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尾"再回首 电视剧,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阅读答案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阅读答案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o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 ,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 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8.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阅读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阅读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阅​读​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3南京江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中考网_3773考试网
学历类|        外语类|     
资格类|       财会类|     
|      医学类|     
计算机|    |       
&&-&&-&&-&&-&正文
2013南京江宁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宁区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一)  2013.04  注意事项:  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 ▲&&&& ,白露未曦。(《诗经?秦风》)[来源:学|科|网Z|X|X|K]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7)&&&&& ▲&&&&&& ,可以为师矣。(《论语》)  (8)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9) 今年3月,“代表南京的汉字”五强揭晓,“宁”位居首位。“宀”为“家”,“丁”为“成年男子”,意有“成年男子在家”才能安宁。“家”也就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中 “家”字流露出诗人浓重家愁,杜甫《春望》中“&&&&& ▲&&&&& ”中“家”字道出了诗人思家情切。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田圃――哺育&&&&&&&&&&&&&&&& 相形见绌――触目伤怀  B.惩罚――澄澈&&&&&&&&&&&&&&&& 心无旁骛――兀兀穷年  C.纤细――歼灭&&&&&&&&&&&&&&&& 忧心忡忡――折衷是非  D.绯红――窗扉&&&&&&&&&&&&&&&& 惟妙惟肖――通宵达旦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烦躁&&&&&&& 渲泄&&&&&&& 义愤填膺&&&&&&&& 周道如砥  B.愧怍&&&&&&& 缄默&&&&&&& 张惶失措&&&&&&&& 不可明状  C.羁绊&&&&&&& 取缔&&&&&&& 鳞次栉比&&&&&&&& 迫不急待  D.啜泣&&&&&&& 沉湎&&&&&&& 苦心孤诣&&&&&&&& 恪尽职守  4.下列括号内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今年南京将新增六大购物中心,分别位于江宁、城东、和宁南等地。(句中“和”起连接作用,可将“和”前的顿号删除。)  B.世界末日之说,纯属无稽之谈,终究不攻自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  (“为什么”虽为疑问词但整句不是疑问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C.最近,《咬文嚼字》编辑部分析了造成2012年中国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此句语序不  当,将“中国”和“十大”调换顺序句子就通顺了。)  D.李安接过了大众文化的褒奖,莫言受到了精英文化的认可,他们的盛气凌人让国人骄  傲。(“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该成语使用不当。)  班级开展“微说热素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语言:新词奇葩】此“奇葩”非彼“奇葩”。  5.下面是泊志同学在搜集新词时与语文老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2分)  学生:老师,“奇葩”这个词指“珍贵的花”和“出众的作品”,可最近网络新闻中我发现有“奇葩建筑”、“奇葩车祸”、“奇葩楼市”之说 ,我不太明白它的意思。  老师:“奇葩”是最近网络流行语,这里的“奇葩”指奇特的人、事、物,“奇葩建筑”就是指很奇怪的建筑。这是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 ▲  老师:不谢!你的观点有道理,但我觉得最好还是用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流行词。  【文化:江南style】此“江南”非彼“江南”。  6.下面是静远同学的演讲稿,请你根据画线句的特点,将文稿补充完整。