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学生有效一日活动有效组织策略

当前位置:&&&&&&怎样进行有效教研活动
怎样进行有效教研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讲 & 娄怡平
一、有效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
二、有效教研活动策划的五个过程
第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寻找有效的途径
 & 第四步:选择研讨的形式
&&& 第五步:完善研讨的后续交流平台
三、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教研的工作能力――活动有效的关键 
(二)精心筛选教研内容,满足教师实际需求――活动有效的根本
(三)基于“对话”的教研方式――活动有效的前提 
(四)全员参与教研活动全过程――活动有效的保证
聚焦问题阶段;情报搜集阶段;以课为载体的研究阶段;主题总
&& (五)逐步完善评价体系――活动有效的助推器
四、要使有效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
五、对“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几点看法
&一、有效教研活动的特点和目的
首先有效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有效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 其次,要做教研活动的有心人。学校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 第三,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当前,在中学中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大家都嚷着搞教研,大家也好像都在搞教研(如听课),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教研,特别是对一些教改实验、专题研究更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课题,再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种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的目的。
二、有效教研活动策划的五个过程
第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
  认真分析教师的需求,寻找能引起共鸣的问题。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规划出教学活动的网络图、设计教学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发教师对问题进行思考,产生共鸣,从而满足教师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完教师的需求,要解决的问题便浮出水面,但我们在确定每个具体问题时还要考虑问题的延续性和生成性。
问题除了有利于及时帮助教师解惑外,还应有利于新问题的生成和推进研讨的深入。如“网络资源以何种方式进入教学活动”,这是关于资源呈现方式的适宜性问题,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探究朝着螺旋式上升的方向发展。
第三步:寻找有效的途径
  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是既能让教师记住,又便于教师借鉴。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教师就知道从哪个角度、利用何种方式去解决。我们常采取的是观摩、研讨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将教、研、训融为一体,这种方式能提高研讨的实效性。
“定教”:是围绕研讨主题,组织一节现场教学活动,以供教师观摩。“定研”:是围绕研讨主题进行反思。“定训”:利用文本和影像资料组织大家学习,深入解读专家关于课程的一些观点。
第四步:选择研讨的形式
研讨的形式有很多,如现场与沙龙式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步:完善研讨的后续交流平台
研讨的后续跟进工作虽是发生在活动之后,但同样需要在之前就考虑到。如观摩研讨影像资料的收集、教师对研讨的补充思考与表达等等。这都是搭建后续交流平台所要提前考虑好的,因为后续工作的跟进,有利于活动的持续与深入的开展。
好的研讨策划是研讨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经过全面、细致的策划,研讨活动的成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升教研的工作能力――活动有效的关键 
1、给予引导、帮助及监控
  2、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3、对教研的评价实现多角度
(二)精心筛选教研内容,满足教师实际需求――活动有效的根本
1、研究问题来自于真实的教学环境。
  2、研究内容系列专题化。
(三)基于“对话”的教研方式――活动有效的前提 
1、对话建立于自我的思考
  2、对话要有民主的氛围。
  3、多元的对话途径。
(四)全员参与教研活动全过程――活动有效的保证
聚焦问题阶段:出一至两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个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来自听别人教学实践后的所思所想。通过问题会诊、问题答辨等方式,能讨论解决的当场解决,如不能解决的则会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剥离其非质化的东西,使问题得以明朗并逐步聚焦得以解决。
情报搜集阶段:教研主题产生之后,大家群策群力。每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或是现状分析、或是理念引领、或是案例的搜集整理。在任务驱动之下,主动地去探寻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而在这样的搜寻情报过程中,有助于对该研究主题的提升。
以课为载体的研究阶段:研究应与课结合在一块儿,美好的思考也必须经过实践得以验评。经过写教案、试教、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在这样一起研磨的过程实现共同成长。
例如:活动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开展有效地自主探究。流程如下:
1、课题的确定、评课维度的确定
课题的确定:把课题确定的过程作为研究教材、并明确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用于这一学习方式的过程。
   环节一:研读教材,并根据自主探究的理论知识,在个人认识基础上并结合教学进度,确定你认为适合于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课题。
   环节二;交流讨论,哪一堂课是适合于开展自主探究这一学习的运用?我为什么是这样认为的?
