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陆羽的爱国主义如何体现精神体现在哪里

《丁文茶论·陆羽研究的焦点访谈》__第一茶叶网
《丁文茶论·陆羽研究的焦点访谈》
已有 790 次阅读 16:10
|个人分类:|
《丁文茶论·陆羽研究的焦点访谈》
问:丁文先生,您怎样评价学界陆羽研究的成果?
问:您认为在“陆学”领域有哪些杰出的学者?
问:谈到陆羽,关于他的来历学界是否达成共识?
问:但先生的近作《陆羽大传》是写陆羽裹在襁褓中被他的母亲抛弃于竟陵西湖之滨的。
问:您认为陆羽本姓“陆”,有什么根据?
问:关于陆羽的死年有无新说?
问: 陆羽究竟有多少称谓?
问:陆羽是不是一个和尚?
问:您对《陆文学自传》的真实性怎样评价?
问:陆羽有官瘾吗?
问:陆羽游历天下并进行茶事考察,首先考察的是什么地方?
问:您认为陆羽著《茶经》是为了“逃名”吗?
问:陆羽的青塘别业新居落成后的一个春日,“权明府”自君山宦游来湖,在皎然的陪同下,造访青塘别业,皎然作《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以志其事,诗中“权明府”究是何人?
问:您对陆羽《六羡歌》及其中的“西江水”作何理解?
问:您认为李冶是陆羽的红颜知己?
问:陆羽为御史大夫李季卿表演茶艺受辱并著《毁茶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问:“陆羽茶具”是唐代的大众茶具吗?
问:陆羽有《名水榜》,他确曾排定天下的名水吗?
问:陆羽对创建中国茶道的贡献该怎样评价?
问:您认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是什么?
问:陆羽是书法家吗?他的书法水平如何?
问:陆羽是方志学家吗?他有哪些杰出贡献?
问:陆羽的《茶经》几易其稿?是在哪里完成的?
问:陆羽一生有哪些著作?
问:陆羽写过《茶论》吗?
问:怎样评价陆羽的历史功绩?
问:陆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为纪念茶神陆羽诞辰1270周年,与茶友作彻夜长谈,话题不离陆羽研究。兹整理如后,算是对陆羽先生的一个纪念。
问:丁文先生,您怎样评价学界陆羽研究的成果?
答: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经诸多学者们的努力,陆羽的情况已基本弄清楚,对陆羽的代表作《茶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产生了诸多积极效应:造就了一批茶文化专家,茶文化在沉寂了数百年后悄然复兴,茶馆业日渐兴旺,茶叶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茶学家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功莫大焉。
问:您认为在“陆学”领域有哪些杰出的学者?
答:因为我孤陋寡闻,不好一一确指。不揣冒昧,谈点印象:港台日本不说,仅就中国大陆而言,我认为吴觉农老前辈是“陆学”的开山人,他的《茶经述评》勘称经典之作。20世纪晚期,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欧阳勋先生和南京的朱自振先生贡献颇著,特别是欧阳勋先生勘称“陆学”研究的泰斗。以董淑铎先生为领头羊的湖州茶文化研究会的学者们是一个研究群体,是当今“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他还有杭州、天门的诸位先生,都为“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问:谈到陆羽,关于他的来历学界是否达成共识?
答:关于陆羽的来历,有两说:一是“弃婴说”,根据是宋人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隐逸》(卷196):陆羽“不知所生,或言有僧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一是“遗孤说”,根据是《陆文学自传》(《文苑英华》卷793)云:陆羽“始三岁,茕露育乎大师积公之禅院”。《新唐书》著作人宋祁(998——1061)、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人,两个世纪后为陆羽写传难免多附会之说。真实的历史总是不拒绝丰富的想象,大凡传奇人物总要附会一些富传奇色彩的传闻,以表明天降非常之人必然伴随非常之事发生。《新唐书》言弃婴陆羽“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在生活中这类的事几无发生的可能。大和尚有可能“收蓄”3岁的孤儿,却无可能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收蓄于寺院抚养,除非老和尚发了昏。所以,我觉得《陆文学自传》的记载是较为可信,赞同“遗孤说”。
问:但先生的近作《陆羽大传》是写陆羽裹在襁褓中被他的母亲抛弃于竟陵西湖之滨的。
答:《陆羽大传》是长篇历史小说,如此设置情节是出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问:您认为陆羽本姓“陆”,有什么根据?
答:据自传所说,陆羽是三岁时被父母遗弃,为龙盖寺禅师智积和尚收养。陆羽聪慧,智商很高,三岁的孩子虽道不出“宗枋之籍”,大概自己姓啥会记得的。陆羽出生的时代正处开元盛世,尚无难民潮,只要不是流民所弃,弃婴的来历也是可以访求的。陆羽亲著的《茶经》3次提及“陆纳”:一处称“陆吴兴纳”,强调他的籍贯是吴兴人;一处援引晋《中兴书》,讲了一个陆纳以饮茶为素业的故事:一处明确地称“陆纳”为其“远祖”。陆纳(320?——395),字祖言,吴郡吴人(今江苏苏州),东晋时任尚书令,拜卫将军。虽然中唐时期门阀观念和谱牒制度仍很强烈,但按陆羽的个性不会有攀权结贵之意,也不会故意抬出宗族名人以自矜。因此说,陆羽本姓陆的可能性极大,与卦辞无关。陆羽乡人、研究陆羽的资深专家欧阳勋先生也认为:东晋的吴兴太守陆纳和隋代的陆法言是陆羽的远祖,此说不无道理。明人刘源长,字介祉,淮安(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其子谦吉于康熙十四年(1675)刊刻刘源长晚年遗作《茶史》,作序的陆求可自称“家姻晚生”,对陆羽本姓“陆”毫不怀疑。南宋陆游在诗中说“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诗人姓陆,自与陆羽联宗,以“江南桑苎家”自诩。这说明大诗人陆游对陆羽本姓“陆”也毫不怀疑。
问:关于陆羽的死年有无新说?
答:关于陆羽卒年,《新唐书. 隐逸》说陆羽“贞元末卒”。欧阳勋先生据此定为“贞元二十年(805),72岁。冬,病逝于青塘别业”(欧阳勋《陆羽研究. 陆羽生平大事年表》),学界一般认同。湖州的丁克行先生另有新说:他援引乾隆刻本《湖州府志》中的一句话:“唐陆羽《水品》:金、盖故多云气,乙酉三月携伴晓入山观望。……”,查《我国历史纪元表》,知陆羽一生可能经历两次乙酉年,即唐天宝四年(745),时年14岁;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时年73岁。“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贞元末”的下限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故此,他认为陆羽的卒年应定为永贞元年(805)冬。无独有偶,1987年浙江嵊县发现“沙门鸿渐”撰写的《唐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铭并序》,墓主人卒于永贞元年(805)九月十日。嵊县的袁六桥先生认定此碑文系陆羽所撰(1987年9月《文物报》,1988年《陆羽研究集刊》转载)。否定袁说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永贞元年陆羽已作古;二是陆羽不是“沙门”也从不自称“沙门”别人也不称他为“沙门”。我觉得将陆羽的卒年问题还有讨论的余地。
问: 陆羽究竟有多少称谓?
答:古人的称谓复杂,幼有名,长有字,有雅号和绰号,还有地望称、官衔称、排行称等。陆羽称谓有多少呢?有学者统计为20个。笔者据诸多诗文和史料,如《全唐诗》、《唐国史补.& 陆羽得姓氏》、《新唐书.隐逸》、封演《封氏闻见记》、赵璘《因话录》卷2《商部》下、《全宋诗》、欧阳修《集古录.跋》、宋代秦再思《洛中纪异录》、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 陆羽》卷3、《上饶县志.寓贤》、《千镇驿志》、《无锡县志》、《广信府志》、董逌《跋陆羽点茶图》等典籍,得出最新统计数:历代对陆羽的称谓共有34个之多。大名陆 羽;小名和昵称疾、渐儿;字鸿 渐;排行称陆季疵、陆 三;官衔或职位称陆文学、陆太祝、茶博士、茶山御史;地望或居所称竟陵子、竟陵翁、东岗子、东岗村、桑苎翁、楚客、楚人、东园子、东园先生;身份尊称陆子、陆生、陆君、陆先生、陆处士、陆山人、陆居士;年龄称广宵翁、陆叟;雅号和尊号甘草癖、茶癫、茶仙、羽仙、茶神、圣人、茶圣。
问:陆羽是不是一个和尚?
