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什么容易孤独焦虑

订阅最新的管理资讯
热点搜索:
热点搜索:
&/&&/&&/&正文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
&明知没必要如此不安,但已无法解脱和控制,那就是已经进入障碍阶段。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的表现是:总是担心、恐慌。
担心、恐慌是一种固有的不安,主要的反应便是焦虑和忧愁,但尚不是心理疾病,若持续为固着状态&&明知没必要如此不安,但已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进人心理障碍阶段了。
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是对事物的预测性、预见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但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的真正存在的实际危险、而是杞人忧天似的虚无空想,即心理学所说的&心理炒股&&。且愈&炒&愈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担心事业会失败,担心随时可光临于自己头上的下岗,担心失恋,担心交通事故,担心自己会生癌症或别的什么重病,担心无购房能力将来会涨价更买不起&&这种焦虑的特征是,常常觉得周围危机四伏,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或者自认不受人欢迎,或猜想有人会加害。当他陷于焦虑沉思时,便会出现心悸、不安、胃绞痛、慌乱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焦虑症还可派生出罪恶感和无用感,不是做错事,做坏事的犯罪,而是&罪由心生&,为自己杜撰和假想许多&罪行&,又觉得自己无用,对人对事常抱疑虑,判定别人不信任自己,常因失望而生愤怒,并迁怒于人,即心理学所称的&敌意&。无用感是罪恶感的变种,罪恶感将厌恶外化;无用感则将厌恶内化(指向自己的内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羞怯、内疚、自责,认为自己的躯体。外观、长相无可取之处,不可能让人喜欢,即使有成绩也认为是碰上好运。无用感主要是源于社会变化和过分剧烈所带来的内心恐惧。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有变化就会有落伍,这些可怕的结果长期停留便会造成心灵疾患,并诱发心脏病、癌症。
郊游,你正穿行在灌木丛林之中。突然,在你的面前出现一条斑斓大蛇,你会吓得**根都立了起来,惊叫一声,旋即躲开。这是害怕的表现。考试之前,你会有几天吃不香、睡不实、坐立不安。这也是害怕的表现。前一种情况,是有具体目标的,这种反应被称为恐惧。此时,当事人明确地知道危险之所在。而后一种情况,则是因对尚未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不确定,这种反应被称为焦虑。此时,当事人不能明确地指出危险之所在,只是感到可能要发生不幸。
在神经症病人中,不少人会这样经常无缘无故地出现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紧张害怕。如果这种症状成了主要的临床表现,则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或简称为焦虑症。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症两种。
急性焦虑症又称为惊恐发作。这种病起病突然,病人没有原因地感到心慌意乱、紧张不安或无名地恐惧,似乎预感到大难临头。病人还伴有心悸、头晕、手脚发麻及抽动等,有的病人感受到尿急或便急。这种情况一般持续几分钟到两、三个小时,然后自行停止。有的病人一周或一天内可发作好几次。
慢性焦虑又称为广泛性焦虑症。这种病人常有恐惧性的预感,终日紧张不安、坐卧不宁,不论遇到什么事情,病人都倾向于往最坏的结局想。他们经常担心自己或亲人会发生意外,担心自己的病无法治好。同样,病人也伴有心悸、心慌、胸口发堵、胃部不适、尿频、尿急、肌肉疼痛等痛苦症状。这种情况可迁延多年。
焦虑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也与个体的遗传素质有关。在性格上,病人多怯懦、胆小,遇事易紧张,对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身体过分关注,遇到挫折又易于过分自责。他们遇到应激事件就可能发病。近年发现,焦虑症病人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存在功能失调,从而影响了神经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
急性焦虑症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服用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等抗焦虑药物,某些抗抑郁剂如多虑平等也有良好疗效。慢性焦虑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易产生药物依赖,故以心理治疗为主。当然,急性焦虑病人在药物控制焦虑发作后,也应进行心理治疗。
当事人常常忽略了家人的想法和感受,满脑子想的都是工作中的事&&晋升、、上下级关系等等,忘记了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烦恼和不快,而且不经意间可能也伤害了身边的人。
工作压力,每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都会感受到,而现今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我们内心不断涌动的种种渴望,让这些压力变得越来越沉重。那么,怎样才可以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不让工作中的那些困扰影响呢?
