的猜疑链:“在真正的宇宙文明中,不同种族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可能达到门甚至界一级,文化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想象,且相隔着无比遥远的距离,它们之间猜疑链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然而,实际上,在大刘描写的宇宙中,“神级文明”之间根本不存在决定性的文化差异。所有“神级文明”的文化,都是相同的“黑暗森林文化”。这些“神级文明”有相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藏好自己,做好清理”;他们有相同的的武器装备:光粒、二向箔、低光速区;他们甚至有相同的组织制度和人员配置:“在亿万个低熵世界中有亿万万个清理员”。神级文明在语言、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大刘的描写中,宇宙处在一个长期战争的状态。而在长期战争的状态下,语言、哲学、宗教、艺术等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重要性。从蓝色空间探险队与“墓地”的交流可以看出,语言在高级文明使用的译解系统面前不构成任何阻碍。而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用歌者的话来说,都属于“乐趣”,而如歌者所说,从战争开始之后,“乐趣”就越来越少了。在战争状态下,真正有决定性的“文化差异”,是军事文化。军事文化包括组织文化、装备使用文化等等,而重中之重的,是军事理论体系,尤其是军事理论对战争的性质、必要性、敌人的判定等方面的解读。而正是在军事文化的这些方面,所有的“神级文明”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对战争的性质和必要性的理解相同,判定敌人的方法相同,甚至军事组织、武器装备、乃至于战略战术都相同(以光粒和维度打击为攻击手段,以低光速区为防御手段)可以说,宇宙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巨大的军事文化共同体,所有历史足够漫长的“神级文明”都加入了这个军事文化共同体。这种军事文化是以黑暗森林状态为基础建立的,所以这个军事文化共同体也可以说是一个“黑暗森林文化”的共同体。可以说,大刘对文化发展的直觉是非常准确的:这个军事文化共同体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尽管他自己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个宇宙军事文化共同体存在的原因就是:长期的战争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文化交流渠道,尤其是最有效的军事文化交流渠道。长期的、各方势均力敌的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参战各方的战略战术、军事技术、组织方式互相交流的过程,当然这种交流是通过血与火实现的。交流的结果就是,参战各方在军事方面会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一点上,近代欧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欧洲列强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各列强的军事文化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发生在任何一国的军事思想革新和军事技术革新都会在战争中逐渐扩散到所有列强军队之中。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革新和交流中,欧洲列强的军队先后成为近代军队,它们之间具有着近代军队的共性,而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军队完全不同。近代军队又在战争中向世界其它地区扩散,而与此同时,现代军队也在欧洲的战争中逐渐形成。大刘描写的宇宙战争,在持续的长度和战争的烈度上都远远超过近现代欧洲战争。能够在这样漫长的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文明,一定都会吸取大量其他文明的军事文化。无尽的战争意味着无尽的军事文化交流,交流的最后结果,就是所有的足够古老的神级文明的军事文化都是几乎相同的。