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顶杆钻孔机器人抖动抖动怎么办

全自动过路打眼机过路自动打孔机
您当前的位置: &
& 全自动过路打眼机过路自动打孔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全自动过路打眼机过路自动打孔机&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1:17:12&&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顶管机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开挖机械设备,由于近年来各种市政 通讯 燃气 热力 电力等管线的地下非开挖顶管施工。穿越公路 河流 建筑物 广场等。顶管机分为 液压顶管机 水泥管顶管机&水钻顶管机 这几种,我厂针对近些年来 农村自来水改造 电力改造 新研发出的小型过路打孔机,针对自来水改造,200mm以下的管径,可以打孔30-40米长。电机由两厢电 三厢电两种 功率3.9KW ,打孔速度1米/min 又叫小型过路打孔机 ,自来水钻打孔机。 针对大管径200mm 长距离的打孔 新研发了一种大功率自来水钻孔机,5.5kw电机 采用注水形式,配带30米钻杆,钻头 扩孔器 都可以定做 ,我厂加工的钻头 扩孔器 使用非常方便,出土快,配合水泵用。针对山区 土质情况复杂的 有一款可以打岩石的机器,可以打孔100米 配金刚钻头,7.5KW大钻机,水钻形式。需要配15kw发电机使用。
水钻顶管机1).3.9kw 电机,电压220v,配带3米钻杆,1-4寸钻头各一个,狼牙棒一个,1.小型顶管机:又称水钻顶管机,水利工程专用顶管机,其特点是小巧灵活,改变了液压顶管机的工作效率,一般土质顶进速度为米/2分钟,是普通液压顶管速 度的十几倍,而且顶杆采用高强度可注水式顶杆,在工作行进过程中,采用注水方式把残留费土改变成泥浆流出,从而减少了顶力摩擦,同是也改变了土质的韧 性。
2.小型顶管机前方配有合金钻头,即使是岩石,楼板,非 金属坚固物体,也能够顺利穿过,遇到坚固物体时,不跑偏不打滑,但直接影响进程速度,请使用时分辨好地下是否有其他物体。小型顶管机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直 顶式顶管,注:(在口径小长度短的情况下)一般口径小于20&40MM长度不大于49M的情况下可采用直接顶入,不用注水,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
3.水钻顶管机在回托管材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回托万向接头,在旋转回托的过程当中,管材可在静态过程中平稳回拉,而且机械在研制生产过程中考虑到管内土质情况,在回拉时也就是万向接头和管材连接的前部采用了螺旋式出土装置,可以把钻进时剩余的费土用旋转出土器一次性同管材同时拖出。
4.小型地下顶管机工作时采用了可自动行进设计,自动回托功能,主机与变速箱一体连接,我厂售后可跟技术人员到现场专业指导,小型顶管机,水钻顶管机,水力专用地下顶管机是您非开挖工程的必备佳品,欢迎来人来函参观指导选购。
地下液压顶管机本产品网址:/b2b/bzhx888/sell/itemid-.html霸州市城区冀通电力机具厂 本厂坐落于河北省霸州市,距离北京90公里,交通便利,本厂专业生产电力施工机具,电力金具、安全工具等,其主要产品有:挖坑机,钻窝机,钻眼机,钻孔机,,三菱绞磨机,铝合金立杆机,三脚架立杆机,放线滑车,放线铝滑车,电缆拖车,放电缆拖车,电缆放线架,拆卸式放线支架,导线收线机,铁卡线器,手扶绞磨牵引机,铝抱杆,铝合金手扳紧线器,液压钳,分体式压接钳,电缆剥皮器,液压冲孔机,万能母线加工机,3T旋转连接器,导线网套,人力绞磨,铝合金起重滑轮,手动电缆剪,液压切刀,绝缘滑车,液压开孔器,拖拉机绞磨,拖拉机牵引机,棘轮电缆剪,手动电缆剪,螺帽破切器,液压电缆剪,地锚,测距仪,导线提升机,弯管机,运杆车,炮车,绝缘滑车,液压开孔器,带锯机,防坠器,自锁器,汽油液压泵,电动泵,手动泵,挖坑机,钻孔机,金属钢管杆,取销钳,发电机,柴油发电机,焊机,逆变交直流电焊机,令克棒,应急照明灯,分体式液压切刀,电动式液压螺母打破器,CWC-150液压切排机,SYJ-80角钢切断机,进口压线钳,PK25/2分体式压接钳(德国),手动液压弯管机,NGK铝合金手扳葫芦, 日本N.G.K钳口式卡线器等。 各种电力施工工具及电力施工器材。 本厂产品质量可联系电话: 手机管道过路钻孔机 小型过路钻孔机使用方法 14:48:36我公司是霸州市洪鑫线路工具厂,专业生产电力施工工具,非开挖顶管工具。现应国家发展需要,我公司专注农村自来水管钻孔机,满足了我国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的需要。解决了不用开挖 ,不用占路,最大的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传统手拿钻功率要高出几倍。最新产品采用知名品牌岩石或煤矿钻机改造而成 用于管道过路钻孔 正常距离在30米左右可轻松穿越。