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将一三根火线一根地线放入池塘会怎么样

【火线100天】(贵州专版)2016中考物理复习滚动测试(二)热和能(含答案)&&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滚动测试(二) 热和能(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5?南昌)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2.(2013?遵义)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树枝上形成雾凇B.池塘中的水结冰C.植物上形成露珠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3.(2015?六盘水)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 )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4.(2015?武汉)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滚动考查透镜)(2015?云南)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2015?滨州)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7.(2015?营口)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8.(2015?聊城)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水蒸气的温度升高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9.(2015?龙岩)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______升高,内能增大,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0.(滚动考查平面镜)(2014?安顺)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放入口中,这样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生为病人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__.11.(2015?漳州)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____,且水蒸发过程需要______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______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12.(滚动考查声音)(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13.(2015?广元)低碳生活正在广元兴起,据有关研究表明,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物,可节约2.6kg的标准煤(相当于减排CO26.5kg),若2.6kg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可产生________J的热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煤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4.(2015?兰州)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这个数值究竟有多大?有人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认识汽油热值的大小:一个60kg的人,从1楼步行至11楼,每层楼的高度为3m,他克服重力做了________J的功,如果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与这些功相等,则需要汽油的质量是______g.(g=10N/kg,结果精确到0.01)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5.(10分)(滚动考查水的沸腾)(2015?葫芦岛)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以便缩短加热时间.(2)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知:此时大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3)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____,②不断吸热.(4)a、b两杯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5)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b,则Qa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Qb.16.(10分)(2015?昆明)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取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下表的数据:燃料的质量/g100200300400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木柴/J1.3×1062.6×1063.9×106Q焦炭/J3.0×1066.0×1069.0×106Q木炭/J3.4×1066.8×10610.2×106(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______的;对于同一种燃料,质量越大,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越____.(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燃料,________和______的比值是不变的,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把它称为______,它是用来描述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热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3)完全燃烧0.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如果这些热量完全用于加热水,可使________kg的水温度升高10℃;实际加热这些水所燃烧的天然气比上述要多许多,原因是用燃气灶烧水时,除了水吸收的热量外,一部分传给了盛水容器,另外一部分传给了______(答一个即可).[q天然气=4.2×107J/m3,c水=4.2×103J/(kg?℃)](4)在烧水过程中,人们关心的是燃烧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中有多少被水吸收,为了衡量水吸收的热量在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中所占比例,物理中引入________来描述,我们总是希望它的值越____越好.四、计算题(共22分)17.(10分)(2015?大连)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每天出水量为2.5×104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供暖后温度降低到40℃.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1)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由热值为3.0×107J/kg的焦炭提供,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18.(12分)(2015?桂林)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表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锅的比热容为0.8×103J/(kg?℃)]品名便携式丁烷气炉质量1.88kg(不含气瓶)型号WZL-168-A尺寸343×284×113mm用途野外用点火方式电子点火使用燃气液化丁烷气燃气消耗量150g/h(最大火力时)气瓶规格(尺寸/容量)品名总质量净质量主要成分热值神州354g250g丁烷9×107J/kg(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参考答案1.D 2.A 3.C 4.B 5.D 6.C 7.C 8.D9.温度 做功 10.通过平面镜成像看清病人的牙齿 蒸发吸热 11.(1)大 吸 (2)热传递 12.振动 音调 13.7.8×107 不可再生 14.1.8×104 0.39 15.(1)减小热量的损失 (2)小于 (3)达到沸点 (4)水的质量不同 (5)等于 16.(1)不同 多 (2)放出热量 质量 热值 (3)4.2×105 10 空气 (4)热效率 高17.(1)温泉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Δt=4.2×103J/(kg?℃)×2.5×104kg×(80℃-40℃)=4.2×109J; (2)由题知,Q放=Q吸=4.2×109J,由Q放=mq得需要焦炭的质量:m炭===140kg. 18.(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Q放=mq=0.1kg×9×107J/kg=9×106J; (2)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2kg×50℃=4.2×105J; (3)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气=0.15kg/h×1.4h=0.21kg, 由题知,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则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1=Q放×90%=m气q×90%=9×107J/kg×0.21kg×90%=1.701×107J, 又知道便携式燃气炉将其燃气燃烧所放出能量的30%供给水加热,则水吸收的热量:Q2=Q1×30%=1.701×107J×30%=5.103×106J, 由Q吸=cmΔt得烧开水的质量:m水==≈17.4kg.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修建南溪湿地公园会把池塘填上吗_网易新闻
修建南溪湿地公园会把池塘填上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修建南溪湿地公园会把池塘填上吗)
  A03版 今年,围绕着伊通河改造的新闻还真不少。近日,位于长春市南环城路与伊通河交会处附近的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然而,附近的一些居民却产生了不少疑虑和担忧。  距离新星宇之洲小区与新星宇观塘小区较近的一处天然池塘,是这次风波的中心。一些居民感觉,施工单位在建设南溪湿地公园过程中,将这块天然的池塘破坏了,不但绿化和植被受到了破坏,池塘也有被填上的趋势。此外,传言称未来要在这里建设商业建筑。居民们的担忧会变成现实吗?这里要建什么?未来会建成什么样?
昨日,抱着这一大堆问号,新文化记者进行了踏查—
为啥要“填池塘”?
居民的疑虑—“我总以为,我家买了一套好房子,这里离市区不远,附近环境好,空气清新,有树、有鸟,有时候还能看到野鸡。”
家住新星宇观塘小区的高女士说,居民楼南边的天然池塘,很受居民们喜爱。然而,今年5月,随着施工单位的进驻,池塘发生了很大变化。“都快被填平了,鱼也没有了。”
长春城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日旺介绍,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天然池塘,是正准备提升改造的长白文化园。而长白文化园是南溪湿地公园建设的一部分。
和居民想象的不一样,未来这块池塘非但不会被填平,水面还会扩大—原来的水域面积约为两万多平方米,而长白文化园建成之后,这里的水域面积能达到三万五千平方米。
他介绍,居民之所以会产生误解,主要是对于施工的流程不熟悉。例如,一些市民认为,施工单位正对湖面进行填埋。而实际上,未来文化园内将建设四个亲水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建起施工用的便道和围沿,才对湖面进行了临时的占用。
绿化会被破坏吗?
居民的疑虑—
此外,随着大型施工机械的进入,池塘旁边的一些植被、树林也遭到了破坏。“我们居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要将原有的环境破坏呢?这对居民和城市来说,都是一个损失!”高女士说。
鲁日旺介绍,未来园区内的绿化植被,不但不会由于长白文化园的建设而遭到破坏,相反,还会有所提升。
他表示,出于施工需要,在对池塘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园区内原有的树木进行了移植。
而在长白文化园建成以后,他们还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绿化,并栽植云杉、白桦等树木。
总之,未来这里的环境会比以前好更多,更适宜市民休闲、娱乐。
会建商业设施吗?
居民的疑虑—
同时,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也有各种说法在小区居民中间流传开来。
“听说好像是要建设具有商业性质的商铺和楼房。”居民介绍,“如果是那样,附近的居民就更接受不了了!”
还有居民担心,未来这里建起的建筑会影响小区的采光。
根据介绍,长白文化园内将有四个主要建筑,名字都很富有诗意,分别为涵香馆、寒芜苑、水月轩、锦川阁。
今年五六月份开始,这些建筑就已经陆续开工了。
对于“这些建筑可能具有商业性质”的担忧,鲁日旺介绍,这些建筑的用途是作为展览馆或者管理服务用房,并不具有商业性质。
那么,园内建筑是否会“挡光”?
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根据设计,园内的四个主要建筑都带有浓郁古典建筑风格,其中最高的也只有两层,高度为9米左右。
总之,未来您可以尽情赏它的美,而它不会挡您的光。
根据资料,南溪湿地公园西起亚泰大街、伊通河西岸滨河路,东至伊通河东岸规划河堤路、临河街,南临南绕城高速公路;北抵南三环路、规划路,规划定位为市级综合性公园。这座公园的建设,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
南溪湿地公园项目启动
“长白文化园”园内建筑开始施工
2016年7月中下旬
对“长白文化园”内便道、围沿进行清除,并进行湖内清淤
湿地公园防洪工程完工
2016年年底
计划完成四环路以北绿化工程、部分道路工程,完成长白文化园、游客服务中心两处建筑
剩余绿化及道路工程收尾
全民健身中心完工
下一站阅读
关于“湿地公园”您的了解程度如何?
