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CO和NO和NO2的原理或者怎么产生废水排放计划的

2013年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催化剂
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甲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下图中υ正、K、n、w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质量分数)(2)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2NO2(g)?N2O4(g)△H=-56.9kJ/molH2O(g)=H2O(l)△H=-44.0kJ/mol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3)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图乙,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①该反应的△S
0(填“>”、“=”或“<”).②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上述反应的KP=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图丙.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为
.(5)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可用尿素〔CO(NH2)2〕溶液除去.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
g.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2013年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催化剂
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甲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下图中υ正、K、n、w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质量分数)(2)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2NO2(g)?N2O4(g)△H=-56.9kJ/molH2O(g)=H2O(l)△H=-44.0kJ/mol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3)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图乙,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①该反应的△S
0(填“>”、“=”或“<”).②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上述反应的KP=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图丙.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为
.(5)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可用尿素〔CO(NH2)2〕溶液除去.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
g. 2013年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甲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下图中υ正、K、n、w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质量分数)(2)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2NO2(g)?N2O4(g)△H=-56.9kJ/molH2O(g)=H2O(l)△H=-44.0kJ/mol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3)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图乙,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①该反应的△S0,△H0(填“>”、“=”或“<”).②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上述反应的KP=.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图丙.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为.(5)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和NO2)可用尿素〔CO(NH2)2〕溶液除去.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g.科目:最佳答案解:(1)A、t1时正反应速率仍然在变化,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t1时平衡常数不再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C、t1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t1时一氧化氮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D;(2)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1=-867kJ/mol①2NO2(g)?N2O4(g)△H2=-56.9kJ/mol②H2O(g)=H2O(l)△H=-44.0kJ/mol③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④×2可得CH4(g)+N2O4(g)=N2(g)+CO2(g)+2H2O(g),故△H=-867kJ/mol-(-56.9kJ/mol)+2(-44.0)kJ/mol=-898.1kJ/mol 即CH4(g)+N2O4(g)═N2(g)+2H2O(g)+CO2(g)△H=-898.1kJ/mol,故答案为:CH4(g)+N2O4(g)═N2(g)+2H2O(g)+CO2(g)△H=-898.1kJ/mol;(3)①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为4,反应后计量数之和为5,正反应是混乱度增加的反应,所以△S>0;根据①、②图象可知,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后,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②对于气体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NO(g)+NO2(g)+2NH3(g)?2N2(g)+3H2O(g)的KP=2(N2)oP3(H2O)P(NO)oP(NO2)oP2(NH3),故答案为:2(N2)oP3(H2O)P(NO)oP(NO2)oP2(NH3); ③A.催化剂不会影响转化率,只影响反应速率,所以第②种催化剂和第①种催化剂对转化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B.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所以压强对脱氮率有影响,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其催化活性最好,故C正确;故选C;(4)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二氧化氮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为+5价,其氧化物为N2O5,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NO3--e-=N2O5,故答案为:NO2+NO3--e-=N2O5;(5)由题目信息可知,NO、NO2与尿素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方程式为:NO+NO2+CO(NH2)2=CO2+2N2+2H2O,
NO+NO2 ~CO(NH2)2
(30+46)g
1mol1mol尿素能吸收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假设NO、NO2体积比为1:1)的质量为76g,故答案为:76.解析(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据此进行判断;(2)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3)①熵是用描述混乱程度的,△S就是混乱程度的变化,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会判断熵变;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①和②中升高温度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据此写出反应NO(g)+NO2(g)+2NH3(g)?2N2(g)+3H2O(g)的平衡常数KP;③A、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会改变转化率;B、根据反应原理可知,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影响脱氮率;C、根据图象数据可知,催化剂①、②发挥增大催化效果的温度分别为250℃和450℃;(4)燃料原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先根据化合价判断生成氧化物N2O5的电极,再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电极反应式;(5)根据题目信息写出方程式,建立关系式,然后依据关系式进行计算.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汽车尾气(NO和CO)(NO2和CO)的催化转化方程式是?