按电源分有220V,380V;主机有上置和下置之分,各有方便之处;架子有普通支架和多功能支架;架子有大有小;功率有大有小1,具体机型和配置以下单时双方约定为准,详情联系客服。小型顶管机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效率高,简单易操作等特点。水钻顶管机又称自来水顶管机,水利工程专用顶管机,其特点是小巧灵活,改变了液压顶管机的工作效率,一般土质顶进速度为米/5秒,是普通液压顶管速度的十几倍,而且顶杆采用高强度可注水式顶杆,在工作行进过程中,采用注水方式把残留费土改变成泥浆流出,从而减少了顶力摩擦,同是也改变了土质的韧性。水钻顶管机前方配有合金钻头,遇到坚固物体时,不跑偏不打滑,但直接影响进程速度,请使用时分辨好地下是否有其他物体。小型顶管机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直顶式顶管在口径小长度短的情况下不用注水,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小型过路水平钻机又称非开挖钻机是村村通工程的应运产物。其具备以下特点:1、体积小,在铺设管路的狭小空间内就可以施工。2、质量轻,两个人便可以顺利搬运移动。3、动力多样化,既可以使用单相电、三相电电动机,又可以使用汽油机、柴油机等作为动力。4、易操作,效率高,无需专业人员,有无经验都可以使用。5、齿条传动,平稳灵活,力量大。具备较快的推进速度。6、配合转向器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机器安装时的开挖深度。人直立操作,降低劳动强度。7、大孔径空心钻杆,通水、通气性能好,有利于快速施工,提高效率。8、料具有通用性,降低了后期的维修成本。联系电话: 手机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内容由会员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详询请联系信息原作者!手持水钻用自动钻孔器
手持水钻用自动钻孔器
申请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
手持水钻用自动钻孔器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
申请(专利权)
300280天津市大港区大港油田三号院北区西里22-201
发明(设计)人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
本发明是一种手持水钻用自动钻孔器,它是一种前后二组辊轮三点定心抱定钻筒进行打孔的新方法。在短圆柱状辊轮剖面中心线对于钻筒向心设置摆转销轴,轮侧垂直销轴方向对于辊轮轴设有倾角保持弹性顶杆,预置辊轮倾角,为适应钻孔变化的情况设置了一套磁力锁定钻压控制及回退操作机构,操作控制辊轮倾角的大小来实现控制自动钻孔速度和回退。自动钻孔器由基座1、叠装在基座正面的钻筒扶正定心辊轮自动给进机构2、钢球锁定快速安装机构3、磁力锁定钻压控制及回退操纵机构4、桥架式水钻悬吊滑移机构5和抗反扭矩别杆6六部分组成。本自动钻孔器可以与各种型号手持水钻配套使用,和传统的钻孔方法相比,它安全,方便,省力并且成倍提高打孔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技术分享1】海德堡故障快速处理方法——第一波(收藏好!总有一天能用上)
【技术分享1】海德堡故障快速处理方法——第一波(收藏好!总有一天能用上)
买好电源记得找上海稳宏!www.胡永红稳压器变压器UPS 印刷行业交流请加微信号 印刷时,飞达纸堆不能自动上升  如图1所示,印刷时,当压纸脚压住纸堆,而纸堆低于一定高度时,压脚机构中的触角触动微动开关b92,通过电气系统,使纸堆上升一定距离。当纸堆达到一定高度时,压脚机构无法触动微动开关,纸堆不再上升。图1  导致这类故障的原因有两点。原因一,控制纸堆自动升降的微动开关b92损坏,应更换。  原因二,微动开关b92下方的调节螺丝位置不正确,在压纸脚下落到最低位置时,仍然无法触动微动开关。调节方法:按动纸堆下降按钮,使纸堆下降一段距离,手盘飞达,使压纸脚3处于最低位置。用手托起压纸脚2mm,此时应能听到微动开关动作的声音。松开螺母2和调节螺丝1,可对开关动作位置进行调整。  2.飞达压纸脚在落下时踏破纸边  正常情况下,分纸吸嘴吸起纸张,压纸脚经过这张纸的下方将下面的纸张压住。出现故障时,压纸脚直接踏在分纸吸嘴吸起的纸边上,从而将纸边踏破。  原因一,压纸脚伸入纸堆的距离太大。在压纸脚落下时,将分纸吸嘴吸起的纸张边缘踏破。解决方法:向外移动飞达头,使压纸脚压纸尺寸保持在8~12mm,即可解决。  原因二,两个分纸吸嘴吸起纸张时,纸张中间之间形成凹陷,压纸脚无法越过形成凹陷的纸边,将纸张踏破。解决方法:若是薄纸,可将分纸吸嘴向内倾斜,拉平纸张,或者将纸堆垫平;若是厚纸,应将纸堆垫平。  原因三,压脚机构中的一些零件间隙太大,落下时间不准确。解决方法:更换磨损严重的轴及轴套。有的操作人员用皮筋将压纸脚绑起,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影响美观,最好由维修人员彻底修理。  