“湿地”这个词,最近几年似乎很热门。
那么,您对湿地以及湿地公园了解多少?不妨回答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吧!如果您能答出三个,说明您对湿地的了解很不错;如果这些问题让你挠头,在下面的资料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1、下列哪种水体可以构成“湿地”?A.仅自然的 B.仅人工的 C.都可以
2、据定义,哪种状态的水体可以构成湿地?A.仅静止的 B.仅流动的 C.都可以
3、国家湿地公园由谁审批?A.环保部 B.国家林业局 C.国土资源部
4、截至去年年末,长春下列哪个湿地不属于国家湿地公园?A.北湖 B.新立湖 C.南湖
资料:《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给出的权威定义是: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域。它是一种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是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的重叠区域。
湿地通常具备三个要素:水成土、临时或长期的水淹条件、耐湿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
要建立国家湿地公园,需要经过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要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由国家林业局组织论证审核、批准试点并验收。
根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的数据,至日,我省共有21个正式及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其中包括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及长春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文化记者 陆续(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人类学 
在一个肩膀上固定住,以便留出一只自由的手。这种扣合可以借助于刺或骨 针——原始饰针来完成。从前,这个取自法文的词的意思是转子。现在,“饰 针”一词用来标志带有安全钩的金属别针,“持针”或“钮钩”。一个以这种 方式穿罩盖物或被单的人,只要举起双手,就告诉我们,应当怎样自然地采 取缝合罩盖物在两臂下面部分的方法来制作袖子。其次,把罩盖物披在头上, 并在下胯下面握住,就可以看出,头上的部分怎样能变成那种不需要时就把 它抛在后面的头巾。当人们认为单独做头巾合适时,就产生了各种头饰,头 饰的袋状形式常常说明它们的真正来源,例如,属于“圆锥形纸帽”的头饰。 外衣的许多变种为了方便起见裁成了特别的样式。例如,罗马男人 围在身上的宽上衣具有半圆的形式。但是,从纺织术发明之时起,人所共知 的法衣就具有从纺织机上取下来的那种原样形式。例如,苏格兰人的大呢绒 巾服和古代东方的披肩就是由此而来,迄今为止,波斯的肩巾仍然为我们所 熟知。这类纺织品衣服通常保留着它来源于穗子形式的特征,而原始形式的穗子是由剩下的经线头组成的。当这些线结成束的时候,就形成了缨络。 原套服是衣服的另一大类,它的简单形式可以在古希腊妇女的长衣中看到。可以将它和那种亚麻袋相比:袋的两头是张开的,而在每个肩上利 用钮扣扣住,因而为两只手留下了口。两肩缝合起来并通常配上袖子的原套服,是最普通的文明衣服,它穿起来像衬衣那样自由地垂着,或者借助皮带或腰带在腰部系紧。它的各种样式,可以在罗马军团士兵的原套服中,在意 大利加里波第义勇队员们的“红衬衣”中,在中世纪俄国贵族的普通服装中, 在英国农民的夏服上衣中,在法国工人的工作服中看到,最后,它导致了我 们现代的大礼服和欲肩,它们就是前面开口而用钮扣扣住的原套服。把合体的亚麻布原套服——“短衣”或衬衣归到服装中来,是我们的祖先在外表整洁方面,因而亦即在文化方面所迈出的伟大步伐之一。裹在身上并用腰带扎 住的布片,就是裙子。东方妇女们为了行走方便,把裙子在两腿之间固定起 来的那种方法表明,裤子是如何发明的。  许多古代部族就是穿这种裤子。例如,穿这种裤子的,有萨尔马特人, 他们的衣服和我们现代的衣服相似;在图拉真的队伍中可以看到;还有高卢人和不列颠人。由此可见,把现代苏格兰的衣裳称作“古代高卢人的服装” 是错误的。古典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看到这种古代裤子如同看到某种为社会 的野蛮状态所固有的事物一样。但是,文明世界不采取他们的看法。   这些评论可能引起读者仔细审阅关于服装的书籍的兴趣。那些服装 书籍确实有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说明了下述事实:衣物决不是凭借单纯的幻想发明的,而是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之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例如,为 了阐明我们现代那种可笑的高筒帽子,我们就应当按迹探求它如何由清教徒 的圆锥形帽和由斯图尔特(Stuart)的信徒们那种带着下垂宽边的帽子,经 过一系列演变而产生的。后面谈的这两种帽子也是从更早的形式演变来的。帽子底部饰带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发现。某个时候,这个饰带曾是用来绑一块简单圆形毡予的真正小绳儿;而那块毡子也就是原始的帽子。为 了了解我们的圆筒帽为何覆盖着手柔软的绒毛,那就应当想到这是模仿较早 的能很好耐雨的海狸毛皮帽。甚至在现代外衣上那些完全无用的缝线和纽 扣,原来是过去的类似的碎片。我们可以用描写小舟和巨船来结束这一章。一个抓住漂浮的大树枝的人,发现它能使他保持在水面上而不下沉,这个人就为航海打下了基础。自然,历史没有包括关于这类技术开端的任何见证,但是,至今仍可在蒙昧 人中间见到简单地利用能漂浮的东西来做最简陋形式的木筏和小舟。甚至文 明人的旅行者,走近某条河边或某个湖边的时候,也非常高兴利用木头或一 捆芦苇摆渡过去,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枪枝和衣服保持干燥。  将这些粗陋的、偶尔采用的工具跟为了经久使用而精工制造的设备比 较一下,就可以形成关于造船技术发展所经历的那些阶段的应有概念。   任何能漂浮的东西都可简单地加以利用。例如,小孩子从太平洋上 的某一个岛上,凭两手拿着带壳的椰子跳到水中去玩。霍屯督人在渡河时,把自己的山羊放在任何由河流送来的柳木的末尾过河,他把这种柳木称作自 己的“木马”。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人是骑在尖头圆木上,用划桨划到我 们船上来的,然而加利福尼亚的土著渔夫,则是坐在像水手床那样捆扎起来 的芦苇上。不论上述后面两种设备如何简陋,它们在任何场合都证明,这些人已经发现了尖头的器物在水中运动方面较之钝头的圆木更有优越性。   为了适应原始航行而对器物进行多方面改善,这首先表现在,为了 大大地便于航行开始在这些器物上做深槽。这样一来它们就变成了小舟。制 作小舟的方法之一,是把圆木凿出洼槽。大概任何一个有机会到美洲内陆去 的人,都要不只一次地用这类小划于或独木舟,来渡过任何一个池塘或一条河流。当时,在试验之后,为了不让圆木舟在水中翻滚需要多么小心;可知,为了让船具有巨大的稳定性而制造龙骨,是小舟制造中多么伟大的改进。 对于蒙昧人来说,用他们的石斧给圆木凿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尤其当木质相当坚硬的时候。因此,他们就求助于火,按照要求的方向来燃烧树干,并图把树干上烧过火的部分凿掉。哥伦布曾经对西印度土著人所造的 这类船只之大而感到吃惊。他在自己的信件中回忆到许许多多用坚实的木材 制作的小划子。其中有些是如此之大,甚至能容纳七十至八十个划桨者。西 班牙人仿效海地人称呼这些划于为“加诺亚”(Canoa,由此又产生了英国的“划子”。但是这种划子,或者,采用划子的希腊术语“独木舟”,在其他的 野蛮国家是非常闻名的。它在史前时代曾在欧洲广泛使用,这一点可以从收 藏在博物馆中和由于从中找到它们的泥炭和沙而保留下来的样品上看到。   可以从澳大利亚人那里看到另外一种极为简单的造船方法。人们从 具有坚韧纤维质皮的树上把皮整块地剥下来,把它的两头捆扎上,桨手就坐 在这个用现成树皮做成的划子里。但是,如果他需要多次使用这个划子,那 就把它的两头缝合在一起,并给它加上横木或横梁,以便不使划子变形。于 是在亚非两洲人所共知的树皮划子就出现了。它在北美洲达到了高度完善的 地步。在北美,它的骨架是雪松制成的,本身是一层层的白桦树皮由纤维质 的雪松树根缝制而成。这类划于到现在为止在某些地区仍然十分盛行,例如, 在哈得孙湾附近,河里的石滩常常需要人在陆上拖曳载货的船,或者不得不 通过一段旱路才能从一条河转到另一条河。在这里,树皮划子能很好地适应 于中断了的航行。   毛皮划于是用兽皮代替树皮按照同样原则制作的。关于北美印第安 人大家都知道,他们在渡河时,用一些树枝把毛皮撑开拉长,于是这毛皮就 由帐篷变成了船。在美索不达米亚使用一种皮革缝成的圆形树枝船,古代不 列颠人能携带的渔船未必比这种船高级。在塞文河和香农河上,渔夫们至今仍背着自己的船到河上去。这些船现在是用沥青帆布张在框架上制成的,然而这个框架完全是古代的型式。爱斯基摩人的兽皮小船是用骨架或木架装备起来的。把海豹皮张在架子上,它 就变成了耐水的救生桶。穿着毛皮的划桨者甚至能够把兽皮船的各边弄弯, 重新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我们现代的所谓划子,就是对木制的兽皮小船的 简单模仿。   其次,野蛮人造船业者在改善挖出洼槽的圆木,把细木板安在或钉 在它的上面,作为中甲板,或者用细木板代替从前的兽皮或树皮,把它们钉 在框上或架子上造成小船,他们把自己的小船向我们通常的船靠近了一大 步。