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屡术后大便肛门刺痛开始干后来稀正常吗

排便造影方法对先天性无肛畸形术后肛门直肠 功能的评价-医学教育网-青年人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排便造影方法对先天性无肛畸形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评价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8:45:09 &【字体: 】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无肛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检测的客观方法。方法 将盐水控制试验经过改进与排便造影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X线排便造影检查方法,并对45例先天性无肛术后患儿和15例正常儿的肛门综合控制能力和耻骨直肠肌动态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反映综合控制能力的首次漏出量与临床评分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2,优、良、劣3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反映耻骨直肠肌功能的各种状态下直肠肛管角在高位畸形良组明显大于中低位畸形良组,并且高位畸形良、劣两组也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这种新的排便造影能够提供反映肛门综合控制能力和耻骨直肠肌动态功能的客观指标,对于各种类型排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探讨、疾病程度判定、治疗前后疗效对比都有重要意义,同时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关键词】 肛门闭锁  排便造影
Defectography in Children with Inperforate Anus
YUAN Zhengwei, WANG Huizhen, WANG Weilin, et al.Dept. of Pediatric Surgery, The 2nd Clinical Colleg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post-operative defecation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imperforate anus.Methods A new radiographic defectography has been developed combining saline continence test with conventional defectography. The fecal continence was assessed in 45 post-operative children with imperforate anus and 15 normal children.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ak volume and clinical score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862). The three groups (excellent, good and poor)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one another. The ano-rectal angle (which reflects different status of contraction of pubo-rectalis) in the high typ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intermediate and low types. The angles of the latter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Conclusions The new defectography provided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fecal continence and dynamic function of puborectalis muscle. It is easy to perform and has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Imperforate anus  Defectography
  排便造影是在生理状态下观察肛管直肠活动情况的方法,是肛门直肠疾病诊断和排便功能评定的重要手段之一[1,2]。然而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利用排便造影对便秘患儿的解剖结构异常(直肠前突、直肠脱垂和直肠套叠等)作诊断,对便失禁肛门直肠功能评定方面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将盐水控制试验经过改进与排便造影有机地结合起来,对45例先天性无肛术后患儿的肛门综合控制能力和耻骨直肠肌动态功能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一种对便失禁更有针对性而且操作简单的客观检测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组:肛门成形术后5~19年的患儿共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20岁(平均10.6岁)。低位畸形12例,中位15例,高位18例。临床评定[3]为优14例,良15例,劣16例。有19例患儿有术后便秘,其中6例同时伴有尿失禁。  2. 对照组:5~14岁(平均8.9岁)无肛门直肠及神经系统疾病小儿15例,男9例,女6例。  二、检测方法  取玉米淀粉50g,普通硫酸钡粉150g,放入400ml水中,边搅拌边煮沸至稀糊状后冷却备用。检查前患儿用开塞露排空直肠,然后坐在特制便桶上,上身平直紧靠摄影台,屈膝曲髋各90°,自然放松,将柔软的Foley管插入直肠,尖端距肛缘7cm,用宽口注射器将钡糊吸入,匀速(约60ml/min)注入直肠内,嘱患儿尽可能憋住钡糊,检查者仔细观察肛门口,记录钡糊开始自肛门漏出时注入量为首次漏出量。然后将Foley管气囊内注入10ml气体,堵住肛门内口,让患儿放松将全部钡糊注入直肠,注入量为直肠测压检查的最大耐受量(这是通常排便时直肠充盈状态的模拟值)。在电视透视监视下,首先拍摄静息状态下侧位X线片,然后在患儿用力收缩肛门时拍第二张片,在患儿做排便动作时拍第三张片,如发现肛门直肠有解剖结构异常,可以拔管后继续观察排便过程,根据需要加拍X线片。整个过程约需时间6~10分钟。  三、观测指标  1. 首次漏出量:首次发现钡糊自肛门流出时注入钡糊量。  2. 直肠肛管角:直肠壶腹后缘耻骨直肠肌压迹处平行线与肛管轴线相交的夹角[4]。  3. 肛管直径:肛管被钡剂显影时的宽度。  4. 直肠肛管交点移位:将收缩与排便时2张X线片的腰骶椎骨完全重合,观察直肠肛管交点的上下移动距离。