(2分)  歌曲《江南style》描述的是韩国江南区极尽奢靡的生活,用高效的方式进行调侃,一时间风靡全球,这是一个恶搞文化的“病毒式传播”,虽在中国风行但人们很快对它产生了厌倦,还是让我们走进中国美丽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你看:  江南的山,&& ▲&& 最 ▲ ;江南的水,碧水潺潺最清澈;  江南的风,微风徐徐最和煦;江南的雨,细雨霏霏最朦胧。  【美德:光盘行动】此“光盘”非彼“光盘”。  7.下面是博约同学制作的展板内容,请按要求答题。(4分)  2013年,一个热词口耳相传:光盘。这不是电影碟片,而是吃得光光的盘子。我搜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日,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在腾讯微博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号召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广泛响应,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了该活动的倡议,随后很多餐饮行业也推出多项反浪费措施,鼓励把没有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光盘行动”体现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  (1)请为“材料一”拟个标题。(2分)  ▲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2分)  ▲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4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3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一个“& ▲& ”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1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 【古文阅读】  读书之法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jù):仓促。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然后可以有得尔&&&& ▲&&&&&&&&&&&&& (2)则其尤无义理者&&&& ▲  (3)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 (4)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勿遽取舍于其间&&&&&&&&&&&&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B.以验其通塞&&&&&&&&&&&&&&&&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而求其理之所安&&&&&&&&&&&&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则似是而非者&&&&&&&&&&&&&&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 ▲  12.选文先提出&&&&&& ▲&&&&& 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 ▲&&&&& 和&&&& ▲&&&& 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1分)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 》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3.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 ―→湿染性―→& ▲&& ―→胶着性―→持久性  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14.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  15.第⑥节画曲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为什么不能删除?(2分)  ▲  16.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  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7分)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8.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  20.第⑦节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2分)  ▲  21.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节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B.第⑤节以动衬静,用大公鸡昂首挺胸的踱步与发出的声音来衬托当时的宁静。  C.①④⑥节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情味与阅读美感,同时暗示了思乡皆因读诗。  