类似的缝合制成的船,从前是——也常常保留了下来——从非洲直到马 来群岛最常用的土著船。利用椰子壳纤维绳缝合制成的,而且缝合得如此精 密,几乎全看不出来的那种太平洋小划子,是奇妙的木匠制作的。  在阿曼湾,人们常常带着工具渡到生长椰子的岛上。砍倒若干棕桐, 把树锯成板子,用棕桐树皮拨成的绳子把它们缝合起来,又用棕桐叶做成帆, 把刚造好的船装上椰子,尔后开船驶回家去。   在转到文明部族的船只之前,我们还要再看一下比较粗陋的木筏。 两三根固结在一起的原水就形成了木筏,虽然它有行动笨重的缺点,但它也 有长处,即不会倾覆,并且能够浮载重货。西班牙人在发现秘鲁的时候,在 开阔的海洋上遇到扬帆而行的土著木筏之后,感到非常惊讶。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上运货的木筏,借助用气吹臌的羊皮在水面上漂浮。到航行完毕, 人们就把筏子拆开,卖掉木材,只带剩下的一些羊皮回来;这些羊皮还可以 供下次应用。航行在尼罗河上的、借助那些预备卖到市场上去的陶罐在水上 漂浮的筏子,其特点就是更加彻底经济。因为,回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了。 就像浮在莱茵河上的那些用建筑木材造成的筏子,它只适于顺流而 下浮运木材。但是当木筏不得不靠桨或帆逆流而上的时候,它的阻力就显得 非常大了。斐济人同其他岛上的居民一样,想到了这样的木筏:它是用两根 由横竿联结在一起的原木构成的,并且保持着一个高起的台子,它行走起来 应有很大的灵活性。当研究这种简陋的营造物时,就有充分根据可以断定, 它导致带平衡杆的小舟的发明。这种小舟在古代的欧洲是非常著名的;而现 在,在太平洋上一直到锡兰(Ceylon)都还盛行。现在,两根原木之一已为 小舟本身所代替,另一根留作平衡木,固定在两根突出的横杆头上,以便使 全船在有风的天气时较为平稳。可以把两根原木都变为小舟,同时仍旧保留 高台,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波利尼西亚的双体小划子。不久前利用这种小划 子的原理建造了双体轮船,使得多佛尔和加来之间的轮渡变得较为舒适了。 现在我们转到研究小舟得以在水上运动的方法。从澳大利亚人的例 子,或者从尼罗河上游河上渔夫的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桨的起源。澳大利 亚人骑在尖头的原木上.用手当桨来划船。尼罗河上的渔夫们骑在一捆树条 上,用自己的脚划水前进。原始的木桨(短桨),按其形状和运用来说,是 对手掌或脚掌的模仿。这种桨对蒙昧人是非常著名的,他们大部分采用一个 带扁平头或铲形头的桨。最完善的形式是两头的或双铲的奖,这种桨是我们 的爱好者从爱斯基摩人那里传来划小划子的。这种桨,或用它深划,或轻轻 点水,都运用自如。它对于狭窄的皮划子或独木舟是完全适用的,但对于大 船却是极端粗陋的器械,假如将它跟文明的桨比较一下的话。这种文明桨是 一种支在一个支持点上的杠杆,因此,它就能够利用划桨者的大量的力,使 人能够较为均匀地划船。野蛮人和文明人关于机械原理的知识不同,把能容 纳掘水似的二十个划桨者的大太平洋划于,跟我们那种八桨船相比较,这种   知识的差别就十分明显了。 或许,关于帆的最简单的概念可以在卡特林的随笔中找到。他说,北美的印第安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划子上,张开的双臂,手上拿着自己的罩布,罩布的底端绑在他们的脚上,用这种方式顺风移动。现代到处采用 的最粗陋的帆,是席子或布块,它们借助两根作为支柱的棍子保持住上边的 角,在下面固定住,或者用带横木的垂直杆支撑,它们模仿着原始的桅杆和 帆桁。在原始部落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小船上没有帆,因此很难设想他们的祖先具有利用帆来航行的知识。毫无疑问,如果他们的祖先十分熟悉这 些技术的话,这些技术知识就会一直保留到现夜,因为利用如此之小的努力 来保存如此大量的劳动的方法,人类是不可能轻易忘掉的。较为可能的是, 帆船的发明是在文化已经相当发展的时期,然而这想必是发生在十分遥远的古代。   直到这一个历史关头,对我们研究比较简单形式的小船如何发生的 问题都毫无帮助。  不仅它们产生于有历史证据之前,而且它们的许多发展阶段都正在消 失。当着手研究真实历史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古代的部族在这个时代之前,就已经会制造较复杂的船只了。  这种船只有龙骨和肋材,用钉子钉上薄板:总之,是我们舰船的直接 前驱。把造船技术传到世界各地的那个最初的中心,或许是埃及或是旧世界 古代文化这一领域的某一别的地方。仔细瞧瞧在一面西班(Theban)墓壁上 所描绘的古代埃及船是有益的。可以看到,这种船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我们认为是完全现代化船只用具的一些部分。它是划行大帆船和帆船的综合。桨手们坐在横板凳上,划着穿过轴环的桨,而在船尾 上则摇动着一个大舵桨,这舵桨就是我们现在舵轮的鼻祖。船桅也是很显著 的,它由支柱支撑着,上面有船桁和绳索,绳索是用来提起船桁和固定船帆 的。船首和船尾的甲板部分已经有建基在船板上的高台。在埃及战船图上可以看到,这些高台是为了射箭用的,而战斗的士兵也可以躲在后面掩护。甚至在樯桅顶上有“鸦巢”,这是供投石手向敌人投掷石头的地方。只要把埃 及船同地中海的腓尼基、希腊或罗马的古代兵船和战舰比较一下,就不能想 象这些兵船和战舰是独创性的发明。在所有这些船只之间,相似性非常之大。 甚至走到个别的国家去,我们会发现至今仍在恒河上航行的船只和古代尼罗河的船只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在通过湖泊把死人运往安葬地的埃及送葬船上,描绘着的俄西里斯的眼睛,它可能是把绘眼睛作为船头装饰的滥觞。从 西方瓦莱塔码头的船只到东方广州的中国帆船,都在船头绘上眼睛作为装 饰。   研究古代海船向新船发展的进程时,我们发现,不时出现新的装备, 如为了保护船板不受蠹虫蛀的金属镶边,代替从前大石块的带爪铁锚,为了提锚出水的绞盘等等。有许多樯桅和顶桅用来张起大量的帆。桨手被安置成 若干层,驶着古典的二层和三层划桨战船行进。大帆战船几乎到现在还继续 存在于威尼斯舰队之中。虽然它的航行素质劣弱,但是由于它能猛击无风时 束手无策的帆船,所以仍然被保留使用。大帆船上划巨桨的劳役苦刑犯,是俘虏或罪犯们。虽然法国的大帆船已经很少用作服苦役,而“划大帆船者”这个术语一般仍继续意味着劳役犯。欧洲帆船在中世纪的巨大改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于一种从远东传来的发明,即有赖于航海罗盘的使用。甚至 在辽阔的海洋上远航的情况下,海船现在也能指引其航向。构造和装备改善 了,而有许多甲板装备了若干排大炮的军舰,变成了真正的浮动的堡垒。最 后,到十九世纪,用从内部起作用的蒸气力使海船行动;带铲的轮子或螺旋 桨实际上取代了古时一排排的桨手;在现代,求助变化无常的风力,只是作 为暂时保存燃料的一种手段。没有必要描写战舰结构上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 装甲外壳和装备了大炮而发生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也并不妨碍我们清楚 地按迹探求现代化的战舰,是如何从原始的小划子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形成 的。第十一章 技术(续)火——烹调法——面包及其他——饮料——燃料——照明——器皿——陶器——玻璃器具——金属——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易——货币——贸易 我们应当研究一下火及其应用。人了解火的意义,并且对它采用 了那些远远超出低等动物智能之外的方法。有个古老的故事说,在热带非洲, 当旅行者们早晨离开的时候,他们便不再烧篝火,一些称作庞高(Pongos, 大概是大猩猩)的巨大的类人猿就来了,趁着余火未熄,就坐在燃烧的木柴 周围。它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添加新劈柴来维持火不熄灭。这个故事常常适合于把人的聪明跟甚至最高等的猴子的愚蠢相对照。毫无疑问,在人类出现在世上之前,世上就曾有过森林之火。当闪电或熔岩之流把树木燃着的时候, 在所有的生物之中,只有人知道如何控制火,如何借燃烧着的木头把火从一 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在火熄灭的时候如何重新获得它。显然不可能找 到一个没有火也行的最低级的部落。属冰河时代残余的石灰岩山洞中,曾经被挖掘者发现过木炭块和燃烧过的骨头。这就证明,甚至在这遥远的时代,居于洞穴中的野人为了准备食物和取暖而升起了火。 至于取火的技术,蒙昧人多半是用两块木头互相摩擦。旅行家们当时还能看到这种简单的方法。取火手钻是由末端削成圆形的箭杆般的木棒制成的。像制造巧克力糖的搅拌棒那样,在两手之间转动(两手降到最低处时 再向上移动),是那么又快而用力地压挤着它,使下面的木块上钻出一个深 深的孔。钻子要一直转到钻起的炭粉发火燃烧为止。  图 66 描绘的就是用这类方法钻木取火的布须曼人,与此同时,他的同 伴准备好了引火用的火线。   波利尼西亚人的方法和布须曼人的方法的不同点,在于用一根尖木 棒顺着平放的木块上的沟槽摩擦。用这种或那种方法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取得火,但是这需要有熟练的技巧和经过适当挑选的木头,对于我们中间的任何 一个人来说,这种试验都未必能够成功。  为了减轻劳动,另一些部族借助皮带,把皮带在木棒上缠几圈,然后 握住皮带两头前后拉扯,就像众所周知的借助那种类似我们的工匠使用的普通琴弓形的回转钻那样的联结器械来转动木棒。无论在那种情况下,都必须在钻的顶端安放一块木头,以便压迫(然而不是极端有力地)它下面的钻柱。   