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就应该把孩子送到托幼早教中心去?可对?、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自动了的条件反射。”幼儿期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护习惯。
  良好行为的养成
  例如,幼儿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幼儿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
  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极为突出,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也是使幼儿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家长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如,设置问题的方法。
  有的小孩子特别喜欢手拉手走路,有时甚至三个人一起拉手走,这是比较危险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护动作,而容易导致头部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幼儿不手拉手走,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妈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学会积极的防御。
  培养自护能力
  意外的自护常识是人们在历经灾难后,对灾难原由的规律性认识及所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在灾害中,幼儿往往受害最大。那些恶性的犯罪活动,如绑架、拐骗等黑手往往最先伸向幼儿。所以,向幼儿普及意外自护常识是形势所迫。意外伤害是偶然发生的它又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幼儿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
  ▲学习自护常识
  有利于自护能力的提高,我们就将自护常识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如认识夏季时,我们告诉幼儿如何避免雷击的伤害;认识电时,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电器的方法;把各种信号、标志、符号,编进故事中讲给幼儿听,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护常识,提高应变和自护能力。
  ▲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
  幼儿体力小,生活经验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遇到险情时身心难以应付,所以求助是幼儿自护的最好方法。许多幼儿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泣、发脾气,遇到陌生人非难时就惊恐失措,连呼喊求助的胆量都没有,又因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幼儿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往往说不清楚事情的经过,所以教师和家长传授幼儿求助的技能要从敢字入手,教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平时要求幼儿讲清楚一件事的内容、地点、时间,讲清请别人帮什么等。在电话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利用电话求助是获得帮助的有效办法。我们要求中班以上的幼儿学会拨通自己家及父母工作单位的电话,并且知道110、119、120等呼救电话的含义。
  ▲通过直觉体验、情景类推,培养幼儿的自护能力。
  幼儿有受伤的体验,对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当见到别的小朋友摔伤跌破时,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他人身上。这种直觉体验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护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在情景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护教育。我们还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让幼儿讨论学习自护方法,以弥补随机教育的不足。
  如创设着火了怎么办,躲在哪里最安全等情景活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增加幼儿的自护经验。我们还开展一些自护实验,如怎样灭火、怎样防地震、娃娃流血了怎么办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护能力。
  总之,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和老师持之以恒,使他们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自我保护。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每晚十点:育儿学习
就在公号:十点伴读
  长按上图二维码 可快速识别关注我们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上好人生修养第一课--《辽宁教育》2014年14期
上好人生修养第一课
【摘要】:正前不久,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我给新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地方课,在师生相互问好后,我从教室后面的书柜里拿出课本每桌依次发放,发完后刚要上课,发现最后一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抢同一本书,我走过去说:"别抢了,不是一人一本吗?"男生掐着书理直气壮地说:"这本是你先发给我的。"随后女生边哭边说: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5.1【正文快照】:
前不久,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我给新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地方课,在师生相互问好后,我从教室后面的书柜里拿出课本每桌依次发放,发完后刚要上课,发现最后一桌一男一女两
个孩子在抢同一本书,我走过去说:“别抢了,不是一人一本吗?”男生掐着书理直气壮地说:“这本是你先发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东鲁;;[J];公关世界;1999年10期
田小佳;;[J];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07期
瞿林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余修日;刘富军;简正凤;;[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文玖;;[J];学理论;2004年10期
石卫东;;[J];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2008年01期
宋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陈伟;;[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张翼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陈丹雄;[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全兴;;[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文援朝;;[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7辑[C];2005年
何佳真;;[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石仲泉;;[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马文静;;[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郑晓江;徐春林;;[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瞿林东;;[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陈小明;;[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丁娟;;[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俞明;[N];中国民族报;2005年
杨辛?谢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倪敏;[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涌豪;[N];文汇报;2010年
李曜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梁晶;[N];解放军报;2003年
王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艾青;[N];吉林日报;2007年
林祥征;[N];光明日报;2007年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副区长
张全金;[N];中国人事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德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吉莉;[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张良娟;[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姚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尹瑜;[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杨祖涛;[D];西南大学;2008年
韩诗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黄丽军;[D];厦门大学;2009年
张铁华;[D];西南大学;2007年
赵素梅;[D];山西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查看: 4434|回复: 1
孩子人生第一课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有的孩子吃相不雅:趴在桌上,目中无人,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不顾他人,独霸、独吞、独占、独享,父母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其实,每个孩子从他在餐桌上的“吃相”,都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每个人的修养品位,当然这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食堂,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一地,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作为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餐桌是最好的课堂。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放弃餐桌上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怀感恩之心”应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起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在家中,与父母共同进餐;在社会,与朋友同学一起聚餐;如果能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这是保证孩子将来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以及各种条件下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从小能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万贯家财,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1.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2.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3.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的话以示歉意。4.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一个让你脸红的微信:xiaosiccc,脸红也要加额。5.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6.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7.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1.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2.学习正确端碗、吃饭:幼儿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龙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势;凤点头,右手拿勺筷吃饭的姿势),并养成习惯;3.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4.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5.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6.不可挥动餐具指人;7.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8.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一块来的一块走、谁要先走就是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