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赵晓赵晓博士的妻子是谁

赵晓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搜狐个人专栏-搜狐财经
            
  改革开放20余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余年,也是中国经济学启蒙和进取的20余年。往事已矣,中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展望前程,经济转型只是中国复兴之第一期,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宪政转型的第二期和文明转型的第三期。如何将中国市场经济建立于更加稳定的宪政框架下,如何将中国市场秩序不仅建立于显性的法律制度,公司制度,而且建构于市场伦理基础上,将构成中国经济学和全民族的新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将所有的智慧和汗水献于我所热爱的这片土地!
  近期,不断有银行界重大案件的消息见诸报端。最新一条报道是“中行自揭被骗大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在对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森豪公寓”项目发放按揭贷款过程中,累计有约6.45亿元巨额资金因虚假材料申报形成风险,目前,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直接和相关责任人分别作出了开除行籍等处理...【】
(10/31 15:27)
(09/28 11:12)
(09/27 11:40)
(09/09 15:14)
(08/26 11:45)
  如果说宗教信仰的力量如同太阳一样,那么孔子如同一盏明灯。我们现在的情况则是既无太阳,也无明灯。市场经济只有建立在信仰之上,才是建立在磐石之上,或者便是建立在沙滩之上。你不知道,那一天,诚信的大厦会倒塌;你不知道,那一天仇富的心理会演变成另一场暴民政治;你也不知道,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会不会遭到破坏,而朝畸形的方向发展。
                  ——赵晓
(08/26 11:45)
(07/29 10:29)
(06/16 09:30)
(05/15 19:03)
(05/15 19:02)
  中国目前正处于变化最快的时代,许多变幻的现象共同存在,称得上是落后与先进并存,阻碍与希望共生。城市化也好,拒城市化也好,逆城市化也好,城乡双向对流也好,其本身都不是目的所在,最大化地提高中国全社会的运行效率,提高全社会的福利的才是目的所在,这也应该是中国有关城市政策制订的方向所在。
                  ——赵晓
(09/09 15:14)
(07/23 11:14)
(05/21 17:50)
(05/15 19:00)
(05/15 17:30)
  早在八十年代,中国的企业就提出过建设“企业文化”的口号,并视之为企业获得最大回报的关键,可见企业其实是知道“文化”的厉害的----至少明白有了好的文化,就可以减少对防盗门的依赖。面对中国社会诚信不足,贫富矛盾以及人身安全感日益下降等种种问题,整个中国社会现在是到了最需要考虑建设市场伦理和财富伦理的时候了,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说是首当其冲,因为“友爱”、“亲善”和“诚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产品。
                  ——赵晓
(08/03 11:18)
(05/15 19:06)
(05/15 19:04)
(05/15 18:59)
(05/15 18:27)
  中国社会变革的总的方向是让人更加自由自主,让人的选择和自由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更加充分地发挥。也许有一天,象李白那样的中国人再也不必在做诗还是做官之间作痛苦的非此即彼抉择了,因为制度安排足以令其畅想其想,畅行其行。行云流水的人生,岂不美哉!