评课维度的确定:评课应围绕主题制定出评课的维度,这样才能使对课的解剖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使我们的思考更深入。评课维度应依据前期出现的一些教学行为与自主探究学习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提出的维度应该在自主探究这一学习方式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2、试教、提出修改意见
试教前,要求先自己备出教学预案。原因一:每人有每人的想法,尊重教师的原创;原因二:改变教师依赖别人指导的心理与行为
3、课堂教学展示
展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中看到我们改进后的策略是否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一起来反思成功或不足的原因所在,以求得共同发展。
&&& 主题总结阶段:不反思的教研是没有深度的、它的有效度也必然是低的。某一主题的教学研究告一段落之后,要引导教师抓住教师的说课、上课、评议的环节,让教师在自我比较、同行评价、集体反思中找到研究的生长点,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专题深入进行实践解剖,积累教与学的原始资料,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加工、构建,形成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案例研究,经过案例教学的验证,直到对典型案例进行符合教育论文要求的精致加工,整合到教育专题论文的理论框架中去。这样的研究就从直观、感性、经验的水平提高到理论联系实际、揭示本质特征和因果关系的水平上。
(五)逐步完善评价体系――活动有效的助推器
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品牌教研组活动,“教研负责任、教研活动规范求特色、教学常规质量监控有实效、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有实绩等方面加以评价。树典型、引路子、拓思路,使教研工作不断提升品质,从而形成比、学、赶、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教研氛围,推动教研组活动有效地开展。
四、要使有效教研活动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
&&& 首先,我们要正视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意义。如今已不是一个只要有知识或文凭就能当教师,靠经验和“汗水”就能当好教师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时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无可选择地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教研活动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研活动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创新精神和工作潜能,就意味着很难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 其次,我们要懂得一些进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师片面地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和写文章,这是一种很狭义的看法。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就应学会如何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动很强调集体研究,教师就要学会如何参加集体研究,如何在集体研究的氛围中学会将大家的智慧集于自己一身。再比如,要进行课题研究,教师就必须学会如何选题、如何控制实验过程、如何结题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凭个人意志、只凭自我感觉、只凭工作习惯或只凭几分热情去搞教研活动,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动。
&&& 再次,我们要学会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品位和职业形象。由于教研活动是针对本校甚至是本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这种实用性的研究,很容易显性形成教师实用性的教学教研素质和后发优势,以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多名师就是通过教研活动造就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重塑自己的职业形象,教师有机会通过教研活动来形成一种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教师应善于在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就事业。
五、对“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如何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那么,如何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发现问题。通过听课、观摩课例、研讨交流或者是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教学领导与教研组的教师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研的主题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活动发现问题:
1、听评课中发现问题,在听课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及时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在听课和交流中发现教研专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活动。因此,学校各教研组每学期都应该开展教学研讨课,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从听评课中发现问题。
2、课例观摩中提出问题,教师所有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最终的着眼点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因此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也应该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课例观摩活动。可以把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光盘选择有代表性的放给教师观看,全体教师共同去感受。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教师的课例进行观摩研究,把学校教师上公开课、评优课或教研课的全过程实录下来,放给教师们看,并进行研讨。在听评课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教研的专题进行研究。
3、研讨交流中提出问题。专题研讨是一种可以自由发言的讨论会,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
4、自我反思中提出问题。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因为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只有当教师意识到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才真正踏上了一条教研的旅程。
&&& (二)设计方案、搜集、整理和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1、理论指导。理论指导是针对校本教研中发现的普遍性的问题或是个别教师走进了教学误区时,适时的从理论上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
2.专业引领。专业引领通常是采用开展讲座的形式进行,可以邀请专业研究人员讲座,也可以进行校内领导、骨干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讲座等。
3、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1)重视集体备课
(2)案例评析式教研活动
(3)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
(4)总结反思式教研活动
[上一篇]:[下一篇]:
请选择相关的友情链接
绥棱聋哑学校
龙江师训管理系统
中国教育信息网
K12教育教学网
技术支持:Feng-long wang
电子邮件:
&&总访问量:8910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活动.doc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活动.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活动
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
摘要: 预习是我们学校研究课题“三习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如何有效地开展预习活动,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预习活动的开展过程。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说过:“影响学习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带着一张“白纸”进入课堂,他们有着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预习时进入新知的最近发展区,获取对新知的初步了解。这样,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创设活泼、生动、创新的课堂平台提供了可能。
