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乳制品中苯甲酸兽药残留限量标准量还有限值吗

&&&&英国出版的最新一期《食品管理》期刊,刊登广州市卫生检测所研究人员所做的题为《中国的苯甲酸含量评估报告》的论文指出,包括婴儿配方乳粉在内,中国的乳制品大多检出了苯甲酸。该报告内容经国内媒体以“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或影响婴幼儿健康”为题报道后,反响强烈,致使尚未从事件中完全恢复的中国乳业再次受到质疑。
&&&&其实,除去标题,所报道的论文内容中并没有诸如“或影响婴幼儿健康”的词句。相反,在列举了一串数字后,论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种婴幼儿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会超过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5毫克/每千克体重)”。这表明,论文承认中国乳制品苯甲酸含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论文还说明,检测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
&&&&依据GB规定,苯甲酸作为防腐保鲜剂可以在果脯、蜜饯、、腌制蔬菜、果汁饮料、果酒等食品中应用,不允许在乳制品中添加。但是,乳(人乳、牛乳)本身含有微量苯甲酸。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牛乳中天然存在着微量苯甲酸,其含量可达到6毫克/千克,为40毫克/千克(因为乳酸菌发酵产生微量苯甲酸),干酪为40毫克/千克,水果为14毫克/千克。乳粉是将鲜牛乳干燥浓缩而制成的,自然含量要更高些,以8.5:1比例估算,乳粉中苯甲酸的含量要超过50毫克/千克。婴儿配方乳粉,含量会更高一些,原因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有近40%是进口乳清粉,乳清粉是生产干酪的副产品――乳清制成的,苯甲酸含量会高一些。由于各地奶牛品种的差异,饲草、、饮水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含量可能也会有高低不同。因此,在乳制品中检出微量的苯甲酸属正常现象。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乳制品中含有苯甲酸问题的说明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乳制品中含有苯甲酸问题的说明
&&&&牛乳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微量成分,随季节、饲料、饮水及原料乳中微生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所以,乳制品的标准中没有对微量成分做出规定。苯甲酸属于微量成分,产品标准没有定出其含量指标。根据消费者对乳制品中苯甲酸的关注,以及对乳制品安全风险评价的需要,专家自2006年开始对我国各种乳制品苯甲酸含量进行研究。正在修订中的乳制品标准,根据专家的建议,已将苯甲酸含量列为产品质量指标之一,规定了允许检出的最高限量值。文章所列举的苯甲酸含量最高的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也在限量值之内。今后,企业和质量监督部门也会对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控制和监督。
&&&&&&&&&&&&&&&&&&&&&&&&&&&&&&&&&&&&&&&&&&&&&&&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 &&日
&&& 热点推荐:
&&&&[1]&&&相关阅读:
?(3.12 13:46)
?(3.11 13:54)
?(3.11 9:20)
?(3.10 14:9)
?(3.10 14:4)
?(3.10 10:42)
?(3.10 9:11)
?(2.26 9:36)
?(2.25 9:21)
?(2.25 8:38)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文章标题:中国乳制品普遍检出“苯甲酸”作者:吴旦颖更新时间:1:46:56 - 大洋新闻
您的位置:>>
文章标题:中国乳制品普遍检出“苯甲酸”作者:吴旦颖更新时间:1:46:56
18:08 来源:
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中国乳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benzoicacid),但含量不高,而苯甲酸在乳制品中是明确禁止添加的。这是国际期刊《食品管理》最新出版的期刊中披露的,该期刊本期刊登了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题为《中国乳制品苯甲酸含量评估报告》的论文。
  据介绍,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在乳制品中是明确禁止添加的。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敏感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抽搐等不良反应。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戚平等研究人员从广州的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样本,其中包括24份巴氏消毒奶样本、45份超高温灭菌奶样本、31份普通奶粉样本和42份婴幼儿配方奶粉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了苯甲酸,比例高达76.8%,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1毫克/千克不等。其中,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
  研究人员对苯甲酸检测限的设定分别为巴氏消毒奶和超高温灭菌奶0.2毫克/千克、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2毫克/千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牛奶及奶制品中普遍检出苯甲酸,但含量不高。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乳制品中虽然普遍含有苯甲酸,但含量均不高,不会对普通人群造成影响,但对于婴幼儿及其他敏感人群而言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中国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时,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巴氏消毒奶被检出苯甲酸的样本比例最低,这可能与各种乳制品的原料奶品质、加工技术及存储之间存在差异有关。
(编辑: newsroom)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向朋友推荐
【】 【大 中 小】 【】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用户名:密码:
数据下载中...●新快词典
什么是苯甲酸?