                  ——赵晓
(07/09 10:28)
(05/15 18:55)
(05/15 18:53)
(05/15 18:25)
(05/15 18:07)
  历史延伸至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用一种另类方式作了一场罕世的现代化实验,梦想一步登天,其结果却是中国经济几乎濒于崩溃,中华大地最后穷的连狂热都没有了了,中国人的心真正进入一个天荒地老的悲情时代。除了痛苦与反省,那一场现代化试验实在是谈不上有多少梦想的甜蜜。
                  ——赵晓
(08/28 11:58)
(08/23 11:07)
(05/15 19:09)
(05/15 18:19)
(05/15 18:15)
网友激情互动区
赵晓博士其人
  赵晓博士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年青经济学家之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他在《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战略与管理》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经济日报》、《证券时报》《人民日报》、《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南风窗》上等发表大量评论和经济学随笔。
  主要论著有:《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中国通货紧缩研究》等。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企业改革以及市场制度的变迁。
——搜狐财经
经济思想库一览
-查看全部专家专栏-
首席经济顾问郎咸平
经济学家林毅夫
经济顾问刘纪鹏
经济学家胡鞍钢
经济顾问海闻
经济学家陈平
经济顾问徐滇庆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726112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经济学家赵晓:中国经济的三大风险和三大风口_新浪家居
经济学家赵晓:中国经济的三大风险和三大风口
摘要:我今天会给大家带来比较震撼的,你不能想象的坏消息。
引言:& &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商业世界也在不断地变革与演进。
& &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随着工业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新的企业生存模式出现;社会商业关系经历巨大变革,传统边界被打破,无疆界的竞合时代来临,传统行业和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 & &
& & 未来向何处?6月23日,新浪家居“新财富论——2016家居商业创新峰会”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现场著名经济学家赵晓,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乐视、小米代表,分享商业创新干货;家居建材行业精英高峰对话,探讨行业未来方向。& & 经济学家赵晓做了关于中国经济环境分析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
我今天会给大家带来比较震撼的,你不能想象的坏消息。但最坏的消息,有时候也是最好的消息,叫做底部反弹。我们走到某一个谷底的时候,也是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洗牌和反弹的时候。
我会尽量讲得浅显一些。世界经济我不多讲,整体来说,今天的世界经济不太好,处于一个动荡不休的环境。全球经济2016年可能要比2015年更加糟糕。
我想强调的是,这次世界经济的震荡、下行,跟中国经济有很大关系。2008年美国把全世界经济带入一场危机,现在是中国把全世界带入危机。我们在实体经济,也就是制造业方面,超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中国甚至有一段时间占了接近全球的1/3。这么大的实体经济规模,以及世界经济增量贡献规模,意味着当中国经济往下坠落的时候,就把全球带入到危机。
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传统的增长动力已经消失或者消退了。主要是三大动力,一是人口红利。过去人口红利能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50%的贡献份额,所以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大。
二是出口红利。中国经济面貌的变化主要在2001年后,我们加入了WTO,出口每年增长30%、20%,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0%。现在我们出口已经便成了负增长,这台发动机也已经熄火了。
三是楼市红利。过去这些年,房地产带来中国经济增长20%-30%。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替代房地产。房地产以及家装,拉动的经济占了目前中国经济的45%。但房地产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去年房地产投资接近零,从未来趋势来看房地产投资一定会转向负增长,相关联会引起中国40%经济体量的崩塌,它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动荡和影响有多大?
三大动力不再,中国经济还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产能过剩。我们的实体经济平均产能过剩大概是40%,有可能我们家居行业只会比这个多。& & 第二座大山,债务。无论是企业,无论是地方政府,我们的债务都够高,我们的居民负债现在也不低了。
第三座大山,就是泡沫。去年股市泡沫已经崩了,楼市也一定有泡沫。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名列全世界十名,还能走多远?楼市泡沫绝对不允许破裂的,一旦破裂,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崩溃,中国居民资产的80%在房地产上。我们知道银行的钱负债,也都在这里头,所以房地产崩溃,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就没了,中国的银行必然发生危机。这是一座大山,需要翻过去。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有三大风险,第一大风险人口老龄化。从2012年,我们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中国人口比重超过15%。中国正在迅速进入人口老龄化国。人口老龄化国家不能保持经济的活力,这是全世界普遍现象,那么中国怎么办?
第二大风险美元回流。美元加息、指数上升,引发中国资金外流。过去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外逃的资本接近一万亿美元,这使中国目前的投资不足。一般来说,美元回流常常会导致一个新兴市场的崩溃。这一轮对中国经济的考验很大。如果美元回流时候中国经济崩溃,意味着过去30多年积累改革开放的财富将被洗劫,所以我们不仅在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政府更是在打一场财富保卫战,我们无论如何不可以在美元回流的时候倒下。
