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盟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大学联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重庆市去年组建的大学联盟今天看来硕果累累。
  5月10日,大学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南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旨在审议确定《重庆市大学联盟2013年度工作要点》和《重庆市大学联盟分工协调机制》。根据分工协调机制,6所盟校将分别牵头实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大学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建设和学生活动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和磨合,大家更加体会到应该充分利用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地域优势和联盟内学校间学科互补的优势,扩大现有合作规模,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全面促进联盟高校和重庆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倡导者、( )校长林建华说。
  共同授予学位、资源共享
  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重庆市大学联盟。根据《重庆市大学联盟章程》,联盟是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的部分高校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的大学联合体,其目的是实现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和重庆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期间,重庆市大学联盟制定了合作章程,签订了学科和大学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公共资源合作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协议,形成了合作框架。联盟高校在合作框架内开展了学生互换、课程资源共享、联盟高校间教师互聘、相互推免研究生等8个合作类别14个合作项目的双边、多边合作,目前已互换学生近200名,互聘教师数十名,实现了《经典阅读》、《大学教育的目的本科生培养与教师发展》等课程的互选共享。
  日,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成立。重庆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为联合学院制定统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向教育部()申请由两所学校共同授予学位,围绕生物材料与创作修复、生物力学与细胞工程、基于纳米技术的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及战地救护装备等方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学科和基地、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在资源共享方面,联盟高校编撰整理《重庆市大学联盟仪器设备汇编(第一辑)》,收录了首期255台套大型科学仪器的基本信息、对外开放服务信息及代表性科研成果;签订了《重庆市高校联盟图书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协议书》,联盟成员图书馆为联盟其他成员的图书馆合法读者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文献传递等文献服务;联盟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投入试用,城域网视频资源合作也已经启动,初步实现了跨校共享课程资源和联盟内高校间跨校授课。
  “互利多赢是联盟的生命力。互利多赢的效果在过去两年中逐步显现,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全面合作的积极性。”重庆市大学联盟执委会主任、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说。
  全面合作正在展开
  在日召开的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联盟高校讨论、研究了加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围绕重庆产业发展组建汽车产业、电子、医药、航空、软件外包、动漫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工作组,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暑期学校,筹建大学联盟基金,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联盟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研究生推免、联合招生宣传等工作,共享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海外引进智力信息、推动联盟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最终确定了联盟2013年的10项重点工作,包括:分步骤组建大学课程联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双向高清超大视频互动平台,进行试运行并推广盟校的优质课程;促进重庆市大学联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围绕重庆市重点发展产业,联合建立由高校和企业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参照西南大学暑期学校的运行模式,鼓励各盟校依本校实际情况,开设以二专、辅修课为主的暑期学校试点,暑期学校对联盟高校所有学生开放,鼓励联盟高校学生到外校修读;继续推进联盟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研究生推免、联合招生宣传等工作,鼓励盟校之间进行相关专业方向的联合培养,鼓励盟校间公共课程教学的合作;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筹建重庆市大学联盟专项资金,研究制定“重庆市大学联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盟校签订的国际合作项目一定程度上向盟校的师生开放。共享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海外引进智力信息,共同举办“联盟国际大讲堂”。寻找突破口共同推动联盟国际交流合作;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和秘书处定期会晤机制,建立大学联盟重点工作分工协调机制。建立各校信息员联络机制;塑造大学联盟的文化品牌,推动校际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学生文体活动;加强联盟宣传,完善联盟网站,征集确定联盟会徽,提升联盟整体影响力和凝聚力。
  “不同类型的大学联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最终目的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所有高校的立校之本。”林建华说,将组建并加入大学课程联盟、共同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内容作为2013年的重点工作。
  大学联盟能推广吗?
  李茂国认为,催生大学联盟的是两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一是单一的政府治理结构和高校自治结构之间需要一个中间组织,自愿、互利、共享的大学联盟,实际上是大学治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以高校合并为标志的行动主导的资源整合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高等教育的资源整合还远远没有完成,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合并基本结束后,一些大学开始考虑在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下进行“民间资源整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北约”和“华约”,实际上是高校在招生方面的合作;“7+2”联盟主要是协调和帮助进行“985工程”的规划和实施;另外还有一些在学生交流、课程和学分互认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双边或多边联盟。
  “校际间全面深入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发达国家的高校多年前就已经很好地推进了这项工作。最近几年,国内高校间的‘民间组合’也渐成趋势。”林建华认为,现在已经形成的一些“民间组合”,仅限于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合作,对成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学术发展影响有限,重庆市大学联盟就是希望通过“民间组合”的形式,促进不同高校间的全面合作,一方面避免合校的震动和阵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科互补和发展上,另一方面可以不受成员学校自身专业结构、办学规模和管理体制的局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教育资源,带动区域内的高校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比“大学合并”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效益。“有些方面是行政性的‘大学合并’无法做到的。”林建华说。
  各具特色,互补性强,是6所高校发起成立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基础。“重庆提出要建‘西部教育高地’,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除了加大投入,还需要我们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同时,推进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全面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大学的共同发展。”张卫国认为,高校既要办出特色,又要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通过大学联盟实现共建共享就显得尤为必要。
  “重庆市大学联盟是在自愿基础上,按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主动寻求资源整合的方式。联盟的建立不涉及任何行政和资源管理方式的变化,因而没有‘合校’的转型阵痛。联盟使成员高校不必追求大而全,而把精力放在各自的特色上,放在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上。”林建华认为,这种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民间组合”是推动区域高校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高校资源整合的长期趋势。(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侯定君)
  (光明日报 侯定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人才”的特性?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厦门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建设现状及发展--《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年
厦门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建设现状及发展
【摘要】: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为方便读者而构建的资源共享联合服务网络组织,是图书馆规范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厦门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建设模式及成效,提出厦门市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未来发展愿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258.2;G252【正文快照】:
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为方便读者而构建的资源共享联合服务网络组织,其表现形式一般为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或服务联合体。构建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是公共图书馆规范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图书馆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光明;[J];情报科学;2002年11期
黄光明;[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年01期
王晓云;李素喜;李世玲;刘喜怀;孙革令;郭俊巧;;[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程晓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01期
涂中群;;[J];情报杂志;2008年11期
黄文镝;廖小梅;刘磊;;[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周威平;涂中群;;[J];图书馆;2010年01期
张志宏;;[J];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10期
金鑫;;[J];图书情报论坛;2010年04期
安向前;;[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爱;李明伟;;[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丁松;[N];中国文化报;2013年
李文;[N];中国文化报;2006年
本报驻广东记者
柯静;[N];中国文化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答案资料.doc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 试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主要内容(构成、业务、差额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一)经常帐户 Current Account
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账户,它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l.货物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
2.服务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与宣传、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其它商业服务、政府服务等内容。
3.收入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报酬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项内容。
4. 经常性转移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权的变更。
(二)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部分。
l.资本账户:(1)资本转移(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2. 金融帐户
金融账户记录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式主义具体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