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人文学院90年代人文社科系有什么专业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上海交大理工科强 人文社科类学科全国前三
来源:新浪教育
全国2015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具有为国家、为民族的担当精神,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及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是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排全国第一、口腔医学全国第二、人文社科在国内排前三 ;交大和密西根大学共同承办密西根学院并且有中法巴黎高科培养工程师学院;毕业生不愁就业。
  2015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5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
  访谈重点内容摘要
  1、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具有为国家、为民族的担当精神,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及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2、有什么优势学科或者是专业?
  交大现在是一个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实际上现在不仅是理工科为特色,如果用四个板块来概括,叫我们有强势的工科,这个强势是最顶尖的。第二,坚实的理科。第三,领先的生命医学。第四,精品的人文社科。
  交大有16个学科进入到ESI的前1%,这在中国排名前三;人文社科在ESI的排名当中,在国内排前三;临床医学全国第一,口腔医学全国第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世界第15,亚洲第一。
  还有两个国际化的特色学院,一个是密西根学院,整个课程体系是密西根的荣誉课程体系,还不是普通课程体系。另外一个是我们的中法巴黎高科培养工程师学院,是法国最顶尖的工程师教育。
  3、以上这些人才培养特色当中,志愿填报怎么报?
  有相应的学科和专业,我们直接招生。
  4、2015年招生政策方面具体的情况是怎样?
  首先,自主招生的定位更加明确,更加明确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实际上通过自主招生,我们给具有突出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道路,让他能够进入交大,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未来成为顶尖人才打下基础。
  第二,我们今年在上海和浙江开展了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改革。这个综合评价是为了未来的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探索道路,基于高考、基于学业水平,参考综合素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探索一种多元录取的路径。
  第三,我们把少量的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放在提前批里,比如像农学、核、医学的护理。放在这里,让真正感兴趣的同学能够报考,他未来真的就想投身于这个专业里面。所以,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路径进入交大。
  5、奖助学金的情况具体是怎样的?
  我们奖助学金每年比例非常高,超过50%,每年大约有一万多本科生,我们本科生也就18000人,有一万多本科生会拿到奖学金,超过50%。
  今年交大不仅对贫困学生在经济上进行帮助,实际上在招生上一样我们今年推出了思源计划,实际上这就是交大作为一流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非常好的体现。为什么叫思源计划?实际上是践行我们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这个思源计划是面向农村学生的自主招生计划,所以农村的贫寒学子可以通过这个计划进入到交大。同时交大还承担了国家面向832个连片扶贫地区的贫困专项计划,这是放在提前批次里面的。有310个名额。这310个名额几乎占了我们8%的招生比例,应该说在全国高校当中我们的比例是最高的,更体现了交大的社会责任感、担当的精神。
  6、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以及深造、出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交大毕业生大体是四六分成,60%的学生深造,继续到国内外一流的学府读研[微博]究生。大约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出国基本上像加州理工、MIT、哈佛、耶鲁等这些高校,到处都有我们的学生在。
  剩下40%的学生选择就业,一大批学进入像银行业、投资业、国有的重点企业,还有国际化500强的大企业。只要在上海招,再一个我们学生想去,肯定交大的学生会去,包括政府机关,包括像发改委都会有交大的毕业生去。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5年新浪教育高招访谈系列节目,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戴全英。今天我们邀请到的高校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益慧教授,郑老师您好。
  郑益慧:您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为特色的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首先就请郑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交通大学的基本情况,带我们走进这所交通大学,了解一下。
