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上课睡觉的同学小传好同学三百字人作文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重视医疗质量、安全,重视对患者的服务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尚龙小传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39: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物小传完整版(内部浏览)
查看 (800)
序.................................................................................................................................... 2第一乒乓联通世界............................................................................................................ 4丁萌.......................................................................................................................... 4李意.......................................................................................................................... 6毛雪.......................................................................................................................... 7贾程程...................................................................................................................... 8于卉婷.................................................................................................................... 10项新月.................................................................................................................... 12第二巾帼不让须眉.......................................................................................................... 13孙铭........................................................................................................................ 13张苾荍.................................................................................................................... 16李辰........................................................................................................................ 17薛丹妮.................................................................................................................... 18刘舒........................................................................................................................ 20吕茵........................................................................................................................ 21第三排羽健将................................................................................................................. 22张溯源.................................................................................................................... 22汪澄........................................................................................................................ 23张竑颉.................................................................................................................... 25张意承.................................................................................................................... 26卢阳阳.................................................................................................................... 26李赫为.................................................................................................................... 27隋思聪.................................................................................................................... 28马骁........................................................................................................................ 29第四空竹——中国传统................................................................................................... 30马征........................................................................................................................ 30李瑶曦.................................................................................................................... 33黄达........................................................................................................................ 34东雪........................................................................................................................ 35第五“大师”们的风采................................................................................................... 36乔博........................................................................................................................ 36刘培风.................................................................................................................... 39林肯........................................................................................................................ 40孙骁野.................................................................................................................... 41董煊........................................................................................................................ 43刘超........................................................................................................................ 45修齐........................................................................................................................ 48周博........................................................................................................................ 49林博弘.................................................................................................................... 50高格........................................................................................................................ 51第六“大姐”以及“她们”............................................................................................ 52王萧濛.................................................................................................................... 52谭淇月.................................................................................................................... 54芦薇........................................................................................................................ 55张雨........................................................................................................................ 56李珺........................................................................................................................ 57孔慧........................................................................................................................ 58董洋........................................................................................................................ 59第七“铁三角”及“他们”............................................................................................ 