D.第⑥节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用“滴滴答答”、“叽叽”等拟声词来增强画面感。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5分)  当我问起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像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1)上则材料选自名着《&&& ▲&&& 》,读完这本名着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用一个表达鲜明观点的句子为该名着作书评。书评:&&&&&&&&&& ▲&&&&&&&&&&& (3分)  (2) 本文与材料都写到了外祖母,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 ▲&&& 的人,而材料中的外祖母除此以外还是一个&&&& ▲&&& 的人。(2分)
上一个文章:
【】&&&&&&&&&&& &&&&&&&&&&& &&&&&&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们,没有上一代人忍饥挨饿的经历,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忙着学钢琴、学跳舞、学画画、练打球,还有写不完的作业。我的小学时期是没有管束的、无忧无虑的,回忆起来,竟都是各种玩耍的记忆碎片。我曾遗憾自己没机会在年少时接受良好的教育,或饱读诗书、名著,或吹拉弹唱画有一技之长。但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所能拥有的,就是这个世界给予我们最好的……1&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大队学校读的。学校位于大队部对面的张庄,没有院墙,教室是几排整齐的瓦房。校园干净、平坦、宽敞,透着太阳的暖意和黄土的芳香。小学生的书包是用碎布头拼成的,文具盒是铁的,或用打完针的纸盒装铅笔头和橡皮。我的文具盒是塑料的,我爸是县生产公司的采购员,入学那天我穿的梅红色灯芯绒绣花外罩、背的花帆布书包、彩色塑料文具盒,都是他从北京买的。老师让爱唱爱跳的我当了文体委员。隔壁家的雯雯是学习委员,她母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我俩都是薄眼皮、圆圆脸、厚嘴唇,老师有时会弄混,比如指着我喊她的名,或指着她喊我的名。我们的教室敷衍而寒酸,两排教室中间的过道加一堵后墙和顶棚而成,没窗没门。凳子从家带,上学带来,放学带走。没有课桌,书包放膝盖上,仰脸听讲,写字时圪蹴着爬凳子上写,比现在贫困山区的孩子还艰苦。不一样的是,我们是幸福快乐的。教室中间挂个小黑板,我们争着坐中间正对黑板的位置。邻村一个小男孩坐我后面,上课时他嫌我挡着他了,推了我一把,我没在意。下课后,村里小孩告诉了我小哥,小哥一巴掌把那男孩的脸打肿了,因此他在我们班念了检查。小哥是学生里的“司令”,没人敢欺负我 。小哥的教室在我班隔壁。刚上一年级时,我不会写自己名字,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是小哥写的。他的字很草,有一次我去找他写名,他不在,一位热心的女同学帮我写了,她写得工整,我一看跟小哥写得不一样,竟怀疑那不是我的名。现在,我二哥六岁的孙子,还没上学,能认两千多字,写自己名字不在话下。挂在一颗钉子上的黑板很小,一天中午,初中一个男生把黑板取下来,放凳子上,他在上面顶格画了个人头,边画边说:一个大,不出头,两边挂俩小砖头(画两个圈代表两只眼),三天不吃饭(画个三代表鼻子、嘴),急得圆圈转(头形画了出来)。然后又在头的两边各画个3,算是耳朵。他还画了小鸡、小鸭等,大家都围着看,眼里满是崇拜。我是文体委员,领歌领操。音乐老师很喜欢我,与另一个班合上音乐课时,她总是笑着示意,让我领歌。体育老师有点凶,她姓童,身材胖高,眼睛很大,脸上有些红色小疙瘩。做课间操时,我在前面领操,第八节跳跃运动我不会连跳,就一下一下跳,看到她瞪着铜铃般的眼睛过来视察,我的心咚咚直跳。开学典礼上,我出了洋相。老师让我和雯雯发言。主持人先念了我的名,我到了台上,心想雯雯怎么不上来,就站在那儿往台下瞅,冷场了一会儿,下面同学哄笑起来,我一紧张,背的发言稿也忘了,老师就让我下去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在下午,中午我费了好大劲掀开妈妈沉重的箱盖,找出那件金黄色的新褂子,在台上唱《绣金匾》时,我因调起高了,唱一半喉咙就哑了。没想到我被选入学校宣传队,每天下午放学后,排练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宣传队里,二年级的彩玲很讨人喜欢,她漫长脸,皮肤稍黑,一双丹凤眼充满了好奇,性格开朗的她十分爱笑,笑时嘴巴像个向上的月牙。她跳舞时,身子柔软,动作到位,我则有点胆怯笨拙,特怕童老师瞪我。我和雯雯一年级时当了少先队员,老师让我俩自习课维持秩序,谁捣乱就用教棍敲谁的头。后排有个男生个很高,一次他捣乱,我拿教棍刚走到他跟前,他霍地站了起来,我够不着他,只好作罢。我曾趁他不注意,抱着他的头磕到了墙上,他咧了咧嘴,也没报复我。班里有个女生,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写作业时偎在地上,一身灰土,两道浓鼻涕一会挂出半寸长,一会又吸进去,大家叫她“浓鼻吭”。冬天雪下得很大,我穿着背带棉裤,有一次上厕所,棉裤带怎么也解不开,就尿湿了棉裤。班里很多同学都尿过裤子。对于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我只有一些零碎的记忆。2二年级时,我们的课桌是高粱杆子和泥巴糊的台子。第一排边上一位男生陈颂,是我姥姥庄的,他机灵得像个松鼠,数学总是班里第一,数学老师常把写字剩下的粉笔头扔给他。