甚至可以说,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理解和预判对方的军事行为。从歌者文明的描述就能看出来,歌者完全具有猜测和理解其它文明行为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打破猜疑链是有可能的。其次,大刘描写的神级文明间的宇宙战争是力量平衡的战争。因为力量平衡,所以永无终止。指望通过降维打击来打破力量平衡——这也是歌者文明在小说中的选择——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刘简直在侮辱自己笔下神级文明的智商……宇宙第一次被降维的时候,可能还会有因为没意识到这种无下限打击方式而没有提前研究本文明降维形态因此被消灭的文明。但第一次降维结束之后,宇宙中剩下来的全都是幸存过一次宇宙降维的“爬上陆地的鱼”,这些“爬上了陆地的鱼”怎么可能不在“爬上陆地”之后立刻开始研究本文明的更低一层维度的形态?这些“爬上了陆地的鱼”已经经历过一次“海被弄干”,怎么可能在下一次宇宙降维的时候中招?就像歌者文明和“边缘文明”这对死磕了无尽时间的cp(误),你们两个是一起从高维一路降下来的,谁也没降死谁,难道偏偏到了三维降二维这次边缘文明就不研究二维形态了就被歌者文明降死了?这不是侮辱歌者文明和边缘文明两个神级文明的智商么……而力量平衡无法打破的战争无尽地延续,双方的军事文化又相同、完全可以交流,这就存在着停战的可能。毕竟停战是完全建立在力量对比之上的,是纯粹的理性结果,是可以计算的。以神级文明的博弈论数学发展水平,很难相信力量对比完全平衡而又能互相理解的双方不能建立起一种博弈和威慑机制来实现停战,而非要让战争无穷无尽地、不符合自身利益地继续下去,直到把彼此都降维成一维宇宙里的线段。最后,在长期战争的条件下,大刘的黑暗森林状态的第一公理,也就是“宇宙资源有限,文明扩张需求无限”也是不成立的。因为这条公理基本就是马尔萨斯理论的化用,而且只化用了马尔萨斯理论的前半部分。马尔萨斯理论的后半部分就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是可以通过人口的大量减少来解决的。化用马尔萨斯理论的后半部分,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黑暗森林状态反公理”:“随着长期战争的进行,文明的数量会减少;当文明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资源与文明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会暂时消失,直到文明的扩张重新到达宇宙资源的临界点。”这条“反公理”,和之前分析的宇宙军事文化共同体,再加上力量对比的长期平衡,三者结合,得出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当文明数量减少到宇宙资源可以承载的程度,有着共同军事文化而又无法打破力量平衡的神级文明之间,是有可能达成暂时的停战的。当然,随着文明的扩张重新触碰到宇宙资源的临界点,战争也会重新开始。但是这种战争和黑暗森林或者猜疑链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的为了生存需要而争夺资源的战争。以上只是我在大刘的推导框架下做了一点粗糙的修订,以后有时间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开开脑洞,看看能不能在大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什么更加有趣的结论~ #^_^#
看了前面精彩的答案和评论(尤其是评论),我认为黑暗森林是不成立的。(我说的这么斩钉截铁是为了给答案增加一些争议)。但大刘的推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定理都是正确的:1. 宇宙资源有限;2. 文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呈指数级增长;3. (不同层级文明之间)战争的胜负只取决于技术能力;4.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5. 存在技术爆炸的现象;6. 无差别打击比交流的成本低的多;推理1. 几乎的文明都希望别的文明死,自己活(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是恶意的)。推理2. 和灭掉别的文明相比,一个恶意文明更在乎自己是否能生存下去。如果已知:宇宙中有一个低等文明,具体来说就是地球,被一万个高等文明发现,问地球的现状。地球能否存活,要看其他高等文明的反应:如果这个文明是冷静克制理性的,那么它会做如下思考:我自然希望地球文明灭亡,但出手的不应该是我。