第三大风险,我们的效率不行了。就像一辆车,这辆车跑不动了,不是车里没有油,我们仍然大量钞票,也不是没有踩油门,政府已经把油门踩到底了,拼命想刺激经济,但是车还是跑不快,原因在哪里?这个车出毛病了。用宏观经济学的话说,全要素生产力的下滑。我们从2010年开始,全要素生产力变成负增长,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前苏联一夜之间崩溃,全要素生产力就变成负增量。亚洲国家比如泰国等,一夜之间崩溃,也是全要素生产力负增长。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就是这辆车跑不动了。
这三大风险都不容小瞧,就像这个人得了肝癌,这已经不得了了,再仔细一查发现还得了胃癌,还得了膀胱癌。这三大风险同时集中在中国,非常严重。
我认为本轮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三大误判,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第一,形势误判。中国经济是总需求不足还是结构问题,一直在争论。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是结构问题,它希望通过市场的调整,通过经济下行,把那些垃圾企业、僵尸企业全部淘汰了,最后剩下几个好企业,中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但恕我直言,这个观点完全错误。参考前苏联,它曾经认为,苏联经济不好,是因为有一堆垃圾企业、僵尸企业,怎么办?休克疗法。通过500天把这些企业淘汰,结果前苏联崩溃了。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是总需求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的问题。所以宏观经济应该反危机为主,政府应该不惜一切手段刺激危机,让它绝不可以倒下。
二是玩家误判。地方政府作用及地方债务风险的误判。地方政府事实上是最大的一个企业,是最大的开发商。地方政府在2008年,中国成功救市过程中扮演英雄的角色,最后折腾18亿,中国经济一下起来了。这一轮目前为止,我们把地区政府排外头了,由于种种因素,包括我们反腐败,导致一个客观结果官员不作为。我们不说反腐败不好,但过去我们的目标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就一个目标——GDP。这个主导下,政府无论怎么折腾,只要你的主流有利于发展,就可以试错。而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没人清楚。地方政府有试错的想法吗?没有。所以客观上,官员不作为,大家以为我们的经济还能好上去,我说这不可能。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玩家,没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下行的中国经济来说是致命的一击。
三是动力误判。中国经济的动力究竟在哪里?这几年我们一直希望找新的动力,想把金融做起来,拼命发展股市,结果牛市刚开始最后成了泡沫。然后讲一带一路,这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对的,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市场,但一带一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也不能替代我们传统的增长动力。还有是创新,但目前创新同样替代不了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我们最终的动力在哪里?其实还是在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56%,这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所有的指标里最差的一项。但在有一个阶段,我们似乎把这个动力忘掉了,我们希望寻找别的东西,这是一个动力的误判。
我们有没有一些新的机会呢?理论上是有的。中国经济有三个支撑点。第一个支撑点,我们有城市化的潜力,中国城市化进程56%,相当于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城市化没有结束,理论上来说工业化就没有结束,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就没有完全释放完毕。这是我们一道屏障。
我们有超量外汇储备。我们现在跑了这么多外汇储备,但还有3万多亿外汇,这相当于“子弹”,使我们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关口可以抵挡入侵。今年我们用的这些子弹,在海外跟中国人民币的空投打了一仗,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因为我们外汇储备太多了,人民币有一段时间不仅不贬值,还升值了,这使中国抵抗中国危机有了底气。
高学历人才,这使中国有可能赢得人口质量的红利,所以这又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三个亮点。第一个是我们刺激政策开始出现效果,比如说去年房地产,比前年销售增长20%多,这就是政策刺激。
消费与服务保持稳定增长,我们很多指标很糟糕,但是服务业增长比较快,消费相对来说保持稳定,这又是一个亮点。
创新气氛逐渐升温。现在大家都说创新,钱也不缺,就看你有没有好的项目,所以这都是机会。
中国经济未来肯定有三个风口。一是消费与服务的风口,我们有接近14亿的人口,中国大概有两三亿中产阶级,跟无产阶级关心价格不同,中产阶级关心产品的品质,也就是品牌和服务。这时候创新就有了机会。创新,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品质,更好的品牌服务,就有人员为你买单。这两三亿中产阶级,相当于美国的人口,相当于欧盟的人口,其实够我们中国的企业未来发展,作为一个非常大的缓冲空间。
我们有一个创新的风口,中国经济未来一定走向创新,同时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可以从供给侧角度为我们提供创新的支撑。美国转向创新经济,转向互联网,是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的。碰巧就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新增劳动力变成大学生。这跟今天的中国是一样的,要找一个只有小学程度的年轻人比80年代找大学生还难。
