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AEK学习什么意思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空间解析几何-本科学习教育书籍.pdf 2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空间解析IL何
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向童空间
第一章 向量空间
本章的陈述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即在务1首先讲述
我们在物理与力学中曾经遇到过的向量及其线性运算,然后在
荟2引入向量空间的公理化定义,于是芬1与芬2的关系是芬1
为荟2提供直观背景.而务2及其以后一系列由公理导出的结
论,对于马1那些具体的向量同样适用,
'1 几何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在自然现象中,有些量在取定单位以后,可以用数值来表
示,例如时间、长度、质量、温度等等,而数学中的实数,便是这些
量的概念的抽象.
然而在自然现象中,还有一些量,例如位移、速度、力等等,
它们的性质,不仅与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方向有关,即在这一类
的量里,包含有大小与方向两个要素,这样的量我们称之为向
量,即我们有
定义1 在空间中一个有大小、有方向的量称为向t,用符
号a,b,。等来表示.向量a的长度记作IaI,它是一个非负实
向量在有些书中也称为矢量或矢,向量在图形表示中常用
有向量线段来表示.设用来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有起点A,终
点B,则该向量也用记号AB来表示,如图1-1.
两个向量如果长度相等,方向相同(即平行于同一直线且方
2 空间解析几何
向相同),则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如图1-2.因此现在讨论的是容
许任意平移的有向线段,这样表示的向量也称为自由向t.
图1-1向皿庙
图1-2 相等的向盆
定义2 设a,b是两个向量,把b的起点(由于自由向量)
放在a的终点,得到的三角形第三边所代表的向量c,称为。与
‘之和,记作
如图1-3所示,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从a的起点到b的终点的向
这个加法规则通常称为向量相加的三“角形法则”,与此相
应的,若使a与b的起点重合,则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中
与a,b同起点的对角线,也代表a与b之和c,它称为平行四边
形法则”,如图1-4.
图1-3 向·且加法
图1-4 向最加法
关于向量的加法,有下列两条基本性质:
(a+b)+c=a+b+c)
证明 关于10,根据三角形法则,由图1-5可见,(a+b)+
第一章 向t空间 .·1
马1几何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 1
马2 向量空间·········································。···……5
马3 一般向量族中的线性关系························…… 10
马4 几何向量中的线性关系···························……14
第二章 仿射空间与一次方程 20
马1仿射空间·············································……20
马2直线方程·············································……24
马3 空间的平面方程····································……30
备4 空间的直线方程····································……38
第三章 欧氏空间 ····································……45
马1 向量的内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KWJ好嘢啊砌佢啦喜欢的音乐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KWJ好嘢啊砌佢啦喜欢的音乐
播放:4064次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转载]翻译学习网站推荐以及参考书目
※ 网站推荐
1.中国翻译协会
2.中国科技翻译
3.中国翻译研究
※ 参考书目
翻译杂志类:
中国翻译,2003(6).
王占斌,《上海翻译》2005( 1), 32-35.
王方路,《中国科技翻译》2005(1),45-47.
陈恪清,《中国科技翻译》2004(2),39-40.
苏淑惠, 《外国语》1996: (2) “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标准”,
魏彩霞,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中国翻译, 1997, (3)
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范仲英, 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 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学生用
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 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 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 (教师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瑞昌 喻云根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郭著章 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杨莉黎,1993.《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曾诚,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宏薇.李亚丹,2004.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翻译技巧类:
钱歌川,1980.《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重德编著,1991.《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金圣华、黄国彬主编,1998.《困难见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译作赏析类:
刘士聪,2002.《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
崔永禄,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喻云根,1996.《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
黄源深、周立人,2003.《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翻译理论类:
Newmark,P.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ewmark,Peter.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福康,1992.《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玉刚,1989.中国翻译文学史稿.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金缇,1998.《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郭著章,1999.翻译名家研究.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罗新璋, 1994.翻译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马祖毅, 2001.中国翻译简史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买提尼牙孜, 热扎克, 1994.西域翻译史. 新疆: 新疆大学出版社.
孟昭毅, 李载道, 1995.中国翻译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秉钦, 2004.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王建开, 2003.五四一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宏印, 2003.中国传统议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严复.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宏志, 1999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谢天振, 2004.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
张力等,1997.中国历代高僧.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周发祥, 李岫, 1999.中外文学交流史.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邹振环, 1996.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黄国文, 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贾文波, 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金堤, 1997.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靳涵身, 2004.诗型广告翻译研究.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刘宓庆, 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秦秀白, 2002.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佐良, 1997.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8月.
蒙兴灿.孔令翠,2002.实用英汉翻译[M].四川的大学出版社.
