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废水用好氧法处理而污泥常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

好氧-厌氧耦合法处理番茄酱加工有机废水的基础研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
好氧-厌氧耦合法处理番茄酱加工有机废水的基础研究
【摘要】:正新疆气候干燥,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番茄酱生产,占全国生产总额的90%,是新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但是番茄酱在加工期间用水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其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可被微生物降解利用的有机物质,特别适合生物法处理。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处理费用约占整个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50%~60%。解决剩余污泥的理想方案是开发出一种无剩余污泥处理工艺。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X792【正文快照】:
新疆气候干燥,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疆番茄酱生产,占全国生产总额的90%,是新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但是番茄酱在加工期间用水 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其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可被微生物降解利用的有机物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维军;曹鹏;李春;裴海生;;[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朱振超,周路;[J];上海环境科学;1996年08期
黄绍重;牛建兵;;[J];天中学刊;2007年02期
李延军;;[J];才智;2010年27期
闵小波,柴立元,庄明龙,王云燕,彭兵,何德文,李诚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8期
阮志华;[J];环境工程;2005年02期
刘则华;冯权;邢新会;;[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J];山西化工;1991年04期
王世和,顾巧明,高缨;[J];中国给水排水;1993年06期
王虹,刘宏斌,刘娟;[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维军;曹鹏;李春;鲁建江;;[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立伟;张海涛;;[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骥;郭玉玲;曹礼梅;;[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赵辉;董玉明;贺爱珍;吴丽娜;蒋平平;;[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刘克富;赵海洋;邱剑;何坚;;[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周国琴;;[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余江;阮芳;;[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蒋文新;张光玉;李艳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甘树应;杨青;陈季华;刘振鸿;;[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殷绚;韩萍芳;吕效平;;[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世国;[N];中国化工报;2011年
筱薇;[N];中国环境报;2008年
郜玉环 王祥峰;[N];科技日报;2010年
吴金慧;[N];中国化工报;2007年
任相国 刘金伟
秦国华;[N];德州日报;2010年
龚华萍 雷稳;[N];科技日报;2009年
史春;[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翟红;[N];中国环境报;2006年
记者 朱爱华
通讯员 孙继盛;[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广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向玉;[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刘志华;[D];湖南大学;2011年
曹艳晓;[D];重庆大学;2010年
刘春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李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苑宏英;[D];同济大学;2006年
叶芬霞;[D];浙江大学;2004年
管锡珺;[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王晓霞;[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阮敏;[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维军;[D];石河子大学;2007年
罗琨;[D];湖南大学;2010年
王芬;[D];天津大学;2004年
丁凯;[D];东华大学;2004年
陈小光;[D];四川大学;2004年
李旭;[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徐飞高;[D];东南大学;2004年
黄学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张蔓;[D];西华大学;2010年
刁伟力;[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低能耗高效城镇污水污泥同步处理技术4S-MBR;水处理厂建设,又可通过设备化集成应用于小水量、分;吨/天的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主要技术、经;处理规模:10000m3/d;;吨水占地:&0.2m2/m3;;吨水投资:采用工程设施化方式建设,吨水投资小于1;运行电耗:装机容量为188kW,吨水处理运行电耗;设计进水水质范围:常规城市生活污水水质,
“低能耗高效城镇污水污泥同步处理技术 4S-MBR”既可通过工程设施化方式应用于集中式污
水处理厂建设,又可通过设备化集成应用于小水量、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领域。以处理规模为1 万
吨/天的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处理规模:10000m3/d;
吨水占地:&0.2m2/m3;
吨水投资:采用工程设施化方式建设,吨水投资小于 1800 元/m3;
运行电耗:装机容量为 188kW,吨水处理运行电耗0.36kW?h/m3;
设计进水水质范围:常规城市生活污水水质,COD:100~400mg/L,BOD5:50~200mg/L,NH3-N: 10~30 mg/L,SS:50~200 mg/L;
设计出水水质范围:优于《城市污水
李艺曾反复强调,虽然他推荐新建扩建项目采用MBR工艺,但这种技术对中国而言还在摸索。“我不建议在大型(10万吨以上规模)污水处理厂全部使用这种工艺。全部使用这种工艺有风险,运行不安全;能耗高,平均吨能耗达到0.8度电。”
A/O工艺分为生物除磷工艺和生物脱氮工艺两种。
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厌氧池后,污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聚磷菌较快生长,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在二沉池随污泥沉降,磷就进入污泥中,进而达到污水除磷目的。生物除磷工艺是不能有污泥回流的,否则除磷效果将下降。
生物脱氮工艺是由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缺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反消化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将污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氨态氮在好样状态下形成硝态氮,随着污泥回流在缺氧状态下转化为氮气释放出来,以此达到脱氮目的。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A/O法脱氮工艺的特点:
(a) 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
(c) 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
(d) A段搅拌,只起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 A/O法存在的问题: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从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3、 影响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6h ,反硝化<2h )循环比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 <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2) 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3) 氧化沟沟内功率密度的不均匀配备,有利于氧的传质,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传统曝气的功率密度一般仅为20-30瓦/米3,平均速度梯度G大于100秒-1。这不仅有利于氧的传递和液体混合,而且有利于充分切割絮凝的污泥颗粒。当混合液经平稳的输送区到达好氧区后期,平均速度梯度G小于30秒-1,污泥仍有再絮凝的机会,因而也能改善污泥的絮凝性能。
4) 氧化沟的整体功率密度较低,可节约能源。氧化沟的混合液一旦被加速到沟中的平均流速,对于维持循环仅需克服沿程和弯道的水头损失,因而氧化沟可比其他系统以低得多的整体功率密度来维持混合液流动和活性污泥悬浮状态。据国外的一些报道,氧化沟比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能耗降低20%-30%。
