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3d地形图张液地形

哪位知道甘肃祁连S204经肃南S213到张掖自驾的路好走吗?
打算9月下旬自驾去青海湖环湖,完后S204去祁连山再转S213径肃南去张掖。不知那个时间这条路的路况如何?会下雪吗?看了一下地形,要过4100米的垭口,有哪位知道吗?
 1274人浏览
 2 个回答
 1 人关注
问答探路者
擅长瑞士、德国等地的问题
S213进了甘肃路况很差,单车就别考虑了
S204转G217虽然路程远,但是又快又安全
问答探路者
擅长西班牙、法国等地的问题
好像是走过,但是具体啥路线,真的不知道,但是好像全程觉得还不错,路况。不过,应该是优选高速的
/question/982194.html&&|&&&&|&&&&|&&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张掖>>
张掖地貌特征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字体: 】 【】 【】
张掖市西南为祁连山脉,东北有合黎山,中部为海拔米的倾斜平原,形成张掖盆地。平原地形呈冲积扇形,由东南向西北敞开,是&河西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走廊平原
张掖盆地为第四纪时期沉降区,其间为冰水搬运的物质所填充,形成广阔的平原。依地貌形态分为四个形态。
1、洪积碎石戈壁平原分布在合黎山南的狭长地带及平山湖乡的北部,海拔米,由于受残山风蚀和季节性降水影响,由暂时性水流所形成的冲积扇裙构成,表面由砂粒、碎石组成。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呈现戈壁荒漠景观。
&2、冲洪积砾石戈壁平原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石岗墩滩、干柴墩滩、安阳滩、沿河墩滩、西洞滩、甘浚巴吉滩、大小磁窑滩、马郡滩等地。海拔米之间。地面为戈壁砂砾、卵石覆盖,生长耐旱植物。
3、冲积细土平原分布在大满、小满、和平、龙渠、长安、新墩、碱滩、上秦、沙井、小河、乌江、明永、廿里堡、党寨、靖安、三闸、梁家墩等1 7个乡。海拔米,地表为冲积土组成,土层深厚肥沃,开垦年代久远,是主要农作区。
&4、沙丘分布在本市南面的有神沙窝、黑沙窝、三尖沙窝、九里沟子沙窝,东面有九龙江沙窝,北面有红沙窝,西面有西城驿沙窝。总面积1.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3.15%。沙丘类型以无定型、新月型和新月型沙丘链为主。沙丘一般高7米,最高60~80米。因西北风影响,沙丘每年向东南移动10米以下,对农田造成危害。
二、南部祁连山地
&祁连山区& 张掖境内的祁连山是祁连山的浅山地带,包括西武当大山(海拔3132米),东哇山(海拔2544米)、枸子沟顶(海拔2697米)、小苦水垴(海拔259l米)、刀山(海拔l904米)以及早口、磨子沟至黑河西岸一带海拔米的低山丘陵。覆盖厚层黄土,局部辟为旱地、牧地。最高峰是西武当大山。
三、北部合黎山地
位于市境北部,南隔走廊平原与祁连山相望,是走廊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合黎山又名要涂山、人祖山,系天山余脉。山体呈带状分布,沿西北、东南向分布,山体低矮,属剥蚀中山,岩石裸露,山间比较平坦,一般海拔米之间,相对高度800~l 000米。最高峰东大山,海拔3633米,山势阳坡陡峻,阴坡平缓,山脊及阳坡物理风化强烈、岩石碎屑广布,是一相对高度大于2000米的高山。山体北麓是平缓的黄土丘陵,向北地势逐渐低下,呈平缓而风蚀严重的低平地。因海拔、坡向气候影响,土壤、植被垂直分布。阴坡海拔3200米以上为灌丛草甸带,米为青海云杉带,2700米以下为山地荒漠草原带。东大山是本市唯一的自然森林区,列为甘肃省自然森林保护区。
东大山以西有红泉墩山、红沙窝北山、靖阳东山、北大山等,均为低山,海拔米。这些低山之间分布着海拔米的梯状高原,主要在大红河、大红岩、碱槽子、石门子一带。
文章录入:张文军
责任编辑:张文军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走进张掖&&图说张掖
&&&&今日张掖&&&&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张掖摄影
&&&&&&张稔农摄影&&&&&&脱兴福摄影
&&张掖统计&&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口区域&&县区概况&&民族宗教&&张掖经济&&城市发展&&张掖地图&&人文张掖
最新图片文章
210266299265270331278274248271
指定的模型还没有相关信息!