王佐良,1998.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自俭.李淑华,1999.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 翻译大家
郑振铎(),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也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他原籍福建长乐,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17年夏,他考进了北京铁路管理学院。1919年"五四"运动中,成为该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从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他还先后参与编辑了《闽潮》,《新社会》,《文学旬刊》等刊物。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另有《郑振铎文集》。郑振铎一生不仅著述丰富,他发表的大量译作、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郑振铎的主要译作及其影响
  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掌握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因而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分类讨论他的作品。
  (一)、郑振铎译介的俄国文学。郑振铎最早在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契可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而由他翻译的《灰色马》(《小说月报》)连载)等,则反映俄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的思想倾向,引起读者的注目。他积极介绍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进步文学,为我国的新文学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郑振铎翻译的印度文学。郑振铎主要是翻译泰戈尔的诗歌以及印度古代寓言。一九二二年十月,郑振铎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翌年九月又出版了他翻译的《新月集》。我国比较有系统地大量翻译泰戈尔的诗歌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郑振铎是最主要的译者。冰心读了郑振铎译的《飞鸟集》后,评价道:"觉得那小诗非常自由,就学了那种自由的写法,随时把自己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写下来。"
郑振铎的这些译作,对于我国新文学建设和中外文学交流,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二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小诗和散文诗的流行,与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很有关系。一九二五年八月,郑振铎出版了《印度寓言》一书,共收他的译作五十五篇。他的译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印度学者海曼歌•比斯瓦斯在一九五八年《悼念郑振绎》一文中指出:"他可能是第一个把印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他同样是当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
对他在印度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
  (三)、郑振铎译介的希腊和罗马文学。郑振铎也很早就对希腊、罗马文学有所介绍了。一九二九年,出版了《恋爱的故事》。后来,又译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说》,一九三五年以《希腊神话》为书名出版,篇幅为前一本书的三、四倍。解放后,他在《希腊神话》再版本中,还运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代神话的著名论述来分析希腊神话,给予永久吸引力,赋予这两本译著以新的意义。
  (四)、郑振铎翻译的其他作品。除了上述主要三大类翻译作品外,郑振铎另外还翻译过美国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德国莱辛的寓言,丹麦的民歌,高加索民间故事,以及欧洲童话《列那狐的历史》等等。体裁广泛。
  总之,郑振铎的翻译活动既有全译,也有选译、节译、译述等等,对中国的新文学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郑振铎的翻译观
  在翻译理论方面,郑振铎的贡献主要是他在二十年代的翻译理论建树和一生对翻译的提倡建议之功。作为一名诗人、散文家和知名学者,他对我国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翻译见解,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他关于翻译的一些主要见解。
  (一)、"文学是绝对能够翻译的"
  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的提高,有些人对译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艺术风格表示怀疑,甚至有些人认为文学作品是绝对不可译的。尤其是诗歌翻译,他们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郑振铎认为,"文学不可译"的观点本质上是狭隘的文学观念的产物,如果否认了翻译的可能性,实际上就否认了文学的国际交流,否认了世界文学的意义。郑振铎在《译学的三个问题》中提出,"文学书是绝对能译的,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够完全的由原文移到译文里面,就是原文的艺术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于译文中"。他还认为文学的"风格"就是文学的"表达",而"表达"可以把人类思想具有共通的东西"移植"成文字。这种对于文学可译性的论述,消除了某些译者和读者的疑虑,在当时,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翻译不仅是"媒婆"而且是"奶娘"
  郑振铎认为翻译最好有两种功能:(一)、能改变中国文化传统。(二)、能引导中国人和现代的人生问题与现代思想相接触。他认为,"翻译一个文学作品就如同创造一个文学作品一样"。他在《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一文中提出,"翻译家的责任非常重要,无论在那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受别国文学影响的痕迹。而负这种介绍责任的,却是翻译家。"在他发表的《处女与媒婆》、《翻译与创作》、《盲目的翻译家》等文中,反对盲目的翻译,认为只有有选择的翻译才能使我们的创作丰富而有力。他反对把翻译与创作对立起来,认为翻译的作用不仅是"媒婆"而且类似于"奶娘","创作决不是闭了门去读《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诸子百家文集",而是"开了几扇明窗,引进户外的日光和清气和一切美丽的景色"。郑振铎关于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的论述,对于端正我国现代翻译的方向,无疑起了作用。这种精神对于我国当前翻译界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三)、翻译的三原则
  郑振铎重视翻译的质量,在关于翻译的艺术、方法和原则上,他首次向国内翻译工作者介绍了英国翻译学家泰特勒(A.F.Tytler)《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及其中的三原则:一、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意思。二、译作的风格和态度必须与原作的性质一样。三、译文必须包含原文所有的流利。关于第一条原则,他认为是翻译的第一要义,但他反对"死的,绝对的直译"。至于第二条原则,他认为应该在"忠实"(信)的前提下,把原文的风格与态度重新表现在译文里。对于第三条原则,郑振铎认为,"良好的译者应贵得于中道,忠实而不失于流利,流利而不流于放纵"。他对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一、翻译必须讲求"忠实"。二、强调贵得"中道",防止走入"死译"与"放纵"两个极端。(郑振铎《译学书三个问题》,1921)
  关于严复的"信、雅、达"三字理论,他认为"直译"的文章只要不是"不通"的中文,仍然是"达"的。假如将原文割裂以牵就译文方面的流行,虽"雅"却不足道矣。所以译文是以"信"为第一要义,但要努力使其不至于看不懂。(郑振铎,《世界文库》编例,1935)。他的这些翻译论述是十分精当的,在当时也是具有开拓性的。
  (四)、对近代翻译史的评述
  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史严格地说是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的。郑振铎认为,这一时期的翻译具有很大的气魄,但终归于失败。原因有五点:一、内容上妥协于中国读者的口味和伦理观。二、简单地利用外国作品作为改革的工具。三、消遣性的侦探言情小说译的很多。四、缺乏正确的文学常识。五、不忠实于原著。但是,他仍然充分肯定其影响。认为最显著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于后来的创作。二是影响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他认为清末翻译与"五四"翻译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是"无意识的介绍",而后者则是"有意识的介绍"。郑振铎的这些论述,为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定下了框架和基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语言的"欧化"问题
  二十年代,随着外国文学翻译的日益增多,语言"欧化"问题被提到文艺理论的议事日程上来,郑振铎在《文艺丛谈》、《语体欧化之我观》等文章中,提出赞成语文体"欧化",并提出"欧化"是为求文学艺术精进的一种方法。但他反对简单的模仿,认为"欧化"要保有一个度,既"虽不象中国人向来所写的语文体,却也非中国人所看不懂的"。郑振铎关于语言"欧化"的论述,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对于今天的文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郑振铎在二、三十年代在翻译方面作过一系列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是有他首次提出的,具有开拓,启蒙的意义。他的论述不仅在当时起了良好作用,而且受到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不失为我国现代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他的理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郑振铎的翻译特色
  综观郑振铎一生的许多翻译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特点:
  (一)、他的翻译体裁广泛,内容丰富,作了多方面的实践。他翻译了不少的作品,体裁涉及诗歌、小说、儿童文学、散文等。而且多有探索和创新。他是较早介绍俄国文学、印度文学、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具有开风气和补空白的意义。但因种种原因,他没有译出具有里程碑式的世界名著,这不能说是一种遗憾。
  (二)、他的译作鲜明地反映了个人风格,也发挥了社会功能。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有所为",都是反映和改造人生而译。但是由于工作和斗争的紧张与急迫,有时他未及仔细修饰文字,过于直露或粗糙,使得作品的审美价值不及认识价值。但他却是不乏一些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完美结合的作品,如他所译的泰戈尔的诗集等。
  (三)、他翻译的作品显示了他的学识。郑振铎不仅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学者。
"五四"以后的新旧学者都很佩服他的学问。他的作品文字上平易,风格上朴素,但并不浅薄,反映了较深的功底。可以说是学者化的作家了。郁达夫说,学者一般是不大会创作的,但郑振铎的作品"却也富有着细腻的风光"。
  4、结语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为我国译介了许多重要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具有开拓性和启蒙性。他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翻译理论,为我国翻译理论增添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他在文学翻译方面贡献是不仅不可忽视的。
王寿昌,字子仁,号晓斋,闽县(今福州市)人。十五岁时,(1878年),他考入马尾船政前学堂制船科,成为该学堂制造班第三届毕业生。1885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选拔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法律学并专修法文六年。1897年,王寿昌毕业回国后任马尾船政学堂任法文教习。不久,清廷修建京汉铁路,向法国借款,他任总翻译。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京汉铁路建成后,他被调往汉阳兵工厂任厂长,为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器重,经理对各国事务。民国元年(1912年)春他回到福建,任福州交涉司司长,负责对外交涉事宜。王寿昌与外国人交往时,言行得体,不失人格、国格,广受称赞。王在任三年后,因被有权势者所排挤,后来又返回船政学堂任法文教习。
