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身高都多少啊,留学的发生都看看不可能发生的现在

&&&特别感谢 : 魏琬越 Yvonne 13:31:47940
如果按照国人的标准,富裕的一个象征是房产拥有比例。那么许多德国人无疑是离富裕还有一段差距。数据显示,德国人的房屋拥有比例仅在53%。距离英国的70%和西班牙的83%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过事实上,并不是由于德国人买不起房。而是德国人不在乎购买属于自己的房产。稳定的租价,严格的法律保障,注重保护房客的利益,租房的安全感并不亚于买房,因此,德国人在买房这一问题上并不热衷。租房比率在年轻人中甚至高达77%。
德国人是全球最热爱旅行并付诸实行的民族。最近有一条新闻哀叹,德国“旅行世界冠军”的帽子戴了几十年,直到2012年,一份中国研究报告出来,证实德国人已被中国人掀落马。理由是德国2012年的旅游者总支出大致在820亿美元,不敌天朝人总共花掉大约有900亿美元之多(65%花在购物,这项确实无人能敌)。不过德国人确实热爱旅行。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个姐们感叹,在美国玩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到处都可以看到德国人的身影,不分年龄段从小青年到60-70岁的老人。最好玩的事碰到一德国姑娘发现整个青年旅馆有很多德国人马上叹气说,不想在海外见到他们,太多了。
() 根据世银和联合国的预测,德国人口至2050年将下降14%,这对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是个隐忧,引入外来人口的政策将成为国家发展重点计画之一。
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从目前的8210万下降到5900万,即使每年从国外移民10-20万人,也将下降到万人。同时,由于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将增加一倍。这是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第9次人口预测报告的预测。
报告说,在德国每千名妇女平均生育2100个孩子的情况下,50年后才能保持现有人口水平,但目前在西部和东部,平均每千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却分别仅为1400个和1100个。
近年来,德国经济挺住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充满活力,在欧洲可谓一枝独秀。德国工业制造业占GDP29%,带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为了“保就业”,新世纪初德国对福利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大力改革。新世纪初,德国总理施罗德推行“痛苦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制定“2010议程”。其核心内容包括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比如,将失业保险金和社会救济金合为一体,领取者必须无条件接受劳动中介机构介绍的任何合法工作。改革后,德国长期失业者每月领取的失业金比法国和比利时低多了。记得有德国朋友感叹:“千万不能失业,失业就成了乞丐。”
德国的失业率低,还得益于双元教育体制和职业培训。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教育模式。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学习联系实际、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有保障;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还有实习工资可拿。在德国,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比不上管道工。
另外,德国政府出台政策时也非常重视就业。比如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是出钱救银行,德国则是政府出钱补贴企业不解雇工人,让企业采取上半天班等形式“保就业”。
分享: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全部加载更多166101961943253英国暂无暂无您想去哪儿留学中国
亚洲获取短信验证码请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US NEWSTIMESQ&SHarvard University世界排名4关注人数1199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世界排名1关注人数141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世界排名27关注人数965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世界排名8关注人数610University of Oxford世界排名6关注人数714Stanford University世界排名7关注人数647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世界排名1关注人数1415University of Cambridge世界排名3关注人数731Harvard University世界排名4关注人数119912552315326342805249626874108482阅读下一篇相信关注习大大和曼大的小伙伴肯定都已经知道了,习大大这次访问英国,除了要已经参观的帝国理工学院之外,还要去曼彻斯特大学的国家石墨烯研究所(National Graphene Institute)。
也可以选择下面的观点:
资讯分类少, 不具体
文章质量不好
分类对应的资讯少
网站导航不清晰
希望看到学历的资讯
无法和规划师沟通
请输入或选择您想要反馈的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有助于我们沟通和解决问题,资料绝对保密!
提交反馈领红包喽!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成都千帆渡(微信号:cdqianfandu),评选的精彩反馈,将获得千帆渡精心准备的微信红包!
恭喜您申请成功!
千帆渡留学规划师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加关注有惊喜哦!
我们收到您的建议,
千帆渡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
加关注有惊喜哦!
成都站即将开放
敬请期待!
加关注有惊喜哦!二战德国人身高-中国学网
二战德国人身高
状态:1个回答日期: 再补充一点,二战时期德国人捉犹太人不全是靠外貌判定的。犹太人有自己的聚居地(围绕犹太教堂附近),所以二战初期德国纳粹政府很容易将毫无防备的犹太聚居地的犹太人组...状态:1个回答日期:日了,有个真实的故事,叫《卓娅与舒拉》,卓娅是苏联红军的女游击队员,被德军俘获以后就给轮J了,然后又把她的乳房割下来示众……德国人也机巴挺狠的。状态:1个回答日期:苏联是人种大杂烩,早期被北欧海盗征服,有不少北欧血统,后来被蒙古征服,又有不少蒙古、突厥血统,加上本身的斯拉夫血统。因此出现某些和德国相似的相貌也不足为奇,尤其在...状态:1个回答日期:二战德国山地部队172 党卫队175,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 二战美国空降部队173 二战意大利步兵171 二战英国步兵172 二战廓尔喀人172状态:1个回答日期: 国防军174cm 大德意志178cm 党卫军180cm 拥有特殊技能和专业(如军医)可以适当降低状态:1个回答日期:二战前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很矮的,当时日本男子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根据日本军队的统计,1937年日本军人平均身高是165厘米,这还是因为1937年军队规模不大挑选比较严格的...状态:1个回答日期: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喜欢希特勒,虽然他犯了很多错误 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极其成功的政治家和演说天才,整个日尔曼名族都被他鼓动起来了,所以确切的说,军装的好看有一定的...状态:1个回答日期:日平均身高1米60,中国地域不同差异很大,德基本1米75以上状态:1个回答日期:不是指身高,是指两国对待二战期间所犯罪行的态度。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曾给世界、...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某些人仍不肯直面历史。在此问题上,德国可以说是为日本树立了一...状态:1个回答日期: 同求
与【二战德国人身高】相关信息:&&&&&&&&&&&&&&&&
用户还关注
12345678910
大类导航: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德国人的细节
德国人的细节
德国人:让我难忘的细节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我有幸在一个德国锅炉工程公司项目部工作了七年多,耳濡目染,捕捉到一些难忘的细节。
知道与不知道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
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II have to check”呢?