做出改变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简单的入手:
1.不要把工作当成一切
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着工作的时候,你的、心情也被那些事情所左右了,哪还有顾及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呢?所以要记住,再忙也要分出一些时间给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生活才会更快乐、更有趣。
2.活在当下
每天下班前花几分钟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想清楚让你感到有压力、不快乐的到底是什么,问问自己这些状况暂时有没有可能改变、得到解决。如果不能的话,还不如先放一放,学会&活在当下&&&也就是更多地关注自己当前的感受和那些具体的事情。
3.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尽量不要将工作带回家做。下班路上可以花上几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看看漫画书、散散步、喝杯咖啡&&这样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整理一下房间,整洁的居室环境会让人感到愉快和宁静。每周安排些时间用于休闲、运动、陪伴家人等等。
4.一些自我放松的
比如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睛,抛开头脑中的一切杂念,把精神集中到你的呼吸上来。轻轻地用鼻子吸气,感觉空气到达你的腹部,然后微微张开嘴,把空气慢慢吐出来,反复做5~10次。也可以做做冥想,也就是运用你的想象力和曾经的知觉经验来调节自己的身心。你可以想象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把你的想象集中在那儿,这样美好的感受会让你感到心情平静。
例如,可以想象自己漫步在美丽的原野中,周围绽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朵,芬香宜人,天空是那样的蓝&&或者也可以发发呆,想想那些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骄傲的事情,适时地鼓励一下自己。
5.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
工作中很多压力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内心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适当地做些改变,压力自然就会减轻许多。比如不要过于追求尽善尽美;不要总认为自己要对别人的问题负责。也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另外,客观地看待自己,调整一些自己可能存在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愿望等等。
6.学会有效地交流
&不把工作压力带回家&,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所有工作中不快乐的事藏在心里,独自承受,而是要学会有效地交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生活中,男性压力大时,常常不愿对家人过多谈论自己,而很多女性则会唠唠叨叨谈论过多,这些都很难达到真正沟通的效果。
有效的交流首先需要和谐良好的氛围,要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还要给别人适当的空间和尊重,也要学会倾听。良好的沟通,不但有助于增进亲情、友情,还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7.爱你的家人
家人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都最重要的他人,家庭永远是我们人生旅途的一个中心,它越坚强越健康,我们就容易走入外面的世界,并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对家人的情感投入,学会用心去爱他们,珍惜他们,相信这些简单的幸福足以抵御任何外在的压力。
&温柔的精神按摩&:心理医生会帮你
形象地说,心理治疗的作用就像是一根&拐杖&,当你感到焦虑、抑郁时,心理医生的正确引导能帮助你尽快走出情绪泥沼,重现开朗心情。
1.心理疏导:理解万岁
求助过心理咨询师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心理医生与临床医生不同,他们把大量时间花在与病人的&交谈&上。
在看似随意的交谈中,他们会找到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然后利用他们掌握的专业技巧,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比如说,一个检查全都正常,但确实有周身不适的人,临床医生认为他没事,不需要治疗,家人也认为他没事,是无病呻吟,是装病,没人能理解他,他感到痛苦、无助。而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的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医生的劝导、启发、安慰和教育,使病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发生良性转化,增强信心,能使&山穷水尽疑无路&者,步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2.药物治疗:该出手时就出手
当抑郁/焦虑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反应过强时,就会导致抑郁/焦虑症的发生。这时候,仅靠心理疏导已不能完全奏效,必须借助药物治疗。目前,可供选用的抗抑郁/焦虑药很多,副作用也很小,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完全不必担心。3.消除顾虑:看心理医生就像看感冒那么平常。
当前社会对心理疾患普遍存在歧视与偏见,认为去看心理医生的人都有精神病,都是疯子。其实,焦虑、抑郁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并不是意志薄弱或人格缺陷的表现。患焦虑、抑郁症就像患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平常,需要吃药、需要治疗,完全没必要自卑、讳疾忌医。
自我调节:自己试着帮自己
1.转移注意力,别老想着自己的病
一个人如果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就会把一些常人都有的症状病态化、严重化。