  王寿昌爱好文学,兼擅诗、书、画。在法留学期间,他接触并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归国时,带回小仲马父子名著等多部法国小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初夏,王寿昌在马江任职时,好友林纾因丧偶,抑郁寡欢,来到马江朋友魏瀚家散心解闷。为解其忧郁,王便主动与林纾谈起法国文学,向林介绍了法国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并建议与林合译这本名著。因为林纾不通法语,合作是由精通法语的王寿昌口述原著情节,林纾笔录的方式完成的。二人合作不到半年时间,此书全部译完,书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经校对后,这部以文言文译成的小说就以王、林二人的笔名"晓斋主人"、"冷红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在福州首版发行了。此后这部小说风行全国,接着各种版本不断出现,计有二三十种之多,"国人见所未见,不胫走万本","一时纸贵洛阳"。这本译作令国人读后大开眼界,不少读者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洒下同情的泪水。当时严复有诗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就是对此译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真实写照。这本具反封建意义的文言小说,对当时的西方进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据说在二人合译此书过程中,王寿昌每日口译一小时,林纾笔录三千字。王口述要意给林纾,再由林纾用生花妙笔把它写下来,虽然用古文叙述,可是由于精神贯注其中,文笔动人,处处扣人心弦,使读者神往不已。这精彩的译文,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王对原文的准确理解。王寿昌不但法语精通,中文造诣也很高,既对小仲马的小说情节十分熟悉,又富于情感,同情茶花女的遭遇,所以在合译时,能把原著内容详尽、动情地口述出来,尤其是对女主人公马克的心态描述得委婉尽致、如泣如诉,成为林纾传神而流畅的译笔不可或缺的前提,使林在笔译时能够很好地表达原文的风格神韵,这才有了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诞生。
严复(日~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Eugene Nida
&&& A look at
the proliferation of Christian scriptures over the last fift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reveals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gained access to the scriptures in ways that would previously not
have been thought possible.?
&&& In large
measure, this came as a result of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anguages where transl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volution that
was taking place in the field of Bible translation. As new
resources became available, new methods of translating were taught,
and translators were better trained, Bible readers across the globe
benefited from translations that were clear, understandable, and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s.
&&& While the
Bible translation revolution used several great minds to attain the
prominence it now receives, one name stands out as a pioneer and
champ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theory and praxis, that of Eugene A.
&&& Born on
November 11, 1914, in Oklahoma City, OK, Eugene Nida and his family
moved to Long Beach, California when he was 5 years old. He began
studying Latin in high school and was already looking forward to
being able to translate scripture as a missionary. By the time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in 1936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he was well on his way. Having earned
his degree in Greek, summa cum laude, he enrolled in the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SIL) and discovered the works of such
linguists as Edward Sapir and Leonard Bloomfield.?Nida then pursued
a Master's degree in Greek New Testa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 1941 he began a Ph.D. in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completed it in two years.?His
dissertation, A Synopsis of English Syntax?was, at that time, the
only full-scale analysis of a major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搃mmediate constituent?theory.?
&&& The year
1943 was a busy one for Eugene Nida. In addition to completing his
Ph.D., he was?ordained in the 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He
married Althea Nida, nee Sprague, and joined the staff of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BS) as a linguist. Although his initial
hiring was experimental, Nida was made Associate Secretary for
Versions from 1944-46, and from then until he retired in 1980, he
was Executive Secretary for Translations.?
joining the ABS staff, Dr. Nida immediately set out on a series of
extended field trips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On these visits
he worked with missionary translators on linguistic problems, and
searched for potential indigenous translators, often using his SIL
connections.?These site visits led him to see that his most
important role for ABS Translations' interests would not be limited
to checking translations for publication, but of educating
translators,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better models, resources,
training, and organization for efficiency.?This he managed to do
through on-site visits, teaching and training workshops, and
through building a translations network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became the global United Bible Societies
Translations Program through which work in hundreds of indigenous
languages is constantly in process around the world.
&&& Nida was
determined to produce a theory that would foste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the Good News across all kinds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s barriers. A prolific writer, his book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Brill, 1964), and lat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Brill, 1969, with C.R. Taber) helped him achieve this
objective.
&&& These two
very influential books were his first book-length efforts to
expound his theory on what he called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later to be called functional equivalence.?How
significant, revolutionary, and convincing this new approach proved
to be can be seen in the fact that hundreds of Bible translations
have now been effectively carried out with this methodology.?In
essence, 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translator to capture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text without being
bound to its linguistic structure.
&&& His 1986
publication, with Jan de Waar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Nelson) is the summative ex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Over the years his many other books and articles
covered such important subjects as exegesis,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a thorough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Nida and Louw, The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UBS, 1988).
&&& Nida's
work with indigenous language translations had shown that in order
to reach people who bring no prior knowledge to their encounter
with the Bible, the translation needs to place the highest priority
on clear communication in easily understood language and
style.?Thu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ranslator William Wonderly, a
Spanish New Testament, a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 At almost
the same time, the Good News Bible New Testament, Today English
Version (TEV),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Robert G. Bratcher, a Nida
colleague, was published.?Both of these books were enormously
successful publications, with sales in dozens of millions even
before the Bible editions were published in 1976.
success of these translations led to many churches endor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pproach for clarity of
communication of the message of the Bible.?In 1968,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UBS) and the Vatican entered into a joint
agreement to undertake hundreds of new interconfessional Bible
translation projects around the world, us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rinciples.?Again, Nida was one of the principals on this
collaborative work.