老师喜欢谁,就把粉笔头仍给谁。我们没什么玩具,得到粉笔头是令人十分向往的。常得到粉笔头的,还有班里一位高个男生时新,他父亲是学校老师,据说他因长得好、学习好,是他家“挑花的”(得宠的)。他家的《向阳花》,装订成厚厚一沓,借给同学看时,他会叮嘱一定要爱惜。有一次他不知怎么从高处摔了下来,鼻子和脸都蹭破了皮,那个满脸小血瘕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这两位同学后来都从部队考上了军校,当了军官。教室对面是大队广播站,播音员小乔,是我大嫂的妹妹。她二十多岁,身材娇小丰满,皮肤白皙,穿着时髦大胆,我上学路上常碰到她,她的天蓝色裤子有点紧,走路时包着两瓣屁股。有一次,她把我侄儿带广播站玩,侄儿胖嘟嘟的,大眼睛无辜地圆瞪着,下嘴唇有点“跌啦”,无论别人怎么逗都不笑,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他穿着大翻领毛衣、小皮鞋,很是可爱。小乔姐出去办事,让我带侄儿。上课时,老师说:“你是上学呢?还是哄孩子呢?”中午放学,我带侄儿回家,他太胖,我抱不动,牵着他走,他又不走,四里庄几个高年级的女生,轮换着才把他抱回来。小乔姐穿的前卫,思想也前卫。她嫁到大队南边的村子时,大家不理解,男方家境一般,长相也一般。她老公精明能干,刚开始在县城修表,后来学会了镶牙,还考了医师资格证,在县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十多年前她家跟我开砖厂的小哥家身家相当,不同的是小乔姐家在县城买了一些门面房和单元房,后来房子涨价,她家就资产翻倍了。他们的一双儿女都读的医学院,当了医生。夏天的时候,我的漂亮衣服引起过一场误会。我们上学都带一玻璃瓶水,喝完了再去张庄村民家灌。那年天旱,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浑浑的,带着泥汁,要沉淀一下才能吃。有一次我跟同学去一个人家要水,那家男主人不让别人灌,只给我一人灌,他自作聪明地对家人说,我穿这么好,肯定是大队书记家的女儿。我有点惊恐,也不敢解释,灌了水就走。张庄有工程队,我去工程队食堂灌水时,那个戴着蓝色长围裙的矮个炊事员,喜笑颜开地给我灌水,还招呼做工的人看我,门口挤来几个男女。我吓得蹲在地上,捂着脸,等灌满了水,我拿起瓶子低头跑了出去。有一次,张庄一个人还对我说:“你回去问问你妈,看能不能给我买块洋碱(肥皂)”。我不言声,扭头跑了。因为大队书记的老婆在门市部卖东西。直到有一天,我去找雯雯上学,张庄有个人找她妈看病,他看到我说:“这是XX书记的闺女吧”。雯雯妈说不是,是前院三叔家的。我从此不敢去张庄灌水了。大队书记在我们村,他女儿比我小一岁,她去谁家谁都煮鸡蛋给她吃。我和村里小孩都很向往当演员,我做梦都想摸一下唱戏的戏装。有一次去邻村看戏,我们挤到后台,看到给演员哄孩子的一个十多岁的女孩,把小孩往地上一放,套一件短袖戏装,就成了台上的一个兵。演小姐的演员的父亲,在如痴如醉地拉二胡。我们坐在戏台边上看戏。回家后,二哥说你们怎么坐在戏台上,我说你咋知道,他说你们在台子上谁看不到呀。我常扶着树练下腰、翻跟斗,课间在教室后墙练倒贴墙。我家的南邻,有个二十多岁的嫂子五可,她明眸皓齿,五官 &&&&&&&&精致。在池塘边洗衣服碰到她,我说她比我们学校的XX老师还漂亮,她非常开心地一再追问我,说以前别人给她介绍了军官、干部,她都没同意。她老公跪在她父母面前发誓,说一辈子不让她下地干活。她的十五六岁的妹妹跟一对瞎子夫妇学戏,早上常听到她在前院吊嗓子。五可有个皮肤很白的胖儿子,我看到这个孩子,常把他想象成戏里的白脸奸贼,因为他的姓名跟戏里一个奸贼一样。二年级时,我得过“三好学生”奖状,平时对我很严厉的妈妈,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妈妈那时五十来岁,个子不高,身材稍胖,夏天常穿白色带大襟的小圆领短袖衫,很细的两条辫子在脑后盘个髻。她的脚小,干活没力气,所以喜欢长得结实又能干的女孩。她常夸跟我家住一个院的“半拉牛”婶婶的女儿兰妮,她跟我差不多大,我无所事事地瞎玩,她却去地里打猪草,涮全家人的鞋,扫院子,踩着凳子做饭。她要强的父母几乎每天打她一顿,老嫌她某样活没干好。夏天的一个傍晚,要下雨了,兰妮父母还在地里没回来,她把晒在柏油马路上的一大片麦子,一脸盆一脸盆端回了家。兰妮一大早淌着露水去地里割草,她的脚和小腿上,有好多伤疤,有蚊虫咬的,还有湿毒疮印子。二哥家的房子才盖好时,爸妈带着侄儿住过去了,我和奶奶跟大哥家还住在原来的院子里。我一个人住个大房间,床是给二哥做的婚床,还没上油漆。兰妮跟我做伴,我俩披着床单在床上唱戏。她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放牛。我读初中时,有一次看到赶着牛回家的她,出落成了一个丰满的少女,一条独辫在背后甩来甩去,很有味儿。前几年,我妈还夸她,说她结婚后,她的一个堂弟考上大学向她借钱,她把准备盖楼的钱全拿出来了。妈妈评判一个好女孩的标准,一是勤快能干,二是仁义和气,这也许是不识字的妈妈是从电影和戏里感悟的,也是她一生的追求和写照。她好看戏,说“逮不住奸臣不杀戏”。我曾嫌妈妈笨,看了那么多,不会唱一句,我同学的妈能整段地唱。但是,戏里弘扬的真善美,妈妈却领悟得很深刻。村里人说兰妮的妈干活能顶半个牛,所以给她取了“半拉牛”的外号。我太娇气,端半瓢水都趔趔趄趄。有一次,我在院子的麦秸垛边拽麦秸,我一根一根地拽,“半拉牛”婶子就乐了,她说看你拽到天黑能做一顿饭不。我们没零食,我把中午吃的南瓜的籽,在清水里漂了,铺到高粱杆做的锅盖上,放猪圈墙头上晒,晒干了,正准备收时,小哥突然过来抓了一大把,我急得骂他“X你娘”。在院里剥兰花豆的“半拉牛”婶子大笑,她说你俩一替一个娘骂呀。我觉得受了辱,向她发起了攻击,我说:“都是骂你的,骂你的”。她非常生气,后来别人夸我时,她就把这事揭发了出来。她多次说过这事,大概一辈子也忘不了了。去年回老家,我在路上碰到她,我激动地过去跟她聊天,问她现在跟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她没问我什么时候回来、住几天什么的,只淡淡说,她和老伴谁都没跟,在自己地里盖的房子住。