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的事儿。
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无能,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
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要踏实得多了。
小政府大公民
每逢开周会,一到下午6点还开不完,罗伯丝先生就会瞄一下手表,然后说:“I have to report to my government now.”(我要向我的政府汇报了)
对于德国人,家里的太太就是政府,她管他的衣食住行。
那么,真正的政府对于普通的德国人来说是管些什么呢?
几次去德国出差,让我体会到德国“小政府,大公民”的特点。
地铁站台没人检票,商场不用存包,街道上看不到拖着长扫帚的清洁工,却干干净净。马路上没有汽车喇叭的尖叫,火车站朴素的砖墙上,很少看到少年们涂鸦的发泄。
有一次,我去德国同事家做客,发现他家门把上挂着一块牌子———“今天轮到我家打扫公共卫生”。原来,在德国市镇的小区里,打扫公共地段的任务,就是用这样的吊牌,一家一户地传递下去。
德国的马路可不像中国城市里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有交警指挥交通,马路大多数是两车道,一些马路连红绿灯也没有,行人过斑马线,有绝对优先权,这种优先权是完全靠驾车人和行人各自守法自律来保证的。
德国人开车很守规矩,无论开的是奔驰宝马,还是大众,只要前面有斑马线,司机就会提前减速。
有一次,我在斯图加特市结束工作,启程回国,从旅馆拖着一个行李箱出来,要穿过窄窄的斑马线到对面的S-Bahn轻轨站。沉重的行李箱在斑马线上翻倒了,我也被拖得失去重心,跌坐在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一辆白色的宝马车稳稳地在斑马线外刹住了,我捡回一条小命。车主钻出车外,对我又是摇头,又是耸肩。从他的身体语言,我明白到他也受了一场惊。这条斑马线划在马路弯道过去一点的地方,虽然没有形成视觉盲区,但并不容易在远处看清楚,如果不是他那刻板的提前减速,那肯定就是一场血光之灾。
德国人工作中不苟言笑,对陌生人,他们很少“自来熟”,要呆上两三个月,招呼才慢慢变得随和起来。有些德国同事7年下来,称呼我时还总是一丝不苟地加上Mrs。
在德国,他们下班后都赶紧回家,类似东方国家里男人因为应酬客户而半夜归家的事情,很少发生。
那到了中国呢?他们会入乡随俗吗?
会。但是德国人是完全没有功利目的的。大家可以吃饭喝酒,但第二天,事情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
有一次,某位领导要晚上请德国人吃饭,通知是中午时来的,时间很紧,大部分德国人都婉拒了,理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跟“政府”请假,有的人则以没有时间回家洗澡换衣服为理由。
我只好向他们解释,为了中德双方的友谊,请你们还是尽量来赴领导的宴吧。
最后,晚宴还是以冷场告终,只有德方项目经理和工地经理“顾全大局”赴宴,其他德国人都心安理得地回家。
我听过很多中国人指责德国人高傲和冷淡,我只能说,他们自己同胞之间,也都是相交淡如水,很少像中国人这样你来我往。
锅炉进入调试阶段了,要进行连续10天的蒸汽冲管,利用高压蒸汽将残留在锅炉管道内的杂物和氧化物冲干净。
黄昏时候,我走在机组旁边的水泥路上。按照安全规范,蒸汽吹管出口有消音器,消音器周围都属于隔离区域,以免蒸汽烫伤。
离开隔离区域约五十米的地方,有一座保安岗亭,保安员忠实地守在岗亭里。我看到德国人卢格西先生慢慢地走到门卫跟前,比比划划,好像要说些什么,然后,他把自己头上的保护耳罩摘下来,挂在保安员的耳朵上。
我的眼热了,这个德国人一直就很同情工地上的工人,每次中午,当他看到工人席地而坐吃盒饭的时候,他总是说,瞧,这些人都营养不良!我给他解释,上海的建筑工地可能是国内管理水平最高的,工人们都有临时工棚,有人管伙食。他说:A happy labour is a good labour.(一个开心的劳工是好劳工)。他和另外几个德国人总是把穿旧的衣服和劳保用品都洗干净,送给与他们素不相识的工人。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我接触的都是德国的普通打工仔,他们可能是为了赚一份比国内要丰厚的工资,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凭着本分和良心,对待每天的工作。这,就是德国人,能制造出奔驰和宝马汽车的德国人。
留学德国:德国生活小细节
转眼间小编来到德国已经将近三个月了,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三个月以来小编在这里的一些所见所闻。在德国,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项针对残障人士的设施。在路上经常可以看见残障人士独自一人坐在电动轮椅上,往来自如。德国有许多小山坡,然而这些坡度根本难不倒他们,前进、后退依旧没有丝毫迟疑。而所有德国公交车上,其中一扇门下的板可以掀开,以方便残障人士控制轮椅上下车。到站时,公交车会向人行道处倾斜形成一个小坡度,方便轮椅及婴儿车推行。若有残障人士需要上下车,通常乘客会主动帮助其将门下的板掀开,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有时甚至司机会从驾驶座上走下来,帮忙掀开木板,等其上/下车完全安排妥当之后才回到驾驶座。另外德国所有的厕所里也都有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立的位置,一般为残障人士设立的隔间要比普通的隔间宽敞许多,以方便轮椅进出的推行。(此外很多厕所里还设有哺乳室)在德国,你会觉得残障人士和我们一样,也能独立地生活,而不是永远被人推着前行。以上的种种细节让我看到了德国对于残障人士的关爱,这一系列人性化的设施与举动给残障人士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关爱残障人士不是几句口号、几声问候就能做到的,关键在于真正思量到各种细节,尽可能地为残障人士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也能自理,从而找到自信,而不是永远地被照顾而导致他们有一直低人一等的感觉。其次,在德国,无论是公交车、电梯里抑或是在超市,人们总会互相问候一句“Guten Morgen"或是”Guten Tag“,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让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那么遥远。还有就是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过马路时,汽车全会停下来等你过去了再开。有时想让汽车先行,结果司机仍然停在那里,还打手势示意让你通过。说了德国不少好的方面,也来讲讲其不足之处吧。首先我表示传说中德国人的准时有时并不可靠。众所周知,德国公交车都有时刻表,清楚地写明每班车几点到达。然后公交车经常会晚点,有时甚至还会提前到站,掐着点到车站等车的同学们只能在凌冽寒风中望眼欲穿地等待下一班车啦!另外,德国人也不都那么遵守交通规则,大街上还是常常会看见有人闯红灯的。此外,都说德国人环保意识强,买瓶水还要收押金,把瓶子退回去了才把押金还给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能看见德国人浪费资源的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厕所里,多次看到有人洗完手之后抽个四五张擦手纸,洗个手而已,需要那么多纸擦手嘛……
德国人的节水行动
关注德国人的生活细节,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节水有道,而且以节水为荣,浪费为耻。每一次节水,他们都像是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一般,心情愉快极了。节约每一滴水的德国人,让我无比敬重。
人在德国,处处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一定要节约使用。”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
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招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起身告辞。他叫住我,一脸不高兴地提醒我,你的水还没喝完呢。我说,喝不下了,就一点儿水嘛!他严肃地说,既然你喝不完,为什么你刚才要一杯水呢?你可以跟我要半杯水的啊!