&&& A scholar,
teacher, leader, influencer, conceptualizer, innovator, and
influential theoretician, Eugene A. Nida is very possibly
unsurpass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Bible Society movement in terms
of global impact.?His work, his organization, his ideas and the
organization he put into place represent a watershed for the
movement and for Bible translation. Thanks to him, the world of
Bibl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enriched and
challenged into an exciting field of study and discourse.
&&& Retired
since the early 1980s, Dr. Nida currently lives in Brussels,
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傅雷(),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幻灭》;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朱生豪(),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毕业后于1933年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
  朱生豪从24岁起,以宏大的气魄、坚韧的毅力,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含戏剧31种)。他英年早逝,只度过了32个春秋。而他所译莎剧《全集》由世界书局出版后,轰动文坛,被时人叹为“宏伟的工程”、“伟大的业绩”。
  朱生豪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叶君健(),中国第一个从丹麦文翻译、并系统全面地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家,作家。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1944年至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欧洲文学。历任辅仁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
  《安徒生童话》现有80多种文字的译本,丹麦报纸有评论认为中文译本是最好的。文中认为“只有中国的译本把他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安徒生与叶君健作为作者与译者,因一部作品先后获得同样勋章的唯一先例。
林语堂与翻译
  一、生平简介
  林语堂,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而后,在赛珍珠(Pearl
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二、翻译理论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他涉及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然而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在对译者的要求方面,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
  林语堂的这篇论文从翻译实际出发,毫不玄虚,说理质朴。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问题。"。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应当指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
  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他阐述了翻译标准问题,并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这是发人所未发的。此外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因此他提出"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对于"通顺标准",他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而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尤其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此外,林语堂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说法。"因为作者之思想及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若有完全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失其精神躯壳,此一点之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最后他赞同"翻译即创作",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作一种艺术"。文艺翻译家"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林语堂的这个观点与翻译论中提出的译者应是批判家的理论有共同之处。
  总之,林语堂的这篇《论翻译》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提出三个标准,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翻译的性质以及文学翻译的任务与方法。而他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其翻译理论与现代挑战传统译文从属于原文的观点亦有相通之处。
  三、翻译实践
  林语堂在翻译上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他中年顶峰时期旅居美国的成就。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林语堂在谈及英文特点时曾说过:"英文用字很巧妙,真可以达到'生花妙笔'的境界。英文可以语大语小,能表现完全的口语化,因此往往感人至深。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语句,却能永远留在人的心底"。而他自己的英文写作和译作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有时随便用英文美语,俗语俚语把中国文化解出来;有时保留艰涩难懂的中文词句,用入情入理、旁敲侧击的手法作有意义的诠释"。他在美国出版的第二本书《生活的艺术》就是最能揉和创意和诠释的一本著作。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本书也可以算作一种译文的选集,不过作者在每一段引文的前后加上更多篇幅的诠释,古今中外,东南西北,融会贯通,替读者作心理上的准备,加上自己的意见,一气呵成。
  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挑战的方面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则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又一重要译作。这首先归功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国学底子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创作,然而潜移默化中仍是存在翻译的成份。虽然小说是用英文创作的,但所描述的是从拳匪之乱到抗日战争四十年来的中国故事,因此随处可见充满浓郁中国风味的东西。在创作中有翻译更加完美的一个例子是他的《苏东坡传》,他采用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把这位才华万丈、性情豁达的古人活灵活现地塑造出来。全书参考的书籍非常丰富:苏东坡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历史和文献的根据,其中包括他流传后世的千百篇诗词、文章、书信及笔记等。有些他直接翻译成英文成段地引用,如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向神宗皇帝的上书;有些讲他镝居黄州,饮酒散淡,如何写出千古传诵的《赤壁赋》,林语堂就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林语堂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赞助下于1973年编纂出版的《当代汉英词典》。在这之前,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即1892年翟理斯(Herbert
A. Giles)编纂的《汉英词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以及1932年麦氏(R.H.
Mathews)编纂的《麦氏汉英大辞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林语堂花费五年时间编纂的这本汉英词典既满足了他数十年的心愿,亦满足了当代汉英翻译的需要。它所采用的检字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修订的,所采用的拼音也是将他当年参与制定的罗马拼音法简化而成的"简化国语罗马字",而林语堂首创的五十部首则成为这本词典的另一特色。
  四、中西文化交流
  在林语堂的作品中翻译和创作是难解难分的,他的翻译中有创作,创作中有翻译。"时"与"地"结合起来,使他肩负对西方读者诠释中国和中国人的责任。他之所以成功,不单是靠文字的精湛,也是基于他热爱祖国文化,同时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强烈表现出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依念,他不仅介绍中国的哲学,而且又广泛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因此他的英文著作极受欢迎,且有多种文字译本。与此同时,他还常到各处演讲,宣扬中国文化,在为中国争得国际了解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林语堂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罕有其匹的。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轰动欧美文坛,并且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一直被视做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许多外国人在提到中国的文学与思想时,古知孔子,现代则知林语堂,足可见林语堂作品对沟通文化,促进国际了解的影响。1975年11月,在国际笔会四十一届大会上,林语堂当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数十年间第一位中国作家得到此项荣誉。作为国际笔会的副会长,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译著作无疑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人赢得了骄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其卓著的才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所撰的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正可以反映其抱负以及在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及贡献。
  五、译著作书目:
  英文著作
  1. Letters of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
《女兵自传和战时随笔》(又称《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2.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英文小品甲集》
  3. 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英文小品乙集》
  4.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吾国吾民》(又称《中国人》)
  5. 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
《子见南子及英文小品文集》
  6.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中国新闻舆论史》
  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生活的艺术》
  8.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孔子的智慧》
  9. Moment in Peking 《京华烟云》
  10. With Love and Irony 《讽颂集》
  11. The Best Essays of Lin Yutang 《林语堂小品精华》
  12. A Leaf in the Storm 《风声鹤唳》