爸爸对我的态度跟妈妈截然不同,他十分疼爱我,让我在小朋友面前非常自信。每次开学发了新书,爸爸都亲自用崭新的牛皮纸,把我的书整整齐齐包上书皮,我不爱惜,不到半学期,课本就又破又脏,书皮也不见了。爸爸给我各种漂亮的圆珠笔,还有金星钢笔。小哥说他曾用烟盒纸写字时,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爸爸总是给我拿回厚厚一沓子印着他单位名称的稿纸。小测验时,同学常向我借稿纸。爸爸笑着对我说:“我一毛钱买一个字,你学会一个字,我奖励你一毛钱。”3读三年级时,虽然我学习成绩不好,但班主任“秦老头子”仍让我当文体委员。“秦老头子”姓秦,50来岁,这外号是高年级学生取的。他高个,阔脸,八一嘴,嘴叉子很大,发怒时瞪着眼,嘴快咧到耳根上了,像年画里的门神。他好打人。夏天上课,有同学打瞌睡,他“凶恶”地走过去,对着扁着头用书本挡着脸睡觉的同学,一书本打下去。我也被他打过几次。&有天早上,我们在上学的路上拐到张庄豌豆地里偷豌豆角,被主人追赶,大家分散跑开,我疾奔到学校厕所的土墙边,从一个豁口处翻了过去,到了教室,还惊魂未定。班长喊起立坐下时,我脸色苍白,站在那儿发呆。“秦老头子”笑着让我坐下,然后他开始念上次语文测验成绩,我考了第一,怪不得他对我态度这么好。那天,我担心豌豆角的主人找来,一上午都很紧张。新校区已建好一部分,初中班都搬过去了,老校区都是小学。我们幸福地占据了原来初中的教室,上数学课时,班里同学齐声背乘法口诀,老远都能听到,背到“九九八十一”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加一句“黄狗卧花荫”。我们刚搬到新校区的两天,教室里的水泥台子(我们的课桌)才垒好,还不能用,老师把一个活动黑板,放在学校院墙外的一个老坟上,给我们上了两天课。体育老师是副校长,他是县城人,个子高,说话幽默,长一张笑脸,绷着时,眼睛似乎还在笑。上体育课时,他带着我们去学校南边的山脚下爬山,爬到一个山坡上坐下来,他给我们讲故事。大概讲累了,他说:“一个老鼠钻到粮仓里偷吃粮食,吃一个,吃一个,吃一个……”我们问,后来呢?他说粮食那么多,得一个一个吃啊!下了山坡,看到张庄一群妇女在捞红薯窖里的红薯,突然有人喊“琼花掉到红薯窖里了。”我们跑过去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瘦弱妇女被人从窖里托了上来,软绵绵地躺在地上。她是我同桌晓彤的妈。在老校区时,常有学生向她请教数学题,她是初中毕业生,曾当过代课教师。那年麦子淋了雨,打出的面做馒头会粘牙。有段时间,家家都把被雨水泡发的麦子煮了吃,麦仁饭很有嚼头。有一次上课,晓彤说,她家又煮了一锅麦仁,下课后我俩跑她家飞快地吃了一碗。在我印象中,晓彤妈一直那么瘦弱。教室前面有棵歪脖子小树,下了课,大家喜欢用双手拉着小树,身体悬空,一下一下向上移,我们称这是“吸树”。我家邻居老吴婆的女儿三妙,穿着花洋布裙子,她“吸树”时,花裙子随风摆动,很好看。我没有花布裙子,就把妈妈箱子里一块黑绸布拿出来,催着大嫂赶紧给我做裙子。正值收麦季,大嫂忙得很,她中午抽空把裙子给我做好了。我穿上裙子,跟着三妙去上学,过一个小沟时,一迈腿,直筒裙子把腿绊住,差点掉沟里,裙子也开了点线。我心里埋怨大嫂的缝纫活蹩脚。过了年,我开始学骑自行车。村里的打麦场上,一到下午放学后,都是学骑自行车的小学生。我够不着车梁,从下面掏腿蹬半圈走,车把掌握不好,歪来歪去,新媳妇二嫂在后面扶着车后座,保持平衡,让我不至于摔倒。二嫂对我还不错,有一次我把一个土豆埋在厕所前一个装满土的破缸里,居然长出了一颗土豆,二哥挑粪时,碰烂了缸,土豆棵子连同几个鸡蛋大的小土豆被拔了出来,二哥还把我种在院墙边上的花都碰坏了几株。我坐在门槛上伤心地哭了一两个小时,二嫂一再检讨说她没看好我的花。二嫂很丰满,前院来打牌的嫂子逗她说,你胸脯里塞了什么?二嫂说没什么呀,跟你们一样。一个周末的下午,村里来了做爆米花的,我端了玉米和豆子去爆,那天爆了很多米花和豆花。不幸的是,因肝硬化卧床仨月的奶奶,已走到了生命尽头。还记得我在她床边吃爆米花,她突然说饿了,让我去厨房喊二姑给她盛饭。二姑端一碗热粥过来,奶奶却让她从箱子给她找衣服,并吩咐我去喊我大哥。我急忙跑到大哥家,告诉他奶奶叫他。然后我又往大堂哥家跑,他家没人,我也搞不清奶奶让我叫的是哪个大哥。等我回到奶奶房门口时,看到大哥跪在奶奶床头,用胳膊托着奶奶的身子,二姑跪在床上拉着奶奶的手,奶奶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突然,二姑拍着巴掌歇斯底里地哭喊了起来,我看到大哥手弯里的奶奶眼睛已经闭上了。奶奶生病期间,大姑和二姑轮流在我家伺候,那天大姑刚回家,换了二姑来。奶奶生前最疼二姑,最终也是二姑守着她。奶奶去世了,嫁到湖北的小姑和姑父都回来了,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回来。之后,他们跟老家基本断了联系。奶奶去世前一年,小姑在她女儿的陪同下回来过一次,表姐二十多岁,很高很白很洋气,一口蛮语,她第一次看到我时,用手捧着我的脸说真白真好看,别人夸我时,奶奶总是一脸的笑。奶奶下葬那天,我看到爸爸和大伯哭得鼻涕都流了出来。奶奶是我长到十多岁送走的第一个亲人。她曾那么疼爱我,一心引导我好好念书。后来我发奋读书考上大学,奶奶都没能看到。棉花收获的季节,村里的女孩开始织袜子、手套。线是用棉花纺出来的。上学路上,她们到棉花地里采些棉花,把棉籽扣出来,然后把一根筷子或树枝插进青棉桃里,做成陀螺,用它把棉花抽成线,再把棉线合成三股,缠成线团,就可以织袜子手套了。我也学会了这手艺。上课时,常有女生仰着脸假装看老师,手却在桌子下面织袜子,她们有一种本领,织的时候不用眼睛看。除了不爱学习,我对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大嫂的缝纫机我没事就蹬着玩,不仅学会了扎直线,还会装底线。妈妈不让我摸面,我就在堂嫂家学擀饺子皮,跟堂姐学做枣花馍。端午节我和三妙她们凑在一起缝鸡心、小辣椒形的香包。我家喂了一匹枣红马,这马非常乖,把它放山坡上吃草,它从不乱跑。