原因四,压纸脚的气管太硬,使压纸脚的动作生硬,这样既容易踏破纸边,也容易造成其他零件磨损。应更换气管。  3.递纸吸嘴吸纸时,有哒哒声,且有时吸不牢  根据现象可判断是吸嘴对纸张的吸力不足。  原因一,递纸吸嘴磨损漏气,致使吸嘴吸力不足。应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递纸吸嘴。  原因二,分气阀芯或分气阀壳磨损,气阀中的吸气和吹气气腔不能封闭,致使吸嘴吸力不足。可更换或修复分气阀芯,更换分气阀壳。  原因三,气路中吸气真空度或吹气气压不足。检查气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气泵的压力和真空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检查情况决定修换措施。  原因四,吸嘴距离纸堆的距离太远。应调节吸嘴到纸堆的距离或调节纸堆的高度。 4.在需要调高飞达头位置时,手柄较紧,而松开手柄时,飞达头不能跟随下落  飞达头后面安装有顶丝,在调节飞达头晃动间隙时,将顶丝顶得太紧。应重新调节顶丝的松紧程度。  5.飞达走纸时,纸张在两个吸嘴间隆起,致使飞达下纸不畅  原因一,在递纸吸嘴没有运动到最前面位置时,接纸轮已经将纸张压住,致使纸张中央形成隆起。应调节飞达头相对于接纸轮的时间。打开气泵,正向转动飞达(手动),使接纸轮降落到距离接纸辊2mm的位置,使递纸吸嘴刚好放开纸张。调节方法如下:  拉出盘飞达手轮,正向转动,使接纸轮与接纸辊之间距离为2mm左右。松开连接法兰1上的两个螺丝(必要时将螺丝取下),握住盘飞达手轮,此过程中不能改变接纸轮的高度。用手正向转动飞达头上的法兰盘,直到递纸吸嘴运动到最前方并放下纸张为止,锁紧法兰盘螺丝(见图2)。再次用手转动飞达,检查时间是否正确。图2  一般情况下,机器出厂时,飞达头的连接法兰上已做了时间关系标记。在拆卸或重新安装飞达头时,必须校对时间关系。  原因二,印刷薄纸时,飞达头分纸吹气力太大,使纸张处于漂浮状态,从而形成纸张隆起。可减小分纸吹气量。  6.前规处频繁出现纸张歪斜  要使纸张在前规处不出现歪斜,应保证纸张在传输各环节都不出现歪斜,虽在后面的环节可进行校正,但校正幅度有限。因此,排除这类故障时,必须找到纸张出现歪斜的环节,以便进行调节或维修。  (1)由飞达输出的纸张,在进入接纸轮下方之前已经出现歪斜现象  原因一,飞达头上两个分纸吸嘴或两个递纸吸嘴相对于纸堆的高度不合理。吸嘴太高,无法顺利吸起纸张;太低,则对前面传输的纸张形成干涉。应调节吸嘴与纸堆的距离,此距离应为3~5mm。可在单个吸嘴上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压纸脚的位置,可以改变分纸吸嘴到纸堆的距离,这个距离以能顺利吸起纸张为准。  原因二,吸嘴吸纸动作不利落,造成纸张歪斜(原因见“问题三”)。应更换吸嘴或更换分气阀芯、阀壳。  原因三,分纸弹簧片或分纸毛刷调节方法不当。有的操作人员习惯于将分纸弹簧片或分纸毛刷狠狠地压在纸堆上,使吸嘴不能可靠地吸起纸张,由此形成纸张歪斜。应正确调节分纸毛刷或分纸弹簧片。  原因四,纸张不平整或托纸板两侧高低不一致,使两侧纸堆相对于挡纸牙的高度不一致。应垫平纸堆或调节托纸板的高低位置。  (2)纸张在接纸轮处出现歪斜&  原因一,对接纸轮的调节不合理,致使纸张不能在接纸轮的控制下稳定传输。应调节接纸轮对接纸辊的压力和接纸轮落下时间,使两侧接纸轮落下时间相同。  原因二,接纸轮内孔或外表面有磨损,使接纸轮转动过程中对纸张的压力发生明显变化,造成纸张歪斜。应更换接纸轮。  (3)纸张在输纸框架下方出现歪斜  原因一,压纸轮或毛刷轮位置不合理,致使纸张失控,或两侧压纸轮、毛刷轮对纸张的压力不一致,造成两侧纸张传输速度不一致。应重新调节压纸轮和毛刷轮。  原因二,几条输纸布带松紧不一致或输纸布带不符合要求,使纸张两侧的移动速度不一致,造成纸张歪斜。应重新调节输纸布带松紧程度,必要时更换。  (4)纸张在前输纸板出现歪斜  原因一,前输纸板处有阻碍纸张传输的因素。调节平纸钢片时,必须确保纸张能够在没有明显阻力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当平纸钢下面的薄钢片缺失或磨损严重时,必须及时添加或更换。如果前输纸板上沾有水滴,同样会阻碍纸张传输,造成纸张歪斜。对于刚维修过的机器,如果维修人员没有精心处理维修过程产生的毛刺或前输纸板高度与后输纸板间存在较明显差距,也会阻碍纸张传输。此外,前规压舌(或个别前规)与前输纸板的间隙过小,将阻碍纸张传输。可按照上面的叙述,查出产生纸张传输阻力的因素,并进行排除。  原因二,纸尾处压纸轮、压纸毛刷轮位置或压力不当,造成纸张失控。应重新调节这些压纸轮或压纸毛刷轮。  原因三,飞达两侧与主机的距离不一致,这样,即便纸张在其他环节传输准确,仍会出现纸张歪斜现象。可以前后输纸板的对接缝隙为基准,调解飞达的高低位置,确保两侧的对接缝隙一致。 7.飞达下纸时频繁出现双张  原因1,压纸脚压纸尺寸太小,纸张从压纸脚下松脱。  解决方法:移动飞达头,使压纸脚伸入纸堆8~12mm。  原因2,分纸吹风过大,将纸张吹走。  解决方法:调整分纸吹风大小。印刷薄纸时,以能够吹松纸堆上层6~10张为准。  原因3,纸堆过高,挡纸牙低于吹起的纸张,压纸脚抬起时,下面的纸张越过挡纸牙形成双张。  解决方法:调低飞达头,使纸堆低于挡纸牙5~8mm。