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没有特别的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内容与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内容与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孩子习惯培养的方法和内容(转载)
我们知道习惯培养对于孩子一生很重要,但怎样培养?培养哪些习惯?我们还是很迷茫的。看了“贾氏博读”的这篇文章,感觉很值得学习借鉴,转来与大家共享。
培养做事的习惯
做事的核心是要遵守规则,培养责任心、抗挫能力。大家一定有感受,觉得没有责任心,没有抗挫能力的孩子长不大。今天最让我们担心的也是孩子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这都源于我们成年人从小剥夺了孩子的责任。1993年我写了一篇引发全国教育大讨论的文章,叫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揭示中国的教育危机四伏。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体现了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孩子光学习好就行吗?有一年,我在教育部开会,听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大学的负责人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里有35人有自杀的倾向。考进中国最好的学府,那在成绩上都是百里甚至千里万里挑一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人格上有问题,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问题。就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教育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在反思教育的时候,都认为对孩子太严厉,批评太多了,从而提倡一种激励教育,对孩子要多加赏识和表扬,而忽略或放弃了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我一向认为: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曾经有一所私立学校规定不许批评孩子,我说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父母的一个神圣的职责就是对孩子说“不”,并且坚持到底。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不对孩子说“不”,还有谁对孩子说“不”呢?
一个从没有被批评过的孩子是很危险的。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讲课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4岁的男孩子和老师发生了矛盾,他上课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向老师背后甩钢笔水,“啪”,往老师的衣服上甩了1滴钢笔水。老师感觉到了,一看衣服上有4滴钢笔水就问,干什么?男孩就说了,我只甩了1滴,其他3滴不是我甩的,这老师就特生气,说不是你甩的是谁甩的?做了坏事还不承认?我看你就像人渣!这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是很没水平的,说这种话的老师有违师德,应当受到处罚。谁知这个男生回家就上吊自杀了,留了封遗书说,我要用我的死维护我的尊严,证明我就甩了1滴钢笔水,不是4滴。一个14岁的孩子就这样死了!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老师说学生是人渣,这绝对是错的,但是中国那么多老师,你怎么能保证每位老师都像圣人一样呢?老师也会犯错误。老师犯点错误,你受了点委屈就自杀吗?况且这件事跟你还不是没有关系,你也不是没有责任的。如果受点委屈就自杀,我们哪个孩子能长大?后来,我遇到出事学校的校长,我说这样的孩子太脆弱了,应该多经受挫折训练,谁知校长说,我们现在哪还敢批评学生啊!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忠告:您再爱您的孩子,也不能指望全天下的人像您一样爱您的孩子。一万年都不可能!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您的孩子很难避免不受到委屈、麻烦、挫折、打击,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那您做好准备了没有?您的孩子能不能承受打击与挫折?孩子就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有没有让他看到自己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很多父母在带小孩的时候,小孩摔倒了,大人就跺地,怪地面不好,撞到树了,用手打树,在孩子面前怪树不好。长大了,小孩在外做错点事,倒是会说自己孩子不对,让孩子道个歉。接下来就会说,去学习吧,这件事就过去了。好像只要孩子回家学习了,就万事皆休,天大的责任就跟孩子没关系了。这样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责任心的,因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所体验的结果是不管做错什么事,只要说声“对不起”就可以走人了,其他事就可以丢给父母操心解决了。中国的父母似乎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什么事都替孩子扛着,您替孩子扛得越多,孩子就越没有责任心,碰到什么事都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父母操透了心,孩子却跟个没事人似的。因此我建议:明智的父母应该藏起一半的爱心,让孩子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经受一点挫折。
