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哈工程大学2016大一新生人数陕西哪个学校人最多?能源动力工程专业?

当前位置:>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具备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舰船动力与动力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实践、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设有内燃机、燃气轮机、热能工程三个培养方向。该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
&&&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船舶、航空、航天、能源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业、大专院校、核电站、发电厂等企事业单位和海军有关部门。
  中国教育在线为高考生总结归纳了高考理工类热门专业前二十名,下面对二十个理工类专业做了详细介绍...
  女生们注意了,以下介绍的这些专业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专业,但有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专业...
重要信息提醒
在北京地区招生的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ABCFGHJLNQSTXYZ
本地区高校排行榜#院系纵览#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_哈尔滨工程大学-爱微帮
&& &&& 【院系纵览】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亮点& & & &●学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53年);& & & &●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 & & &●是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 &●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轮机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 &●创办本硕博贯通式船舶动力精英人才培养班。学院简介& & &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College of Power and EnergyEngineering、简称动力学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的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发展而成,其前身是哈军工建校初期的海军工程系352教研室,是学校历史最悠久和“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已成为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师资力量& & &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6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80人。7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9%。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员占教师总数的41%,拥有长江学者1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柔性引进国外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一人获得“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由国内一流船舶动力领域专家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青年教师组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国内高校中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支研究力量,在国家海军装备建设、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本科生毕业731人,232人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就业,研究生毕业386人,243人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就业,就业质量保持全校第一名。学科特色& & &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动力工程三个硕士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两个博士点。轮机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通过IMarEST-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认证,标志着轮机工程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培养获得了国际认可,毕业生均可获得国际通用的轮机工程特许工程师资格。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防重点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五大学科之一。  近三年,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6项,省部级课题40余项,年科研经费一亿元以上。共获得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SCI收录192篇,EI收录486篇。2015年科研经费合同额突破1.7亿,科研到款额达到1.37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67万元。同时,先进舰船动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技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海军新型中高速柴油机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批复,学院在海军和行业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国家两机重大专项(燃气轮机)、船用低速机重大创新工程等一批重大专项即将启动(我校均为重点论证和参加单位),也将为学院的科研发展带来光明的前景。另外,11项发明专利实现转让,转让金额近1600万元;依托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成立的哈船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省政府5000万元资金支持,全年新签合同额达到3亿元。  学院近几年来还获得各种建设经费约3亿元,先后获批了“船舶动力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黑龙江省“船舶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船舶动力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5年)。已经建成的3.5万平方米的动力楼群,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条件。专业设置●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历史悠久、动力门类齐全、船海特色鲜明的专业,设有船舶内燃机、燃气轮机、热能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是我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干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本科专业、国防特色本科专业和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热工、力学、机械科学、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热力系统、热工设备、动力机械的设计及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能够在工业、国防、民用等能源动力领域从事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新能源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并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骨干或中坚力量。  开设的主要课程: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  毕业去向:面对国内千余家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本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船舶、航空、航天、电力领域(传统领域与新能源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业、大专院校、核电站、发电厂等企事业单位和海军有关部门。  主要就业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石油、中海油、中车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海军部队等,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大连、青岛、南京、武汉、广州、厦门、深圳、重庆、成都、西安等政治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沿江大中型重要城市。●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2008年获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资助;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05年和2013年连续通过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IMAREST)的专业认证,标志着轮机工程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培养获得了国际认可,毕业生均可获得国际通用的轮机工程特许工程师资格。本专业目前在网上被国内多家机构排名全国第一。  本专业培养具备轮机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术全面,富于创新,能在国防和国民经济相关部门从事轮机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管理、监造、监修和检验等工作的优秀工程师和管理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辅助机械、轮机自动化、船舶原理、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船舶柴油机等。  毕业去向:面对国内千余家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本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轮机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船级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船舶制造等企事业单位和海军有关部门。  主要就业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石油、中海油、中车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海军部队等,美国ABS、法国BV、挪威DNV-GL、英国LR、日本NK、中国CCS等世界各大知名船级社,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大连、青岛、南京、苏州、广州、厦门、深圳、重庆、成都、西安等政治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沿江大中型重要城市。人才培养& & &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适应新常态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选拔优秀生源进入学院创办的“3+2+X”本硕博及“3+X”本博长学制贯通式船舶动力精英人才培养班,同时学校、学院会在奖学金评定、企业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以此促进动力与能源领域,特别是船舶动力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效益及学位论文水平,缩短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所需的时间,为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克莱菲尔德,美国密西根州立、俄罗斯鲍曼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和深入。学院多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国家资助平台遴选、资助优秀学生出国进修,加大学生学习托福、GRE等资助力度;近三年,共有80余人次获得国家、学校资助出国联合培养、短期学术交流,多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交流项目资助,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地区)知名大学专家学者来访50人次。  多渠道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拥有中船重工第七〇三研究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船重工河南柴油机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哈尔滨红光锅炉厂等多个本科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七〇三研究所、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其中,中船重工第七〇三研究所学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实习、实践,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用人单位通过学生的实习情况,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为招聘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  深化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成长搭建社会支持的平台。目前,共有十余家企业与上市公司在学院设立专项奖助学金,还有来自各界校友的捐赠用于奖励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新实践,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计金额400余万元。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排版: & & & 雷蕾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咨询招生热线: 0传真:   0网址链接: http://zsb./了解更多院系信息,扫描识别二维码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办微信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实时发布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就业,科创,人文,活动等最新消息,分享大学生活,描绘美好人生!期待和您做朋友!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2014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14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 有20所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是专热能与动力工程业大学排名列表:
数学专业大学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以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
数学专业大学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我的更多文章:
( 18:47:56)
( 18:43:50)
( 18:40:49)
( 18:35:49)
( 07:35:31)
( 07:26:43)
( 07:20:52)
( 11:04:22)
( 10:53:41)
阅读(9)┊ (0) ┊ ┊
已投稿到:
发表评论:
馆藏&18004
TA的最新馆藏48小时热门学长学姐进,问一哈,咱学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偏什么方向??_陕西理工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3,899贴子:
学长学姐进,问一哈,咱学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偏什么方向??收藏
制冷?汽车?还是内燃?求解。。
杜杜补习班开学啦
汽车                ——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来凑合热闹。。。
在学校,它就叫汽车专业                ——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来凑合热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大一新生迁户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