还有新市场,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要找到新市场。当年英国找到美国,美国找到了欧洲和东亚,通过马歇尔计划制造它新的市场。中国一带一路找到自己的新市场,将来输出自己的产能,这条路是对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中国消费和服务的潜力,中国已经有两三亿中产阶级,但是远不够,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收入两极分化。这导致什么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出现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的毛病。以前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无限扩大,购买能力不足,最后牛奶只能倒到太平洋。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生产能力很强,比如家具制造能力非常强,但是富人已经买了一套又一套家具,已经买了好多套房子了,而穷人还是买不起。这核心问题是我们要想办法从先富人群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转向共富人群对中国经济的拉动。
中国现在还有3亿农民工及家属,他们买房子不多,85%没有买房子,无论是县城原住地还是工作所在地都没有买房子,这3亿农民工和家属,难道他们不想买房子吗?他们想买但是他们没有钱买,这就是问题。中国未来如何从先富拉动转向共富拉动是一个关键,这比供给侧更加重要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向共同富裕。
现在我们有一个好消息,这个好消息是什么?中国的财富会不会因美国加息崩溃。80年代拉美,因为美国崩溃了;90年代亚洲,因为美国崩溃了;这次美国加息加得很勉强,我们去年认为美国这次加息不会超过三次。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2016年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要加顶多加一次,理由是美国的通胀没有失控风险,物价没有上来。
如果美国不加息,美元指数上升又比较微弱。那中国有可能会逃过这一关。因为美元指数的上升,通常来说是6年周期,这一次的上升是2011年开始,到2017年就是6年。如果我们今年抗过去,明年还能抗过去,这一轮美元指数上升,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压力基本上就到尽头了。中国为什么跑出一万亿这么大规模数量,就是大家对中国经济不看好,把美国想得太好,跑了半天发现其实没有道理。
观察当年经济的指标和中国经济基本面,有喜忧。比如说工业随着库存下滑,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从政策面上讲,政府采取了很大的力度保经济。房地产首当其冲,钢铁、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建设,以及家居行业也受到一定程度利好的影响。
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来看:一季度经济增长6.7%,比去年同期6.9%低,比去年地四季度6.8%低,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波澜不惊。已经出台政策刺激力度空前,这一年物价要飞一会儿,无论房价、菜价、肉价都得飞一会儿,所以政府要警惕制造,物价上涨比经济增长要快。
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房地产没有崩溃,反而暴涨。这出乎意料,我们到底怎么看待房地产,怎么分析?首先我们要提出中国的管制削弱了美国的冲击。美国加息对各个国家的房地产会造成影响、冲击,但是很明显的分为两类情况:一是没有管制的国家可能冲击很大,会崩溃,比如说日本。二是有管制的国家,比如说智利,在美国加息的时候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房价保障,因为智利政府不断的印钞票,流入房地产,房价暴涨,中国的情况接近智利。
我们再看一个因素,很多人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走向人口老龄化,所以房地产就应该崩溃。人口年龄结构不是决定房地产供需面唯一的因素。美国25-44岁人口比重年从32.4%下降到28%,但是美国同时期房价上涨121%。荷兰年,25-44岁,从41%下降36%,但是房价上涨181%。人口年龄结构不是影响房价唯一的因素。
有没有其他重要的因素,甚至更重要的因素?资金才是决定房地产基本面或者走势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我们看历史上的例子,美国,在年,美国投向房地产的贷款,从1981年28%,上升2006年25%,这期间房地产上涨248%。马来西亚1996年到2014年,20年时间,住房贷款占比从11.7%上升到29.3%。日本是一个反例,日本1994年期间,日本房地产贷款占整个贷款比重下降了,结果导致的问题是什么?日本的楼市崩盘。我们发现资金,无论从正面、反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发现适龄人口增速决定经济增长几乎是一条黄金定律。人口和经济关系非常重要。但是中国经济从8%以上增长速度结束,比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短10-15年,而从8%的速度跌下来那年,人均GDP只是韩台从8%速度带下来的1/3到一半,所以我们是未富先老,未老先衰。
我们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中国经济本来在2012年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垮掉,被美国经济冲垮。第二种是烂掉,我们不让它垮,保住了,但是慢慢没有活力。三种是新生,通过经济转型,转向新生。当然我们大家都希望是新生,但是从目前的可能性来说,我们最大的可能性是烂掉。民营经济已经不玩了,如果没有大力度的调整,摆在中国经济前头的就是烂掉,从6%到3%,从3%到1%,然后20年就在这儿。
我们对政府的几点建议:第一,政府顶要刺激需求,稳定中国经济,不要垮掉。第二,除了供给侧改革外,必须带政策改革、社会改革、意识形态上寻求突破,以振奋民心,特别扭转官员不作为、商人在外逃,学者不说话,工人在下岗的现状。第三,要为中国民企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的升级转型开路,吸引其留在国内,避免过度资金外逃。
对于企业四点建议:1、保持资金安全,以防危机爆发。2、转向创新发展,赢得创新经济。3、加快全球化进程,以分散风险。4、进军印度、印尼、巴西,得到人口红利。
个人创富提五点建议:1、关注政策红利之后期性行业。我相信中国的房地产、股市都还有机会,中国会大量印钞票,给你一个政策红利,就进入到这些周期性行业。2、金融产品之类商品现货。物价会飞一会儿,政府还要印钞票。3、关注创新经济,尤其生命健康。上一轮革命是什么,信息科技,下一轮一定是生物科技,生物科技就是转向所谓的医疗、健康,大的健康产业。这个爆发出来,未来30年左右,人类寿可能超过100岁以上。4、关注服务经济,尤其是金融教育类。5、收益下行阶段要力避理财风险。过去理财产品,给你很高回报率要求,从未来来看,你的理财产品有4%年回报就很不错了。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话:400-606-6969
精品样板间
获取动态密码
精选30多万张美图
猜你喜欢的风格
看看这些空间怎么装修
适合我家户型的装修
老房装修服务
Copyright @ 1996 - 2016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赵晓:年青经济学家--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 &(赵晓 陈金保)& & 不管你乐意还是不乐意,赞成还是不赞成,以松绑限贷为主要特征的房地产市场救市政策第二波已经开始了。&&&&近日,有关“四大行”放开限贷的传闻持续发酵,虽然弥漫在坊间的限贷松绑消息一时虚实难辨,但笔者以为,只要中国经济宏观层面没有实质性改善,只要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仍是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拖累因素,那么,房市限贷松绑就是迟早的事。&&&&如同救市第一波限...
