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吉剧桃李梅电影完整版是什么,吉剧桃李梅电影完整版创始人有哪些

当前位置>>>
吉剧建设突出贡献奖人员简介
信息来源:文化吉林&&作者:&&发布时间:&&
&&& 作曲:那炳晨 男,1930年出生,黑龙江宁安人。国家一级作曲家,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吉剧创始人之一、二人转音乐的开拓者。著有《二人转音乐》、《二人转唱腔六百例》、《吉剧唱腔选》、《曲艺音乐讲座》、《东北二人转音乐》等多部音乐理论工具书,为数以千计的歌曲、二人转和吉剧作曲编曲。坐唱《处处有亲人》唱遍祖国大地。曾获&世纪艺术金奖&、&长白山文艺奖成就奖&、二人转终身艺术成就奖。
&& 作曲:常维圻 男,1933年出生,黑龙江呼兰人。曾任吉林省吉剧团业务副团长兼编曲、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吉林分会理事。其作曲的吉剧《队长不在家》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单行本,作为曲作者之一,曾为省艺术研究所编著了《吉剧唱腔选》一书。曾获得全国戏曲观摩演出编曲二等奖,并多次荣获省汇演编曲一等奖。
&&& 作曲:赵黎东 男,1952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其作曲的大型吉剧《一夜皇妃》获全国戏曲调演(北方片)优秀作曲奖、文化部&文华奖&;大型吉剧《火焰山》在日本NHK电视台录像并全球播出,获得好评;大型吉剧《小镇风情》获吉林省汇演二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特约为、1996年度春节联欢晚会戏曲晚会创作吉剧歌舞《猪年乐》、《闹虎年》、折子戏《闹喜堂》作曲。
作曲:申文凯 男,1924年出生,黑龙江东宁人。是吉剧第一代作曲家之一,参与作曲的吉剧有《搬窑》、《夺印》、《红旗飘飘》、《会计姑娘》、《江姐》、《三请樊梨花》、《春回大地》、《秋月》、《情法之间》、《军民之间》、《前进路上》等38部,为促进吉剧音乐的发展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第二届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奖&新兴戏曲剧种音乐开拓奖。
&&& 作曲:于国忠 男,1953年出生,吉林怀德人。国家一级作曲。主要代表作有《珍妃泪》、《八月中秋》、《关东雪》(获中国戏曲学会&孔三传&优秀作曲奖、全国现代戏汇演优秀编曲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吉剧电视剧《桃李梅》(作曲、配器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单项奖)、《希望的田野》等,其创作的《额娘梦》是第一部音乐剧风格的吉剧剧目。
&&& 作曲:杨柏森 男,1953年出生,吉林扶余人。2010年至2013年任省戏曲剧院院长,省吉剧团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吉林省第七批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其作曲的吉剧《贵妃还乡》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最佳作曲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音乐奖。由其主抓复排的吉剧经典剧目《桃李梅》获文化部&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由其主抓并担任作曲的大型现代吉剧《鹿乡女人》,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剧目奖&。
&&& 编剧:王秀霞 女,1951出生,吉林扶余人。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有戏曲片《杏花》(合作,获东三省优秀戏曲片二等奖)、《一夜皇妃》& (获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全国戏曲汇演优秀剧本奖)、《罗锅御史(又名,&宝参奇案&》(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孔雀奖&金奖)。其代表作《一夜皇妃》构思巧妙,蕴含了满族神韵,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本真。
