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膜分子的意义mhc-i类,mhc-ii类的分布与免疫应答有何关系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MHCjī yīn2 英文参考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geneMHC gene3 概述20世纪初即已发现,在不同种属或同种不同系的动物个体间进行正常或会出现排斥,它是供者与受者组织不相容的反映。其后证明,排斥本质上是一种反应,它是由组织表面的同种异型诱导的。这种代表个体的称为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或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antigen)。机体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多达20种以上,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兼容性抗原,其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现已证明,机体与调节的基因(immune uesponse gene,Ir gene )也存在于MHC内。因此,MHC不仅与有关,也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不同种属的哺乳类动物其MHC及编码的抗原系统有不同的命名,小鼠的主要组织抗原系统称为H-2系统,人的则称为(human leucocyte antigen,)。但它们的组成、和功能等却很。小鼠由于具有繁殖快、易于饲养等特点成为进行MHC研究的最重要动物。迄今对人类MHC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对小鼠MHC即H-2复合体的研究。
4 小鼠H-2基因复合体4.1 H-2复合体的结构本世纪30年代,Gorer在小鼠抗原时曾发现4组抗原,命名为抗原Ⅰ、Ⅱ、Ⅲ和Ⅳ。其中抗原Ⅱ只存在于某些而不存在于另一些品系小鼠中。其后,Snell等用近交系小鼠中的肿瘤分别移植于其杂交子代,肿瘤只能在抗原Ⅱ阳性小鼠体内生长,在抗原Ⅱ阴性小鼠体内则被排斥,证明了抗原Ⅱ是一种组织兼容性抗原,故称小鼠的组织兼容性抗原为H-2(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2,H-2)。以后,相继证明编码H-2抗原的基因定位于小鼠第17对上,并证明是由多组成,故称此基因群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
这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位于第17对染色体上的一个狭窄的区段内,它是由4个区域(uegion)组成,即K区、I区、S区和D区。其中I区又可分为二个亚区(subrugion)即I-A和I-B亚区。在每区或亚区内至少包括一个基因座,如K区基因称为H-2K座。D区至少含有二个座,即H-2D座和H-2L座。I-A亚区含有Aα和Bβ二个座,I-E亚区含E-α和E-β二个座,S区含有6个座。
K和D区基因可编码H-2抗原系,I区基因编码的称为I区抗原或Ia抗原系(I-region associated antigen,Ia)。S区基因可分别编码成分(和等)、性限制蛋白(sex-Iimited protem,SIP)以及TNF等因子(图5-1)
图5-1小鼠H-2复合体结构示意图4.2 H-2复合体的功能Kiein于1981年按其功能将MHC基因座分为4类,即Ⅰ类座包括K、D和L座,其编码的分子称为Ⅰ类分子,即K、D和L分子。Ⅱ类座其编码的分子称为Ⅱ类分子即Ia抗原。Ⅲ类座其编码的分子称为Ⅲ类分子(包括因子、补体分子及TNF等)。Ⅳ类座位于D座右侧,是否属于H-2复合体尚未确定,但与H-2连锁,它包括Tla座和Qa座,其编码的分子称为Ⅳ类分子(Tla分子和Qa分子)。
1.Ⅰ类基因(H-2K,H-2D基因) Snell于50年代偶然发现H-2基因座不是由一个基因组成,他观察到二个品系小鼠(k/k和d/d)杂交的子代(F1:k/d)鼠能接受第三个品系小鼠,(a/a)的肿瘤移植,他对这种意外结果解释为H-2基因座含有二个基因(K/D),a/a品系小鼠具有来自k/k小鼠的一个基因(K)和来自d/d小鼠的另一个基因(D)。这种衍生自二个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分别称为K座(K locus)和D座(DLocus),二个座分别编码不同的H-2抗原(K分子和T分子)即Ⅰ类分子。
在不同的品系中,K和D分子可能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称之为特有抗原(prviate antigen)。在K和D分子之间也存在一引些共同的抗原特异性称之为共有抗原(public antigen)。不同的抗原特异性可用编码抗原基因座名称和按检出顺序标明之,如K33、D2等。
在一条染色体上K和D座存在的基因总合称为H-2的型(haplotype),不同的单体型可用小写字母表示之。如C57BL品系小鼠的H-2单体型为H-2b,它的二个基因座编码的抗原特异性为K33和D2。
2.Ⅱ类基因(免疫应答基因)近年来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运动对许多抗原的免疫应答是受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称此基因为免疫应答基因(immune response gene,Ir基因)。McDevitt等研究了小鼠对人工合成体抗原的免疫应答,首先证明了Ir基因与H-2复合体呈连锁关系,定位于H-2K和H-2D座之间,因与免疫应答相关,故称此区段为I区。
通过不同品系小鼠之间获得一种具有相同K和D基因的特殊体。有这种重组体小鼠进行相互免疫,惊奇地发现在K和D基因之间的染色体区段也控制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将这种新发现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I区相关抗原,即Ia抗原。这种抗原与K和D分子不同,它主要存在于、巨噬、树突状细胞以及活化的上,而在其它组织上均未能发现Ia抗原的存在。其后证明Ia分子与多肽抗原呈递相关。
3.Ⅲ类类基(系指H-2S区的基因)此区含有6个座,包括C4、C2、Bf、Slp、TNF等基因。分别编码C4分子、C2分子、补体B因子,性限制蛋(TNF)等。5 MHC分子虽然不同个体、不同种属的MHC结构不同,但其编码的分子在化学结构、组织分布及功能上均十分相近,可以分成三类:即Ⅰ类分子,Ⅱ类分子和Ⅲ类分子;其编码基因也相应地分成三类。Ⅰ类和Ⅱ类分子是结构相似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除作为移植抗原外,还与抗原递呈及某些疾病相关。Ⅲ类分子包括C2、C4、B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可溶性,相互间差别很大,与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关性很小,本章不予讨论。5.1 MHCⅠ类分子5.1.1 Ⅰ类分子的结构人类的类分子由HLA的A、B、C、E、F、G、H、K和L等基因编码;但因后几类基因的性质和尚不清楚,所以目前所称的类分子主要指HLA-A、B、C位点的抗原。