答:陆羽不是和尚。陆羽不入佛门而熟悉佛法,不是禅僧而善解禅理。他一生亲近禅门,三十岁前居竟陵时,那一带禅风鼎盛,毫不奇怪。陆羽亲近禅门受益匪浅。禅宗的“淡泊”为他的茶道理念注入了思想营养,禅学“斗机锋”时敏捷的应答和富哲理的思辨色彩,为他的伶人生涯铺垫了艺术表演基础。多年的寺院生活养成了他安贫若素和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格。关于陆羽身份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杭州的钱时霖先生认为“陆羽原是一个小和尚,由于种种原因,在他11岁时,离开了寺院,从邹夫子读书,以后广交诗人、文人,著书立说,并成为隐士,而同时他是一位僧人。”(钱时霖《陆羽轶文及随想》,见《陆羽茶文化研究》第四期)陆羽当然是“儒者”、“隐士”,但说“同时他是一位僧人”就难苟同了。钱先生确认陆羽是“僧人”的举证有七条,不外乎是说陆羽“常诵佛经”、喜与僧人往来、常住寺院、过独身生活、有僧人的心态、死后和诗僧皎然葬在一起、死后有复州一老僧“云是陆弟子”……所以认为《宋史》称陆羽为“僧”应该是有根据的。钱先生以“随想”命题,说明因缺乏史料的支撑他也不敢肯定陆羽就是僧人。我还可举出例子“支持”反方的辩论,例如:南宋杨万里《题陆子泉上祠堂》(《诚斋诗集·朝天续集》卷31)一诗,竟说“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作者认为陆羽是和尚,所以说陆羽“吃素不吃荤,饮茶不饮酒”。在陆子祠堂内,许多僧人都来参拜这位茶仙。但
有一个明确的事实:历代墨人骚客从不认为与佛特别有缘份的陆羽是个和尚。童承叙《题〈陆羽传〉后》云:“夫羽少厌髡缁,笃嗜坟素,本非忘世者。”他不认为陆羽做过小和尚。陆羽去世后,唐代诗人皇甫曾写了《哭陆处士》,诗中说“汉家遍访道,犹畏鹤书来”,似乎死的是“道者”陆羽。若陆羽是个和尚,皇甫冉不会刻意渲染“道家气象”。陆羽去世后,唐代苦吟诗人孟郊写了一首《送陆畅回湖州因凭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中说“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皎然称“禅”,陆羽称“翁”,一僧一俗,泾渭分明。钱文所引唐代高僧齐己上人《过陆鸿渐故居》中“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两句诗,恰巧说明陆羽陆羽不是和尚,“佛书”不是他宗教信仰中理应尊崇的非读不可的“宗经”。南宋洪咨夔《作茶行》(《平斋文集》卷7)中说“太一真人走上莲花航,维摩居士惊起狮子床。……桑苎翁,玉川子,款门未暇相倒屣”,道教神祗太一真人和佛门的维摩居士都来饮茶了,陆羽、卢仝也来饮茶了,似乎陆羽又成为了在茶事中的代表人物,代表儒教与僧道人物共品香茗。其实,佛门从不认为陆羽是个标准的僧人。湖北天门西塔寺僧众在1933年重刻了《陆子茶经》,新明禅师写了一篇颇有禅味的序,序中对陆羽有一段十分精到的评语,曰:陆羽“非僧非俗,亦僧亦俗。无僧相也无无僧相,无俗相也无无俗相。……茶经亦当粉粹,虚空杳杳冥冥而不尽然也。茶之为经,无翼无胫,不飞不走,而亦飞亦走。空仍是色,则又不得不染之楷墨。”这一段话算是说透了陆羽的身份,也算得上是最权威的评定。
问:您对《陆文学自传》的真实性怎样评价?
答:关于陆羽的史料,较为完整的年代也较早的是载于《全唐文》卷433和《文苑英华》卷793的《陆文学自传》,此文著于“上元辛丑岁阳秋二十有九日(761年12月30日)”,陆羽时年28周岁。他这年写自传是有缘故的:一则,按农历计虚岁的习惯他已交“而立”,有必要回首前半生,做个人生小结;再则,他已离开故土,要移居湖州,开始新的生活,有必要回首作为一个“竟陵人”的生活经历,做个人生小结。《陆文学自传》的发现者是北宋的文学家欧阳修,他搜集到的是井石上的拓本或抄本,刊于《集古录》一书中。原题为《陆文学传》,下注时间为“咸通十五年(874)”,欧阳修撰后题跋云:“右陆文学传,鸿渐自传。”《湖北金石志》卷7载:咸通十五年(874)闰四月,在陆羽诞辰70周年之际,竟陵郡举办了纪念活动,有《陆鸿渐煎茶碑》立于陆子井旁,碑文云“唐刘冥鸿书陆羽自叙也”,刘虚白为其自传作赞,李阳冰作像赞其后叙。碑文说是“陆羽自叙”,其实已经过唐末文人的加工,因此而引发了关于《陆文学自传》真伪的争论。晚唐、五代诗僧、茶僧齐己(857--938)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由江陵龙兴寺东游竟陵,驻锡西塔寺,凭吊陆羽遗迹,作《过陆鸿渐旧居》,诗中云:“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于初。”诗题下注:“陆生自有传于井石。”齐己游竟陵陆羽故居所见到的碑文估计就是这篇《陆文学自传》。唐元和四年(809)以后任过复州刺史的周愿,一个耄耋老者,作《三感说》。他是陆羽的好友之一,曾彼此称兄道弟。贞元五年(789),二人曾同在岭南节度使李复幕府为幕僚,李复是陆羽恩公李齐物大人的儿子。《三感说》称赞陆羽光辉的一生。文中提到“羽自传竟陵人,当时羽说竟陵风土之美,无出吾国”,说明陆羽在大约30岁之前,确曾写过自传,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后来见到的《陆文学自传》却无关于竟陵“风土之美”的字句,说明此文系代庖者所为。代庖者基本忠于《陆羽自传》原作,时间止于“而立”,“自述”前半生,主要是在竟陵的生活经历。大概行文时意犹未尽,不将陆羽的成就说完全,终觉遗憾,于是文末补入陆羽的8种著作名,其中多数肯定地说是陆羽迁居湖州后所作。肯定地说,陆羽的“自传”经人加工过的,而且这个代疱者不顾事件的逻辑性,留下漏洞让后世人疑虑顿生。我赞同朱自振先生的见解,他在《茶史初探》一书中写道:“ 陆羽写过自传是肯定的.....从现存的《陆文学自传》必然保存有《陆羽自传》较多内容这点来说,我们与其否定他是陆羽所写,不如承认它是经过后人改动或掺杂的陆羽原作为好。”
问:陆羽有官瘾吗?
答:陆羽想做官但没有官瘾。陆羽移居湖州之前,曾在竟陵幕府工作。移居余杭、湖州时一门心思想的是考察全国茶事和著《茶记》、《茶经》,既不想谋求一官半职,也早已断了科考的念头。但陆羽还是“一生中愿意在六七位地方长官帐下做一个幕僚的差事”(寇丹《走下神坛的陆羽》,见《陆羽与&茶经&研究》)。我认为陆羽的几次“出山”是一种“友情的体现”和“事业的需要”,而不是做官的瘾发了。事实上“幕僚”只是古代的“公务员”,干活的人,算不得官。中国是“官本位”的社会,又实行的是文官制度,特别是唐代,朝廷重要官吏几乎都是文人雅士,作为一介诗人的陆羽交的朋友多是达官显宦,他不会一概地反对当官,也不会故作姿态显示自己的清高。因此嘲弄陆羽“宁可以一个‘不就’换取一个‘不羡’的美名隐居”,并称之为陆羽的“精神胜利方式”(寇丹《走下神坛的陆羽》),我认为这在苛求古人,忽视了唐代文人的价值标准,很难苟同。
问:陆羽游历天下并进行茶事考察,首先考察的是什么地方?