&&& 导演:刘富英 男,1939年出生,辽宁海城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剧协会员,吉林省剧协理事。其导演的吉剧《三放参姑娘》获文化部全国戏曲观摩&优秀剧目奖&。现代评剧《三醉酒》获文化部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第五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第一名,其本人获&文华导演奖&,该剧还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吉剧《关东雪》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演员:邬莉 女,1943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在20多个吉剧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被誉为&吉剧之花&。其主要代表剧目有:《桃李梅》、《燕青卖线》、《珍妃泪》、《江姐》等。曾获全省第一届吉剧汇演&表演一等奖&及&优秀唱功奖&,吉剧创建25周年实验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吉林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一等奖&,吉林省吉剧现代戏实验剧目演出二等奖等奖项。
&&& 编剧:赵万捷 男,1940年出生,河北抚宁人。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有:吉剧电视剧《山乡喜事》(合作),吉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合作)、《身后的黑影》、《五个黄昏》、《四间房》、《关东雪》(合作,获全国现代观摩演出优秀剧本奖,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移植《扈三娘》、 《醉打山门》。其创作的大量作品体现了东北地域的风土人情,深受观众喜爱。
&&& 演员:隋晶莹 女,1938年出生,河北抚宁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剧协常务理事。她在第一个实验剧目《蓝河怨》中扮演女主角蓝瑞莲,成功地创造了吉剧的第一个青衣角色。曾在《桃李梅》中饰演袁玉李、袁玉梅、封氏等多个角色。其他代表剧目有《搬窑》、《雨夜送粮》等。发表文章《扮演王宝钏的体会》、《谈搬窑中的水袖表演》及《水袖表演》等,为吉剧旦角表演艺术的建设留下了颇为珍贵的资料。
&&& 演员:杨俊英 女,1938年出生,河北沧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在《桃李梅》、《包公赔情》、《玩会跳船》、《全水桥》、《小护青员》、《春雨红花》、《打神告庙》等十多个剧目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形象,深受观众赞赏。其中,在《包公赔情》中塑造的王凤英尤为真实生动,是吉剧最有声誉的艺术精品之一。撰写的《理解人物刻画人物》为探索创造有吉剧特色的闺门旦和青衣行当的表演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演员:王青霞 女,1936年出生,吉林敦化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在《桃李梅》、《攀金定骂城》等27个吉剧剧目中扮演了花旦、青衣等性格鲜明的人物,深受观众和文艺界的好评。其创造的翻身靠旗将手绢打上城头的绝活颇有特色;其参演的《山乡喜事》被拍成第一部吉剧电视剧;《春雨红花》获全国儿童观摩演出&演出奖&、省戏曲调演&表演一等奖&。她撰写的《扮演李秀英的一点体会》等文章,对吉剧现代戏表演艺术的建设很有启示。
&&& 演员:张凤琴 女,1945年出生,山东掖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在《杜十娘》、《玉堂舂》、《花为媒》、《青年一代》、《李慧娘》、《桃李梅》、《江姐》、《慧梅出嫁》、《吃醋记》、《沙家浜》、《红灯记》、《金水桥》、《杨三姐告状》等60余部戏中任领衔主演。主演《慧梅出嫁》,获吉林省第一届吉剧汇演大会&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和&优秀念白攻关奖&。
&&& 演员:王桂荣 女,1944年出生,吉林白山人。吉林省戏剧协会会员,曾任通化地区吉剧团副团长。主攻闺门旦、青衣,主要参演剧目有: 《桃李梅》、《古刹魅影》、《皇亲国戚》、《李宗仁归来》、《一双绣花鞋》、《曲径通幽》、《春雨红花》、《江姐》、《救救她》等,曾获吉林省吉剧汇演&表演一等奖&、&念白攻关奖&、&优秀唱功奖&,吉林省中青年评比演出三等奖等多项省市级大奖。