&  原因4,分纸弹簧钢片、分纸毛刷不合适或对其调节不当。当分纸弹簧钢片、分纸毛刷磨损严重或调节不当时,无法起到应有的分纸作用,由此形成双张。  解决方法:更换或调节分纸弹簧钢片及分纸毛刷。  原因5,纸张粘连。刚印刷的印品,由于油墨没有完全干燥,易造成粘连现象而形成双张。特别是气候较干燥时,若没有静电消除器等设备,纸张之间易产生静电而粘连,形成双张。  解决方法:待油墨完全干燥后再“打反”印刷;车间内安装加湿设备,确保车间内湿度正常。  8.纸张到达前规处时,飞达即停止工作  如图1所示,在感应片边缘通过接近开关时,至少有1只光电眼的ANK检测头没有检测到纸张(印刷时,滚筒每转一周,电眼箱上的指示灯亮一次)。图1 光电眼ANK检测头  原因1,纸张到达前规时间晚,感应片边缘通过接近开关槽时,纸张还没有到达前规。  解决方法:重新调节纸张到达前规的时间。  原因2,纸张到达前规时出现歪斜,即总是有一只光电眼的ANK检测头无法检测到纸张。  解决方法:排除下纸歪斜的故障。方法同“问题6”。  原因3,光电眼调节方法不正确,至少有1只光电眼的检测头距前规定位线太近或已超过前规定位线。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光电眼位置。  原因4,光电眼损坏,总发出纸张晚到的错误信号。  解决方法:更换光电眼。  原因5,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接近开关感应片位置,使光电眼ANK检测头在不恰当的位置检测纸张到位情况,发出纸张不到位的错误信号。  解决方法:调节感应片位置。  9.如何调解光电眼  如图1所示,拧动调节螺丝,调整光电检测头的位置。螺丝每转动90°相当于距离变化0.2mm。螺丝向右转可减小纸张前边缘到光电检测头的距离,向左转可以增加距离。但应注意,对于新型机器,调节方向正好相反。  将传动面和操作面的前规高度和前后位置都调到0位,开飞达,在无纸情况下前点动机器,直到递纸牙垫转到与压纸弹簧片轴同样高度上,电眼箱控制灯亮。  裁一张20cm的纸条,在前规处放好。  图1所示,向左调节光电眼调节螺丝(每个卡槽相距90°)直到控制箱上的调整指示灯熄灭。而后向右旋转螺丝,记下早到位显示灯亮起时转动档一半向左转动调节螺丝。按同样的办法调整另一个光电眼。  为了检查此调整,在每一个光电眼上放半张纸,在输纸板的纸尾处记下一个标记,小心而缓慢地向后移动每半张纸,直到BAE的控制指示灯刚好熄灭,此时测量纸尾与刚才所记标记的距离。这个距离应为1-1.5mm。如果不是这个距离,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10.如何调整接近开关的感应片   如图1所示,感应片应处于接近开关槽中央位置,并且与接近开关底部保持2mm的距离。  安装刻度盘,定好“0”位,将机器转动到344.30°位置(纸张定位控制及早到位控制检测点,感应片在边缘位置)。而后调整感应片,使边缘处于接近开关槽位置,使BAE的应答显示灯刚好亮或熄灭。当感应片的空缺部位通过接近开关槽时,BAE上的控制指示灯一直亮。 11.如何调节纸张到达前规的时间  调节依据:前规刚开始下落时,纸张应到达前规压舌的舌尖部位,如图2所示。图2 调节纸张到达前规的时间  调节方法:使用100g/m2的纸张进行检查,将刻度尺的“0”位与白色标记对齐。开机,开飞达,传输4-5张纸后将机器停下,将前规处的1张纸取出(因为第一张纸到达前规处时会有一些延时)。正点机器,到前规刚好开始下落的位置,此时纸张应恰好在前规压舌的舌尖下方。  一人抽出飞达手轮,握住手轮,另一人松开飞达连接链轮上的螺钉,正向或反向转动手轮,将纸张移动到上面所说位置。如果链轮上的长口调节余地不够,可将螺钉取下,调换到另一对螺丝孔内。调整完毕后,应重新验证,看时间是否准确。  12.纸张到达前规时,飞达立刻停止运转,重新开动时,递纸牙叼住纸张移动很小一段距离后,主机停  原因分析:当感应片的边缘2经过接近开关槽时,至少一个光电检测头ANK没有检测到纸张,致使飞达停止(见图1)。重新开动飞达后,递纸牙叼住纸后机器停,是因为光电眼中的FUK检测头检测到了纸张。正常情况下,这个检测头不会在这个位置工作。因此判断,感应片的安装位置不正确。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感应片位置。  13.印刷时,拉规球抬起时间稍晚,好像与递纸牙抢纸,将拉规固定螺丝松开,向后搬动拉规座,重新固定,拉规则不拉纸  原因分析:拉规座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过大,根据杠杆原理,这个间隙被放大后作用在拉规摆臂上,使摆臂抬起时间发生较大变化。  解决方法:更换拉规座。  14.侧拉规拉纸总是不到位  原因1,拉规盖板相对于拉规条的间隙太小,致使拉规拉纸时阻力太大。拉规盖板与磁铁板的间隙应为0.1mm。  调节方法:点动机器,使拉规球下落到最低位置(约352°,此时拉规球与拉规条接触)。如图3所示,将一条宽度不超过8mm的128g/m2铜版纸塞于拉规定位板D与拉规球C之间。调节偏心轴,使纸条用较小的力能抽出为止。图3 侧拉规拉纸调整  原因2,拉规条低于磁铁板。印刷厚纸张时,如果磁铁板距离拉规侧定位板太近,拉规球与拉规条对纸张无法产生足够的拉力。  