Ⅰ类分子是由非连接的两条肽链组成的糖蛋白;其中一条称为重链或α链,另一条为轻链或称为(β2m)。α链的分子量为44kD,结构呈多态性;其端穿过细胞膜,伸入之中,端则游离于细胞膜外(图6-3)。α链的膜外区肽段折叠形成三个功能区,分别称为α1、α2、和α3区;每个功能区约含90个残基,其结构与相似;α1和α2区的氨基酸顺序变化较大,决定着Ⅰ类分子的多态性。β2m不MHC基因编码,而是第15号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编码的产物,分子量12kD。其结构与Ig恒定区(CH3)有较大性,属于Ig超族成员,没有同种异型决定簇,但具有种属特异性。β2m不穿过细胞膜,也不与细胞膜接触,而是以非共价形式附着于α3的功能区上。虽然β2m不直接参与Ⅰ类分子的抗原递呈过程,但是它能促进中新合成的Ⅰ类分子向细胞表面运输,并对Ⅰ类分子的结构具有一定作用。
图6-3HLA分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衍射图,阐明了Ⅰ类分子的三维结构:α1和α2功能区共同构成了槽形的抗原肽段结合部位,来自α1和α2的8条反向平行的β片层结构组成槽的底部;而α1和α2功能区的其余部分各自形成一个,两条螺旋相互毗邻,相互平行,在分子的远端共同构成槽的侧壁;槽的底部和侧壁体现Ⅰ类分子的多肽性,也决定了Ⅰ类分子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α3功能区具有与CD8分子结合的空间构型(图6-4)。
图6-4HLAⅠ类分子多肽折迭立体结构示意图
A:侧面观;B:上面观
Ⅰ类分子与抗原的结合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没有和TCR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高。Ⅰ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能够容纳8~10个氨基酸长度的抗原片段,其抗原结合点主要与氨基酸顺序相对恒定的抗原肽段的骨干结合,而将抗原肽段上多变的氨基酸侧链处于游离状态;这些侧链却能与TCR和抗体结合。每个细胞表面可以表达约106个Ⅰ类分子,每个Ⅰ类分子都能与相当各类的抗原肽段结合。因此每个细胞都具有同时递呈许多不同抗原的潜力,从而保证一个正常的个体对绝大多数抗原Ⅰ类限制性的免疫应答。5.1.2 Ⅰ类分子的分布和功能MHCⅠ类分子分布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但不同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很大:表面Ⅰ类抗原的密度最高,肾、肝、肺、心及次之,、和细胞上抗原最少,而红细胞、细胞上未能检出,血清、中及等中也有可溶性形式存在的Ⅰ类抗原。、肿瘤坏死因子在体均可增强各种细胞对Ⅰ类分子的表达。
Ⅰ类分子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对CD8+T细胞的抗原识别功能起限制性作用,也就是参与向CD8+T细胞递呈抗原的过程。CD8+T细胞只能识别与相同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为内源性的细胞抗原,如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这种现象称为MHC限制性。例如,当病毒感染了某个细胞,病毒抗原可被成一些短肽片段,后者与在内质网中合成的Ⅰ类分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才能被CD8+T细胞识别。Ⅰ类分子主要介导Tc细胞的细胞,也是重要的移植抗原。
5.2 MHCⅡ类分子5.2.1 Ⅱ类分子的结构人类的MHCⅡ类分子由HLA复合体中的D区基因编码,已确的Ⅱ类分子包括HLA-、DP和DQ抗原。Ⅱ类分子亦是由非共价连接的两条多肽链组成,分别称为α链和β链;与Ⅰ类分子不同的是,两条链均由HLA基因编码。α链的分子量约34kD,β链约29kD;两条肽链均细胞膜,伸入胞质之中;其膜外区各有两个Ig样的功能区(图6-3),分别称为α1、α2、β1和β2功能区。
X线结晶衍射图显示,Ⅱ类分子的α1和β1功能区共同形成一个与Ⅰ类分子相似的槽型结构的多肽结合区。1和β1各有一个螺旋,形成槽的两侧壁,其余部分形成片层,构成槽的底部。Ⅱ类分子的多态性也体现在多肽结合槽的侧壁和底部,所以其空间构型依编码基因的不同而异。类分子的抗原结合特性亦与Ⅰ类分子一样,特异性不强,每个分子可能与多种肽片结合;但与Ⅰ类分子不同的是,Ⅱ类分子肽结合槽的两端呈开放状(Ⅰ类分子的结合槽两端呈封闭状),能够容纳较长(10~18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5.2.2 Ⅱ类分子的分布和功能Ⅱ类分子的分布局限,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上,细胞和某些活化的T细胞上也有Ⅱ类分子。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Ⅱ类分子的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亦可受的诱导表达Ⅱ类分子,因此Ⅱ类分子的表达被看成是抗原递呈能力的标志。IL-1、IL-2和干扰素在体内外均能增强Ⅱ类分子的表达。有些组织在病理条件下也可表达一些类抗原,如β细胞、细胞等。
Ⅱ类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应答的始动阶段将经过处理的抗原片段递呈给CD4+T细胞。正如CD8+T细胞只能识别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片段一样,CD4+T细胞只能识别Ⅱ类分子结合的抗原片段。Ⅱ类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在一些条件下也可递内源性抗原。在组织或过程中,Ⅱ类分子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靶抗原,包括引起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在免疫应答中,Ⅱ类抗原主要是免疫细胞间的,调控体液免疫和应答。6 人类HLA基因复合体对人主要组织兼容性抗原系统及其基因复合体的认识比小鼠约晚10年,法国学者Dausset在1958年首先发现,肾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以及多次的患者血清中含有能与供者发生反应的抗体。后者所针对的抗原即人类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由于该抗原首先在白细胞表面被发现且含量最高,而且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人类MHC,即编码HLA的基因群数为HAL复合体。6.1 HLA复合体定位及结构HLA复合于人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该区片段长度约3.5~4.0×千个对,体整个基因组的1/3000。图5-2显示HLA复合体结构。HLA复合体共有数十个座,上按其产物的结构、表达方式、组织分布与功能可将这些基因座分为三类。
图5-2 人类HLA复合体结构示意图
1.HLA-Ⅰ类基因在Ⅰ基因区内存在多达31个有关的Ⅰ类基因座,其中HLA-A、HLA-B和HLA-C为经典的HLA-Ⅰ类基因,其它基因的产物分布有限,且其功能不明,另外还有许多伪基因.
2.HLA-Ⅱ类基因 HLA-Ⅱ类基因区包括近30个基因座,其典的Ⅱ类基因一般指DR、DP和DQ,它们编码的产物均为双肽链(α、β)分子。近年来,陆续发现了一些位于Ⅱ类基因区的新基因座,其中某些基因的产物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与呈递有关。