&&& 演员:韩冰(白城地区) 女,1941年出生,吉林白城人。国家二级演员。曾任白城地区吉剧团业务副团长,白城地区艺术学校吉剧教师。参演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江姐》、《队长不在家》(获吉林省创作剧目汇演一等奖)、《西瓜今日甜》(获吉林省创作剧目汇演一等奖),《婚礼上的眼泪》、《争儿记》、吉剧交响乐《沙家浜》等。
&&& 演员:吴秀荣(吉林地区) 女,1947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曾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表演铜奖&、第十一届群星奖&表演金奖&、吉林省第一届吉剧汇演&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导演一等奖&、吉林市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汇报表演一等奖。代表作品有《桃李梅》、《燕青卖线》、《无盐娘娘》、《金水桥》、《杨八姐游春》、《杨八姐盗刀》、& 《古钱记》、《索木招亲》、《九九重阳》、《铁弓缘》。
&&& 演员:王桂芬 女,1955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吉剧第二代演员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春雨红花》、《燕青卖线》、《三放参姑娘》、《一夜皇妃》等。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表演二等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北方片)& &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演奖&,第四届&文华表演奖&。曾代表我国先后出访日本、韩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为弘扬吉剧艺术做出了贡献。
&&& 演员:勾丽华 女,1955年出生,吉林大安人。吉剧旦行演员,曾任白城市吉剧团演员队队长、团艺委会主任、业务科副科长等职,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吉剧演员。曾在《小护青员》、《队长不在家》、《燕青卖线》、《桃李梅》、《父子恨》、《婚礼上的眼泪》、《三请樊梨花》、& 《西瓜今日甜》、《寇准探园》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全省吉剧现代戏实验剧目&综合演出二等奖&,省戏剧调演&优秀演出奖&。
&&& 演员:李松桥 男,1938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吉剧第一代小生、老生。代表作品有《燕青卖线》、《搬窑》、《桃李梅》等,奠定了吉剧小生、须生的表演风格。所导演的吉剧剧目有:《家曲难唱》、《红楼夜审》、《情探》(合作)、《人生天地间》、《枭雄梦》(参加吉林省文化厅举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文艺调演并获优秀奖)。
&&& 演员:肖汉臣 男,1945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二级演员。长期饰演辅助角色,有&吉剧团第一配角&之称。曾塑造了《三请樊梨花》中的老军(获吉林省吉剧会演&表演一等奖 )、《江姐》中的保长等生动形象。目前仍然活跃在我省吉剧艺术领域,曾担当《桃李梅》第一稿复排总导演。
&&& 演员:刘丰 男,194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应工文武丑,手绢功堪称一绝。主要代表作品有〈桃李梅〉、〈燕青卖出价线〉(1979年拍摄成戏曲影片,获长影小百花奖);〈雨夜送粮〉〈夺印〉、〈争儿记〉、〈三请攀梨花〉、〈打瓜园〉(获吉剧汇演&导演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念白攻关奖&和&武打设计奖&)、《屠夫状元》、《孙猴上任》、《骂鸭》、《江姐》等。
&&& 演员:田贵春 男,1938年出生,辽宁绥中人。吉剧第一代小生之一,先后在20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成功塑造了许多行当各异、性格鲜明的吉剧人物形象,曾在《燕青卖线》中饰演燕青、《桃李梅》中饰演燕文敏、《江姐》中饰演甫志高等角色。且他饰演的各个角色均深入人心,被观众所熟知、所喜爱。