因为缺乏交流,我不知道我在宇宙中的科技地位(也许只比地球高那么一点点),我出手会增大我在别的神级文明的眼中被发现的概率,暴露显然比隐藏更危险。我不出手有可能会因为地球技术爆炸而被超过,但那时地球也会做如上思考,如果地球是冷静而克制的,它将不会出手,但如果他是暴躁而嗜杀的,我就面临被它击杀的危险,但是,宇宙中有很多文明,而我只是其中一个,不一定会被当作第一个攻击目标。(或者换个方向思考,我出手,将为全宇宙所有其他文明带来福利,自私的文明一定不会去这么做,除非有证据表明将有直接冲突。)如此以来,最明智的做法是发展隐藏自身的科技,而不是去攻击别的文明。如果这个文明是暴力而嗜杀的,他将开枪将地球灭掉。但开枪会增大他被发现的概率(技术手段即会如此,没有完美的隐藏,也没有完美的谋杀)。如果他被发现,将有两种可能:一、只是单纯被发现(即原有的概率)。二、因攻击地球而被发现。如果是这种情况,发现者将会这样思考:已经证明此文明的暴力倾向概率较高。所以如果我们被它发现,将有很大概率被他攻击。如果发现者能力较低,将会保持不动。如果能力远高于暴力文明,将会考虑是否将其灭亡(考虑到技术爆炸的可能)。当然,他们会考虑来自更高文明的威胁,也可能选择不动。但总之,猎手文明被射杀的概率将较懦夫文明为高。综上所述,猎手基因在文明中属于不利基因,将在所有的文明中保持一个较低水平。而懦夫基因(就是保持不动)将在文明中保持一个较高水平。那么这样的一个宇宙恰巧是现有宇宙的描述。可能有几百万个文明已经发现了地球文明,但是宇宙的战争历史告诫他们,不要动,否则,吃亏的可能是你自己。他们每个人都看不到对方(或者很难看到),但每个人都能看到地球文明这个二逼在快乐成长,但没有人动手。更新:@Radon 告诉我,我遗漏了重要的一条假设: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用大刘的话说:这个宇宙是拥挤的。那我们看,什么样的宇宙才称得上“拥挤”。拥挤的街道含义就是“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别人”。那么拥挤的宇宙的含义就是“一不小心就会和别的文明发生资源冲突”。但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沟通的成本就会大大减少(战争和观战都是信息交流)。至少,要比战争小。那么猜疑链就不会形成。在“拥挤”的宇宙形成之前,猜疑链会形成吗?会。但一个自然的(但不一定正确)观点是:战争会促进整体的进步(即使以一方被消灭为代价)。如果宇宙战争也遵循这个规律,那么最终会形成“拥挤”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交流的成本比较低(文明的进步意味着更快的信息产生速度,或者说,制造低熵的技术一定随文明进步而发展)。交流的成本很低,就又破了猜疑链。
黑暗森林法则假设:(1)宇宙各文明间未曾察觉彼此存在,即信息具有非完全性;(2)各文明均认为宇宙中的生存安全是稀缺的;(3)较低等级的文明能够产生技术大爆炸,有可能赶超较高等级的文明;(4)宇宙物质文明的总质量守恒。该法则由此推论: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我们接受黑暗森林的假设,重新演绎,结果就完全不同:如果文明星球A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给了B,B比A发达但认为A有成为科技“暴发户”的潜力,那么B有理由认为A在未来的某一年会超越B并对B构成生存威胁。黑暗森林认为,既然如此,B就会尽早毁灭A,以防后者坐大。但是,(1)如果B对A采取的行动使自己的存在有可能被暗中的更发达的其他文明C、D、E、F、……Z发现的话,这些文明会不会也对B虎视眈眈?相比消灭一个现在尚且弱小的A,B更应当重视被黑暗中其他更高级的文明“立即”摧毁,所以B若足够小心,就会选择沉默。(2)如果B目光短浅到对A实施了毁灭性打击,被C察觉到,作为更高级的文明,C可能更加谨慎,因为他担心鲁莽行事会被D、E、F、G、……Z察觉,所以也会选择沉默。(3)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Z实质上有能力毁灭任何一个文明,但他也不能确定黑暗中究竟有没有更高级的文明守株待兔,所以他也不会轻举妄动。(4)如果自目光短浅的那个B以上的全部文明都选择沉默,B就能够似撞大运一样将A消灭掉;换句话,B的鲁莽会不会付出代价,要看他之上的文明会不会同他一样鲁莽。概言之,越高级的文明越谨言慎行,因此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沟通,也就难以发生战争;相反,那些极度低级的、“未开化”的文明之间却可能由于高级文明的缄默而大打出手,不亦乐乎——比如地球和三体文明等。