3.HLA-Ⅲ类基因 HLA-Ⅲ类基因区域至少已发现36个基因座,其中C2、C4、Bf座编码相应的补体成分,另外还有21羧化酶基因(CYP21A、B)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A、B)以及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基因。补体C4由二个不同的基因(C4A与C4B)编码。HLA-Ⅲ类基因区结构见图5-3。
图5-3 HLA-Ⅲ基因区结构示意图6.2 HLA等位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命名按WHO-HLA命名委员会发布的资料,仅经典的HLA-Ⅰ、Ⅱ类座(A、B、C、DR、DQ、DP)即达279个。表5-1列出了至1991年11月已识别的HLA特异性。根据该委员会制定的命名原则,凡确定新的特异性都要明确其DNA序列。此外,下列几种情况在HLA特异性编号后加W(work shop)标记。
表5-1 已识别的HLA特异性(1991)
B5&B51(5)
B703 B5103(7)
B8 B52(5)
B13&B54(22)
B14&B55(22)
B15&B54(22)
B16&B57(17)
B17&B54(17)
Dw11(w7)
A2403(9)
B21&B60(40)
B22&B61(40)
B27&B62(15)
B35&B63(15)
B37B64k(14)
Dw17(w7)
B38(16 B65(14)
Dw18(w6)
B39(16) B67
Dw19(w6)
B4005(21) B71(70)
B41 B72(70)
B44(12) B75(15)
B45(12) B76(15)
B46 B77(15)
B47  B7801
B49(21)&Bw4
B50(21) Bw6
①Bw4和Bw6作为表位以其它B座等位基因个区别;②C座的特异性加w,以与补体相区分;③由经典分型鉴定D和DP特异性加W。6.3 HLA复合机遗传特征HLA复合体具备某些有别于其它真核基因系统的特征。
1.单体型遗传方式 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很少发生间的交换,构成一个单体型(haplotype)。在遗传过程中,HLA单体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有必要区分HLA表型、与单体型这三个概念。某一个体HLA抗原特异性型别称为表型(phenotype);HLA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称为基因型(genotype);HL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称为单体型(haplotype)(表5-2)。
HLA-A1、2:B8、12
HLA-A1:B8、12
HLA-A1、B8
HLA-A1、A2HLA-B8、B12
HLA-A1、A1HLA-B8、B12
HLA-A1、A1HLA-B8、B8
HLA-A1、B8/A2、B12
HLA-A1、B8/A1、B12
HLA-A1、B8/A1、B8
(diploid)生物的每一细胞均有两个同源染色体组,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故子女的HLA单体型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同胞之间比较HLA单体型型别只会出现下列三种可能性:二个单体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机率各占25%;有一个单体型相同的机率占50%。至于亲代与子代之间则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也只能有一个单体型相同(图5-40。这一遗传特点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以及法医的中得到了应用。
图5-4 HLA 单体型遗传示意图
注:a、b、c、d代表单体型
A1、B8、A2、B35等代表HLA基因座等位基因
2.多态性现象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在一婚配的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有两种以上基因型,即可能编码二种以上的产物。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最复杂的基因复合体,有高度的多态性。HLA的多态性现象乃由于下列原因所致:①(multiple alleles):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置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llele);由于群体中的,同一座的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前已述及,HLA复合体的每一座均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个座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故人群中的基因型可达108之多。②共显性(c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称为共显性。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表型的多样性,达到107数量级。因此,除了同卵外,无关个体间HLA型别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
HLA的高度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样性,这可能是高等动物抵御不利因素的一种表现,从而维持种属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意义,但也对组织移植过程中寻找配型合的供体带来很大的困难。
3.连锁不 HLA复合体各等位基因均有其各自的。基因频率是指某一特定等位基因与该基因座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在无新的突变和的情况下,基因频率可以代代维持不变,由于HLA复合体和各基因座是紧密连锁的,若各座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构成单体型,则某一单体型型别的出现应等于该单体型各基因比其它基因能更多或更少地连锁在起,从而出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puilibrium)。例如,在北欧白HLA-A1和HLA-B8频率分别为0.17和0.11。若随机组合,则单体型A1-B8的频率为0.17×0.11=0.019。但实际所测行的A1-B8单体型频率是0.088故A1-B8处于连锁不平衡,实测频率与预期频率间的差值(△0.088-0.19=0.069)为连锁不平衡参数。在HLA复合体中已发现有50对以上等位基因显示连锁不平衡。产生连锁不平衡的机制尚不清楚。