在开化的部族中,取火用的古老的钻在古时就已经让位给较好的设 备,特别是燧石和钢铁。虽然那种钻已经从日常的实际生活中消失了,但至 今它仍然保留在仪式范围之中。印度的祭司在为了祭祀而取神火的时候,至 今仍用钻来“搅黄油”,而这钻是借助毛绳进行运转的。可见,他们虔敬地 保留着曾在早先雅利安人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古老工具。在古代罗马人中也 有这类遗风:如果供奉灶神的尼姑没有照看好而让种火熄灭了,在这种情况 下,按教条就必须借助钻木板来取火。这种古老的方法甚至在现代的欧洲仍 然继续存在,在这里,信徒们有时认为必须取得“活火”。许多国家的农民 在牲畜死亡的时候就采用上述的取火方法燃起篝火;为了使马和牛免除瘟 疫,就驱赶它们从这篝火上越过。这种从基督教时代之前的宗教承继下来的 仪式,要的是按照蒙昧人通过摩擦方法而取得的“活火”,而不是家庭炉灶 中的普通的火。在大不列颠,最后的“活火”(关于它有许多证明)大概是1826 年在珀斯点燃的。在瑞典以及其他国家,就是现在,当出现霍乱或其 他传染病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这类的火。十八世纪,在 Jonkoping(延雪平, 正是现在以其价廉的引火棍儿即火柴闻名的这个地区)曾经颁布过禁止搞迷 信借助摩擦取火的法律。人世间这两个文化的极端有时是如此奇妙地会合在 一起。取火用的钻是把机械力转变为热能的一种手段。借助这种手段想必能达到木头的发火点。但是,实际上一切都归结于使得产生一小部分燃烧或 火星,而这一小部分燃烧或火星借助其他手段或许是更容易获得的。用一块 石头砸一块海边检到的黄铁矿,打出的火星落到火绒上——这种取火方法远 远胜过采用木钻的方法。这种取火方法为最晚期的另一些蒙昧人所熟知,其中甚至包括为数不多的火地土著人;同样也为史前时期的欧洲人所熟知,这一点可以根据在他们的山洞中发现的黄铁矿块看出。十分明显,古代文明世 界中的人们也知道这种取火方法,希腊把这种矿石取名为“火石”就是明证。 应当用铁块来代替它,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带钢的燧石打火铁,这是各部族中 从它们进入铁器时代起直到最近时期止最普通的引火设备。然而这种方法现在也已很不适用了,那种带有引火装备——包括隧石、U 字形的钢块和供燃着的亚麻布决做的非常稀少的火绒的古代厨房盒已经变成绝世珍品了。 没有必要在这里回忆古代希腊著名的取火镜和凹面镜,以及中国日常用的木制火唧筒(与我们在《物理学入门》中所描绘的压力唧筒极为相似)。这些物品与其说是奇异的,毋宁说在应用方面是重要的。1840 年左右发明 磷火柴的情形就完全不同。火柴的效用以磷受到摩擦而发火为基础。普通的 火柴头由易燃的成分合成,其中含有硝酸钾或氯酸钾,再搀合一点易燃的磷。 安全火柴上这一点点磷,并不在火柴头里,而在用来划燃火柴的盒子上。   在文化的低级阶段,茅屋时常是如此之小,以至火不得不在院中升 燃。当住宅变得宽敞以后,火就在茅屋中央踏得坚实的地上升燃,同时,听 任烟通过门和缝隙自行排出。  准正好赶上在这种住房里脚向着火躺下过夜,谁就会懂得火在野蛮人 的舒适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就会知道建造者们设法在屋顶为烟开一个孔, 后来成为真正烟囱的时候,这种舒适扩大到了什么程度。从这一点开始,人 工使住房温暖的历史,不需作任何过长的叙述,就如此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 前。现在,我们由暖房转过来谈烹调法。在烹调食物时加高温,可以软化食物组织以减轻咀嚼,这对消化和吸收食物给予了重要帮助,因为这样就 可保存不得不耗费在消化生肉或生蔬菜上的能量。实际上,对人来说,完全 有以生蔬菜为食的可能性。在太平洋的某些珊瑚岛上,或许可以发现最接近 于生食的现象。在那里,生鱼和椰子果是土著居民饮食的最主要部分。原始 部落,特别是像澳大利亚人那样的荒漠地方的流浪人,吃的是他们找到的生 的昆虫,幼蜂,软体动物,小爬虫。旅行家们同样也有机会看到,巴西森林 中的居民模仿食蚁兽,把木棒插入蚁垤,使蚂蚁顺着它一直跑进嘴里。这类 接待会使那些欧洲人感到难为情,然而那些欧洲人却对牡蛎和干酪虫毫不厌 恶,因为他们吃这些东西已经习惯了。   但是,即使是这些部落也会煮饭,而且实际上全人类都会做,所以 众所周知的人的定义是“为自己制作食物的动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世, 都没有任何被证明的例外。文明的部族如此满怀信心地走上了这条促进自然的道路,因而他们烧煮几乎所有可作为食物食用的东西。他们仅仅对坚果、浆果以及其他水果还 保留着原始的习惯。他们把这些果子生着食用,因为这样吃较合口味。人们 长期认为以生肉作食物是低级文化的标志。  例如,苏基迪德谈到希腊国内的尤里坦人时说:他们是愚昧无知的, 据说,还是生食者。  甚至加拿大的土著部落也对遥远北方的游牧部落的这种习惯感到惊 异,因而,他们就给这种游牧部落以“Eskimantsic”即“食生肉者”的名称.就 是现在,这些人仍然带着这个名字的法文形式“Esquimaux”(爱斯基摩人)。 当然,在蒙昧人中可以看到烹调食物的最粗略的方法,他们在燃烧的木柴上烘肉,或者把肉穿在原始的烤肉签上、穿在斜插在火上的尖头水律上烤炙,或者把肉掩埋在灼热的火灰内,就像我们的孩子们在火灰中煨栗子 或马铃薯那样。火炉的发明就来源于这后一种方法。火炉的最简单的形式可 能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砌上石头,用来烘烤。  用劈柴升起炉子,然后在它里面放上了肉或菜蔬,再用一层灰把它们 覆盖起来。巴西的部落立起四根柱子,在柱子中间上面加上树枝做成的木格子,他们在格子上放上野禽和鱼,格子下面升燃起慢火。在这种类似“熏室” 上制作的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西印度的掠夺者们有用这种方法采储存 肉的习惯。把肉烤干并剁碎以便继续保存的比米甘,是猎捕水牛的北美部落 发明的。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中,人们都会把肉切成条或细片爆于酷热的阳光下晒干它们。这种肉称作“风干肉”,适于保存。   我们刚刚谈到过用炽热的石头来烘烤。从那里就可能产生了重要的 烹调艺术。在世上许多地方,在不会制作陶器的部落中间,存在着用石头烹 煮的奇异方法,这是特有的一种“湿烤”。北美的阿西尼本人由于他们自己 的习惯而获得了意思是“石煮者”的名称。他们的习惯是在地上挖一个坑,侧边铺上生兽皮块,然后在里面放上肉,加上水,同时放进炽热的石头,以便让水滚沸。遥远西方部落确实妙想出借助烧红的石头在他们的筐子里煮鲑 鱼场和橡子粥,而那种筐子常常是用加拿大松树根编成的。借助石头烧煮或 加热的方法,甚至在欧洲也还继续采用。欧洲人发现用这种方法在木制器皿 中给水加热是很方便的。林耐在沿着北方旅行时发现,博特兰德的居民正是按照这种方法来煮肉的,而“粗野的卡林西亚农民”,也在那个时候喝这类的“石造啤酒”,实际上它也叫这个名字。   一俟在女厨师手中出现了陶罐和金属锅,在火上烧开水或煮熟食物 就变得轻而易举了。但是,应当特别提出:在荷马的主人公的食桌上,没有 煮熟的盘菜,荷马如此多地谈到为烘烤穿在铁签子上的肉块。在荷马那里, 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复仇心重的奥德修斯,像一位忙碌的烘烤者在熊熊的火前 翻动加馅的牛胃。在古代诺曼人那里是另一种情况。  因为在《埃达》中叙述着,军人们每夜在瓦尔哈拉(Walhalla)大摆 宴会,享以未煮熟的野猪塞林尼尔(Saerimnir)的肉,每天在大锅中煮它, 而它又重新复活过来,以便明天为狩猎服务。   很明显,烤面包的最简单方法是跟最早种植谷类同时出现的;这些 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能非常之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现在还可以看到它们 几乎毫无改变。例如,在英国北方任何一所农村茅舍里,女主人在燕麦面粉 里和上水,揉成面团,把面团捏成薄片,然后在铁挡中烙成燕麦饼;铁锁就 代替了从前的炽热的石头。澳大利亚殖民者的烧饼制作同样简单,他们把和 好的厚面块放在火灰里烤。这些方法使我们较近地回到了那种比任何其他技 术更能使人类开化的技术的最初阶段。既然这类未发过酵的面包做出来了, 那么随后发明发酵的面包是完全自然的了。酸面团在并不洁净的器皿里进行 发酵并变成酵母,它可以引起新面团发酵。后来,把啤酒曲当作了比酵母更 好的材料。现在,出现了借助粉剂导入瓦斯来烤制面包(包含碳酸氢钠)或 通过机械把面团和碳酸气混合的方法。   另一种做面粉或其他淀粉食物的常用方法是水煮。几乎有一半人类 是煮米饭。在另一些主要植物饭食中,有各种用燕麦。小麦、大麦、玉米、 西谷米、木薯等等做的稀粥和稀饭。浏览一下现代的烹调书,可以看到熟练 的厨师们为了迎合口味和引起食欲而精心编制的数不清的盘菜和汁汤的菜 单。所谓烹调技术的进步正表现在这一方面,毫无疑问,我们的同代人把古 代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是归根结底,维护人的机体即身体和智慧,使机体 活动,是做饭的主要目的。以这个观点来看待做饭,不能不指出,做饭是一 种极为古老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烤、烘和煮的最主要的过程,起源于史前时 期。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人们所用的饮料。像澳大利亚人这样的蒙昧部落, 当他们被欧洲人发现的时候,只是饮水。霍屯督人和北美的印第安人甚至不 知道任何由发酵制成的饮料。很难设想,如此令人陶醉的东西,当人们一旦 熟识它之后,会在某个时候忘掉。因此,很可能是这些部族的祖先,从来不 懂得把植物汁液进行发酵的技术。但是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在种植谷物和 果树的国家,人们在偶然留下某种适合发酵的汁液或混合物之后,都或早或 晚地独自发现了这个过程。