  郑益慧:主持人,各位网友,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如果让我来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我比较喜欢用三个“精神”来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因为我对交大的理解,应该说已经到达了灵魂深处,因为我在交大已经26个年头了,我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后面一直的工作,都是在交大。
  主持人:在交大成长起来的。
  郑益慧:在交大成长起来。所以,我深深感悟了这三个精神。
  交大的第一个精神,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担当精神。这种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实际上由交大诞生的历史就能说明这一点。当时1895年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当时我们的创始人盛宣怀先生就上书光绪皇帝,说必须储才兴邦。这样1896年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从南洋公学诞生那天起,它肩负的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强盛而培养精英人才的使命。在1912年的时候,当时中山先生来到交大做实业救国的演讲,他当时给交大提出了强国、强种,其实就希望把培养中国工业界脊梁的使命,让交大承担起来。也正是在这种期许下,实际上到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交大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并举的著名大学。当时我们的老学钱学森到MIT去读书的时候就感慨地说:交大当时的本科教育是全世界水平非常先进的。那时候交大被称为“东方的MIT”。这种使命感实际上更体现到后面,好比说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交大被迫在重庆的九龙坡两地办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一大批一流的学科都是在这个时候创建的,而且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后面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到了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后,在院系调整以及支援西部建设当中,交大再一次为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的腾飞粉身碎骨,再一次担当了这种精神。
  实际上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校训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交大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担当、民族担当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批批交大人,为了民族的强盛,我们不断地抛洒自己的热血,贡献自己的青春,也成就了一批批伟大的杰出的人才。
  第二个精神,实际上交大人有一种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说通俗点,交大人第一有一个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精神,还有一种敢说敢做,做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交大虽然百经磨难,包括交大人好多都是百经磨难,但是必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而交大也是在多种磨难下面,我们依然百折不挠,到现在依然毅力在中国一流大学之巅,这也是我们第二个精神所支持我们做的。
  第三个精神,交大人有一种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我们骨子里深深有这种精神,所以交大人成就了非常多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好比说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第一个内然发动机,第一个万吨轮,第一艘气垫船,第一个深海救生艇、歼8战机、第一个电视台、粤江隧道等等,还有心内直视术、断手再植术,这些医学上的创举,都是在交大人主持下首创的。包括现在好比说我们为国家的贡献里,咱们的辽宁号航母,还有981的钻井平台等等,还有支线客机、人工关节、青蒿素的合成,都是交大现在贡献给祖国的一些科学的成就。
  应该说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上,到处都留有交大人的印记,同时我们为国家输送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其中包含着有江泽民学长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还有钱学森学长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还有像李叔同这样一批文化大师。所以,您刚才定义得非常清晰,交大现在是一所,其实原来也是一所综合型大学。我们不仅培养理工科最顶尖的精英人才,一样也培养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以及文化大师。总的来说交大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步步走向辉煌。
  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临床医学全国第一 口腔医学全国第二
  人文社科在国内排前三
  主持人:刚才说了交大的三种精神支撑下培养了很多人才,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交通大学有哪些优势学科或者是专业?