那么,整个宇宙“社会”的文化结构,就不是“所有人向所有人宣战”的“黑暗森林”,而是饱含幽蓝的【寂静深海】——在那里,理性的海兽们小心翼翼蜷缩着庞大的身躯,维系着可怖的沉默,生怕带起一丁点波动;而微不足道的小鱼小虾们在阳光照得到的浅海欢快地彼此撕咬着。寂静深海只是描述了不同等级的文明之间的状态,这片深海的未来将是怎样呢?黑暗森林假设的物质文明守恒可以有所启发:由于宇宙中可供文明发展的物质资源是一定的,更发达的文明需要更多资源,也就难以永远恪守沉默,为了攫取资源而浮上小鱼小虾的浅海。由于技术条件参差不齐,不同的文明程度间对所持资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同:两个高级文明间,同等规模的资源在更高文明手中会发挥更大效率;并且更高的文明还能够更早发现新资源。因此,加入小鱼小虾行列开辟资源新渠道的大鱼,应是在大鱼行列里较小的而非较大的——更大的鱼懂得如何发挥资源使用的极致,从而更晚加入争夺大军。就这样,较大的鱼的加入,使小鱼小虾互动的空间分布扩大,原有的小鱼小虾或被毁灭或被融合,进而使这个互动行列中文明的平均规模提高一个层次。其余的大鱼和海兽继续保持缄默,冷眼窥视水面。随着时间推移,资源需求越发吃紧,迫使深海的鱼不断浮上来。最终,海里的大家伙们都浮上来,在阳光所及的地方热闹着。所谓寂静深海,或许最后将变成日光海岸——要么滩头只剩下了沙子,要么大家在一起吃着烧烤。黑暗森林从丛林法则的假设出发,构造一个过分恐怖的宇宙文明间关系逻辑,它用“确保先发制人的毁灭”及其导致的缄默作为解释费米悖论。但借助上述阐释,我们可以了解,费米悖论之所以目前存在,并不是逻辑问题,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那些与我们相当的或比我们弱小的文明尚不足以使其飞船或讯息抵达地球,他们同我们一样需要发展的时间;而那些远超过我们的文明,或许正在恪守缄默,直到未来无法承受资源压力时才转而采取积极行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将与他们相遇,无论这意味着什么,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要经历海枯石烂,要经历万年孤寂。或许到那时,我们能够放下彼此得失,相遇成为了文明间唯一有意义的事。宇宙足够广阔,寿命足够长久,能够允许我们去做这件事。这是宇宙的浪漫,不是吗?(封底图片来源:俄罗斯画师ARTEM RHADS,侵删)本人其它自以为是的影评回答:
以上的大多回答都很有道理,从很多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但这些回答者没有意识到的是,会问这个问题的科幻迷都很难被你们的解释说服,因为他们是不在意理论的细节问题的。排名最高的答案则完全回避问题的实质,完全不理解这个问题真正要问的,居然被抬到最高,实在让人咋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问:这个问题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答案?那么我们就要说:这个问题首先不需要的是虚无主义的答案,也就是排名最高的那种类型的答案:因为这是小说的虚构,因为它本身就没有一个严格的表述,因为作者也没有think it through,所以谈论它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这种幻想虚无主义成立的话,如果所有的解读都要基于作者本身自恰周密完整的说明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科幻解读了。重点不是在小说语境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而是要问能否即便只是以之为启发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意义。固然小说创造的理论只为了其目的而存在,但既然这一理论被单独提了出来,而且它具备一个有思想理论的所有特征,而且从外貌上来看它十分崭新,阅读者就可以合法地问出这个问题:这是否开启了一次思想的伟大历险?它是不是一个成熟完整正确理论的萌芽?谁都无法接受仅仅是因为它没有以一个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就不值得对它谈论的这种狭隘的观点。这种观点历史上已经证明,是十分扼杀新思想的。=================作为一个科幻阅读者,真正要问的是:黑暗森林理论作为一种科幻想像,它有没有在将来存在的可能,无论那时的实现将会多么不同于现有的理论。