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 小心求证》:以实验和求证践行科学精神

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范文十篇】
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范文一:论科学精神的●梁树森
  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递科学文化、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科学文化的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总和。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科学的创造精神、求实精神、革新精神、自由精神和审美精神”,①还表现为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可是,长期以来,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过去科学方法教育的薄弱,对其进行了较多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已经有所加强。现在,人们又看到,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科学教育中更为薄弱的环节,宝贵的科学精神在科学教育中常常白白地流失掉,许多学生接受了几年科学教育,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目前,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找出存在的不足,深入探讨基础教育应重点培养哪些科学精神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一、培养科学的创造精神
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创造精神。科学是人
类不断发展着的对自然界的认识,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永无止境地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创造精神是科学探索活动的生命和灵魂。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逐步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江泽民同志在日接见两院院士时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还要说,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
创造精神是创造力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创造力首先应培养创造精神。有些学者也将创造精神称为“创造性人格”,斯坦伯格(R.J.Sternberg)认为,创造性人格主要由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成长的意愿、敢冒风
②创造性人格特征不是生来就险和自信组成。
有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练才能逐步形成。创造精神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抓起,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在创造精神的培养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远不能令人满意。课程的内容和体系比较陈旧,与科学发展的现状相脱离,学生学习几年以后仍然不能获得现代生活所应具备的必要的现代科学常识和科学观念。在教学中,讲授规律、原理通常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很少花时间回顾它
是怎样从扬弃旧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不注意强调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不去讲它内部存在的矛盾及所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解决的问题过于模型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不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是让学生遵循常规,以免考试时丢分。考试评价侧重于知识的识记和典型情境下的运用,使一些学生靠机械记忆、套用公式来应付考试。此外,中的创造往往只被理解为等物质创造,,。这样的科学教育,与,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从培养接受型人才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将使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涉及的面虽然很广,但是重点也很明确,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浓厚兴趣。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要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勇于克服困难,在结果不明朗时能够对自己有信心、深入思考而不随声附和。可以肯定,只要我们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年轻一代必将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活力,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也将得到增强。
二、培养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精神还表现为求实精神。科学的目的
是求知、求真,在求知、求真的实践中形成求实精神。求实即寻求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求实精神是理性与经验相结合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是真理至上、尊重事实的文化精神。求实精神是构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工作态度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无时不在的影响。基础教育中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求实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说,在已有的科学教育理论中,还是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教育的,如强调科学实验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但是,在科学教育的教学实际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轻视实验、,有的科学课。有的,让学生“背实验”,来应付考。对于教材中给出的实测、实验探索活动、实践作业等,不去认真组织学生完成,而是敷衍了事。对于学生在学习中为分辨事实、探求本质而提出的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常常因其与考试无关而不予认真解答甚至不让学生深究。科学教育中以上种种现象的根源在“应试教育”,而结果是求实精神的流失。
培养求实精神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求实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真正重视实验、重视实践检验、重视得出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创造学习科学的环境,让学生切实感到学科学必须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另外,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增强识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还要让学生明确,求实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相信某种实践的表面结果,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例如,人们对物体运动的前科学概念,大都可以被多次“实践”重复,但其中许多前科学概念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学生初步形成的求实精神对进一步学习科学十分重要,对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培养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是一种必须突出强调的科学精神。如何把科学的应用和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早在1931年,爱因斯坦就告诫大学生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的一生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
③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至成为祸害。”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学会生存》报告指
出:“所谓‘科学的人道主义’这样一个普通概念,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
④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发扬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在帮助人类极大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常、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灾害”日趋严重,战。度的联系,。人类要战胜这些灾害,必须正确对待科学,自觉地利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绝不能把科学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滥用。
显然,科学教育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这一任务,可是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少。科学教育一直沿袭着重实用轻人文的传统,20世纪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偏斜到物的一方,甚至出现了“只见物不见人”的极端倾向。在教育实际中,表现为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较少考虑培养学习者健全的心灵、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全面发展;较少向学生全面介绍科学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较少注意引导学生把科学的应用与道德伦理等因素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在人的培养上,偏重于通过科学教育使人在近期获得利益的功利性考虑,而较少考虑如何使科学教育适合于每一名学生、如何通过科学教育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他们虽然熟练地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未必真正地‘理解’了科学,甚至他们对科学以外的东西,如社会、人,以及科学与社会及人的关系等等,则所知更少,甚至是一无所知。这种人是片面发展的人,是单方面的‘工具
⑤显然,这样的人很人’、‘物理人’、‘经济人’。”
难具有始终如一的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在外界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无意或有意地做出用科学损害人类根本利益的事情。
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精神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在讲述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必须讲述对科学不适当的应用带来的影响,也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滥用所造成的后果。这样,使,,,自觉地利。
重视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将全,即不仅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传递科学精神。这样,科学精神将作为一个实在的要素、一个明确的目标进入科学课程的教材和课堂,为学生所领会、所接受。这种具有三个维度的科学教育将变得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因而更丰富多彩、更吸引人。于是,在教育上,科学的价值就不仅仅被理解为创造物质利益,而首先被看作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科学教育也不仅仅是面向“物”的教育,而首先是指向人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完成从只注重“物”向首先注重人的转变。科学教育将在这一转变中被赋予新的涵义,更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新的世纪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①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②张景焕:《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③《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3页。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⑤周川:《人文化:科学教育的新取向》,《科学学研究》第14卷第1期。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辽宁大连 116029〕
(本文责任编辑:宗秋荣)
范文二: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感谢对方辩友饱含深情地为我们描述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让我们坚信,大学教育以科学精神培养为重的同时,积淀人文内涵是必需的。
然而,对方辩友又能否解答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困惑呢?