国家部委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发展改革委员会
工业与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闻出版总署
安全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国务院参事室
省市区政府门户网站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市州政府门户
区县网站导航
张掖党建网
张掖市勤廉席评价系统
张掖干部在线学习平台
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主办 张掖市信息中心承办
地址:张掖市南环路679号政府大院统办二号楼 邮编:734000
Copyright 2006 & Communist party in zhangye and zhang ye people's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张掖>>
最新图片文章
5473656497
张掖市基本概况(2014年度)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字体: 】 【】 【】
张掖市基本概况(2014年度)
【地理位置】& 张掖位于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之间。地处全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中心,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屏大黄山(古称焉支山)与金昌市、武威市为邻,西沿走廊与酒泉市、嘉峪关市相望,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和祁连县接壤,北靠合黎山、龙首山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毗连。辖域东西长210-465公里,南北宽30-148公里,总面积4.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其中:耕地占5.1%,林地占7.1%,草地占52%,水域占0.9%,交通道路占1.5%,城乡建设和居住用地占1%,盐碱地、裸土、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地占33.6%。
境区自南向北分为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川、北部合黎山、龙首山山地三大地形区。南、北依山,中部狭长;两头窄小,中间开阔,形似&奔马&。祁连山,又名南山,横亘河西走廊南部,是我国十二大山脉之一。古代匈奴族呼天为&祁连&,因此得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阿尔金山,东南接秦岭、六盘山。绵延一千余公里,为黄河与内陆水系分水岭。境内祁连山为中段和东段的一部分,长440公里,南北宽约20-75公里,面积2450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59.3%。山地海拔米。中部绿洲平原,亦称走廊平川,海拔米,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9%。由张掖盆地、马营盆地和盆地南北两侧山前冲积戈壁平原、洪积细土平原、冲积细土绿洲平原组成,并以1.4&的地形坡度由东向西垂降。走廊平原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温差变化大,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为全市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理想之地。大黄山,古称焉支山,主峰海拔3978米,低山丘陵海拔2900米,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北部山地,即龙首山、合黎山,统称&北山&。由东向西跨经山丹、甘州、临泽、高台4县(区)。面积约5395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13%。龙首山海拔米,合黎山海拔米。南北山前分布的丘陵地带有平易山、北大山、扬台山、小孤山等地。海拔一般为米。中部平原有1846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占辖区总面积的4.5%。其中山丹57平方公里,占沙漠面积的3. 1%;民乐113平方公里,占6.1%;甘州235平方公里,占12.7%;临泽279平方公里,占15.1%;高台683平方公里,占37.1%;肃南479平方公里,占25.9%。
【历史沿革】 五帝时期,张掖及河西为戎族居地。夏,张掖等地属雍州之域。殷商为西戎居地。西周、春秋、战国、秦代张掖为月氏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张掖郡。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分张掖郡在武威县(今民勤县东北)又设立了武威郡。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河西行政区域作了调整,酒泉郡治由今甘州区&黑水国&之址迁到今肃州区治之地;张掖郡治由今凉州区境内移到今甘州区&黑水国&之址。三国时期,张掖境内设3郡:张掖郡、西郡、西海郡。张掖郡辖3县:乐得、昭武、屋兰;西郡辖5县:日勒、删丹、仙堤、万岁、兰池;西海郡辖1县:居延。北凉后期,沮渠蒙逊建都张掖期间,以张掖为凉州、武威为秦州。北凉永安十二年(412年)迁都姑臧后,张掖改置秦州,辖8郡:张掖、临池、西安、西郡、临松、祁连、金山、西海。北魏前期,北魏灭北凉后,撤销秦州与沙州,将凉州治所向西移到张掖,故称西凉州;将张掖郡治向东移到番和(今永昌)。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改张掖郡为张掖军,隶属武威镇。北魏后期,张掖仍保留西凉州建制,辖张掖、西郡、临松、建康、酒泉5郡,删丹改为山丹。凉州恢复后,称东凉州。隋代前期,撤销张掖郡;隋代后期,甘州改为张掖郡,酒泉县改为张掖县,山丹县仍改为删丹县。张掖郡辖张掖、删丹、福禄3县。唐代前期,张掖郡改为甘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甘州为张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甘州。北宋后期至南宋,西夏在甘州设置甘肃监军司、镇夷郡、宣化府。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南宋执政后,西夏派镇夷郡王坐镇张掖,镇夷郡改为镇夷州,番和(酒泉)郡改为番和州。镇夷郡王直领镇夷州、番和州及西凉府。宣化府改置为甘州城司,镇夷州直辖甘州城司和删丹县。此期恢复&甘州&之称。此地是成吉思汗所创蒙古帝国唐古忒省(西夏省)在河西的一大都会。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在甘州设置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设立甘肃行中书省,甘州为省会,辖甘州路、永昌路、肃州路、沙州路、亦集乃路、宁夏府路、兀刺海路7路和山丹州、西宁州2直隶州。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征西将军冯胜夺取河西,占领甘州,设置甘肃卫。永乐年间,甘州设甘肃镇;正统年间,设甘肃巡抚都御使。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一月,甘肃巡抚由甘州移驻凉州。康熙二年(1663年),甘州设置甘肃提督。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所制为府县制。撤销陕西行都司,设立甘州府。乾隆八年(1743年),甘山道改为甘肃道,治所移至肃州;后又改为甘凉道,治所移至凉州。是年,张掖县丞分驻东乐,遂置张掖县东乐分县,领1驿、14堡。乾隆十五年(1750年),甘州府分置抚彝厅(今临泽),亦即甘州分府,辖2驿、24堡。至此,甘州府辖张掖县、东乐分县、山丹县、抚彝厅。
中华民国 二年(1913年)2月7日,裁撤清制府、厅、州、分州、分县(县丞),统一称为&县&。改&知县&为&县知事&,&道尹&改称&观察使&。废除甘州府的建制后,张掖、山丹、东乐、抚彝县隶属河西道(治今凉州区),高台、毛目县隶属边关道。是年12月17日,河西道改称甘凉道,边关道改称安肃道。民国16年7月18日,改道为区,甘凉道撤销,张掖、东乐、山丹、抚彝4县直属省辖;高台县由安肃行政区管辖。民国18年1月,抚彝县改称临泽县;12月,东乐县治移驻洪水城,改称民乐县。民国25年5月,河西东部划为第六行政督察区,区治武威县,临泽、张掖、民乐、山丹4县隶属其区;西部划为第七行政督察区,区治酒泉县,高台县隶属其区。