7 MHC在医学上的意义7.1 MHC与器官移植前已述及,通过移植排斥的研究发现了MHC,所以MHC的意义首先与器官移植相关。Ⅰ类和Ⅱ类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者与受者MHC的相似程度直接反映两者的兼容性;供-受者间的MHC相似性越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同卵或兄弟姊妹之间进行移植时几乎不发生排斥反应;亲子之间有一条HLA单倍型相同,移植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而在无任何亲源关系的个体之间进行器官移植时存活率要低得多。为了降低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移植前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HLA的方法进行组织配型,选择HLA抗原与受者尽量相同的供者;在移植后发生排斥进行恰当的免疫(详见第二十八章)。7.2 MHC与免疫应答1.免疫调控作用动物实明,不同品质的小鼠对同一抗原的应答能力大不相同:甲小鼠可产生抗体应答和应答,乙小全答,两者杂交的F1答能力。这说明对某抗原的应答能力受遗传调控,Benacerraf将这种控制基因称免疫应答基因(immuneresponsegene,Ir基因);Ir基因的编码产物称为免疫应答抗原(immuneresponseassociatedantigen,Ia抗原);后来发现实际上就是MHCⅡ类基因及其抗原。Ⅱ类分子调控免疫应答的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是不同Ⅱ类分子与抗原结合的部位不同,因此递呈给TH细胞的抗原表位也不相同。
2.MHC限识别当抗原递呈向递呈抗原时,免疫活性细胞在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同时,必须识别递呈细胞的MHC抗原,这种机制称为MHC限定性(MHCrestriction)。CD4+T细胞必须识别Ⅱ类分子的特异性,CD8+T细胞必须识别Ⅰ类分子的特异性;MHC分子对抗原识别的机制已如前述,而识别的后果见第七章。7.3 MHC与疾病近20年来,已发现50余种人类疾病与HLA的一种或数种抗原相关,例如某些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在美国白人中,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而正常人HLA-B27仅为9%,表明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呈高度相关。指出的是,这种“相关性”只是一种统计学的概念,并不表明两者之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因为除了HLA之外,其它基因及许多未知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HLA与某疾病的相关程度常用相对危险性(relativerisk,RR)表示,这是带有某种HLA抗原的人群发生某种疾病的频率与不带该抗原的人群发生某病频率的比值,其公式为:
RR=患者(Ag+/Ag-)/对照(Ag+/Ag-)
RR越大,表示某病与该抗原的相关性越强。一般地说,RR值大于3就表示相关性较强;但是如果某抗原在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低于20%,即使RR值很大,也无较大意义。表6-2列出了几种疾病与HLA的RR数值。
表6-2HLA与某些疾病的相对危险性
特发性沉着症
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前腺炎
特发性阿狄森病
慢性(桥本病)
MHC在HLA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选择(determinantselection)学说部分地解释了MHC的作用:①某些自身抗原的抗原片段与某个或几个特定HLA抗原的结合力比与其它HLA分子的结合力高得多,因此带有该特异性HLA分子的个体较易针对此抗原产生MHC限制性的免疫应答,引起自身免疫病;②某些HLA分子与的某些抗原相同(共同抗原),不能有效地产生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对该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强。虽然决定族选择学说还未得到证实,但是许多动物实验结果均支持这一学说。7.4 MHC与法医学HLA是体内最复杂的多态性基因系统,其数以亿计,两个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很难具有完全相同的HLA,而且HLA终身不变。因此HLA检测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①由于HLA具有单倍型遗传的特点,每个子代均从其父母各得到一个单倍型,因此可用于亲子关系鉴定。②如用方法,尚可对极少量的陈旧性进行检测,在上可用于凶犯身份鉴定和死者身份鉴定。7.5 MHC与人类学研究不同民族的种族起源等人类学研究可从多方面进行,如历史、、语言、和基因等,其中唯基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小,故其意义最大。因为HLA的基因连锁不平衡,某些基因或单倍型在不同种族或地区人群的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故在人类学研究中可为探讨人类的源流和提供有用的资料。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MHC基因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12:55:48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HLA与MHC之间是什么关系
3P50“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2HLA
MHC-IMHC-IIAPC
MHCMHCH-2MHCHLA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leukocyte antigenHLAMHCHLAHLA422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注今日:28 | 主题:207506
该话题已被锁定 - wuushark ,
08:43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锁定的原因,请参考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求助】医学免疫学复习题求答案(急)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353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问题已关闭悬赏丁当:5
1、属于半抗原的是
A. ABO血型物质  B. 磺胺  C. 葡萄球菌肠毒素  D. LPS  E. 细菌荚膜多糖2.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 IL-2  B. IL-3  C. IL-4   D. IL-8   E. IL-103. 具有补体C1q结合点的Ig是 A. IgE和IgD  B. IgA和IgG  C. IgM和IgA  D. IgG和IgM  E. IgM和IgE4. 主要由肾脏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 EP0  B. IL-2   C. IL-15   D. IL-8   E. IFN-γ5. IgG Fab段的功能是
