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口变农民成居民户口口,农民最担忧哪两点

涉案的三个来自德阳中江的95后女孩,家境都不算差。
他们刚执行完任务准备返回,还穿着厚重的消防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你家户口簿上的“农业户口”,将成为历史。
  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说实话,取消农业户口,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农民主要有两方面的担心:一是如果成为城镇户口,怕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及在土地上获得的各项补贴、好处;二是农转非就必须在城里生活,农民又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学历,如何在城市扎下根“体面”的生活呢。
  不过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国家的改革,不要人云亦云,要看清这个改革背后对咱农民真的是否有利。
  1.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各自有哪些权益?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 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责任田,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显可以看出差别的,陆杰华说, 比如养老金,非农业户口就要比农业户口多。 “还有一些隐形福利”,陆杰华说,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 非农业户口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城市也明显更丰富、质量更优。
  2.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要交出土地吗?
  土地到底会不会失去,大家肯定没有想到“土地确权”与“取消农业户口”之间的关系与先后顺序,这个顺序有很大的说道。我国是在2013年提出土地确权、2014年提出取消农业户口,土地确权在先。 这说明什么? 国家不会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先为农民的土地、宅基地以及集体产权进行确权,明确了咱农民都拥有什么,然后再改变户籍制度,这就等于是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 土地还是你的土地,房子还是你的房子,只是你的户口变了而已。何谈改了户口,农民就失去土地? 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强调:“ 要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现在好多人认为农民失了身份就会失地,其实不是这样。 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陆杰华认为,户籍改革有不同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的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则仅仅给房子、给钱,福利待遇却没有跟上,农民也不会愿意。
  3.取消农业户口,一定要进城生活吗?
  大家一听到户籍农转非,首先想到的就是:哎呀,我是不是要去城里生活?那里消费那么高、房价那么高,我还没有啥技术,到城里工作怎么办,钱赚不来如何生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 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可以看出,这里没有明确限制你必须去城里生活,改完户籍之后,你也可以去乡下生活,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你必须在城市里生活,所以大家对于这点没有必要担忧。
  4.转为居民户口将给农民带来哪些改变?
  竹立家认为,取消城乡二元户籍,统一变成居民制度,是居住制度改革的重大进步。“过去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很大,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变居民制度,其中最重要目的就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农民来说是有益的。” 另外,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对于将来社会保障的统一,包括对农村贫困户的扶持,对农民退休后的保障都是基础。 竹立家说,以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均等化的完善,农民不一定愿意固守土地,很多人会到城里生活,特别是二代、三代,不愿意待在农村。而城里人退休后,如果愿意到农村去,也可以去。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进,农村的房地产交易也将逐步推开。 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能从中获益。
  不过专家也表示,从现实来看,尤其北京的农民不愿意农转非。好多人到城镇打工,包括大学生到城市里上大学,都不愿意迁户口,就是因为觉得宅基地和责任田是农民固有的优势,没有对等的权益补充,所以不愿意放弃。
  户籍制度的改革,重要的是城乡的福利能否逐渐趋同。不是把农民户籍改成居民、换一个“马夹”就行了,很重要的是这个“马夹”能带来什么。
  当然农民的利益诉求不可能无限制的,政府和农民要寻求一种合理路径,利益的补偿要对等。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中国广播网\"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是中央重点新闻网...
74334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最新播报:
户口改居民,农民怎么想?