在墨西哥,使芦荟汁发酵,酿出所谓“普尔奎”(Pulque)酒。在亚洲和非洲,用棕榈制造棕榈酒或“托迪”(toddy)酒。 用苹果汁和蜂蜜及水酿造西得尔(cider)酒同样十分著名。鞑靼人用马奶 酿造马乳酒。   各种不同的啤酒流传特别广泛。在历史上,最早提到的是古代埃及 人用大麦酿造的啤酒,或许由此又产生了欧洲的艾尔,即啤酒,俄罗斯的葛 瓦斯,即探麦啤酒,非洲的“波姆别”,即黄米啤酒,中国人的所谓江米酒 和美洲土著用玉米或木薯酿造的“契洽”(chicha)。酒的起源也不在古代之 后。古埃及的画家们就描绘了葡萄园,挤葡萄用的钳子,装酒的罐子。实际 上,现代葡萄酒的酿造跟历史早期这一技术的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趣地   发现,古时人们率直地、不受任何疑虑影响地饮用那些令人陶醉的饮料。 他们认为这是天赐的排解郁闷和变败兴忧伤为暴喜狂欢的灵药。他们在宗教节日里庄严隆重地饮酒,并尊酒以敬神。古代唱《吠陀经》颂歌的歌手们,没有从中看出任何邪恶的东西,反而歌颂印特喇无神,描写他被倒出 的祭酒灌醉了,蹒跚而行。这祭酒是他的信徒们带给他的礼物。在本世纪, 希腊人在举行酒神庆典的游行时,高声赞美行善赐福的狄奥尼索斯,是他用 消愁解闷的葡萄汁使全世界人得到快乐。但是,在很早时候就已出现了对一件事情的两种对立观点。宗教的保护者和热心家,由于意识到酗酒的危害,不仅宣布任何过度饮酒都属可耻, 而且宣称即使是尝~点含酒精的烈性饮料也都是罪恶。婆罗门教徒们,虽然 按照古传,祭奠酒仍然保留在他们的神圣仪式之中,但是,他们却又把饮用 带酒精的饮料归入五大罪恶之中,而在古代与婆罗门教相竞争的佛教之中,每个新信徒务必遵守的十戒之一,是禁止饮用任何醉人的饮料。  虽然穆罕默德的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犹太教和基督教,但是它的创 始人既不以古代的尊敬态度来对待酒,也不在神圣的仪式中来使用它,而是 把它作为某种亵读物而加以禁止。   在西方人中使用蒸馏过的火酒不早于中世纪,虽然它从较古时代起 在东方就已闻名。  它到处都被认为是某种有益的东西,它的名称就证明了这一点,因为 在各种不同语言中它的名称译名的意思是“生命水”。现在,酒精是从葡萄 酒酿造、啤酒酿造、食糖精制等等过程中的糟粕里大量生产的。把它用作常 用的兴奋剂,是当世在某些居民层中使人类尊严受到如此损害的最大灾难之一,即使在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也未必能找到可以与这种损害相匹敌的。另一方面,文明生活在舒适方面大大赢得人心,于是就转而使人们去饮用温暖 的、容易引起兴奋的饮料。茶叶首先受到中亚的佛教和尚们的重视,他们拿它用作支持出家人能够坚持晚祷的一种手段。显然,茶叶在中国被用作饮料,大约是在公历纪 元开始前后,从那里又传遍全世界。阿拉伯是咖啡的故乡,而世界的普遍饮 用,应当感谢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巧克力是由西班牙人从古代墨西哥引进的, 它在墨西哥是最受人欢迎的饮料。跟这些饮料相并列的,应当提到烟草。烟草也是从美洲传出来的。欧洲人发现美洲的时候,不论北美洲还是南美洲的 土著都吸烟草。为了在这里说明火和炉灶,我们采用树木作为燃料。实际上,在小树林中的某处野餐时用枯枝燃起的火,就可以令人满意地在我们想象中重视 这方面史前生活的图画。当蒙昧人茅舍里的地上用木柴燃起篝火时,则这种 简单的炉灶就成为家庭的集聚地,也就是成为我们所说的“家灶”的一种形 式。但是,在无林木的地方,燃料匮乏是生活的困难之一。正如从下面的情况中所看到的,在荒芜的原野上猎捕水牛的猎人,为了夜晚的火不得不去收集这些动物的粪,称这些粪为“牛粪柴”。然而即使有林木的地方,薪柴的 储存随着居民密度的增大,也可能很快耗尽。在某些美洲印第安人中间,当 问到是什么原因使得白人来到他们这个地方时,他们会不加考虑地回答,大 概是这些外来人把家乡的树林全烧光了,因此不得不移居到任何别的地方。在一定的限度上,即如果我们只掌握自己森林和泥炭沼地的这些燃料,上述这种类似烧光的事情实际上可能发生的话,上面的这种意见是对的。在英国,某种储存实际上已经开始枯竭。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5ussex)从 前是森林区,现时已是贫林区了。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伊丽莎白女王 时代,为了给炼铁厂的熔解炉准备木炭,森林滥遭砍伐。当时实际上已经存 在着危险性,因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英国可能变为一个像现在 中国北部那样的国家;在那里的严寒天气中,人们挤在屋子里,坐在皮毛上, 因为燃料特别缺少,这样做是为了使燃料除做饭以外,还能用到某种需要的 地方去。但是,这种危险性避免了。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种革命增加 了人口并造成了我们现在的幸福。这种革命的动力靠的是煤,现在,我们所 有现代的轻重工业都依赖于它。即使在家庭经济中,煤窖几乎完全取代了柴 棚,而圣诞夜熊熊燃烧的劈柴,变成了图画上的过去残余。   但是,不应当认为煤的采用仅仅始于现代。中国人从上古时代起就 挖掘煤了。在十三世纪,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报道说,在中国有 一种特殊的黑石头,它是从山中的矿脉里采取出来的,能像枯枝一样燃烧。 他说:“我可以对你们说,如果你们傍晚把它们放在火上,让它们很好地燃 烧,它们就会烧上一夜,甚至到天明还不熄灭。”这一报道这样做了而且被 作为一种奇迹接受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在欧洲对煤无知到何等地 步。煤虽然在古代并不著名,而它对现代生活的巨大作用也是刚开始逐渐显 示出来。最初是为了经济的目的,是为补充薪柴的不足而引用的,后来它就 变成了所有机械工作的几乎主要的能源。蒸气机,它的炉子获得几铲煤,它 就能完成一昼夜的工作。这样一来,在整个大不列颠的蒸气机上每年要耗费 千百万吨煤,这种耗费得到了如此之大的能量储备,以前从风磨和水磨,从 人和牲畜的劳动中所获得的全部能量,同它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操纵这 种粗野的力量,越来越成为工作者的任务。他指挥它磨粉,用大锤工作,指 挥它组织,在陆地和海洋上进行运输。这有点令人想起把成口袋的粮食装在 大车上赶着运送和自己背着送到市场上去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将我国在农业 和畜牧业时期的生活资料计算一下,并把它跟我们现在煤的使用中,即在完 成家务工作和交换外国产品的商品生产过程中间煤的使用中,所获得的那些 资料加以比较之后,政治经济学就能解决有趣的问题。或许,经过考虑之后, 我们就将获得最明确的概念,即现在三个英国人中至少有一个人靠煤生活。 这一点证明,我国居民不用煤的并不怎么多。   澳大利亚的蒙昧人,从停留地的篝火中拿起一根燃烧的木头,用它 来照亮通往黑暗森林中的道路,并用它来吓走精灵。由此看来,在他们那里, 在人工取暖装置和照明装置的原始手段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当开始把枞 树的带脂木片或某种用来作为自然灯的类似物放到一边的那一时刻,取暖和 照明才开始彼此分开。下一步就是制作人工的灯,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火把或 一绺浸透了树脂或蜂蜡的麻线。直到本世纪,我们还完全像罗马人那样来利 用火把,然而现在,是极少见到它们了,停止使用它们的生活画面,也就丧 失了使诗人和艺术家们赞叹和惊异的那种效果,那种在宴会上和在行进行列 中闪烁着火炬之光和它所投出的阴影的效果。沿着英国城市的旧式大街行走 的人们中,有一半人现在未必知道,放在住宅铁栅上的灭灯器,是为熄灭那 些替坐在马车里的客人照路的火炬用的。蜡烛的形状就能使人想到它起源于 火炬。   用浸入融化油脂中的芦苇芯制成的照明用的寝室小灯,在普林尼时 代是常用的,当时也采用了蜡制的或脂油制的带灯芯的蜡烛。它的芯子是用   棉纱捻成的。古代的古典型的灯是一个末端带嘴儿的扁平椭圆形的器皿,灯 捻就是通过那个嘴儿伸出来。不管这种构造多么简单,它长期使用,没有任 何改变。比起粘土制的这类灯来,保存在极为丰富的博物馆中的希腊和罗马 的物品是非常少的;比起用青铜制成的这类灯来,较为美丽的金属制品的物 品也是非常少的。   就是现在,到意大利或西班牙去旅行的人,从大路旁通向卧室的小 路上,还是借助铜立灯给他照路,这种灯和古代的样式极为相似,带有用来 往外夹灯芯的钳子,用链子挂在旁边。   在大约一百年左右之前,当阿尔甘德开始从下面放气,并放一根玻 璃管子作为通气设备的时候,灯才获得它那被改善过的现代样式。煤气灯产 生得更加晚,只是在近五十年中才被日常应用。但是,指出下面的事情倒很 有趣。天然的煤气照明在那些分解的地下焦石层释放出炭化氢的地方早就著 名了。例如,在巴库(里海以西)的著名拜火教庙堂里,在祭坛附近的地里 插入了一根空芦苇,通过它冒出煤气,煤气就在管子的口上燃烧。同时,那 些参拜圣地的拜火教徒对这种圣火跪下礼拜。在中国,在某些盐泉附近,那 里排出了大量的天然煤气,应用的人们通过竹筒把它引到熬盐锅的炉灶内和 给工作照明的设备里。这种方法不久前曾在宾夕尔法尼亚州最广泛地采用。 我们对做饭方法所作的概述要求补充一些关于容器的介绍。至于谈 到盛水的器皿,还无制陶术时,采用竹节、椰子壳、南瓜皮、用木头挖凿出 的或用树皮做成的桶、用兽皮制的水壶,也能够过得去了。在荒野的骑士携 带水时,是把水放在置于马鞍鞍桥旁的南瓜瓶内。即使后来出现了南瓜瓶的 玻璃仿制品,也象英国人保留着古代皮瓶的名称并用来称呼现在使用的玻璃瓶那样,法国人仍然保留着南瓜瓶的名称,继续称玻璃瓶为“南瓜”。 制造出在水滚沸时能耐火烧的陶器,是最伟大的经济发明之一。何时和何地发明制陶术,就很难说,因为它出现在很古老的时代。在古人居住过的地点,在使用过陶器的地方,到处都可以在地下发现陶器碎片。