解决方法:临时解决方法为,可将磁铁板与拉规球移开一段距离,或将拉规条下面垫一定厚度的纸条。但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维修使拉规条恢复标准高度(与磁铁板平齐或高于磁铁板0.05mm)。  原因3,前规压舌太低,对纸张产生压力,拉规无法将纸张拉到位。  解决方法:按照要求调解前规压舌高低。  原因4,由于锈蚀或进入胶性物质,拉规球转动不灵活,无法形成足够的拉力。  解决方法:清洗或更换拉规球。  原因5,拉规座、控制摆臂、拉规摆臂驱动臂、压轮、拉规平键、拉规摆臂轴及滚针轴承磨损。  解决方法是,更换相关磨损零件。对拉规摆臂驱动臂进行补焊修复。  原因6,印刷厚纸时,采用了力量小的弹簧,使拉规球对纸张的压力太小,无法对纸张产生足够的拉力。  解决方法:更换弹簧。  原因7,飞达输纸板上,毛刷轮对纸张压力太大,拉规无法拉动纸张。  解决方法:重新调节毛刷轮对纸张的压力。  原因8,飞达输纸板上的平纸弹簧片调解不当,对纸张形成一定压力,使拉规无法拉动纸张。  解决方法:调节平纸弹簧片。如果平纸弹簧片不符合规范,应更换。 15.飞达头上的气阀需要保养吗?如何保养?  飞达头长时间使用,气阀芯的沟槽、气阀壳的吸气孔位置会存留一些纸粉,当纸粉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带来的后果是:吸嘴吸力下降;飞达头转动阻力增大,严重时,纸粉填满气阀芯沟槽,将阀芯挤死,损坏飞达头传动万向节。因此应定期保养飞达头的气阀芯和阀壳。  保养方法:扳开气阀壳侧面的弹簧片,即可将阀壳抽出一定距离,清理阀芯沟槽中的纸粉;如果纸粉较多,可以卸下阀壳上的气管,将阀壳完全取出,彻底清理气阀芯沟槽部位和气阀壳吸气孔位置的纸粉。  16.为什么飞达手轮轴及中间齿轮出现严重磨损?开动飞达前,应将手轮推入,否则,手轮将随飞达一同转动,造成手轮轴及中间齿轮的非正常磨损。  17.飞达与主机连接的链条太松对印刷有何影响?如何张紧链条?  飞达与主机连接的链条较松时,会发出链条与链条罩壳碰撞的声音,并且飞达下纸时间不稳定。张紧链条的方法是:松开图1中的3个固定螺丝,拉动链轮,增大链轮与主机之间的距离,而后重新拧紧固定螺丝。图1 飞达与主机连接链条的张紧  18.手动气阀损坏的原因是什么?  手动气阀的开启时间由飞达传动面的凸轮控制,在凸轮没有转动到相应位置时,若用力强行扳动,会造成气阀的损坏。见图2。图2 气阀与控制凸轮  19.正常印刷的机器,停机后重新走纸,发现纸张到位时间有很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原因1,由于冲击作用,飞达与主机连接的离合器表面存在毛刺。  原因2,由于接触磨损,啮合面平整度不够。  这些因素会造成离合器的吸合位置发生变化。  20.布带频繁跑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布带不规范或黏结不合理。  原因2,布带张紧轮损坏。  原因3,飞达前布带滚轴及轴承磨损。  21.抬起输纸框架,输纸板吸不住纸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输纸板上的吸气孔堵塞、气管堵塞或破损。 规矩问题  22.如何调节前规压舌的高低?  根据纸张的厚度调节前规压舌的高度,一般而言,印刷薄纸(定量157g/m2以下)时,可将高度调节刻度值定在0.2(相当于前规压舌对输纸板有0.3mm的距离);如果纸张不很平整,可适当加大数值。随着印刷纸张厚度的增加,调节数据应相应增加。对于较厚的卡纸或纸板,可将数值调节到1.0的位置(最高位)。根据印品要求的叼口大小,可对前规的前后位置进行微调:前规可向前或向后调节1mm,将纸张的叼口空白部分控制在10-12mm。这个尺寸可以单边调节,以满足印刷时校正印版的需要。  如图3所示,松开紧固螺丝,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要将下面的紧固螺丝锁紧。图3&气阀与控制凸轮  前规调节与校正:  调节前规高度前,必须先保证两点,即前输纸板保持较高平整度;递纸牙垫按照薄纸参数做标准调整,与输纸板的距离为0.15-0.20mm。然后再开始调整。  ①点动机器,使前规压舌降落到最低位置,此时机器的角度值为269°(肉眼看即可)。  ②前规高度调节手柄刻度值调至“0”位,此时,所有的前规压舌与输纸板的间隙应为0.1mm(见图4)。此间隙可以采用0.2mm厚的塞规检查,也可以用2张128g/m2的铜版纸检查,单凭经验和手感。如果间隙值不符合要求,则要按下面方法进行调节:  点动机器,使前规摆距离前输纸板至最大位置,松开螺丝4(见图4)后再稍微带紧,以用外力刚好可改变位置为准,再次点动机器,使前规到达最低位置。对单个前规向下后向上施加外力,以达到0.1mm的间隙要求,用厚度为0.2mm的塞规检查间隙大小。再次点动机器,使前规摆距离前输纸板至最大位置,将螺丝4锁紧。如果个别前规没有调节余地,要另外将螺丝5松开,再进行调节。图4 前规高度调节  如果一次调不到理想位置,必须重新检查输纸板校正情况。23.如何调节叼纸牙叼纸尺寸大小?  点动机器,使前规压舌降至最低位。转动机器两侧前规的前后位置调节手柄至“0”位。