答:首先考察的是荆巴茶文化区。陆羽所在的竟陵郡属山南东道管辖,他的茶事考察自然是由近及远,由山南东道开始。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也认为:“在安史之乱以前,陆羽为撰写《茶经》和其他一些著作,就考察了剑南和山南的有关地方;安史之乱时,陆羽正好在金州或光州调查。”(朱自振《茶史初探. &全唐诗&中的陆羽史料考述》之第4小节)唐代的山南东道其地域范围包括今之川西、鄂西和陕南等地,即秦岭之南、云贵高原之北的广大地区。秦岭在唐代首都长安之南,故有“山南”之谓。这个范围包括古代荆襄茶区、川东茶区和陕南茶区。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上古文献统计表明:在诸子百家中,《庄子》最爱谈神农,而《庄子》多是荆楚文化的写照,可以推知:神农的传说源出荆楚之地,亦即古代巴人的栖息之地。关于荆巴地区茶叶的种植情况及用茶情况,《茶经》有记载,《一之源》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陆羽在巴山峡川发现的是原始野生大茶树,对其植物学特征作了准确而形象地描述。陆羽的发现要比印度阿萨姆所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早1000多年。《茶经.七之事》引《桐君录》云:“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茶经.七之事》引《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夷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地区,黄牛山在宜昌北80里处,荆门山在宜昌东南30里处,女观山在今宜都县西北,望州山在宜昌之西。宜昌在三峡出口,唐代属峡州管辖。至唐代,荆巴茶区的茶风鼎盛,《茶经.六之饮》描述中唐饮茶习俗时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荆巴地区的人是怎样喝茶的呢?《茶经. 七之事》引述三国时魏人张揖所撰的《尔雅》中说:“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陆羽或许亲自领略过荆巴地区古老的茶俗。陆羽一路鉴茶评水,做了笔记,数年后,在定稿后的《茶经.八之出》中写道:“山南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谷)。”陆羽还在金州品尝了汉江中零水。中唐著名茶学家张友新写过一篇《煎茶水记》,文中提及鉴别天下名水的《陆氏榜》,天下20种名水,汉江榜上有名,陆羽的结论是:“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在峡州(因长江三峡口而得名,治所在夷陵,在今宜昌西北)品扇子山下虾蟆口水,评为第四。《茶经.八之出》用来作比较研究的茶区主要是山南道,然后是淮南道,复次是浙西道。使用次数是:山南道:荆州5次、金州4次、襄州4次、梁州3次、峡州2次、衡州2次,共计20次;淮南道9次;浙西道3次;剑南道1次。不难看出,《茶经。八之出》基本上是以山南茶和淮南茶为标准样,评定全国茶叶品质。陆羽最先考察的是山南道茶区。
问:您认为陆羽著《茶经》是为了“逃名”吗?
答:陆羽移居著名道教圣地茅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途径鄱阳,拜见刘长卿,刘长卿作《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一诗送别,诗中说陆羽“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其实刘长卿并不认为陆羽是无理想、无追求的平庸之辈,相反的,他对陆羽的事业表示欣赏,给予支持。明人冯时可《茶录》中云:“鸿渐伎俩磊块,著是《茶经》,盖以逃名也。示人以处其小,无志于大也。意亦与韩康市药事相同,不知者,乃谓其宿名。彼羽恶用名,彼用名者,且经六经,而经茶乎!”他把陆羽描述成一个“山中高人”,研茶艺、著茶书不是“入世”而是“出世”;不是关注国计民生,而是明哲保身;不是翱翔长空的鸿雁,而是蜗居一隅的无名鼠辈,其实大谬不然也。观陆羽一生的作为,他是积极进取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隐士”、“高人”。他所交的朋友多是达官显贵,或者是声名赫赫的墨人骚客,都是事业上的强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陆羽能不受影响?陆羽可以小视金钱却不能轻视名望。他要与那些高层人士平等对话,金钱地位上不去,那就只好靠学问上档次。经学非他所长,他便做个杂家。他对自己的一生有明确的定位,且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包括读书、游历、社交、稼穑、家居、婚姻。他的云游是为了广泛收集资料、开拓视野以广见闻,而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他的隐居是为了潜心研究学问、排除干扰著书立说,而不是消极遁世博取一生清名。
问:陆羽的青塘别业新居落成后的一个春日,“权明府”自君山宦游来湖,在皎然的陪同下,造访青塘别业,皎然作《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以志其事,诗中“权明府”究是何人?
答:此有几说:一说“权明府”是时任义兴太守的权德舆,“当时由皎然陪同权德舆寻访陆羽”(丁克行《陆羽在湖州》,见《中国茶文化》1993年第4期)。权德舆生于乾元二年(759),青塘别业于大历十年(775)落成,时年皎然年近60岁,陆羽43岁,而权德舆时乃16岁的少年。不在同一年龄段,皎然不大可能作陪,此说难以成立;一说“权明府”是权德舆的父亲权皋,他是唐天宝间名士。安史之乱时避难洪州,后移居润州丹徒。当时颜真卿任浙西节度使,“表皋为为行军司马,召拜起居舍人,固辞”《新唐书.& 列传.& 卓行》)。陆羽乾元二年(759)出游去丹徒,有过见面的机会。权皋由义兴任上解职后隐居君山,值青塘别业落成之时前来造访;一说是权德舆的三十叔父义兴(宜兴)县令权叔明,“春日,权德舆的三叔父义兴(宜兴)县令权叔明慕颜真卿、皎然和陆羽之名,从宜兴君山宦游来湖”(罗家庆《湖州陆羽故居青塘别业》,见《茶苑撷英》)。权叔明应为“三十叔父”,权德舆写有《送三十叔赴任晋陵》一诗。后二说值得进一步考证,我认为“权明府是权德舆的父亲权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问:您对陆羽《六羡歌》及其中的“西江水”作何理解?
答:《六羡歌》收入《全唐诗》原题为《歌》,题下注曰:“太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此歌。”唐李肇《国史补》云:“异日,(羽)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
明人陈继儒《茶董补》引《陆羽小传》云: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处,闻师亡,哭之甚哀,作诗寄怀。”诗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全唐诗》卷308)诗中的“西江水”,清人刘源长《茶史》云:“西江水:蜀承天府景陵县。汉竟陵。隋复州。五代竟陵。”引《六羡歌》“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景陵’城下来”,《全唐诗》作“竟陵”。显然,“西江水”是陆羽的故乡河、母亲河。今人对“西江水”多解:一说是指天门县河姜家河到截河口的汊水河段,长约3里,古称“西江”(清乾隆《天门县志》);一说是泛指西边流来的长江(刘湘松《“西江水”别解》,见《陆羽茶文化研究》第13期);一说“是南禅宗的代称”(寇丹《再论陆羽的“西江水”》,见寇丹《陆羽与&茶经&研究》)。著者认为:前一说颇有道理,“西江水”这一“意象”是指宜于煎茶的故乡的河水,也代指绵绵不尽的乡情,其中包括对恩人智积禅师的怀念。从陆羽的艺术旨趣和行文风格看,他追求雅俗共赏,该诗直抒胸臆,简直就是古代的白话诗,言“西江水是南禅宗的代称”,深长思之,似无此奥旨。明人陈继儒之说也不太切合诗意,深长思之,虽是“寄怀”却无凭吊之意。关于《六羡歌》,有必要在此谈谈著者的见解。诸多学者多以此为据肯定陆羽“不爱钱财不爱官”,高风亮节。著者认为,诗意如此,但陆羽未必能超然。就陆羽个性而言,是不适合做官的,但为了他的茶学事业而知难行难,所以六入幕僚(其中还包含友情支持)。用当代语言来表述:“这是工作需要!”他需要筹措巨额“课题费”,他需要得到官方的理解和支持,他需要依靠官方“转化科研成果”。他必须承认“官本位”的社会架构。贬陆羽说他有官瘾,抬陆羽说他“四不羡”,皆有苛求古人之嫌。面对唐代的大环境、大气候,知识分子多有青云之志,陆羽亦不例外。除了茶坛和文坛,无论官场或情场,陆羽都是一个“边缘人”,或者身入心不入,或者心入身不入,总是在“出世”与“入世”间游移不定。他的两不受封或者试图表明一介文人的淡泊,但绝非蔑视金钱利禄。在这一点上他深受“缁素忘年之交”的皎然先生的影响,与颜真卿的彻底“入世”和张志和的彻底“出世”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同的。陆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他有理由选择独特的活法。评价古人不可简单化,亲近达官贵人未必人格卑下,隐居山林不问政治未必高尚。陆羽一生都未能跳出名利场。
问:您认为李冶是陆羽的红颜知己?