我们只要求其核心思想上与现在我们称为黑暗森林理论的东西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这里就看出除了得票最高答案的其它答案的最大硬伤:如果一个回答实质上只形成了对未来的这个理论的某一方面的修正的必要性的说明,就如同上面大多数答案所做的那样,那么这个回答是不让人满意的。虽然如此,虚无主义者和细节主义者的种种考虑依然成立:如果我们既没有这个理论精确的表达,它的种种细节也仍然可能需要无数细致的考量,还要考虑到我们没有任何宇宙社会学的经验,那我们拿什么来考虑这个理论的可行性呢?科幻阅读者又能期望一个什么形式的答案呢?真的可能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吗?其实是可以有的,仔细思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唯一可以期望的解答是一个这样形式的解答:从这个理论的核心部分的逻辑中推导出矛盾从而给这个问题以一个否定的回答。如果经过种种努力后发现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理论就是未来宇宙社会学将会出现的大量模型中的一个有效的模型,它的错误只能用观测来证否。也就是说,不存在在获得宇宙社会学经验之前给这个问题一个肯定回答的方式。因此作为一个科幻阅读者,他真正要问的问题其实等价于:仅就黑暗森林理论这个想法的核心部分而言,本身有任何自相矛盾之处吗?如果没有这种自相矛盾之处,那么他就会很高兴地把这个理论作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科幻理论来接受。==================那么,仅就黑暗森林理论这个想法来说,它本身能推导出矛盾,而且这矛盾是无法拯救的吗?我看是能的,而且一句话就能说明:一方面,刘慈欣假设了在宇宙间,文明在社会学上可以视为无大小的点,另一方面又假设这个点可以无限扩张,这是不可能的。这想法也可以表达为以下的一些等价形式:如果黑暗森林状态成立,那么不管过程,最终形成的宇宙状况一定是大量碎片状的文明林立分散,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真正扩张,那么所谓的第一公理也就不成立了。如果文明之间存在黑暗森林,那么文明内也存在黑暗森林,从而任何文明扩张到一定程度就要解体为一个个相互之间存在黑暗森林的小文明,文明的无限扩张不可能。《黑暗森林》里飞船之间的黑暗森林状态证明了,黑暗森林的毁灭之力独立于种群凝聚力、信息透明度,以及任何使得文明能够合成一个质点的力量,甚至是简简单单的相互距离,也就是说如果假设的黑暗森林状态成立,这状态与各社会学单位之间的任何相关性,包括同种族与否、信息交流、资讯控制都是无关的。因此这个理论本身将预言其破产:它将预言没有任何文明能扩张到与远方文明有实质性交流,从而冲突的程度。上一个命题等价于:如果存在文明内的任何保持稳定性的方式,那么就一定存在相应的文明间保持稳定性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任何比如说在地球上保持无论是多么凶悍好斗的部族之间的无论多么脆弱的和平的方式,在黑暗森林的宇宙中都适用。这也是上面很多否定答案的实质。简而言之:文明内合作解的存在性,与文明间合作解的存在性等价。最后,实际上它等价于:如果黑暗森林状态成立,那么任何被扩张威胁的文明,或是扩张文明的殖民地,甚至星际飞船,都将与原文明之间建立黑暗森林和威慑,从而使得黑暗森林不是一个社会学上的稳定解。看到这里你就应该能明白,实际上《三体》三部曲的种种戏剧冲突,从理论角度来看,无非就是在证明这一点。三体星的一次小小的扩张尝试都被种种困难而挫败,文明的无限扩张又从何谈起呢?在这个光速缓慢的宇宙里,扩张既无可能,冲突和猜疑更将无从谈起了。从而我们从黑暗森林解又迭代回到现实政治:总会有尔虞我诈两面三刀明枪背刺你死我活,但是也总会有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弃车保帅、间谍背叛。从而:黑暗森林的简单模型不可能成立。
就资源我想说一句,什么是资源?对森林里的猴子来说,树枝上的嫩叶和果子是资源,对森林里的虎豹来说兔子和羚羊是资源,饿急了的虎豹也不会去和猴子抢夺嫩叶和果子,因为这不是他的资源。在农耕时代,中国部族之间经常为争夺盐井而发生大规模械斗,这是典型的争夺资源。我们设想下,同一时空下存在一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以电气化和信息化为根本的现代文明有兴趣争夺盐井这一农耕文明不可缺失的资源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体运行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