此时,前规所有定位面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并要保证前规调好后,第一色压印滚筒叼纸牙排两侧叼口大小相等。 检查纸张叼口大小,正常情况下,此数值应为6mm。见图5。如果不是这个数值,则要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调节。图5 调节纸张叼口大小  点动机器,使前规摆动至定位位置,松开图中拉杆上的螺母,拧动拉杆。缩短拉杆,以增加叼口大小;伸长拉杆,可减小叼口大小。而后调节靠山螺丝,使前规控制凸轮与凸轮滚球之间的间隙为0.02mm。  重新检查纸张叼口尺寸,必要时重新调节。  24.拉规条总擦伤印品背面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印品未完全干燥。  解决方法:待印品完全干燥后再印刷。  原因2,油墨的附着力不强。  解决方法:若印刷比较敏感的图像,应采用附着力强的油墨。若印品是印刷完一面的半成品,可以在拉规条上粘贴透明胶带或改用平拉规条。  原因3,采用的拉规条不规范。  解决方法:更换拉规条。见图6。图6 更换拉规条  25.前规机构有4根拉簧,若有拉簧折断,对印刷精度有影响吗?  前规机构中有一个或两个拉簧损坏后,前规定位板复位稳定性会降低,在印刷厚纸时会出现套印不准故障。当两个以上的拉簧折断后,前规将不能准确复位,影响套印精度。  26.纸堆上的木楔易滑入机器中,损伤零部件,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在拉规部位添加一个挡板。这样,在抬起输纸框架时,挡板可以把木楔挡住,使其不进入机器中。见图7。图7 在拉规部位添加挡板26.如何调节前规处的自锁机构?  (1)调节顶杆与摆杆的间隙  电磁铁S3释放时,顶块与凸轮摆杆端部的间隙应为1mm。松开挡块上的螺丝,调整位置即可改变顶块与凸轮摆杆端部的间隙。  (2)调节电磁铁释放时压纸弹簧片与前输纸板间距离  松开压纸弹簧片的紧固螺丝,即可调节压纸弹簧片与前输纸板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应为9mm。见图1、图2。图1 自锁机构的调节图2 压纸弹簧片  (3)检查压纸弹簧片的动作  手动按下压纸弹簧片,此时,电磁铁还要动作2-3mm的距离才能彻底吸合。必要时可调整电磁铁的位置。  (4)检查自锁机构的功能  输纸板上放置一张厚卡纸,电磁铁吸合时,检查压纸弹簧片是否压住纸张,递纸牙开牙大小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将纸张咬住。  递纸牙问题  27.递纸牙叼纸时,输纸台上纸张后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递纸牙排上某个(或几个)叼牙的闭牙时间太早,牙片外表面碰到纸张的前边缘,使纸张向后退,其结果必将影响输纸精度。  原因2:递纸牙牙垫与前输纸板的间隙太大,以致牙片的胶层碰到纸张。  28.递纸牙靠山轴不能转动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原因:水分进入,造成靠山轴及轴承锈蚀。  影响:造成递纸牙排靠山摆臂磨损,递纸牙在取纸瞬间出现轻微抖动。机速较高时,还会影响印品前后方向套印的准确性。  29.递纸牙靠山轴磨损,与轴承存在配合间隙,对印刷有什么影响?  当递纸牙靠山轴与轴承配合间隙较大时,递纸牙排在取纸瞬间会出现轻微抖动,机速较高时,影响印品前后方向套印的准确性。  30.递纸牙开牙球有晃动间隙,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  递纸牙开牙球如果存在晃动间隙,将造成开闭牙时间不稳定,造成印品前后方向的套印故障。31.递纸牙排驱动球磨损,对印刷有何影响?对机器有何影响?  当递纸牙排驱动球的外表面磨损或出现晃动间隙后,递纸牙排在取纸瞬间会出现轻微抖动,在机速较高时,影响印品前后方向套印精度;当磨损较为严重时,递纸牙排靠山摆臂与靠山轴接触会出现撞击,产生噪声并造成递纸牙排靠山摆臂的加速磨损。  32.递纸牙片胶层磨光,如不及时更换,有何影响?  会加速递纸牙垫喷砂层磨损。喷砂层脱落后,递纸牙垫的定位面过于平滑,影响印品的套印精度,并引起印品的“甩角”故障。  33.递纸牙座的铜套与牙轴配合间隙较大,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  递纸牙座的铜套与牙轴配合间隙较大,会引起递纸牙闭牙时间不稳定,影响印品套印精度并易发生印品“甩角”故障。  34.如何调节递纸牙闭牙时间?  转动机器至11 30位置,在每个递纸牙座位置,递纸牙排上都带有小孔,从这些小孔伸入工具(3mm内六角扳手,老式机器使用梅花螺丝刀)可对闭牙时间进行调节。  将递纸牙垫调整到薄纸位置(用2mm塞规调节牙垫与定位块之间的间隙)。  将机器转动至11°30’的位置(比牙垫与输纸板成90°的位置提前30’)。此时递纸牙片正好处于叼纸位置。  在每个递纸牙片与递纸牙垫间插入宽约30mm、80g/m2的纸条,检查每个纸条的松紧程度,凭手感检查每个递纸牙的叼纸力.应保证每个叼牙对纸张的叼纸力处于似咬非咬的状态。  注意:有时递纸牙轴的两个靠山弹簧弹力不及15个叼牙弹力总和,因此应小心检查每个牙的叼纸力。