答:对,李冶的确是陆羽的红颜知己。陆羽和李冶之间究竟有无关系?是什么关系?学界有下列四种看法:认为他俩“无关系”,有“一般关系”,有“亲密朋友关系”,有“恋爱关系”。我认为他俩是最后一种关系。陆羽儿时寄居李孺公家是可信的。寺院出于积善的考虑收畜弃婴,后又交付俗家养育,这是情理中事。“据近人楞阁严主所考,他认为陆羽作为弃儿,由龙盖寺积公禅师拾于竟陵西湖之滨,寄养于李冶家。李冶之父李公,与积公禅师为方外之交,平时双方互相过从,素称莫逆。李公原籍吴兴,是一饱学儒士,做过大府官僚,因刚直不阿,一生坎坷,后因时局动乱,索性辞官,卜居竟陵隐居不仕,独善其身。所生一女,取名季兰,迎其母意,又叫秀兰。陆羽寄养李家,曾由李公取名季疵。”(欧阳勋《陆羽研究.&& 陆李情深》)我们尚不知楞阁严主此番话有无史料依据?是正史或是野史?是古代演义或是今人杜撰?但就其事理逻辑和有关史料考量,此说纵“查无实据”,也“事出有因”,故为多数学者认同。陆羽与李季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由此生发出一段恋情,也是情理中事。陆羽在安史之乱时流落江南,可能有千里投奔已迁回老家乌程(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南)的恩人李孺公之意。但当年青梅竹马的女友李季兰却已遁入空门,寄居乌程开元寺。李季兰非等闲人物,美姿容,专翰墨,善弹琴,工诗词,有“诗豪”之誉。《唐才子传》卷2云:李冶“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嫁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时往来剡中,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她交友甚多,“尝会诸贤于开元寺”。这位风流女冠置身滚滚红尘,大写情诗,代表作《相思怨》哀婉感人,类似的情诗有《寄朱放》、《送韩揆之江西》、《得阎伯均书》、《听萧叔子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感兴》、《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结素鱼贻友人》、《春闺怨》等等,多是闺怨相思之语,全无道家气象。得到过李冶赠诗的男性有皎然、陆羽、刘长卿、朱放、崔涣、闫伯均、韩揆、萧叔子、朱泚等,个中地位最为低下的是陆羽。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评论道:“士有在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斑姬则不足,不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也。”此后许多年,李冶、薛涛、鱼玄机三人并称,史称唐代“三大女冠”,三人皆摩登新潮,风流浪漫,实则是大唐的“高级妓女”。陆羽来到湖州,自然是要与青梅竹马的好友李季兰相见的。但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会无情地将人重新塑造。20余年后的李季兰简直判若两人!作为一个风流才女,她的闲云野鹤的生活方式、豁达开放的作派和令仕宦骚客倾倒的艺术修养,极易使她成为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的玩偶或公众情人。她的情欲可以从全社会里寻求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石榴裙下不乏慕名而来的寻欢者。对于在寺院长大的陆羽来说,李冶的风流放荡将是他“吴兴寻梦”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陆羽一定会从李冶的诗作中去了解久违了的“季兰姐姐”。我们不妨站在陆羽的角度上想想:当他读到李冶那些浪漫的的情诗他能不疑虑顿生?能不搬倒醋葫芦?陆羽当时的惊愕可以想见。按今之语汇该称李冶为“乱爱专家”,“情爱”简直成了她可以随时添加的价廉物美的佐料,这位风尘女子早已将“爱情”透支。李冶玩世不恭,好出风头,也爱玩邪的,如刘长卿患有“疝气”,那是一种不便启齿的男性病,李冶就敢拿男人生殖器官的毛病开玩笑!凡是庄重君子对李冶都会有如下看法:这个女人虽为闺阁英秀,然无闲净之容;铅华膏泽,多鲜饰之态。观其诗作,文辞丰丽而纤秾,然意不足取,多叙久旷之情,导淫奔之约。浮艳委托之心,终不能尽。陆羽有自己的个性,他不会像湖州那些文人雅士那样同李冶逢场作戏。陆羽是否原谅了她的荒唐,是否改变了她生活的轨道,不得而知。建中元年(780),48岁的陆羽在《茶经》付梓后,往太湖探望卧病的李冶。李冶作《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以抒情怀,诗云:“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一句“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道尽了爱的失落感和人生的无奈。年近半百的李冶已过了拥抱激情的年龄。陆羽爱事业胜于爱美人,他注定是四处漂泊的一生,而她李冶不能“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她有两种选择:要么守住温馨的家长相厮守,要么当单身贵族自由自在地了其一生。李冶自然要选择后者。陆羽不愿与一个放荡的女子结秦晋之好,李冶也大概不愿以一个公众情人的乐妓形象与儿时好友平等交往。陆羽在爱神面前徘徊不前,乃至麻木不仁,于是造就了一个孤独的陆羽,他终于还是“终鲜兄弟,绝无后嗣”。
问:陆羽为御史大夫李季卿表演茶艺受辱并著《毁茶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答:永泰二年(766),陆羽去扬州,正值御史大人李季卿宣慰江南,下榻于扬州临淮县馆。李季卿到了江南扬州,知“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 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引湖州刺史李季卿语)召陆羽至临淮县馆煮茶。说明李季卿对陆羽是尊重的。但陆羽“身被野服,随茶具而入”,于是季卿“心鄙之”,陆羽愤而著《毁茶论》。《封氏闻见记》中有一段重要的记载:御史大夫李季卿召陆羽煮茶献艺,“羽衣野服,携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此事记载颇多,矛盾之处也多。宋代文学家陈师道在《茶经.序》中云:“史称羽持具饮李季卿,季卿不为宾主,又著论以毁之。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用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而下也。”明人李维桢《茶经.序》中云:陆羽他书不传,“独传《茶经》,岂以他书人所时有,此为奇长易于取名。如承蜩、养鸡、解牛、飞鸢、弄瓦、削锯之属,惊世骇俗耶。李季卿直技视之,能无辱乎?”史载:李季卿“性豁达,善与人交,在朝务以推贤进士为务,士以此多之”(《毗陵集》卷11)。据《封氏闻见记》和《煎茶水记》资料分析,李季卿爱品茶也爱品水,他轻视陆羽绝非因陆羽“业而下”,或以“奇长”沽名钓誉。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录》中记载:有淮阴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界后起之秀、档次不高的常伯熊听御史之召鼓舞雀跃,认真地将自己包装一番,“着黄被衫,乌纱帽”,然后去给达官贵人们表演茶艺。知晓公门礼仪的陆羽竟大不冽冽地“身被野服,随茶具而入”。后来“鸿渐游江介(江淮地区),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说明陆羽通过结交名流,长了见识,有所醒悟,觉得自己当时的确有失雅士风度和社交礼仪,所以“愧之”,愧悔之下愤而著《毁茶论》。《毁茶论》究竟说些啥呢?陆羽是否主张毁掉一切茶事呢?无史料可查,这一切皆不敢妄加揣测。明人陈继儒作《茶董小序》云:“今旗枪标格天然,色香映发,岕为冠,他山辅之,恨苏、黄不及见。若陆季疵复生,忍作《毁茶论》乎?”照陈继儒的解释,陆羽似乎是因无好茶而要“毁茶”,据此推知,《毁茶论》大概是专讲茶艺,包括精茶、真水、活火、妙器诸项目,某一项“不到位”就会“毁”了优雅美妙的茶事。南宋周必大《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宋诗钞·省斋集钞》)云:“暮年桑苎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作者的理解是陆羽一怒之下“毁”了《茶经》认为唐代陆羽之所以著《毁茶论》,是因为他没有到过福建。如果陆羽当年能去福建,看到那里有这样好的茶叶,他就不会写《毁茶论》了。陆羽个性“褊躁”,盛怒之下走极端也是可能的,但不会真正主张毁掉茶事,因为毁了茶事就是毁了陆羽自己的事业。此后发生的事也决不会让陆羽因羞愧而毁掉他的心爱之作《茶经》。
问:“陆羽茶具”是唐代的大众茶具吗?
答:不是。唐代以前是茶具与食器混用,即用煮饭的锅釜代替煎茶器,盛饭的碗代替饮茶器。从唐代茶诗中可以得知的饮茶器有:茶碗、注子、茶瓯、盏、杯、茶樽、茶瓶。唐代饮茶器具主要是瓷壶和瓷碗。陆羽的贡献是呼应中唐悄然兴起的“茶具热”,兼顾唐代各个阶层的审美情趣和品茗需要,创制了一套“陆氏茶具”,并载入《茶经·四之器》。按其功用可归为8类,即:1、生火用具5种,包括: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2、煮茶用具3种,包括鍑(釜或锅)、交床(胡床)、夹;3、调茶用具4种,包括纸囊、碾和拂末、罗合、则;4、水具4种5件,包括水方、漉水囊、瓢(牺杓)、竹夹、熟盂;5、盐具2种,包括鹾簋、揭;6、饮茶用具2种11件,包括碗(一般是青瓷或白瓷,10只)、札;7、藏陈用具3种,包括畚、具列、都篮(在《封氏闻见记》中称为“都统笼”;8、清洁用具3种4件,包括涤方、滓方、巾。唐代茶具并不限于陆羽《茶经·四之器》的规范,如上流社会使用的是金银茶具,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套茶具。此为天璜帝胄、达官贵人们使用的高档茶具。“陆羽茶具”
属唐代中档茶具。就品类而言,有29种40件;就重量而言,一套茶具全入都篮,重约百斤;就制作材料而言,有银、生铁、锻铁、生钢、熟铜、泥、石、白瓷、青瓷、海贝之类金属和非金属物质,有青竹、葫芦、棕榈皮、剡藤纸、木漆、白蒲、鸟羽、绢、粗绸、油布之属,所用木料选用槐、楸、梓、茱萸、桔、梨、桑、桐、柘、桃、柳、蒲葵、柿心之类。封氏言:“楚人陆鸿渐……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下面的话便是“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什么是“好事者”?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赶时髦的人”。当时有条件赶这个时髦的只能是“王公朝士”,即有钱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僧道雅士,至少是唐代的“中产阶级”。来自下层社会的陆羽虽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造价不低的“陆氏茶具”,自己也明白,他的“陆氏茶具”百姓难于接受,所以他见机而作,来个区别对待,以免因茶具而废了大众茶事。《茶经·九之略》写道:“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金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夹、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未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藤跻岩,引絙入洞,入山口炙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夹、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则都篮废。”一连续讲了六个“废”,但废的不是茶事,而是讲茶具的损益。他写了《茶经》也怕人生搬硬套,这种损益是为了顾全大众茶事,认可一般平民茶人可使用低档茶具。唐人饮茶用器倒也不拘泥24事,如喝茶用碗也用杯、瓯、瓶、樽、盏,煎茶用鼎也用瓶、铛、锅。低档茶具的特点是价廉、不成套。作为茶神陆羽也不肯屈从大众茶事而废了他的精心创造,《茶经·九之略》又补了一“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由此可见,“陆氏茶具”是为唐代的“中产阶级”设计的“中档茶具”,在其上有高档的“唐宫茶具”,在其下有低档的“大众茶具”,唐代茶具大体就分为这样三类。
问:陆羽有《名水榜》,他确曾排定天下的名水吗?