预习活动的组织时间。
预习活动通常安排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由学生自己进行。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预习活动,我把预习活动安排在中午或下午放学前,让学生在学校内,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完成预习任务,提高预习效率。学生在家的时间,则可进一步自行预习,作为小组预习的补充。
预习活动的过程。
温习旧知,为自学铺路。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旧知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在预习活动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记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新知的自学铺路。在复习旧知时,应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
09-07-28 &匿名提问
首先呢,你要有计划,在网上搜下活动,有很多啊啊,还有,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安全如果你是学生,你要去学校团委申请,批下来后再去,有不明白的问我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小学课外、校外环保活动实施方案
环保教育的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通过参观、访问、考察、春游、夏令营等考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老师要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在那里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从而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使他们热爱大自然,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欲望,从而认识生态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恶果。同时还要举办环境知识竞赛活动、黑板报比赛、办展览、搞讲座等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爱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做到几个结合: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借助于爱鸟周、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通过在植树节时组织“我和小树一起长”植绿护绿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2、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年级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班级中学生的废纸、学生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物品集中起来,定时集中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城区烟囱排放出的废气,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利用学校的兴趣小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植物的种植养护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校外教育是实施新课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内教育的延续、补充和拓展。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功能,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应对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作为农村小学,必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积极探索校外教育有效途径,让农村孩子在校外受到良好的交易和影响,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一、    提高认识,切实履行学校教育职责。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有益的教育。新课改实施以来,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城镇社区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目前,由于受条件所限,我们农村小学的校外教育没有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也只是走形式,内容贫乏,为数众多的农村学生还没有获得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为此,农村学校不要认为校外教育只是社会相关部门的事,而要提高认识,真正负起校外教育责任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纽带”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通力合作,开展好校外教育工作。1、成立校外教育领导组织。建立以校长、主管德育校长、少先队辅导员、校外教育辅导员等“多位一体”校外教育领导组织。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校外教育网络。通过开展家长学校、校外教育培训班等,明确学校在校外教育的职责和任务。二、拓展阵地,构建校外教育平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开展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养成教育。因此,要开展好校外教育工作,作为农村小学必须开发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一批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并充分发挥这些阵地和活动场所的作用。1、建立以生产实践活动为主的阵地—家庭。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孩子在家庭里不但得到父爱、母爱以及各种亲情,使他们从小懂得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更是让他们在基本生产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从而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好品质。如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特别是农忙季节,让孩子帮助春种、秋收,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基本生生活技能。2、建立以尊老爱幼为主的阵地—敬老院、福利院。敬老院、福利院等是很好地对青少年进行尊老爱幼教育的场所。作为农村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有计划、有组织让学生到敬老院、福利中心,帮老人、孤儿洗洗衣物、擦擦玻璃,送去一台精彩的文娱节目、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3、建立以培养兴趣特长为主的场所—校外辅导站或活动中心。学校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让他们担当青少年校外辅导员,充分利用节假日对青少年进行协作、剪纸、声乐、科技、书法、绘画、体育训练等特长辅导,不但丰富青少年课外生活,而且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4、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基地—烈士陵园、文物古迹。我们农村也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烈士陵园、各种遗址、古建筑物等。我们要通过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参观历史纪念碑等,并且聘请老红军、老革命做事迹报告、演讲,使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5、建立以法制教育为主的阵地—法庭、消防、交警队。学校要积极与当地法庭、交警队等部门共建,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给学生做法制报告,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进行模拟少年法庭训练,到消防队进行消防大演练,到交警队进行“我是小小交警”活动等,使他们从小知法、懂法,并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调查、郊游、登山等丰富多彩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三、改进方法,注重校外教育实效。校外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我们在开展活动中,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不断优化教育,改进教育方法。1、“请进来”。学校要不定期的将“五老”人员、英雄模范及公安干警请进学校,让他们给学生做事迹报告、知识讲座,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校外教育。2、“走出去”。学校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访问、慰问、参加生产劳动等。