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在多数乳制品中不允许添加。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摄入高剂量的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各方言论
质监:仅酸奶可
检出苯甲酸
针对这个在公众面前新冒出的乳制品添加物,记者专程采访了市质量监督技术局检测研究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乳制品中是不允许添加,同时也不属于乳制品中的例行检测项目。
但该负责人强调,酸奶制品由于其发酵过程中,可能会自动生成苯甲酸,故按规定,酸奶制品可以允许检出苯甲酸,但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不得超过30毫克/千克,果料酸牛乳不得超过230毫克/千克。而其他乳制品按规定则不得检出苯甲酸。
记者随后查询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发现,苯甲酸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允许用于冰棍、果酱、蜜饯、糖果、醋、酱油、调味料、饮料、酒等二十多种食品生产中,添加的最大使用量从0.5克/千克到2.0克/千克不等。而允许添加的食品名单中,的确没有任何乳制品。
不过,戚平在其近日的对外声明中也提出,“不得添加”并不意味“不得检出”,只有摸清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范围,才可以正确判断哪些是不良厂商“非法添加”,哪些是本身具有的。
就这一争议,多家知名奶粉企业也对记者称,企业本身并未添加此物,但亦委婉表示难以保证产品中不含苯甲酸。一名外资奶粉的相关负责人即称,牛乳中天然存在苯甲酸,这是无法避免的。
专家:最可能由原料带入
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不可在乳制品当中添加苯甲酸,但多位专家表明,苯甲酸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奶粉为例,在奶粉原料添加中较易带入苯甲酸。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称,奶粉产品中出现苯甲酸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生产奶粉所使用的原料本身含有苯甲酸,如常见的维生素、乳清蛋白和植物油,都有可能;另外则是人为添加,如厂家为了延迟奶粉的保存期限,在生产时使用了防腐剂;还有一种则是奶粉受包装材料的污染。
不过,蒋卓勤在分析后也表示,奶粉产品中出现苯甲酸,较大的可能性还是原料带入或人为添加,“因为苯甲酸本身并非包装材料的成分,所以包材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也有专家表示,苯甲酸也易在奶粉生产过程中产生。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即表示,牛羊等反刍动物本身体内就天然含有这种有机酸;其次,益生菌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化学反应产生苯甲酸。“不过,巴氏奶和超高温灭菌奶的生产工艺,不太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据相关报道,有研究人员表示,巴氏奶或因需低温保存且保存期较短,不利于苯甲酸出现。
&&来源:金羊网
金羊博客近日精华:
本栏目最近更新:百种奶粉检出苯甲酸不奇怪-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百种奶粉检出苯甲酸不奇怪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4:39:36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对142份乳制品检验发现,有109份含有乳制品中不允许添加的物质苯甲酸,其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对此,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表示:&奶制品中发现苯甲酸并不新奇,牛羊等反刍动物本身体内就天然含有这种有机酸,消费者对此不必太过惊慌。&
  苯甲酸在奶粉中检出率高
  消息称,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食品管理》上,该所的戚平等人对中国乳制品苯甲酸含量做了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购买142份乳制品,其中109份检出苯甲酸,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其中,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
  戚平说,样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他推测,来源可能与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等有关。不过他强调,根据检测情况,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记者前天致电该所,同事称戚平休假了,大家都没想到,一年前投稿的文章现在被找出来。
  奶品中含苯甲酸不新奇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前日透露,奶制品中发现苯甲酸并不新奇。首先,牛羊等反刍动物本身体内就天然含有这种有机酸;其次,益生菌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因化学反应产生苯甲酸。为此,不少业内人士曾呼吁制定标准,认为在非人为添加的合理情况下,应该允许乳制品中含有限量值以下的苯甲酸。
  &但我认同戚平的其中一个观点,乳制品中的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特别是对婴幼儿是否有害需要商榷。&王丁棉说。
本文转载自.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甲酸钠 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