&&& 演员:霍福庆 男,1949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二级演员。应工花脸,师从方荣翔。代表作有:吉剧《包公赔情》(被拍摄成戏曲影片,获长影小百花奖)、吉剧电影《桃李梅》(获长影小百花奖)、《包公赶驴》(获全省戏曲调演二等奖)、《铡美案》、《火焰山》等,被称为&吉剧包公第一人&。
&&& 演员:柴志 男,1944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二级演员,吉剧创建时期的优秀小生演员,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真切动人,让人难以忘怀的舞台艺术形象,是电影《燕青卖线》中燕青的扮演者,在吉剧《江姐》、《争儿记》等作品中扮演主要角色。为吉剧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演员:马广友 男,1942年出生,吉林通化人。专攻老生。代表作品有:《慧梅出嫁》(获吉林省第一屈吉剧汇演&表演一等奖&、&优秀唱腔奖&、&念白攻关奖&),《搬窑》(获吉林省中青年演员汇演&表演一等奖&),《江姐》,《桃李梅》,《哥仨和媳妇们》,《沙局长外传》等。其所饰演的艺术形象均深受观众喜爱。
&&& 理论:杨世祥 男,193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一级编剧。著有《吉剧史》(吉林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 ),《中国戏曲志&吉林卷》(合作,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剧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集体奖&,个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授予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戏剧编年史纪事》。
&&& 演员:杨庆宝(白城地区) 男,1946年出生,河北抚宁人。主要作品有:《婚礼上的眼泪》(获吉林省创作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生命之花》(获吉林省文艺汇演&表演三等奖&),《西瓜今日甜》(获吉林省第一届吉剧汇演&表演一等奖&、&优秀唱功奖&,《兰花豹》(获吉林省剧目评奖&综合艺术二等奖&)、《枭雄梦》(获吉林省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文艺调演&表演一等奖& )、《晚霞不是梦》(获& 吉林省创作剧目汇演&表演一等奖&)。
&&& 乐队:王金清 男,司鼓。1944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国家一级伴奏员。在吉剧团工作期间一直担任主要司鼓,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参加《江姐》、《燕青卖线》、《桃李梅》、《包公赶驴》等40多部戏的司鼓伴奏工作,《打瓜园》中创作的&杂烩套&就采用了二人转、京剧、歌舞、赣剧鼓点,并运用了歌舞的编鼓演奏出来,给人新颖、美的感觉,在吉剧锣鼓经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 理论:华迦 女,1926年出生,辽宁锦州人。曾任《察哈尔日报》记者,《戏曲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文化画报》副总编。主要著作论文有:《关于几个戏曲理论问题的论争》(华迦签赠本)、《文革时期的省委书记郑季翘》、《吉剧艺术》、《关于几个戏曲理论问题的论述》、《郑季翘传》(合著)。论文主要有《自成一家的新剧种&&吉剧》、《别具一格的新剧种&&龙江戏》、《试论戏曲的特征》、《戏曲的意境》等。
主办单位: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技术支持:
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地址:松原市沿江东路189号&&&&电话:&&&&邮编:138000
本站关键词:王肯_百度百科
王肯,男,汉族,1924年出生,辽宁人。曾在东北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后,任、、文史教研室主任。历任讲师,文艺理论班学员,东北师大讲师、教研室主任,编剧、团长,吉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戏曲编剧。日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王肯人物生平