A. 特异性结合抗原  B.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C. 通过胎盘  D. 吸附于NK细胞膜E. 结合SPA6. CD4+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特异性杀伤作用  B. 吞噬作用  C. 免疫辅助作用  D. 免疫抑制作用 E. 抗原提呈作用7、Ig分子对胃蛋白酶的敏感部位是
A. VH和VL  B. CH1和CH2  C. 铰链区  D. CH2和CH3  E. CL和CH18、人补体系统固有成分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A. Cl  B. C2  C. C3   D. C4    E. C59、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HLA分子是 A. HLA-A5   B. HLA-B8   C. HLA-B7  D. HLA-B27  E. HLA-DR310、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包括 A. APC、NK细胞、B细胞   B. APC、B细胞、T细胞 C. NK细胞、T细胞、B细胞D. APC、T细胞、NK细胞   E. APC、B细胞、中性粒细胞11、既表达MHC-I类分子又表达MHC-II类分子的细胞是 A. 成熟红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B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12、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5a  B. C2a   C. C4b   D. C5b   E. C3b13、Ⅰ型干扰素不具备的生物学活性是
A. 抑制病毒的复制   B. 抑制细胞增生   C. 增强NK细胞的活性D. 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     E. 促进MHCⅡ类分子表达14、免疫的正确概念是 A.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B. 机体抗传染的过程C.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E. 机体清除杀灭自体突变细胞的功能15、胸腺依赖性抗原 A. 需在胸腺中加工处理   B. 需要Th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抗体的产生C. 仅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D. 易于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E. 只能激活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16、TCRαβ识别 A. 天然抗原  B. 游离的线性抗原肽  C. β2微球蛋白D. 结合在MHC槽里的线性抗原肽. E. 与MHC结合的脂类和糖酯类抗原17、HLA 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A. T细胞表面  B. 红细胞表面  C. APC表面 D. 肝细胞表面 E. 神经细胞表面18、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是 A. 同种异型抗原  B. 异种抗原  C.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隐蔽抗原19、MHC Ⅰ类分子的抗原结构域是 A. α1+β2m链  B. α2+α1   C. β1+α1  D. β2m+α2  E. β2+α320、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A. IgG  B. IgE  C. IgA  D. mIgD   E. mIgM21、对HLA基因复合体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B、专门编码人类的白细胞抗原  C、Ⅰ类基因包括A、B、C三个座位  D、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E、每个Ⅱ类基因亚区又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功能基因座位22、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    )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B、黏附地址素   C、血管地址素D、L-选择素     E、P-选择素23、VLA-1整和素主要分布于(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巨核细胞  E、内皮细胞24、白细胞黏附受体组属于整和素家族的哪个组(    )A、β1组  B、β2组  C、β3组  D、β4组   E、β5组25、识别抗原肽提呈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  (     ) A、T细胞受体  B、B细胞受体  C、协同刺激分子  D、MHC分子  E、细胞因子受体26、细胞因子不包括 (    ) A、淋巴毒素  B、过敏毒素  C、白细胞介素  D、生长因子  E、干扰素27、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的(    ) 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 C、能被活化的B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
D、可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发生凋亡
E、抑制Th1细胞分化28、介导NK细胞、M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主要Ig是
E、IgE29、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E、IgE30、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31、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
A、异嗜性抗原
E、细菌多糖32、能激活B细胞的超抗原是
B、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C、热休克蛋白
D、B细胞丝裂源
E、荚膜多糖33、B细胞作为APC可藉其表面的BCR结合 (
A、可溶性抗原
B、病毒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各种抗原
E、细菌抗原34、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E、CD535、关于TI抗原描述错误的是
A、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B、如某些细菌多糖及脂多糖
C、能在无胸腺鼠内诱导强的抗体应答
D、能刺激初始B细胞E、在正常个体可诱导抗体产生的T细胞应答36、能多克隆激活B细胞的是
A、TI-1抗原
B、TI-2抗原
D、以上A、B二项
C、 以上A、B、C三项37、需要有重复序列的抗原是
A、TI-1抗原
B、TI-2抗原