  郑益慧:正如刚才主持人所定义的,还是蛮清晰的,交大现在是一个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实际上我们现在不仅是理工科为特色,如果用四个板块来概括,叫我们有强势的工科,这个强势是最顶尖的。第二,坚实的理科。第三,领先的生命医学。第四,精品的人文社科。其实我可以从三个指标来分析这个事情。
  首先,有一个ESI的指标。ESI是国际权威机构对基础科学,全世界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在一起,对它的基础学科的科研水平的排名。如果能进入到ESI的前1%,就是世界一流的学科。交大有16个学科进入到ESI的前1%,这在中国排名前三。而且你要知道,原来它是用强势的工科为基础,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它是一个基础学科排名。在这里实际上主要分布在四大板块:一个是工科。一个是理科。一个是生命医学。一个是人文社科。我们工科里的工程学,在全世界排第19位,把科研机构放在一起。刚才正如您所说的,原来一直认为我们是理工科见长,我不得不说的是在ESI里,人文社科也在里头,人文社科在ESI的排名当中,在国内排前三,这个前三来之不易在哪儿呢?我们的论文数实际上不多,别人可能是我的1.5倍到2倍,但是我的篇均被引是全国最高的,几乎达到了10%,质量非常高。这就是我们精品文科。可以说在我们文科里面,可以感受到人均的产量和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来交大人文社科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是一个。
  从第二个排名来看,刚刚出炉的QS排名当中,它按学科。交大在2015年QS排名当中,有7个学科位居全世界前50强,有18个学科位居全世界100强,在世界排名都在100之内。这两个指标都是和北大、清华一起排在C9高校的前三。这个里面实际上也是分布在刚才我说的4个板块,实际上跟ESI排出来有些东西是蛮相近的。
  另外,国内的指标,咱们国家的学科评估,在学科评估当中,交大有三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实际上这在位于上海的高校当中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整个上海高校,在上次学科评估当中我们拿了七个第一,其中三个是交大。在这个板块里,依然我们工科耀眼。我们工科里我们的船舶海洋工程、机械工程都是全国第一。而且整个工科板块,除了这来个第一之外,一大批是前三、前五的,几乎都是前三、前五的专业。所以,选择交大的工科,如果是真的喜欢工程,到交大的工科,绝对能圆你的梦想,这是肯定的,随便一个工科都没有弱势。
  另外,我们的生命医学不得不说。一般来讲学生想学医,95%的人第一志愿想上临床,第二个是口腔,总归是这两个专业是最想去的。而恰恰是我们的临床医学全国第一,口腔医学全国第二。而且又位居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又有十几家附属医院,十几个三级甲等的医院。在这个里面,如果是考医学,肯定要选交大医学院,交大医学院非常强。如果从满足学生专业需求或者是理想专业需求来讲,选了医学院就有了一切保障,交大医学院该保障你一切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同样我们的理科,还有我们的人文社科,像人文社科当中的经管学院,实际上有三个,一个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世界第15,亚洲第一。然后是我们的安泰经管学院,本科生都在安泰经管学院。还有一个上海市高级金融学院。上海市高级金融学院成立于2008年,当时上海市建金融中心,要培养一批高精的金融人才,所以就想建一个高级金融学院,最后决定在交大建,这就说明对我们交大经济学和金融学发展趋势以及实力的完全认可。
  在这样一个非常清晰的布局下,我们在各个板块里都有非常强势的专业所在。所以,无论是文科的同学也好,理科的同学也好,往哪里发展,在交大都会找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向往的方向。
  主持人:无论是理工科还是医学方面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还是我们说的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其实在交大都有很强的学科力量在支撑,非常强势。而且无论是国际上的排名还是中国国内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可见实力确实非常雄厚。
  电子信息与电机工程学院有IEEE试点班
  机械与动力学院有国际化试点班
  主持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不是设立了很多人才培养的特区?
  郑益慧:我们有好些创新的特区,我简单介绍几个。
  一个是电子信息与电机工程学院有一个IEEE试点班,这个试点班实际上承用的是MIT的教学体系,里面讲一个理念,叫“做中学、探中学”。这是工科人要做的一个事情。它打通了7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在这个里面培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包括课程的整合,提倡1+1&2。好比说原来把这个课程体系都进行调整,原来好比说一个4学分的课程,一个3学分的课程,再一个3学分的课程,本来应该学三门课,实际上这三门课之间是相关的,本来合起来应该是10个学分,它可以合起来变成6个学分,但是6个学分发出的功效大于原来10个学分,它有机地整合了这些课程体系。同时以科研为引领,最后决定学生的学科方向。它是到三年级的时候,在选方向的时候,这七个方向你是随便选,没有任何障碍,你想选哪个,你对哪个感兴趣,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所以,在这个试点班下面出来的同学,它的能力都是非常非常强的。
知分选大学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港澳台
说明:系统推荐的大学是依据往年数据计算所得,供广大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使用!