只有在全部叼牙的叼纸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将牙片下面的纸条抽出。否则,某些叼牙的叼纸时间将不准确。  35.如何调节递纸牙开牙时间?  递纸牙与压印滚筒交接时,递纸牙开牙时间为204°54’。  将机器转动到此位置,松开两端凸轮的固定螺丝,再略微拧紧,将两端凸轮靠压递纸牙开牙球,直到递纸牙片处于刚刚开牙位置(似咬非咬状态,在两侧用80g/m2纸条测试),用手转动开牙球,检查两端凸轮对递纸牙开牙球的压力是否相等。见图3。  重新转动机器,检查两端开牙凸轮与开牙球的接触时间是否一致。  反复测试、调整,至达到理想的状态。  36.开机时,递纸滚筒发出声响,甚至听到明显的撞击声,什么原因?  原因1:调节不当。  进行设备维修时,为排除设备套印故障,维修人员非正常调节了上递纸牙开牙凸轮以减少递纸牙与第一色压印滚筒的交接时间,致使递纸牙开牙球与上开牙凸轮的接触点位于凸轮的端部,由此产生噪声。  原因2:递纸牙轴定位不当。  在更换递纸牙轴时,必须保证开牙球、靠山块与牙齿间的准确定位关系。如果定位不准确,正常调节递纸牙开牙时间时,递纸开牙球与开牙凸轮及闭牙凸轮的接触点均处于凸轮的端部,从而发出撞击声。  定位严重不准的情况下,递纸牙开牙球还会与第一色压印滚筒牙排端部开牙摆臂上的螺丝碰撞,造成套印问题。  原因3:递纸牙排驱动球磨损,致使递纸牙排上靠山摆臂与靠山轴的接触点位于靠山摆臂端部,产生噪声。  滚筒问题  37.安装压印滚筒有何技术要求?  (1)拆卸时,对牙排下方的铜垫片做详细标记,以便在安装时按照原位置安装。  (2)注意螺丝的拧紧顺序,以保证牙排的侧面和底面能够与安装面完全靠实,尤其是侧面,不能存在间隙。必要时施加外力使侧面靠实,否则牙排框架会产生变形,致使牙轴非正常磨损。  (3)安装牙垫前,检查滚筒牙排高低位置的准确性,用专用工具检测,使牙垫最高点与滚筒表面的高度误差在0.02mm以内。如果误差超过这个数值,应根据测量数值添加或减少牙排下方铜垫片的厚度。  (4)再安装牙垫时,应确保牙垫的底面与牙排上的安装基准面完全靠实,为此应在牙垫固定螺丝彻底拧紧前将牙垫敲实。  (5)当牙排上的牙垫定位面出现明显损伤时,应及时修复或在牙垫下垫塞片以弥补高度误差。  (6)安装牙片时,应保证牙片牙尖与滚筒边口保持1mm距离。牙片与牙垫之间塞入塞片检查时,两侧的叼紧力不能存在明显偏差。  (7)所有相互接触表面,包括牙排对滚筒的定位面,牙垫与牙排上牙垫的定位底面、牙座与牙片的接触面,必须涂抹机油,防止锈蚀。  38.印品上存在油点,发现是压印滚筒传动面轴套里甩出来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原因:环境中的各种灰尘使传动面轴套上的回油孔发生堵塞。  解决方法:拆开传动面压印滚筒轴套,清洗轴套,疏通回油孔。 39.为什么带有翻转印刷装置的机器,即便是单面印刷,带翻转机构的两个机组之间也会出现套印问题?  (1)翻转滚筒牙排某一侧(或两侧)驱动球磨损,致使开、闭牙时间不稳定。  (2)翻转滚筒上的扇形齿轮与牙排上的齿轮间隙太大,叼纸牙闭牙时出现抖动。  (3)翻转滚筒牙排上齿轮的定位有问题,与存储滚筒牙排交接时,在交接点上,牙排上的垫片与存储滚筒表面存在明显高度偏差。  (4)翻转滚筒牙排的开、闭牙时间调节不准确。  (5)翻转滚筒牙排的高低位置不准确。  40.牙轴磨损,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如何修复?  牙轴磨损会导致牙排或某个牙齿的开闭牙时间不稳定,造成套印故障或印品变色问题。  修复方法:对于轴承部位,采用喷涂金属陶瓷、冷焊方法修复;对于牙座部位,采用电刷镀或喷涂方法修复。  41.橡皮布张紧后又很快松弛,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橡皮滚筒上张紧橡皮布的蜗杆或蜗轮磨损,不能自锁。  解决方法:更换蜗杆,必要时更换蜗轮。  42.滚筒上出现死牙的原因是什么?对印刷有何影响?日常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原因分析  由于加油不及时、水槽漏水或设备清洁问题,造成牙排上某些牙齿活动不灵活或不能活动,牙座弹簧失灵,形成所谓的死牙。  (2)危害  ①不能产生足够的拉力,造成套印不准和局部“重影”、“剥皮”现象。叼纸牙叼纸时,靠牙座后面的弹簧产生叼纸力。如果出现死牙,叼纸牙不能活动,叼纸时将处于相对开启状态,不能产生足够的拉力来克服纸张对橡皮滚筒的剥离拉力,印品的局部会产生重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海德堡印刷机压印滚筒牙排上只有14个叼纸牙,印刷正度以下纸张时,实际叼纸牙最多只有10个。当出现一个或多个死牙时,牙排的叼纸力将严重不足,影响套印精度。  ②滚筒牙排间不能进行准确的纸张交接。出现死牙后,由于死牙一般处于开启状态,纸张在滚筒牙排间不能实现准确的交接,影响印品套印精度。  ③死牙部位易产生锈蚀。死牙部位的加油孔或牙座铜套的油槽处于堵塞状态,无法加油。