比如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五楼,很多人都会有气喘、胸闷、腿发软,但正常人不会把这些同心脏病联系起来,而一个过分关注自己身体的人就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是不是该去医院看病。如果这个人恰巧是曾经患过心肌炎,他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病是不是又犯了、是不是更严重了?当躯体不适被担心、忧虑不断强化,病人的自觉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心情也会越来越焦虑。
其实,只要体检未提示病情有加重趋势,不妨允许某些躯体不适存在,不必刻意去治疗,病人照常工作、生活。不久以后,绝大多数人会发现,注意力分散了,不适感也会随之减轻。
2.当紧张、焦虑来袭时,试试自我处理法
焦虑自我处理法(AMT):深吸一口气,随后慢慢呼气,通过深而缓慢的呼吸把内心无规律的、看不见的紧张、焦虑打断,变成自己能控制的一张一弛的呼吸运动。在深吸气的同时握紧双拳,可起到加强效果的作用。
SWAP技术:停下来(stop)、等待(wait)、集中(absorb)、继续(preceeding)。也就是说,当你感到焦虑、不舒服时,请停下来,等一下,把注意力集中到外界的一个具体事物上,如广告牌、路上的行人、公共汽车、商店等,不再关注自己的不适。几分钟后,你就会感到心慌、紧张感明显减轻,随后继续往前走。
记住:战胜焦虑的过程如同爬山。当你爬到半山腰,感到气喘吁吁、体力不支的时候,是选择下山还是继续往前走?就像感到焦虑时,你是选择逃避还是勇敢面对?绝大多数的爬山者会选择继续前进,因为山再高,只要坚持走,总会到达山顶。同样道理,焦虑再让人恐惧,只要有勇气面对它,就一定能战胜它。相反,如果你总是选择逃避,那么你将永远生活在焦虑的阴影里。
3.&健心&三法,给你每天好心情
培养兴趣爱好:琴棋书画、养鸟养鱼、写作、旅游、垂钓&&都是减轻或消除压力感的好方法。
运动:利用一切机会多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有消解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疲劳的效用。
倾诉:心情不好时,主动向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配偶或长者倾诉内心的痛苦,一&吐&为快,可以获得安慰、帮助和支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懂得适当放松自己,随时调整好心态,别让重重压力把自己拖垮。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症状可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常见的有:胃肠道症状,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等;呼吸系统症状,如气急等;循环系统症状,如胸闷、胸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或过多的**分泌物等;疼痛症状,如肢体或关节麻木、疼痛等。当躯体症状久治不愈或体检结果与症状明显不符时,应想到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当感到自己有抑郁或焦虑时,应懂得适时疏泄情绪和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不久前有一份《白领健康调查》显示,在将近2000人的心理测试中,表现为&焦虑&的占到52%;表现为&人际关系异常&的为37%;表现为&敌对&的10%。专家认为,&焦虑&和&人际关系异常&表现的比例比较高,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白领出现轻度心理异常。&&心跳过快、胸口疼痛、头昏,也可能感到恐惧,觉得要死了、要发疯,甚至失去控制,在几分钟到半小时后,常不治而愈;坐立不安,或者总怕自己或家人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每天上班忧心忡忡;总感到紧张、肌肉发抖、出汗、头晕、胃部不舒服等,&& 但医生对他进行的躯体检查却无结果。&&&这些症状你有吗?
这些表现如果频繁出现,那就很可能是&焦虑症&的前兆。
现在抑郁症的群体正在逐渐扩大,这些人往往是社会层次高,处于剧烈竞争状态下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生活条件好的人走进了抑郁症的门槛?
这应该与中国在大气候下发展过大过快有关系。深受传统思想教育的中国人,要在短短的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内,培养、消化、改变和调整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趋势的心态,要面对可能在西方国家数十年间面对的事情,从网络、性、情感,生活方式到工作、人际交往方式等等,各方面都在改变。各种事情都使一个现代人处在蜂窝状的旋涡中心,稍有不慎就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在市场商业操纵下的安全感缺失,人和人之间产生的信任危机,竞争压力。传统道德与新型社会转化中的碰撞与茫然,无数个线头,无数的蜘蛛网状的信息使人很容易焦虑;被包装和广告诱惑出来的无穷欲望与实际能力的无法对等之间的偏差,也很容易让人浮躁。总之,都市人会在今后更多地为今天享有的便捷舒适的生活付出更多的身体和精神代价。
都市病、孤独症、焦虑症、肌无力、爱无力、手机电脑网络的依赖症,都是造成人们精神分裂、忧郁、狂燥的因素。不是偏执就是怀疑&&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只是很多人还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没有意识到而已。
没有了健康,一切都会归零。&所以,调节心理的健康&塑心&显然刻不容缓:乐观,心理疾病与人的性格和对待外界的态度有关,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有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宽容,了解人性的特点,尽量宽厚地对待他人,学会谅解周围的人和事;排解,寻找社会支持系统,比如亲人、好友、同学,倾诉心底烦恼、委屈,寻求宽慰;宣泄,找一种方式,将积聚在心里的苦恼、忧愁、委屈、怨恨等发泄出来;转移,当遇到生气或伤心的事时,有意识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平时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运动,通过户外活动摆脱羁绊,使心态逐渐平复下来;同时,好的音乐也是排解烦恼,平息愤怒的有效工具。
如今,很多人已对焦虑、抑郁这两个词司空见惯,甚至挂在嘴边了。不过,真正理解它们意义的还多是心理、精神卫生工作者和一些有这些症状的病人。其实,这两种情绪在我们正常人群中非常常见,只不过不严重或持续时间不长罢了。
比如多数人在考试之前都会焦虑,考试结束焦虑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当然,有些人可能又会担心考试能否通过。
作为症状,那么什么是焦虑呢?