唉丶无聊112
2NO + 2CO == N2 + 2CO22NO2 + 4CO == N2 + 4CO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1)汽车尾气中CO、N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4CO(g)+2NO2(g)4CO2(g)+N2(g) ΔH=-1200 kJ·mol-1①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2v逆(NO2)=v正(N2)&&&&&&&&&&&&&&&&&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②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及时分离出CO2&&&&&&&&&&&&&&&&&&&&&&&&&&&&&&&&&&&&B.适当升高温度C.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 D.选择高效催化剂③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2)汽车尾气中CO与H2O(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H&0;820 ℃时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右表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时K=1.0。起始物质的量! F$ D7 Z" G8 c% D1 L甲1 K2 _: B( f! c9 O* K/ ]! c& W乙
I8 i5 A7 D" L6 K# U丙9 O6 \* [$ c4 B2 K& G! jn(H2O)/mol2 h" ^+ @* B! F0.101 ], K+ ^$ f6 S7 i( ]( E0.20$ f6 F% `5 [1 Q3 N6 i0.20/ K3 L) f/ I7 M% \: \5 Fn(CO)/mol0 ^, C- b" f) J
`0 g0.10( L& V$ K+ X7 E' ?0.10# V7 E1 d& M! A+ _2 P9 I0.201 b% C" Q, ?/ \" ?8 Y* L8 D&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平衡时,甲容器中CO的转化率=&&&&&&&;②平衡时,比较下列容器中CO的转化率:乙 &&&&&&甲(填“&”、“=”或“&”,下同);丙 &&&&&&甲。&&&&
答案(15分)(1) ① C D &&② B&&&&&③ 乙(各2分)(2) ①K=" c" (CO2)·c (H2)/[c (CO)·c (H2O)](2分)&&& 50% (3分)&② &&&& =&(各2分) 
解析试题分析:(1)①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变化,即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若反应正向进行,由于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因此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若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同一物质表示的v逆= v正,不同物质表示逆反应速率和正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系数之比,都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即v逆(NO2)/v正(N2)=2/1,所以v逆(NO2)=2v正(N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而2v逆(NO2)=v正(N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质量除以容器的容积,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混合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由于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会改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②及时分离出二氧化碳,即减小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ΔH=-1200 kJ·mol-1,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吸热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或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是对平衡无影响,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③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突然增大,且吸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增大程度大于放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即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原平衡时的正逆反应速率=原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故甲图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既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又能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T2时曲线比T1时先达到平衡,平衡时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降低,故乙图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减小,则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而非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则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而非减小,故丙图错误;(2)①平衡常数等于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则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由于容器容积未知,为了简便计算过程,可设容积为1L,甲容器中CO的变化浓度为x mol·L-1,先求该反应中各组分的(起始、变化、平衡)浓度,则: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1&&&& 0.10&&& 0.10&&&&&& 0&&&& 0变化浓度/mol·L-1&&&&&& x&&&&& x&&&&&&& x&&&&& x平衡浓度/mol·L-1&& 0.10—x& 0.10—x&&&& x&&&&& xK===1.0解得:x =0.050②1)甲→乙,就是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甲&乙(或者通过计算比较);可设容积为1L,乙容器中CO的变化浓度为y mol·L-1,先求该反应中各组分的(起始、变化、平衡)浓度,则: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1&&&& 0.10&&& 0.20&&&&&& 0&&&& 0变化浓度/mol·L-1&&&&&& y&&&&& y&&&&&&& y&&&&& y平衡浓度/mol·L-1&& 0.10—y& 0.20—y&&&& y&&&&& yK===1.0解得:y =0.20/3则平衡时乙容器中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100%=×100%=67%&50%。2)甲→丙,起始投料加倍、投料比不变,就是增大两种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平衡不移动,一氧化碳平衡转化率保持不变,则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甲=丙(或者通过计算比较);可设容积为1L,丙容器中CO的变化浓度为z mol·L-1,先求该反应中各组分的(起始、变化、平衡)浓度,则: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1&&&& 0.20&&& 0.20&&&&&& 0&&&& 0变化浓度/mol·L-1&&&&&& z&&&&& z&&&&&&& z&&&&& z平衡浓度/mol·L-1&& 0.20—z& 0.20—z&&&& z&&&&& zK===1.0解得:z =0.10则平衡时丙容器中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100%=×100%=50%。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等。被污染的空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CO.NO.NO2.SO2等.(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2)煤燃烧产生的烟道气中常含有CO.SO2等污染性气体.处理烟道气中CO.SO2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被污染的空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CO、NO、NO2、SO2等.(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2)煤燃烧产生的烟道气中常含有CO、SO2等污染性气体,处理烟道气中CO、SO2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g).已知:CO(g)+O2(g)=CO2(g)△H=一283.0kJ.mol-1S(g)+O2(g)=SO2(g)△H=-296.0kJ.mol-1试写出利用上述方法处理烟道气的热化学方程式.(3)298K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N2O4(g)△H=-akJ?mol-1(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①0-2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②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并且提高NO2的转化率的是(填代号).A.升高反应温度&&B.缩小容器的体积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人NO2气体③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L.mo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若反应在398K时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1,n(N2O4)=1.