我当即语塞,心生愧意。最后,当着他的面,将剩下的半杯水一饮而尽,以示诚心道歉。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德国人的生活细节,发现德国人真的是节水有道,而且以节水为荣,浪费为耻。刷牙洗脸这样的小事,也能体现出节水精神。刷牙及往手上抹香皂时,德国人会很自觉地关上水龙头。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在国内经常看到的现象——龙头大开水常流。不是不注意,而是节水意识不强。比如我国内的邻居,有时因为停水,水龙头开着。后来来水了,家里成了一片汪洋,水顺着门缝往外流,仿佛小河淌水。
甚至连洗碗这样的小事,德国人也相当重视。从来不用流水冲洗碗筷,就是为了节水。要把碗筷洗干净,同时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这是德国人的“绝活儿”。注重环保的德国人很少用国内常见的洗洁精,他们的花园里有一种绿色植物,纯天然的洗碗剂。挤出这种植物的汁,往水里兑一点,然后洗碗。随后换水冲洗一次,干净极了,洁净的餐具还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在国内时,参加聚会,人手一瓶饮料,喝了几口后放下,去跟别人聊天。回来后就记不清哪一瓶是自己的了,无奈只好再打开一瓶新的喝。聚会结束,会场上满是喝了几口的饮料瓶,真是浪费。
在德国,连聚会也是相当节水的,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参加聚会,每人一瓶饮料,自己保管好。因为喝完了这瓶,才能拿空瓶去换一瓶新的。所以,每个人都格外用心地喝自己的水。瓶子相同,为了以示区别,不致搞混,每个人都有“高招”。有的人用彩笔在自己的瓶子上画一张笑脸;有的在瓶口系一条漂亮的丝线;有的人更是有备而来,随身携带标签卡片,没喝完的饮料下面放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小卡片,就一切搞定。这让我不禁微笑着想到,德国人其实很浪漫。
瓶里还剩一滴水的时候,我准备拿去换瓶新的。德国朋友摇摇头,接过我的瓶子,走到草坪一侧,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瓶中的最后一滴水浇到一株小草身上。然后像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一般,心情愉快地返回,说,现在去换吧。我不解地问,一滴水,能有多大用处?他认真地说,一滴水,对你来说没什么用。可是对一株小草来说,就意味着生命与繁荣。我闻言点点头,在心里记住了他的这句话。
一滴水,其实意义重大。一滴水,可以汇聚成海洋。一滴水,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也因此,节约每一滴水的德国人,让我无比敬重。
无法更有序,德国人的细节
德国人印象
  到今天才来写德国人印象,有好几个同行说我动笔太晚,我却不这么觉得。30多天下来,接触的德国人越来越多,也听到了不同的人对他们的评价,这时候再写,我相信会更立体、更饱满、更具普遍性。
  德国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严谨。火车很少误点,在德国转车,只要线路设计得好,连转三四趟都没问题;开长途车两个小时后必须休息15分钟,即使司机不累也要休息;高速路上速度不能低于80公里/小时,不然就要受罚……德国人对细节的重视,有时都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有一次到火车站买9点20分的车票,只有15分钟时间了,但售票先生依然不紧不慢!“你想预订座位吗?”“你抽烟吗?如果抽烟我可以帮你预订抽烟车厢的位置。”“你带笔记本了吗?需要带桌子的位置吗?(带桌子的位置一般配有电源插头)”“你想预订往返车票吗?”……彻底晕翻,赶紧让他打住,指指手表,然后让他随便给一张二等车厢的票,拿票以后狂奔而去。
  德国人给我留下的第二印象是悠闲。大街小巷的咖啡店、酒馆里,总是坐了许多人,或聊天,或看书。公园里,草坪上,也总是有人在晒太阳,或者跑步。每次从他们身边走过,我的眼睛里都会冒火——嫉妒之火。后来听朋友介绍,原来休闲是德国人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德国的体育用品销量居欧洲之首,全世界第二,而总共只有8000万人的德国,每年有超过6000万人次出外旅游。听完之后不自觉地伸出了舌头,再看到他们或喝酒或锻炼时,我眼睛里喷出的火更旺了。
  德国人给我留下的第三印象是热情。好几次在街头迷路,刚拿出地图,就有德国人热情地上来问我们要去哪里,然后耐心地给我们指路。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从慕尼黑回来,坐上了车才发现这辆车是区间车,不到法兰克福,只到纽伦堡。前面一排的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蹲到我面前给我解释,弄得我很不好意思,直说“非冷当克(非常感谢)”!30多天下来,碰到的热心德国人不下两打。德国人素质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也有品性不端的德国人,但我必须承认,这种人很少。我见到比较糟糕的德国人,就是醉酒后随处小解、大声喧哗,或者乱扔啤酒瓶。一位在德国呆了11年的朋友说,就整个欧洲而言,德国人的素质肯定是中上的。我相信他的话,因为30多天的时间里,我已经感受到了。
德国人做事
舒放 2011年5月中旬,德国奔驰在首次设立奔驰汽车教学班,我参加此活动,发现两个细节,并将其发到微博上,内容如下:
在郑首次设立奔驰汽车教学班,校方提出室内开班,奔驰曰不可,后改到35度高温阳光下,几十名学生汗颜一小时;校方又预嘉宾着衬衣打领带,奔驰又曰不可,后几十位嘉宾均着黑西服,痛苦不堪。作为回报,嘉宾用的水、座位牌等都是奔驰专供。有人说店大欺客,有人是德国文化,有人说此为中国招商常见场景。
由此想起三件事,很能够反映德国人是如何做事的。一件事是晚清曹州德国教案。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称,曹州教案,起因是日,在山东省曹州府(今菏泽地区)巨野县张家庄发生的一起凶杀案:德国教士能方济,自汶上至曹县传教,在伊教堂与韩理一处住宿,于初七日夜三更时分,被贼抗门进院行窃,经教士韩理等惊觉喊捕,贼即临时行强,砸毁窗户,入室用标枪扎伤韩理、能方济倒地,劫得钱票、衣物逃逸。韩理、能方济均各移时因伤身死。惠二哑吧和雷协身两犯斩立决枭示”(注:枭首示众,即把砍下的头颅悬挂在木柱上示众),张高妮、王大脚、贾木、高大青四犯“监候待质”,萧盛业、姜三绿、张允三犯“从重监禁五年”。
德国政府利用此刑事案件做文章,决心尽量扩大事态,作为外交谈判的筹码,以此为借口侵占了胶州湾。
第二件是:
日深夜,来自江苏北部沭阳县的4个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他们持刀杀害了屋主、时任中德合资扬州亚星———奔驰公司外方副总经理普方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4名18岁~21岁的凶手随即被捕,被判死刑。惨案发生以后,普方的母亲从德国赶到南京,在了解案情之后,老人写信给地方法院,不希望判4个年轻人死刑。外交部方面回应“中国的司法机关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来审理此案的”。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4人死刑。当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一家的协会,自此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用募集到的捐款为苏北贫困家庭的孩子支付学费。去年7月,正是上海的盛夏,我随中原学子去参观世博会,尽管我们去的几天内还算凉爽,但各国展馆前的长龙让我的排队极限到了极点,当我拿着记者证(出版署的记者证而非世博会注册记者证)到热门馆去走后门时,多数碰壁,但有近10个国家馆还是给我们开了绿灯,其中就有德国馆。在德国馆,现场的中方工作人员在查看了我的出版署记者证后,并不是向多数国家馆那样婉拒,而是立即打电话请示德方新闻官,很快得到批准,并友好地让我走绿色通道进入德国馆内参观,并让我留下了名片,这相当于德国新闻同行送给我6个多小时的时间,要不,我至少还要在德国馆排上6个小时。没想到的是,日,世博会德国馆给我发来了第一个邮件,也许是不清楚本记者是否会外语,该邮件分别用中英文表述,邀请记者参加本周德国馆的联邦州MV州的活动,该文化活动持续到16日,如有报道拍摄意向的,请尽快与德方的新闻官联系,并附有德国馆新闻官的固话和手机。
日,德国馆新闻官给我发来第二个邮件:《德国参与世博会工作总结新闻发布会》即将在上海德国领事馆举行,在此特转发给您该新闻发布会的邀请函。至日,德国馆新闻官共给我发来了6封电子邮件,分别邀请我参加在世博局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喜获“最佳主题实践奖”活动、德国馆和世博会的代表将于日,在世博园区后滩公园举行就地掩埋一部分环保T恤活动。在闭馆前几天,德国新闻官还给我发来关于游客问卷调查和终期总结的邮件,六封邮件均为中英文字体,还附有联系人及其电话。在照顾我走绿色通道参观的近10个国家馆中,尽管有不少也要了我的名片,但没有一个给我回复邮件,只有德国馆给我发了6封邮件,邀请我参加德国馆的系列活动,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德国人的做事风格,遗憾的是,当时,由于单位已经派有记者在前方,我没有受邀前往,并向德国新闻官回复了邮件做了解释。严谨的德国人已经在国际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他们既有侵略扩张的原始积累历史,也有对战争的深刻反省,既有现代社会时期对普通人的尊重,也有对媒体记者的看重,这些细节值得每个国家、每个政府机关学习,在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德国人的做法依然有借鉴意义。
德国人让我难忘的细节
我接触的都是德国的普通打工仔,他们可能是为了赚一份比国内丰厚的工资,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凭本分和良心对待每天的工作。    德国人以严谨著称。我有幸在一个德国锅炉工程公司项目部工作了七年多,耳濡目染,捕捉到一些难忘的细节。  知道与不知道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I don’t know”(我不知道)和“I’ll have to check”(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说完后,德国人总是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工工整整地把你的问题抄下来。  对于一个进度很紧的工程项目,这样的回答是最揪心的,中方的工程人员巴不得老外对每个问题都能立即拍板,偏偏“老德”却要“研究研究”。德国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说不知道或“I’ll have to check”呢?一种是问题已经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了,或者是问题涉及到他们分包给第三方完成的工作,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如分析受力等),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回欧洲去问。  另一种是属于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该工程师的部门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多数会说自己不知道。  材料替代是锅炉工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比如,合同里规定要用美标或德标钢材,现场出现短缺,要用便于采购的国产材料替代,在进度压力下,德国人的技术确认成了卡节骨眼儿的事儿。一双双热切的黑眼睛投射在一个焦点上,巴不得那大鼻子下面的嘴唇吐出“OK”来,可偏偏老德却不紧不慢地说“I don’t know”。  老德的“I don’t know”一说完,中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人骂德国人无能,有人甚至质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花这么多外汇雇外国人来做现场指导,就为了听这样的话吗?  过了两天,德国人已经把意见整整齐齐地写好,对于国产替换材料,有国产材料和原设计材料的牌号对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比,谨慎的德国人总是通过增加截面厚度和加强焊接强度等方式,来降低替换材料时材料差异带来的风险。  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中国人期望他去说OK,并非不知道施工进度的压力,但是,他们仍旧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独立与严谨。老实说,这些“不知道”要比投领导所好、不经调查就拍脑袋说出来的“知道”和“没问题”踏实得多了。  小政府大公民  每逢开周会,一到下午6点还开不完,罗伯丝先生就会瞄一下手表,然后说:“I have to report to my government now.”(我要向我的政府汇报了)。  对于德国人,家里的太太就是政府,她管他的衣食住行。  那么,真正的政府对于普通的德国人来说是管些什么的呢?  几次去德国出差,让我深深体会到德国“小政府,大公民”的特点。地铁站台没人检票,商场不用存包,街道上看不到拖着长扫帚的清洁工,却干干净净。马路上没有汽车喇叭的尖叫,火车站朴素的砖墙上,很少看到少年们涂鸦的发泄。  有一次,我去德国同事家做客,发现他家门把上挂着一块牌子——“今天轮到我家打扫公共卫生”。原来,在德国市镇的小区里,打扫公共地段的任务,就是用这样的吊牌,一家一户地传递下去。  