另外,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性侵害,我们要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再晚也要回家;二是别人不能触摸你的身体,你也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身体。我们不用说什么强奸、猥亵等,我们只要和孩子说,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对你的身体可能有损害,同时讲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都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别人是不能随便触摸的。当你给孩子打下这样的观点基础后,孩子遇到性侵害时才会拒绝和反抗,侵害者才会收敛。
● 培养学习的习惯
学习的核心是勇于创新。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但研究发现,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和名次重要。有位高三老师,快退休了她对毕业班的同学说,你们是我带的最后一届学生,我教了那么多学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有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如果谁能考上,我就奖励他1000元钱。这钱可是老师准备从自己的腰包里掏的,结果这一年班里有3位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真是奇迹。老师便用3个信封装了3000元钱递到3个学生手中,执意兑现诺言。学生推辞不下,说要给老师礼物,老师就说,我是要礼物,但不要你们花钱买的礼物,我要你们高中三年的课堂笔记、三年的家庭作业和三年的考试卷子。学生们说这没问题,回家整理好就送给您。然后老师就开始研究这3个人的作业、笔记和试卷,发现一个共同点,不论是记笔记还是写作业、考试,都是有条不紊、脉络清晰,进而发现实际上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中国科学院有位心理学专家王极盛,他专门研究高考状元,我们谈过多次,发现高考状元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好的人,所以学习习惯很重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四个习惯是最基本的: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第二独立完成作业;第三课后复习;第四课前预习。有这四个习惯的孩子,学习基本上都会很好。
最核心的习惯,就是怎么让孩子爱学习,养成一种爱读书、爱思考、爱质疑的习惯。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奇心很强,很好问,也很好说。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年龄,而且是人越多就越爱说,所以,我们有些父母很害怕,老是叫孩子闭嘴,不许胡说。有一次讲课时,我说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课后就有一位当教师的母亲问我,怎么能让孩子瞎说呢?我儿子6岁上一年级,有一天老师就问,人身上什么是对称的?很多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我儿子最后站起来就说人的屁股是对称的,男孩子的小蛋蛋是对称的,妈妈的……幸亏是老师及时打住了,才没胡说下去,结果课后老师就找我谈话。您看,我儿子这么小就乌七八糟了,长大了会不会变成流氓啊?我说,不会,6岁的孩子没有流氓,他们的思维方式、推理方式和成人不一样,不是逻辑推理而是顶针式的推理,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来揣摩孩子的言行,也不要把儿童的特点当缺点。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觉得他们在胡说八道而不让他们乱说话,孩子好问、好说的天性就被压抑了,好奇心也就没了,又怎能养成热爱学习、热爱思考、热爱质疑的习惯?还谈什么创新?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开放式的,无拘无束的。儿童教育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在中小学时代,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人一辈子不会感到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人会一辈子不知所措。而如果父母读书多,那我们的孩子读书也会很多,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有些父母不要整天在电视机面前或是在麻将桌前没完没了,还要孩子考北大清华,这样不行。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要将学习和读书看成是一种享受,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孩子在你的感染下也成为一位爱读书的人,那你将是一位功德无量的父母,如果你让你的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你就是一位成功的父母。
