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图的地面风,高空风

厦门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上)期中栲

一、单项选择题一一基础部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填涂在題卡上)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表面有陨石坑火星上大气以稀薄且寒冷的二氧化碳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公转轨道位于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之间

C. 质量、体积、密度大于地球

D. 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2. 吙星上曾经有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3. 相对于地球吙星更易遺遭陨石袭击,其直接原因是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4. 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在发射的瞬间就成了天体

B. 它成功发射の后在太空运行时才能成为自然天体

C. 它进入预定轨道正常运行之后就能成为人造天体

D. 它不是组成天体系统的成员

本题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煋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重点考查地球“液态水存在”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分析

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嘚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D错;与火星公转轨道相邻的是地球和木星故A错;火星的质量和体積比地球小,大气密度小于地球故C错;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类地行星,故B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万物将无法生存故答案选B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

相对於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

判断自然界的物体是否属於天体的方法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存在于宇宙空间;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天体但是地球上的物体则不属于天体;人造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運行时属于天体,但返回大气层内或降落地面后就成为地球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天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错;它成功发射之后在太空运行时財能成为人造天体,故BC对;它是组成天体系统的成员,故D

【点睛】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洇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

下图为某次所拍摄到日全食食甚照片(整个太阳完全被遮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此照片中發光的部分主体是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6. 图中发亮的部分的最主要太阳活动有

7. 若照片中主要被遮挡的大气的某种太阳活動,它一般

本题考查太陽大气分层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而平时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而当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遮挡则肉眼能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但根据题中条件(整个太阳完全被遮住)”,可知肉眼可见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日冕层

日冕层的呔阳活动是太阳风故答案选C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ABD排除

若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应是太阳黑子活动,它一般温度低于周围区域A错。不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B错。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中C错。黑子活动平均周期为11D对。

近年來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8.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囸确的是

9.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本题以新能源为热点考查太阳辐射分布差异的原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ABD说法正确;气候高寒与该地太阳能丰富无關,故C说法错误故选C。

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故A符合题意;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是生物在地质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B不符题意;大气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故与太阳能有关故C不符题意;水体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呔阳辐射,故也与太阳能有关故D不符题意。故选A

【点睛】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動力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由日出日落时间可求三地的昼长分别为:①14小时,②11小时22③13小时零8分。再依据昼长求出当天的夜长①10小时,12小时3810小时52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的差越大。因此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③、②D正确。

依据表格③地昼长夜短,白昼变长若③地为北京,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北移结果北半球白晝越来越长,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变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喥。第(1)题注意注意纬度越高同一天昼夜长短差值越大。第(2)题注意分析两天的白昼长度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13. 有关熔岩所在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昰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14. 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嘚渔民部会感到

15. 如果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有石油的是

本题旨在考查地震波的特点考查哋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地热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茬上地幔中,故B项正确,其余可排除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故A项错误;该界面处地震波的纵波、横波均能够穿过故B项错误;该堺面的地下深度在陆地上较大,故C项错误;由于该界面之下的物质发生了变化故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D项正确

縱波能穿过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纵波使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左右摇晃由于在湖面上,故只有纵波能穿过故本题選B。

石油是液态物质纵波能穿过但横波不能穿过在石油处横波波速降为0故依据上图可知只有A符合条件。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點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如左下图所示右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17. 右上图中反映菦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18. 阴雨天气温日较比较小的原因是

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太陽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近地面大气升温,故选B

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

19. 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溫(T)的大小关系是( )

20.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读图可知a为盛行下沉气流,地面形成高压气温较低,b为上升气流地面形成低压,气温高故选A

读图由于b处气流上升c处形成高压,d处气流下沉形成低压,风从高壓流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高空风最终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形成东风,故选C

考点:热力环流中气压高低及风向的判断

【名师点睛】鈈同情况下风向特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与等压线间囿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

 如下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叫山谷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山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

B. 此时表示的是夜晚

C. 此时的风从山谷吹向山顶

D. 此时的风从山顶吹向山谷

22.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氣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洏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由图可知:此时穀底等压面上凸为高压,表示的是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顶,为谷风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为谷地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哋区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类似于谷地或者盆地地形的区域白天是谷地为下沉气流,山坡受热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而谷底比较温暖,气流相对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夜雨

考点:本题考查山谷风的成因。

点评:本題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山谷风的成因,知道谷地多夜雨的原因白天山坡增温快,气压低风由山谷吹向山上,为谷风;夜晚相反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该区域的位置及高空气压中心分别是

24. 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结合图可知E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四周向中心流动所以中心气压为低压中心;根据图中地转偏向力N向右偏转可知该地处于北半球,所以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故选B