1949年9月,张掖解放,设立陕甘宁边区张掖分区。1950年1月,设立张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是年5月25日撤销张掖专区,临泽、高台2县划归酒泉专区,张掖、山丹、民乐3县划归武威专区。日,设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级,次年改为县),隶属酒泉专区。1955年10月,撤销武威、酒泉专区,合并设立张掖专区。辖属永登、古浪、景泰、民勤、武威、永昌、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金塔、鼎新、安西、玉门、敦煌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区、阿克塞哈族自治县、额济纳自治旗,计22县(旗、区)。是年12月,玉门油矿矿区设立玉门市(县级)。1956年1月,永登、景泰2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肃北蒙古族自治区改名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族自治县改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3月26日,鼎新县并入金塔县;6月1日,额济纳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并改称额济纳旗。8月,设立张掖市筹备委员会(地级)。日,撤销临泽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高台、张掖县(各10个乡);2月15日,玉门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9月5日,撤销玉门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玉门市;11月21日,撤销酒泉、金塔2县,合并设立酒泉市(地级);12月20日,撤销永登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兰州市,设立永登区;撤销古浪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撤销民乐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山丹县;撤销张掖县,设立张掖市(地级)。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民乐、临泽、张掖、古浪、金塔5县和武威、酒泉2专区;撤销张掖市。日,张掖、武威、酒泉3专区正式独立运行,张掖专区辖属6县: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日,张掖县改设为张掖市(县级)。日,撤销张掖地区,设立张掖市(地级);撤销原县级张掖市,设立县级甘州区。新设张掖市辖1区5县:甘州区、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自然资源】 &境内河流皆为内陆河,属黑河水系,发源于祁连山的冷龙岭、走廊南山、陶勒山、陶勒南山等山峰。分布境内的河流有26条,年径流量在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大河14条,千万立方米以下的小河12条。黑河流经青海省的门源、祁连2县,甘肃省的甘州区、临泽、高台、金塔4县(区),注入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全长820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5.5亿立方米。
地下水分南、北山地下水和平原地下水。南山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陶勒河谷地和皇城盆地。北山地下水分布在合黎、龙首山区,因受极干燥气候条件影响,地下水量贫乏,中低山区单井出水量50立方米/日,矿化度5克/升;高山体(海拔2000米以上)单井出水量100立方米/日以上,矿化度3克/升。平原地下水从地表到200-300米深度范围内的浅层含水层,是各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贮存层位。南部冲积扇带地下含水层渗透系数100-400米/日,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立方米/日,单井涌水量10-50升/秒&米。冰川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民乐县境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巅。共有冰川988条,面积423.84平方公里,冰储量14.36立方公里。其中肃南965条,面积416.9平方公里,冰储量14.20立方公里;民乐23条,面积6.89平方公里,冰储量0.16立方公里。
境内属大陆性温带气候,祁连山地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光能丰富、温差大,夏季短而酷热,冬季长而严寒,干旱少雨,且降水分布不均等特点。光照:太阳辐射量每平方米9.4万千瓦/年以上,仅次于全国太阳辐射最大的西藏和柴达木盆地。一般年辐射量为每平方米10.3万千瓦/年。
全市区域总面积4192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大黄山)258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1.7%;山地中,高山209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中低山48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7%。走廊平原160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3%;平原中,绿洲40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沙漠9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戈壁110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4%。全市土地面积居全省第二位,人均耕地2.98亩,人均农田灌溉面积2.22亩,人均占有土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未利用土地数量多、潜力大,是尚待开发利用的目标。辖区土地总面积6159.65万亩,有21个土类、55个亚类、74个土属,约96个土种。
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30种,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铜、铅、锌、钨、钼、金、银、汞、锑13种;非金属矿产有萤石、芒硝、食盐、钾盐、石英岩、白云岩、大理岩、石灰岩、石膏、硫铁矿、花岗岩、黏土、磷、蛭石、石棉、祁连玉16种;能源矿产为煤。矿产地265处,其中:黑色金属矿产地67处,有色金属矿产地66处,非金属矿产地72处,煤产地60处。金属矿藏的铁矿59处,大型2处,中型2处,小型5处,其余均为矿点。累计探明储量46103.2万吨,保存储量43399.7万吨,尚难利用的探明储量10512.6万吨,合计总储量56615.8万吨。金、银矿已探知的产地6处,沙金矿5处,脉金、银矿1处。产地分布在肃南县的洪水坝河沟源沙金矿、山丹县的曹家口金银矿。钨矿7处,分布在肃南县的西柳沟至西插山一带,贮量20万吨至50万吨,居全国之首。能源矿藏有煤产地60处,多为小型矿床和矿点,有条件进行各级储量计算的产地37处,储量共55215.43万吨。
植被大体分为荒漠植被、半荒漠草原植被类型、草甸草原三个类型。森林总面积576.79万亩(含经济林),木材总蓄积量1417.7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389.05万亩,木材蓄积量1137.23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187.72万亩,蓄积量1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71%。林区主要有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面积385.87万亩;中部绿洲农田保护林区,有风沙区周边林带及防风固沙林带、绿洲区农田林带、沿山地区农田林网。
草原主要分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肃南、山丹、民乐三县山区及沿山地区及甘、临、高三县(区)绿洲外围;绿洲内部也有零星分布的沼泽草地和低湿草甸。全市草场面积3819.35万亩,其中天然草地3787.35万亩,人工草地15万亩,半人工草地17万亩。全市植物达数百种,野生植物方面芳香植物25种,观赏植物40多种,饲用植物20多种,药用植物80多种,淀粉植物19种,油料植物18种,染油植物16种,烤胶植物12种,橡胶植物6种,菜食植物20多种,固沙植物20多种。各种花卉70多种,各种食用菌20多种。家畜有20多种,野生动物志载200多属、12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6种,占全国动物总种类的15%,占甘肃省动物总种类的44%。两栖、爬行类10多种。鱼类20多种。鸟类39科、205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7.3%,占甘肃省鸟类总数的46.5%。昆虫类131科、779种。珍稀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雪豹、藏野驴、白唇鹿、野牦牛、普氏原羚、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鸡、遗鸥等1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马鹿、豺、藏马熊、石豹等40余种。