专题 & 院校库
新东方中学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高考实用工具大学的真实排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的真实排名
上传于||文档简介
&&大​学​的​真​实​排​名
你可能喜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_百度百科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成立于日,在原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部下设人文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MPA教育中心、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校级平台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平台。[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学部实力
学部现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哲学5个本科专业(以新闻传播学类实行大类招生,二年级开始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原则实施专业分流);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教育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区域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和音乐表演专业硕士学位点;一个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部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教授35人、副教授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81名。学部现有学生近1500人,其中博士生169人,全日制硕士生330人,MPA硕士211人,本科生692人。
学部目前已同柏林理工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联邦国防军大学、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德雷塞尔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荷兰和印度等国的相关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部将以“保优势,入主流,强特色,出精品”的总体思路,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学科会聚力,为打造基础雄厚的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称的、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而努力奋斗。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现任领导
主持学部行政全面工作
主持学部分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与交流、人才引进工作、协调学科建设
分管研究生培养管理
分管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工作
分管本科生教学、兼管实验室建设
党委副书记兼副部长
分管学生(含研究生)管理;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
副部长兼党委副书记
分管行政事务;师资队伍建设;分管党务、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学院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10年10月,是
从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文学院的成立旨在提升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升人文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文学科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特色,是贯彻学校发展精品文科和特色文科,打造基础雄厚的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称的、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人文学科群的重大举措。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学科领域横跨哲学、文学及艺术3个学科门类,涉及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等4个一级学科。现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哲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哲学、新闻与传播学及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音乐教育专业学位点。现有新闻与传播学系、中文系、哲学系、艺术教育中心、欧盟研究中心、德国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国学研究所等教学及研究机构,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12名。人文学院现有本科生335人,硕士研究生113人,博士研究生2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9人。人文学院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
人文学院肩负全校哲学、文学两大学科门类建设的主要责任,肩负着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因此,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生长点培育是人文学院一切工作的核心。
学院成立之初,恰逢学校“十二五”规划制订的开端,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巩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定位,理清学科建设思路,优化发展路径,打造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凝聚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办学水平。以“保优势,入主流,强特色,出精品”为目标,努力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院拥有一批热心教学,努力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深具发展潜力,我们还将继续通过人才引进和兼职等方式增强师资阵容,创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高水平的人文类精英人才。我诚意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青年才俊来我院创业,加盟人文学院,为把学院建设成为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称的研究型学院而共同努力奋斗。
院长:郑保章
副院长:张旭泉
2.师资力量
王前 王子彦 王国豫 文成伟 叶君远 刘鸿鹤 张一凡 张学昕
郑保章 洪晓楠 殷国光 章安琪 崔银河 梁海 刘乃仲
刘伟 陈志强 张旭泉 杨珊珊 周文杰 武文颖 赵岩 董锋
蒋书丽 韩振江 楼旭东
车明星 方明豪 王玉春 王爱玲 毕源红 李敬巍 林丹 刘利 刘萍
宋永琴 高小弘 柴玥 耿蕾 韩琳 唐明燕 徐今 徐强 阎华
詹莉芳 戴瑶琴 刘丹
3.专业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招收自然辨证法(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2007年设立哲学本科专业,2009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哲学系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优势,开展文理渗透、交叉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伦理为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态势。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学研究、注重学风建设、注重国际交流,已经在海内外树立了良好声誉。
硕士生招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
博士生招生方向: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
哲学系现任领导机构:
主任:王国豫
哲学系现有教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建系已有十多年,1998年开始正式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批传播学硕士点,设置有传播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三个培养方向,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模。2010年新闻学与传播学被批准为一级硕士学科,同时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设有科技传播与媒介经营管理和传播哲学两个博士招生方向。
我系在传播理论与实务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以及科学传播与媒介素养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三个研究方向涵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这一国家一级学科中的几大研究重点,是一个具有应用性、交叉性、集成性的研究领域,其学术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我系教师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东北地区日伪统治时期老报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均可以扩大我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内各高校中的影响力,有力提升我校的学术地位,扩大学术知名度,对于建设“研究性重点大学”的目标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新闻学与传播学设有两个教研室,建有一个国家级广播电视编导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同时有着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校、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新闻与传播学系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较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十余部;主持国家、省、部及其它横向课题近二十多项。
主任:崔银河
副主任:武文颖
大连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始设于1999年,同年招收本科生。2005年,设置独立的中文系。2006年,获得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招收硕士生并兼招外国留学生。2010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三个专业拟于2012年开始招生。
系 主 任:叶君远教授
系副主任:董锋副教授
中文系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3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在读博士3人,占总数的68%。
教 授:刘乃仲、章安祺、殷国光、叶君远、成复旺、张学昕
副教授:董 锋、张旭泉、梁 海、刘 伟、蒋书丽、韩振江
讲 师:李敬巍、高小弘、陈 叙、戴瑶琴、闫 华、徐 今、王玉春