一般在走出去之前,要布置相应任务,如“我是小记者”采访活动,让他们走进家乡,采访家乡新闻人物、感受家乡变化、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四、建立机制,确保校外教育有效开展。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外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校校外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1、学校制定《校外教育工作制度》、《学校领导、教师校外教育责任制》、《校外教育安全制度》、《校外教育奖励制度》及《学生校外教育评价制度》等,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开展校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建立学校、家长、社区、教育点站联系制度。学校主动与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沟通,广扩开辟校外教育途径。3、建立校外教育评价机制。学校给每个学生建立校外教育活动档案,每次校外教育活动都要有记录,并且有家长、校外辅导员评语,然后班主任每学期末再根据学生校内、校外活动情况分A、B、C、D四档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作为考核学生、评定优秀学生重要依据。总之,农村呼唤校外教育比城市更强烈,农村更具有广阔的校外教育空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导和纽带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学生校外教育,扩大学生视野,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为培养高素质的“四有”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之间开学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然而,留给我得却是无法挽回的时间;面对这一张张优而不尖和“绊脚石”似的的分数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看一道道不该错的题目被打上大大的叉时,心底里感到无限地自责…… 当我静下来时,再仔细地浏览多一次试卷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地粗心、急躁。当一拿到题目是便马上动笔写,如果一遇到不懂得题目是便开始慌了,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导致了数学一道9分的题目完全失分,令我现在沉痛万分。 还有,虽然口中老说:“这些题目老师根本就没有讲到……”其实,到现在一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知!“没讲到”原以为这理由就竟能把一切错误掩盖住,现在一想,不如该自己没有做到平时按时定量的复习、预习罢了。如果说,自己平时有做到复习、预习的话,那么即使老师讲到没讲到又有什么巨大关系呢?现在的责任只能推回自己身上,预习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如果我们不做到课前预习,那么就会令自己的学习大打折扣了。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只会事半功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 我们还要做到老师要求背得一定要去背熟,要用理解性的方法去背,不能死记硬背,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当题目灵活、变通一点的话,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 从这次月考我总结出许多学习道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考试差时,如果只会一味地去找理由的话,或把错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话,那么便会永远掩盖着错误,一直错下去。 如果该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学、该记的欠账的话,便会更难取得好成绩。要做到必须每天的知识积累,每天复习,而且要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才行。 6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把手”要带头遵守组织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日期:] 来源:北京街道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主题教育第二专题学习体会 北京街道党工委书记——辛连财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新西岗、新北京”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一、坚持集体领导。坚持集体领导,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核心问题。在重大问题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随意简化或变通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改变集体决定等,都是损害集体领导的行为。党工委一班人特别是作为“一把手”更要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工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研究问题时,允许大家争论,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然后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进行正确集中;作出决策时,“一把手”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拍板定案,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定。决策之后,一定要步调一致,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扬民主。一个领导干部的水平高低,关键看决策。而决策水平的高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还取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水平的高低。酝酿方案时,要广泛发扬民主,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在拿出方案之后,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论证。一个重大方案的提出只有多讨论、多研究、多听取各方意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促进团结统一。维护和增进团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和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和增进团结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就能促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来说,要敢于负责,不争功诿过;既宽宏大量,又坚持原则。宽宏大量是团结的基础,讨论、研究问题时,要尊重同志,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同时,对于原则问题不能麻木不仁,而要立场坚定,敢于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破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
四、加强民主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有监督机制作保证。应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水平。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实行党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好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
五、“一把手”作表率。“一把手”在领导集体中处于核心位置,不仅要对一件事情、一项工作负总责,而且要对贯彻民主集中制负主要责任。一要带头搞好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当前,特别是要学深学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外,还要学习历史、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二要带头开拓创新。事业是干出来的。要干,就必须开拓创新。要审时度势,胆大心细,多谋善断,善于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三要胸怀全局,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努力提高发现导向性问题的本领,透过现象看清其实质,通过苗头把握其发展趋势,注意因势利导,始终把弦定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上。四要襟怀宽广,以身作则,善于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带头贯彻执行集体做出的决定,坦坦荡荡,一身正气,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组织课外活动首先每个人都要有激情,你可以多看看电视啊,书啊,一些做游戏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组织什么活动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