【政区人口】 全市辖1区5县:甘州区、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6县(区)辖乡(镇)60个,其中:乡30个,镇30个,村民委员会835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43个,村民小组6000个。全市共有38个民族。全市有1个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4个民族乡:肃南县祁丰藏族乡、马蹄藏族乡、白银蒙古族乡和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2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93万人,占40.33%,比重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72.4万人,占59.67%。按年龄分,0&14岁人口19.45万人,占16.03%;15&64岁人口92.79万人,占76.48%;65周岁及以上人口9.09万人,占7.49%。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48&,比上年末上升0.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2&,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6&,上升0.02个千分点。
【国民经济运行】 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19.04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5.41亿元,增长9.6%。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7%,占生产总值的1.9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9163元,比上年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2:33.7:41.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
&&&&& 年末共有城乡从业人员73.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0.57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3.1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8%。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1%,消费品价格上涨2.4%。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6%、居住类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1%,、衣着类下降2.5%。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0.63%(指数为99.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0.11%(指数为99.89%)。
&&&&& 【农业农村经济】& 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5.5万亩,比上年减少2.1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8.23万亩,增加1.0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2.98万亩,增加4.69万亩;棉花种植面积2.86万亩,减少0.7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2.62万亩,增加1.94万亩。
&&&&& 全年粮食产量132.62万吨,比上年增加4.58万吨,增长3.6%。其中,夏粮产量44.11万吨,增长9.5%;秋粮产量88.51万吨,增长0.9%。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产量33.19万吨,增长7.7%;玉米产量64.16万吨,增长1.6%。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5.33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160.67万吨,增长9.2%;棉花产量0.37万吨,下降20.6%;水果产量26.34万吨,增长6.7%;中药材产量7.96万吨,增长13.6%。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97万亩,封育面积5.5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3.6%,森林覆盖率为17.25%。
&&&&& 年末大牲畜存栏80.77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4.4%;牛存栏65.91万头,增长5.1%;羊存栏289.06万只,增长9.1%;猪存栏72.88万头,增长1.7%。牛、羊、猪出栏分别为23.29万头、169.96万只和83.3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5.1%、7.3%和3.5%。全年肉类总产量11.69万吨,增长5%;禽蛋产量1.51万吨,增长3.3%;牛奶产量7.76万吨,增长6.2%。
&&&&& 围绕玉米制种、马铃薯、高原夏菜、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产业化基地面积316万亩。当年新开工投资上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6户,完成投资5.06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达到52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消耗农产品258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58%。
&&&&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3.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拥有各类农用运输车4.09万辆,大中型拖拉机2.96万台,小型拖拉机7.46万台。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0.46万吨,农村用电量4.4亿千瓦小时。
【工业建筑业】 2014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5.23亿元,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5.4%。
&&&&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8%;集体企业增加值0.2亿元,下降52.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8.48亿元,增长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33.8%。采矿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7.7%;制造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4.4%。