一段时间后,牙轴上的这个部位易产生锈蚀,且越来越严重,给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3)解决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可采用敲击的方法解决“死牙”问题。如果机器只是“死牙”较多,可以拆下“死牙”牙片,在废牙片上焊接长杆,再安装在牙座上(可以多制作几个),来回活动牙座,同时加机油,直到牙座能自由弹起为止。  进行设备大修和全面保养时,建议维修人员将牙排全部解体,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死牙”问题,同时可对牙排其他零件做彻底检修,使牙排长时间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3.拆开滚筒牙排后,发现与牙轴配合的轴承锈蚀,牙轴的间隙并不是很大,应该更换轴承吗?  这样的轴承应该更换。轴承上的铁锈很难完全清洗干净,安装后,牙轴部位容易受到感染而生锈。牙轴锈蚀后,表面强度下降,进而出现磨损,此时牙轴的修复工作就比较烦琐了。  44.印刷过程中,小传纸滚筒的铝板发出撞击声,什么原因?如何排除?  原因分析:铝板两端的螺丝未拧紧、滚筒表面的包衬缺失或包衬不符合要求,使铝板之间产生撞击,进而造成铝板两端凸缘磨损,与两端滑道的配合间隙加大,加重了铝板撞击力度,由此产生撞击声。严重时,两端滑槽中限位空心销还会出现磨损或折断,响声加剧。此时,铝板有掉出的可能(无包衬时),易造成设备事故。  排除方法1,通过补焊修复铝板两端的凸缘。  排除方法2,拆卸铝板两侧的固定螺丝,在铝板与两端轨道座之间垫上剪切好的2层橡皮布,外加一层尼龙网扣(安装超级蓝布用),再拧紧固定螺丝。  45.印刷时,某个印刷机组发出声响,机器每转动一周,响声出现一次,当减小印刷压力时响声减弱并逐渐消失。什么原因引起?如何排除?  原因分析:橡皮滚筒或压印滚筒两端轴承磨损,在机器转到橡皮滚筒表面与压印滚筒表面及滚筒空当相对位置时,橡皮滚筒或压印滚筒产生“离让”动作,由此发出响声。印刷压力小,滚筒“离让”幅度小,声音则弱;没有印刷压力时,滚筒无“离让”动作,声音消失。  排除方法:用百分表测量滚筒“离让”值,确定磨损轴承的部位并更换。46.印品前后方向的印迹长度与胶片不符,什么原因?&  在忽略纸张变形的情况下,印版滚筒直径(加印版和包衬厚度)与压印滚筒直径(加纸张厚度)相等时,印版上的印迹尺寸与纸张上的印迹尺寸相等。对于海德堡印刷机,一般情况下,印版滚筒包衬后的直径是固定的(有时使用厚度为0.30mm或0.35mm的炮底胶片),这样,在印刷纸张厚度变化时,印品前后方向的印迹尺寸将发生变化,当压印滚筒直径(加纸张厚度)与印版滚筒直径(加印版和包衬)不同时,印品上的印迹会与印版上的印迹长度出现偏差。  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是依靠齿轮传动,因此,在印刷区域,两个滚筒的转动角度始终相等,假如Ri>Rp(Ri:加纸张后压印滚筒半径;Rp:印版滚筒半径),则纸张上的印迹长度大于印版上的印迹长度;如果Ri  因此,在改变纸张厚度时,不能刻意要求印品上的印迹与印版上(胶片上)的印迹完全重合。  47.不同印刷色组,印品前后方向的印迹长度不一,套印不准,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1)印版滚筒直径有差别  在理想情况下,多色胶印机每个机组的印版滚筒包衬后的直径都是相等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个机组印版滚筒使用的包衬材料及印版在厚度上均存在误差,因此会造成印品前后方向套印误差。如果采用不规范的印版包衬,会更加大套印误差。  在印刷过程中,各个印刷滚筒的转动角度是相等的,印版滚筒直径越小,图文部分占据的滚筒角度越大,因此,当印版滚筒直径较小时,印品上的印迹越长;反之,印品上的印迹越短。只有改变印版滚筒的包衬,使包衬厚度标准化,才能使印品套印准确。  (2)压印滚筒直径存在差别  压印滚筒修复后,如果直径存在误差,则各个机组的印迹长度肯定有误差,滚筒直径越小,印迹长度越短,反之,印迹越长。  对于包有钢皮的压印滚筒(翻转印刷机或带打码功能的最后一个机组),钢皮的标准厚度应是0.3mm,如果钢皮的厚度存在误差或厚度不均匀,则该机组的印迹长度与其他机组存在差别。钢皮越厚,印迹越长,反之,印迹越短。  (3)印刷压力的差异  当机器印刷压力刻度值不准确时,各个机组的实际印刷压力就存在差别,因此将造成印迹长度的差别。  (4)牙片与牙垫松脱或变形  由于牙片与牙垫的质量问题、交接时间的调节问题,纸张的前边口向后松脱或变形,造成印迹变长,同时还将伴随有“重影”现象。  48.拆卸印版滚筒操作面电位器后,如何重新校对?  (1)取下电位器。  (2)用19mm扳手拧动推力齿轮,使其恰好处于齿轮旁边定位框架中央位置。拧动电位器,在CPC控制台上查看数字,直到数字为“0”。如图1所示。  (3)检查拉版范围是否为-1.96-+1.96(有时可以达到-2.00-+2.00)。图1 电位器校对示意图第二波待续》》》》》》》》》》转自:科印网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钻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