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的纳米生物材料制备方法法有哪些

生物柴油的自制方法是什么?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生物柴油的自制方法是什么?
由食用油和植物、地沟油等生产生物柴油方法。
+ 加入我的果篮
上面链接有视频,看页面下方选diy生质柴油,氢氧化钠与地沟油反映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生物柴油制备新工艺的研究--《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生物柴油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摘要】: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可降解和无毒燃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它可以通过动植物油的酯交换反应来制备。本论文考查了不同类型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主要内容与结果归纳如下:
首先采用大豆油在催化剂氢氧化钠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产品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佳操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达到98.5%。以浸渍法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K_2O/Zr-MCM-41,采用XRD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该固体碱为催化剂进行了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甘油收率达95.8%以上。且该工艺操作简单,催化剂可回收再生,整个过程无三废污染。
其次制备了1种对水稳定性好、带-SO_3H官能团的咪唑丙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并以其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考察了离子液体的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及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n(甲醇)∶n(大豆油)=12∶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4.0%的条件下,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可达96.5%,且离子液体的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产品收率仍大于90%。
最后针对离子液体催化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与离子液体分离困难的特点,在甘油与离子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乙酸联产三醋酸甘油酯,可分离出离子液体并循环利用。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佳反应条件:即n(甘油)∶n(醋酸)=1∶8,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80~90℃。并对该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进行了考察,重复使用6次后,三醋酸甘油酯的收率仍大于90%。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TE667【目录】:
ABSTRACT4-9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4
1.1 国内外生物柴油的研究状况9-13
1.1.1 国外生物柴油的研究状况9-12
1.1.2 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状况12-13
1.2 生物柴油研究的重要意义13-15
1.3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15-23
1.3.1 直接混合法15
1.3.2 微乳液法15-16
1.3.3 高温裂解法16
1.3.4 酯交换法16-21
1.3.4.1 酸催化酯交换16-17
1.3.4.2 碱催化酯交换17-18
1.3.4.3 酶催化酯交换18-19
1.3.4.4 多相催化酯交换19
1.3.4.5 均相体系催化酯交换19-20
1.3.4.6 超临界催化酯交换20-21
1.3.5 制备方法的优劣对比21-23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23-24
第二章 液体碱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24-33
2.1 引言24
2.2 实验部分24-28
2.2.1 实验原料24
2.2.2 大豆油平均分子量的确定24-25
2.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25
2.2.4 实验理论基础25-27
2.2.5 实验方法27
2.2.6 酯交换催化剂的选择27-28
2.3 结果与讨论28-32
2.3.1 原料摩尔配比对收率的影响28
2.3.2 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28-29
2.3.3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29-30
2.3.4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30
2.3.5 酯交换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30-32
2.3.6 生物柴油的气相色谱分析32
2.4 小结32-33
第三章 固体碱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33-43
3.1 引言33
3.2 实验部分33-37
3.2.1 试验原料及试剂33-34
3.2.2 实验流程设计34
3.2.3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34-35
3.2.3.1 Zr-MCM-41分子筛的制备34
3.2.3.2 各类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34-35
3.2.3.3 催化剂的表征35
3.2.4 催化剂活性评价35
3.2.5 分析方法及收率计算35-36
3.2.6 大豆油平均分子量的确定36
3.2.7 固体碱催化剂的选择36-37
3.3 结果与讨论37-42
3.3.1 催化剂负载量对甘油收率的影响37
3.3.2 催化剂用量对甘油收率的影响37-38
3.3.3 醇油摩尔比对甘油收率的影响38-39
3.3.4 反应温度对甘油收率的影响39-40
3.3.5 反应时间对甘油收率的影响40
3.3.6 催化剂重复使用对甘油收率的影响40-41
3.3.7 K_2O/Zr-MCM-41催化剂的表征结果41-42
3.4 小结42-43
第四章 离子液体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43-54
4.1 引言43
4.2 实验部分43-47
4.2.1 实验试剂43-44
4.2.2 主要仪器44-45
4.2.3 离子液体PSS的制备及表征45
4.2.3.1 MIM-PS的制备45
4.2.3.2 [HSO_3-pmim]~+[HSO_4]~-的制备45
4.2.3.3 测试仪器及条件45
4.2.4 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45-46
4.2.5 产物的分析46
4.2.6 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离子液体的筛选46-47
4.3 结果与讨论47-53
4.3.1 离子液体催化条件下反应参数对产品收率的影响47-50
4.3.1.1 离子液体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47
4.3.1.2 醇油摩尔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47-48
4.3.1.3 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48-49