答:陆羽《名水榜》见于唐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煎茶水记》的作者张又新,字孔昭,唐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进士第一,官左右补阙等职,先后党附李逢吉、李训,终于左司郎中。其父张荐,工部侍郎、御史大夫,颜真卿赏其才,与陆羽有过交往。应当说,张又新对陆羽会有间接的了解,他的《煎茶水记》有夸张失实之处,但事出有因,不会是凭空杜撰。《煎茶水记》道其来龙去脉云:元和九年(814)春季的一天,他和朋友们相约于长安城内的荐福寺,他和李德垂先到,在寺内“玄鉴室”厢房内休息。这时一个江南和尚也来到玄鉴室,落座,身旁放着一个书囊,里面有几卷书。他借来翻看,“文细密,皆杂记”,卷末题为《煮茶记》,里面载有李季卿与陆羽在扬子驿品水的故事及陆羽而论天下名水的故事。这便是“陆氏榜”的出处。据《煎茶水记》所言:陆羽曾对湖州刺史李季卿说过,天下之水,楚水第一,晋水最下,详而论之,则有二十等。张又新又获知,已故刑部侍郎刘伯刍也开了一份排名录,不妨称之为“刘氏榜”。明人田艺蘅,字子艺,号品岩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约生活于明嘉靖、隆庆和万历初这段时间。嘉靖三十三年(1554)撰《著茶小品》,对《陆羽名水榜》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文中说:“刘伯刍、李季卿论水制宜茶者,则又互有异同;与陆鸿渐相背驰,甚可疑笑。”明人徐献忠(1493——1569),字伯臣,号长谷翁。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奉化知县。以文章见节名。嘉靖三十三年(1554)著《水品》2卷,内云:“余尝著《煮泉小品》,其取材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每阅一过,则尘吻生津,自谓可以忘渴也。……陆处士品水,据其所尝试着二十水尔,非谓天下佳泉水尽于此也,然其论故有得失。”孰为天下名水?陆、刘、张三人意见相左,仅以第一名而言:陆羽推崇的庐山康王谷水帘水在“刘榜”中名落孙山;刘伯刍推崇的扬子江南零水在“陆榜”中名列第七;张又新推崇的桐庐严陵滩水,在“陆榜”中叨陪末位,刘伯刍又不提起。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桩公案引起了后世文人的兴趣,卷入孰为天下第一名水的争论中。卷入争论的有宋代古文大家欧阳修、宋徽宗赵佶、明人田艺蘅、清人汤蠹仙等人,各有专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卷入“品水公案”的历代茶人还有钱椿年、顾元庆、孙大绶、张源、高濂、俞樾、朱权、许次纾等人。最终是清乾隆皇帝用“称水法”一锤定音,确认北京玉泉水为钦定“天下第一泉”,并亲撰《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自此息了纷争。历时千余年的名水之争若源于一个子乌虚有的“陆氏榜”那古人也太傻了。
问:陆羽对创建中国茶道的贡献该怎样评价?
答:说陆羽创建了中国茶道评价太高。实事求是地讲, 陆羽只是整合了大唐茶道,从而为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夺目的篇章。唐代的文化大背景为中国茶道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代的税收(榷茶制度)、商贸和贡茶制为中国茶道的创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唐宫茶风的形成为中国茶道的创立提供了政治基础,——这三点十分重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茶与三教间的单向结合,分别产生了儒教茶、道教茶、佛教茶。这三种茶文化呈现不同的格局:儒教茶重礼法、重功利、重现实人生,故以茶正纲常、序人伦、行教化、图享乐,并以内省为境;道教茶重自然、重养生、重无为,故以茶载道、延生、逃世,以悟为境;佛教茶重道德、重清规、重茶艺,以饮茶为出世之途、和尚家风,故以禅为境。(丁文《茶乘》)大唐三教并用的国策促使三教茶靠拢,并逐渐融合为统一的“大唐茶道”。毫无疑义,“大唐茶道”的源头基因是儒、道、佛三教文化,三教合流的推动者是大唐士子——一个特殊阶层。茶文化发展的态势在呼唤一个杰出人物集其大成。这一历史重担经历史的挑选而落在陆羽的肩上。而陆羽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能担当此任。陆羽广交朋友,有官吏,有士子,有僧道,一块品茶,一块吟诗,相互唱和,相互提携,完全是一种以三教文化为指归的文化氛围;他喜游历寺院道观,品尝僧道茶;他躬身实践,与茶打了60余年交道,研究和考察宗教茶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他“精行俭德”的茶道思想。陆羽作为儒生亦不弃释道,他是半个僧人,又是道士、女冠的密友。他所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体现中国释、道、儒各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结。广德二年(764),陆羽设计的风炉,型制以均衡为美,从各方面表现“中和”这一理想境界的追求,有明显的推行“茶道”的意图。式样古朴典雅,有情趣,给茶人以美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富有中国先秦文化的内涵,又具“当代”(指唐代)特征。陆羽虽将“精行俭德”写入《茶经》,但陆羽的重点是总结中国的茶科技,在“道”的方面并无透彻的说明,甚至《茶经》洋洋洒洒7000字竟对“茶道”二字不曾提及,倒是皎然先生将“茶道”二字写入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陆羽从事茶事考察数十年更多关注的是茶叶产业本身,即茶经济、茶科技、生活茶艺,他的代表作《茶经》亦不以义理的阐述为主,而侧重茶叶的种植和产出,茶叶的制作和煎饮“操作程序”,茶叶的历史资料。所以我认为:《茶经》是部划时代的农书,而不是“中国茶道”的发轫之作;陆羽的功劳是整合“大唐茶道”,而不是创立“中国茶道”。要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还很肤浅,其贡献还在皎然之下。
问:您认为“大唐茶道”及“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是什么?