  随着临床评价分的降低和畸形位置增高,首次漏出量逐渐变小,在优、良、劣3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表1)。各种状态下直肠肛管角在高位畸形良组明显大于中低位畸形良组,并且高位畸形良、劣2组也明显大于正常组(P <0.05)。肛管直径在高位畸形良组明显大于中低位畸形良组,并且病例各组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 <0.05)。直肠肛管交点移位在高位畸形劣组明显小于正常组(P <0.05)。
  一、排便造影主要指标及意义  1. 首次漏出量  盐水控制试验是对肛门直肠控制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客观检测方法[5]。肛门直肠对注入盐水的控制主要依靠直肠肛门反射机制、肛门括约肌、直肠肛管角、直肠顺应性和盐水向结肠反流等因素协调完成的。盐水控制试验的检测指标是首次漏出量和最大保留量。由于便失禁患儿常常在首次漏出以后就开始持续往外漏,最大保留量有时反而低于首次漏出量,只有首次漏出量是评价肛门控制功能的关键性指标[6],因此本实验只选用首次漏出量这一个指标。由于盐水的浓度较稀,容易漏出,尤其对于无肛术后便失禁患儿并不符合生理状态,因此我们改用稀钡糊,这样对于判定患儿对稀便控制能力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无肛术后患儿最多见的是污便问题,而污便常常是由于患儿对稀便的控制能力较差,目前常用的评价肛门功能的方法并不能很好针对这一问题,首次漏出量是评价患儿对稀便控制能力的准确定量指标,对于评价治疗效果直观可靠。我们对先天性无肛患儿检测发现,首次漏出量与临床评分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2)。15例正常儿灌注至最大量时无一例漏出,而无肛患儿全部在达到最大量之前漏出,这可能是由于无肛术后肛门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破坏的缘故。  2. 直肠肛管角  直肠肛管角是排便造影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反映耻骨直肠肌的功能。关于直肠肛管角的测量以前多采用直肠轴线与肛管轴线相交的角度,由于直肠壶腹的轮廓由许多不规则弯曲的弧线形成,准确测量直肠轴线常常比较困难,近年来多采用直肠壶腹后缘耻骨直肠肌压迹处的平行线做为直肠近似轴线,即直肠肛管后角的方法[1,2]。我们检测结果在收缩和排便状态下直肠肛管轴线角变化范围为28.23°±8.85°,而直肠肛管后角为38.47°±18.73°,说明直肠肛管后角随耻骨直肠肌运动变化较大。在静息、收缩和排便状态下直肠肛管角比直肠肛管后角分别大16.47°、23.4°和13.13°。临床评分与静息、收缩状态下角度的相关系数在直肠肛管轴线角分别为-0.50、-0.58,在直肠肛管后角分别为-0.61、-0.64,而排便与收缩状态角度之差与临床评分的相关系数在直肠肛管轴线角为0.61,在直肠肛管后角为0.64。这说明用直肠肛管后角评价患儿肛门控制能力能更准确一些,尤其是收缩状态下的角度和排便与收缩状态下的角度之差更有价值,因此我们选用直肠肛管后角的方法进行测量直肠肛管的角度。  耻骨直肠肌对排便控制的作用机制存在不同观点[7]。Phillips(1965年)提出“翼状阀门”原理,后来Parks(1966)又修改为“瓣状阀门”的理论。而Bartolo(1987)对正常人检测并未发现有瓣膜覆盖肛管上方,认为肛门自制不仅仅依赖于直肠肛管角,肛门控制可能是多种复杂机制相互协调作用,并不能过多强调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
      表1 无肛畸形患儿的X线排便造影检测结果(x±s)
首次漏出量(ml)
静息状态直肠肛管角(度)
收缩状态直肠肛管角(度)
排便与收缩状态直肠肛管角之差(度)
静息状态肛管直径(mm)
收缩状态肛管直径(mm)
直肠肛管交点移位(mm)
108.27±19.16
85.40±12.20
38.47±18.73
4.53±1.47
3.40±6.49
29.07±7.10
65.45±17.53
103.91±10.11
83.36±8.66
35.36±11.89
8.59±4.40a
6.54±2.84a
30.09±11.46
42.50±27.68b
111.46±9.88
92.10±15.30
29.36±10.81
10.50±2.50a
8.68±2.30a
26.80±14.03
26.00±5.48
141.60±13.72ab
134.60±15.60ab
11.20±8.53ab
17.50±4.50ab
14.40±5.55ab
23.40±13.76
16.54±8.99b
153.85±20.37a
149.46±19.73a
8.31±5.20a
16.92±5.68a
15.00±6.49a
14.38±8.08a
  a与正常组比较P<0.05,b与前一组比较P<0.05