195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54年入北京大学文艺理论班学习。1960年后,历任编剧、副团长、团长,吉林省地方戏研究室主任,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作协吉林分会副主席。1979年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创作和改编的吉剧有《搬窑》、《买菜卖菜》等,《》、《》等已拍成戏曲片。著有《史料》、《王肯戏曲集》等。专著《土野的美学》获1990年吉林《长白山》奖一等奖,吉剧剧本《买菜卖菜》获1988年全国短篇剧目奖,《包公赶驴》、《三枚参姑娘》分别获全国1981年、1984年优秀剧本奖,歌曲《草原到北京》、《白呀白嘎拉山》获1953年全国优秀歌曲奖。于日10时10分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7岁。王肯是我省戏剧界的泰斗人物,是创始人之一。
王肯人物贡献
他创作的秧歌剧《二流子转变》,在东北解放区文艺调演中获奖,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他创作的歌曲、《高高的兴安岭》、《老社员的歌》等流传甚广,深受欢迎,有的成为经典歌曲。[1]
吉林省作协主席杨廷玉说:“王肯老师的离去让吉林省乃至全国都失去了一位艺术巨匠。他可谓大师级人物,涉猎的文学和戏剧两个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他一流的人品和文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在、散文、歌词等许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都是有目共睹的。”  作为吉林省独有的地方剧种,吉剧于1959年创建,王肯是创始人之一。“当时王肯等一批老专家非常有能力,文学水平极高,对吉剧的造诣也很高。在完成剧种方面有方法、有步骤。”吉林省吉剧院院长杨柏森介绍,王肯创作了几十部吉剧,将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民间与古典于一身,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轰动全国,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热烈场面。前期代表作有《》、《》等,后期则有《买菜卖菜》、《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等。
此外,王肯在界也堪称泰斗。界都流传着“王肯的词儿,那炳晨的曲儿”这句话,不仅如此,王肯还是研究东北文化的专家,留有不少重要著作,其中《二人转史料》更是被业界奉为经典。
吉林省内一些知名作家都受到过王肯老师的培养和提携。吉林省作协主席杨廷玉说:“王老对年轻人非常关心,经常与大家沟通,非常和蔼可敬。他培养出了许多知名的年轻作家、剧作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第A12版:深度报道
| 您浏览的数字报日期是:
吉剧的复兴之路
■曾经频频获奖,演出场场爆满,香港观众来长春听戏■受电视、网络等冲击,一度落寞;如今正在探索市场化道路
  吉剧《贵妃还乡》,女一号刘杨正在候场。吉剧的复兴期待着青年演员们有更精彩的演出  本报记者 白石 摄
  ■本报记者&袁静伟  观众走出剧场,脸上满是意犹未尽的笑容。  演员们卸妆后离开,神色间有疲惫,也有兴奋。  舞台灯光熄灭,剧场逐渐安静。杨柏森站在观众席过道上,凝视舞台,面色平静。  这是4月12日夜,在长春的东方大剧院,吉剧《贵妃还乡》演出结束后的场景。  杨柏森是国内著名作曲家,一曲《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传唱大江南北。如今他的身份,是吉林省吉剧院院长。  吉剧,一个已经诞生了50多年的剧种,经历过繁华与落寞,时代的不断淘洗,将她放在了一个新的路口。复兴之路在何方?这是杨柏森等吉剧人思考的命题。  室外,微风轻拂,繁星点点,长春难得的好夜色。  年轻主演博得满堂彩  第一幕:开场  年轻主演博得满堂彩  正吃盒饭的刘杨点点头:“今天这盒饭不错,我胃口好状态就好,您就放心吧。”    演出前,后台化妆间内,杨柏森给主演刘杨减压:“跟平常一样演就行,别紧张。”已经化好妆容,正吃盒饭的刘杨点点头:“今天这盒饭不错,我胃口好状态就好,您就放心吧。”  音乐响起,灯光暗了下来。大幕拉开,演员登台。  《贵妃还乡》讲述的是清朝一位平民出身的贵妃回东北老家省亲,与家乡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的故事,全剧共8场,全长两小时。刘杨在宫女们簇拥下走上舞台,一番亮相,几句台词,观众们喝起彩来。  