它包括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内心莫名恐惧,好像大难临头,却说不出为何;或者虽有担心的对象,但这种担心在多数人看来过分了。另一方面:还要有诸如头晕、脸变红或白、口干、胸闷、腹胀或腹泻、尿频、手脚发麻或发凉的症状或者搓手顿足、坐立不安等表现。只有这两方面都存在才能称为焦虑。
而抑郁则不如焦虑容易把握:因为无论病人或医生都很难准确地表达或描述它。它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还有就是以前喜欢做的事不喜欢做了、遇到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了。除了内在的体验,抑郁也有外在表现,比如愁眉苦脸甚至垂泪、说话音调低,说话、活动变得缓慢等。
抑郁和焦虑在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中好像孪生兄弟,常同时或先后出现。这其中要分清谁是主次先后,因为焦虑障碍中轻度的抑郁很常见,抑郁症中焦虑更常见,而它们也都会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中,如痴呆、精神分裂症。如果抑郁重于焦虑,诊断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诊断分类中抑郁在等级上高于焦虑。
那么两者该如何诊断呢?
当一个人表现出和现实不符、过分不适当的害怕或担心,同时有生活功能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时,可以考虑诊断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恐惧症、焦虑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而抑郁症的诊断除了情绪低落的背景,还要有兴趣丧失、无法感到快乐、疲乏、自卑自责自罪、反应慢、反复的自杀想法(计划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以及性欲减退诸多症状中的几项,并且病人的社会功能(社交、工作、学习、家务等)受损。另外,以上现象持续至少两周并排除一些其他精神障碍,方能确诊。
目前,治疗焦虑障碍和抑郁症多用两种手段(还有其他物理疗法):一为药物,一为心理治疗。其中,抗抑郁药在两种障碍或两种症状共存的障碍中应用广泛,可缓解焦虑、抑郁。现有研究表明双受体(脑内神经信号传导的中介物质)药物或多受体药物较单受体药物疗效好,而且起效更快。即使应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焦虑障碍,辅以这类药物时也更有利于心理治疗,可谓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推荐到管理&&&
推荐到生活
推荐标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博主最新博文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回复主题,请首先&&或&
(关联新浪微博帐号)
最具潜力的博客新星
十大热门博文
评论最多的博文
收藏最多的博文现代人到底有多焦虑?|关爱心健康
为什么你白天要面对强大的外界压力夜晚还要被受失眠的折磨?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动荡,别人处之泰然,而你却整天长吁短叹埋怨命运的不公?是你天生就是个忧郁性格还是后天的经历把你折磨成这副模样?
a小姐,今天真可谓是诸事不顺,上班路上认错人尴尬的要命;在办公室里,一不留神儿要把复印的资料塞进了碎纸机;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12年搭乘公共汽车,居然坐反了方向过了三站才恍然大悟。
她实在是压力太大了,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绷着一会儿是工作,一会儿是家庭,这样那样的事混在一起,难怪她心神不宁。其实让a小姐忐忑不安的肇事者就是现代都市人常会遇到的焦虑情绪。
? 焦虑是当今人群中十分常见的心态,几乎人人都体会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焦虑,但是持续的焦虑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括两组症状:
第一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焦虑,有些人可能会明确的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第二种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面色潮红,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
心理学家发现焦虑症患者家庭中,焦虑症状可能是无焦虑症患者家庭成员的三倍,这几乎表明焦虑症类似有家族性倾向。
脑部传递物质失衡。焦虑症与患者的脑部传递物质失衡,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负责调动情绪的脑部传递物质多巴胺较正常人少。
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他们其中有一个人患有焦虑症,那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会通过观察父母如何应对环境而受其影响,成为焦虑症患者。另外本身性格害羞,胆小容易退缩、被父母过度保护或者控制、经常被人嘲笑、欺凌、拒绝的儿童也比较易得此病。
那还有啥应对方法呢?