答:美国人c·w·莫里斯在《开放的自我》中有句名言:“宗教为我们的生活规定了一种全面的模式,规定了一条遵循到底的道路。”中国人经历过一个宗教文明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儒、道、佛三教的分与合为特征。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内容,作为生活艺术的一个分支,深受三教文化的浸润。正是在三教合流与禅教一致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士子创立了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的文化底蕴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儒、道、佛三教文化。儒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儒教是国教,孔孟学说是统治思想,故佛、道二教皆不能与之抗衡。孔孟书中有“天道”、“大道”、“王道”、“中庸之道”、“恕道”、“达道”、“君道”、“臣道”、“父道”、“妾道”等等提法,按孔学所云,茶道是“必有可观者”的小道。儒教论“道”对中国茶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如茶道礼仪就与儒家的交往之道有直接的关系,它体现了孔孟一再倡导的礼法。道教是中国的土特产,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宗教,是中华民族的“族教”。鲁迅先生说:“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他告诉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要真正读懂中国人,透视国民性,就必须研究中国的道教。老庄关于“道”的思想使饮茶上升到很高文化层次:文化人饮茶悟道,坐而论道,探求最玄妙的哲理,宏观到“问天”,微观到“内省”。饮茶不仅仅是家居俗事,还成为文人雅事,甚至能创造一种茶境启迪哲人诗性的智慧,以平静冲和之态去宇宙、去社会、去心灵求索;文化人学习老庄,将饮茶引向自然主义,开辟饮茶文化的新境界;文化人厌恶俗世,或仕途不顺,便隐于茶,寄情于茶,忘情于茶,学老子出关,学庄子遁迹山林;文化人活得很累,心为物役,于是在茶中实现人性的解放,实现人生的超脱……如此数端,无一不关乎老庄之学,何况历代茶人更精研茶之义理,开掘茶文化之深刻内涵,竟发现饮茶是人类文化的“全息胚”,一杯茶水竟可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文艺、地理、民俗……有学者不无夸张地称之为“综合文化体系”。道家关于“道”的思想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核,贯彻这一思想的热衷老庄之学的士子,主要是儒士,他们不一定是道教信徒,但对道教大宗师老子、庄子的顶礼膜拜不次于道士们的虔诚,这一笔帐不能记在儒教的功劳簿上;又因道家不等于道教,记在道教的功劳簿上似乎也值得商榷。本书所言“道教茶”,多半是“老庄之徒”的创造,是“不在编”的道家弟子。佛教是外来宗教,大唐时期禅宗兴盛表明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业已完成。茶最早用于祭祀,有“无茶不祭”之说。在佛门,茶不仅用于祭祀。饮茶也是僧人生活习俗,后来茶礼竟纳入僧家法律强制施行。《百丈清规》对于刚出现的佛门茶俗的发展和巩固起了决定性作用。怀海制定《百丈清规》后半个世纪,佛门茶事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不再执着于驱睡悦志,也不止步于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僧人在饮茶中发现自己,见性成佛,向佛学和美学的最高境界--禅境靠拢。基于僧人对茶的认识,饮茶便进入山门,由泰山降魔大师“皆许其饮茶”到“百丈清规”,再到赵州从谂“吃茶去”,经几个发展阶段,饮茶已成“和尚家风”,为“茶禅一味”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三教合一,是从中唐以来的一股巨大潮流,三教合流的推动者是大唐士子——一个特殊阶层。这批人一般都有儒学的根底,自儒学起步,或一生都是粹然儒者,或自儒入道、或自儒入佛,或杂糅三教。当他们为大唐茶风所濡染而成为雅士茶人后,便将自己的思想灌输到茶事中去,以自己的理念去规范茶事。这样,大唐茶文化便顺理成章地融汇了儒、道、释三教文化,并构成了中国茶道“形而上”的主体。唐代是中国茶事与文化结合最好的时期。如以诗歌为例,唐诗在中国诗史上已登峰造极,仅据《全唐诗》的不完全的统计,唐代有150余位诗人著茶诗600余首。唐代文化人,喜欢以茶为诗为文,且涉及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品饮、贸易、纳贡,涉及品水、看火,涉及茶情、茶境、茶韵、茶礼、茶理,全方位地描写,使中国的文学艺术多了茶香风格。同时又赋予茶一定文化品位,使茶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饮料。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茶与三教间的单向结合,分别产生了儒士茶、道家茶、僧家茶。这三种茶文化呈现不同的格局:儒士茶重礼法、重功利、重现实人生,故以茶正纲常、序人伦、行教化、图享乐,并以内省为境;道家茶重自然、重养生、重无为,故以茶载道、延生、逃世,以悟为境;僧家茶重道德、重清规、重茶艺,以饮茶为出世之途、和尚家风,故以禅为境。(丁文《茶乘》)三教茶风在唐诗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大唐三教并用的国策促使三教茶靠拢,并逐渐融合为统一的“大唐茶道”,进而逐步形成在东方亚文化园中独树一帜的“中国茶道”。毫无疑义,中国茶道的文化底蕴是儒、道、释三教文化,不从三教文化入手,便无从了解中国茶道;因了三教文化的影响,中国茶道才成为一门内蕴很深的高层次文化,而有别于一般浮浅的物质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茶道才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连续性、实用性和雅俗共赏的特点而独具魅力。
问:陆羽是书法家吗?他的书法水平如何?
答:陆羽是个全才,他不仅是伟大的茶学家,还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孩提时期,“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由此可见,陆羽自小对书法就有浓厚的兴趣。天宝五载(762),竟陵太守李齐物资助陆羽去火门山学馆求学,师从邹夫子。据欧阳勋先生研究,邹夫子的字师从“二王”,即晋代书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陆羽正规地学习书法大概是始于火门山学馆。陆羽的书法多得益于名家的指导。他不仅师法名家,还能高屋建瓴地评点书法名家,写有《论徐颜二家书》(《全唐文》)、《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僧怀素传》(《全唐文》)等文章。这就说明陆羽不仅是书法家,还是书法评论家。既能挥毫创作书法作品,还对书法理论有所建树。同时也表明:颜真卿、徐浩和怀素对陆羽的书法造诣产生过重大影响。陆羽作《论徐颜二家书》(即《徐颜二家书》,现存仅64字),较短论长,著文写道:“徐吏部不授右军笔法,而体裁似右军;颜太保授右军笔法,而点画不似,何也?有博识君子曰:盖以徐得右军皮肤眼鼻也,所以似之;颜得右军筋骨心肺也,所以不似也。”文章立意明确:褒颜贬徐。陆羽的评论是深刻的、公正的,为世人认同。这篇文章也说明了书道的形似与神似、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怀素是书僧也是茶僧,他流传于后世的《苦笋帖》是书法珍品,也是重要的茶文化史料。陆羽旅居洪州时,完成了《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和《僧怀素传》。陆羽其所以成为书法家,与颜真卿、徐浩、怀素上人三位唐代大书法家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还有褚遂良、张旭、徐峤之、韦陟、欧阳询、乌彤等书法名家的间接影响。他对书法的见地可以从遗存至今的几篇书评文章中窥之,实际操作水平如何呢?明人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说,陆羽《茶经》手稿至宋代还流传于世,不仅仅是茶书,还供人当书法范本临摹。宋代有个叫苏云卿的人尝临之,评价《茶经》字体秀丽婀娜,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笔意。有则轶闻趣事云:上元二年(761),诗人刘长卿贬谪南巴而后北归苏州时,许多诗友前来苏州探望。陆羽偕皎然同行,皎然介绍他与名满京都的诗人、画家、禅者王维认识。王维与襄阳孟浩然十分友善,为纪念已作古的孟夫子,王维就在刘府为孟浩然作肖像画。画成,皎然推荐陆羽为画像撰书题记。要在王维的画上题款,是要具备一定水平和资格的。王维想:既是名闻遐迩的皎然先生所荐,此人必能担当!于是欣然允诺。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陆羽也当仁不让,欣然援毕恭书,那字真如“云烟腾纸上,龙蛇走笔端”,真是画好字也好,二妙齐备!(见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4《孟襄阳马上吟诗图序》)当时举座惊叹,史称“轰动一时”。宋《张洎集》云:“唐王维画孟浩然像,有陆文学题记,词翰奇绝。”陆羽在书坛的影响可见一斑。若陆羽当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一个白身是不可能进入大唐士大夫文化圈的;书画同源,古代的画家多半也是书法家,若陆羽当时没有一定的书法水平,岂敢在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的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先生的的画上题字!据唐人陆广微《吴地记》记载:陆羽在王维画上题字的事在苏州传为佳话。当时苏州永定寺正在修缮大殿,长老慕名恳请陆羽挥毫,陆羽为大殿书题“永定寺”三个大字,端庄秀丽、气势恢宏,书艺水平非同一般。所以我们要称陆羽为唐代的书法家。
问:陆羽是方志学家吗?他有哪些杰出贡献?
答:陆羽长达半个世纪的游历和他对地方历史的关注,使他又多了一顶熠熠生辉的桂冠:唐代颇有建树的方志学家。陆羽大约在天宝十三载(754)(时年21岁),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旅行生活。他长途跋涉,不仅仅为着考察茶事,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倍加关注。如谢清昼、崔子向《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所云“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全唐诗》卷794)。据《毗陵集》卷17记载:唐代文学家独孤及(725--777)刺常州时,吴锡令为整修惠山名胜,请来陆羽当顾问,独孤及言道:“有客竟陵陆羽,多识名山大川。”作为一个合格的方志学家,关注的不仅仅是现实的山川风物,思维还要向往古延伸,对一地文物古迹的掌握和鉴定是最重要的基本功。陆羽具备有方志学家的知识结构。大历八年(773),据皎然《兰亭石桥柱赞并序》(《皎然集》卷8)记载,这年春,大理少卿卢幼平奉诏祭会稽山(主峰在嵊县西北),邀陆羽同往山阴(今绍兴)一游,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古兰亭废桥柱”。皎然赞叹道:“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修地方志是中国保存和整理古老传统文化的一项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文化工程。《湖州府志. 凡例》云:“湖郡有专志,肇始于陆羽。”仅此一点,陆羽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就值得大书一笔。陆羽撰修了哪些“方志类”的书籍和文章呢?南京农大的朱自振先生和湖北天门的欧阳勋先生对此作过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陆羽撰修的方志书籍和单篇文章数量很多,大体划分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地方志:《吴兴志》、《吴兴图经》;2、列官志:《吴兴历官记》3卷、《湖州刺史记》1卷;3、人物志:《南北人物志》10卷、《江表四姓谱》8卷;4、山川志:《武林山记》、《顾渚山记》、《惠山泉碑》、《陆羽水品》1卷、《杼山记》;5、寺院志:《游惠山寺记》、《天竺、灵隐二寺记》。陆羽书目中还有一些虽非标准的志书,但可为志书提供原始资料,如《君臣契》3卷、《僧怀素传》、《唐五僧传》、《源解》(或《姓源解》)30卷、《洪州户曹笺事状》(赵璘《因话录》)等。陆羽对于完善志书体例也是有贡献的,或为“志”,或为“记”,或为“谱”,或为“传”;或为综合性的志书,或为一个方面的专志。各有规矩,各尽其妙。有以上成果,陆羽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方志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问:陆羽的《茶经》几易其稿?是在哪里完成的?