掌声、笑声、喝彩声中,刘杨沉浸在角色中,表演愈发自如。台下的杨柏森面部线条渐渐柔和,又绽放成了微笑。  去年初,刚到吉剧院不足半年的杨柏森力排众议,选定了资历浅、年仅27岁的刘杨担纲主演《贵妃还乡》。刘杨不负所望,几十场演出下来,动作、表情、唱腔越具“名角”风范。“让年轻演员担纲主演,主要是为了加快成长步伐,弥补演员之间的断层,尽快让吉剧恢复到当年进京赴港连演几十场,观众追看的盛况。”杨柏森说。    第二幕:风光  两小时的戏,掌声40多次  有个主演去市场买菜,卖菜的端详她半天,问她:你是吉剧演员吧。最后还送了她一大堆蔬菜    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83岁的那炳晨的脸上。老人微闭双目,轻声哼唱。这里是吉林艺术学院三楼一间办公室。老人研究吉剧和二人转已经几十年。  周总理指示&丰富地方剧种  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这直接促进了吉剧的诞生。“日,省里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创编组,一共四个成员,张先程、刘方、刘中和我。”那炳晨清晰记得那个日子,“我们先把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桥》改编成了《蓝河怨》,后来又创作了《桃李梅》等。”  日,《蓝河怨》在长春市工人文化宫试演成功,日,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正式改名为吉林省吉剧团。吉剧,就此产生。  吉剧脱胎于二人转,但不等于二人转。那炳晨解释:“二人转是两个人演绎多个角色,而吉剧是一个人只演绎一个角色。我们当年创办吉剧时,从二人转曲牌中选取几个最上口的做基调,形成吉剧两大声腔,这是一种板式变化为主,兼用曲牌专调的音乐体制。”  那炳晨现是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前不久,学校请他带两个硕士研究生,他答应了。“趁着有精力,多教出几个能作曲的人。”那炳晨不无担忧地说,“当年新剧种创编组4个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  两小时的戏&上百人在门外听  1978年,霍福庆从省京剧团被借调到吉剧团,这一借就借了一辈子。  今天62岁的霍福庆,人称“东北第一老包”,师从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专工裘派花脸。回忆1978年的进京演出,霍福庆十分得意:“演出结束时,文化部领导走上来握着我的手说:‘你这是裘派吉剧啊’!”  那年年底,吉剧团进京演出,带去了《包公赔情》等四出戏。霍福庆在《包公赔情》中饰演包拯。  “主办方开始安排的剧场比较偏僻,看戏的人不多。”霍福庆说,“后来换了几个剧场,场场爆满。最后我们还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代表们的驻地演出,这是其他地方戏都达不到的光荣。”  吉剧在京城掀起旋风,多位著名剧作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们撰文盛赞。戏剧剧作家胡沙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写道:舞台讲究,演出严肃,技巧较高,行当分明,是一次很好的艺术欣赏……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79年和1980年,将《包公赔情》等三部剧摄制成彩色影片,吉剧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二次辉煌出现在1987年。“当时我们参加第二届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当年在《三请樊梨花》中饰演樊梨花的安静芳说,“我记得当时有香港报纸统计,《三请樊梨花》两个小时,观众掌声响起40多次。”同时赴港演出的梁学华说,演出结束后,不少香港观众竟随剧团来到吉林,在长春听了十几天的戏才回香港。  吉剧观众也越来越多。“当年演出场场爆满,经常是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演员们都累够呛,但观众还是看不够。”吉剧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当时我们有个主演去市场买菜,卖菜的端详她半天,问她:你是吉剧演员吧。最后还送了她一大堆蔬菜。”  今年76岁铁杆吉剧迷张茂才回忆,20多年前,吉剧团经常在火车站附近的大众剧场和百货大楼附近的音曲厅演出,下午3点开演,他们经常中午就去排队。“有几次去晚了,没买着票,我们就在门口蹲着,碰上好心的剧场工作人员,就会把大门打开,让我们能听到演出的声儿。