第一, 保证充足的睡眠
这个方法很有效,一般来说焦虑的人,睡眠质量很差,这也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在睡前洗个澡,让我们更好的入眠。
第二, 评价合理靠谱
我们要对自己有合理可靠的客观评价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不要对自己的每一件事尽善尽美,以免因为期望过高增加焦虑。
第三, 努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很多焦虑,心态源于我们的各种不适应和压力过大,但是如果我们主动融入这个社会改变一下自己的固有模式,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就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积极的一面。
第四, 找亲朋好友倾诉
找亲朋好友倾诉,我们总是希望在我们为难的时候有亲朋好友帮助我们,这时候我们就要选择倾诉,让朋友亲人成为你的支持者,和你一起渡过难关。
第五, 忧虑性思维各种片面或者错误
这样的想法将导致忧虑的恶性循环,使焦虑不断上升,挑战忧虑思维是通过减少忧虑性思维的负面作用来阻止焦虑不断上升。
第六, 放松训练
学会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来对付焦虑。
最后卡耐基的一句名言分享给大家——今天是唯一我们能真正生存的时刻。我们不要因为对未来盲目地担忧而把今天变成身体与精神上的炼狱,让我们停止为昨天的过失,烦躁。
编辑丨 王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1293被浏览46349分享邀请回答375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2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
  文/慈诚罗珠堪布
  一、现代人的悲剧
  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所有具备意识的生命最终极的目标。
  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会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
  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质,如果到内在的精神上去寻找幸福,就等同于到没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是把发展的焦点,转移到外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等方面。
  但是,随着300多年前近代文明的诞生,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今天为止,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危机: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知识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伦理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地步;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庞大的财富,但很多人还是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人们在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幸福指数”这一课题,从这个比较可靠的科学数据来看,人类的“幸福指数”一直都在下滑。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2000年之间的40多年中,人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3倍,犯罪率增长了4倍,监狱里的服刑人数增长了5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10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也从29岁下降到14岁,不仅成人会患抑郁症,连儿童都开始罹患抑郁症。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至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六十年代的时候,西方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能够信任大部分的人吗?”有58%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年,在回答同样问题的时候,能给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谁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竞争、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沟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形成了无穷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高发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世界有大约78.6万人自杀,其比例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0.7人,这意味着每隔40秒就有人自杀。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疾病将像感冒一样普遍。
  针对于此,专家推荐了一个快乐的处方:每天要保持开心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当然不会去自杀,不会去跳楼,但怎么样能够每天都开心呢?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怎么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一下: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心灵危机?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二、幸福、痛苦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什么是幸福和痛苦?幸福和痛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科学与哲学上的重大课题。虽然有些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这个问题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有稳定的收入是幸福;有些人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有人说:周游全世界是幸福……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是幸福的本质。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就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有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但收入本身却不是幸福,而只是产生安全感的一种客观因素而已。同样,和睦的家庭,惬意的旅游等等,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工作压力,使人忘却感情的挫折,让我们得到比较舒适的感觉,但其本质却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根本就不属于物质的范畴,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这种内在的感受,有些时候和物质有关,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痛苦也是一样,比如说,有些穷人就活得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很自由,很轻松。
  现代医学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很多压力过高的人,比如企业老板、高级官员等等,他们脑部的很多部位,出现了断层。可见,在高度的压力下,人是没有办法幸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小空间当中,很多时候与外界没有关系。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无法与别人分享,也无法让别人替代。
  所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曾提出一个问题:金钱和幸福,哪个最重要?
  我想,对全世界70亿人口中的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按照过去的理念,有钱就是幸福,没有钱就是痛苦。但无数活生生的生活例子,和清晰明了的科学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金钱最重要,终将很难用金钱获取幸福。所以,我们曾有的经验与观念都错了,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现代知识,却无法超越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本来,每个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活着,怎样过一个比较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对当今时代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倘若忽略了精神上的营养,而仅仅注重物质单方面的发展,就会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如果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肯定很难有幸福感,这是肯定不用质疑的。但二战以来,欧美和其它许多国家开展了154次问卷大调查。所有调查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金钱能够带来满足,但是效果是最小的。”
  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财富与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一切,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说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西方人现在才发现而已。
  三、 痛苦的来源
  就像治病需要观察病的来源,从而对症下药,治愈疾病一样,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
  除了物质以外,佛经里面提出了三种痛苦的来源:
  第一个是过度的欲望,此处所指的欲望有可能是对物质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对名声、权力、地位等等的欲望。虽然普通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假如欲望超标,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更多的不开心与更多的痛苦。
  第二个痛苦的来源,是自私心。尽管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自私心,但假若对自私心无有管束、不加控制,它就会没有节制地无限膨胀,最后将导致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第三个痛苦的来源,是执著。普通人都会有执著,但执著若是超过了界限,非但不能带来幸福,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只要有了这三个因缘,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名声与财富都没有用,一定会饱受无限的痛苦和压力。
  (一)过度的欲望,脱轨的列车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欲望是发展的动力;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诸如我要学佛、我要成佛、我要修行、我要禅坐等等也是一种欲望,但这些欲望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而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不过,有些欲望,却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欲望是如何导致压力与痛苦的呢?首先,欲望可以无限膨胀,而物质给我们带来的满足和兴奋却是有限的。关于这一点,既有科学的证据、佛教的证据,更有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明。
  比如说,对一个从乡下刚刚搬到城市的家庭成员来说,能第一次拥有一套小区公寓楼房,他们会觉得兴奋不已、幸福异常,因为与乡下简陋的平房相比,简直是太舒适、太高级了。然而,过了半年、一年以后,这种兴奋与舒服,就会渐渐消失、渐渐衰退。当他们看的越多——很多看似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住进了环境幽静的别墅、品质优良的高端住宅区等等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公寓楼心生厌倦,甚至心生不满。于是他们开始追求更好的住房,并为此承受了各种各样的压力,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等到终于赚到大钱,买了别墅住进去,一开始也像当年从乡下搬到公寓楼时的心情一样舒畅。但当看到别人住着更好的别墅,开着高档的轿车时,满足感又被不平衡所代替。
  由此延伸到一块手表、一个手机,任何以物欲为满足的幸福感,都是短暂而危险的。当一代代的高科技产品出来以后,必将刺激人们更新换代的消费欲。当新鲜劲过了以后,又开始追求新的产品。就像苹果手机,本来已经有了第一代,但第二代出来以后,就再也对第一代不感兴趣,一定要买到第二代,否则就不够时尚、不够新潮,然后是第三代、第四代……
  如此循环下去,哪怕临终之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仍然没有满足,最后就在充满抱怨、仇恨与不满的心态中离开人世。多么失败啊!