答:关于陆羽在何地完成《茶经》是有争议的。《吴兴志》记载:陆羽“初隐居苎山,自称桑苎翁。撰《茶经》3卷,常时闭户著书。”《陆文学自传》云:“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新唐书》卷196《列传.&&
陆羽传》记载:陆羽“上元初,更隐苕溪,阖门著书。”诸多典籍,众口一词:陆羽“初隐”苎山,“更隐”苕溪,隐居的生活内容或者目的是“阖门著书”。著什么书?《宋史》卷205《艺文志.&&
农家类》说著的是“陆羽《茶经》3卷又《茶记》1卷”。湖州丁克行先生考证结果认为:唐和唐以前,源自天目山之南的叫“苕溪”,源自天目山之北流经余杭的的叫“苎溪”或者“余不溪”。他因此否认陆羽在余杭隐居并著《茶经》3卷的说法。(丁克行《陆羽隐居湖州苕溪的史实确凿有据》,见《陆羽茶文化研究》第7期)余杭赵大川先生考证认为:余杭县在上元初年前数百年里,与乌程同属扬州越国,同为会稽郡。朱自振先生更认为:“古时所指的吴兴苕溪,其地不限乌程,在一定程度上,还泛指整个浙西。”(朱自振《茶史初探》)湖州茶文化专家钱时霖认为:古代浙西辖湖、常、宣、杭、睦、歙、润、苏8个州,“古时浙西的范围这么大,东西苕溪能包括得了吗?”此说有理。(钱时霖《陆羽在湖州写&茶经&》,见《陆羽茶文化研究》第8期)《陆文学自传》云:“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尽兴,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既然“苕溪”湖州和余杭皆有份,那么,此处的“苕溪之湄”
应是泛指,包括“余杭苕溪”和“吴兴苕溪”。“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这句话置于一段之首,是笼统地说明陆羽“上元初”之后去了哪里?若狭隘地理解为在“余杭苕溪”,那他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他“今之接舆”的反常的精神状态,说此事发生在在余杭似很强勉。因为陆羽在余杭只是小隐,时间暂短,又是二十七八的青年小伙,血气方刚,无重大挫折或者刻骨铭心的经历,出现如此情状大可怀疑;陆羽在余杭苎山和双溪两地居住时间大约在上元元年春天到冬天,不过大半年,其中还要两次搬家,还要熟悉两地环境,还要两次兴土木,因此,说陆羽大半年里两次“结庐而居”大可怀疑。也许,他可居寺院,可借住朋友家,可租屋而居。《陆文学自传》系后人根据陆羽自传重新加工而成。但代疱者很不高明,文字上留下多处破绽,文章结体无序,时间交代不清,显非出自大家之手。因其粗疏,为后人理解此文造成困难,后世学者对此文不能尽信又不能不信,还是要下一番鉴别功夫方能去伪存真。陆羽《茶经》究竟在何地完稿?实在难以确指。因为此文毕竟只有7000余字,只要构思成熟,若是一气呵成,也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因此,我们讨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探讨陆羽在何时何地有可能进入《茶经》的写作状态?何时何地有可能进入《茶经》修订再稿的的状态?上元元年(760)陆羽已完成全国大部分茶区的考察,作为著《茶经》的基础工程——《茶记》已基本完稿,所以,陆羽已具备著《茶经》的主客观条件。隐居余杭吴山双溪时间虽然暂短,完成《茶经》初稿是完全可能的。前面所举诸多史料也支持这一说法;同时,诸多史料也支持陆羽在湖州对《茶经》三易其稿而后付梓的说法。钱时霖先生其所以否定“陆羽在余杭双溪著《茶经》3卷”的论断,他主要依据的史料是清嘉庆戊辰年(1808)重修的《余杭县志》中的一句话:“唐陆鸿渐隐居苕霅著《茶经》其地。”
(钱时霖《陆羽在湖州写&茶经&》,见《陆羽茶文化研究》第8期)他引用了许多史料说明湖州有“霅”而余杭无“霅”,从而说明陆羽在湖州著《茶经》的唯一性。但他不反对“苕”包括余杭在内的说法。若我们在“苕”、“
霅”二字中间加一“、”号,岂不是可以重新理解为:陆羽著《茶经》其地在以“苕” 代指的湖州和余杭,在以“霅” 代指的湖州。以公元19世纪的地方志为主要依据,陆羽已作古1000年,这史料的时间也来得太迟了。我想,当时的情状是:陆羽在余杭苎山完成《茶记》1卷,接着在余杭双溪完成《茶经》3卷初稿(急就章,未必是3卷),然后夹策北行。他是应皎然之“约”“更隐苕溪”,此处的“苕溪”自然是指吴兴的“苕溪”,而不是余杭的“苕溪”了。著者基本同意欧阳勋先生的观点:“上元元年(760)(陆羽28岁),初隐居苎山(余杭近郊),自称桑苎翁,著《茶记》1卷。不久,寓居吴山双溪,品其路侧清泉,后世称陆羽泉,又称苎翁泉。秋,迁居乌程,史称‘更隐苕溪’…….。”关于陆羽上元初隐居和著《茶经》这段经历,目前有三说:一是“余杭说”,赵大川先生力主此说;二是“湖州说”,钱时霖、丁克行二位先生力主此说;三是“两地说”,欧阳勋、丁文二位先生力主此说。何说成立,尚待争论。陆羽的《茶经》究竟是几易其稿?何时何地著《茶经》?综合多方面的资料和一些学者的看法,我认为应作如下表述:1、陆羽于上元元年(760)隐居余杭苎山,开始整理自天宝十三载(754)至乾元二年(759)短短几年间茶事考察的沿途采访笔记,完成《茶记》1卷和《茶经》初稿。当时陆羽对全国茶区仅作了为时不长的5年考察,考察的范围局限于山南道、淮南道及浙西道的部分地区,足迹所至之处不到全国茶区的1/3。无论他当时的学识水平、资料的占有都不可能最终完成《茶经》的写作任务,而仅仅是极不成熟的初稿;2、安史之乱后,广德元年(764)春,隐居苕溪的陆羽精心设计铸造了一个新式煮茶风炉,并在这古鼎形风炉的炉脚上书“盛唐灭胡明年铸”7个字的铭文,篆体。次年,即广德二年(765)陆羽对《茶经》进行了,将风炉铭文写入《茶经》,是为二稿,并以手抄本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皎然先生严格要求陆羽,对他的操之过急有所批评,在《饮茶歌送郑容》一诗中对陆羽有所指责;3、大历十年(776),陆羽43岁,在参与修撰《韵海镜源》之后,修订《茶经》3卷,是为三稿;4、建中元年(780),陆羽48岁。历时28年之久的努力,考察了全国32个州,查阅了大批资料,引证了《吴志》、《晋书》、《宋录》、《后魏录》、《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及《永嘉图经》、《茶陵图经》、《夷陵图经》中有关茶的史料,左思、张载、王微、鲍令晖等文学家的作品及《尔雅》、《方言》、《世说》、《吴兴记》、《神异记》、《续搜神记》、《孺子方》、《枕中方》、《坤元录》等著作中有关茶的论述及轶闻趣事,最后一次修订《茶经》,是为四稿。这年《茶经》付梓。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以及制茶工艺、饮茶艺术、茶德茶风、茶之文化的综合性著述。这是一部富有创意的划时代茶学专著,是一部文学品位很高的茶文化发韧之作。美国威廉·乌克斯在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中指出:“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第一部关于茶叶之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
陆羽48岁《茶经》付梓后,作为茶学研究告一段落,但在其他学术领域,如方志、地理方面尚有发展空间,陆羽事实上也没有停止他的前进脚步,让生命的光辉黯然失色。美国威廉.& 乌克斯《茶叶全书》说:“陆羽晚年,处境甚佳,为唐皇所器重,以后再寻求生命之玄奥,至775年成为隐士,5年后出版《茶经》。”我认为陆羽晚年基本如此,说他“再寻求生命之玄奥”也可,说他再造辉煌也可。
问:陆羽一生有哪些著作?