有不少路过的也站那听,两个多小时的戏,上百人就站在门外,场面太火了。”  除了在省内演出,吉剧团还经常受邀去外地演出。“我们去辽宁演出,一演就是10多天。听说我们要回来,那些观众围着我们的车不让走。”这位工作人员说。那时吉剧团外出演出都属于“商演”,剧团要出人跟着剧场一起卖票,还会得到门票收入的分成。&&  上世纪90年代,吉剧还获得过“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并多次出国演出,广受赞誉。    第三幕:低谷  没挡住电视、网络冲击  戏剧的没落还有四个内因: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同窗5年,梁山伯愣不知道对方是女的,这事搁现在都得被同学们笑死。”    从20世纪90年代起,同许多传统戏曲一样,吉剧也没能挡住电视、网络的冲击,观众被其他娱乐项目吸引去,剧场上座率降低,演员们收入减少。  安静芳回忆:“那时很多吉剧演员晚上去娱乐场所兼职,第二天很难早起练功。时间长了,很多演员就算‘废了’。”  “演员和创作人员的心思都放在赚外快上,练功和创作没有热情。演出和剧本质量下降更留不住观众,观众减少使大家的热情进一步降低。发展时间本来就短的吉剧自然陷入低谷。”当年并不在吉剧院的杨柏森对情况也有所了解。  那炳晨认为,除了外部冲击,戏剧的没落还有四个内因: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拿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同窗5年,梁山伯愣不知道对方是女的,这事搁现在都得被同学们笑死。”  那老先生还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1964年,我到武汉去找汉剧创始人陈伯华,她在录唱片。那时候唱片一面能录3分半,两面是7分钟。《宇宙锋》里有一句10个字的唱词,一张唱片正面只能录完前六个‘走一山又一山’,剩下的‘山山不断’得翻过来再录。杨利伟90分钟绕地球一圈,可戏曲7分钟才唱10个字,缓慢的节奏已经没法适应新时代了。”    第四幕:突围  “豁出老脸”筹钱设院长基金  一个剧种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有四:人才、剧目、资金和市场。4个方面,吉剧依然薄弱    2007年10月,在省文化厅主导下,振兴吉剧动员大会召开。三个多月后,《一夜皇妃》等4部戏重现舞台,吉剧复兴之路走上征途。然而,一个剧种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有四:人才、剧目、资金和市场。4个方面,吉剧依然薄弱。  吉剧50余年历程中,第一代演员的代表人物是隋晶莹、姜秀玉等老艺术家,霍福庆、安静芳、梁学华属第二代,27岁的刘杨则属于第四代。年龄30到40岁之间的第三代演员出现断层。杨柏森找到了解决演员断层的办法,力推第四代,“刘杨还不是最年轻的主演,新版《桃李梅》的主演唐小凤,只有18岁,现在还是学员。”  4月13日,杨柏森的办公室里传出二胡伴奏声,这是他和演员排练新编吉剧《鹿乡三姐妹》。这个新剧目邀请著名剧作家郝国忱进行五次改动和提升,作曲则是杨柏森操刀。  “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音乐,我现在最缺作曲人才。”杨柏森的焦急摆在脸上。  杨柏森担任院长前,一年下来,给电视剧作曲就能赚到几十万。但当了吉剧院院长,没再接过活。  “现在满脑子想着给院里多弄钱。”杨柏森说,“在东方大剧院演出,一场就要付两万元场地费,如果加上设备服装损耗和演员奖金,每场演出剧团至少赔4万元。虽然政府会补贴一部分,但还是资金不足。”排演新剧目需要投入,培养青年演员需要经费,剧院日常运转需要费用,吸引人才也要给一定待遇……  杨柏森设立了院长基金,专门用于提高演员福利。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基金的第一笔钱,是杨柏森拿出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我找了不少企业家朋友,让他们跟我一起为吉剧发展做贡献。说实话,有时候真得豁出这张老脸。”杨柏森说,目前有一个企业家计划拿出100万注入院长基金,“如果这笔钱到了,演员们的福利能提高不少。”  领票队伍排到门外  第五幕:复苏  领票队伍排到门外  目前在关东剧院的演出全部免费,除可以增加年轻演员们的演出经验,还能培养观众    日在重庆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是吉剧复兴之路节点。  全国各地共有120多出剧目申报,经评委会严选,最终参与展演及评奖的只有33台。“《贵妃还乡》是东北三省唯一入选的,这说明吉林省戏剧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国前列。”