  从我们对先天性无肛患儿的检测结果看,随着临床评分的降低,直肠肛管角逐渐增大,具有明显相关性,尤其排便与收缩状态下直肠肛管角之差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不同状态下直肠肛管角的变化能更准确地评价耻骨直肠肌的功能。但在畸形位置相同临床评分不同的两组之间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中低位畸形良组与高位畸形良组比较直肠肛管角却出现显著性差异。这可能由于直肠肛管角对防止便失禁起较大作用,对于防止污便的肛门精细控制可能依赖于内外括约肌等其他控制机制,而污便对临床评分影响较大。  二、排便造影的临床价值  这种新的排便造影综合了盐水控制试验和普通排便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能够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可以适合于各种类型排便功能障碍的检测,首次漏出量是评价肛门直肠综合控制能力非常重要的客观指标,在静息、收缩和排便3种不同状态下动态观察直肠肛管角的变化,有利于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可以更准确判定耻骨直肠肌的功能,这些对于便失禁患儿的诊断和肛门控制能力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便秘患儿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直肠肛管解剖结构异常的征象,还可以判定直肠肛管角在不同状态下位置移动情况,这是评价盆膈肌肉功能和盆膈张力的重要指标。另外排便造影使用体位为坐位,符合排便的生理状态,有些盆膈肌力弱的患儿,在侧卧位直肠肛管角可以正常,而坐位则会出现明显增大。使用造影剂为钡糊,接近于粪便稠度,对于排便控制能力判定也更符合生理状态。同时这种排便造影所需设备、操作复杂程度、造影所需时间和费用等均与普通钡灌肠差不多,可以供常规检查,也易于推广。总之,这种新的排便造影方法对排便障碍性疾病的病因探讨、疾病程度判定、治疗前后疗效对比都有意义。
作者单位: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
 [1] Mahieu P, Pringot J, Bodart P. Defecography I. desription of a new procedure and results in normal patients. Gastrointest Radiol, -251. [2] Shorron PJ, Mchugh S, Diamant NE. Defecography in normal volunteers: results and implication. Gut , 7-1749. [3] 王慧贞,李正. 肛门成形术后肛门功能评定标准的初步意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6-117. [4] 王维林,李正,王慧贞. 先天性无肛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综合评定——钡灌肠研究.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326. [5] Read NW, Haynes WG, Hall BJ. Use of anoractal manometry during ractal infusion of saline to investigate sphincter function in incontinent patients. Gastroenterology, -113. [6] Read NW, Harford WV, Schmulen AC. A clinic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fecal incontinence and didrrhea. Gastroenterology, -756. [7] 张东铭. 肛门直肠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肛肠杂志,-31.
&&&&责任编辑:刘小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肛门处长了肉肉的东西_不痛不痒,大便完总感觉擦不干净,不知道_宝宝树
肛门处长了肉肉的东西
不痛不痒,完总感觉擦不干净,不知道生完会不会消下去
那怎么办?
回复 &释尊重&
23:51:27发表的
我也是…今天吃了粽子更厉害了。
不疼不痒不用理会、好多人有!生完再说
我也一样!我还让老公帮我看下,他说不是痔疮,就肿了一样。肉肉的
我也有不痛不痒就是伸了一点出来 有时可以塞进去 不敢让老公看 感觉很尴尬?。 不知道是不是痔疮?
我也有,什么感觉也没有
我也是,大便有时干了就擦不干净,就得洗,有时便秘出来的更大,呜呜
我也是呢,就是最近这个月才开始有的,不知道是不是痔疮!
我也是。女人很多都是怀孕的时候长的痔疮。
十人九痣啊,估计是永远这样了,我没怀孕之前还做手术了呢,可是白费,还长,医院还说保证治好,太疼太疼了
我也有了,以前都没有,怀孕过后就有了,前几天买的私处喷雾今天才喷呢不知道有没有用呢
肛门处长了肉肉的东西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直肠癌晚期,做完改道手术两个月,不久前一天出现原肛门排便情况,怎么回事
来自于:天津|
提问时间: 20:00:49|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病情描述:
直肠癌晚期,才做完改道手术两个月,不久前一天出现原肛门排便情况,不成形,脓状,请问是怎麽回事?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1374收到了:
病情分析:
不成形,脓状,感染导致的很常见,例如肠炎,尤其是结肠炎。有可能是手术后腹部里面的伤口出现感染导致的。因为手术做了两个月时间,癌症复发可能性不大,而且直肠癌一般大便时带血的。
指导意见:
及时到医院肛肠科就诊,给医生检查清楚大便异常的原因,排除直肠癌的复发。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589收到了:
这是直肠癌手术改道后,局部出现炎症与感染,才导致这些出现。建议到医院复查,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与处理,同时还有兼顾肿瘤手术的康复治疗。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479收到了:
你好,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化疗引起的,主要是化疗药物到体内影响了人体的正常机能和免疫系统,直接损害到身体,患者就会出现癌细胞扩散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晚期病情的恶化,出现了肠道转移。建议在抗肿瘤的同时适当选择API特异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现代化辅助治疗,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肿瘤科医生
肿瘤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便开始干后来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