德国的马路可不像中国城市里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有交警指挥交通,马路大多数是两车道,一些马路连红绿灯也没有,行人过斑马线,有绝对优先权,这种优先权是完全靠驾车人和行人各自守法自律来保证的。  德国人开车很守规矩,无论开的是奔驰宝马,还是大众,只要前面有斑马线,司机就会提前减速。有一次,我在斯图加特市结束工作,启程回国,从旅馆拖着一个行李箱出来,要穿过窄窄的斑马线到对面的S-Bahn轻轨站。沉重的行李箱在斑马线上翻倒了,我也被拖得失去重心,跌坐在地上。说时迟,那时快,一辆白色的宝马车稳稳地在斑马线外刹住了,我捡回一条小命。车主钻出车外,对我又是摇头,又是耸肩。从他的身体语言,我明白到他也受了一场惊。这条斑马线划在马路弯道过去一点的地方,虽然没有形成视觉盲区,但并不容易在远处看清楚,如果不是他那刻板的提前减速,那肯定就是一场血光之灾。  无论富贫  德国人工作中不苟言笑,对陌生人,他们很少“自来熟”,要呆上两三个月,招呼才慢慢变得随和起来。有些德国同事7年下来,称呼我时还总是一丝不苟地加上Mrs。 在德国,他们下班后都赶紧回家,类似东方国家里男人因为应酬客户而半夜归家的事情,很少发生。  那到了中国呢?他们会入乡随俗吗?会。但是德国人是完全没有功利目的的。大家可以吃饭喝酒,但第二天,事情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  有一次,某位领导要晚上请德国人吃饭,通知是中午时来的,时间很紧,大部分德国人都婉拒了,理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跟“政府”请假,有的人则以没有时间回家洗澡换衣服为理由。  我只好向他们解释,为了中德双方的友谊,请你们还是尽量来赴宴吧。最后,晚宴还是以冷场告终,只有德方项目经理和工地经理“顾全大局”赴宴,其他德国人都心安理得地回家。  我听过很多国人指责德国人高傲冷淡,我只能说,他们自己同胞之间,也都是相交淡如水,很少像中国人这样你来我往。 锅炉进入调试阶段了,要进行连续10天的蒸汽冲管,利用高压蒸汽将残留在锅炉管道内的杂物和氧化物冲干净。黄昏时候,我走在机组旁边的水泥路上。按照安全规范,蒸汽吹管出口有消音器,消音器周围都属于隔离区域,以免蒸汽烫伤。  离开隔离区域约50米的地方,有一座保安岗亭,保安员忠实地守在岗亭里。我看到德国人卢格西先生慢慢地走到门跟前,比比划划,好像要说些什么,然后,他把自己头上的保护耳罩摘下来,挂在保安员的耳朵上。  我的眼热了,这个德国人一直就很同情工地上的工人,每次中午,当他看到工人席地而坐吃盒饭的时候,他总是说,瞧,这些人都营养不良!我给他解释,上海的建筑工地可能是国内管理水平最高的,都有临时工棚,有人管伙食。他说:Ahappy labour is a goodlabour(一个开心的劳工是好劳工)。他和另外几个德国人总是把穿旧的衣服和劳保用品都洗干净,送给与他们素不相识的工人。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我接触的都是德国的普通打工仔,他们可能是为了赚一份比国内丰厚的工资,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凭本分和良心对待每天的工作。这,就是德国人,能制造出奔驰和宝马汽车的德国人。
生活在细节中的德国人
1、德国的出租车不会满大街乱窜,都在固定地点停车等着。当你有事情需要用车时,可以打电话预定。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减少了马路堵车。出租车一般会比预定时间早到10分钟左右等你,不管你是否按时到达,到预定的时间就会计费。
2、德国的手机电话实行实名制,费用很便宜,每分钟9欧分,单向收费,本国范围内无漫游。我一个多月连10欧元的电话费都没用完(也可能是用的少的原因!)。
3、德国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公交,电车、地铁、城郊车)都只有司机一人服务,售票和检票都由机器完成,有多种类型的车票可供选择(日票、三日票、周票、月票等,乘车范围也有多种选择),是否买票全靠自觉,他们也会有不定期查票(1个多月我只碰上1次)。城际列车一般每个车上会有一个检票员,大小火车站都是开放式的,随便出入。
4、德国执行劳动法非常严格,企事业单位一般不允许加班,每个人上下班都要打卡。所有商店也要严格遵守劳动法,一般周一至周六开门营业(晚8点下班),周日都关门休息(有少数超市仍然开门营业)。听说周边国家如波兰等专门在德波边界开了很多商店,应对德国周日想买东西的顾客。
5、德国的生活用品和手工制品相对贵些,而机械产品和高档用品相对便宜。有人做过对比,1000欧元以上的手表,在德国市场标价只有中国的70%左右,如果算上打折和退税,那就更便宜了。
6、在德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很难见到高楼大厦和新建的楼房。在柏林,Potsdam广场上的建筑是在两德统一后原柏林墙的位置上新建的,也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在慕尼黑为了寻找一座新住宅楼,德国朋友领我转了好大一阵才看到。我德国同事住的楼是120多年前建的,到现在木地板还很结实耐用。
7、在德国垃圾实行分类存放,一般垃圾会被分成3 、4类,每个人都会自觉分类。假若有人不知道怎么分类,一般会有人来帮你。在超市内有专门回收旧瓶的机器,你到超市买东西前,先把旧瓶放回机器,它会自动分类存放并打印收据,你再买东西时就会给你这扣掉退瓶费。
8、德国纬度较高,冬天时间较长,室内的取暖设施一应俱全。夏天的最高温度一般在32-33°,但有时也会很高,像今年就达到了多年不遇的38°。除极少数的公共场所(如博物馆等)装有空调外,一般家庭和办公室都不装空调,甚至连电扇都没有。今年的高温着实难过,也使商场的电扇一度脱销。
从细节说说德国人的设计
用过装电池的电器的同学们都知道,直流电池是有正负极的,所以我们在安装电池的时候,总是要仔细看一下电器的指示,然后对应电池的正负极安装,我们都已经习惯这样了,家里的遥控器, 剃须刀,儿童玩具,电子钟表等。但我们经常也会遇到的问题是,经常会搞错,正负极会搞反,这样用电器肯定不会坏,但我们还得重新安装。这样的情况对于家里的妇女,儿童经常发生,我们一般情况下,会对他们说,你们搞错了,下次要注意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用电器的错,为什么不是设计这个东西的人的错。安装电池的电池仓,一头是固定死的触点,一头是弹簧片触点,安装电池的时候,一个正着装,一个反着装。因为使用电池的设备一般是3v而电池是1.5V所以要串联起来。这时你就要确定,那个是正装,那个应该是反装了。错了,就用不了的。我跟大家一样,一直都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直到我拿到我手上的这套 cherry 的套装,我在安电池的时候,还像以往一样,再找正负标识,准备正、反安装,这时才发现,德国人是不这样的,人家是统一正负极的,正是同一个方向,负也是同一方向,而且固定触点是负极,弹簧片触点是正极。 我们都知道,这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这个实现起来 无比的容易,一条连线就行了,可我们没有做,德国人做了。我们不需要再反复告诉自己的老婆,小孩,安电池要看 + -号,然后电池的那头是正,那头是负,然后再对应着安装,不需要了,我们只要告诉他们,电池的凸头,对着弹簧片安装就可以了。因为不会用反着的情况,永远都是凸头,对着弹簧片。我又把家里的电器都拿了出来,一一查看:philips 的HQ 40 剃须刀 分正反三星 电视遥控器 分正反松下儿童理发器 分正反国产的所有东西 分正反只有原装德国带回来的cherry 套装 是统一正反。本来是个小事情,无所谓的事情,我也无意把这个与,德国的强大,中国的虚强联系在一起,人家百来年的工业,不是我们比的,但细节的用心与 科技、技术、财力无关,只在乎于心,人的品质、民族的精神。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是非常正确的,之所以我们要极力宣传这个,是因为我们却少这个,人家德国人不宣传这个,不是人家不以人为本,而是人家从骨子里就是这么做的,不需要宣传。德国的强大,会一如既往,中国的强大,还是会周而复始。。。。。。。
