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017高考全国卷省份生物选一都要考什么啊? 酶和蛋白质那个考吗?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55 小时
金币:3695
<em id="authorposton16-1-19 11:19
查看: 1520
高中生物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较为零碎,连贯性不大,记忆起来有些难度。不过,下面这些生物知识点,将会对你的生物学习非常有帮助。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基本元素:C、H、O、N(4种)最基本元素:C(1种)主要元素:C、H、O、N、P、S(6种)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坏。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后者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37、有氧呼吸反应式:见必修一P9338、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见必修一P95,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47、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9、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5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56、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5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5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5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6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61、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在于其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6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6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6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21 10:06
替同事存点资料了!谢谢老师无私分享!
Powered by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78套总数:5857322套专访:3288部会员:383265位
当前位置:
& 2017高考考点一遍过生物课标通用第2辑:考点3 酶
2017高考考点一遍过生物课标通用第2辑:考点3 酶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4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384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原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二、酶的本质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三.酶的特性
(1)含义: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意义:使细胞代谢快速进行。
(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3.作用条件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酶活性
①含义: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速率
②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pH
(3)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曲线
①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②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③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因为此条件能使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1.如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
B.将酶2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活性上升
C.与酶1相比较,酶2更耐受碱性环境
D.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
【参考答案】
A.以Fe3+替代肝脏研磨液,a值减少,b值增大
B.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增大
C.温度为37℃时,a值不变,b值减少
D.H2 O2量增加为4 mL时,a值增大,b值减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酶的催化作用比无机催化剂的作用要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但是两者的催化作用都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a值不会减少,b值会增大,A错误;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减小,B错误;37℃接近人体正常体温,是酶的最适温度,催化效率是最高的,所用时间会减少,故b值减小,C正确;底物的量增加时,产物的量和时间都会有所增加,故a值和b值都增大,D错误。
解读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曲线
(1)温度和pH: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或最适pH),随着温度(或pH)升高,酶的活性降低。低温和高温都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低温不使酶失活,只起到抑制作用,高温能使酶(蛋白质类)变性而失去活性。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
(2)底物浓度:在一定的底物浓度范围内,酶的催化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浓度后因为酶的数量有限(所有酶都参加了反应),反应速率变化不明显。
(3)反应时间:酶有它的产生和消亡过程,当酶发挥作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钝化而使其活性降低,最终被分解。
(4)酶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之后由于底物有限,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1.(2016·新课标1卷)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1.【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pH,而缓冲液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条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需在最适温度下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B.唾液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D.脂肪酶变性失活后加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中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先升后降
C.先降后升
D.没有变化
3.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
4.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不被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改变
5.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化合物X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I作为对照实验
C.化合物X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使酶完全失活
6.如下图:左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左图中可知pH=7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左图中可知使人淀粉酶的pH由2升到7时,该酶活性逐渐升高
C.右图影响AB、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不同
D.右图曲线Ⅰ表明,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7.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铁锈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不能体现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8.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1.【答案】A
【解析】酶的催化需要温和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但是酶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A错误;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内,起到相同的催化作用,比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所有活细胞内,C正确;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变性失活后肽键并没有被破坏,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以产生紫色,D正确。
2.【答案】D
【解析】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由于胃蛋白酶在pH=10时已经变性失活,故胃蛋白酶的活性无变化,D正确。
3.【答案】C
【解析】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和酶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将对应的温度保温下的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D错误。
4.【答案】B
【解析】用蛋白酶处理后,甲酶活性不变,说明甲酶能够不被该种蛋白酶降解,A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甲酶活性不变,则说明甲酶可能是RNA,B错误;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是蛋白质,C正确;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是蛋白质,被蛋白酶处理后分解(分子结构改变),D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化合物X的加入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最高点对应的温度与未加化合物X时一致,所以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曲线Ⅰ为对照组,曲线Ⅱ为实验组,B正确;酶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但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不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化合物X的加入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化合物X未使酶完全失活,D错误。
6.【答案】C
【解析】由图1可以看出,植物的淀粉酶在pH值=5~6的时候催化活性是最高的,A错误;由图1可以看出,人淀粉酶的最适pH值是7左右,pH值过低<3的时候,人淀粉酶会永久性失活,不会再随着pH的升高而逐渐恢复,B错误;图2中,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C正确;图2曲线I、II相比,只能说明37 ℃时比25 ℃时酶促反应速率快,但是不能得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就是37 ℃的结论,D错误。
7.【答案】D
【解析】与无机催化剂相比,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试管,A错误;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B错误;3号和4号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和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正确。
8.【答案】(1)B
60℃条件下,在时间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解析】(1)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40℃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说明酶的活性最高,而B组控制的温度是40℃。(2)A组控制的温度是20℃,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则酶的活性增强,A组酶催化反应速率会加快。(3)对比分析图示中的3条曲线可推知,在时间t2时,C组的酶在60℃条件下已经失活,所以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t3时,C组产物的总量不变。(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
2.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
3.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
4.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析---生物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析---生物
生物:能力立意 学以致用   一、应对策略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中对于生物的修订有两点:  其一为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时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思考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和生物语言尝试探究和解释这些成就和热点问题。  其二为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选修1和选修3的调整,前者体现了对应用能力的考查,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后者则体现了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的考查,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必修二中遗传的分子基础所学知识掌握PCR的原理。  二、备考建议  考纲的修订体现了命题的趋势——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将基础知识扎实掌握,通过课上学习、课下整理、基础练习、重复记忆、思考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等过程,将知识基础稳固。  其次,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通过对创新题型的练习,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及知识联系和应用的能力。  第四,关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和探索,学以致用。  第五,善于总结。总结考点、题型、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对于更好的理解高考的命题特点及考查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规范答题。答题是否规范不仅体现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能力。附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生物知识内容表(一)必考部分知识内容要求1-1 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Ⅱ ⅡⅠ1-2 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Ⅰ ⅡⅡⅡⅡ1-3 细胞的代谢(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细胞呼吸Ⅱ ⅡⅡⅡⅡⅡ1-4 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Ⅰ ⅠⅡ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ⅡⅡⅡ2-1 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ⅡⅡ2-2 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ⅡⅡⅡⅡ2-3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Ⅱ ⅡⅡⅡ2-4 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Ⅱ ⅡⅠⅡⅠ2-5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Ⅰ ⅠⅠ2-6 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Ⅱ3-1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ⅡⅡ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ⅡⅠⅡⅡ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ⅡⅡⅡⅠ3-4 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Ⅰ ⅡⅠⅠ3-5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Ⅰ ⅡⅡⅡ3-6 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ⅠⅠ&实 验要求4-1 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二、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4-2 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三、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4-3 稳态与环境要求(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模拟尿糖的检测(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  选考部分  生物技术实践实验要求5-1 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5-2 酶的应用(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4)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5)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内容要求6-1 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诞生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3)基因工程的应用(4)蛋白质工程Ⅰ ⅡⅡⅠ6-2 克隆技术(1)植物的组织培养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 ⅠⅡ6-3 胚胎工程(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3)胚胎工程的应用Ⅰ ⅠⅡ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Ⅰ ⅠⅠ6-5 生态工程(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Ⅱ Ⅰ7-1 基因工程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转自唱一楼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四川高考全国卷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