4.3.1.4 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49-50
4.3.1.5 离子液体的稳定性50
4.3.2 离子液体的分析及结构表征结果50-52
4.3.2.1 离子液体中间体MIM-PS的表征数据50-51
4.3.2.2 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的表征数据51-52
4.3.3 生物柴油的气相色谱分析52-53
4.4 小结53-54
第五章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回收利用研究54-60
5.1 引言54
5.2 试验部分54-56
5.2.1 主要原料与试剂54-55
5.2.2 分析仪器55
5.2.3 三醋酸甘油酯的反应原理55
5.2.4 制备生物柴油联产三醋酸甘油酯的反应55-56
5.2.5 制备生物柴油联产三醋酸甘油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56
5.3 结果与讨论56-59
5.3.1 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56-58
5.3.2 三醋酸甘油酯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58-59
5.3.2.1 醇酸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58
5.3.2.2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58-59
5.3.2.3 催化剂的重复应用的影响59
5.4 小结59-60
参考文献61-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7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利卿;;[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2期
郝一男;王喜明;丁立军;;[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张秋云;吴祖志;王译婕;肖绣;周开志;马培华;;[J];农业机械;2011年23期
曹书勤;金春雪;缑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钟添华;产竹华;林义;黄丽英;叶德赞;;[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谢俊彪;龙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黄艳芹;;[J];大豆科学;2011年04期
龙运多;郭峰;方真;;[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8期
侯凯丽;李会鹏;;[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年08期
李国平;李聪;白斌;陈俏;张弛;申烨华;;[J];化学工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忠;李川;施云海;;[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张治林;;[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颜姝丽;王广欣;姜利寒;梁斌;;[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家仁;刘海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邓欣;方真;张帆;曾虹燕;廖凯波;邹大鹏;;[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非粮生物质能源与高技术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景晓军;李孟良;;[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孙玉秋;陈波水;方建华;王九;;[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胡志远;孙晓清;谭丕强;楼狄明;;[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率;蔺建民;张永光;;[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人杰?韩晖;[N];常州日报;2008年
记者 周清春;[N];科技日报;2005年
记者王华楠;[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黄朝武;[N];农民日报;2011年
赵翔?通讯员
张炜;[N];工人日报;2007年
刘莉;[N];科技日报;2010年
刘莉;[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记者王华楠;[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丛林;[N];中国化工报;2011年
赵坤;[N];中国电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平;[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万涛;[D];武汉大学;2010年
文振中;[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刘学军;[D];清华大学;2008年
马鸿宾;[D];天津大学;2008年
宋华民;[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吴毅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琴;[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法社;[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朱磊;[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永茂;[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龙涛;[D];吉林大学;2010年
王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刘丹;[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张彬彬;[D];厦门大学;2008年
薛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徐元浩;[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李广超;[D];重庆大学;2009年
王红娜;[D];郑州大学;2010年
张寿鑫;[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区县创业办:
您所在的位置: >
>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项目编号:5819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经营模式:科技开发
投资额度:
项目信息:
联系人:浙江大学长沙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电话:4
公司网站:暂无网址
联系地址:长沙高新开发区火炬城集贤路2号金鑫大厦2门7-1五楼5e
项目概况:
技术内容:(1)在反应器中,在温度为250-370℃,压力为2.0-10.0MPa的条件下进行油脂的水解反应,反应时间1-3h,分离得到脂肪酸相;(2)以固体酸/碱为催化剂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将步骤(1)中得到的脂肪酸与低级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生物柴油,低级醇与脂肪酸的质量比:2∶8-5∶5,反应温度50-200&℃;(3)通过短程蒸馏,分离、提纯生物柴油。本发明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品质好、收率高、过程连续、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指标: 应用领域:化工。 合作方式:面议。
项目图片:
创业项目风云榜
最新创业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柴油生产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