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的重要性意思?

“道德律己不律人”是什么意思?
“道德律己不律人”是什么意思?
好多人特别喜欢这句话,然而根本就不理解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我就见过一个隔三差五发状态强调“挥舞道德大棒”本身有多么多么不道德的人——这人最喜欢躲在墙角骂人玩,希望你看到,又怕你看到,被看到以后却又装无辜。
这话本身说得对吗?说这话的人通常理解得对吗?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事实上,道德这个东西得建立在共识之上,社会的根本秩序才有保证,正如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拼写moris 表示“习俗”“风尚”“惯例”一样——言外之意是,在任何一个独立的社会中,道德有且只有一种,而不是怎么做都行。道德要有普遍性,因此任何少数派想要在道德领域内标新立异,对抗大众,这本身就已经是不道德的,除非大众的道德观念本身就有自相矛盾之处。(当然,在历史的尺度上,道德观念的演变也确实都从一部分人的不道德开始;一旦绝大部分人都堕落了,也就无所谓堕落了。)当一个“自由主义者”以直接的“不伤害原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时,吸毒也是种自由,而且就连偷窥狂也有权站出来反抗社会对他们兴趣爱好的“歧视”。问题是,大众究竟能否接受你那一套。如果不能,你就是把道理讲出花来,仍然是不道德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德本身就是种专制。问题仅仅在于你服不服。
你服从,有可能成为君子或者常人;你不服从,有可能成为尼采或者混蛋。
几乎所有不服从的都是混蛋。
下面是对题目问题的回答:
“道德不宜律人,只宜律己”这句话,经常有人这么说。但是如果社会上没有一个普遍的公德标准或者普适的价值观,这个社会会怎么走下去,也很难说。道德、价值观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律人的作用呢?
回复韩仪·Swiftie: 很多正确的话脱离了最初的语境,大家跟风传来传去,就成了新的偏见。像是什么“道德律己不律人”跟“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之类都是一样。明明这话的原本意思类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闷声大发财”的叠加,强调的是完善自身道德修养,而不是否认道德的评价作用。但是不少跟风人士完全无视了本义,而把它歪曲成了后边的那种意思,从而试图使自己或是自己支持的人脱离道德谴责,这是完全扯淡的理解。最讽刺的是,持这种理解的人通常自己都做不到这句话的主张。当他们在说“道德律己不律人”的时候,恰恰从来都是在律人。
回复韩仪·Swiftie: 所以说吧,总把这话挂在嘴边的,道德通常都不怎么样,只是想给自己找借口而已。另外,其实这话在本来的语境当中是和法律相互对比得到的命题:法律是外在的,是律人的;而道德是内在的,是律己的。法律有强制手段来进行保障,因而能够起到“律人”的作用;道德则依靠“慎独”或者说自身觉悟才能起到规范作用,一旦这个觉悟缺失,那么道德就软弱无力。在这个意义上,才说道德只能是“律己”的,而且也必须是“律己”的。
============================
本来只是随口感慨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一方面很高兴对于伦理学感兴趣的人确实不少,一方面觉得伦理学导论这种课程看来确实有必要被设置成大学公选课。
或许我的叙述过于模糊,因此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读懂。我重申一下:道德既是律己的又是律他的;道德是且应当如此。
当我们描述道德的心理机制的时候,它确实只是律己的。因为道德行为的根本保证只能是自律(die Autonomie),只有那些“出于道德”而不仅仅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而你的真实动机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一点,了解康德的人都会清楚。
但是,如果道德仅仅是自律的,那么它就太弱小了。我认为真正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即便是有也是极少的。具体可以参考《理想国》里面关于“居盖斯(Γ?γη?)指环”那则寓言。(See: )因此,为了保证道德不仅仅是空想,就得为不太纯粹的道德提供保障,也就是“律他的道德”。
道德除了规范自身行为之外,还有一个社会评价的功能。正是这个社会评价的功能保证了道德能够被大部分人所遵守。当然,“社会评价”是个好听的说法,有些不喜欢这个功能的人说它叫“道德大棒”。没错,这就是道德大棒。
道德大棒该挥舞就得挥舞,该狠揍就得狠揍。比方说对腐败分子,我们难道除了法律的制裁之外就没有道德的谴责了嘛?这个可以有,而且本来就该有。不过这里有一些限定性条件:首先,挥舞道德大棒的人至少本身要有资格拥有相应的道德优越感。我嘲笑别人随地吐痰,可我自己也乱扔垃圾,那我的嘲笑就是自取其辱。这类似耶稣所说的“无罪的人用石块打死她。”第二,道德谴责往往并不适用于“积极的”道德要求,只适用于“消极的”要求,比方说谴责别人偷盗是有理的,但是强迫别人捐款就是在要求分外之责,因此往往并不合理。