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4)某化学兴趣小组构想将NO转化为HNO3,装置如图3,电极为多孔惰性材料,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导线上有0.4mole-通过时,通入氧气一端的硝酸溶液质量增加&&克.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A、到达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变化;B、到达平衡后,温度为定值,平衡常数不变,结合反应热判断随反应进行容器内温度变化,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C、到达平衡后各组分的含量不发生变化;D、t1时刻后二氧化碳、CO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最后不再变化;(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书写;(3)①根据图象计算0-2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计算v(NO2);②A.根据反应放热,所以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分析;B.缩小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人NO2气体,采用先成比例增大体积,转化率不变,再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③有图可知N2O4的平衡浓度为0.6mol/L,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N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计算可知此时的浓度商Q=K(298K)>K(398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正)<V(逆);(4)在原电池的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解:(1)依据图象分析判断选项;A、到达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变化,t1时刻V正最大,之后随反应进行速率发生变化,未到达平衡,故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到达平衡后,温度为定值,达最高,平衡常数不变,为最小,图象与实际符合,故B正确;C、NO的质量分数为定值,t1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D、t1时刻后二氧化碳、CO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t1时刻未到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C;(2)①CO(g)+12O2(g)=CO2(g)△H=-283.0KJ?mol-1②S(g)+O2(g)=SO2(g)△H=-296.0KJ?mol-1将方程式①×2-②得2CO(g)+SO2(g)=S(g)+2CO2(g)△H=(-283.0KJ?mol-1)×2-(-296.0KJ?mol-1)=-270KJ?mol-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g)+SO2(g)=S(g)+2CO2(g)△H=-270KJ?mol-1,故答案为:2CO(g)+SO2(g)=S(g)+2CO2(g)△H=-270KJ?mol-1;(3)①由图象0-2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0.320=0.015mol/(L?S),又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则v(NO2)=2×0.015mol/(L?S)=0.03mol/(L?S);故答案为:0.03mol/(L?S);②A.根据反应放热,所以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错误;B.缩小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正确;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错误;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人NO2气体,采用先成比例增大体积,转化率不变,再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正确;故答案为:BD;③有图可知N2O4的平衡浓度为0.6mol/L,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N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则K=c(N&2O&4)c&2(NO2)=0.6mol/L(0.3mol/L)&2=6.67L/mol,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为2L,因此的N2O4的浓度为0.6mol/L,N2O4的浓度为0.3mol/L,浓度商Q=c(N&2O&4)c&2(NO2)=0.6mol/L(0.3mol/L)&2=6.67L/mol=K(298K)>K(398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正)<V(逆);故答案为:6.67;<;(4)将NO转化为HNO3的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一氧化氮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NO-3e-+2H2O=NO3-+4H+,当导线上有0.4mole-通过时,氧气一端的反应为:4H++4e-+O2=2H2O,则质量增加为0.2mol水的质量,即0.2×18=3.6g,故答案为:NO-3e-+2H2O=NO3-+4H+;3.6;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热化学、电化学以及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难度中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目的无法实现的是(  )
A、用激光笔光束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B、用KSCN溶液鉴别Fe3+和Fe2+C、用氨水鉴别Al3+和Mg2+D、用焰色反应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使一定质量的锌与100mL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1)若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SO2气体3.36L,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2)若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为33.6L,并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为0.100mol/L,求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科目:高中化学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色变为&色时,停止滴定.(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4)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5)根据下列数据: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20.000.5025.40第二次20.004.0029.10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分别称取0.2gNaOH固体两份,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若两次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5.02mL、24.98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盐酸的浓度为0.2mol/L,则第一次测出的盐酸的浓度偏高B、若NaOH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则测定的结果偏高C、开始读数时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结束时也仰视滴定管读数,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第二次测定的数据可能是由于滴定时不小心把盐酸滴到锥形瓶外面引起的
科目:高中化学
一定条件下,氨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若反应中消耗了4mol&NH3,则生成mol&N2.
科目:高中化学
瘦肉精又名克伦特罗(4-氨基-α-叔丁胺甲基-3,5-二氯苯甲醇),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哮喘.可由下图所示路线合成:其中X表示某中间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反应④的反应类型.(2)书写反应③所代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试推断中间物质X的结构简式:.(4)对氨基苯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其中任意一种.a.苯环与氨基相连&&&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有红色物质生成& 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5)①②③代表的整个反应过程完成了苯胺对位的酰基化,也完成了对(填官能团名称)的保护,同时也避免了一些副反应的发生.
科目:高中化学
向22.4g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mol/L的硫酸溶液750mL,固体完全溶解,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可能为(  )
A、1.12&gB、2.2&gC、3.2gD、6.4g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浓度)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Fe和Cl2B、NaOH和SO2C、Na和O2D、C和O2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m2.5 so2 co no2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