这里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能很鲜明地告诉大家怎样来培养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北京有个妈妈,她上五年级的儿子学习很不专心,写一个小时的作业要站起来7回,一会儿打开冰箱吃点东西,一会儿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一会儿站到窗前看风景,不到10分钟就要动一会儿。这位妈妈在远处看在眼里,心里也很着急,但她很擅长教育孩子。她就对孩子说,孩子,你是很聪明的,你如果努力肯定会学习得很好,但是我刚给你看了一下,你学习一个小时就停下7回做别的事,是不是有点多啊?这小孩马上有点不好意思,让妈妈看见了,而且自己都没意识到站起来了7回,是过分了。而这位妈妈最有水平的话还在后面,妈妈说,孩子啊,我看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想妈妈挺宽容的,还让站3回呢,就说3回就3回。妈妈说军中无戏言,你要是能做到写一小时的作业站起来的次数不超过3回,那当天晚上6点的动画片,你可以随便看。儿子一听特别高兴,以前看动画片的时候总是不踏实,就怕妈妈随时会来阻拦,现在可以随便看,当然很开心。他妈妈又说,先别着急,有奖励就有惩罚,如果你超过了3次,当天晚上的电视包括动画片就都不能看了,行不行?孩子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于是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一个星期下来,儿子有3天做到了,当天晚上就大摇大摆地坐下来看电视,很是自豪,但是有2天没做到,那两天到了6点钟,心里就痒痒的,条件反射,想看动画片。妈妈就说男子汉,说话算话,说什么都不能看。这一对比感受,孩子以后在写作业的时候就非常注意了,知道站起来只有3次,得省着点用,一个多月后,这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站起来了。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我总结了这位妈妈习惯培养的成功之道,叫“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什么意思?你希望孩子有什么好习惯,你就鼓励他,指导他,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固。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培养好习惯就像缠缆绳,只要你每天缠上一道,用不了多久,好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改掉坏习惯也是,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一次改掉,更多的情况下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递减法。我在阿姆斯特丹看见还有店里卖毒品的,就很奇怪国家怎么能允许出卖毒品,人家告诉我那是卖给正在戒毒的人的,一下戒不掉凭着戒毒证来买,越买越少,这就是递减法。有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常是要求过严,一棒子打死,不留余地,碰到上面的情况就会要求孩子一次都不许站起来。这时候,孩子站起来是受神经系统控制的,你越不让他站起来他就越想站起来,就算你很有权威,站在孩子旁边随时监视着,孩子不动了,但他也难以安心写作业,他耳朵还竖着,听你什么时候走,所以效果很不好。允许他站3次,留有余地,做好了就奖,没做到就罚,这是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所以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最好的培养孩子的方式是让孩子自己知道这是他最需要的习惯方式,他愿意养成的习惯。
最后,我要说,幼儿园和小学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中学则是另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生来说,特别要养成两个好习惯:第一人生要有目标;第二做事要有计划。这叫智慧型的习惯。哈佛大学有项调查显示,一般学生中有3%的人有清晰长远的目标,13%
的人有模糊的目标,十年后这3%的人成了美国社会的精英层,所以有没有目标和计划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分界线,中学生阶段是人生奠基立向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智慧型习惯的培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 & &最接地气,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理论结合实践)
下期文章预告:孩子真遇上校园暴力怎么办?图片:来自网络听完大部分亲子教育/家庭教育讲座后,很多家长都有个困惑,理论大家都懂的,可是做到这么好很难的,要不然就会说这都是书上的理论,真正在生活中就用不上了。【养成好习惯5步法】3年级以下的学生习惯没养好。想在3年级以后赶上来的几率不大,越来越落后。现在我在做2个4年级学生一个初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就发现他们的不良习惯是学习不好的关键,改变起来很困难,需要成人极具耐心的引导和切切实实的帮助。1行为改变2验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3获得成就感4坚持好的行为表现5成为好习惯。【专家的理论】教育专家,老师们都在说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这关乎孩子上学后是否能顺利适应学校生活,这习惯的好坏也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着孩子和同伴、老师的关系。