  13.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国与印度之智慧》
  14.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啼笑皆非》
  15. The Vigil of a Nation 《枕戈待旦》
  16.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苏东坡评传》(又称《苏东坡传》或《苏东坡》)
  17. Chinatown Family 《唐人街》
  18. The Wisdom of Laotse,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Lin Yutang 《老子的智慧》
  19. Miss Du 《杜十娘》 (又称《杜姑娘》)
  20.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 《美国的智慧》
  21. 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  《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三篇小说集》(又称《寡妇、妾与歌妓》)
  22. 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23. The Vermilion Gate 《朱门》
  24. Looking Beyond 《远景》
  25. Lady Wu 《武则天》(又称《武则天传》,《武则天正传》,《武后传》)
  26. The Secret Name 《匿名》
  27.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中国的生活》
  28. From Pagan to
Chrostoanity  《由异教徒到基督教友》(又称《皈依耶教》或《信仰之旅》)
  29. 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  《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的景观》(又称《辉煌北京》)
  30. The Red Peony  《红牡丹》
  31. The Pleasures of a Nonconformist  《不羁》
  32. Juniper Loa  《赖伯英》
  33. 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逃往自由城》
  34.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当代汉英字典》
  35. Readings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  《现代新闻散文选》
  英译汉:
  1. 《国民革命外记》 原著者待查
  2. 《女子与知识》 罗素夫人原著
  3. 《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 布兰地司原著
  4. 《卖花女》(剧本) 萧伯纳原著
  5. 《励志文集》 马尔腾博士原著
  6. 《新俄学生日记》 奥格约夫原著,林语堂、张友松合译
  7. 《新的文评》 史宾冈、克罗斋、王尔德等原著
  汉译英:
  1.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Lin Yutang 《浮生六记》,清朝沈复原著
  2. Chuangtse,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英译庄子》
  3.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中国古文小品选译》(又称《古文小品》) 晋朝陶潜等原著
  4.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译老残游记第二集及其他选译》
  5.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Translation from the Master of
Chinese Art《中国画论,译自国画名家》
  6. 冥寥子游 明朝屠隆原著
※ 翻译技巧[1]
汉英语言差异与汉英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不同民族由于历史、生态、宗教、民情、习俗的不同。
  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就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来表达。
  一、调整句子结构
  东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维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这种思维形式使西方人惯于“由一列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列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思维形式是重在综合,这种思维形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我国学者吕叔湘先生曾对汉语句子结构作过分析,他指出:“汉语里持多流水句,一个子句接一个子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汉语的这种流水句式,用节节短句逐点交待,把问题层层展开,这使得在表达相同内容上,汉语句子在数量上往往多于英汉句子,因此翻译时,汉语的几个短句往往可以译成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如:
近读华君武一幅题为“谨防”的漫画,画面上两个人骑着装满良心的三轮车,车上插着“收购良心”、“方式价格面议”的广告牌。
  A couple of days ago , I came across a piece of Hua’s
caricature with a title“ be cautious”on which two menare riding a
tricycle with a fall load of“ conscious”and aboard which says“
Purchase conscience , for particulars ,negotiate face to face”.
  (2) 眼下,咱只盼着有关部门对“工薪族”们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对我们的收入心里有个数,别出来个咱累死也够不着的房价。
  Now , I am expect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survey on us“
the salaried”, so as to gain a clear under2standing of our income
and abandon such a high price wecan’t afford even if we toil to
  (3) 当今一些经济大案,立案查处,成绩卓然,群众拍手称快。
  Nowadays , the public is clapping their hands in ap2plause for
the great achievement we have made in placingcases on file for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concerningsome serious economic
  (4) 珠海不向洋老板下跪的青年孙天帅,上海为?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不买假货而自动失业的刘女士,天津拒绝不良软件集体辞职的四青年,最近成了新闻人物。
  Mr. , Shuntianshuai , the young farmer working inZhuhai who
refused to knee down to his iss Liu in Shang2hai who quitted her
job for refusing to sell fake goods , thefour young men in Tianjin
who resigned together for un2willing to program sinister softwares
, all became news2maker.
  从以上几个汉译英句子来看,多个汉语短句在一起被译成了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从以上几个汉译英句子来看,汉语句子以动词为关键词,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而英语句子则以主要动词为谓语,以分词、介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介词等短语(或从句)
,表示汉语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因此,在汉英翻译时,句子结构调整是必要的。
二、调整句子重心
东方民族“从众归一”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次要语义部分放在句首,而将语义重心放在句子的末尾,这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偏正复句,一般语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偏句相当于英语的修饰性句子的语义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所以汉译英词,通常将汉语“偏前后正”的常位语序调整为“主前从后”的语序,如:
  (1) 早在古代,我们就有“渴死不饮盗泉之水,饿死不受嗟来之食”的志士勇夫。
  Early in ancient China , there were noble - mindedpeople who
would die of their thirsty rather than drink wa2ter from stealth -
spring , who would die of hanger ratherthan eat food handed out in
contempt .
有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为人称颂的“好官”,也有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贪官,还有大事不理,小事纠缠的糊涂官,当然也少不了吃喝玩乐的逍遥官、风流官。
  Some are widely praised good officials for their self-
discipline and devotion to their official duties. Someare ill -
behaved officials breaking the law for bribes ,some are muddle
headed officials lingering over trifles in2stead of important
issues of course , there are also amorousofficials indulging in
pleasure - seeking , addicting to sen2sual pleasure.
为了恪守良心,保全人格,为了民族气节,国家尊严,居然炒了老板的“鱿鱼”,砸了自己的饭碗,得到社会各界普遍称颂。
  All of them are common people who have been wide2ly praised by
people of all walks of life for their unusualdeeds ———they went so
far as to say good - bye to theirbosses , therefore lost their jobs
for sake of conscience ,personality and national integrity and
  以上各句在汉译英时都根据英语的句子结构对表达语义重心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前移了句子重心,这样译文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三、转换视点
  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是一种人本文化,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比较偏重于对客体的研究和观察,习惯于本体思维的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发生或
演变的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 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房地产广告,题目赫然是“工薪族的理想家居”。
  Before long , an estate advertisement entitled“ Dre2amland for
the Salaried”caught my eyes.
  (2) 如今满大街都能看到为“工薪族”们提供的商品及服务。
  Nowadays , the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for the sal2aried men
are available everywhere.
  (3) 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o eagerlyawaited by the
whole nation is herewith inaugurated.
  (4) (他们) 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
  After six years of married childlessness , the fatherwas
suddenly presented by his wife with a pair of twins.