第一,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个人心智体条件要求较高,倘若高等学府也更重培养人文精神,那,科学精神又将在何时重点培养呢?小学,初高中,还是幼儿园?
第二,对方辩友孜孜不倦告诉我们当前部分大学缺少人文关怀,是的,但我们痛心疾首地悔悟,并努力在让人文关怀暖心间。可是,为什么千万双雪亮眼镜却无视科学精神匮乏早已渗透大学教育,触及整个中国机体?这,到底怎么了?
我们很欣慰,因为双方都立足现实,然而,我们站在这儿振臂声及的,更应为大学教育——这一特殊教育阶段——探求一条真正出路,驱散集聚在大学之上的阴霾。
在浮躁逐利的社会大环境里,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剧增等因素的作用,使大学教育已在背弃严谨踏实的品质追求和对科学精神的尊重中扭曲、丢失了本性。耳濡目染间,我们在切身体会,是否该扪心自问:科学精神,我们离你还有多远?
现在我将总结我方观点如下:
第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或可同步,但必须有阶段侧重。正如我方已多次强调的,个人社会化据不同时期的主客观条件有不同重点。大学前,十余年教育培养,且有中国自古重人文重人伦传统的辅助,让我们已初步成熟较完整的人文价值观,大学只需进一步夯实引导。而科学精神培养即在大学时期,除大学生自身发展出现“六大高峰”之外,国家和社会为大学提供日益丰富的资源与条件。“天时地利人亦和”,倘真如此,无疑对大学生、国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科学精神的根基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稳固。相反,科学精神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已恶化变质。如不然,为何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发达,我们的人才却不如从前?为何大繁荣时代,我们只能痛惜“大师”陨落,却鲜见新星启明?为何论文抄袭、大学丑闻“风起云涌”而难抑制?科学精神危机不再是无稽之谈!
第三,大学教育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竞争复杂多样,创新和人才却是恒久主题。2010年4月《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最新排名》调查报告,中国只排54位!如此的时代要求,大学自要担当核心重任,只有在教育中更重科学精神培养方能不负重托。若不然,东方巨龙也就只能以“人数之最”来“称雄”地球了!
范文三:科学精神的培养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为大力培养中国未来发展的科技后备力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提高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科技素质的决定。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科技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的提高,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科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观察、思维、操作等多种创新实践能力。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范文四: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第4条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核心的问题是要注重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他们所能接触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学校的各学科教师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力军.同时还需要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共性的、综合的、大范围协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根据国外1994年前后的研究结果,以下几条关于“可靠学习发生的条件”,对于当前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们的教学实践再次证明了以下的研究成果:“最初学习的发生是一个渗透或吸收的渐变过程,而不是突变过程.可靠的学习必须通过正误的辨析和体验.学生只能学到那些他们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倾向的东西.在缺乏适当的环境、背景和铺垫的时候学习不能发生.真正的学习必然与运用相联系.越象竞赛的学习,学到的内容越多.”[1]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的特殊性,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工厂、机关,几乎在同一时间展开了对同一软件的教学.这中间,除了学习者年龄的差别、学习内容深浅的差别之外,就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差别了.如何使大学生在学好一个软件的同时,获得科学精神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1 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应用,善于思考,掌握规律,发现知识,拓展能力作为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一个软件的学习过程,也是一门新知识的掌握过程,虽然不讲深奥的理论,但同样反映了学习的一般规律,从中可以获得不少启发.我们把它分成3个阶段:
1.1 观察与模仿阶段,解决从“不会”到“会”的问题
“最初学习的发生是一个渗透或吸收的渐变过程,而不是突变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和实验指导步骤,按葫芦画瓢,逐步完成“范例”操作.“可靠的学习必须通过正误的辨析和体验”。过观察、纠错、模仿,与“样张”取得一致.这是最初的
1.2 摸索与思考阶段,解决“掌握”与“熟练”的问题
学生根据第一阶段的基本知识和经验体会,自行解决或相互讨论完成实验要求。这一阶段的实验题目,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题目与第一阶段相仿,略有变化,持同一水平.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已学到的知识(技能),提高信心.第二层次的题目比较新颖、复杂,包含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给出样张,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有关的操作方法,完成指定目标的实验.第二层次的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啊(,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了解软件的其他功能,尽快地熟悉菜单,摸索出操作规律.教师编写第二层次的实验题目非常重要.它蕴涵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给予了学生明确的导向,防止盲目无序或放任自流.从第一层次的“模仿运用”到第二层次的“发现活用”是个飞跃,学生在完成实验中不知不觉地到达了彼岸.