另外,据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处理流程简单,超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工艺可靠性强;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传统氧化沟的脱氮,主要是利用沟内溶解氧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沟中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区和缺氧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在同一沟中实现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因此是非常经济的。但在同一沟中好氧区与缺氧区各自的体积和溶解氧浓度很难准确地加以控制,因此对除氮的效果是有限的,而对除磷几乎不起作用。另外,在传统的单沟式氧化沟中,微生物在好氧-缺氧-好氧短暂的经常性的环境变化中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群并非总是处于最佳的生长代谢环境中,由此也影响单位体积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氧化沟缺点
尽管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4.1 污泥膨胀问题
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
针对污泥膨胀的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由缺氧、水温高造成的,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控制污泥回流量),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LS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
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肥、磷肥,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BOD5:N:P=100:5:1);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节;漂白粉和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11]。
4.2 泡沫问题
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沫剂去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0.5~1.5mg/L。通过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去除。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的进入
4.3 污泥上浮问题
当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污泥沉降性差,可投加混凝剂或惰性物质,改善沉淀性;如进水负荷大应减小进水量或加大回流量;如污泥颗粒细小可降低曝气机转速;如发现反硝化,应减小曝气量,增大回流或排泥量;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加大曝气量,清除积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
4.4 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的混合和处理效果,混合液必须以一定的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0.15m/s,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0.3~0.5m/s。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 530mm。与氧化沟水深(3.0~3.6m)相比,转刷只占了水深的1/10~1/12,转盘也只占了1/6~1/7,因此造成氧化沟上部流速较大(约为0.8~1.2m,甚至更大),而底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1.0m),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 加装上、下游导流板是改善流速分布、提高充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最方便的措施。上游导流板安装在距转盘(转刷)轴心4.0处(上游),导流板高度为水深的1/5~1/6,并垂直于水面安装;下游导流板安装在距转盘(转刷)轴心3.0m处。导流板的材料可以用金属或玻璃钢,但以玻璃钢为佳。导流板与其他改善措施相比,不仅不会增加动力消耗和运转成本,而且还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充氧能力和理论动力效率
另外,通过在曝气机上游设置水下推动器也可以对曝气转刷底部低速区的混合液循环流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解决氧化沟底部流速低、污泥沉积的问题。设置水下推动器专门用于推动混合液可以使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这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t发明活性污泥法之时,首先采用的水处理工艺。70年代初,美国Natre Dame大学的R.Irvine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
深入的 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地安那州的Culv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80年代前后,由于自动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此项技术获得重大进展,使得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1 工艺简介
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SBR反应器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因此,SBR工艺发展速度极快,并衍生出许多新型SBR处理工艺。90年代比利时的SEGHERS公司又开发了UNITANK系统,把经典SBR的时间推流与连续的空间推流结合了起来[2] SBR工艺主要有以下变形。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进水端设一个预反应区,整个处理过程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因此处理费用比传统SBR低。由于全过程连续进水,沉淀阶段泥水分离差,限制了进水量。
好氧间歇曝气系统(主体构筑物是由需氧池DAT池和间歇曝气池IAT池组成,DAT池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从中间墙进入IAT池,IAT池连续进水间歇排水。同时,IAT池污泥回流DAT池。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并有除磷脱氮功能。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ICEAS的预反应区用容积更小,设计更加合理优化的生物选择器代替。通常CASS池分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容积比一般为1:5:30。整个过程连续间歇运行,进水、沉淀、滗水、曝气并污泥回流。该处理系统具有除氮脱磷功能。
UNITANK单元水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它集合了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一体化设计使整个系统连续进水连续出水,而单个池子相对为间歇进水间歇排水。此系统可以灵活的进行时间和空间控制,适当的增大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80年代初期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A2-O工艺,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最新的工艺是第三代工艺。MSBR工艺中涉及的部分专利技术目前属于美国的Aqua-Aerobic System Inc.所有[4]。反应器采用单池多方格方式,在恒定水位下连续运行。脱氮除磷能力更强。
2 SBR工艺特点及[url=http://www.studa.net/][color=#0000ff]分析[/color][/url]
SBR工艺是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它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经典SBR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为:进水→曝气→沉淀→滗水→待机。
通过分析可将SBR反应器的优点归纳如表1。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17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等内容。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试比较厌氧法与好氧法处理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就高浓度有机废水与污泥和稳定处理而言。厌氧处理的主要优势在于:
(1)有机废水、污泥被资源化利用又(产沼气)......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参考答案
厌氧生物处理对象主要为:
(1)有机污泥;
(2)高浓度有机废水;
(3)生物质。
通过......2.问答题 参考答案
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有:
(1)温度:有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高温发酵消化时间短产气量高,杀菌灭卵效果好;<b......3.问答题 参考答案
活性污泥法是依靠生物污泥对BOD的去除的,进水所带生物量有限,故应从二次沉淀池分离出的污泥中回流,一部分进曝气池。回......4.问答题 参考答案
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二次沉淀池的作用在于
(1)泥水分离作用;
(2)对污泥起一定的浓缩作用以保证曝气池......5.问答题 参考答案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有:
(1)普通活性污泥法(2)渐减曝气法
(3)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