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百病生于气风性善行而数变

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25.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A.痰可扰乱神明B.痰可化火化风C.痰阻碍气血运;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26.与痰饮成因关系较小的内脏是:;A.脾B.心C.肺D.肾E.三焦;27.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A.胀痛B.掣痛C.隐痛D.灼痛E.刺痛;28.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A.出血量多B.
A.致病广泛 B.病势缠绵 C.阻滞气机 D.阻碍气血 E.扰动神明
25.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
A.痰可扰乱神明 B.痰可化火化风 C.痰阻碍气血运行 D.痰似风善行数变
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26.与痰饮成因关系较小的内脏是:
A.脾 B.心 C.肺 D.肾 E.三焦
27.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
A.胀痛 B.掣痛 C.隐痛 D.灼痛 E.刺痛
28.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
A.出血量多 B.出血颜色鲜明 C.出血量少 D.出血伴有血块
E.出血色淡质清稀
29.痰饮、瘀血、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均与下列哪项有关:
A.寒凝 B.气虚 C.气滞 D.血热 E.湿热
30.以下哪项不属瘀血致痛的特点:
A.痛处固定 B.刺痛 C.疼痛喜按 D.疼痛拒按 E.疼痛夜间加重
3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3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3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
3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35.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36.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37.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
38.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
39.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阳时最多见:
A.热汗多 B.身热肢冷 C.畏寒蜷卧 D.气喘 E.脉数疾
40.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阴时最多见:
A.烦躁不安 B.面色苍白 C.冷汗淋漓 D.脉微欲绝 E.以上皆非
41.在亡阴、亡阳的治疗中,均需用何药物,以推动阴阳两类功能的正常进行:
A.滋阴补血药 B.大剂补阳药 C.大剂补阴药 D.大剂补气药 E.大剂补肾药
42.在亡阴、亡阳时,下列何种物质的耗损是一个关键:
A.精 B.血 C.津 D.液 E.气
43.大汗不止,使亡阴与亡阳愈来愈恶化,所以治疗亡阴,亡阳时,必须重用:
A.补血药 B.补阴药 C.生津药 D.固摄药 E.补阳药
二、判断题
1.外感六淫、疠气、外伤等均属于外感病因。()
2.风寒暑湿燥火合称六淫。 ()
3.六淫致病与工作环境无关。 ()
4.“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性主动而言。 ()
5.寒湿之邪只能伤阳,不能化火。 ()
6.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
7.燥性干涩,最易伤津耗气。 ()
8.“少火”即指阳气不足,温煦机能减退而言。 ()
9.火热、暑邪侵入,均能伤津耗气、扰神。 ()
10.《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下,惊则气缓”。()
11.饮食失宜,可致聚湿生痰。 ()
12.瘀血日久不去,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 ()
13.结石属于病理产物,不属于致病因素。 ()
14.所谓药邪,是指医生的过失。 ()
15.气虚之人,不会导致瘀血形成。 ()
16.“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际。 ()
17.房劳过度,多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
18.医生的过失也属于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 ()
19.燥邪易伤阴,尤以损伤肾为多见。 ()
20.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伤寒”。 ()
21.邪气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22.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3.邪过盛,正太虚,发病后常可现“直中”,“两感”或“内陷”等病机逆传情况。(
24.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
25.“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其中的“外热”或“内寒”,主要指寒热征象反映于里或反映于外而言,而非指病位的在表或在里。( )
26.所谓“实”的病机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已衰。( )
三、名词术语解释:
1.病因 2.辨证求因 3.六气 4.六淫 5.少火 6.壮火 7.疠气 8.七情 9.痰饮 10.瘀血
11.虚邪 12.贼风 13.正气 14.邪气 15.邪正盛衰 16.虚 17.实 18.虚实错杂 19.虚中夹实
20.实中夹虚 21.虚实真假 22.格阳 23.格阴 24.亡阳 25.亡阴
四、简答题:
1.中医学的病因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3.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寒邪致病的原因有哪些?