60柯岩........................................................................................................................ 60王誉嵩.................................................................................................................... 63高景一.................................................................................................................... 65杨志修.................................................................................................................... 69王嘉名.................................................................................................................... 70李语然.................................................................................................................... 71李伊宁.................................................................................................................... 72第八“三‘无’”............................................................................................................ 72吴昊........................................................................................................................ 72吴楠........................................................................................................................ 74吴羡........................................................................................................................ 75第九走过........................................................................................................................ 76李晟........................................................................................................................ 76白烁........................................................................................................................ 77黄冲、李潇、周文仪、袁全、沈祉、王泽奇、贾思源.............................................. 78第十压轴........................................................................................................................ 79孙天叶.................................................................................................................... 79吕星媛.................................................................................................................... 80孙书同.................................................................................................................... 82后记............................................................................................................................... 83&&黄先生文章里夸我虽是个理科生,文章写得也不错,这句话把我夸得似乎有点得意忘形了,竟然斗胆给黄先生的书写了一篇序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太恶劣。三年的高中生活现在已经到了倒数的地步了。刚进二中的时候,高中三年以一个整体的概念横在我面前,压在我身上,让人觉得眼前一片黑,喘不过气来。高中的三年会是什么样的呢?当时这真是一个十分激动人心的问题,让我感到心跳加快。我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三年会发生什么事情,然而也害怕一下就知道了所有的事。之后“高中生活”这个飘缈的概念就以一种让人察觉不到的速度在我的面前展开了,当我意识到这速度的时候,我已经快要毕业了。那么,这三年是怎么样的呢?似乎过得很平静。没有遇到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和超能力者,没有谜之转学生,也没有学生突然失踪,像全中国无数的高中生的班级一样,我们白天上课,下午放学,同学回家后一般都写写作业之后上床睡觉。平静但是不平常。听说永恒轮回这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所以一个人只能活一次,完了就完了。这样的话,尽管高中可以上很多次,然而十五岁倒十八岁这段时间只能经历一次,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生命中的这段时光,不管献给谁了,反正总之是已经被献出去了。这样一想就觉得很悲哀,没法重来就意味着没法评判。