我用青草裹了一个剥了皮儿的鸡蛋,塞马嘴里,没想到它把鸡蛋吐了出来。原来马是吃素的,不吃荤。小哥负责放马,他每天天不亮把马牵到四里庄的槐树林里吃草,那里的草鲜嫩茂盛,马很快就吃饱了。白天有人看坡,牛马羊进去被发现要牵走罚款的。他总能赶在看坡人来之前,把马牵出树林。有一次,马眼被树枝扎伤了,小哥弄了一碗盐水,让我端着,他喝一大口,掰开马眼睛喷里面消炎。他的塑料凉鞋断了攀,他就从旧凉鞋上剪下一块塑料,用烧红的铁火棍把皮子烧化了,粘在断鞋攀上。小哥有一把割草镰刀,非常锋利。一天中午,我偷偷拿了他的镰刀,跟大妙和二萍姐她们一起去割草。她们说我家芝麻地的草好,就钻到里面割。这时小哥寻镰刀来了,他一把把镰刀夺走,还踢了我几脚。我哭着回家了。爸爸下班,我告小哥的状,因他要当兵走了,爸爸没打他。小哥当两年兵回来,给我和侄儿买了衣服,他的笔记本都给我了,上面有他在部队写的打油诗。见过世面的他,对我的学习空前重视,他差几分没考上军校,回来接了爸爸的班。他变得像爸爸一样彬彬有礼,还教我部首查字法。4四、五年级是我最顽皮、最无忧无虑的岁月。学校在我们村的东南方向,本来从我们村去学校,有条南北走向的笔直宽阔的黄土路。路面一开始很平坦,路东地里种小麦、玉米、高粱等旱庄稼,路西是村里的稻田。快到学校时有个陡坡,上了陡坡往东再下一个陡坡,就到学校了。在那个玩性十足的年龄,我们常常不走大路上学,而是走东小山脚下的山路。鸡冠山东西两个山头,西边山峰高200多米,东小山高100多米。据说当年两座山头比着长,西边山头晚上偷着长,东小山发现后气死了,西边山头却笑死了。山脚下有南坝堤和北坝堤。春天,坝堤的水边上长着茳茳苔(野蔷薇),我们把茳茳苔的嫩枝剥了皮吃,有股清甜的味道。我们边吃边念“茳茳苔,溜河沿,洗白手,扎花鞋,扎的花鞋搁哪儿,搁板上,鸡叨跑,狗撵上,捏着鼻子哭一晚上。”我在心里把那个会绣花鞋的大姑娘想象成二堂姐,仿佛看到她千辛万苦做的花鞋,被鸡狗叼跑了,气得她跺脚又流泪。坝堤里的水深而清,水里常有水蛇、黄鳝刷刷地游走。岸上有成片的茅草,在春风中摇曳,抽嫩茅牙吃也是我们的最爱。山坡上有开着小黄花的“驴撅嘴”(蒲公英),我们摘它的花蒂吃,也掐野蒜,拿回家下面条,比韭菜还香。我们似乎没有不爱吃的东西。“葱辣鼻子蒜辣心,韭菜不辣吃半斤。”山坡上谁家的洋葱地里,葱头没我们拳头大时,我们就拔了吃,辣得眼泪汪汪,清鼻涕都出来了。稻田在坝堤东面。暑假,我和村里孩子用树枝搭凉棚,坐里面看稻田,一群麻雀飞过来,黑压压地落在稻田上方的电线上,我们挥舞着树枝大声吆喝,麻雀们便“轰”地散了。看稻田是个美差,打扑克、做游戏都非常有趣。看稻田的还有个四五十岁的矮个儿妇女“口口婶”。她见我总爱做搞怪动作,逗我笑。有一次,她给我梳头发,边梳边念:“梳梳头、卡卡子,玉石牙根薄眼皮儿,白胖白胖的小闺女儿。”我说,你是说我吗?她呵呵笑着说,是呀。东小山的南侧,是大队的林场。每年春夏季节,我们都喝醋预防脑炎或流感。午饭后上学,每人带一小瓶醋,装醋的瓶子有止咳糖浆药瓶、也有洗净的墨水瓶。醋在村后门市部买,一分钱一瓶。走到半路,醋就喝完了。林场看门的是个高瘦老头,在院子里做醋卖,粗铁丝网大门边,有几个一米多高的缸醋。我们常去那里买醋,有时趁他弯着腰翻醋糟时,溜到醋缸边蹲下,一仰脖把瓶子里买的醋喝光,再把空瓶摁缸里灌满,飞快地跑掉。林场有杏梅树、柿子树,树身上有很多“花大姐”(一种昆虫)。上学放学路上,我们常拐到林场里,摘杏梅玩。有一次我们正在摘杏梅,一个年轻的护林员突然冒了出来,他黑着脸,打了个子最高的我的小堂姐一拳。小堂姐平时常打我们,她握个拳头,故意把有着长指甲的大拇指从食指和中指间的缝里露出,一拳头打到背上,特别疼。这次她被别人打了,脸胀得通红,嘴唇绷着,没发作。杏梅看上去很诱人,比杏子大,麦黄色,但却苦涩得很,吃不成。我们摘杏梅纯属搞破坏,在教室里用小刀把杏梅切成片玩。不过,青柿子埋淤泥里沤几天,去了涩味,吃起来又脆又甜。到了教室,读初三的小堂姐不知为什么,跟班里的一个女生打起了架,互相搂抱着对方的腰,试图把对方的腿扳倒,衣服被撕扯着,露出了腰上的肉。这样僵持着,引来很多人围观,直到他们的班主任“毒水”来了才松手,她们跟“毒水”去办公室写检查了。“毒水”原名何水,他罚学生写检查,最多要写100份,所以学生给他取了“毒水”的绰号。我庆幸没当过他的学生,他教初中,我小学没毕业,他已考上了公办教师调走了。“毒水”跟我们班那个长得像芭比娃娃的女孩邱芬同村,她爸也在学校代课,后来也考上了公办教师。四年级时,我跟她同桌,她给我拿熟李子吃,还送我几棵李子树苗,我种在了二嫂家的院子里。她跳绳子,一次能挽着花跳100个。她粉红的苹果脸,小而厚的嘴唇嘟着,上唇中间有圆圆的奶茧,很是可爱。有一次放学,我和三妙拉她去我们村她姨家玩,她不想去,我和三妙把她的凉鞋脱了,一人拿一只,她仍不去,光着脚回家了。我把那只凉鞋放墙角,后来找不到了。下午放学后,我们常去林场捉“花大姐”,用狗尾巴草串起来,回家在灶灰里烧熟了吃。有一次捉“花大姐”,穿着鲜艳绵绸裙子的我,脖子被蜜蜂蜇了一个包,大概蜜蜂把我衣服上的花当真的了。我用黄蒿使劲搽几下,不怎么疼了,到家时,肿也消了。黄蒿可以治蜂蛰的伤,小时候我们去山上摘山里果(野山楂),常会不小心碰到马蜂窝,被马蜂蛰了,就用黄蒿搽一搽,再把皮肉里的马蜂刺用指甲掐出来,就没事了。黄蒿能捂豆瓣。每年夏天家里做豆瓣酱时,都要割一大捆黄蒿,把它们均匀地盖在煮熟后摊在屋内席子上的黄豆上,捂一段时间,等黄豆发绿发黄变干了,揭开蒿草,把豆子揉搓揉搓,放进烧开晾凉的花椒盐水里,酱豆盆上绑一层白纱布,在太阳下暴晒。每天要揭开纱布用筷子搅拌一两次,等豆瓣酱里的花椒盐水快蒸发完时,酱就成了。挖一勺酱,配着青辣椒和少量水翻炒一会,令人垂涎欲滴的豆瓣辣子就好了,夹在掰开的热馒头里吃,那种香辣的酱味,想起来还流口水。有年夏天多雨,一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便又大雨倾盆,小孩子拍着手念:“老天爷,不论理,出着太阳下着雨”。有人说东小山那边有龙尾垂下来了,说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女孩,都要穿红短裤避灾,一时间门市部的红布脱了销。大嫂给我和侄子、侄女都做了红短裤,并加了绿色荷叶边。因为连阴雨,豆瓣酱坏掉了,白色的肉虫在褐色的酱里蠕动。