答:陆羽一生著书颇多,据《全唐诗》、《全唐文》、《新唐书.艺文志》、《湖州府志》、《吴兴掌故集》、《嘉泰吴兴志》、《乌程县志》、《长兴县志》、《广信府志》、《金盖山志》、《梁溪漫志》、《杼山妙喜寺碑铭》,又据万国鼎、朱自振、张宏庸诸先生的考证,本人辑录如次:1、茶学类:包括《茶经》3卷、《茶记》1卷、《毁茶论》、《水品》3种;2、诗歌类:包括《六羡歌》、《会稽东小山》、《远意联句》、《暗思联句》、《乐意联句》、《恨意联句》、《七言重联句》、《秋日卢郎中使君泛舟联句》、《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竹山联句题潘氏书堂》、《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七言醉语联句》、《重联句》、《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玩月辟强园》、《绝涧诗》、《题康王谷》、《四标诗》、《四悲诗》、《天之未明赋》23种;3、方志类:包括《吴兴志》、《吴兴图经》、《吴兴历官记》3卷、《湖州刺史记》1卷》、《江表四姓谱》8卷、《武林山记》、《顾渚山记》、《武夷山记》、《惠山泉碑》、《虎丘山记》、《武夷山记》、《杼山记》、《游惠山寺记》、《天竺、灵隐二寺记》、《游惠山寺记》15种;4、传记类:包括《陆文学自传》、《道标传》、《僧怀素传》、《唐五僧传》4种;5、其他艺文著作:包括《孟襄阳马上吟诗图序》、《论徐、颜二家书》、《与杨祭酒书》、《谑谈》3篇、《教坊录》1卷、《警年》10卷、《君臣契》3卷、《源解》、《占梦》3卷、《洪州户曹笺事状》10种;6、结集和参编著作:包括《陆羽集》、《陆羽、崔国辅诗集》、《韵海镜源》360卷、《陆羽移居洪州玉芝观诗》、《渔父词》5种。因年远代湮,以上书目是否重录,有待继续考证。陆羽著作虽多,未必皆能付梓,相当多数是“贮于褐布囊”(《陆文学自传》)。他的著作大多数是在湖州完成的。品类很多,足见陆羽的知识结构是以文学、茶学为主,旁及其他,如戏曲、书法、艺术史、谱牒、方志、地理等诸门类,是个杂家。
问:陆羽写过《茶论》吗?
答:明人万邦宁,字惟咸,自号须头陀。奉节(今重庆市)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天启二年辑《茗史》,内《伯熊善茶》云:“陆羽著《茶经》,伯雄复著《论》而推广之。“万先生曲解了《封氏闻见记》,“有常伯雄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说的明明确确,常伯雄只是陆羽茶艺的受益者、实践者、推广者,并无著书立说之举。陆羽也没写过《茶论》,《封氏闻见记》所言“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这里的“论”不可加书名号,“茶论”其意是“关于茶的论述”,关于“茶”的“鸿渐之论”主要是《茶经》,其次有《茶记》、《毁茶论》、《陆羽水品》等。
问:怎样评价陆羽的历史功绩
答: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000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在陆羽头上合不合尺寸,尽管“加冕”,足见对陆羽是何等地尊崇!准确地说,陆羽是个杰出的茶学家,也是一个书法家、方志学家和诗人、著名茶人皮日休对陆羽有很精当的评价,他在《皮日休集·茶中杂咏诗序》中言道:“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因话录》、《新唐书. 陆羽传》等书称誉他“聪俊多能,学瞻辞逸,诙谐纵辩”。《唐才子传》称他“工古调歌词,兴极贤雅,著书甚多”。唐《国史补》说他“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
问:陆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陆羽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脚色是怎样造就成功的呢?第一、大唐盛世为陆羽成就伟业打造了一个腾飞的平台。陆羽对社会的贡献,极而言之,没有陆羽就不会有大唐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但没有震古烁今的“盛唐气象”也就不会产生陆羽的“茶学”。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使唐代文人有别于明清之际那些与政治无缘的风流才子和乡村学究,他们在政治、事业、文学诸方面积极追求、远大的政治抱负、强烈的科举仕途欲望、对于诗艺的精心探求、向往于隐居成仙,以及丰富的生活情趣、放浪的酒色生涯,构成了大唐文人圈特定的社会风尚。有幸生活在这样的政治气候里的陆羽,有着怎样的心境呢?表面上看来,陆羽似无经纶大志,无意于雁塔题名、曲江赐宴、名园探花,只是想做一个茶人。其实,并不意味着陆羽淡薄一切名和利。他审时度势,设计自己,找准了人生定位:他要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做一个伟大的茶学家,从而名垂青史。他的云游是为了广泛收集资料、开拓视野以广见闻,而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他的
隐居是为了潜心研究学问、排除干扰著书立说,而不是消极遁世博取一生清名。成名成家应 当是陆羽成就伟业的巨大动力,这也符合唐代士子阶层的普遍心态,合乎时代的潮流。同唐代大多数士子一样,他的心里涌动着时代的主旋律、时代的最强音。陆羽创立了中国茶学,并成为整合“大唐茶道”的关键人物,这一建树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概括而言,是唐代的文化大背景为“大唐茶道”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代的税收(榷茶制度)、商贸和贡茶制为“大唐茶道”的创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唐宫茶风的形成为“大唐茶道”的创立提供了政治基础。大唐“三教融合”的国策为陆羽整合“大唐茶道”注入了文化基因,构成为“大唐茶道”的文化底蕴。大唐三教并用的国策促使三教茶靠拢,并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中国茶道。第二、大唐士子茶文化圈是陆羽成就伟业的沃土。陆羽一生爱交朋结友,有所谓“天下士子半与之游”之说。陆羽的恩师挚友,如智积、皎然、颜真卿、邹夫子、李齐物、崔国辅、耿湋、李冶、朱放、皇甫曾、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李栖筠、袁高等等。他的众多朋友中,有官吏,有士子,有僧道,他们彼此之间十分默契,一块品茶,一块吟诗,相互唱和,相互提携,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陆羽的文朋诗友组成了一个足以体现大唐历史风貌的士子群体,这个群体的存在是陆羽成就伟业的沃土和助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外因。陆羽植根于这方沃土,他受益匪浅:他有机会接触具不同宗教倾向的朋友,接受了三教文化的熏陶,丰富和提升了了陆羽茶文化学说的文化底蕴;他有可能获得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使他的全国茶事考察及著《茶经》成为可能;因此而提升了陆羽的社会地位,使他能以一介平民的身份进入大唐主流社会,对于开阔他的眼界、拓宽生存空间大有裨益;因朋友的关爱与频繁交往,足以抚慰他孤独的灵魂,弥补了终身独处的缺憾,使他不至因事业的拼搏而至心力交瘁。第三、独具的个性是陆羽成就伟业的内因条件。《陆文学自传》无论为何人所写,其事实是真实的。陆羽的性格基调自然也应从《自传》中去探求。由《自传》可知陆羽孩提时代有如下性格特点:他,出身寒微,褊躁任性,不屈从权威,有独立意志,守信义,重然诺,趋善若鹜,坦率真诚,诙谐善辩,执着倔强,百折不挠,勤学好问。因了他的褊躁任性,常常开罪于生活在他周围的人乃至良师挚友,不得不熬受孤独的折磨,甚至被人视为“楚狂接舆”;因了他的守信义,重然诺,他又赢得了许多莫逆之交;因了他的趋善若鹜,坦率真诚,使他具有人格魅力,天下士子乐于与之为友;因了他的勤学好问,海纳百家,走通了自学之路;因了他的执着倔强,百折不挠,终于成为了学问大家,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追寻。但性格中最可宝贵的特定是他潜在的挑战精神,陆羽9岁时"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他不因积公于他恩重于山而俯首听命,也不虚与委蛇,而是旗帜鲜明地表示拒绝,以孔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理论依据斗胆质问尊长,并公开声言“羽将校孔氏之文”,“予执儒典不屈”。小小年纪竟敢代表儒者向佛门挑战,或许有几分不知天高地厚,但其挑战精神已让龙盖寺高僧不寒而栗。陆羽自然难逃寺规的惩罚。“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不含糊,甘受其罚。此后因“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后“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邻党”。自此后,他要自谋生路。10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为文人雅士所不齿的演艺界,无论从年龄上讲,从知识基础上讲,从社会阅历上讲,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陆羽取得了成功,他"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按时兴话说,他成了杂戏班子里的演员、编剧和导演。不排除其中有溢美之词,陆羽是大唐演艺界的“童星”则是毫无疑义的事实。陆羽这种挑战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没有这种精神,他就没有勇气走遍大半个中国考察茶事,并写下一部名垂青史的《茶经》。陆羽一生都在向困难挑战,向孤独挑战,向权威挑战,向学问的未知领域挑战。所以他能成为大唐文化界的一个通才、奇才、怪才,成为中国茶学的奠基人和大唐茶文化的旗手、大唐茶道的整合者。他也是杂学的专家而非正宗的经学家;贯通三教的人物而非粹然儒者;心系“庙堂”的“隐者”及迷恋山林的“入世者”;事业的成功者及可悲的“独处者”......这便是陆羽在中唐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扮演的社会脚色,他成功地扮演了这一脚色。
&&&&&&&&&&&&&&&&&&&&&&&&& 2003年9月4日于愚斋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