1.3 突破与创新阶段,解决“提高”与“想象”的问题
第一、第二阶段,属于学习的低级阶段即生存阶段,第三阶段属于学习的高级阶段即发展阶段.如果缺乏第三阶段,只能称作“操作熟练工”的培训了.笔者以为,大学教育应该在第三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颇有力度的创新思维的指导训练.一般来说,许多软件20%的功能是面向80%的用户的,而80%的功能是面向20%的用户的.言下之意,大多数用户仅用到了软件的极小一部分功能,还有相当大部分的功能未被发掘利用.这如同走进一个巨大的工具仓库,只随手拿了一两件常用的工具就走了,永远只知道盖小屋,不知道还能造宫殿.软件的入门教育,就等于告诉用户有一个工具库存在,至于对工具库的了解深度和运用好坏,全靠用户本身的钻研和智慧了.浏览软件的各种培训教材和各类教科书,几乎都是同一层次的入门书籍.深一层的应用技巧,很难从教科书上觅得.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说“课堂:
教育给了你一把入门的钥匙,宝库就在眼前,何不进去看看呢?”科学精神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学习应用软件,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操作上.要把学习应用软件的过程,作为一个探索知识宝库的过程.由老师手把手的教,到指明了方向的探究性地“自我”学.教师将学生引进门、指明了几条路,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浏览、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总结.经验表明,当全面、深入地掌握了一个软件,总结出一般规律后,其他同类软件也就能触类旁通、无师自通了.应用软件的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模仿重复,而要让学生在应用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2 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所需具备的内在素质
2.1 克服畏难情绪,建立自信
当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同在一个教室里,同学一本书的时候,由于基础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有些学生甚至无从下手,出现畏难情绪.根据知识建构的理论,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以往的知识建立联系,才容易为学生接受.“在缺乏适当的环境、背景和铺垫的时候学习不能发生”.于不具备预备知识的学生来讲,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补上这一课.如果片面强调自学,袖手旁观,将使部分有困难的学生陷入恶性循环,失去学习的兴趣.
解决的方法是:开设大学生同步学习辅导班,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这种同步学习班,不同于社会上各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学习内容针对性强、时间短、以帮助学生迅速赶上“整体大部队”,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困难,建立自信,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
2.2 积极主动的学习才可能创新
从小学到中学,在老师的严密管束下读了12年书的学生,普遍养成了被动学习.一到大学比较宽松的环境,没有了老师的步步监督,长期的被动学习顿时失去了方向.一些学生处于拨一拨、动一动,不拨就不动,甚至拨上去不动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上课不带书,作业不完成,上网不是聊天就是打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高,表现为应付考试的被动的学习.没有学习的激情,不可能创新.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2.2.1 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真正的学习必须与应用相联系”.“学生只能学到那些他们有学习兴趣和学习倾向的东西.” 教学的实践说明,“大作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大作业就是综合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制作一个自我命题的作业.通过大作业,把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用Word编制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专题报告,用FrontPage设计多媒体网页等等.
一般,大作业只给出原则性的要求,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依赖“死记硬背”.大作业给予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作业还可以是几个人合作完成的结果.大作业要求学生能全面反映已学过的知识,并在知识方面有所突破、应用方面有所创新.从一开始,学生就被告之他们将做一个大作业,可以自由命题,自由组合,不拘形式,花8周或花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作业.同时学生还被告之要早早做好设计的准备,寻找合作伙伴,拟订详细的分工报告.
2.2.2 用新的评价标准去激励学生创新
标准答案不利于创新;增加思考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答复也不适合大多数.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把应试的学习变革为积极的有目标的学习,用新的评价标准去激励学生创新(2).规定“基本掌握”为70分:在这个大作业里,要反映出课堂教育所涉及的知识即用评分细则加以量化,防止一些学生草率从事.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把握基础分数.规定“创新突破”30分:主题要新颖,鼓励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个性,禁止抄袭.技术有突破,即能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手段在应用上有新的发现.例如:运用其他模板等.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勇于开拓创新.标准还对不同人数的组合,规定了不同的作业量.总之,使学生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带着这样一个目标,学生开始了有目的的学习.当学生们把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心声、自己的创作用精致编排的小报、用具有专业色彩水准的演示报告或者用独特风格的个人网站公睹于世时,自然有一种成功感.谁不渴望成功?谁不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越象竞赛的学习,学到的内容越多.”大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主动地去翻阅资料,从网上搜集素材、相互交流,熟悉了压缩拷贝技术,甚至学会了扫描、刻录,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大作业一般由教师批改,也可以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点评,或由学生自评、互评.点评分“好”与“差”两种极端情况.好的作业,由小组派代表发言,介绍他们的分工情况、合作过程,介绍他们的构思、方法、技巧以及经验体会等等.差的作业,请大家来分析,找问题,出主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点评,使大家获得共识.