另外,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不能像传统社会那样强调道德秩序,而是要强调“法治”,并且认为用道德来规范社会在今天弊大于利。
这观点对吗?对,也不对。因为这又是典型的脱离语境变成偏见的论断。这话只是说法律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却并不是在主张道德秩序可以扔掉。诚然,现代社会的根本秩序要靠法治而非德治来保障,甚至古代社会也是如此:魏晋乱象已有前车之鉴。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完全依靠法律来规范社会呢?显然不行。一个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是畸形的,但一个没有道德秩序的社会更是畸形的。设想一个社会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诈骗,但是开口就谎话连篇;所有人都不偷不抢,但是买票从来没人排队,垃圾扔得遍地都是,而且丝毫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由这样一些守法公民组成社会,你能接受吗?
(突然刚刚想起来句题外话:不少人觉得上传老毕视频的人行为不道德。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认为现代社会只应该用法律来“律人”的话,那么上传老毕的视频究竟何错之有?人家这个行为可是遵纪守法的。)
还有一个关于辛普森案(People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v. Orenthal James Simpson)的例子。这个背景大概不用多说了,所有人都知道。法律是判了他无罪的。可是如果律人的只有法律而没有道德,那谁还有资格对他指手画脚?
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诉诸自由主义,说道德是为自己立法,不是为别人立法,只要不伤害别人就没有过错云云。不过很遗憾,自由主义从来就不是某种严格的教条,不是社会真理的公式。即便是在欧美社会,这个学说顶多也只能算一家之言而已,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更别说自由主义内部的诸如社群主义的主张也不会认同这种原子式个人的价值观。进一步说,就连密尔的那个“不伤害原则”是什么意思,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举个例子:他认为在人口过多的国家里还多生孩子根本就是在滥用自由,而这个结论恰恰是从他的自由原则当中推导出来的。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们能接受这位自由主义祖师爷的观点吗?
最后跑个题,感慨一下:西方那一套自有那一套的伟大之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个!不过就我所见,我国群众虽然学习西方的热情高涨,但是学来学去却只弄来了些皮毛,求其表而遗其里,照猫画虎很不像样子。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我们学自己古代那一套也几乎总是如此。
我给我们捉急啊!
发表评论:
馆藏&4568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修身律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精​心​准​备​的​演​讲​比​赛​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严于律己》(嚴於律己)
yán yú lǜ jǐ
yán yú lǜ jǐ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 更多: 。也作“严以律己”。
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更多: 。”
己;不能读作“yǐ”。
己;不能写作“已”。
多含褒义。常跟“宽以待人”连用。一般作谓语、补语。
每个党员都要发扬~;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
最新查询:
随机推荐查询工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便民查询大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本周热搜成语:
按拼音检索:
【读&&音】:yán
【释&&义】: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1. 她在工作上和日常生活里都严于律己。
2.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
3. 她十分的认真,严于律己而且工作勤奋,但是十分的无聊。
4. 我是一个严于律己的男人.
5. 雷锋总是对同志充满爱,且又严于律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于律己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