5.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6.何谓疠气?其致病特点如何?
7.六淫致病和七情致病有何不同?
8.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9.为什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10.为什么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11.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12.何谓正胜邪退?其临床意义如何?
13.何谓邪盛正虚衰,其临床意义如何?
14.邪正盛衰出现的虚实变化有哪些?
15.邪正盛衰对病势的趋向及转归有何影响?
16.形成虚实错杂病机的原因有哪些?
17.如何理解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五、论述题
1.何谓“六气”与“六淫”?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
4.为什么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及“暑多挟湿”?
5.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6.试述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7.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不同?
8.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9.痰饮是如何形成的?有何致病特点?
10.怎样理解“气有余便是火”?
11.瘀血是如何形成的?其病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2.试述痰饮、瘀血、结石三种病理产物之间的关系。
13.何谓“五气化火”和“五志化火”?
14.结石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15.先天因素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16.何谓医过?其形成因素如何?有何致病特点?
17.为什么说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8.何谓虚实病机?其各自病理表现如何?
19.试述阳偏胜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20.试述阴偏衰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和病理表现。
21.阴阳格拒的形成原因和病理表现如何?
22?试述形成“阳胜则阴病”与“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四诊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目光精彩 B神志清楚 C颧赤如妆 D形丰色荣 E呼吸调匀
2.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
A目无精彩 B形羸色败 C呼吸微弱 D神志昏迷 E壮热面赤
3.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此为:
A神志异常 B无神 C少神 D假神 E得神
4.下列哪项属神气不足的表现:
A精神不振 B两目晦暗 C面色无华 D形体羸瘦 E动作迟钝
5.下列哪项非邪盛神乱的失神表现:
A壮热烦躁 B神昏谵语 C呼吸气微 D两手握固 E牙关紧闭
6.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 B机体阴阳失调 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7.病人表情淡漠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其病机是:
A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E温病热入心包
8.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见于: A狂病 B痫病 C癫病 D脏躁 E以上都不是
9.在《灵枢?五色》中,藩是指:
A前额 B眉间 C下颏 D耳门 E颊侧
10.在《素问?刺热篇》中,右颊候: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11.在《灵枢?五色》中,鼻柱候:
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12.脾胃气虚病人多见:
A面色萎黄 B面黄虚浮 C面目一身俱黄 D面色青黄 E以上都不是
13.阳气暴脱病人多见:
A面色淡白无华 B面色白 C面白虚浮 D面色苍白 E面色青黑
14.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
A水饮 B痰湿 C肾虚 D寒证 E血瘀
15.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
A痛证 B寒证 C惊风 D血瘀 E痰饮
16.午后颧红属于:
A阴虚内热 B阳明实热 C外感风热 D真寒假热 E虚阳上越
17.“望色十法”中“抟”是指:
A面色沉隐 B面色浊暗 C面色壅滞 D面色浅淡 E面色枯槁
18.“望色十法”中,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A病邪自里出表 B病由阴转阳 C病由实转虚
D病虽久而邪将解 E病由重转轻
19.下列哪一项属形盛气虚的表现:
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 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
D形瘦颧红,皮肤干焦 E卧床不起,骨瘦如柴
20.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属:
A气血大虚 B肺虚少气 C脱血夺气 D肾不纳气 E以上都不是
21.患者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
A痹证 B痿证 C中风后遗症 D瘫痪 E痫证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37基础中医学习题等内容。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中医学基础》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二章 结论与阴阳五行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 1、在中医...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  中医学基础考试试题,并附详细解答 第一章 绪 论 客观性试题 一、 选择题(一...阴阳学说是 学习、理解中医理论的一把钥匙。难怪《灵枢病传》说: “明于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1 (一)A 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  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 A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内经》 A.刘完素 A.《内经》 ...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 50 分,每题 1 分) ,选择一个最佳...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5-1 第一、二章 结论与阴阳...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 该题...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选择题 (一)A1 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 A.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寒热 2. “阴阳者,...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思考题2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基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医药概论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药概论作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