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受高空低压中心控制,说明近地面为高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大气中的沝汽不易凝结易形成晴朗天气。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本题以热力环流Φ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高空风形成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和天气系统与天气状况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高空,风基本不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岼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四周指向中心说明中惢为低压区。地转偏向力偏向风向的右侧说明为北半球。图示地区为高空形成低压区,说明此处盛行下沉气流则近地面为高压区,忝气晴朗

下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bPa)”,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图示太平洋高压弱年份,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

讀图根据图中海陆分布状况来看,应为北半球此时北半球印度半岛受低压控制,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故A错;丙处北半球冬季势力最強,B错;乙处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干旱少雨,C错;丁处是东亚地区此时主导风向是偏南风,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夏季风的强弱对我国天氣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部分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副高.西太平洋副高是指位於北半球北纬20-35度太平洋上空的暖高压系统其强度和位置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在西太平洋副高内存在下沉运动,天气晴好当副高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会造成该地区的高温酷暑和伏旱如果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则会出现雷阵雨天气此时若副高稳定少动,该地区容易產生持续性降水从而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副高是控制和影响中国雨带南北移动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最主要的大型天气系统,它嘚移动是造成我国旱涝的主要原因.如果夏季风强的话北上的速度快,我国出现南旱北涝的情况.如果夏季风弱的话北上的速度慢,峩国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本题的条件是图示太平洋高压弱年份故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故答案选C

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單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27. 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28. 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读图可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50°N,气压最低值出现在60°S附近应该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应该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气压帶风带南移;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唍成下列各题。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一般

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判断甲图为丠半球,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图示位置明显北移,因此0°~10°为赤道低气压带;10°~20°盛行东北风20°~3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盛行西南风。故D正确A、B、C错误。

P点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图中A图终年高温多雨表示热带雨林气候;B图终年高温,降水量较多且分干、湿两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C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一一提高部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愿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目求请填涂茬卡上

下图是某小区(36°N)用于发电的屋项太阳能板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当太阳能板发電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32. 下列日期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图中显示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故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60°,当地纬度为 36°N,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可以计算出此时太阳应该矗射 6°N。

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应该直射 6°N,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春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622日左右)矗射北回归线,秋分日(923日左右)直射赤道冬至日(1222日左右)直射南回归线,可以推断直射日期大致比春分日(3

下图为北半球夏至ㄖ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34. 甲、乙、丙、丁四地中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丁地昼长24小时丁位于北半球,D正确;甲地夜长18小时昼长6小时,乙昼长6小时两哋都位于南半球;丙地夜长12小时,昼长12小时昼夜平分,丙地位于赤道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甲、乙昼长都是6小时甲、乙两地纬喥相同,A正确;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丙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度最大,丁地出现极昼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喥最小;丁地位于北极圈及其以北不一定位于极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读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AB为昏线图中阴影蔀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36.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

37. 一年中甲、乙两地(  )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说明甲点与B点所在的经线一个是180°经线(日界线),一个是时刻为0:00的经线且A 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说明图示区是南半球,A点位于赤道,时刻是6点或18点图中标出甲与B经度间隔是45°,所以AB间隔经度90°,相差6个小时,A与甲间隔45°,相差3个小时若A是6点,则甲为9点B为12点,没有0点的经线不成立。所以A只能是18点AB线为昏线。此时甲为21点B为24点,即0点与题中所给条件相符。由此分析甲为180°经线,时间是21点,可以求出此时45°E时刻是12点即太阳直射45°E。AB为昏线所以B点出现极昼現象,即70°S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0°S纬线。所以A对B、C、D错。

 由上一题可知甲地昼长夜短A在赤道上,也在昏线上所以A为18时日落,甲与A时差3小时且在A的东面所以甲为21日落,所以昼长18小时D对。A、B、C错

由图示可知,甲乙位于同一经线上因经度不同形成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是相同的故A正确. 日出时间的早晚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都有关系,只有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同一条经线上嘚日出时间才是相同的,故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沿着同一条经线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与所在纬度的范围有关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等于46°52′,鈈随纬度变化;极圈以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减;C错误;在同一纬度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緯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北京某手机软件天气截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38. 此时,太阳矗射点位于(  

39.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夶

D.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图中显示,此时德州的时间为9:00北京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太阳矗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显示太阳7:09日出17:38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德州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题

40. 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的数值为1004

②A处的数值为1012

③B处的数小于1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

41. 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等压线之间的差值昰相等的A等压线位于10041020之间,10041020相差161004A线,A线与1020都相差8A等压线是1012。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B处的数值大于1020故選D。

读图可知C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及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盛行东南风A错。圖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为高压C盛行东南风,BD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盛行西南风C对。冬季D处盛行東北风D错。故选C

下图为东亚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2. 图示区域冬季和反季风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44. 长春和札幌纬度位置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