  所以,用有限的物质来填补无限的欲望空间,是永远不可能的。这只会让我们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不控制它、调整它,欲望会更加张狂,最终将会把我们撕得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有一个估计资料中说:每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受其中的软广告和硬广告影响,一周的消费一定会多出四个美元。虽然这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但逻辑上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广告的刺激,会增加我们的占有欲,激发我们的虚荣心。
  为什么有些物质条件很差的穷人却会有幸福感呢?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偏僻、封闭的地方,周围没有什么有钱人,了解的信息很少,平时看不到太多的电视广告,可避免从中知道有钱人的生活状况,所以会阿Q似地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自己差不多。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需求,无论物质条件多糟糕,也非常安于现状,非常容易产生幸福感。如果没有什么外在的冲击,这种幸福感可以持续到去世。
  但是,如果这些人走出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或看到了更多的广告,知道了有钱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愤愤不平,从而失去原有的幸福。
  心理学家现在才知道,佛教一直在这样教育我们,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所谓的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之上。当满足感消失以后,幸福感也将随之而衰退。这是谁都无法颠覆的自然规律。
  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是往健康、幸福发展,还是往不满、痛苦发展?
  如上所述,我们的痛苦与幸福,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正面的心态获得正面的结果——幸福;负面的心态获得负面的后果——痛苦。
  打个比方,每个人都想长寿,不愿意衰老,但长寿就是衰老的主要因素,衰老也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命运,我们只能乖乖地去接受、去面对。面对衰老的威胁,有些人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而有些人却无法自制,越来越焦虑、空虚、恐惧,这都是自己的心态、意识创造出来的,与衰老本身并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佛教消极、悲观,这都是不了解佛教教义的偏颇之词,其实佛教既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佛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没有必要刻意地悲观,也没有必要过分地美化。如果把人生过于理想化,则不会有任何的危机意识,一旦发生不测就难以接受,痛苦万分。
  有个美国海军上将在越战中沦为战俘时,总结出的著名心得就是:“乐观者最早死!”他与一帮战友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其中越乐观的人,就越容易先别人而死去,因为他们总是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他们会告诉自己和他人: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自由!结果圣诞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然后他们又会说:复活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释放!复活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被关押着。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期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他们心碎而死。
  所以,保持必要的危机意识,就会多一些面对压力与痛苦的能力。危机感不仅仅是一个观念,它还有一套训练方法。
  用佛教的语言讲,这叫做修行。用现代的语言讲,这就是心理训练。这种训练可提升我们的心灵。如果不用这些方法控制欲望,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幸福感,因为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会有超过我们的强人、富人、高官、名人,我们习惯于比较、攀比的心态,怎会不让我们心生失落呢?
  我个人认为,佛学是一门涵盖了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综合学科,任何世间学问与其他宗教,都无法超越它的深度、广度与价值。大家可以看佛教书籍,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对摆脱痛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离谱的自私,脱缰的野马
  不幸福的第二个因素,是自私心。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烈,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
  比如说,一个小公司有10个员工,其中一个人的月薪增加了300块,而其他人的月薪都没变化,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但如果是10个人的工资都同样增长了600块,其中的幸福感就根本没有独自一人增长300块钱的幸福感强烈。
  按理来说,收入增长了两倍,应该获得两倍的幸福,但为什么幸福感反而有所下降呢?因为别人也有,所以不开心。如果其他同事的工资都增长了2000块,而自己的工资却只增长了1500块钱,虽然数量是300块的5倍,却不但不会得到5倍的开心,反而非常失落:凭什么自己比其他人少500块钱,太不公平了!