德国人设计的下水道为何淹不死人
经北京、长沙、广州、深圳、南昌等城市 “水漫金山”后,7月3日暴雨又使成都成为泽国。与此同时,人们发现了德国人在100多年前设计修建的青岛下水道仍然运行良好,让青岛远离内涝。
既然德国人在100多年前设计修建的下水道不会让青岛水淹,也当然不会发生像北京那样因下水道堵塞而让人淹死的后果。6月23日下午5时,北京苹果园南路苹果园街道办事处东50米处,来自河北南皮的杨铁贞和满洪浩帮助将一辆熄火的轿车推离积水。可是,他们相继掉入了下水道中。事发后,消防、市政和蓝天救援队的数十名搜救人员在下水道内部和出口处的沉沙池中连续搜寻40多个小时,打捞出了他们的遗体。
德国人设计修建的青岛下水道在百年之后还能防水排涝,当然离不开设计和建造者长远的眼光、专业的精神和精巧的设计细节。从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强行划定的欧人居住区,按照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包括修建下水道。当时是根据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全长80公里,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开车,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的高差,整个下水道节点的空间很宽阔,修建得像住人的房子一样。
下水道的功能当然主要是排水,因此,设计和施工的一切都是为了把积水尽快排出城市。所以,青岛下水道的设计尽量是宽大和纵深,并且要让下水道快速排水。从横断面看,青岛的下水道呈蛋状的上大小下,下半部分呈V形。上半部分用水泥抹面,下半部分贴的是光滑的瓷瓦,这就使得污水夹杂的泥沙污物等在光滑的下水道中能被快速冲走,不会被滞留和堵塞,并引起冒溢,淹没城市。
其实,这只不过是青岛下水道设计的一部分。而从细节上看,今天德国本土城市中的下水道也反映了这种设计理念,并且在细节上保证了不会让污水堵塞和冒涌。
例如,德国城市下水道的入口与地面衔接处,即下水道井盖的设计,就能体现不让污物堵住下水道的精巧设计。城市下水道的口子通常是由金属做成的箅子做井盖,箅子的缝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但箅子的缝隙被杂物,如树叶、塑料袋、污泥、石块堵住是常见现象,这就会造成堵塞。就像家庭中卫生间和厨房里的下水道一样,在设计时为避免堵塞,需要有一段弯曲的管子并有一个口子和开关。家庭中的下水道堵塞,只要打开这个口子的开关,清除其中的污物就可以让下水道通畅。
德国的城市下水道为避免口子被堵,采用了类似的思路。一是下水道箅子的缝隙比较大,二是在箅子下面专门接一个铁篮子,铁篮子下面才与横向的下水管道相接。铁篮子的作用就如同家庭中的下水道的弯曲管道。它可以接纳许多污物如树叶、塑料袋、污泥、石块,使得这些固体物不能冲入下水道以造成堵塞。同时,城市管理者也容易清除这些下水道的堵塞物。工人只要打开下水道井盖,把铁篮子钩起来,把篮子中的垃圾污物倒入垃圾车中,再对下水道复位即可。这就能防止下水道井盖的堵塞,有效而迅速地排除地面积水。
然而,北京或中国其他城市的下水道的口子是与下水道直接相接,没有一个铁篮子来接纳污物,使得污物常常堵住下水道,再加上下水道既窄又浅,不能有效排水,才会堵塞。而北京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解释为何杨铁贞和满洪浩跌入水下道时称,是天气等自然原因造成下水道管线内水压过高,井盖被冒涌的水流顶起,发生移位。由于下水道井盖缺失,才造成两位青年坠入下水道被冲走并淹死。因此,政府部门不承担赔偿责任。这种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德国人的治家之道——认真到细节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那年,我在德国海德堡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以后,应邀到一个德国同事家住了两天。就是这两天的“德式家庭生活”使我感觉到德意志这个民族的优秀之处。
  德国人是晨起沐浴的,我当然也入乡随俗。可当我外出归来时,不仅我换下的衬衫,连内衣裤也熨烫得平平整整地放在了我的床上。起先我以为这是对客人的特别照顾,可当我偶尔进入厨房,看到一叠叠整洁挺括、雪白如豆腐般的抹布,以及一排排如化学器具一样标
有刻度、贴有标签的食品器皿时,才感悟到日尔曼民族对待生活的认真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后来我又跟随主人做客了几户人家,所见所闻都证明并非我的这户女主人有洁癖,而是家家户户都如此,把家居拾掇得优美高雅精致至极。
  在德国,我喜欢逛街欣赏那家家户户普通人家的窗台。在绿蔓盆花的映衬下,那雪白精致的窗帘营造出一种安宁温馨而典雅的家庭气氛,有时还会从窗户里飘出轻盈柔和的琴韵歌声,让你觉到这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在海德堡,我惊奇地发现,尽管所有窗帘的款式花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半垂的高度却如军营般的整齐划一。我很想知道是否市政府有什么规定,于是在一次答谢主人的中餐宴上,我顺便问起餐馆的老板。这位老华侨笑着说,德国的规章制度确实多如牛毛,但对窗帘却未见有什么规定,这完全是出自居民们的相互默契,是市民热爱自己城市的自发行为。这位侨居德国数十年的老人感慨地说,德国人的重秩序和爱清洁几乎是天生的,在他的餐馆里,凡有德国人来吃饭,走后不用换桌布,因为上面滴油不沾。
  德国家庭主妇的勤劳能干和对生活的认真投入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们相夫教子恪尽职守,把家务视作一种职责、一份事业。德国之行,扭转了我以往认为西方妇女难成贤妻良母的成见,我觉得德国女性的视点更高。在她们的心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子”,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家庭妇女,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每个人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社会就会安定繁荣。