  四、增减词量
  (一) 增词
  1. 英语是一种形和重于意和的语言,它主要借助语言手段(词汇,句型,语法等)
来实现语言的连接。在英语中,语法关系、时态、语态、数都很清楚。
  而汉语是一种意和重于形和的语言,它不是依靠语言手段,而是靠意义上的连贯来实现的。因此,汉语在转化成英语时,补益是不可少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
  汉语连续用了九个名词,九个名词就把萧瑟凄凉之景,空旷冷落之感在这九个名词中凸现而出,悠然而生,生动具体地抒发出作者当时的情绪和心境,没有任何的赘词冗语。渊冲先生的译文根据英语句法结构,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原句中的九个名词改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
只有这样才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系转换活动,对于某些民族色彩词语要有充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词义做必要的解释,以便译入语读者理解。如:
  (1) 30 万,一个真正的“工薪族”一年就算勒紧裤腰带攒下一万元,也要30 年。
  30 ,000 yuan , it will take30 years for a genuinemember of the
salaried , even if he lives frugally all theyear round.
  (2)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主,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The five elements : water , fire , wood , metal , earth ,are
not always
the four seasonsmake away for each
other in turn. There are the moon has its
periods of waning and waxing(二)
减词汉语为了句子结构平衡,增强语气,强化音韵,常使用重复,对仗等修辞手法,因此句子词或词组复式含义相同的词组重复使用现象较多见,而英译时只需译上其主要意思。如:
  (1) 天帅们的品行仍折射出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美德。
  Nowadays , What Mr. Sun and his likes have doneembodies the
sam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and moralintegrity and noble
character.
  (2) 起初,我弄不明白,良心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不能玩,没有使用价值,怎么能当商品交易?How can
conscience be dealt as merchandise , whichis not practical .
  (3)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 that it is a manifesto , apropaganda force , a
seeding - machine.
  (4) 差不多二十年了,深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或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人口仍有百万。
  Several million of people have lived near or belowthe
breadline for almost two decades.
  根据英汉不同语气的句子结构特点和表达习惯,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调整语句,在翻译当中是必要的,因此,只有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才能在汉译英时,以符合英语的表达式翻译。
※ 翻译技巧[2]
汉泽英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不合习惯的说法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法。一句话,一个词,在一个国家表达的是好意,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在另一个国家转达的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如果翻译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而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在译文中加以运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在翻译不涉及政治、经济等重要问题,只涉及生活习惯、日常用语时,可以更灵活些,按照译入语的习惯说法表达意思。
  1.见面问候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吃过了吗? Have you had breakfast(lunch, supper)?到哪去?Where
going?这都不是外国人在见面问候时会问的问题。如果见面就问外国人“到哪里”,人家会以为你要了解人家的私事,对你会产生反感。外国人喜欢问:“你好吗?”这句话可以有不少表达方法,如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ow have you been doing? Hello!
Hey!等。用哪一句来表达你的问候,取决于你与被问候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总之,这一类的问候语,直译可能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还是按外国人的习惯翻译较好。
  2、对病人的问候
  中国人喜欢对病人深表同情。但外国人则轻易不愿表现出其弱的一面,对他们表达过分同情的话未必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中国人在听说一个人生病后可能会说:得知贵体欠佳,深感不安和关切。直译:I
was rather disturbed by and concerned about your
illness.但这样翻译会使感到病情很重,只能加重病人的顾虑,达不到安慰病人的目的。按照英文的表达习惯,可译为:I am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illness and wish you a speedy
recovery.这样翻译既表达了讲话者的难过心情,又表达了希望病人尽快康复的愿望。
  3、对待他人的表扬和感谢
  在受到表扬或感谢时,中国人往往比较谦虚,会说:“这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哪里,哪里,我还做得很差。”如果直译:It
is nothing. This is my duty.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 Well, I have
not done very well.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improved.所有这些谦恭的话,在外国人听起来,都会显得做作。西方人通常会说:It’s my pleasure.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 I feel
flattered.翻译这些话时,宜根据西方的习惯来译。
  4、迎接外宾时
  中国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时常常会说:“一路上辛苦了。累不累?”You must have been tired after the
flight(journey)而外国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显得年轻、有朝气,不喜欢被人认为体弱,或有疲劳感。因此,上述问候话直译效果不好,可译成:How
was the flight? Have you had a pleasant flight?或者You have had a
long flight.
  二、不够委婉的语气
  有时有人讲话比较直率、唐突,直译可能会使人感到不太客气,甚至会失礼。译员应学习委婉说法,在翻译时把握好语气。但为外交斗争需要而使用针锋相对的语言除外。
  例1 中国可作为贵国资源性产品的稳定市场,同时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可满足贵国市场的需要。直译:Your resource-based
products can find a stable market in China and 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your
market.这么直译也许会让人担心,以为我们的工业品要去占领他们的市场。同样的意思可以翻得更客气一些。如:You may find
a stable market in China for your primary products and may also get
a number of industrial products from China to meet some of your
  例2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所关心的经济问题。
  直译:I wish to talk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hich you
are interested.
这样翻译,显得讲话者太肯定听众会对他所讲内容感兴趣。尽管讲话者知道听众是有兴趣的,但说得客气一点效果更好。可译为:I would
like to brief you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be
of interest to you.
  另外,我们打交道的人大多是上层人士,我们必须学会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否则,会产生距离、反感,从而失去朋友,有损我形象。
  1974年,加拿大“白求恩纪念委员会”访华代表团中有一位团员对我接待官员说,我方翻译像警察,原因是那天早晨,翻译到他房间对他说:You
have breakfast at 8, get your luggage downstairs at 8:30 and leave
here for the airport at
9.OK?语言简单、生硬、不礼貌,给外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建议对外宾说:Breakfast is at 8. Would you
please get your luggage downstairs at 8:30?we are going to leave
here for the airport at 9.
  曾有一位女翻译招呼外宾时,大声喊叫“Hello”而不知道说:"Excuse me",在宣布事情时总是:Attention
please.而不是说: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结果一位外宾对此感到不快,说:I don’t want to talk to that wild
girl.要人帮忙时,我们时常会说:你能告诉我到&&&地方怎么走吗?你能说英语吗?等。如果英文译成: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Can you speak
English?那将是很不客气的问话。对方会以为你怀疑他的能力。因为英文字can表示能力。
  如果改为could,含义就不同了。可以译为: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Do
you speak English?一个陌生人问你如何去某地时,你很可能传说:“最好坐公共汽车去。”如将这句话译为You’d
better take a bus,听起来不够礼貌。因为You’d better……这个句型含有You have a duty to
do something,或You have an obligation
to…的意思。是一种命令语气,常用于晚辈或下属。因此,这样翻译不够礼貌。这句话有许多客气的表达方法。
  如:I suggest you take a bus.
  It might be better to take a bus.
  Perhaps you might like to take a bus.