那些地 点到最近尚未发现,大概是那里的人在其文化发展的途中还没有走多远。可 以有把握地做出这种结论,例如,关于冰河期的早期蒙昧人就是如此。在法 兰西的山洞中,从他们那里保留下来的遗物中间,就没有陶器碎片。对于澳大利亚人、火地的居民以及许多其他现代的蒙昧人来说,也同样是完全正确 的。他们本身没有陶器,在他们地区的地下,也没有发现可以证明他们的祖 先具有这种器物的陶器碎片。这里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们是如何首次想到制造陶器的。大概,对于这一点并不需要特别高明的发明才干。这种发明在早期文化中其发展步 伐是相当缓慢的,有一些事实做出了这一结论,甚至陶器也不是一下子开始 制作出来的。人们谈到某些原始部落时说,他们用泥涂抹自己的木制容器, 为的是使这些容器能耐火烧。另一些处在较高水平上的部落,在南瓜瓶上涂满了泥或在篮子的内面全涂上泥,当篮子烧着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件带有编织形状的花纹图案的陶器。很有可能,最早的陶器就是通过这类过渡阶段得 到的,后来,想到可以塑造一种泥器,尔后再去烧它。   毫无疑问,起初泥坯是用手做成的。例如,在美洲或非洲至今还可 以看到,土著妇女们从底儿开始用一块块的泥徐制成巨大的、具有很好形式的罐或锅。在欧洲也一样,可以在任何一座古物博物馆中,看到地下挖掘出来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用手工制作的骨灰瓮和其他陶器。甚至现在到赫布里底群岛去的观光者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老太婆手里买到粘土制的小碗和大 杯,那些老太婆并不借助陶工车床,而是按照祖传的方法来制作它们,并用 一根尖头的小木棍替它们装饰上花纹。   但是,早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已经知道陶工车床了。图 71 描绘的 是工作时的陶工。  这是绘在皇帝陵壁上的陶工图像。可以看出,他们在用手转动着一个 轮。一位印度陶工也是以这种样式描绘着。他到河岸去,那里水流沉积了柔软的胶泥。他停下来,只是把一块胶泥滚成圆柱形,把它插在地上,在它的顶端平放一块沉重的水板,推动这木板旋转,于是开始工作。这种最简单的 车床的改进,是用脚使它运动。在我们的陶器工厂里,工人借助轮子和皮带 来控制车床,然而原理是一样的。当平常有趣地观察陶工用他那能如此容易 地赋予不成形的泥团以形式的简单器械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古代这种技术像是创造之王冠,以致埃及人把他们的一位神表现为躺在车床上的陶工模样。 陶瓶的型式也是一种最早的、最出色的艺术成就。在那种陶器上,雕出或塑成花样或人形,绘满了神和英雄的形象或神话生活或日常生活的情 景。我们关于像伊特刺斯坎人甚至希腊人这样一些部族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从他们陶瓶的图案上得来的,是从这些虽然如此易碎然而几乎是永久的艺术遗迹上得来的。 全世界陶器的相当一部分,迄今仍然带有原始的和最简单的性质,并且是用粘泥简单地烧制成的(意大利人由赤陶土烧成陶器),没有任何像我们的花瓶那样的釉料。因此,它是有气孔的。为了消除这个缺点,某些部 族,如秘鲁人以及希腊人,就给它涂上漆,其实,希腊人则是在土沥青里烧 它。伟大的改进是采用了涂釉的粘泥,即在炉中烧制的时候在枯泥上涂一层 玻璃般的外膜。这种方法,古代的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早已知道了。本世纪,在波斯的器皿和马约里卡陶器(来自马约尔卡 Majorca)中,涂釉的陶器达 到了高度的艺术完美程度。更为改善的器皿是在中国制造出来的,是在欧洲 陶器最后达到能模仿它之前一千多年,就已经在中国制造出来了。瓷盘通常 是用最好的白色瓷土或陶土同长石的混合物制成的,把这种混合物加高温, 使它全部厚度都变成半透明的、隐约透光的状态。这两类陶器——涂釉的陶 器和中国瓷器——制造的一般原理,就是有熔化的玻璃状的硅酸化合物,这 种化合物或在器皿的外表形成一层薄壳,或全部渗入其中。   玻璃是两种或比两个基数要多的——钠、钾、石灰或氧化铝——硅 酸化物的混合。  在普林尼的著作中有一个幻想故事,这个故事说玻璃的发明是在腓尼 基的沙岸上,当时,那里正好停靠着一艘商船。商人们由于没有找到能在它 上面烧开锅的合适石头,好像就把他们船上装运的硝石块儿搬到了岸上,结果火就把氧化硅石和碱熔化为玻璃块。但是实际上,埃及人早在腓尼基商业发展之前若干世纪,就已经知道制造玻璃了。显然,腓尼基人以及其他部族 正是从埃及人那里学来了这种生产技术。图 73 描绘的是埃及的吹玻璃工。 在埃及制造的其他物品中,有外面包着芦苇编织的套子的小水瓶,和我们现 在用来盛橄榄油的瓶子极为相似。古代的埃及人会制造带孔的玻璃球和各种各样的小玻璃碗,甚至连威尼斯人的玻璃制品都未必能和它们竞争。但是,现代的欧洲力求运用精巧的技术:利用烧红吹出来的玻璃球,趁它还未破裂成圆形薄片时做成窗框玻璃,以及磨制为镜玻璃片。这样一来,就能够制造 我们那种后面涂上晶亮的铅汞化合物的大镜子了。火对于从矿石中熔化出金属以及随后的金属加工是如此地重要,因此,把金属的利用放在这一章叙述也许是十分自然的。但是,在研究人们如 何了解到用矿石熔解出金属这一困难技术的时候,应当记住某些金属是在天 然状态中发现的。例如,美洲苏必利尔湖附近的天然铜,在很多世纪以前早 已被居住在该地的部落采用了。这些部落像使用可以治锻的石头一样地使用这种金属块,不加热就用锤子把它加工制造成斧头、刀子和手镯;对金子也一样,用天然金不借助火就可以锻成装饰品。推测用这类简单方法来对金属 加工的缘起,只是猜想。但是这种猜想是十分可靠的。   同样有纯粹的天然铁,特别是殒石或偶尔掉到地上的流星石。虽然 在许多情况下,这类金属通常会在锤击下裂成碎块,而有些流星铁和天然铁仍然在锻造厂加火烧到白热程度,或许能制成工具。有时甚至不加火也能把它加工到一定程度。有些金属矿具有十分明显的金属形式,所以铁匠能够在 火中锻造它们,而且这样做也能够导至真正的熔化。  例如磁铁矿不仅具有铁的形状,而且甚至像是在锻造厂加过热的一样。 在某些情况下,用它可以锻造像马掌这样的东西。人们何时最初开始对钢或铁进行加工,暂时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古代,人们确信青铜的使用要比铁早。这种青铜是铜为了增强金属硬 度而加上九分之一左右的锡的合金,也就是英国工人现在所称呼的“炮铜”。 常被引用的赫西俄德的诗中描写着,人们从古时起就加工于青铜,当时黑铁 还未出世伊壁鸠派(Epicurean)诗人卢克莱茨也指教说,在人们用棍棒和石头战斗的原始时代之后,铁和青铜就出现了,而且青铜早已先于铁而为人所共知了。 在某些国家,铁的使用却在很早的时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器物文字中与铜同时提到了铁。在不列颠博物馆中可以看到锻造过的铁块,而这种铁是用巨大的金字塔石基熔化出来的。有一些埃及画甚至描绘着系在屠夫腰带 上用来磨快刀子的青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种情况:虽然埃及人已经 知道了铁,但他们木匠用的工具大部分是用青铜制造的。荷马所叙述的时代 的希腊铁匠们,正如从《奥德修记》里的著名语句中可以断定的那样,也同样知道了铁甚至钢,或锻造过的铁。《奥德修记》中谈到铁匠为了增强铁的 硬度把烧红的战斧浸入冷水中而发出的吱吱声。然而青铜不只是制造军人的 甲胄和盾牌的常用原料,而且也是一直是制造军人的矛和剑的常用原料。   很明显,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和我们现代完全不相同的技术状态。值 得努力了解一下这种区别的意义。肯普费尔距今两世纪左右时期关于日本故 事中的可资借鉴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他说,在这个国家里,既得到 了铜,又得到了铁,而且它们的价值几乎是相同的,因为铜的工具值多少钱, 铁的工具也值多少钱。在古代社会里,物品的地位可能是相类似的。铁虽然 已成为著名的东西,但却是从矿石中费力熔化出来的。荷马加给它的形容词 “多次锻造的”就证明,当时的铁匠们求得它的锻造是多么困难。铜则是非 常丰富的:它的众所周知的产地之一是塞浦路斯岛。由这里产生了它的拉丁 名称,稍经改变就转为英语、德语和其他语言。同样也用不着从远方去取得 锡:在格鲁吉亚、在霍拉桑以及在亚洲内部的其他地区都有锡矿坑。亚洲或 许也是发明把锡用于加强铜的硬度使之成为青铜合金的原料的地方。      既然有了这种发明,那么古代的手工艺工人处理起青铜来,要比处 理铁容易得多了。把青铜熔化,然后在石模子里铸成斧头一类的东西,这是很容易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是“青铜时代”处在“铁器时 代”之前的真正原因。在工具和武器的制造方面,只有当铁加工精细、价格 低廉、产量丰富、改进完善而显然超过青铜的时候,“铁器时代’才会随之 而来。现在,对我们来说,铁对青铜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瑞士的水上住房的遗迹证明,欧洲中部有一个时期是有采用石头工具的原始部落居住的,晚一些时期,青铜的斧和矛在那里开始占统治地位,最后,才出现了铁。考古 学家们在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的坟墓中探溯的历史是这样的:石器时代,青铜 器时代,铁器时代。可能是这里的土著部族自己学会了使用新的金属,但也 可能是由外来的征服者带进来的。生活在“青铜器时代”的部族,特别是秘鲁人和墨西哥人的历史是非常著名的。在西班牙占领时期人们发现,西班牙人能带有某种艺术性地制 造青铜器,但是却一点也不知道铁。他们的状态和希罗多德两千多年前所描 写的中亚里海沿岸游牧民的情况很相似。  另一方面,非洲的大部分显然没有青铜时代,从石器时代直接过渡到 了铁器时代。