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赫歇尔棱镜耦合仪原理的结构和原理

谁能介绍一下手榴弹弹的结构,和弑伤原理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谁能介绍一下手榴弹弹的结构,和弑伤原理
手榴弹球形弹体用球墨铸铁铸造而成,弹体壁厚为3mm,弹体内装75~79g黑索金和梯恩梯混合炸药。弹体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其质量、数量、形状和分布都是随机的,较大破片质量在1~3g之间,数量不超过30片;小破片质量在0.005g以下,有效杀伤半径小(5m)和临界安全半径大(40m)。
引信体用铝制造,引信体内装雷管组件和点火机构。引信延期时间为3.6~4.5s。
点火机构有一蠕变簧使雷管组件向下运动,撞击位于弹体下部的固定式击针,由此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尔后引爆弹体。这种传火系统与爆炸装药隔离的点火机构设计巧妙,安全可靠。另外,该弹还设有双保险机构。一种是弹簧钢制保险丝,能阻止开口销拔出弹体,用于运输保险。另一种是由两个开口销和保险销环组成的保险机构,是该弹的最后保险装置。
该弹可在高温(63℃)、高湿(95%)条件下正常作用,当浸入水中时可以0.8~0.9m/s的速度下沉,并能按延期时间准时起爆,所以可用于杀伤潜伏在水下的蛙人。
想看详细的去这里看看:
和石榴子,故得此名。尽管现代手榴弹的外形有的是柱形,有的还带有手柄,其内部也很少装有石榴子样弹丸,但仍沿用了手榴弹的名称。不带手柄的手榴弹又称手雷。现代手榴弹多呈球状或筒状,旧式手榴弹多为带棒状柄的圆筒形。一般由弹体、引信两部分组成。外附带安全栓,或安全盖等安全装置。一旦解除安全装置,引信点火后数秒即爆発。现代手榴弹不仅可以手投,同时还可以用枪发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反坦克导弹 是指用于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导弹。是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反坦克炮相比,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能从地面、车上、直升机上和舰艇上发射,...
欢迎明明“变轨”,提供一幅二战时期苏军大量使用的反坦克步兵手雷照片。
据我所知,我军手榴弹掷远的全国记录是88米,所用弹重为700克。创记录时间大约是1978年。名字我可就记不得了。记得当时的《新体育》杂志还登载了用电影摄影机...
兄弟要这个干嘛/?
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因为翻译上的混乱才导致了称呼的不同.
手榴弹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也是使用较广、用量较大的弹药。它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
大家还关注平滑肌的结构特点和收缩的原理--《生物学通报》1986年07期
平滑肌的结构特点和收缩的原理
【摘要】:正 平滑肌组成许多器官和机能系统,所以研究平滑肌是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平滑肌的结构和收缩机能较为复杂,其收缩机能特点主要决定其结构特点、理化特性和机能特性。平滑肌细胞的结构特点平滑肌的肌膜、肌管系统、肌原纤维组成、肌细胞的排列、肌细胞间的连接方式、神经的支配等结构都与骨胳肌和心肌有显著不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平滑肌组成许多器官和机能系统,所以研究平滑肌是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平滑肌的结构和收缩机能较为复杂,其收缩机能特点主要决定其结构特点、理化特性和机能特性。内C扩十回肌浆网内贮存的能力弱,不易宽息。平滑肌无三联管结构,奋直接和肌浆网偶联。 (三)肌原纤维—收缩结构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丽虹;小滨一弘;;[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张青云;王利民;王雅明;徐建军;Donald G.B;[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秦晓群;;[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秦晓群;;[A];湖南省生理科学学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潘盛武;杨盛昌;;[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戴芸;刘新光;;[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王刚石;;[A];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新进展研讨班资料汇编[C];2011年
朱道立;张艳红;;[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许文燮;;[A];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政;[D];延边大学;2006年
邢德刚;[D];延边大学;2006年
曹济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杨静娴;[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孙洪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守鹏;[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梁明丽;[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李晓丽;[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周媛媛;[D];兰州大学;2007年
周华;[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陶园;[D];青岛大学;2009年
王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孙海文;[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谢策;[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葛亮;[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转运龙门吊的结构与原理--《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06期
转运龙门吊的结构与原理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U215.6【正文快照】:
转运龙门吊系PC-NTC型铺轨机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为完成将枕轨运输列车上的轨枕成组(1根)转运至作业车上的传送系统。2001年,江麓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与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合作生产了国内第一台转运龙门吊产品,在秦沈高速客运专线轨枕铺设中使用良好,获得了使用单位铁十一局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礼炽;[J];铁道货运;2000年06期
,陈浩;[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06期
吕振中;[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5年09期