2.3 事实求是,诚实坦率是科学的基本精神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学习科学知识,首先要学做一个诚实的人,才是于社会有用的人.一切安于现状的、懒惰的、不思进取的人永远到不了希望的顶点.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没有付出,不可能有收获.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的.给学生充分自由度的大作业,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投机取巧的机会.总有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完成作业.或者请他人代劳,或者“拷贝”别人的,或者与他人的合作只是挂个名——签名不出力,,,,凡此种种行为的产生,是社会不良现象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映,搅浑了“与他人协作”的积极意义.关于这一类做人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家庭、媒体、社会共同教育的问题.一经发现,教师应该加以阻止与批评.平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好记录.大作业时,教师要督促进程,关心检查,把这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发现可疑对象,就进行“面批”——面对面的批改.或者抽查,重新用标准题加以判分.对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杜绝此类现象的再生.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这个教育的大目标,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针对“可靠学习发生的条件”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为此,教师为“创新”所付出的心血与时间远比“标准”教育要多得多.这也说明创新教育首先是教师的创新,只有当教师由传统教育观转向素质教育观时,才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只有当教师勇于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考试模式提出创新的意见时,教育改革才能进行.另外,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学科各有特色,应根据教学改革的实践,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来.教材的改革是教学改革实施的保证.教材的编制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果,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教材中要留有空白,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提供参考资料、半成品作业.通过现代化的教材,实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传播和创新.任何学科学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高利明.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J].教育技术通讯,1999,(1).
[2] 汪延茂.关于现代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技术通讯,1999,(1).
范文五:【摘要】在构成科学精神完整体系的主要因素中,科学探索精神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探索求知,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努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探索精神 准确定位 创设环境 善于引导   一、要对“探索精神”准确定位   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要教孩子正确地去探索,教师就应当对幼儿的“探索精神”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从而端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理念,采取正确的指导方法。   首先,教师要用动态的观点看待科学教育。应该把科学教育活动当作孩子获取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幼儿的科学活动是一种对周围世界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是一种探索活动。科学教育并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幼儿来说,学会学习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更重要。一些教师以为科学教育就是教给孩子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或回答他们日常提出的一些科学问题,这是一种片面和简化的理解。因此,科学教育应满足孩子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需要,在探索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善于正确地与他们交流,同他们一样满怀着好奇心去探索,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是可爱的,探索是令人激动和充满快乐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科学就是探索,探索使人快乐。   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幼儿的探索活动。每一个幼儿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后,就要看、听、问,就像是天生的科学家,本能地渴望了解周围世界,这就是科学探索精神的生长点。但是,对于幼儿来讲,科学并不是深奥抽象的科技“尖端”而是基础的尝试,科学是他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如提问、观察事物、做游戏等等,无一例外地都要接触某些科学的道理。然而,幼儿时期的孩子一般是不可能理解科学的术语和概念的。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探索精神,常常是用语言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不能不顾及孩子的直接经验不足,还不能达到某种概括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仔细聆听孩子的叙述,积极鼓励孩子利用各种视、听、触、嗅等感官探究事物,努力扩展孩子的直接经验,而不能急于求成,以孩子掌握了多少概念、名词堆砌的所谓“科学道理”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   二、要努力创造适于探索的环境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中,给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适于探索的良好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提供丰富有探索性材料的物质环境。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动脑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以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各种材料作为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物质基础,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真正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冲动。所以,教师在布置班里环境时,一定要多用心思,多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多提供一些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从视、听、触、嗅等各方面激发他们学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教师还要注意,为幼儿提供的探索材料,不是让他们获得某些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找到答案的方法。所以,应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允许幼儿探索,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自己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结果。   其次,要提供快乐宽松关系融洽的心理环境。孩子学科学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一项关于母婴关系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母亲在场会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很大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所以,教师应尽可能使幼儿与自己之间形成母子般依恋的情感,为幼儿创设快乐宽松、关系融洽的心理环境,积极支持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幼儿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地主动去尝试、探索,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三,要提供孩子不怕出错的操作环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犯错是一种坏事。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来说,如果还是把犯错当成一件坏事,就是阻碍和抑制其探索精神的成长。对于幼儿探索活动来说,出错是必要的附属产品,出错是探索的一条基本规律。当然,无意义的出错也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所应努力避免的。为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一方面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保证科学活动的简单性;另一方面要注意放开手脚,不加任何干涉地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并适当地加以引导,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演示、幼儿看的方法。既要重视幼儿为理解知识所进行的练习性和验证性操作,更要重视幼儿自主性的探索性操作,让他们再大胆尝试中充享受探索的乐趣。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平煤幼儿园)   编辑/杨俊飞