&& &&&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0.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6.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6.84亿元,增长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7.58亿元,增长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0.82亿元,增长3.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58亿元,下降13%。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水泥242.6万吨,比上年增长13.17%;原煤76.71万吨,增长124.12%;铁合金15.81万吨,下降21.25%;化肥1.4万吨,增长59.21%;饮料酒12517千升,增长9.14%;发电量64.2亿千瓦小时,下降0.11%。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74亿元,下降6.11%。产销率88%,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2亿元,同比下降51.45%。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98亿元,增长21.4%。
【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69亿元,增长21.4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6.14亿元,增长123.6%;第二产业投资113.52亿元,增长15.7%,其中,工业投资98.99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投资136.03亿元,增长16.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0.12亿元,增长30.1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3%。
&&&&& &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投资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6%;采矿业投资20.76亿元,下降3.5%;制造业投资44.08亿元,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4.15亿元,下降17.2%;建筑业投资14.52亿元,增长33.4%;批发和零售业投资14.03亿元,增长7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0.2亿元,增长124.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9.76亿元,增长7.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5.76亿元,增长11.2%。
&&&&&& 全年全市注册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住宅投资33.99亿元,下降9.4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1亿元,增长78.0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0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28%;房屋竣工面积108.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9%;商品房销售面积116.95万平方米,增长24.13%。
&【交通邮电旅游】&&&&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7.5%。
&&&&& &全年完成客运量4905万人,旅客周转量199100万人公里,货运量3499万吨,货物周转量235704万吨公里。全年张掖机场年旅客吞吐量5.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年末客运线路350条,公交线路62条,公交车辆257辆,出租车辆1956辆,货车28873辆。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3.69万辆,其中客运车辆7.98万辆,货运车辆3.15万辆。汽车保有量11.2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7%。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6248万元,增长2.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734万元,同比增长6.5%;电信业务收入68514万元,增长2%。快递行业业务总量完成74.06万件,同比增长88.24%。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957.43万元,同比增长44.87%。年末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6.0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7.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8.7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2.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98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79万户,比上年增加1.68万户。
&&&&&&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95亿元,增长50.7%,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
&&&&【国内贸易】&201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3亿元,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1亿元,增长16.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95.4亿元,增长10.4%;餐饮收入23亿元,增长21.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4%,化妆品类增长42.5%,金银珠宝类增长25.8%,日用品类增长14.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5%,中西药品类增长1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5.7%,汽车类下降20.6%。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327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出口总值2316万美元,增长1%;进口总值11万美元,下降48%。
&&&&&& 全年签约招商项目252项,总投资1218.43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38.32亿元,增长40.29%。其中省外资金328亿元,增长40.42%。
&&& 【财政金融保险】& 2014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14亿元,增长32.37%。其中,增值税6.18亿元,增长12.17%;营业税9.08亿元,增长18.53%;企业所得税4.85亿元,增长24.82%;个人所得税1.82亿元,增长2.03%。全年财政支出1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2.67亿元,增长6.9%;教育支出17.21亿元,增长7.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6亿元,增长4.27%;医疗卫生支出9.34亿元,增长25.88%;住房保障支出6.37亿元,增长11.78%;节能环保支出5.14亿元,增长21.34%。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90.72亿元,比上年增加96.82亿元,增长32.9%。各项存款余额500.51亿元,比上年增加64.05亿元,增长14.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09亿元,增加34.54亿元,增长13.3%。
&&& &全年保费收入15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财产险收入49831万元,增长30.07%;寿险收入101869万元,增长3.43%。全年赔付支出342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7441万元,增长30.07%;寿险赔付支出16834万元,增长15.03%。