永远也说不清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因为无法重来一次,看看不这么做是会更好呢,还是更坏些。看来活一次还不如一次不都活。带着一堆永远也解答不了的问题,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之后就死了,只有一次的生命似乎注定在困惑着的悲哀中结束。但是我们可以纪录。我们可以把这只能经历一次的三年时光纪录下来。尽管永远也说不清对错,但是它对我来说毕竟是独一无二的。永远也说不清的事情永远有的说,于是它就有了就有了永恒的价值。所以说,把这一去不复返的三年,这不同寻常的三年纪录下来,永远有意义,有永恒的意义。黄先生就做了这样一件永恒的好事情,他出于对人类必然的悲惨命运的怜悯之心,在人生只能经历一次的高考之前,竟毅然决然地写下了一班人物小传,将我们这三年的高中生活纪录了下来。我觉得黄先生写得极好。然而到底他能不能写得更好,谁也说不清,因为他已经写完了,无法让他重新在没有写过情况下再来一次。读黄先生的文章,似乎每个人物都能浓缩成一个鲜明的场景而留在了记忆中。比如丁萌一边下棋一边嬉皮笑脸地说话的场景,就是读完丁萌那篇后在我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我说,对呀,没错,丁萌就是这个样子的。可见黄先生对人观察仔细,写东西文笔高超。我还发现黄先生特别喜欢写别人笑的时候的样子。每个人观察别人都有个侧重点,黄先生的侧重点恐怕就是对方发笑时候的样子了,看来黄先生心地善良,是个充满阳光的好男孩儿。初识黄丙延是在初二的时候,当时他们班的班主任老让我和他比比谁更胖,之后总是得意地宣布,还是黄丙延的身材好一些,那时候我觉得黄丙延脸白白的,似乎是个文静的孩子,上高中以后这个想法就被彻底颠覆了。黄先生很聪明,个性鲜明而张扬,可惜我不擅长写人,而且这本来就是黄先生给同学们写的小传的合订本,我何必班门弄斧?然而还是想稍微提几句。我觉得黄丙延身上有一种霸气,或者说,痞气,这是多么可爱的气质!黄丙延曾经给班里著名诗人柯岩写过一首诗,抄写如下:柯,柯,柯,扯脖向天歌。情仇风流诗,臭嘴说又说。这首诗,也许就是黄先生可爱的痞气的体现吧。我记得高二的时候,我和他一个坐在教室的最靠后的墙角,一个坐在前门,也就是对角线上的位置,可以说是全班离得最远得两个人了,即使这样,上语文课时仍然能与我四目相对,以口形骂我,我便与他对骂。那一刻,他忘记了时间,他脚下的地再走,他身边的水在流,然而只有口型的对骂永恒,李楠的声音成了背景音乐,真是无比快活。还有就是我俩经常利用上操时间去校门外的包子铺吃包子,之后满嘴葱味儿地回到教室,一边听课,一边回味着包子的美味,可是每次吃包子之旅,似乎都在高老师的眼皮底下发生,以致最后高老师送给我俩一人一个外号,“包子大王”与“包子小王”。这里不妨也写一写黄先生的笑。他的眼睛本来就是细长的,笑的时候更加地眯成了一道缝,并且发出“嘎嘎嘎”的尖锐而响亮的声音。这些,也是他可爱的痞气的一种体现吧。我想我要是女生,一定爱死他啦!可现在我充其量只能怀着无比崇敬的倾慕之情,喊他一声“黄爷”。在这里,我很庄重地把黄先生推荐给班里的女生们,我是多么地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在自由的大地上追逐着黄丙延啊……以上就是我给黄先生的小书写的序了,写得乱七八杂的。但是序的水平低,绝对不影响书的水平高,所以请各位好好欣赏这本大作吧!向米兰·昆德拉致歉乔博&&&初识丁萌,如果按常理来推断,还要算到小学四年级了。不过那时一来相交不甚深,二来太小,记性也不是太好,于是也大概全部忘记了。初中虽然在一个学校,但终究隔了一堵墙,也便有了一层隔膜,俩人的关系也不过是见面点点头而已。直到高中,我们才有了不错的关系。高一班中兴五子棋风,大约是从以前的初三一班带过来的,几位雄霸棋坛的大师第一自然数汪澄汪君了,其后便是丁萌了,于是我学棋时便呼他为“师傅”,他也戏称我为“高徒”。丁萌下棋时给人两个感觉,一是贫,二是快。说到贫,自然我是当仁不让的,常常是自己还未说痛快别人已然烦了,但我五子棋艺却不大好,下棋时总要盘算再三,于是也就贫不起来。丁萌虽不及我话多,但棋艺还是高出一筹,于是下棋时挥霍谈吐,自然也是别人不能比拟的。丁萌好曲,尤其是孙燕姿的流行歌曲,于是与他下棋之时也便是聆听天后歌曲串烧之日,此举颇有迷惑敌人之效,每每临敌,只要丁兄一祭出这样法宝,敌人便不战自溃。丁萌下棋快,据说是和张苾荍练棋时养成的习惯,俩人十几秒就走出一步,而且即便是危险重重也不假思索。于是他每与别人下棋,总是别人枉费心机考虑甚久终于落下一子,而他却不等人手离开棋盘便已下好一子,结果几乎就是别人在思考而他在唱歌。但快棋对慢棋毕竟是有劣势的,丁萌棋艺并非高出别人很多层次,自己一贫一快,一胜一负,倒也常常和几个高手下个平手。丁萌说话特点明显,平时说话常常“阴阳怪气”,可以说得抑扬顿挫,“高低冥迷”,余音绕梁。但一旦到上课当众讲话,不知是有所收敛还是过于紧张,总是声音很小,而且有“吞尾字”的习惯,常常一句话只能听到开头几个字,末尾的字就只能靠猜了。丁萌虽然平时大说大笑,但却为人谨慎。平时上课,除非大家都在说话,否则他不会开口;别人带来游戏机玩,要他也带来,他谨遵校规,不敢越雷池半步。虽说有胆小怕事之嫌疑,但丁萌高中以来鲜被老师点名批评,也足以令人敬佩了。丁萌学习甚好,平时虽不显山露水,但名次一直不错。高三北大提招,二中只有二十个名额,丁萌竟然被选上了。结果就在他的同桌贾程程的桌子上发现一行铅笔字迹:“高老师为什么让我去北大提招呀?”大概是丁萌百思不得其解积郁于内而发之于外的结果吧。其实从上面的事例看出,丁萌的自信确有一些不足。本来提招是靠实力说话的事情,他被选上,说明他学习上确有建树,但他竟不解到拿此事去问贾“大师”,实在可叹。丁萌不自信,但他却可以在,或是说,曾经在两件事上自信不移。一是他对马质涵的不成熟的“爱”,二是他的乒乓球技术。刚上高一的时候,丁萌总有一个词挂在嘴边不离,那便是“AOO”;有一个词总在他交给心欢周先生的周记里出现,也是“AOO”;总有一个词别人拿来和他开玩笑,还是“AOO”。后来我才知道这代表的是马质涵。我本不知道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但据他说是貌若天仙,而且是因为初三和他有同桌的缘分,所以才日久生情的。不过这份感情似乎也被高中三年磨没了。我后来终于有机会和马亲身谋面,却也未觉到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于是也大抵忘记了,这里不详写,也是避免信口开河的意思。丁萌乒乓球厉害,这是人所共知的,因为他经常打。不过,班长李意曾经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所以也便压倒他下去。但他终究可以算业余乒乓球中的好手,至少我是这样感觉,因为曾经和他打了七盘连输七盘。正因为他这个爱好,在高三也刮起了班中一股乒乓球风,乒乓球也俨然成为班里一项保留节目——比起对抗激烈的篮球,比起场地难寻觅而且有“可怖”的修齐的射门的足球,比起难以比肩的羽毛球,班里的乒乓球成为一项少长咸宜,海纳百川的运动——不管会与不会,不管男生女生,都可以参加进来。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负责发起与组织的丁萌功不可没。