范文六: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纷纷揭晓,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11年中该奖项第7次无人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一直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中凸显出的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不高、原创性科研成果甚少等问题非常令人担忧。与此同时,该奖项的空缺也让我们再一次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投入加大、社会不断进步,我们反而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事实上钱老的问题,问出的是科学精神之惑,让我们看到的是科学精神的危机。      “没有什么比让我们未来一代具有科学精神更重要的了”      “非常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把对下一代的教育看得很重要。在中国现在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本质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什么比我们未来一代具有科学精神更重要的了。”这是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女士日前在由中同科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会青少年科学教育专委会主办召开的《居里夫人的科学课――居里夫人教孩子们学物理》一书专题研讨会上的一席话。在这次研讨会上许多科学家和科学教师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居里夫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守真理、勇于创新和将一切都无私奉献给科学事业的科学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和引领下,居里夫人完成了她所有伟大地科研成果和发现。   科学精神是探求真理的原则,它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求实、怀疑、批判、严谨、坚持、协作和无偏见。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具有科学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功利化和物质化,人们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追求热情下降,科学精神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土壤恶化,科学变得常常要和伪科学进行较量,学术不端和违背科研诚信的事件时有发生,科学精神的危机日益严重。特别是在涉及未来一代的教育问题上,韦钰院士痛心疾首地说:“如果有功利就没有科学精神,功利会害了孩子。”   科学精神必须从小培养,日积月累形成。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当前我国科学精神危机的现状,努力消除阻碍培养、形成科学精神的障碍,重视和弘扬科学精神,使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未来一代。      科学教育要教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要培养科学精神      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我们的科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科学教育似乎就等同于科学知识,教物理的老师只给孩子们讲授物理知识,教生物的老师只给孩子们讲生物知识,而教科学课的老师也只是给孩子讲科学知识,这样科学精神就成为课程之外的东西,很少有人注意到知识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探寻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在过程和方法背后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学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张开逊说:“今天的科学教育老师比较容易讲科学对人类的意义,讲科学的趣味,而很少引导孩子们步入真正的科学殿堂,很少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去做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探究自然。我们科学教育真正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自然的激情与方法。”   同时,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绝对的知识权威,不容怀疑。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被动而盲目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能怀疑,不能批判,不能思考,这样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科学教育改革,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已经纳入到课程标准之中,但取得的成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必须继续推进科学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以培养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一方面,重视在实践和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把实践和实验看做是理解科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精神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仅仅依靠老师的知识传授很难让孩子们得到探寻真理的乐趣。张开逊副主任说:“实验是步入科学之门最好的途径,也是最便捷的一步,而不是像传统的教育理念那样,用抽象的概念让学生获得人生的经验。”另一方面,努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保护孩子们“天生的探究精神和好奇心”,让他们从小就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科学普及要普及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      长期以来,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也是侧重科学知识传播,而忽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从近年来出现的“华南虎事件”、“张悟本事件”等,一方面说明了伪科学的欺骗性确实让人不能轻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在向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之所以有很多人会相信这些伪科学事件,对科学产生误解,这并不是科学本身的错,是公众辨识伪科学的能力还不足,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不足。如果能够让科学精神渗入到公众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那么公众将有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透过这些伪科学的表象看到其利益之争的实质,从而减少盲目跟从、上当受骗的情况出现。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动员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用科学精神指导和伴随科学知识传播,坚持不懈地在公众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      让功利远离科学精神这方净土      在当今社会,功利似乎已经成为科学精神最大的敌人。科学精神曾经是无数科学家和先哲们誓死捍卫的神圣领地,而如今在功利主义的步步紧逼下科学精神却总要遭到排挤。特别是对于那些尚处于接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就常常要面对是坚守真理还是面对现实的艰难选择。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和“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下,一些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动力开始偏离方向,从开始的兴趣,变成为获奖后的加分和保送,科技发明和研究成果成为“升学”的跳板,接受和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换取更大的物质利益。这样的功利目的下催生出的绝不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未来一代,如果没有对科学最纯真的热爱和探寻真理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无论如何都走不远的。   在当今中国,没有什么比让未来一代具有科学精神更重要的了,科学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科学精神放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环节,科技界和教育界联合起来共同探究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全社会共同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外部环境,让“崇尚科学精神”不再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范文七: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发掘美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愿望,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三、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四、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山水面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则是那水下不容易看到的一大部分――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中学生还未进人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宽广、坚忍不拔以及自尊自信等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六、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想象力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一)把音乐带入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堂上相应地引用恰当的音乐,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今名画,那如醉如痴的乐曲在无影无形中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受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从而激发我们强烈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是通过造型的视觉艺术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语言艺术来感染人。二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方式和手法不同而已。在美术课堂上,利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带着美术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遐想,由此来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   (三)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并且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在美丽的风景中,可以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时,可以激起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能够树立学生远大的革命思想抱负。   