  综观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强盛国家的人民是不敬业的,也没有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民族不强盛。我对德国家庭生活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思。(来源:《新民晚报》/周善铸)
德国人的特点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而沉重。接触长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然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率。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耐心地为你指点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到你明白为止。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显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长幽默。他们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谨慎小心,一切按规矩和制度行事。不过德国人十分喜欢热闹的场面,也会利用一切机会举行娱乐活动,但还是人一种沉重的感觉,缺少真正的放松。德国人办事认真仔细,责任心极强,对工作不能有一点敷衍了事,一旦马虎失职,那只有请你另谋高就。德国有句俗话“公务是公务,烧酒归烧酒”,私下烟酒不分的朋友,办起公事却公私分明,不讲一点儿私情。 一)讲究秩序的民族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接触过德国人、或是去德国观光访问过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国大到空间、地、建筑物,小到家庭主妇外出购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事无巨细都有明文规定,并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等等。如商店的营业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店员早7时左右上班,擦拭门窗、整理货物,8时开门营业,中午不休息直到下午6时关门。从星期六下午2时起,各商店停止营业,星期天关门休息。这一营业时间各商店都要严格遵守,不得超时营业。在德国有着严格的交通法规,路上各种各样的路标清晰醒目。高速公路旁的蓝色路标夜间在路灯的反射下,很远就可见到。标志地铁的蓝色大型字母U(U-Bahn)的标志牌高悬空中,百米之外便一目了然。不夸张地说,对于一个外国人,只要识得各种交通标志牌,不用张口说一句德语,即可游遍德国各个城市。这些标志牌已成为维护德国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德国的公共交通以守时著称,不光是飞机,火车也以安全正点闻名于世,就是公共汽车也有自己的运行时刻表,必须按点行驶。居民只需在家查准时刻表,按时到站上车,不需提前到站候车。汽车即便提前到达,也会等到正点发车。德国汽车司机可称得上是遵时守刻的模范,作为乘客也必须按规定购票乘车,如果违反,将受到严厉的罚款惩处。德国汽车都为无人售票车,乘客要按汽车交通图上指示的票价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买票时,你一定要弄准所乘车的票价,否则一不留心,在自动检票机上少打一个票孔,一经查出,一律要交数十马克的罚款。德国人对于法规执行起来说一不二,其原则性是最强的,讲不得半点情面。德国人有一样东西总是随身携带的,那就是记事本。德国人凡事都记录在本上,他们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伸手掏记事本,一个习惯用语就是:请稍候,让我看看记事本。记事本人人都有,大到公司经理,小到中学生、家庭主妇,人手一本。在德国办事务必提前预约,方可成行。德国人做事必先制订计划,就是家庭主妇外出购物也都是先列张购物单。一对夫妇如打算出国旅游,那么他们可能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制订旅游计划了。他们会先打电话向各旅游局询问报价、服务项目、.游览日程等情况,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好委托的旅行社后,还要亲赴该旅行社详谈,直至一切准确无误,旅行计划输入电脑。接下来还要就所去.国家的人文地理、语言等做一番了解。这样一个一年后才付诸实行的旅游计划早早就被安排得井井有序。由此可见德国人办事的计划性及严格认真的态度。(二)严肃沉稳不尚浮夸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而沉重。接触长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地、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律。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为止。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显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长幽默。他们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谨慎小心,一切按规矩和制度行事。但在私人交际圈中,德国人也会无拘无束地与朋友聚会,他们可以丢开自己经理、官员的身份,用小名称呼朋友,与朋友坦率地谈论生活中的烦恼。德国人十分喜爱欢乐场面,也利用一切机会举行娱乐活动,但此时还是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缺少真正的放松。德国人办事认真仔细,责任心极强,对工作不能有一点儿敷衍塞责,一旦出现马虎失职,那只有请你另谋高就。德国有句俗话"公务是公务,烧酒归烧酒",私下烟酒不分的朋友,办起公事来却公私分明,不讲一点儿私情。德国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机器,严格而冷峻。德国人具有强烈的"实事求是"的意识,注重实际、不尚浮夸。德国人的住室朴实无华,整齐大方。各种生活用品,如门、锁、开关、衣架、玻璃、灯罩等都牢固结实,注重实用,宁肯失之笨重,决不虚有其表。对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套设备似乎都讲究百年大计,讲究内在质量,就如同德国人办事一样注重脚踏实地、绝不夸夸其谈。(三)勤劳整洁的德国人德国人具有勤劳整洁的生活习惯,一般人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德国的家庭主妇爱洁成癖,她们早晨送走丈夫和孩子之后,便换上工作服,开始一天最有意义的工作:清洁宅院。