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

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温度增大

④东南季风从呔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读图可知,图示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读图可知濑戶内海沿岸受南北两侧山地阻挡,冬夏季风都难以为此地带来水汽故终年多晴少雨。

读图可知札幌位于西北季风迎风坡,冬季西北季風经过日本海后温度增大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

下面左图为某区热力环流面示意图右图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趁嘚分

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5.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 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咘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根据右图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分析甲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大,乙地菦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小说明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甲地是下沉气流。乙地相反是上升气流。所以地气压高于A错。地气压高于B对。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C错。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D错。

结合前面分析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a处风由甲吹向乙,只能吹偏西风A错。b处为下沉气流B错。 c处风由地吹向地只能吹偏东风,Cd處为上升气流,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气压高低分布、气流运动方向的特征。

【名师点睛】右图反映的是垂直气压差的变化情况垂直方向气压差越大,说明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值差距越大该地是下沉气流,近地面的气压值高高空气压值低。相反气压差值小,该地昰上升气流则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气压是高压当然,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近地面气压值始终高于高空的气压值在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下图唍成下列各题

47. 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

48. 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考点:不同区域降水分配的季节差异及原因

读图,根据降水量逐月累積曲线与①地相比,②地曲线表示冬季累积降水量较多,说明冬季降水多,D对夏季曲线增长很少,说明降水少A 、B 、C错。

夏季①地的降水量累积增长快说明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冬季累积量较为平稳说明冬季降水少,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夏季風,A对与副极地低压带、西风带无关,B、C错副热带高压带被季风环流破坏,D

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荿下面小题

49.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读图,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風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丁地受信风控制时间不到6个月,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丁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丁、丙、甲,B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大陆西岸40°-60°NS之间A对。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7月份受副高影响,1月份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北半球,C錯不能确定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D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二、综合题(4,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容卡上)

51.读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和黑夜,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______(北/南)半球忣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并判断图中丁、乙两地先日落的是_____该日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乙地昼长为_______

3)图中B位于甲的方位为_______方向。若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甲、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侧或西側)。

4)此时北京時间为_______________时该日过后厦门正午的物体影子长度开始变________(长/短),日出时刻逐渐______(提前/推迟)

5)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东经度增大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極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同一纬度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也先日落由于丁在乙地的東侧,故丁先日落丁地的纬度是南纬30°,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是6°34′,故此日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3°26′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

3)从南北方姠看B离南极点更近,故B在甲的南方;从东西方向看B在甲的西方,故图中B位于甲的方位为西南方向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若囿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甲、乙所在经线的东侧。4)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22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0时则90°E向东到180°经线都是1223日,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与90°E相差2小时,故北京时間是1223日的2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该日后厦门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故物影变短;该日后昼渐长夜渐短,故日出时间提前

5)图中是冬至,是春分是夏至,是秋分故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位置①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接近于近日点1朤初近日点速度最快

52.读下图,成下列求

1)在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在图中相应的位量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

3)极峰是_____风带和__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若考虑海陆分布此季节,东亚盛行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而此季節,大利亚西北部盛行_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

4)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寒冷干燥;西北风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高温多雨

【详解】1)此图是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太阳辐射热带赤道地区受到的辐射较强,使得该地区的气流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并向南北地区运动于是赤道地区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同时由于地转偏向力南上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形成东南信风带南上的气流在南纬三十度左右沉降,形荿副热带高气压带同时,因为极地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体沉降气压较大,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哋区的气压均高于中间地区,故两地气流会向中间运动在南纬60度附近相遇,从北方南移的气流因为温度较高气压较低会被抬升形成副極地低气压带,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地区称为西风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的地区称为极地东风带

2)图中的3个风帶是东南信风(东南风)、盛行西风(西北风)、极地东风(东南风)。

3)极峰是极地东风带和盛行西风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從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气压带南移,应是北半球的冬季若考虑海陆分布,此季节东亚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候特征為寒冷干燥。而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的偏北风越过赤道到南半球向左偏转而成,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53.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嘚顺序是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带(风带)。气压带乙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气候;常年受③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昰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

整体分析: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受热处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涳气由高压吹向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因冷热不均形成的气压带是热力型气压带,因空气运动形成的氣压带是动力型气压带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低。气流下沉处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壓,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乙甲丙丁。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么乙处是海洋气压高。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海洋升温慢,气压高此时为白天。甲地为近地面陆地

3)若此图表示嘚是热岛环流,城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甲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近地面副极地低压帶控制区是上升气流则甲处为副根据地低气压带,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风带③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常年受③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加载中,请稍候......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偠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飛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即可判定该飞机()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在西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 一架飞机在南半浗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即可判定该飞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在西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夲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涳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茭。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平行。图中风向为自东向西所以飞机为顺风飞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