熔化铁矿石的方法传到非洲,显然,还是不久以前才从北方传到了霍屯督人中,而霍屯督人在自己的故事中,迄今仍回忆着他们的祖先通 常用石头砍树的那个时代。非洲人不费大力就能挖出他们那丰富的铁矿石, 并且在简单的炉子里的劈柴上熔化它。通常是采用风囊鼓风。在那里可以看 到原始的铁匠用的风囊,它们是用整块羊皮或其他的动物皮制成的。他们用手挤压或用脚踩一个充满空气的兽皮,然后又把压空的兽皮张开,以便使它通过缝道或口子重新充满空气。我们在这里看到铁矿石熔化成为极近于最粗 糙的、大概是最早的那种样子。现在使铁变得比古代丰富的各种改进中间,首先应当提到在熔炼时使用焦炭以代替木炭;应当提到使用铸铁:显然,铸铁早已在中国闻名了, 而在英国成为常用品却不早于十八世纪;还应该提到采用机器轧炼和锻造。 在钢铁铸造中的进步是如此之大,不久以前,按一便士一磅的价格敷设铁轨, 已经成为现实了。   关于其他金属以及它们对于文明的影响,我们只能提几句话。作为 贵重金属的金和银,自远古以来就是伴生矿物。铅很容易从矿石中熔析出来, 并被罗马人用来做屋顶和水道管。罗马人通过把铜和锌矿石加高热而制成铜 和锌的合金,结果获得了黄铜,或低级青铜。水银在古代就已闻名,古人用 蒸馏方法从朱砂里提取了它,并且知道它在采取金银时的效用,甚至在镀金 时也要用它。在现代著名的许许多多金属中,有一些有重要的实际用途。例 如,白金是制造耐高温和抗酸侵蚀器皿的珍贵材料,而铝由于很轻而非常有 用。但我们仍更多地继续依赖着远古时代所发现的那些金属,这些金属就是 铁、铜、锡、铅、银和金。   谈到这最后两种贵重金属,我们就需要指出它们在货币文化史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  习惯于小店铺和注册商行的现代英国人,未必能明确地想象出我们复 杂的经营体制所从出的那些粗陋的萌芽。看一看像澳大利亚人那样的一些部落中所实行的低级形式的商业是有教益的。   坚硬的闪长岩是制造斧子的珍贵原料,它远销于数百英里之外。运 来这种原料的土著用它交换某些当地的珍贵产品,例如文身用的红赭石。这 些蒙昧人已经如此地开化了,他们允许和平的商人安全地通过处于内战的部 落区域。在这里可以遇到一队青年人,每一个人头上都须着一块砂板石,向 着他们的远方住所行进,为的是拿这石头当碾子。当异部落的客人来到澳大 利亚人中时,澳大利亚人就在友谊会场或在交易市场接待他们,在那里互相 交换礼物。毫无疑问,也完全明白,礼物应当是公平的交换;如果某一方感 到不公平,那就会发生怨言和争吵。但在这种最初级的交换中,我们还未发 现明显的关于价值单位的观念,而价值单位在交易中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 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印第安人中有较高阶段的交换。在他们那里,作为装饰品 佩戴的穿着贝甲的线串(珠串),在交易中也作为货币使用。普通中等质量 的线串,被认为同一张海龙皮价值相等。在旧大陆,常以牲畜计算价值的时 代的许多遗迹,一直流传到今天。例如,在《伊利昂纪》中,我们从殡戏的 描写中读到,头奖三腿桌,价为十二头牛;但是作为二奖的奴婢,只值四头 牛。在这里已经承认价值单位的原则,因为不只牛的所有者能够用它们来买 三腿桌和奴隶,而且任何一张出售的三腿桌都能以十二头牛的价值交换三个 奴隶,因为每个奴隶值四头牛。   各种不同的有用的物品或装饰物,迄今作为交换的标志在流通,特 别是在缺乏货币的地方。例如,在阿比西尼亚的旅行者,可以用盐块买到他 所需要的一切东西,然而在非洲的其他地方,他可以拿铁片、布块和珠串当 钱使用。在南亚,贝币至今仍然起着零钱的作用,它们那里从太古时代起就 已是如此了。所有这些物品都或多或少粗陋地起着金属钱币所容易起到的那种作用。   钱币的使用起源于古代用金银按重量交换商品,正像可以在埃及绘 画上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上面描绘着用种衡量着一堆金环和银环的重轻。可 见这些东西还不是真正的钱币。对于东方流通的大部分金银来说,现在还有 某种类似的现象存在:在那里需要称一称一些小锭金银,以确定它们的价值。当把金属制成一定分量和一定成色的小块,上面印有某种图像或花纹作为证明,不必再称或检验就可使用的时候,钱币就产生了。显然,制作 这个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古代的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却没有想到。最早的钱 币可能是中国人的带记号的小金块和裤形及刀形的铜片,这些铜片好像是预 定作为交换真正的裤子和刀来用的。在利迪亚(Lxaia)和埃吉纳(Aegina)出现的早期形式的钱币,它是用贵重金属制成的粗糙的环形,只是一侧冲压有类似龟形的标记。在另一 侧,它们只带着冲压时留下的铁砧或工具的痕迹。在现代的钱币上,这种偶 然的后面花纹改进成为背面的图案。艺术在钱币事务上发展很快。有腓力·马 其顿的浮雕金钱标记的金币,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钱币之一,它一面有戴着桂冠的头像,另一面是两套马的马车图形。后来,就停止铸造这种带浮雕的钱币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种浮雕由于流传而被磨光了。罗马的阿斯不是 打造而是铸出来的。起初它好像是一磅重的铜。钱币事业从最早时期起就是 由政府专营,并且在实行钱币之后,为了国库的利益,很快就开始降低规格 并减少它的重量。第十二章 文艺诗歌:诗和韵律。头韵和脚韵。诗歌的比喻——歌词,曲调,和声——乐器——舞蹈——戏剧——雕刻和绘画——古代和现代的艺术——游戏 对于没有深思过一般散文化的口语、带韵的诗和包含一定音乐曲调的歌唱的 人来说,这三种表现方法彼此可能是明显不同的。但是,在较为认真地研究 它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彼此只有细微的差别。蒙昧部落赋予自己的歌曲某种特定的形式,这种形式证明他们认为这种歌曲跟普通口语不同。 例如,澳大利亚人为了在战斗之前使自己激怒起来,他们唱道:“刺他的额! 刺他的胸!刺他的肝!刺他的心!”等等,逐次提到敌人身体的其余各部分。 另一支澳大利亚人歌曲是在土著殡葬时唱的。年轻妇女唱第一行,老年妇女 唱第二行,然后大家一齐唱第三行和第四行。    “卡尔当格嘎尔罗, 玛姆木尔嘎尔罗——
蔑拉 纳德若, 浓嘎 勃罗!”意思是: “我的年轻的兄弟呀, 我的年轻的儿子呀—— 我再也看不见他了, 我再也看不见他了!”在这里,蒙昧人歌 曲的歌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散文,而变成为原始的诗的形式。一切野蛮部落都是凭记忆一代一代地传播这类歌曲并创作新歌曲。北美的猎人们有一些用 来指引他们第二天早晨去发现熊迹或使他们战胜敌人的歌曲。这就是一支新 西兰歌曲的译文: “你的躯体在白依舍玛特, 这里却出现了你的魂灵 并且把我从梦中唤醒。    合唱:哈啊,哈啊,哈啊,哈!” 通常由没有意义的音节构成的 副歌,是野蛮人歌曲中极为常见的特点。我们自己许多歌曲中的合唱副歌的 荒诞性,常常会使我们——新时代的人感到吃惊。但是很明显,这些副歌是 从澳大利亚蒙昧人或红种印第安狩猎人的某种社会所处的那些文化阶段遗留 下来的。澳大利亚蒙昧人在每一首诗歌之后,重复若干次“阿班格-阿班格!”而印第安狩猎人则在像我们的孩子们所用的那种呱哒板的伴奏下,以合唱“恩呀-艾一哇!恩,呀一艾一哇!”来取乐。 诗可以按其音节精确计算的整齐的韵律,只有处在较高文化阶段的部族中才能出现。  古代《吠陀》的颂歌具有整齐的韵律,这就可以证明它们的编著者已 经远远地脱离了蒙昧状态。最古老的印度、波斯和希腊的诗之间韵律的相似 表明,有韵律的诗早在所有这些部族联系密切的遥远时代就出现了。希腊和 拉丁的诗的诗律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但是,除了霍雷修斯所知道的这些韵律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韵律。例如,当朗费罗在他的《海华沙之歌》 中把诗的形式赋予美洲故事的时候,他从印第安人那里没有找到任何固定的 韵律格式,因为他们的文化还不能创立这种方法。因此,他为自己的作品借 用了《卡勒瓦拉》(芬兰土著歌手们创作的叙事诗)的特殊韵律。我们自己 的以重音分韵律的诗按其特性来说,和古代按音量或音长分节奏的押脚韵的 诗不同。   比发明诗律晚一些时候,出现了另外的一些方法,诗人借助这些方 法能够以音调和谐的新效果采取悦于听众。例如,我们英国人的祖先在头韵 中发现了特殊的愉快,在头韵中同一个韵多次频繁地反复着,这种频繁的次   数会使现代人感到兴味索然而厌烦,虽然我们的听觉有时对这种反复感到惬 意。显然,在全世界的诗作历史中,脚韵同样是一种较新的韵。关于它的大略的初级状态,可以根据西塞罗(Cicero)节引的下列古代拉丁诗人(可 能是恩尼)的诗行来判断: “Coelumnitescere,arboresfrondescere, Veteslaetificaepampinispubescere
, Ramibacarumubertateincurvescere”. 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颂歌如著 名的《DieIrae》的脚韵已不是完全的新事物,这些颂歌只不过脚韵用得精 巧并且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罢了。吟游诗人们——这些诗作艺术方面的欧洲 教师们曾经模仿过这种脚韵。   我们今天最好的诗作充满绚丽的幻想和优美的音调。它们用和谐的 语言传达出动人的意念;它们是想象的图画,同时又是悦耳的音乐。但是, 除此之外,诗还是历史研究家的极为有趣的研究对象,因为这些诗在我们中 间保留着最古代的思维方式。诗歌艺术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模仿早期文化阶段 所采用的形式。在早期文化阶段,诗歌是一切有力的精神激动或感情的自然 流露,是把某种庄严的声明或古代传说传达给听众的自然手段。  现代的诗人,为了形象化迄今仍在采用比喻,而比喻在野蛮人的口头 上是用来帮助阐明他的思想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可以从下面选引的雪莱的几 行诗中看到: “死亡是多么奇不可言!    死亡及其兄弟——睡眠: 一个是苍白的,像亏损的月亮, 她 那两片嘴唇发青发僵; 另一个是玫瑰色的,像朝霞一样, 当把大洋 的波浪变成宝座的时候,