&& & 【科学教育】&&&年末共有科研机构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0.13万人、农业技术人员0.16万人、卫生技术人员0.44万人、教学人员1.45万人。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2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2%。全年共取得市、省级以上科技成果71项,获得奖励项目99项。受理专利申请714件,授权专利199件,授予发明专利权23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2项,比上年增加1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3%。
&&&&& 年末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846人,在校生20139人,毕业生5467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16人,在校生9016人,毕业生2557人。普通高中招生10039人,在校生30208人,毕业生10746人。初中学校招生13186人,在校生43958人,毕业生15296人。普通小学招生11697人,在校生73862人,毕业生13121人。特殊教育招生24人,在校生16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4188人,增长1.13%。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2014年,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14253人,高考录取率为91.15%。
&&&& &【文化卫生体育】&&&&&年末共有群众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档案馆7个,乡镇文化站60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组织文艺演出和群众文艺活动435场,参加群众51.9万人次。年末共有广播电台7座,广播调频发射机29部,电视台7座,电视发射机1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65%。有线数字电视有效用户14万户,网络电视用户10.74万户。《张掖日报》全年共发行297期,累计发行644万份。
&&&&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40个,其中医院35个,乡镇卫生院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个,村卫生室889个,门诊部(所)37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96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721人,注册护士273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38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798张。
&&&& 年末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789个,其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个、乡镇体育健身场所59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561个。全年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52枚,其中金牌18枚、银牌16枚、铜牌18枚。
&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6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583元,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85%,比上年降低0.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89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227元,增长1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55%,比上年降低0.11个百分点。
&&&&& 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73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9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5.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7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7.88万人,农民工参保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7.14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4.55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3.03亿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为95.2万人,参合率为99.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34495.02万元。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6521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1986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3295人,农村低保资金支出11603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78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0张。
&&&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全年全市总用水量为24.1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6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5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1.47亿立方米,生态用水1.47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62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9立方米。
&&&&& 全年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0.079mg/ m3,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25mg/ m3,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19mg/ m3,空气质量优良(Ⅰ&Ⅱ级)率为94.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6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2dB,地面水质达标率100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8起,死亡87人,受伤149人,直接经济损失184.0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15起,上升30.83%;死亡人数减少5人,下降5.43%;受伤人数增加4人,上升2.7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834.84万元,下降81.94%。
作者: 来源:
文章录入:市地方史志办
责任编辑:市地方史志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掖地方志网主办 张掖市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地址:张掖市南环路679号政府大院统办二号楼 邮编:734000
Copyright 2006 & Communist party in zhangye and zhang ye people's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地形图高清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