  再比如,自己所在的某个圈子里有10个人,其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拥有一辆非常高档的轿车,就会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如果后来圈内的每个人都买了同档次的轿车,自己还会有幸福感吗?没有了。此处的开心和不开心,与物质根本没有关系。其他朋友有轿车,并不会降低自己的轿车档次,自己在物质上没有什么损失,但精神上却会不开心。
  如果圈里的10个人当中,自己是第8个买轿车的人,那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幸福感了,只是感觉很平淡,有了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如果自己是最后一个买轿车的人,则即使轿车拿到手,也不一定感到开心,只会有一种填补失落的发泄和解气。
  这都说明我们都是自私的,只希望自己独占好东西,而不愿别人拥有,但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把这些理念告诉了我们,但部分人却不但不相信,还给佛教贴上了消极、悲观等标签。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然而现状我们都看到了。
  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些离谱的自私,否则我们的精神就会出问题。如果一生都为虚荣所驱使,我们就绝不会有幸福。虽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有人对如何放下自私感兴趣,大乘佛法就给我们推荐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大乘佛法的理念与训练方法去锻炼自己,我们就会逐步变成会关心别人,会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菩萨。
  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泥塑的、高高在上、一动不动、不会说话、不会思维的佛塑像,这只是菩萨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也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菩萨。
  当成为菩萨后,不会在小问题上与人计较,而是无条件地奉献,哪怕为了众生鸡毛蒜皮的事情,他都无怨无悔地甘愿奉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光荣、伟大的。因为没有自私与欲望,所以他们没有痛苦与焦虑,非常幸福自由。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是说给别人听,或做给别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所谓的服务项目,不但包括扶贫、当义工,最关键的,是让所有人明白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让所有人彻底摆脱轮回痛苦——物质贫乏的痛苦与精神空虚的痛苦等等。
  菩萨与非菩萨的界限就是放下自私心,从骨子里关心天下所有的生命。此处的生命,不单是人类,也包含了蚊子、蚯蚓等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当一回事的小生命。虽然从某些人的角度来说,动物的生命也许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对动物自己来说,却有着珍贵的生命价值。比如说,人类不希望有蚊子,认为蚊子是害虫,该被打死。但假如换一个角色,从蚊子的角度来说,他的生命却是异常宝贵的。我们没有资格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任何一个生命。
  如果有害无利或弱小微贱的东西都可以消灭,那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们的智慧、知识都超过了人类。那么,当有一天比我们更有实力的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用上述逻辑来说服自己接受外星人的侵略与凌辱呢?我们还会不会说这是合理的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又凭什么去杀害其他小生命,或伤害另一个弱势群体呢?
  我们不能一切都从自己的立场去判断,永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佛教中名副其实的平等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悲剧,其衍生、发展的源头,就在于不平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教是和谐、平等的文化。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佛教,只是从外表上看到佛教的一些宗教色彩,而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但相信对佛教有所研究的人,都会有同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努力让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菩萨。当然,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名声,怎么可能帮助众生呢?有钱有势并不代表有能力帮助别人,无钱无势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帮助别人的条件。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穷得只剩下钱》。我想,对不太了解金钱的人来说,这个题目也许有点别扭,既然有钱,怎么会是穷人呢?但了解金钱本质的人却知道,这话说得没错,有钱不是富裕的全部内容,没有钱也并不代表贫穷。即使没有钱,同样也可以给人以精神力量,让别人明白一些道理,之后从精神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同时,我们也要反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能完成拯救众生的工作呢?只有像释迦牟尼佛这种智慧已经发展到顶峰,把所有的自私、欲望等等都断除的人,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大学教授,首先自己必须去念书,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才能胜任教书的工作。同样,要帮助众生,最好能先向释迦牟尼佛看齐。
  现代人在享受西方科学成果的同时,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目前的现状是我们越来越浮躁,连静下来坐一个小时都办不到,不想看书,更不可能禅修,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我建议大家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落实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这样一方面对身边的人有帮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活得很开心。
  (三)过度的执著,无形的杀手
  痛苦的第三个来源,是执著。
  什么叫执著呢?