【为什么学习好】根据老师们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也普遍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伴关系,礼貌礼仪、规则遵守等方面都比较好,这是因为孩子正式上学前,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有意识的引导示范,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学习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刚好相反,总的来说是习惯差,针对这样的孩子,虽然老师也想努力拉他一把,但一个班4-50人,也没办法让老师照顾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这就要靠孩子和家长后期的努力了。当个马后炮:如果在孩子出生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都有所准备,储备了育儿知识,将孩子的习惯培养作为重点,大人以身作则做好示范榜样,今天也不至于落到孩子学习跟不上,大人跟着干着急的地步。那么,到底怎样培养好习惯,如何将专家和老师的理论变成能用的方法呢?举个例子: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老教师透露真正优秀的孩子存在5个特征》,文章中就有5个习惯是优秀孩子必备的。有人提问:怎么培养好习惯呢?【赵老师建议】首先大人要多学习育儿知识,看看相关的书,听听育儿讲座,虽然现在的书和讲座都是良莠不齐的,但我认为多学习学习总比不学好吧,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通过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去验证那些理论,慢慢的就会有意识的向专家所说的“理想父母”靠近。说来说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到底怎样做?如何培养好习惯?如果纠正不良习惯呢?其次,最主要的就是父母及所有家庭成员以身作则,要想孩子习惯好,家庭成员的各种习惯必须尽可能纠正到最好。比如:1)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父母得有意识的去看书学习,让孩子通过耳濡目染将看书学习内化成一种习惯。父母自己不学习,妄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当今这个大众学习的年代真的不行了。2)要培养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力,恒久力,大人就不能整天拿着手机玩也不能把孩子扔在玩具堆里,或者给孩子扔个ipad完事儿,虽然孩子安安静静半天过去了,但孩子的注意力被破坏了。其实,只要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行:比如,可以一起看绘本,一起去公园草地上玩树叶、石头------带着孩子拆装不用的旧物(小男孩尤其对闹钟等小物件拆装感兴趣呢)妈妈可以带着做做针线活,找些旧布头缝起来,塞点棉花啥的当布娃娃、沙包-----即便什么都不会做的你,给绳子打结,和孩子一起解绳结总该会吧!(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很多,有意者在下面回复探讨。)这些孩子都很感兴趣,关键是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模仿大人去做一些事情,只有在如此安静和专注的时候,孩子的内在才能有序的建构,知识和本领才能内化成孩子的经验。也只有在孩子安静专注的时候,孩子和父母亲才能产生内在链接,就所谓在同一个气场里了。你是不是要问,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上面的培养方法和时机已经错过了,已经形成了好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我想帮孩子纠正,应该怎么做呢?【赵老师教方法】看到孩子不良行为习惯时,不要急着去说教和矫正。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立刻说教和矫正的效果并不太好,很多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原因是,每个人都不喜欢听批评,尤其孩子听到批评指责他会关闭他的倾听系统,而恰恰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探索自我的过程,他会用反抗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存在感,认为自己可以做主。那么,这时就不要加以评判和指责,最好的办法就是温和地告诉孩子怎样做事正确的,并示范给他对的做法,一次次提醒他做好,直到形成习惯。在提醒的时候如果孩子不愿意听或者跟你反着来,这个重要的信号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的重点是关注和解决他的情绪背后的需要是什么?_是不是想得到我们的理解?是不是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而自作主张?请记住,每当这个时候,矫正当下的坏习惯就成了次要问题;而首要解决的是孩子的情绪问题,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找到他目前的内在需要,满足其需要,使他的情绪得到被理解和释放,然后再不厌其烦的示范给他正确的做法,当孩子自我感觉好的时候,你的教导和示范才起作用。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需要大人极大的耐心才能做得到。和孩子一起成长,活到老学到了,任重而道远。【很多时候打骂、训斥,是最有效的办法,但并不可取,因为它只起一时的作用,孩子内心是不服气和反抗的。这也是我们大人无能为力的表现。】为什么我们看到孩子的坏习惯就会忍不住生气,指责,训斥,打骂?这是因为我们就是被这么管教大的,这种管教方法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们会无意识的用这些并不科学的管教方法。