(赵晓 陈金保)全国土地大审计从8月份正式开始了。此次审计将对过去6年地方的土地出让收支、土地规划、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全部工作历时两个月。这是继社保审计、地方债务审计之后的第三次全国性大规模审计。其实,去年下半年审计署已经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一次全面审计,为何时隔一年,审计署又要如此兴师动众对土地财政再来一次大审计?其目的究竟意在何处?不能过度解读土地大审计...
(赵晓 &滕启尊)近期,多家银行机构的资产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纷纷大幅攀升。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1023亿元,已超过2013年的全年水平。随着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不良贷款率也升至1.08%的水平,较2013年末增长了0.08%。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形成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既包括经济周期和转型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原因,也包括拨改贷、不良贷款核销等我国特有的原因。但不...
(赵晓 陈金保)------------------------------------------------------------------------------------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快车道。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核心要点有三个:一是消除身份歧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二是消除准入歧视,建立居住证制度,规范落户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消除权益歧视,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
赵晓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年青经济学家之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战略与管理》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经济日报》、《证券时报》《人民日报》、《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南风窗》上等发表大量评论和经济学随笔。主要论著有:《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中国通货紧缩研究》等。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企业改革以及市场制度的变迁。
博主未上传图片。
博主尚未添加音乐。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经济学家应该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并且可以操作的东西,我的建议你觉得是否可行?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暂时没有链接。
总访问(2353590)
建立时间:
最后登录:
有不一样的发现赵晓:年青经济学家--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陈金保 赵晓)房地产税何时开征,如何征,以及开征后对筹集地方财政收入和调控房价到底有何效果,一直是当前中国税制改革所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近期有幸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税收法制交流与考察,感觉台湾房地产税的征管经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台湾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房地产税或物业税,与房地产相关的主要税种有三个:房屋税、地价税和土地增值税。这一点与大陆的税种设置基本类似,只是名称稍有不同。另外,目前大陆的房产税、土...
浏览(1268)
(赵晓 陈金保)近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中央高层的这一表态被视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思路的重大变化。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其实,“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什么新概念。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9年中国推出“4万亿”的救市措施以来,就有很多的学者呼...
浏览(1525)
浏览(1006)
浏览(1025)
浏览(1075)
浏览(1175)
浏览(1082)
赵晓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年青经济学家之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战略与管理》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经济日报》、《证券时报》《人民日报》、《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南风窗》上等发表大量评论和经济学随笔。主要论著有:《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中国通货紧缩研究》等。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企业改革以及市场制度的变迁。
博主未上传图片。
博主尚未添加音乐。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经济学家应该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并且可以操作的东西,我的建议你觉得是否可行?
此留言为私密留言
暂时没有链接。
总访问(2353592)
建立时间:
最后登录:
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晓对拆十字架的回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