周志飞;[J];铁道货运;2003年01期
张文新;[J];铁道货运;2005年03期
成尖端;[J];铁道货运;2005年02期
郜小毛,李徐生;[J];铁道货运;2001年05期
毛世生;[J];铁道货运;2003年03期
张增福;[J];铁道货运;2003年03期
;[J];铁道货运;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元青春;;[A];山西省铁道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疏王炀?彭勇峰;[N];人民铁道;2007年
章林;[N];人民铁道;2007年
吕庆荣?邵先虎
马荣华;[N];人民铁道;2007年
李其荣?宋必武;[N];人民铁道;2007年
张曼玲;[N];建筑时报;2009年
记者富建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常晓强;[N];山西科技报;2009年
通讯员刘帼琳 王准 记者蔡崇金;[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宗泽;[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孙永刚;[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的位置:
天文望远镜的分类介绍
文章来源:天文俱乐部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常见望远镜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但自从开普勒望远镜发明后此种结构已不被专业级的望远镜采用,而多被玩具级的望远镜采用,所以又被称做观剧镜。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但俄罗斯20×50三节伸缩古典型单筒望远镜既采用设计精良的透镜正像系统。
  牛顿发明的反射式望远镜,多为大型座镜采用。
  开普勒望远镜
  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但俄罗斯20×50三节伸缩古典型单筒望远镜既采用设计精良的透镜正像系统。
  折射式望远镜
  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因单透镜物镜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常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透镜组作物镜。其中以双透镜物镜应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对两个特定的波长完全消除位置色差,对其余波长的位置色差也可相应减弱。在满足一定设计条件时,还可消去球差和彗差。由于剩余色差和其他像差的影响,双透镜物镜的相对口径较小,一般为1/15-1/20,很少大于1/7,可用视场也不大。口径小于8厘米的双透镜物镜可将两块透镜胶合在一起,称双胶合物镜,留有一定间隙未胶合的称双分离物镜。为了增大相对口径和视场,可采用多透镜物镜组。折射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比反射望远镜好,视场大,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中小型天文望远镜及许多专用仪器多采用折射系统,但大型折射望远镜制造起来比反射望远镜困难得多。
  1608年,荷兰眼镜商人李波尔赛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现在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天文望远镜是采用开普勒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时的望远镜采用单个透镜作为物镜,存在严重的色差,为了获得好的观测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镜,这势必会造成镜身的加长。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天文学家一直在梦想制作更长的望远镜,许多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1757年,杜隆通过研究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建立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并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镜。从此,消色差折射望远镜完全取代了长镜身望远镜。但是,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很难铸造较大的火石玻璃,在消色差望远镜的初期,最多只能磨制出10厘米的透镜。
  十九世纪末,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制造较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成为可能,随之就出现了一个制造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高潮。世界上现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远镜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间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径102厘米的叶凯士望远镜和1886年建成的口径91厘米的里克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焦距长,底片比例尺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它总是有残余的色差,同时对紫外、红外波段的辐射吸收很厉害。而巨大的光学玻璃浇制也十分困难,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
  反射式望远镜
  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可分为牛顿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格雷果里望远镜、折轴望远镜几种类型。反射望远镜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色差,当物镜采用抛物面时,还可消去球差。但为了减小其它像差的影响,可用视场较小。对制造反射镜的材料只要求膨胀系数较小、应力小和便于磨制。磨好的反射镜一般在表面镀一层铝膜,铝膜在埃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大于80%,因而除光学波段外,反射望远镜还适于对近红外和近紫外波段进行研究。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可以做得较大,主焦点式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约1/5-1/2.5,甚至更大,而且除牛顿望远镜外,镜筒的长度比系统的焦距要短得多,加上主镜只有一个表面需要加工,这就大大降低了造价和制造的困难,因此目前口径大于1.34米的光学望远镜全部是反射望远镜。一架较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通过变换不同的副镜,可获得主焦点系统(或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这样,一架望远镜便可获得几种不同的相对口径和视场。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