D、以上A、B二项
C、 以上A、B、C三项38、DC最大的功能是
A、能提呈抗原
B、成熟时有树突状或伪足样突起
C、能刺激已活化的T细胞
D、能刺激记忆性T细胞
E、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39、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是
A、单核/巨噬细胞
D、淋巴细胞
E、B淋巴细胞40、介导DC胞吞的受体是
A、FcγRⅡ
B、甘露糖受体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项41、γδT细胞可直接识别的抗原是
A、表达于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B、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C、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D、Gˉ菌表面共有的TI-1型多糖抗原
E、某些变性的自身抗原42、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淋巴细胞是
D、αβT细胞
E、γδT细胞43、可直接作用于G+菌细胞壁,使之溶解破坏的物质是 (
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TNF-α44、B1细胞通过表面的mIgM可直接识别
A、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
B、自身组织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D、细菌多糖类抗原
E、细胞表面崖藻糖45、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IgG Fc受体
B、C3b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抗原识别受体46、与氧依赖性杀菌系统有关的物质是
A、髓过氧化物酶
C、弹性蛋白酶
D、乳铁蛋白
E、阳离子蛋白如白细胞介素47、下列细胞因子组合中均可引起发热的是
A、TNF-α和IL-8
B、IL-1和IL-12
C、IL-6和MCP-1
D、IL-2和GM-CSF
E、TNF-α和IL-648、NK细胞表面的TCR识别的配体分子是
A、HLA-Ⅰ类分子
B、CD1提呈的脂类/糖脂类抗原
C、MIC A/B分子
D、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E、细菌脂多糖49、Th1细胞不分泌的细胞因子是
D、IFN-γ  E、GM-CSF50、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    ) A、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 C、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CD28与B7分子之间作用 E、CD152与B7分子之间作用51、HIV壳膜蛋白gp120受体是  (    )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552、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 (     ) A、CD45RA   B、CD44   C、CD45RO  D、CD40  E、CD2853、CD8分子与MHC-Ⅰ分子结合的区域是  (   ) A、α1功能区     B、β1功能区     C、α2功能区  D、β2功能区     E、α3功能区54、可促进CTL1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是  (  E  ) A、IL-2    B、IL-4   C、IL-6  D、IL-10  E、IL-1255、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  (     ) A、CD19和CD21   B、CD3和CD8   C、CD79a和CD79b D、CD80和CD86     E、CD40和CD40L56、不成熟B细胞mIg表达格式是  (     ) A、IgM  B、IgM IgD    C、IgG  D、IgA  E、IgE57、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中没有 (  B  ) A、CD19  B、CD20   C、CD21  D、CD81(TAPA-1)  E、CD225(leu-13)58、能使双信号激活的T细胞充分活化的是  ( E  ) A、IL-2 B、IL-12  C、IL-1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项59、T细胞表面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是  ( D  ) A、CD4   B、CD8  C、CD3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项60、CD4+TH2适应性调节T细胞的特征性细胞因子是 (    ) A、IL-2  B、IL-4    C、IL-10   D、TGF-b   E、IFN-g61、对自然调节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  ( E ) A、胸腺中天然存在   B、组成性高表达IL-2Rα C、为CD4+CD25+ D、需双信号激活    E、行使抑制功能只需细胞因子参与62、抗原参与免疫调节的方式有  ( E  ) A、抗原的分解中和及清除       B、结构相似抗原与特异性抗原的竞争 C、结构相似的抗原肽与特异性抗原肽竞争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项63、器官移植前静脉注射集供者同种异型血细胞可致 ( D ) A、一定程度免疫耐受   B、延长移植器官存活  C、形成RBC嵌合体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项64、耐受原表位是指 ( B ) A、能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所具有的所有表位  B、能诱导TS活化的抗原表位 C、能诱导TH活化的抗原表位   D、能诱导Mφ活化的抗原表位 E、能诱导B细胞活化的抗原表位65、对抗原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  E  ) A、抗原剂量太高太低都可引起   B、特殊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变异均会导致 C、单体抗原较聚合抗原易导致   D、不易被Mφ处理提呈的抗原易导致 E、TI-Ag可导致T细胞免疫耐受66、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A.抗体、补体和CK           B.抗原、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C.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和中性粒细胞   D.IgG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E.