她们会跪在地上,将每一个旮旯角落都擦洗一新,即使请清洁工和花匠帮忙,主妇们也往往跟班劳动,直干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方心满意足。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美观、清洁的家,这是每一个德自主妇的最大愿望。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走在德国的乡村、城镇,美丽的花园小别墅随处可见。德国人对住房的要求极高,拥有一套单独宅院的住房是普通德国人毕生奋斗的理想。人们平日辛勤工作,积攒钱盖房,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营造一处宽敞、体面、舒适的住房被视为人生完美充实的标志。德国人勤奋工作、埋头苦干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受雇于人的职员身上,就是高级官员和大企业家也不例外。德国式严格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决定了他们和散漫作风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国教师对德国进行长期观察后,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对美德儿童作了这样的比较:在一个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国小姑娘会被明媚的阳光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会儿再读书;而一位德国小姑娘则会在做完作业之后,再出去玩。先工作,后娱乐,这就是德国教育。人们只有在辛勤劳动之后,才有权力享受生活。(四)遵纪守法的民族有一个笑话:在半夜12时开车,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的。纵观德国的发展历史,历次改革或革命可以说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从俾斯麦以"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到独裁者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权和独裁导致下层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顺从精神"或称"臣仆意识"。盲目服从、驯服地跟随统治者,就像德国历史剧中描写的"官吏们既已作出决定,皇上也已首肯,服从就是我们的天职。贯彻帝王圣旨,想必无上荣耀。"战后德国在西方大国的推动下,走上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道路,德国人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加强。人们主动参与政治生活,自由发表个人见解,那种顺从的臣仆意识虽已被摆脱,但长期历史沿袭下的一些心理仍存在于德国人的性格与意识中。在企业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一切按规章办事,缺少灵活性和主动性;职工们以服从为天职,而领导者则以是否服从命令、遵纪守法作为衡量职工好坏的标准。这也是形成德国人拘泥、呆板性格的原因之一。德国人受地形、气候的影响,各个地区的人们在性格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北德人就比较开放,特别是汉堡人地处港口城市,见多识广,但也有些排外,对外地人或外国人显得不那么热情好客。相反,南德人,特别是巴伐利亚人地处内陆山区,思想较为保守,但为人朴质、热情、乐于助人。从总体上说,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团结守纪律的民族,他们在公共场合礼让老弱妇孺,不打闹喧哗,讲究公共卫生,对别人也不喜欢在背后说长道短。德国人很维护国家的声誉,尽管在大选时,各政党间相互攻击、揭短,但对外很少发表对本国的不满之词。在德国,习惯上结婚之后丈夫的姓便成了夫妻双方共同的姓,即妻子婚后改用夫姓。如英格·施莱尔小姐同保罗·韦贝尔先生结婚,女方便随夫姓,被称为英格·韦贝尔。不过德国的法律规定夫妇双方可自行决定姓从哪方,可姓丈夫的姓,也可姓妻子的姓,而且在选用对方姓的同时,也可把自己的姓置于双方共同姓之前,如上面提到的那对夫妻,妻子可改英格·施莱尔-韦贝尔,或丈夫改用保罗·韦贝尔-施莱尔。仪态礼仪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社交场合也举止庄重,讲究风度。相见礼仪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餐饮礼仪德国人在宴会上和用餐时,注重以右为上的传统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喜丧礼仪赠送求爱树是德国的一项独特习俗。波恩小伙子如果看上一位姑娘,就会在4.30或5.1这一天,送姑娘一株小白桦树,以表爱慕之情。德国的节日众多,而且各具特色,如持续时间较长的狂欢节,每10年举行一次的耶酥受难戏剧节。商务礼仪德国人对工作严肃认真,思考总是深刻敏锐。 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因此,一旦约定时间,迟到或过早抵达都被视为不懂礼貌。旅游礼仪德国人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不随便停车,更不会闯红灯。在列车上,大多有禁烟或可抽烟的标志。
去德国要注意哪些事项与细节
一、社交礼仪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须指出的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
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
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二、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三、餐饮礼仪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
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
其五,忌吃核桃。
四、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向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德国人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看不可能发生的现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