  Why not take a bus?
  I think the best way is by bus.
  总之,我们翻译工作者必须学会礼貌用语,委婉表达法。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段津在谈到对外往的沟通艺术时曾介绍了一些礼貌用语。如:在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看法时可以说:
  I have to disagree with you, but I would think…或者Well, there’s a
point in what you said, but …对某件事表示不同意见时,可以说:Would it not be better
if…请别人帮忙时,可以说: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或者Excuse me ,I have a
problem,…等等。在绝别人要求时,可以说:I am afraid it doesn’t work.或者I wonder
whether it will work, but I’ll try my best.
  一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非常善于使用委婉客气的语气来表达不同意见。譬如,一个外国代表团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是这样对一个国际会议领导职位侯选人的提名表示不同意见的。他说:"As
an experienced Minister with a distinguished record of service, we
are confident that he has all the attributes to be an outstanding
president of this Conference…but I have to place before you some of
the reservations that we have about this nomination. If I may, I
will share with you some of our concerns. Such a presidency will be
misread by those outside the ILO as signaling that…”
  可以译为:他是一位有经验的部长,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我们相信,他完全具有条件,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会议主席。但是,我不是不陈述我们对于这一提名的保留意见。请允许我向你们谈谈我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一主席的提名会被国际劳工组织以外的人误解为发出一个……的信号。”这位团长既清楚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但又讲得非常委婉、客气。这些表达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动词使用不当
  英语动词往往有其特定的用法。如不熟悉,就会出错。以下仅举两例来说明动词的不同形态、类型。
  例1 Welcome
中文中经常会出现,“欢迎某人做某事”的句子,按中文语序翻译这样的句子,往往会出现中式英文。北京长安街两个大饭店门前大牌子上有两条表示欢迎的大标语:“北京欢迎您”、“国际饭店欢迎您”。同时又用英语书写了这两条标语的意思:Beijing
Is Waiting for You (北京正等着您)和International Hotel Welcomes
You.中国民航赠送的挎包上曾印有中、英文的欢迎词:欢迎乘坐中国民航,Welcome you to fly
CAAC.英语中的“欢迎”通常使用"welcome"这个词。
  Welcome作动词时有两种形式可用:动词+宾语,动词+宾语+副词短语。习惯上可以译为welcome somebody to
somewhere,或welcome to a place.显然上述译法不符合这个英文词的通常表达习惯。应译为:Welcome to
Beijing, Welcome to International Hotel 和Welcome to fly
CAAC。如要翻译“欢迎贵国工商界人士到中国去投资”,不能译为:We welcome people from the business
community of your country to make investment in China.可译为:i)People
from the business community here in this country are welcome to
make investment in China.或ii)We hope that people from the business
community here in this country will go and invest in China.
  例2 Guide
  Guide这个字只有两种verb
pattern适用它。即:动词+宾语;动词+宾语+副词短语,动词+宾语+副词性小品词。如:“积极引导外资参与企业技改”一句,不能译为:Efforts
will be made to guide foreign capital to go to th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这不符合guide的习惯用法。它可以译为:Efforts will be made
to guide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to the technical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四、禁语的译法
  任何社会都会有一些要求大家遵循的行为准则。如:公共场合不准吸烟、不准乱扔果皮纸屑、不准大声喧哗等。有些单位还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一些规则。如何翻译禁语是需要注意的又一个重要问题。中文禁语比较严肃,用词直截了当,以体现其法律效力。而外国人有时以比较婉转的口吻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应尽量以译入语禁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来翻译禁语,并力求简洁。请比较下述两例的两种译法,第一种译法是我国一些地方标出的译文。第二种译法是建议译文。
例1 禁止拍照
  Forbid photograph
  No Photos
  例2 禁止吸烟
  Forbid Smoking
  No Smoking或者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 翻译技巧[3]
国际广告文化与翻译
&&&&&&&&&&&&&&&&&&&&&&&&&&&&&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各个国家为了争夺世界市场,竞相推销本国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商品和厂商的声誉向国际推介。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外开放中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国际广告事业蓬勃发展,它不仅给中国人带来新的商品和服务或把中国的商品介绍给国外消费者,而且还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的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它像一支无形的手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同时包含商品文化及营销文化。商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文化通过商品传播,商品通过文化而增殖。在中国,通过商品传播文化早在丝绸之路时代,丝绸之路带给西域的不仅仅是丝绸,它还以丝绸为载体,向西方世界传播了古老的东方文化。商品文化的实质是商品设计、生产、包装、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文化附加值,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辨证统一,是商品使用功能与商品审美功能的辨证统一(胡平:1995)。它是广告文化的核心内容。营销文化是指以文化观念为前提,以切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为原则的营销艺术和哲理,它是广告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商品文化要通过营销文化的实现而最终实现。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一定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商业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从而影响各国广告活动。国际广告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的宣传形式,它面临的不单是语言的转换问题。如果只简单地把国内成功的广告翻译成进口国文字直接搬出去,后果往往是不好的。因为国际广告与国内广告相比要面临语言、传统习惯、法规、教育、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状况等差异问题。中国的国际广告实施过程中,在广告语言的运用方面,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工作者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交流的使者。国际商业广告的翻译与文学、科技、新闻等其它文体的翻译有所不同,因为它更强调翻译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
  一. 中国的翻译工作者首先应注意到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人的价值通过“内省”、“克己”来表现。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美籍华裔杨朝阳教授认为:“中国人注重广告的产品内容,讲实证。其文化背景是道—佛—儒家伦理、宗教行为,有宿命论色彩,有整体取向,关系建立在实证上。”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讲感观效果。