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67、高亲和性的可结合到肥大细胞上的IgE分子部位是A.Fab段 B.CH2功能区  C.H链恒定区  D.HVR区  E.Fc段6.因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是A.急性荨麻疹 B.接触性皮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新生儿溶血  E.支气管哮68、不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荨麻疹  B.支气管哮喘  C.血清过敏性休克  D.过敏性鼻炎E.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69、 能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首要抗原位点是:A. HLA-DR B. HLA-A C. HLA-B D. HLA-D E. HLA-DP5. 参与强烈的急性排斥反应细胞是:A. CD4+  B. CD8+  C. 活化的CD4+ Th   D. 活化的CD8+ CTL   E. TS70、有慢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 CD4+  B. 活化的CD4+ Th  C. CD8+  D.活化的CD8+ CTL  E. TS71、造血干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是:A.CD34+/ CD117+  B. CD34+/ HLA-DR-  C. CD34+  D. CD34+/ CD38+  E. CD34+/ HLA-DR+72、下列血清型与可变区有关的是A.Ig类  B.Ig亚类  C.Ig型  D.Ig亚型  E.Ig独特型73、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E.粘膜上皮细胞74、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DC细胞  E.肥大细胞75、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A.IgG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B.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C.抗体均可与Fcγ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D.除IgG外,其它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 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76、关于HLA-Ⅱ类抗原分子,正确的是A.由α链和β2m链组成 B.呈递外源性抗原C.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D.由HLA A、B、C等基因编码
E.可与CD8分子结合77、人类MHC定位于
A.第16号染色体
B.第6号染色体
C.第9号染色体
D.第2号染色体78、 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为A. SmIg B. FcγR  C. CD40  D. CD5  E. CD80 79、TH1细胞分泌A. IFNγ  B. IL-4  C. IL-5 D. IL-6  E. IL-1080、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是A. B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81、可通过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A.浆细胞  B. CTL  C. B细胞 D. NK细胞 E.肥大细胞82、“兼职APC”包括:A. 树突状细胞  B.内皮细胞 C. 单核细胞 D.B淋巴细胞E.朗格汉斯细胞83、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Th1
E、Th284、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有A、酶标记 B、金标记 C、同位素标记 D、荧光标记 E、以上都是85、属于过继免疫的是A、使用DNA疫苗  B、使用CIK  C、合成肽疫苗 D、亚单位疫苗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求答案,送5个丁当,急。试题可以免费下载,做好之后可以发邮箱,也 可以直接回复,万分感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1、属于半抗原的是 ( B
)A. ABO血型物质  B. 磺胺  C. 葡萄球菌肠毒素  D. LPS  E. 细菌荚膜多糖2.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 D)A. IL-2  B. IL-3  C. IL-4   D. IL-8   E. IL-103. 具有补体C1q结合点的Ig是 ( D)A. IgE和IgD  B. IgA和IgG  C. IgM和IgA  D. IgG和IgM  E. IgM和IgE4. 主要由肾脏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 A)A. EP0  B. IL-2   C. IL-15   D. IL-8   E. IFN-γ5. IgG Fab段的功能是 ( A)A. 特异性结合抗原  B.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C. 通过胎盘  D. 吸附于NK细胞膜E. 结合SPA6. CD4+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C)A. 特异性杀伤作用  B. 吞噬作用  C. 免疫辅助作用  D. 免疫抑制作用 E. 抗原提呈作用7、Ig分子对胃蛋白酶的敏感部位是 ( C)A. VH和VL  B. CH1和CH2  C. 铰链区  D. CH2和CH3  E. CL和CH18、人补体系统固有成分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C)A. Cl  B. C2  C. C3   D. C4    E. C59、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HLA分子是 ( D)A. HLA-A5   B. HLA-B8   C. HLA-B7  D. HLA-B27  E. HLA-DR310、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包括 ( B)A. APC、NK细胞、B细胞   B. APC、B细胞、T细胞 C. NK细胞、T细胞、B细胞D. APC、T细胞、NK细胞   E. APC、B细胞、中性粒细胞11、既表达MHC-I类分子又表达MHC-II类分子的细胞是 ( C)A. 成熟红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B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12、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