七、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现代社会,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范文八: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科学的心理氛围;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幼儿;科学教育;激发兴趣;探索精神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几方面常见的问题,力求使幼儿科学教育卓有成效。  1.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方法  培养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想象,它能让幼儿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能让幼儿超脱真实与现实,肆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幼儿的想象不受经验的束缚,只要我们以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开发,将会成为他们成人后创造和发明的基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可以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和创造。而从小培养的兴趣会成为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可以说,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起来的兴趣,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创设环境,激励幼儿探究精神。在幼儿行为管理上也要采取沟通优先原则,注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幼儿不停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他们的言行之间充满好奇,很多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也许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幼儿的脑中充满着天马行空、无可挑剔的想象。幼儿是环境的一分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幼儿才会主动投入进去,无拘无束、大胆地展开思维活动,进行表达。在活动中尊重和接纳每一位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幼儿才会根据自已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作出回答和解释。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  开展活动,培养幼儿勤于思考习惯。灵活而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在幼儿教学中,要根据教育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操作材料。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组织《空气在哪里?》这一主题活动时,首先把塞了一块小毛巾的杯子竖着扣在水里,然后拿出毛巾让幼儿观察,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毛巾没有湿,于是争先恐后的嚷道“老师是个魔术师,老师会变魔术……”然后告诉孩子们这不是魔术,这就是一种科学现象。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地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去的。  在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游戏中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成人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物体的认识,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各种事物的启发下发挥想象力。通过操作和观察,然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培养了幼儿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  2.幼儿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事项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或探索方法。即使是我们认为是破坏行为,老师也应随时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因。科学教育既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交流平台,所谓的“一百个幼儿一百种语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图示或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  家长的支持参与是孩子学科学的基础。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他们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还可以利用幻灯片、电视、电影等多媒体影像让幼儿的视觉、听觉以及其他知识形象更加完整,让他们脑海中产生丰富而形象的事物表象,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基础。家园共育是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又一个场所。这个场所,时间多,(双休日的时间孩子和家长朋友在一起,会看到、听到许多事情,往往这些事都有许多科学道理,我们要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材料多,家里的工具比较多,可以利用的废旧物也比较多,家长朋友一起参与可以更好的鼓励幼儿的自信心。家长可以启发,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观察记录,不干预孩子正常的活动。  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重视幼儿科学教育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是幼儿科学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孩子不断探求,不断成功,不断进步,在科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更是幼儿园应当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
范文九:浅谈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科学精神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中学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深挖其中的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实际可行。 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为创新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中学 历史教学 科学精神 培养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影响生活,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进入21世纪以
来,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等。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强调: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邓小平强调:科学精神要解放思想;江泽民强调: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胡锦涛也提出了新时期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拓进取、 勇于实践、 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都是寄托在一代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身上。 而中学时期是
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 在中学生当中开展与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探索求真、 求实创新、 开拓进取、 竞争协作、 敬业献身等都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我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存在明显不足, 缺乏科学精神 ,这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致。 中学历史教学要积极参与, 努力挖掘素材,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 指出: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 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也要求:历史教学要帮助
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 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科学态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 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就需要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新一代中学生, 教育他们从小立志献身科学, 献身祖国和人民的进步事业。
二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可能性
历史学科史料丰富,浩如烟海,有着进行科学精神培养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过程中,历史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可以从历史事迹中得到启迪,从这些人物对科学的追求中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漫漫历史长河 ,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化。这些科技文化成就以及背后所