全系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努力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经完成及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7项,以及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连市社会科学项目、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校青年基金项目、校教学改革项目多项,主持并参与各类横向课题。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编著、高校教材、辞书五十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等重要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上百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艺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实际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应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整体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文学批评与鉴赏的能力、写作能力、阅读古籍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专业主干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外文学经典导读、语言学经典导读、《红楼梦》专题等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1.学院概况
在我们伟大祖国成立60周年之时,在我校喜迎60华诞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正式成立了。它的成立,是学校党政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依据学校学科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出的重要决策,揭开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会忘记学校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不会忘记政治教育教研室、社会科学部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历届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立奠定的良好基础,不会忘记全体离退休老同志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加渴望能够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各职能部门、兄弟院校及校内同仁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目前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所、一个中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三门;拥有一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以及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等,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赋予了我们更为崇高的使命。在此,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的充分信任,这份信任是对我们最大的鞭策和鼓舞,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要感谢各界朋友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这种支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将借着学院成立的东风,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我校“实施精英教育、培育精英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坚持我院“厚德励学、咨政育人、理论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发展为支撑,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咨政育人为目的”的发展目标,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建设,以博士点为核心,硕士点为基础,创建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提高学科综合发展实力;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促使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互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充满活力,和谐共进的优秀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学院发展开展主题研究,当好“思想库”和“智囊团”;培育和弘扬“厚德、励学、咨政、育人、创新、和谐”的学院文化,积极为全院教师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党政配合,团结协作,努力构建建和谐、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魏晓文
副院长:徐成芳 陈晓晖
2.师资力量
教授:魏晓文 戴艳军 胡光 徐成芳 刘宏伟
副教授:陈晓晖 杨慧民 方玉梅 刘洁 葛丽君 荆蕙兰 朱琳琳 马莹华 韩秀艳
讲师王飞 刘志礼 刘娜 屈宏 姜秉权 王嘉 腾国鹏 关巍 王新影 李雪梅
3.行政机构
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 所长胡光教授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所长魏晓文教授
3.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所长戴艳军教授
4.教学机构
4.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负责人:杨慧民副教授
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负责人:方玉梅副教授
4.3中国近现代史刚要 负责人:葛丽君副教授
4.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负责人马莹华副教授
5.学科专业
5.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该学科点始建于1984年,现设有博士点。是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其中有5位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马克思主义与中西政治思想比较、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到目前为止,已向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科研岗位、学生工作系统输送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向党政机关、党校、企事业单位及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输送硕士研究生300余名。近5年来,获得国家及省级以上研究课题累计20 余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鉴定成果、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以上教学与科研奖励3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各级各类出版社出版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和教材18部,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高教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及作报告近10人次。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在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戴艳军、刘鸿鹤、刘宏伟、马莹华、杨连生、魏晓文、张志刚、费艳颖、马辉、王卫、冯振业、姜再华、粱茵、薛徽、韩轶等。
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
5.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本硕士点现有导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
本硕士点设立三个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主要侧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问题。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主要研究文化哲学理论、中外文化的比较分析,承继其中优秀的成果,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体系。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内容、作用及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具体内容、时代特征,特别研究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其理论特色,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根本依据、重要基础和基本经验。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创新的历史进程,围绕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线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本硕士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着重研究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实际问题。
本硕士点培养的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展,掌握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来龙去脉,能对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与研究,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合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创新人才。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胡光、杨慧民、陈晓晖、解兰春、王飞等。
5.3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学的主要学科之一。该学科培养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素养,专业基础扎实,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史学专门人才,能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人才。
硕士点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及思想主张、各民主党派史和东北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专业研究方向之一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着重研究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和党派团体的政治纲领及政策、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影响、近现代东北地方史研究。本专业研究方向之二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各阶级、阶层、派别的思想体系、观念,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的特点、规律与趋向,评价各种思想派别和重要思潮的历史地位。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荣获省部级各项科研奖30余项。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魏晓文*、荆蕙兰、葛丽君、刘洁、朱琳琳等。
.中国在职教育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理工人文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