A)A. C5a  B. C2a   C. C4b   D. C5b   E. C3b13、Ⅰ型干扰素不具备的生物学活性是 ( E)A. 抑制病毒的复制   B. 抑制细胞增生   C. 增强NK细胞的活性D. 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     E. 促进MHCⅡ类分子表达14、免疫的正确概念是 ( C)A.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B. 机体抗传染的过程C.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E. 机体清除杀灭自体突变细胞的功能15、胸腺依赖性抗原 ( B)A. 需在胸腺中加工处理   B. 需要Th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抗体的产生C. 仅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D. 易于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E. 只能激活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16、TCRαβ识别 ( D)A. 天然抗原  B. 游离的线性抗原肽  C. β2微球蛋白D. 结合在MHC槽里的线性抗原肽. E. 与MHC结合的脂类和糖酯类抗原17、HLA 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 C)A. T细胞表面  B. 红细胞表面  C. APC表面 D. 肝细胞表面 E. 神经细胞表面18、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是 ( A)A. 同种异型抗原  B. 异种抗原  C.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隐蔽抗原19、MHC Ⅰ类分子的抗原结构域是 ( B)A. α1+β2m链  B. α2+α1   C. β1+α1  D. β2m+α2  E. β2+α320、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 C)A. IgG  B. IgE  C. IgA  D. mIgD   E. mIgM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21、对HLA基因复合体描述错误的是(   B  )A、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B、专门编码人类的白细胞抗原  C、Ⅰ类基因包括A、B、C三个座位  D、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E、每个Ⅱ类基因亚区又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功能基因座位22、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  C  )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B、黏附地址素   C、血管地址素D、L-选择素     E、P-选择素23、VLA-1整和素主要分布于( A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巨核细胞  E、内皮细胞24、白细胞黏附受体组属于整和素家族的哪个组(  B  )A、β1组  B、β2组  C、β3组  D、β4组   E、β5组25、识别抗原肽提呈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  (  D   ) A、T细胞受体  B、B细胞受体  C、协同刺激分子  D、MHC分子  E、细胞因子受体26、细胞因子不包括 ( B   ) A、淋巴毒素  B、过敏毒素  C、白细胞介素  D、生长因子  E、干扰素27、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的(  D  ) 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B、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 C、能被活化的B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 D、可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发生凋亡E、抑制Th1细胞分化28、介导NK细胞、M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主要Ig是 ( C)A、IgA B、IgM C、IgG D、IgD E、IgE29、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30、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 D)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31、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 D)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32、能激活B细胞的超抗原是 ( A )A、 SPA B、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C、热休克蛋白 D、B细胞丝裂源E、荚膜多糖33、B细胞作为APC可藉其表面的BCR结合 ( A)A、可溶性抗原 B、病毒抗原 C、颗粒性抗原 D、各种抗原 E、细菌抗原34、恒定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 A)A、CD40 B、CD40L C、CD152 D、CD28 E、CD535、关于TI抗原描述错误的是 ( E)A、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B、如某些细菌多糖及脂多糖 C、能在无胸腺鼠内诱导强的抗体应答 D、能刺激初始B细胞E、在正常个体可诱导抗体产生的T细胞应答36、能多克隆激活B细胞的是 ( A)A、TI-1抗原 B、TI-2抗原 C、TD抗原 D、以上A、B二项 C、 以上A、B、C三项37、需要有重复序列的抗原是 ( B)A、TI-1抗原 B、TI-2抗原 C、TD抗原 D、以上A、B二项 C、 以上A、B、C三项38、DC最大的功能是 (C 此题我不确定)A、能提呈抗原 B、成熟时有树突状或伪足样突起 C、能刺激已活化的T细胞D、能刺激记忆性T细胞 E、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39、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是 (  B )A、单核/巨噬细胞 B、FDC C、IDC D、淋巴细胞 E、B淋巴细胞40、介导DC胞吞的受体是 ( ?  )A、FcγRⅡ B、甘露糖受体 C、mIg D、以上A、B二项 E、以上A、B、C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爱在进行时 edited on
本版一律不回答此类问题.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胞膜的免疫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