丁萌颇瘦,一米七几的个,脸上也有些分明的棱角,高中三年唇鼻之间的胡子也浓浓地长出了一撮,是个标准的帅哥。再加上学习又好,体育会乒乓、排球、篮球,更重要的是他处处留情的情圣性格,可以预见,以后将是个大大滴王老五。&&李意高一是体委,高二改当班长了。于是高二刚开学那会儿,体育课上,李意总是叫“体委!借球去!”叫得最响的人,据他自己解释,这是因为高一他也被别人这样叫过,而且似乎感觉很郁闷似的。于是他说,这样对别人吆五喝六,“真是爽呀”。不过这样的快意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大家对借球的这套程序的熟悉,以及冒充体委的人越来越多,体委唯一可以拿来炫耀的优势——借球——就荡然无存了。说来也奇怪,以前的管理球类的校工,大家都叫他“小方”,虽然有点不被人看重,但制度却坚守得很好。后来走马换将,先换了一个女的,但没过多久就不见了,又改了两个年轻人,平常很痞地靠着树站着,像哼哈二将似的守在操场门口,斜睨着来来去去的男男女女。虽然是两个人,而且开头还很坚守原则了一段时间——不是体委就不给借,人在球在——但没过多久,装球的铁框就大敞四开了,借球就像挑菜似的,那两个“管理员”却已然连菜农都不如了——蜷缩在屋子的一角,看着自己之前当成财富的球们被人挑来拣去,神情也萎靡了不少,原来的气焰也早已矮下几截,只能感叹今不如昔,世风不古了。李意当班长,采取的是清平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当班长如此时间,也少见指手画脚,做人做事都很低调,这是从政为官的楷模。我曾经把班里的社会工作和过去清朝的官吏制度做过一个并不贴切的比较,比如,班干部,这里指各种委员,就是六部大臣。如果再分得细一些,比如生活委员,是户部尚书;宣传委员,是礼部尚书;纪律委员,是刑部尚书;组织委员,是吏部尚书;体育委员,虽不贴切,但也算是兵部尚书;学习委员,是翰林院掌院翰林;各科课代表,则是翰林院翰林;组长,则是地方上的总督。而班长,则是领内阁大学士,是“首辅”。作为领班军机大臣,工作就是领导别人工作,这一点就足够了。李意作为班长,工作就是领导大家工作学习,而李意也确实似乎做到了,所以李意虽然表面上清平无为,却其实是政绩巍然。李意乒乓球曾经专业练过——尽管离开球台已经有几年,却仍然是一个好手——丁萌和我打球,想打一个大比分四比零是不难的,李意和丁萌打球——丁萌说——也是想打多少分打多少分,可见李意的技术了。班里乒乓球的发展,有丁萌发起组织之功,有大家捧场之劳,也有李意的功劳在里面。李意常常光顾为本来技术水平不算高的班级活动添上了一抹亮色——成为一班水平最高的活动之一——这样,很多女同学——去打乒乓球之前都要问问李意去不去,如果去——就欣然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和李意练上几板球。其实,这样不仅娱乐而且还能提高自己乒乓球水平的活动,又还有谁不愿意参加呢?&&毛雪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中,坐在我的后面,像对其他女生的了解一样,我对毛雪的了解也是从到前面之后开始的。毛雪白,可能出生的时候就很白,所以才会讳“雪”——这是她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因为不论是谁,平常看起来有多么白,只要站到毛雪旁边,就会立刻“判若云泥”、“原形毕露”。所以,毛雪的黑鬒鬒的头发也就显得格外乌黑,也就更衬托出她面庞之白皙了。不过,我和她相处一年之久,却并未发现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白者清”的说法应验,反倒显得更加黑了。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毛雪每天什么时候到校大家都是知道的,因为只要望一望西边的天空,变亮了,就说明毛雪来了,因为她的皮肤白。笑话虽然夸张,但不失为一种好的比喻。谈起毛雪,想到一件事。高二的时候,曾经讲《红楼梦》人物关系,讲到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堂兄妹,薛宝钗和贾宝玉是表姐弟,但却忘了介绍薛姨妈和王夫人的关系,所以当我介绍到薛家的时候,站在后面的李楠老师突然指出,薛姨妈和王夫人是姐妹关系——这样大家才能理解为什么薛宝钗和贾宝玉是表姐弟。我记得当时我人物关系讲了近一节课,下来之后偶尔瞥见毛雪在诺大一张人物关系表上只标注了一点——双箭头一边指着薛姨妈,一边指着王夫人,上面认真地写了两个字——“姐妹”,当时感觉真是哭笑不得。不过由此可见,毛雪上课听讲,是很认真的。平时上课,我总不大爱看老师,所以常常或冲左或冲右地坐着,虽然“位列前班”,却是“大胆后顾”,所以我对我旁边,甚至后面的人上课听讲的状态,都了如指掌——比如于卉婷她们不是聊天就是写作业,比如柯岩向来是抬着下巴眼睛斜睨着黑板听课,比如高格上课看黑板总是不停地压眼镜等等,我都看得一清二楚。班里每个人,上课都是有“劣迹”的,比如说话,睡觉,做作业,但我却从来没有发现毛雪有什么“劣迹”——她几乎就是一个姿势,握着笔,抬着头,盯着老师或是黑板——比如我突然转过头,于卉婷或是王誉嵩总是机警地转过来看我一眼,但我就坐在毛雪正前方,她竟然能够目不斜视,对我这样大的“物体”的动作毫不在意,潜心灌注,凝神静思,如此定力,也可以和当年的管宁有一拼了,真是佩服毛雪。毛雪乒乓球打得很好,像于卉婷孙铭一样,也是家学渊源。所以平时打球也常常见她挥拍,在女生中的技术也数一数二了。毛雪为人是很有耐心的,比如吴昊但凡给别人提出问题,有时会有点刁钻古怪,或是问得超出回答者的认知范围——毕竟是——在“不耻下问”,所以——比如我——就会草草地回答几句——但是毛雪是总会给吴昊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的——不管吴昊多么“打破沙锅璺到底”,也是不厌其烦的。&&贾程程,柳叶弯眉,二目澄澈,清唇秀靥,玉姿婷婷。内含古朴的美感,外有倾城的姿色。有词《天仙子》:古月陈花风韵老,雪肤灵润新姿俏。宫仙才貌怎相争,言语巧,玉龄妙,秀靥清唇娇一笑。程程擅长跳舞,初中因此进入二中舞蹈队,后来从中退出,打算安心学习。程程虽然一直在普通班学习,但很想进入实验班。中考前他想跟学校签协议进实验一班,但他的班主任老师以她聪慧不及为由未予同意,仅同意签二班,程程一心想进一班,此事终作罢。但老师的言语更加坚定了她进一班的信念。程程高一是在九班上课,但他从孔慧处得知一班因生物竞赛而提前一年讲生物课后,自己申请放学后到一班听生物课,也因此迈出了走进一班的第一步。高一学年末分班,程程以方便学习生物为由向学校提出进入一班的申请。考虑到它高一历次考试成绩优异,学校最终批准,程程由此进入一班学习。一部阿拉伯小说中曾经说过:男人靠勇敢与力量征服天下,女人靠计策与头脑征服天下。有头脑的女人是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的。程程能够很早认识到生物的重要,形势判断之准确,实在令人叹服。一个小女子竟然有此等见识,是许多大丈夫都不能及的啊。