蕴藏的科学精神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课程资源 。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秦汉科技文化时, 可以向学生穿插讲述“ 神医”——华佗的故事。 华佗是东汉末期人, 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医学, 善于观察, 善于总结,肯于动脑 ,又刻苦钻研, 所以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医学家,不仅为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而且还为我国传统医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九年级学习世界史时 ,通过三次科技革命的教学 ,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由于科技落后 ,最终落后于世界之林, 造成近代耻辱挨打局面的道理, 从而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科学的重要性 ,培养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历史学科蕴涵着这些丰富的科学精神教育素材, 为我们进行科学精神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优势, 让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培养科学精神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 现代的中学生有浓厚的好奇心、 强烈的求知欲, 问题意识很强; 并有自主探索的求知精神, 这些都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我们要积极引导 ,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求知精神、 实事求是的求真求实精神, 让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 ,并找出发展的规律, 不唯书、 不唯师, 勇于挑战权威, 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以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一代人才。
二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
1.通过科技史的全面学习, 明确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以史为鉴, 考古今之得失,促今日之发展, 是史学的根本任务 。回眸五千年中华历史,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说:“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 并且一般地说,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名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书中说:“ 中国在公元3 世纪到 13世纪之间 ,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特别是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 然而近代科技的落后 ,受尽挨打和屈辱。 通过比较 分析, 学生很容易明白科技发展对国家的兴衰的意义,从而培养和启迪学生尊重科学,明确科学的价值和培养学生重视科学、 热爱科学的品德和理想。
2.用科学家优良科学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纵观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 我们会发现,引领时代进步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时代精英大都是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科学家。 科学家的优良科学品德和高尚情操主要体现在:
第一 深厚、挚诚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爱祖国是我国科学家的光荣传统。 解放前, 像詹天佑、 邓稼先、 钱学森等 ,他们怀着“ 科学救国” 的愿望, 跨洋过海留学之后纷纷回国报效祖国。 这种高尚的精神 是现代中学生们学习的楷模。
第二:探索真理、热爱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 。
一代代的科技精英, 在苦苦探索纷繁复杂的自然界奥秘、 寻求自然现象的本质与规律时 ,在捍卫科学真理的过程中; 总是表现出巨大的勇气、 坚强的信念和崇高的气节。 只有具备热爱科学 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 才有可能冲破习惯势力的阻挠、 传统观念的束缚, 开辟新领域, 创造新天地。 例如,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将自己的一生精力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解放事业。 他从研究经济社会入手,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种矛盾和资本家的剥削秘密 ,写下了《 资本论》 这部巨著, 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年轻有为、坚守真理的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信守“ 日心说”, 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多 年而毫不动摇,最后付出了生的代价! 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 火不能征服我, 未来的世纪会知道我的价值!” 这是何等壮烈! 许许多多的史实告诉我们: 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 孜孜以求, 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才能有所建树。 教师在教学中, 结合科学家的这些优良科学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产生共鸣, 受到震撼,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改变观念,引领科学实践能力的生成
众所周知,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选手获奖是常事, 但是至今我们 没有一位地地道道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有现成答案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轻视甚至无视对学生进行无答案领域的大胆探索; 只知道让学生学习 科学知识, 而忽视 科
学实践。 因此,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科学实践精神的培养。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中敢于科学实践的素材, 如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献出了生命; 诺贝尔为了试验发明炸药不怕伤亡等敢于实践的素材,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的精神。 但是也要明确科学的实践不等于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安全的盲目实践。
另一方面, 历史学科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 ,开展一些研究实践活动, 可以借鉴历史上的一些科技成果, 动员学生开展一些小制作活动, 还可以单独或和其他学科一起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课外参观考察。 考察历史遗迹, 参观一些科学机构、 科技基地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课堂“小插曲”——穿插一些恰如其分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教学总是不能提起多大兴趣。而一旦教师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会立刻兴奋起来,精神高度集中,关注于教师所做的一切,并且极度地乐于亲自动手实际操作。一般学校都会有个实验室,教师就不应该使之闲置,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让他们亲自动手,用切身体会来感受科技的神奇。,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5.通过实际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科技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来积累,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解决的办法最好就是,在周末的时候布置“手工制作”作业,在开学时进行评奖,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每个学期,学生手上总是会跟着教材发一份手工材料。这些东西一发下去,总是会吸引着大多数学生的目光,甚至有些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打包装,聚精会神地研究起来。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是有的,更关键在于教师更好地去指导他们,去激发他们的潜力。因此,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动手去制作一些小东西,并在学生制作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帮助,对制作成功的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除了手工制作袋里的制作外,还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尽力调动学生的想像力,经常的问这样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利用这项知识我们还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你觉得这个小发明还可以改进吗?”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一些小烦恼,你想过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吗?”“你最近想过去尝试做一件小发明吗?” ,,,,
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并不缺乏丰富的想像力。但是只有丰富的想像力,而没有出现创造性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创新所学有限知识,才能进行无限的创造。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去做。 通过这样一些科技制作,让学生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学会了努力,学会了坚持,同时科技意识也得进一步的加强。
6.利用其他课堂教学的契机,进行科技意识的渗透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往往只是有限地安排每周一、两节的科技课的教学,这样对科技意识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其它的课程中也可以进行,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无限的科学理念传输。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也会有不少的内容涉及科技。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提高自己的科技意识,最起码能快速提炼出所教的教学内容中所反映出的科技信息,进行相关的教学准备,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技意识的渗透。