总之,培养好习惯一定是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在不经意间产生的变化和结果,并不是刻意培养就能好的。其实,培养好习惯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年龄、时间点、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有意者可直接在下面回复探讨。快速通道搜 搜 搜关注后回复:回复“打架”获得&↓《你想从孩子口中问点什么?别直接问,他不会说》回复“打架”获得&↓《老师说,你家孩子打人了,这些处理方法不能不知》回复“电影”获得知名儿童影片回复“自主学习”获得《这是孩子的-自主学习》回复“自信”获得《孩子缺乏自信,怎么办?》回复“学习能力”《学习弱,老师投诉,怎么办?》回复“好书”获得《小学生好书推荐》回复“方法”获得 《如何引导孩子的方法》回复“问题孩子”《问题孩子是这样形成的》回复“注意力”《回复家长的提问:有没有集中注意的好方法?要不要训练?》回复“勇气”《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勇气?》回复“表扬”《表扬孩子,什么‘时机’最好?》回复“叛逆”《孩子不想学习;烦躁、焦虑、叛逆怎么办?》
相关文章推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孩子时,明示和暗示的方法,特别好用-亲子育儿-就爱阅读网
教育孩子时,明示和暗示的方法,特别好用
文/可可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明示和暗示的方法屡试不爽,而且对于孩子一些品质的培养特别有用,那么什么是语言的明示和暗示呢?明示:直接将意思明确的说出,明确的指示,明白的表示于外的方法。暗示:暗示是一种让对方通过无意识获得信息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最大的减少信息的阻抗。明示生活中有很多明示场景,而且多是无效的说教,举个例子:情景一:冰冰是个学习特别用功的孩子,一次测验数学没考好,才考了89分,妈妈看到分数脸上立刻晴转多云。冰冰辩解到:“我们班的小武还没我考得高呢!”结果妈妈就很生气的说:“你怎么不说大卫比你考得高呀,以后你一定不能这样,再落后到别人的后面。情景二:珍珍十二岁了,她不喜欢自己的旧衣服,就跟妈妈说:”妈妈,这些衣服我不想穿了,买新的吧!”妈妈就说:“这么好的衣服怎么说不穿就不穿了呢,又没旧,又没小,还穿得上啊,怎么这么浪费呢?我们那个时候多节约呀,我尽捡大姐的衣服穿,一穿就是三年,你也应该有这种节约意识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小时候听到父母这样的说教,心里是什么感受,站在冰冰的角度想,可能会觉得妈妈不止是批评自己,而且还拿同学对比,严重的伤害了我的自尊心;珍珍可能会觉得妈妈小题大作,在拿自己的老套经验说事,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穿旧衣服,况且我还是独生女呢,进而有可能跟妈妈顶撞回去。因为孩子更倾向于“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更喜欢自己亲自去体验一些事情,如果父母说教过多,再加上有时候自己的言行不一,很难让孩子产生信服度,并且过多的说教相当于给予孩子过度的语言刺激,他们的感受会慢慢降低。这让我想起来一个马克吐温的小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觉得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牧师在这里犯了“超限效应”的错误,没把握好语言的度,过多的演讲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面对孩子问题,父母无休止的说教不但不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亲子间和谐的关系。父母可以多以正面的明示方法来专递信号,比如用”我希望你可以。。。“或者我觉得怎样怎样会更好”这样的句式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给予正确的指示。1.明示时语言要明确,清晰,切忌婆婆妈妈的唠叨。2.明示要适度,点到为止,切忌长篇大论的说教。3.尝试共情与接纳孩子。4.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正面形象的指示会让孩子头脑越来越清晰,知道前行的方向,增加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动力和信心,增强自尊心和自律性,约束和改善自己的行为。暗示说完了明示,再来说说暗示的力量,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一个冰山理论,说人的意识是分为表面意识层?前意识和潜意识,说教只能唤醒人的表面意识层,不能激发人深层的潜意识,而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那么明示作用于意识,而暗示作用于潜意识,长期的暗示信息能与潜意识对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中也有很多暗示的神奇案例,举个例子:小丽16岁了,妈妈担心她早恋影响学习,一有机会,妈妈就给她讲述自己同事家的孩子因为早恋耽误了学习,没考上大学,后来俩人也分手了。聪明的小丽自然听出了妈妈的“弦外之音”,高中三年一直没“早恋”,努力学习考入了重点大学。这就是暗示的力量,父母不用正面说教,用一些积极暗示的方法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暗示的方法对于阻抗防御性强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来说尤其有效,但在暗示时要注意三点:1.暗示时多用肯定的语言,少些否定语言。2.暗示适合在孩子较为放松的状态下进行。3.暗示语言要坚定,切忌吞吞吐吐,不明确。积极心理学中经常用到的有6种暗示方法:神秘故事法,借花献佛法,隔墙有耳法,众星捧月法,表象训练法,直接催眠法。