  2. 不同的心理结构
  中国国民稳固的心理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具体表现为大统一观念:重权威、轻事实;从众心理:重群体、轻个体;小农意识:重实惠、轻意念;人情至上:重道德、轻效果;平均主义:重搭配、轻竞争。而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复杂松散,“人本”、“认知”、“行为”为其基本内容,形成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3. 不同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处肥沃之地,以居住地为本衍出“家本位”,家庭观念强;而西方国家不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加之地域狭小,经常迁徙,家园观念淡化,强调自由的生活及个人冒险超越。(刘士军、继红:1994)
  广告文化属亚文化,是依附于主体文化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科学技术国际交流的增多,世界正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广告文化的融合也再所难免。中国对商品文化的追求也趋向于“新、名、精、美”。中国人传统的使用功能型消费也正逐步由文化审美型所代替。
  翻译国际广告时能深谙中西文化的异同,无疑可使该广告跨越东西南北,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二. 译者要注意国际广告的跨语言因素给广告翻译所带来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文字形式以及修辞四个方面:
  1. 语音差异
  语言的发音能引起心理上的不同听觉效果,在心理上激发不同的反应,或柔和、或清脆、或苍劲、或凝重。在广告语言中,经常运用拟声构成(onomatopoeic
motivation)、声音象征(sound
symbolism)和回音词(echoism)引起受众的听觉美感,但是中西语音、拟声或用韵有所不同特点,给译者带来不少困扰。例如,在英语广告词中,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例如,广告词“Never
late on Father’s
Day.”,两个元韵[ei]能起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而要在汉语译文中保留这种音乐美是很难做到的。另外在翻译时还应该注意某些广告词语的读音可能会在另国语言中引起不良的引申。例如日本东芝公司曾使用过一句广告语:“东芝(Toshiba),东芝(Toshiba),大家的东芝。”这是一句广告歌词,在翻译的处理上,前两个“东芝”按日语“Toshiba”发音。于是整句就被一些青年人开玩笑地用谐音办法念成了“偷去吧,偷去吧,大家的东西”。一经引申,这则广告的严肃性就大大降低,而且因为“东芝”变成了“东西”,“东芝”给公众的印象也就被淡化了。
  2. 语义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广告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要受到文化的反映。译者对广告词语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字面意义,还应了解它的引申意义和丰富的文化蕴涵。各国的广告词中多引申成语、谚语或名人名诗,构成在翻译时的语义空缺或抵触,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特别是我国有些广告词的翻译如果只直接按字面翻译成英语,没有考虑到其它因素,如语言、文化、政治、风俗等,译出来的东西会有悖于西方文化。这大概存在四种情况:一是译名不符英美文化。例如,上海产“白翎”钢笔,其英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语国家无人问津,其原因在于英语中有句成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意思是临阵逃脱,白色羽毛象征的是胆小鬼。二是译名有政治隐喻。如,“大鹏”帆布鞋,被译成“ROC”。大鹏为中国神话中的神鸟,roc也为英语神化中的巨鸟,此翻译本无可厚非,但碰巧的是这与“中华民国”的英语缩写一样,当然有所不妥。三是译文不雅。如cock一词在英美国家经常喻指某人体器官,如果任何广告词中带“鸡”字的词语,如“金鸡”、“雄鸡”等直接译成“cock”会有损商品形象,给人一种粗俗、缺乏教养的印象。四是译者既是汉语拼音又是英语词汇。汉语拼音是用拉丁字母组成,英语单词也是用的拉丁字母,所以有些广告词语的汉语拼音有可能碰巧为英语中的某个单词。例如Puke(扑克的汉语拼音)正好是英语中“呕吐”的意思(贺川生:1997)。以上是汉语广告词语英译时常出现的问题,译者应多注意广告词语的广泛的文化内涵。
  3. 文字形式差异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所用的文字是不同的,对某些文字的偏好和厌恶也大相径庭。据人调查日本人最喜欢的汉字为“诚”、“梦”、“爱”、“愁”、“美”等。中国人喜欢的汉字为“福”、“寿”、“喜”、“乐”等。根据美国作家Irving
Wallace选出的最美丽的英文字是:chime一串铃、golden金色的、lullaby摇篮曲、melody旋律、murmuring低语等。可是这些文字不仅寓意优美,而且外形美丽。引起人们美好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尤其是汉字是当今世界上进有的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谨的象形文字,只要“望文”便能“生义”。它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力,而且还能启动灵感,造成巨大的心灵震撼。在广告中常用的“拆字术”,也给翻译带来一定难度。
  4. 修辞差异
  广告语常用修辞手法,为了使表述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或使主要词语鲜明、突出,加强语言效果,引起公众注意并帮助公众记忆。但由于中西某些修辞传统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上。其中最难处理的是双关的翻译。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多义双关两种,如“黄河冰箱,领‘鲜’一步”和“Ask
for More. --- More (cigarette)”,翻译这些含双关的广告语要做到两全其美确实很难。
  上述国际广告中的文化及语言差异确实给翻译工作者增加了不少难度,所以不少翻译学家认为国际广告的翻译工作最好是由广告受众国的译者做,因为只有受众国的译者才能熟知本国的当代文化潮流、时髦语言以及文化渊源等,才能译出符合本国受众喜爱的广告语来。中国的译者也正肩负着介绍国外商品及其文化的重任。但是由于汉语在众多国家并不普及,在国外懂中文并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人少之甚少,所以把中国商品及文化介绍给国外的重任仍落在中国译者的身上。中国的商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得有优秀的广告译文。这更体现了翻译工作者在中国的国际广告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戴着这双重枷锁起舞,其工作的要求越高,难度就越大。以下为中国国际广告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翻译策略:
  一. 译者首先应深入地了解所译广告及商品的特点。
掌握商品的特征:一是品质,包括商品的质量、产地、作用以及性能;二是品位,包括商品的工艺水平,文化情调,价格以及信誉度。
了解原广告策划的6M,即围绕具体的广告目标,在策划中应该考虑以下6个方面(简称6M):Market市场(对广告目标市场的选择及其特征的把握,包括广告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教育程度等)、Message信息(广告的卖点、诉求点,确定广告中的正确信息)、Media媒体(广告选择什么媒体将信息传播给目标受众)、Motion活动(使广告发生效果的相关行销、促销活动)、Measurement评估(对广告的衡量,包括事后、事中和事前的各种评估)、Money(广告投入的经费量)。只有熟知这些情况,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才能掌握好广告的重点。
  二.译者应了解该广告受众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消费心理,了解在翻译时应注意的禁忌。无论任何国家、民族都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忌讳,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风俗,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尊重,这也同时会影响到出口商品的销路问题。例如,英国人不喜欢大象、颇喜欢熊猫;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喜欢玫瑰花,忌用菊花;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和獾,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俄罗斯人则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绝交和不吉利;法国人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菊花是不祥之物;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狗的图案;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狗作商标等。在翻译时,有关颜色的广告词也不可忽视:比利时人最忌蓝色,认为蓝色是不吉利的凶兆;土耳其人绝对禁止用花色物品布置房间和客厅,他们认为花色是凶兆;日本人忌绿色,而印度人却喜爱绿色。各种禁忌无奇不有,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它在民俗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