如在语文学科中:有《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太阳》,《月球之谜》等许多专门关于科技的文章,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学生饶有兴趣地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是讲述一些科学名人的生平及一些故事的,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从中学到这些科学家们那种善于观察,分析,勇于探索,一丝不苟科学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新课程的教材中的应用题更加的实际,生活化了。在一些应用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工程,交通工具的题目,教师可以抓住机会进行一些相关科技的讲解,不要太多,让学生稍作了解即可,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细查相内容。另外在现行的数学新教材中,经常会插入一些关于数学历史发展,数学名人简介以及数学工具的发明、发展等等。教师不能忽视这样一些内容,应该利用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科技的基础,同时科技也
在一定程度以促进着数学的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就有关于计算工具发展的一个阅读资料,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技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同样,在其它的课程中也有着相似的内容,如在音乐中有关古代编钟的构造,音乐设备中的科技成分;美术中关于科技的绘画;政治课中的关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内容;体育课中的一些体育设备也体现出了一些科技成份在里面,甚至我们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来制作一些小发明,如快速划出操场跑道的简易工具,用竹枝作出简易弓箭等。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努力实现,必然能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科技意识。
21 世纪的今天, 社会发展节奏加快,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全新时代, 对我们肩负着神圣育人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历史教师要积极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的的合格公民!在时代的召唤下,我们应该也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科学精神启示录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5,4
【2】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5,2
【3】 中学历史教学与科学精神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4
范文十: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乔庄中心校
摘要: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深深地体会到肩上重要职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随时有一颗敏感的发现和探索之心,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有着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根究底的精神,这对于科技辅导员来说,尤为重要。把科学的探索精神深入到学生心中,随时保持一颗发现科学,探索科学的敏感之心,并结合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的实践行动起来,才是成功的稳基石,科技创新教育的落实点。
关键词: 科技、创新、探索、教育
正文: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起着主导性作用,而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荣辱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青少年接班人,他们的科学创新的素养培养尤为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深深地体会到肩上重要职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随时有一颗敏感的发现和探索之心,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有着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根究底的精神,这对于科技辅导员来说,尤为重要。
每年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参展作品也层出不穷、巧思新颖,其中不凡有许多让人豁然开朗、奇思妙想的构造打动着我们缺少发现的心灵,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我们的勤于思考中。如果我们紧紧是为了参赛才在接到文件的短短时间中匆忙凑数的完成作品,显然这是很仓促而缺少许多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灵感的。所以作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我们,必须把科学的探索精神深入到学生心中,随时保持一颗发现科学,探索科学的敏感之心,并结合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正的实践行动起来,才是成功的稳基石,科技创新教育的落实点。就以下几方面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敏感的科学探索精神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落实思想,引起重视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当今的青少年是一个身体由幼小到强壮不断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知逐渐走向成熟的庞大群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少而之,使化肌骨,习以成性”,这些警句其睿智之处在于:既告诉人们习惯可以养育而成,也说明少时获得育形成的理念和习惯有极长的延续性。科技育活动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特别是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良好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将“益智”、“养德”等功能寓于青少年科技育活动之,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得科学知识和养成健康人格所不可缺的一课,并且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认识科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参加科技创新对自身能力和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其中,积极上进,引起重视。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在学生有高度认识和重视的基础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青少年学生的基础总是参差不齐的,兴趣爱好也不同,而喜欢动脑和喜欢动手实践才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平时的课程教育中,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专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勤于研究
发散思维这一概念,早在1918年就已由心理学家武德沃斯提出,发散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创新就是不拘限于已有的结论和见解,而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结论和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和辅导员大胆地鼓励与支持。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潜质,要精心加以保护,并及时予以诱导。如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学校的一名科技辅导员发现一位学生想研究一种适合于偏远农村家庭用来水田里收割谷子的打谷桶,既可以在有水的田里使用,也可以在干田使用,这和现代技术的收谷机比起来,虽然显得落后了不少,但在传统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偏远农村这是省时省力的创新改进。所以辅导员觉得学生这种想法很好,于是大胆地引导他,并给他提供资料、材料和技术,结果在木匠的帮助下学生创新出来一种漂浮打谷桶,在泸县的县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泸州市科技创新中获得了二等奖。鼓励学生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辅导员和学科教师应在学生中提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独辟蹊径,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四、持之以恒,吃苦耐劳
任何事情缺乏坚持和吃苦精神,都难于走向成功的道路,而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并且如今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长在温室里,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有意义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他们得到劳动锻炼,树立起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鼓起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战胜困难,敢于夺取胜利的勇气。同时在科学创新的活动中,也要把这种精神深深扎根其中,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其吃得苦,要有坚持不懈的劲儿,面对困难,要有坚持的恒心。在培养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作为学生的得力助手和监督员,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帮助,让其找到坚持的成就感,逐步养成。
五、鼓励支持,赏识教育
“优秀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人都有强烈的渴望得到认可的同理心。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疑问和难题,作为科技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他们去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困难,鼓励和帮助同行。而我们往往不能少了那些赞美的语句,那是给学生们强有力的力量。在他们发现问题是,及时给与肯定,在他们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及时更多参与其中,引导思维的多方位发散,并用赏识的眼光对待他们的每一次思维的飞跃,哪怕是无实际意义的也不能打击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可用科学家的探索挫折而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作为榜样,让他们保持一颗上进充满希望的心来获得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真的吗 小心求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