  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诞生于1668年。牛顿经过多次磨制非球面的透镜均告失败后,决定采用球面反射镜作为主镜。他用2.5厘米直径的金属,磨制成一块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面放置了一个与主镜成45o角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以90o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这种系统称为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它的球面镜虽然会产生一定的象差,但用反射镜代替折射镜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詹姆斯?格雷戈里在1663年提出一种方案:利用一面主镜,一面副镜,它们均为凹面镜,副镜置于主镜的焦点之外,并在主镜的中央留有小孔,使光线经主镜和副镜两次反射后从小孔中射出,到达目镜。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要同时消除球差和色差,这就需要一个抛物面的主镜和一个椭球面的副镜,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当时的制造水平却无法达到这种要求,所以格雷戈里无法得到对他有用的镜子。
  1672年,法国人卡塞格林提出了反射式望远镜的第三种设计方案,结构与格雷戈里望远镜相似,不同的是副镜提前到主镜焦点之前,并为凸面镜,这就是现在最常用的卡赛格林式反射望远镜。这样使经副镜镜反射的光稍有些发散,降低了放大率,但是它消除了球差,这样制作望远镜还可以使焦距很短。
  卡塞格林式望远镜的主镜和副镜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光学性能也有所差异。由于卡塞格林式望远镜焦距长而镜身短,放大倍率也大,所得图象清晰;既有卡塞格林焦点,可用来研究小视场内的天体,又可配置牛顿焦点,用以拍摄大面积的天体。因此,卡塞格林式望远镜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赫歇尔是制作反射式望远镜的大师,他早年为音乐师,因为爱好天文,从1773年开始磨制望远镜,一生中制作的望远镜达数百架。赫歇尔制作的望远镜是把物镜斜放在镜筒中,它使平行光经反射后汇聚于镜筒的一侧。
  在反射式望远镜发明后的近200年中,反射材料一直是其发展的障碍:铸镜用的青铜易于腐蚀,不得不定期抛光,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而耐腐蚀性好的金属,比青铜密度高且十分昂贵。1856年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利比希研究出一种方法,能在玻璃上涂一薄层银,经轻轻的抛光后,可以高效率地反射光。这样,就使得制造更好、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成为可能。
  1918年末,口径为254厘米的胡克望远镜投入使用,这是由海尔主持建造的。天文学家用这架望远镜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和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哈勃的宇宙膨胀理论就是用胡克望远镜观测的结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胡克望远镜的成功激发了天文学家建造更大反射式望远镜的热情。1948年,美国建造了口径为508厘米望远镜,为了纪念卓越的望远镜制造大师海尔,将它命名为海尔望远镜。从设计到制造完成海尔望远镜经历了二十多年,尽管它比胡克望远镜看得更远,分辨能力更强,但它并没有使人类对宇宙的有更新的认识。正如阿西摩夫所说:"海尔望远镜(1948年)就象半个世纪以前的叶凯士望远镜(1897年)一样,似乎预兆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望远镜已经快发展到它的尽头了"。在1976年前苏联建造了一架600厘米的望远镜,但它发挥的作用还不如海尔望远镜,这也印证了阿西摩夫所说的话。
  反射式望远镜有许多优点,比如:没有色差,能在广泛的可见光范围内记录天体发出的信息,且相对于折射望远镜比较容易制作。但由于它也存在固有的不足:如口径越大,视场越小,物镜需要定期镀膜等。
  折反射式望远镜
  由折射元件和反射元件组合而成的望远镜。包括施密特望远镜和马克苏托夫望远镜及它们的衍生型,如超施密特望远镜,贝克-努恩照相机等。在折反射望远镜中,由反射镜成像,折射镜用于校正像差。它的特点是相对口径很大(甚至可大于1),光力强,视场广阔,像质优良。适于巡天摄影和观测星云、彗星、流星等天体。小型目视望远镜若采用折反射卡塞格林系统,镜筒可非常短小。
  折反射式望远镜最早出现于1814年。1931年,德国光学家施密特用一块别具一格的接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镜作为改正镜,与球面反射镜配合,制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轴外象差的施密特式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视场大、象差小,适合于拍摄大面积的天区照片,尤其是对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施密特望远镜已经成了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
  1940年马克苏托夫用一个弯月形状透镜作为改正透镜,制造出另一种类型的折反射望远镜,它的两个表面是两个曲率不同的球面,相差不大,但曲率和厚度都很大。它的所有表面均为球面,比施密特式望远镜的改正板容易磨制,镜筒也比较短,但视场比施密特式望远镜小,对玻璃的要求也高一些。
  由于折反射式望远镜能兼顾折射和反射两种望远镜的优点,非常适合业余的天文观测和天文摄影,并且得到了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
版权所有: 蒙ICP备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70号 邮编:010020 电话: Email:nmgkp@nmgkx.org谁能介绍一下赫歇尔棱镜的结构和原理?_天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7,435贴子:
谁能介绍一下赫歇尔棱镜的结构和原理?收藏
表示理解不能.......
美国天文学专业,出国留学优选天道,51个哈佛,71个耶鲁,986个哥大,录取战绩业内领先.美国天文学专业录取条件解析,天道资深留学专家为你量身定做美国理科专业名校之路!
这光路貌似和以前在《天爱》上看到的不一样不过也就那意思了
用了翻译之后发现我错了。。。。。。。可见我英语水平。。不过感觉更不科学了。。。如果第一次反射的直接到达目镜。。。。。那么后面折射和吸收的都没有用。。。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玻璃的张角是10度呢?长方形的不可以么?
向上的箭头是反射5%的光进入视野,棱镜本身吸收5%的光,90%的光透过去这玩意用来观测太阳,就是不用巴德膜了
得用偏振片吧。。听说这个东西可以diy】同求原理
谁有卖这玩意的.....
刚百度了一下,网上卖的比较少,DIY的作业有,可以自己搜搜
巴德和Lunt有卖这东西,国内的话估计是找斯塔
你可以谷沟摆渡一下,不过我个人认为维基百科不错
德国的TS上给的巴德 赫歇尔棱镜的价格目视版435欧元摄影版480欧元
435欧元....一个这货就5000大洋了
神人啊!!!
您老不差钱。
。。。。。我错了。。。。。我的标注和 英文翻译不一样。。。。。见5L。。。。其实我依然觉得。。如果能用玻璃吸收后残余的光会更好。。。。因为5%的阳光肯定太强。。。不减光还是不行
你可以去物理吧问下。
我打算入2''的这个东西。比巴德膜安全些。
您把翻译放反了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他是折射出90%的光,那90%的光所聚集的热量岂不就把赫歇尔棱镜给烧了?
贵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棱镜的分光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