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表接线错误会影响功率因数表吗?

电度表接线有哪些错误的接法,他们会造成什么后果?
熊猫大神降临nk
3零为电源 2 火 4 零为负荷
1火 (3零接在2负荷火上)短路 1零3零接负荷 2火4火接电源 可造成零线接地线 电表不走1负荷火3电源火 零线正常造成电表回转在没了 看不懂可以QQ问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内容介绍/智能电能表现场检测方法及错误接线分析
《智能电能表现场检测方法及错误接线分析》以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为依据,以智能电能表及互感器联合接线检测分析为主,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结果,结合智能电能表屏幕所显示的功能,重点介绍智能电能表及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断相和断相时的错误接线实例分析。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57:53
贡献光荣榜智能功率、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方法-上海顶邦公司
新闻动态 >
> 智能功率、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方法
智能功率、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方法
  仪表由单片机、高精度.A/D转换芯片和LED数字显示电路构成。
&&& ②主要功能:
&&& A、测量功率时,输入电压、电流的范围为:5V~450V,200mA~5A。为保证测量准确,仪表内部分八个量程段,测量时能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切换量程。
&&& B、能测量功率因数(COSO值),并能自动判别负载性质(L或C)。
&&& C、可测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范围为1.00~99.00t{z。
&&& ③使用方法:
&&& (1)接线:电压输入端与被测对象并联,电流输入端与被测对象串联。
&&& (2)开启电源后,显示器各位将依次显示&P&,表明仪表已处于正常状态,亦即初始状态。
&&& (3)&功能&键用来选择测试项目。连续按动此键,会依次显示以下项目:
&&& U:电压;&&& I:电流;&&& P:功率;&&& COS:功率因数及负载性质;
&&& FUC:频率;&&& SAUE:数据保存;DISP:数据查询。
&&& 使用时,根据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需要用&功能&键选定一项。对于前五项,选定项目后,按&确认&键,只要输入端接有相应的信号,即显示相应的测量值。测量单位为:电压V,电流A,功率W,频率Hz。
&&& (4)数据保存。此功能只能保存COS和P二项的数据。操作方法如下:
&&& 用&功能&&和&&确认&键先后测量P或COS二项数据,待测得的数据稳定后,再按&功能,,键,选定SAUE,按&确认&键。这时会显示保存数据的序号(共可保存16组数据,序号为0~9,A~F),并保存该组数据。如要查询该组数据,按&功能&键,选定DISP,按rr确认&键,即找到该组存储的数据。先显示功率因数值,再按一下&确认&键显示功率值。
&&& 注意:P和COS二项的数据是作为一组同时保存的。也可各自单独保存,但这时是作为二组数据保存的。在查询时,每组数据中没测的那项数据为乱码。&要让微机采集和保存负载的U、I数据并显示其波型和相位差别,必须至少保存一组P、COS数据。
(四)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变阻器的接线与保护
&&& 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中用到的三相变阻器分为90欧和900欧两种。每相有两只电阻。每只电阻可调范围为0~900欧(或O~90欧),允许电流为0.4A(或1.3A)。两只电阻作为可变电阻使用时可
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接法。接法介绍以下图为例:
&&& 串联:A3接线柱不用,A1与A2两接线柱之间电阻的可调范围为0~2&90欧。并联:将A1和.A2短接,A1和A3之间两接线柱之间电阻的可调范围为0~45欧。
&&& 由于实验的需要,变阻器除了做可变电阻使用外,还可采用电位器接法做分压器用。例如他励直流发电机励磁电压调节就是采用电位器接法。做分压器时可以单只使用,也可以并联使用。分压器接法为:& 固定电压接在A2和X2之间,而可变电压可以从A3和A2(或A3和A4.)端引出。无功补偿控制器与功率因数表如何接线
查看: 668|
摘要: 要想正确的显示出功率因数,就必须正确接线,三相电中必须要取其中一相的电流,另外两相的电压。如图所示,让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功率因数表同时指示正确的功率因数,那么他们之间的电流线需要串联起来,电压信号需要并 ...
要想正确的显示出功率因数,就必须正确接线,三相电中必须要取其中一相的电流,另外两相的电压。如图所示,让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功率因数表同时指示正确的功率因数,那么他们之间的电流线需要串联起来,电压信号需要并联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