有人舍不得倒掉,竟把虫子挑出来,配着辣椒炒吃了。大路对应林场那段,是个陡坡。有一次放学,我和三妙几个女孩,在路上说笑打闹着,猛然看见美术老师骑自行车带着他儿子从陡坡上冲了下来,我们吓得四处躲闪,三妙向路右边跑去,自行车撞到了她的足跟,美术老师和儿子连人带车重重摔在了地上。起来后,他把不知所措的三妙训斥了一顿,气呼呼地走了。三妙的足跟被刮掉了一块皮,惨白的皮下渗出了血珠。美术老师四五十岁,个儿不高,头发稀疏肮脏。他曾是个走村串巷的画师,给我奶奶画过像。上美术课时,画好了画,他就给大家讲故事。他故事里的女主角都是美女、仙女。他讲的“画中人”走下画来,给情郎做饭;讲一个姑娘与情哥殉情后,他们的墓地各长出了一棵树,天长日久,两棵树根连着根,枝叶交错,再也分不开。有时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一群学生会把美术老师拽下车子,他就蹲在路边给大家讲“美女”的传说。听说,美术老师家解放前是县城的大户人家,他曾有过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后来抛弃了他。我想,他讲仙女时,是不是在想他老婆呢?5我们基本上以玩为主,学习为辅。因为不认真,我学的字大都是错别字。课间时间,女生喜欢在教室的山墙边吹泡泡糖,一个大泡从嘴里吹出,像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忽然破了,糊在脸上,像一层白色的膜。我们的泡泡糖,都是托丁洋买的,她在县城读书。她比我大两三岁,一张白里透红的娃娃脸,长睫毛大眼睛特别醒目,她的鼻子小巧,嘴巴红润,辫子很长,她到村里玩时,大人都像接待贵宾一样,抢着拿家里的好东西给她吃。我们很喜欢跟她玩,她教我们唱《外婆的澎湖湾》,当唱到“坐在门前的矮墙上”时,她神秘地说,这是一首爱情歌,里面有“爱情”(矮墙),于是我们唱到这一句时,也不自觉地扭捏起来。丁洋家位于农机厂和供销社门市部中间,是三间瓦房,院子狭长。她爸爸在邮电局、妈妈在粮管所上班。她的姥姥大概七十多岁了,腰弯得快成直角形了,在马路边摆个茶摊,卖茶水和西瓜、瓜子。茶摊是一个水泥葺的四方台子,上面撑着一块白帆布遮阴,摆几把小椅子。通常有农机厂的工人坐在这里聊天。丁洋的弟弟穿着白的确良衬衣、蓝的确良裤子,衬衣掖在裤腰里,扎着黑色的宽皮带,是当时男孩子最时髦的打扮。我们在丁洋外婆的茶摊边玩,把爆米花给丁洋吃,她用白嫩的细手指捏一个,放嘴里轻轻地咀嚼,显得非常优雅。茶摊东边是门市部前的一片空地,门市部卖东西的人换过几茬。记得我四五岁时,有一位卖布的高个子的中年人,大家叫他老韩。堂姐抱着我在门市部玩,她在看一盒装在贝壳里的擦手油。老韩认识我爸,故意逗我说,这小丫头,待会我拿块布把她兜回家。我吓得抓堂姐的衣服,催她赶紧走。卖糖果的是大队书记的老婆。她以前还教过村里的幼儿园,算是我的启蒙老师。还记得她让二年级的二妙,领我们做广播操。门市部卖酱油醋的是大堂嫂的爸。他个子瘦高,不怎么说话。有一次,他去我家找我爸喝酒,我吓得躲在麦茓子的旮旯里,不敢出来。大堂嫂的妈常来,她叫我爸爸三老表,她说:“三老表是个好人”。大堂嫂曾因房子的事跟大伯吵过架,她妈跟大伯家关系不好,跟我爸妈走得近些。有一次,她对我爸说:“三老表,你给我批袋化肥”。农机厂油泵车间门前的水泥地,适合玩泥巴。我用一坨泥捏一个碗,中间捏薄,举着喊“瓦屋瓦屋谁赔我,驻马店的好眼药,谁赔?”,三妙说“我赔”,我就把泥碗使劲摔在水泥地上,碗中间摔破一个洞,洞越大越好,三妙扣一块自己的泥巴,拍扁了做个补丁,给我把破洞补上。我们常在门市部前的空场上跳绳子,两个人悠一根又长又粗的麻绳。随着绳子的悠动,我们喊“窝窝头,蘸辣椒,你那班里尽管挑,挑谁,挑月梅,月梅没搁家,挑你姊妹仨”,喊完,三妙率先跳进正悠着的绳子,随着绳子的节奏跳,梅红、阿莲她们也一个接个跳进来,谁绊着绳子被淘汰下来,就去替换悠绳子的人。我们也玩大米开花游戏,大家手牵手围成一个圈,把右小腿一个挨一个勾起来,然后拍着手,用左脚跳着转圈圈,结束时一齐喊“大米开花,各回各家”。然后各自回家。门市部前面是通往县城的柏油路,我们村在路南,农机厂在路北。路南边有公共场所,厕所后是村里各家的菜园。我家的菜地里种了向日葵、葱蒜、茄子、辣椒等。夏天我们在院子里乘凉,仰着脸看天河,俗语说“天河南北,小孩不给娘睡(天热了);天河东西,小孩唧唧(天凉了)。”我们都相信,银河的两边有牛郎织女。有人说七夕夜里,如果顶着尿罐蹲茄子棵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我没试过,后来一想,如果那样的话,不被尿罐熏死,也得被蚊子吃掉。我晚上不敢到菜地边去,听人说在那儿看到过“黑胡桩”(传说中的鬼),有几丈高。村里的红砖瓦房是一排一排的,最北面一排房子后有几棵法国梧桐树,树皮上一片白,一片白,像生了白癜风。我和三妙几乎每天都爬树玩。有一次,三妙妈追打她,她光着脚丫子刺溜刺溜爬到了树上,对她妈说:“你打呀,咋不上来打呀”。她妈看看她的花猫脸,忍不住又笑了。6我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打瞌睡,就是在桌子下面看连环画、民间文学,把抽屉里小镜子的反光投到墙上。有一天下午上数学课,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跑到讲台上,指着一道还没学的数学题,对老师说我已经会做了,她当场在班里表扬了我。刚表扬过我,我又开始捣乱了。我故意盯着她,双腿在桌下剧烈抖动,她瞪着我说:“你是不是得了寒颤病了?”这位数学老师叫余岚,三十来岁,还没结婚,个子高高的,身材匀称,柔和的长脸上,眼睛像杏核一样圆,薄薄的嘴唇撒娇似的微微上挑。她教过我的哥哥们,还教过我的侄儿们。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她,十多年前终于转为公办教师。前几年,学校拆迁,搬到了我们村,成为县实验小学分校区。余岚老师已退休,在我们村租一套房子办起了托教班,三十年如一日,她把青春和爱奉献了给她的小学生。五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叫韩德香,是部队家属,她白净清秀,常在班里说她读书时成绩好。