  举个例子,两个人感情非常好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另外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在乎、执著的结果。很多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都是执著产生的。如果有一天两个人真正分开了,互不关心、互不执著、形同陌路,则相互之间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无论对方对自己好不好,都无所谓,更不会紧张计较、频生痛苦,这就是没有执著的表现。
  执著有很多层次,从高层次来讲,佛教认为,把周边的一切包括人和物质都看得非常实在,就是执著。执著会产生欲望,随后导致痛苦。
  不要说佛教,包括科学都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实有存在的。
  以颜色为例,物理学家告诉我们:“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而是在观看者的眼中,是由物体发射或反射出某种频率的光所引发的感觉。”物质的颜色,只是频率、波长不一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的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并不是真实、客观的东西。关于这一点,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告诉我们了。
  但我们仍然会把衣服的颜色当作真实存在的东西,经常到商场去为自己搭配各种各样的颜色,并挑剔、嫌弃过时、老土的颜色。很多有钱人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佩戴什么颜色的饰品,房间布置成什么颜色,都是由私人设计师或电脑选配的,可谓精心、讲究到了极致。为了变换衣服、房间的颜色,花费了很多的金钱,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想必各位都看过《黑客帝国》,这个电影所传达的理念就是:整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而仅仅是一个电脑程序。将电脑植入人的大脑,然后通过程序来感知世界。虽然这是科幻电影,但该片的导演,是对佛教很有研究的。他拍摄此片最重要的意图,是想告诉大家:世界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一样虚幻不实。电脑程序一旦有变化,世界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电脑程序崩溃,世界就会瓦解。
  佛告诉我们,就像晚上做梦的时候,在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显得非常真实,与现实生活完全没有两样,但醒过来以后,才知道原来都是假的一样,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一场梦,而且是一场多生累劫无法醒来的梦。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学佛,懂得佛法的道理,之后像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恍然大悟或者顿悟,才能让我们从红尘大梦中醒来。虽然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但在懂得这些理念之后,我们就能把一切东西,像《金刚经》当中所讲的一样,当作“梦幻泡影”,那样就不会活得这么辛苦、这么累。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恍然大悟了,也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放弃家庭、放弃事业,从而消极遁世、不负责任。很多证悟了的菩萨,其外表可能是一个领导、商人或清洁工,但他们的内心却不会把世界看成实有的东西,而是随缘——随着因缘走。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逃不脱因果循环的罗网,都不是随着我们的喜好而发展的,不会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不是我们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虽然我们的主观意识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客观的处境,这样也能增强幸福感。
  这些理念并不是教条,我们可以用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来证明:比如,用我们的肉眼去看,瓶子是静止的,瓶壁的分子之间也是紧致细密,没有任何空隙,不会漏水的。哪怕我们瞪着两只眼睛看一整天,也看不出瓶子在运动,但是,物理学告诉我们,瓶子是运动的,科学家称之为布朗运动,因为第一次发现这个秘密的科学家叫布朗。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以前就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都在因果当中循环、生灭。
  物理学是用运动来表述瓶子的状态,但佛教所用的生灭一词显得更加确切。譬如说,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原子核周边的电子一直都在围绕原子核运转,其运转速度可以高达上千公里每秒,物理学中称之为运动。我们可以假设,电子的转动是从东边出发,之后运转到南边,然后再走到西边、北边的位置上,或者是往相反的方向转动。
  但佛学告诉我们,实际上,经过东边的电子,根本不是经过南边、西边与北边的电子,因为东边的那个电子在位于东边的当下已经消失,后面的所有电子,都是新诞生的。所以,用生灭来描述更为精确。
  同样,用我们的肉眼看楼房,包括地板、墙壁,都感觉是静止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静止的楼房。我们看到的这么多的静止物体从哪儿来的呢?都是地地道道的错觉,来自于高速运转的一种错觉。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既然一切都是幻觉,那我们还有必要这么执著吗?这样反复思考,就比较容易断除执著,这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缓和压力的方法。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它演变的自然规律。多年以来,现代科学对物质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视、尤为突出。对精神领域的研究,似乎刚刚开始。但是,对我们个人来说,幸福与不幸福,却与内在的精神有密切的关系。要追求幸福,就需要正确的方法。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执著是痛苦的首要因素,物质等等都是次要的。所以,单靠外界的物质条件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即便物质具备这样的能力,地球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比如说,虽然美国人口还不到全球人口的5%,但他们却消耗着全球资源的34%。如果全球70亿人口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才可以承担,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只有调试自己的内心,并适当地往内心去寻找。
  在得知痛苦的来龙去脉以后,首要工作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佛陀认为,解决痛苦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一些观念来改变我们原有的认识,从而缓和我们的压力;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禅修。佛学一直都在着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答案、方案。若能吸收并实践这些理念,再加上现代科学赋予人类物质财富的完美结合,也即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就能让我们在拥有足够物质的同时,设法控制精神上的上述三个缺陷,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与健康心灵。这样,就能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幸福,也能使整个社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章关键词:
10:00 10:16 10:36 10:16 10:02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
佛学微博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为什么容易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