杨柏森说。《贵妃还乡》最终摘得了本次戏剧节的最佳作曲奖。  长春的关东剧院由吉剧院二楼的排练厅改扩建而成。去年开始,每到周末,一幕幕吉剧就在这里上演。刘杨、唐小凤等人在这里积累经验,霍福庆、安静芳、梁学华等老演员们也时有出场。  4月13日9时,距离放票还有半小时,售票处前排起领票的长队,一直排到门外。观众以中老年居多,也有一些年纪在30岁左右的。  “上周我看了《贵妃还乡》,真过瘾,不知道这周他们演哪一出?”  “《贵妃还乡》我也看了,听说演贵妃的是个小年轻的,演得还挺好。”  “吉剧挺好看的,特别是演员说唱全都普通话,节奏也挺快,不像有的戏曲总是拉长声。”年轻的郭先生在桂林路上班,跟父亲听过吉剧后,就喜欢上了。  杨柏森介绍,目前在关东剧院的演出全部免费,除可以增加年轻演员们的演出经验,还能培养观众,扩大吉剧影响力。  如果花钱看,还会来吗?排队的观众中,几人表示不来了,绝大多数中老年观众表示能接受每场20元左右的票价。年轻人更大方,郭先生说:“只要票价50元以内,没问题。”    第六幕:探讨&&&&  市场化路在何方  完全市场化可能会使吉剧消亡;部分市场化可以带来一些额外收入;“小剧场”难以保证艺术效果    吉剧的发展能否向其母体——二人转学习,走市场化道路?  吉剧作为同一时期诞生64个新兴剧种中仅存的15种之一,存在的必要毋庸置疑。但怎么更好地发展下去,是否只能靠财政输血,这是个疑问!  那炳晨曾给东北风剧场演员们讲过课,“我问那100多个二人转演员,谁有车,结果只有几个人没车,这说明二人转如今市场化道路走得很好。但是吉剧作为一种戏剧,不能完全市场化。”  杨柏森经过探索发现,完全市场化可能会使吉剧消亡,“市场化运作一切都要看效益。一出大戏,演员、乐队、灯光师、化妆师等加在一起就有100多人,再加上服装和道具,光是往返路费就是一大笔数字。剧团要价低了,无利可图,要价高了,承办方又无利可图,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吉剧完全走向市场化就不可能。”  但同时,杨柏森希望通过部分市场化的路径,给剧团带来一些额外收入:“我们现在每年保证创排1到2个大型剧目,4到5个小型剧目,其中也包括二人转、小品和小型吉剧,小剧目就是剧团在市场化方面的尝试,得到的酬劳可以改善演员和创作人员的生活。”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很多知名剧种,比如京剧、评剧、越剧等也都在探索市场化的道路,但并没有方案可以参照。  越剧号称“中国第二大剧种”,很多越剧团也曾尝试了市场化运作,比如加大力度创作新剧、与电视台合作共建越剧节目、将高科技手段应用到舞台表演中等,但收效甚微。  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去年2月10日到2月16日,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戏剧频道的戏曲节目,一共接到56位观众的电话点播,平均每天8个人。统计者表示,这看似可怜的数字,放在全国却都算“非常高”了。  京剧大师梅葆玖曾表示,京剧推向市场将是大势所趋,但它的艺术创作和演出所需要的财力,需要国家提供保障。  一种探索方式是“小剧场”。10余年来,昆曲、豫剧、二人转等多种戏曲走进小剧场,迎合市场,比在大舞台表演降低了成本,能创造些微利润。“走进小剧场,最大难题是如何实现戏曲的艺术效果,没有了水袖的小剧场版昆曲,还能叫昆曲吗?戏曲的艺术效果‘屈从’于小剧场,这究竟是保护,还是破坏?”杨柏森做过深入调查和思考,“我们现在每年创排4到5个二人转、小品和小型吉剧,其实也是在小剧场方面的探索。说到底,小剧场只是市场化的一种形式而已。那些大型吉剧是无法走进小剧场的,否则吉剧也就不是吉剧了。”    尾声  杨柏森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名为“培根”的人才培养计划,他还盘算着成立吉剧研究会等一系列计划,目的只有一个:让吉剧走上复兴之路。  “吉剧院正在排演几台大戏,时机成熟时,我们要去北京,办一个吉剧展演周,展示吉剧的魅力。”杨柏森说。  从杨柏森办公室出来,走廊里传来演员们咿咿呀呀吊嗓子的声音。练功房内,一群不到20岁的年轻学员们,正在努力地翻着跟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新闻热线:96618 / 报料QQ:【】
&&|&&&&|&&&&|&&&&|&&&&|&&&&|&&&&|&&
客服电话:0
新闻热线:
版权所有:长春新文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号 吉B-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剧桃李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