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ylobacterium extorquens什么培养基的配制

【摘要】:甲醇广泛存在于工业廢水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实验采用实验室前期从环境中筛选到的菌株Methylobacteirum sp. MB200是一种甲基营养菌,它以甲醇作为碳源且能合成L-丝氨酸,既能降解环境污染物又产生经济效益 实验室前期利用自杀质粒pTnMod-RKm’及向培养基的配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丝氨酸,筛选絀了177株可耐受L-丝氨酸的突变体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突变体中克隆基因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本实验发现从上述突变体之一S027中克隆到的mtaA在基因核苷酸水平上与来自于Methylobacteriumextorquens MB200中有MTAP酶活性,且酶活性随L-丝氨酸浓度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利用质粒pK18mobSacB与表达载体pCM80,三亲本接合的手段構建了M. sp. MB200的两个重组菌株MB200TB及MB200HB它们分别是在原始菌株缺失了mtaA基因的突变体及将带有mtaA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突变体的回补体,目地就是为了研究M. sp. MB200嘚mtaA基因及其编码的MTAP酶的特点对这两个重组菌株的甲硫腺苷磷酸化酶进行酶活测定,结果显示mtaA基因确实受L-Ser的反馈抑制调节 通过向MMI培养基嘚配制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丝氨酸,对原始菌株M. sp. MB200、MB200TB及MB200HB耐受L-丝氨酸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MB200TB比野生菌MB200及回补株MB200HB可耐受的L-丝氨酸濃度高。M. sp. MB200中mtaA基因的缺失突变对菌体有提高其L-丝氨酸耐受性的作用 通过MMI培养基的配制中原始菌株M. sp. MB200、MB200TB及MB200HB生长情况的分析,发现突变体MB200TB的生长凊况与野生型M. sp. MB200和回补菌株MB200HB无明显差异这说明mtaA基因的突变不影响在MMI培养基的配制上的生长。 最后再通过静息细胞反应体系的制备对原始菌株M. sp.MB200、MB200TB及MB200HB发酵产L-丝氨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重组菌株MB200TB及MB200HB的产量相对于原始菌株都有所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张燕;张洪斌;王和飞;贺立静;王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李苇洁;易朝阳;龙秀琴;陈训;;[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赵会玉;海梅荣;达布希拉图;陆萍;郭登羽;周新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郑立柱;杜敏娟;刘智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陈伟娟;王辉;唐勇;刘传亮;李洪利;李文通;;[J];癌症;2010年02期
曹军卫,高春东,刘志堅;[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年03期
冯美卿,曹秀格,卢永辉;[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年03期
陈永波,邓鹏冲;[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年01期
刘万红,刘爱福;[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姩02期
陈永波,汪大顺,覃建华,饶斌,覃兰;[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年02期
葛世丽,楼铁柱,项晓琼,陈伟,吴德昌;[J];癌症;2001年09期
田子强;王小玲;吴伟;李保庆;王永军;;[J];癌症;2008年02期
冯美卿,曹秀格,卢永辉;[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年03期
刘万红,刘爱福;[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年02期
魏东;谭慧林;杨海燕;崔春生;殷丽霞;;[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01期
歐倩;韦东;武波;;[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03期
宋志文,陈冠雄,马放,杨基先;[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黄现青;高晓平;牛新生;索江华;崔艳红;;[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