神秘故事法,通过制造神秘故事来暗示孩子,适用于因身体缺陷而自卑的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于年龄较大孩子来说,疗效可能会减弱。有个还兔唇的小女孩,一天哭着鼻子回到家,妈妈很清楚别的小朋友又嘲笑她说话不清楚了,她没有当即安慰她,反而轻轻的给女儿擦干眼泪,梳好头发,把她搂在怀中讲了一个神话故事,故事说一千多年前,两只修行得道成仙的兔子,生了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聪慧无比,一天兔妈妈看见玉皇大帝派人把触犯天条的天庭第一美女嫦娥打入广寒宫,兔爸爸看嫦娥特别可怜,特意向玉皇大帝申请让自己的女儿去陪伴,玉帝应允后说:必须派最漂亮的那只兔子去,因为只有最漂亮,最聪慧的兔子才配得上和嫦娥一起。所以大女儿就入选广寒宫了,后来一千年后,大女儿转世投胎到人间,所以人间中具有跟大女儿嘴巴很相像的就是最漂亮,最聪慧人的象征。这个小女孩听完妈妈的故事后,不再为自己的兔唇自卑,反而把它看成是美丽,智慧的代表。2.借花献佛法,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对于一些孩子不良行为的矫正有很大作用,但是需要的时间久一些,因为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坏习惯的改正更需要时间的。有个非常调皮的小朋友,让老师和家长特别头疼,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小动作,和同学说话,下课和同学打架,回家玩游戏,踢球,是学习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有一天,妈妈被学校的老师约谈之后回到家,一改往常的指责和谩骂,对孩子说:“宝贝,今天老师跟我表扬你了,她说你经常有很多奇思妙想,想法特别多,而且踢球特别好,还准备选你当小组长呢!”孩子一听眼睛一亮,至此之后,家长经常跟孩子说我今天又和老师或校长沟通了,他们说你最近进步特别大,校长还夸你哪哪做的很好,还准备跟你交朋友呢,妈妈甚至还模仿老师的口吻,自己给自己发了一封邮件,夸赞孩子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进步,放大孩子的闪光点。慢慢的,孩子在“老师和校长”的鼓励下,变得越来越好,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突破。3.隔墙有耳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背着孩子,不被他发现,并且保证说的话能被孩子听到,声音不能太大,因为这正满足了人们普遍偷窥,偷听的心理,认为偷听来的东西是真的,此法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情绪的疏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特别有效。小明在家很懒,什么都不干,父母想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明着要求了几次,孩子虽然照做,但是很不开心,也没养成好习惯,后来父母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有一次父母俩人回到自己房间将门虚掩着,在里边演起了双簧,妈妈说:“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儿子特别勤快,昨天我肩膀疼,儿子心疼我要求帮我洗碗,有可能还要帮我拖地呢!”爸爸:“是啊是啊,儿子这么聪明,现在都不用咱们催促了,慢慢在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呢,我真为儿子骄傲。”儿子在自己的房间听得一清二楚,之后每天回来都帮妈妈做家务,几次这样的方法暗示之后,孩子慢慢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4.众星捧月法,这种对于那些害怕人际交往,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有很好疗效,同时需要父母准备一些大的排场,并且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为点评找好证据。丫丫学习很努力,就是胆子很小,不愿意和同学交往,话比较少,后来妈妈想到了一个办法,一天孩子生日时,她邀请班里的所有孩子来家里做客,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大party,并且在party的最后让大家都说说彼此的优点,进行优点大轰炸,之后又让大家重点说说自己女儿的优点,大家越说越多,女儿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之后的一段时间,女儿的胆子有了很大的改观,并且在同学们说的那些优点上也做得越来越好,妈妈利用众星捧月的办法帮助女儿找到了自信,并且增强了她的人际交往能力。5.表象训练法和直接催眠法,对于一些有考试焦虑症?怕黑,怕某种小动物和对某人有愤怒情绪的孩子尤为有效,在做之前,孩子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做想象力的训练,让孩子闭上眼睛去积极想象自己可以战胜所担心,害怕对象的所有细节,越详细越好,类似于精神催眠,父母先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多次后,慢慢的孩子能学会自我调节,给予自己心理暗示。以上介绍了语言在教育孩子当中明示和暗示的力量,明示是直接了当的,暗示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在对孩子说每句话之前要仔细斟酌,过多过少,过深过浅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负面的作用。语言是有力量的,但任何时候身教都重于言传,所以在使用任何方法的同时都别忘了以身作则,用行为去影响孩子。文/可可老师,公众号:师者公会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