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叫秦岭,一个叫秦川,学习都是班里第一名。她说给儿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因她老公以前秦岭那边的部队待过。她念Y时,不像我们一样念四声(外),而是念三声(歪),所以大家也跟着她念“歪”。她让我们每写完一道题数学题,空一格,再写下一道题,显得清爽整洁。她还组织全校学生去部队观看阅兵式。地理老师栗瑛大概有五十岁,是农机厂工人家属。她清瘦的瓜子脸,眼睛较小,薄眼皮上有些细纹,她的牙齿有点龅,笑时会露出上牙床。农机厂在我们村后,上学放学路上,她喜欢搂着学生的肩膀,边走边考大家地理知识,比如河南的省会是哪里?她说学地理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她讲去洛阳龙门石窟,大佛的脚趾头比人都高,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她从小学到初中都教我们。有一次,我却骗了她。那天中午我去学校早了,发现没带地图册,赶紧回家拿,路上遇到地理老师,她问我干什么?我随口说了句瞎话,说“我不上了”。等我气喘吁吁来到教室门口时,她正在班里说我小小年纪就不上学了,多可惜呀。我硬着头皮喊“报告”,进教室时,我看到她的眼里满是怒气。因为骗了她,我从此看见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她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每天放学时,都到班里给我们讲几句励志的话,比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下苦心。”她爱讲她的小女婿考大学时如何刻苦,考上后如释重负,去澡堂洗了澡,理了发,还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也爱讲我们班一位女同学段然的大哥考上了研究生,去美国留学的事,当时我还弄不清研究生是干什么的。上初二后,我忽然变成了好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英语全年级第一。地理老师开始很疑惑,曾问过我考试有没有作弊。学习成绩变好也并未改变地理老师对我的态度。一次我们村放电影,我平时学习太刻苦,想放松一下,看场电影。坐下后才发现,地理老师坐在旁边,电影还没开演,她在跟一位邻居聊天,看到我,她眉头皱了皱,竟搬着凳子走了。后来我上了县一高、上了大学、研究生,却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地理老师有几个窈窕美貌的女儿、有一个老疙瘩儿子。儿子是她的最爱,听说他上高中时还跟妈妈睡一个床,后来他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农机厂原来的老人,大都搬到县城或城里的子女那里住了,我想她大概也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孩子家生活吧。我在心里很感谢她在我们懵懂的岁月里,给予我们的知识引领。我为幼时的顽劣荒唐深感懊悔!几年前,我魂牵梦萦的那所乡村学校拆迁,变成了一片厂房;我们村曾整齐划一的红砖瓦房,也被此起彼伏的高楼代替;我小学时的老师同学、村里的玩伴,都很多年跟我没有什么联系了;那条上学的土路跟旁边崛起的高楼比,显得破败不堪,我的父母先后长眠在南坝堤下面的田里,守望着这条留下他们子女孙辈无数足迹的黄土路,静静地回味那逝去的悠悠岁月。他们的曾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儿,如今在几千里外的城市工作生活。记得我突然想做个好学生时,背过一首近代诗人程恩泽的《邳州道中》“十六年来此重过,石梁全圮水增波。树如客鬓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坷多。但使耕桑欢畎亩,不劳辞赋动关河。行踪已踏天涯半,岂料羸骖困碾窝。”当时我不理解“坎坷”为何意。这些年来,我都在努力做一个逆乡子,一次次远离乡村、远离父母,为事业前程奔忙。当亲爱的父母悄然离我而去,当美丽的家园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我才猛然发现,他们,才是我心中的最深的眷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那些美好的青少年岁月、那些渐行渐远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啊!&作者简介:李九伟,女,河南省确山县人,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数万字,现在浙江省宁波大学宣传部工作。黄河文学(gh_617e088a79b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617e088a79b7文学是人类文明的源流,她如母亲河般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她于深海平铺陆地,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
期待你的来稿 邮箱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617e088a79b7文学是人类文明的源流,她如母亲河般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她于深海平铺陆地,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
期待你的来稿 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