他那赧颜在世上发出红光。” 在这里,死亡 和睡眠之间的相似,是采用称呼他们为兄弟和姐妹的比喻方法表现出来的。 月亮用来绘出死的苍白,而朝霞则用来绘出富有生命力的深红色。为了表达 在海上发出光彩的早霞的概念,采用比喻的方法说她坐在宝座上,一方面, 把她那深红的颜色比作玫瑰;另一方面,又比作赧颜。而这也就是原始野蛮 时期的人所遵循的那种习惯。  原始人用借自自然的比喻来说明,不是为了有意作诗,而是单纯为了 寻求最鲜明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我们普通的散文中也充满了来源 于古代的词汇,这些词汇现在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通用了;但是却可以探寻出 这种古代自然诗作的足迹,如果愿意的话,词源学家可以恢复创造这些词汇 的古代具有诗的意义的形象。像我们现代人那样阅读或朗读诗,就等于在改变它的真实的本质,因为诗最初就是用来歌唱的。而歌唱本身也是由普通口语发展起来的。仔细 听一下周围的对话,我们就能够发现,对话不是在一种固定不变的音调中进 行的,而是所有的句子都有抑扬顿挫,直到有某种不完全的旋律:语句的音 调有时高,有时低,因问答而不同,并且赋予那些具有较重要意义的词汇以一定的音乐重音。日常口语的这种半旋律性的简单特点,或许能用音符记录下来。这种半旋律性在英语和德语中是不同的;实际上,苏格兰男人和英格 兰男人口语的不同特点之一,就正是在同一语句中他所发的音调不同。当口 语变得庄严或兴奋的时候,它就越来越转变成自然的歌唱了。在集体的祈祷 语言中,几乎可以清晰地听到音乐的旋律。教堂中的抑扬声来自宗教情感的自然表现,但是,它成了固定的习惯,并且人为地加进了音阶的整齐的音程。用同样的方法造出的歌剧宣叙调,是据传从古代悲剧吟诵调传下来的调子的最新改造;而那种吟诵调某个时候曾在希腊剧场上感动过广大听众。 我们认为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即任何音乐都应当是由音阶的声调组成的,而且正是由我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已经习惯了的音阶的声调组成的。但是,原始部落的歌唱,即能够提供这种艺术在其初级阶段上的性质之完整 概念的歌唱,是由较少确定的音调构成的,因此,记录它的曲子有很多困难。 人的声音并不受某种音乐声调的固定音阶的束缚,因此,它的高度能够逐渐 地升高和降低。那些为了歌唱和乐器制定了一定音节的部族,总是不采用同样的音阶。   人们是如何获得精确的声调音阶?对这个问题却很难做出圆满回 答。原始乐器——一喇叭的音阶,是最简单的音阶之一,那个简单音阶是人 们不得不注意的。喇叭的最粗陋的形式就是南美和南非的森林部落所用的那 种用树枝或树皮制成的长管。喇叭(截一段六英寸长的铁煤气管就可以当作它的样子看)发出普通和声的一系列声调。喇叭手就用这些声调奏出了在信号名称配合下如此有名的简单曲调。这种自然的官阶包含着音程中最为重要 的八度音程、五度音程、四度音程和三度音程。另外一种音阶是由较前述音 量为多而较我们的全音阶为少的音量组成的。这是古代的五音阶,它没有符 合钢琴的五个后键的半音。古代的苏格兰歌曲是按照五音阶级成的,实际上,这种五音阶还可以在不同的国家里见到。例如,一个到过中国的旅行家,当他看到殡葬过程 之中,听到了像是不久前在苏格兰湖畔的风笛演奏中所听到的那样的悲哀曲 调,他感到吃惊。恩格尔在他的《最古老民族的音乐》中证明,这种五音阶 的或五音的音乐,从古时起就被各个东方部族所采用。在新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较完备的七音阶,几乎全部是从古典希腊音乐家那里传来的,这些音乐家用七弦的坚琴来为歌手的歌唱伴奏。第一个用数字来标声调的毕达哥拉斯 表示了奇异的幻想:七星之间的距离跟八音程的七个声调有关。这种观念迄 今作为一种模糊的残余保留在我们的“天籁”的说法中。   由此看来,现代的音乐全部起源于古代。但是它走过了一些伟大的 新的发展阶段。  古代的音乐几乎没有比旋律前进得更远些。可能用某种同音乐器或八 音程的乐器来为嗓音伴奏,然而像现代音乐家们所理解的那种和声还是不曾 为人所知的。它的微弱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音乐家们对同时唱两 支互相成为和声的不同曲子所获得的结果感到惊讶。直到现在,在音乐家之间还流行着一种玩笑,这种玩笑就是同时演奏两支彼此互不相配到荒诞程度的曲子,而其中之一支好像是安排来为另一支作伴奏。罗马天主教教会总乐 谱的音乐和牧师协会带有大风琴伴奏的新教徒的歌唱,对于曲调的变化具有 巨大的影响;由于这种变化,古代的简单曲调发展为现代的协奏曲。只要让 研究家了解这一伟大的进步,他就能够在音乐史上按迹探求它在歌唱总乐谱、管弦音乐、教会音乐和盲乐会 L 的音乐中的全部一系列发展阶段,直到现代音乐艺术的一切手段在最近三个世纪伟大音乐家们的手上发展起来为 止。   现代的一切乐器都可以向过去追溯到较粗糙的、早期的形式。呱哒 板和鼓是蒙昧人中的重要乐器。在我们这里,呱哒板已经变成儿童玩具,然而鼓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都保有自己的地位。较上述单音乐器更高一级的是喇叭,正像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它把野蛮人的音乐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芦笛或竖笛,它的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哨笛。 它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小孔,吹的人借助这些孔改变了乐器的长度,以便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一般的芦笛从最远的时期起,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形式有单管或双管。在有些情况下,用鼻孔代替嘴来吹奏。早 在古代,人们就常常给它加上一个吹奏用的皮囊,这样一来就把它变成了风 笛。当把芦笛横拿着,用嘴紧贴着它顺着孔吹奏时,它就变成了笛子。在潘 的芦笛中可以看到另一种发声方法,这种芦笛是由一列不同长短的芦苇管构成的。在古代,芦笛总是跟关于田园诗之优美的魅力联结在一起的,然而在现在,它用来供任何一个街头耍把戏的人作鄙俗的演奏。 在现代的乐队中,短号由装有孔盖的喇叭代替了。黑管是由带颤舌或裂口的草茎发展来的,这种草茎就像孩子们在秋天的田野里为自己玩耍所 削取的那种一样。手风琴所从属的那种类别的所有乐器,都是借助这类颤舌来发声的。简单的芦笛或哨笛的原理最大规模和最大范围地应用在乐器上。由此可见,“芦笛之箱”这个不敬的名称,是不乏根据的。这个名称是由苏 格兰人提出来的,他们不喜欢在教堂里使用这种乐器。最简陋的乐器形式是较为原始的,其中就有弦乐器。在《奥德修记》(XXI,410)中讲述着,那复仇心重的英雄,拉满了他那用木和角制成的强 弓,致使拉紧的弦发出了类似莺歌般美妙的声音。可以预想到,战士那拉满 的弓可以自然而然地变成乐器。它实际上也是被这样使用了。南非的黑人妇 女们在用小棍敲击绷紧的弓弦而听到那微弱的响声时,感到十分快乐。祖鲁人鄙弃把弓用作适合于胆小鬼的战斗武器,而迄今用它们来发出音调优美的 声音。图 81 画面上所描绘的祖鲁人的乐弓,装有一个指环,借指环沿弓弦 的滑动来改变声调;还有一个空葫芦,作为共鸣器以增大弦所发出的微弱声 音。在同一画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古代埃及的竖琴如何从这种简陋的乐弓 发展而成。人们使木制的弓背内部变空.以代替它的弓弧和共鸣器,同时在 它的横面拉紧几根不同长度的弦,这样它就成为竖琴了。   所有古代的竖琴——亚述的、波斯的以及古爱尔兰的——都是按这 种设计制成的,但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木背弯曲容 易使弦失调。只有到了现代才变得完善:在竖琴上增加了一根前往,使整个 琴架不可弯曲而很是坚固。看看这三种造型,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如何逐步 发展的;不能设想,带前往的竖琴可能在别的一些形式坚琴之前发明,因为 谁也不会如此愚蠢:人们一旦想出了前柱之后,再继续制造竖琴时不同时给 它装上前柱。虽然现在竖琴制造得相当完善,但比起古代来,它仍然越来越 丧失了从前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它被由它产生的最新乐器所代替了。大钢 琴的形式本身证明,这不是别的,而是这样的坚琴:它被斜装在琴箱上,它 的弦现在不用手来选弹,而是用受键支配的小锤的敲击发声。这就是史前期 战士弓弦发展的最后阶段。   跳舞对我们新时代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轻率的娱乐。但是在文化的 童年时期,舞蹈却饱含着热情和庄严的意义。蒙昧人和野蛮人用舞蹈作为自 己的愉快和悲伤、热爱和暴怒的表现,甚至作为魔法和宗教的手段。巴西森 林的印第安人,只有另外不多的刺激性的影响能够使他们萎靡的精神振奋; 他们在月光下聚会的时候就活跃起来,开始跳舞。这些舞蹈各种各样:时而跳舞的人手中拿着抓哈板,在一、二、三的节拍下围着装有醉人烈酒的大陶罐跺脚;时而男人和妇女用舞蹈表现笨拙的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独碰火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