  户口不再分“农业”和“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面对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主角的都市新农民们抱有怎样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担忧?记者采访多位北京农民,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朝阳区崔各庄乡著名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回迁房项目京旺家园小区,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落地窗前,今年58岁的老汉刘国瑞摩挲着前几天刚刚从派出所取回来的崭新的户口簿对记者说,“盼着农转非盼了几十年,现在算是踏实了。我们兴许就是最后一拨依靠搬迁上楼转工转居的农民了。”
  从2010年7月份签订整体搬迁上楼合同,到2013年3月份拿到回迁房的钥匙入住,再到今年1月份户籍农转非变更审批通过,刘国瑞一家的转居过程整整持续了4年。“听村委会的人说,到9月底前应该就能办完所有转居手续,到时候我们看病也能使上医保卡,还有其他的保险也都补缴利落了,像我这岁数再交两年就够退休年龄,每月能有1400多块钱的退休金,肯定是比农民的身份要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
  说到户籍制度改革,刘老汉觉得是个好事,因为“不用费这么多事就能直接转成居民户口”。但刘老汉在乡企常年从事社保福利工作的儿媳高静却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现在具体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不知道转成居民户口还有没有转工安置的说法。如果没有,那我们就真是赶上了,因为转工安置这些措施其实对于农转非还挺重要的,算是一种保障吧。”
  索家村和当年的大望京村一样属于整体拆迁上楼,基本流程都是按照宅基地和家中人口数量进行补偿后,再进行转工转居,即便对于安置的工作不满意,村民也可以自主选择自谋出路而领取一笔额外的安置补偿款。
  同样是家住京旺家园的索家村村民刘继龙和高志芹两口子也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新闻特别上心,“我觉得现在农民转工转居的流程挺成熟的了,但不知道未来是不是还会按照这种流程办?虽然咱现在户口簿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非农业家庭户’,但亲戚朋友里也还有是农民户口的,不知道按照这个改革,未来他们变成居民户口了,土地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拆迁补偿呢?真是挺希望能尽早看到关于这个改革更细的内容。”
  “别到最后光给我们一个‘居民’的名声”
  同样是居住在京东城乡结合部地区,李爱芬就没有索家村的村民那么幸运。由于拆迁遥遥无期,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以盖房出租“啃瓦片”来补贴家用。
  李爱芬居住的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有两三层,很多都出租给了外来流动人口。“不怕你笑话,我们家算上老人孩子共七口人,我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我老公在一公司打工一月能挣4000多,要养活孩子还要给老人看病,钱真不够花”。李爱芬说,她家的三层小楼,除去自住的部分全出租了,“靠房租每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全都补贴家用了。”
  看到户籍制度改革的新闻,李爱芬还真由衷的高兴了一下,“但晚上老公回家跟我叨唠了两句,心就凉了半截,未来是光落个居民身份,还是包括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报销、退休金、养老金等等福利待遇都跟居民一样,全接轨了?”
  “我们没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也不能申请。我们确实家里有宅基地,但如果不拆迁我们就只能一辈子窝在这。”一直对拆迁望眼欲穿的李爱芬现在最大的顾虑就是父母看病,“他们初中毕业就在村里承包土地劳动,现在人老了一身病,只有新农合,看病最多才能报30%,还有很多是不报销的,每个月吃药就得好几千。我们家也有亲戚是拆迁上楼转工转居的,变成居民后90%的医药费都能报销。去年我父亲做个心脏支架手术,花了十几万,如果是居民身份,通过医保也就花两三万,差距真是特别大。”
  李爱芬说,她的父母都已经年过六十,如果是已经转居的农民,老两口每月应该能享受到共3000元的退休金,而现在他们通过新农保领取的退休金每月加起来还不到800元。
  另外让李爱芬心里打鼓的还有自家宅基地的处理。“我们如果直接转成居民,地是按照拆迁那么补偿还是别的方式呢?拆迁整体上楼转工转居的流程我倒是明白,可按照这个改革我们如果变成居民户口,那要补交那么多年的各种保险,这是政府出还是我们自己负担呢?这可是好大一笔钱!”
  “别到最后光给我们一个‘居民’的名声。如果是转成居民能享受同等待遇,我们就愿意转”,李爱芬说。
  “我们更看重能享受更多实惠”
  顺着李爱芬家向东便是王秀丽所在的村子。
  今年48岁的王秀丽之前一直在村外的一家企业打工,5年前因为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公公婆婆回到了村里。说到户籍制度改期,王秀丽说,“我最大的担心就是如果改成居民我们可能就一无所有了。现在毕竟还有土地的保障,有宅基地和村集体土地的保障。不知道改完是什么状况。另外,如果只是户口改了,后续的一些福利待遇、就业跟不上,村民肯定不愿意。”
  在王秀丽心里,城乡差距、居民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不平等让她一直难以释怀,“这要搁30年前,大家一定是削尖脑袋都想农转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不就是居民的福利待遇比农民高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时的城市居民户口人家买各种东西都有票,我们农民,想吃口瓜子自己不种都吃不上。”
  “但现在已经不是30年前了,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农村户口了,更看重的是生活质量能不能更高,享受更多实惠”,王秀丽说,“土地就像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谁也不愿丢掉。以我们现在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也够不上买城里一个房子的卫生间,但我们一家几口能住在一起也开开心心的,日子再不济还有一亩三分地还有土地确权呢,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为了我们农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我们肯定支持,但先回答清楚我们最关心的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民和农民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