进入一班后程程继续准备生物竞赛,所学内容也远超出高中所学,参赛前每天学到很晚,所学时间之长,内容之深非他人可企及,一不惜放弃其他学科的决心终于拿到20分加分,但也为她后面的学习埋下祸根。虽然没进北京队,但实力已非同一般了。后来又因此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未通过。程程身体不是很好,几次考试前都生病,有一次甚至去医院输液。身体不好可能是当初学竞赛时太努力有关。喝很多很浓的咖啡是相当伤身体的。想要获得就必须有付出,20分加分不是轻易拿到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程程同时有了容貌与智慧,那么就必然在其他方面有所缺憾,这样想来多病也就正常了。程程性格直率大方,有些许男儿性情,胸怀宽广,歆慕内含霸气的人,时常自己念道: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虽然程程没有什么惊世壮举,但她的刚健之气由此可窥见一斑。程程喜欢交友,善于同情达意,因此身边时常有几位才学雅士,周旋其间甚得其妙,帮助她的人也自然很多。柔情似水、温柔细心之间透出些许男儿气,令人不禁多加亲近,这可以说是女人性格中的极品,柔而不娇,刚而不奋。&&柯岩前面已经很精彩地描绘了很多了,也刻画得入木三分,这里狗尾续貂,补记一下。贾程程瘦高,刚进班里的时候和丁萌关系就不错,于是丁萌就带着她进行一切自己喜欢的运动——篮球、排球、乒乓球。先是排球,丁萌带着贾程程在操场练了一中午,自己——作为班里主力二传——亲自出马,给贾程程垫球,让她扣。不过,对于一个普通的女生来讲,不要说扣球了,即便跳起来手超过球网,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贾程程高,弹跳也还好,所以竟然能够勉强用上手把球打过网,只不过力量甚小,常常出界,也没有什么威力了。毕竟,女生打排球和男生比起来,还是有劣势的。于是贾程程在丁萌的引导下“转业”改练乒乓球,这一练果真是如鱼得水,好似“飞龙在天”——“左右逢源”——不仅球技日渐高超,而且球感也异乎常人的好。我和贾程程打乒乓球,记得好像是她刚刚接触乒乓球的时候——总共也没打多长时间——但正手的推挡,已经可以说相当完善了——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贾程程在乒乓上师承丁萌和李意——所谓“名师出高徒”,也就不足为奇了。后来贾程程的正手的拉球,反手的推挡——乃至直板选手最难掌握的“直板横打”技术,竟然在一个寒假的练习之后,也掌握了。贾程程常常很兴奋地在聊天的时候说,她已经掌握了某项某项技术,或者和某人某人打成了几比几,她曾经有一段时间想击败王誉嵩——那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后来竟然成功了,真是不可思议。再到后来,贾程程竟然“自立门户”,收起徒弟来,李伊宁就说自己是。其乒乓技术进步之神速,令人瞠目结舌。贾程程读《红楼梦》,也算是一大特色。高二讲红楼的时候——比北京电视台掀起“红学”热潮都早——就担任讲师了。她曾经把自己和红楼联系起来,提出——在红楼版本中有一版叫“程甲本”——就是程伟元高鹗所编的“通行本”——和自己的名字“贾程程”若合一契——都有“贾(甲)”和“程”,而且,“红楼梦”里面的人物也大多姓“贾”,比如贾宝玉——这也算读书真真读进去了。不过贾程程忽略了一件事情,《红楼梦》里姓贾的人少有“好东西”——比如贾珍贾琏等等,不过好在贾程程是女生——《红楼梦》中女性形象还是比较光辉的。我曾经送给贾程程一幅对联“强者强者真强者,大师大师贾(假)大师”——说的虽然是事实——但对联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关于贾程程的姓名问题,还有一个和生物有关的典故。某生物题,讲的是食物链,把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用“丙丁甲乙”代表,说“丁吃丙,甲吃丁,乙吃甲”——如果用班里的人名对号入座,就是“丁萌吃黄丙延,贾程程吃丁萌,李意(乙)吃贾程程”——感觉真是糁人呀!&&于卉婷长得小巧玲珑,按道理讲,我这种高度的人和她是没有可能坐同桌的,但我却因为和柯岩联手把刘超搞出前五十的缘故,被高老师调到了第一排,于是也和于卉婷坐了一年的同桌。记得高二下半学期,第一天到学校,由于迟到,一进班,不知怎么,整个班就“哄”地一下笑开了。这一笑像一记闷棍,把我给打得晕头转向,窘在当地。然后高老师很“礼貌”地“笑”着指给我第一排一个空着的座位——那是特意为我安排的,因为——周围全是女生——左边就是于卉婷——最近的一个“男生”是吴昊——我自然知道高老师对我的这般“照顾”是因何而起。我想,这下完了,以后连讲个笑话都不行了。不过后来我发现我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尤其是看到吴昊和马征、王誉嵩和于卉婷(我没有别的意思…)平时聊得那么热烈之后,感觉自己有点像刚进城的乡巴佬,简直太吃惊了。如果说马征平时就很开朗,所以也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话,那么于卉婷这么一个当众表现得相当沉稳,甚至感觉有点内向的人,能够笑到前仰后合的程度,就应该令我“大跌眼镜”。于卉婷上课和别人聊天,可以聊到忘乎所以的地步。晚自习上,常常是我在写作业,就听见于卉婷她们在“叽叽喳喳”地说——最讨厌的是说的是什么听不见,却常常听到她们聊一阵就“嘻嘻哈哈”地窃笑一阵——于是感觉颇有些“撮火”。自己故意咳嗽,叹气,咂嘴,想提醒她们“注意影响”,却没有引起她们任何的注意,看看老师也“侧目”而视——冷冷地盯着,却竟也对她们的“狂聊”没起任何作用。无奈,每天都是伴着她们的聊天声和笑声完成的作业。唉,看来我真是看错人了!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写的是于卉婷:远观不觉是大师,近看方知有学识。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给别人念,都说是张雨。我又给别人解释,其实应该是于卉婷,听众却说,于卉婷“怎么会‘不张口’呢”。随着“于冠张戴”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只好把这首诗送给张雨了。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看出,我对于卉婷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远看,觉得此人沉稳内敛;近观,才知道她也有活泼外向的一面。于卉婷在学校的主要活动除了聊天以外,就是做作业——上课做,下课也做,中午还做——所以到该做作业的晚自习,她已经没有作业可做了,只有聊天。。。于卉婷上课做作业在老师里面是出了名的,其实我知道坐在后面的同学,比如刘超柯岩等等,上课也不听讲,但毕竟山高皇帝远,老师的影响范围有限。但于卉婷她们坐在老师眼皮底下,也敢做其他科的作业——即便是上英语徐老师和语文范老师的课——就只能用“艺高人胆大”来形容了。最后气得徐老师发狠,说她们再写作业就把书给撕了——后来的结果是,于卉婷不得已“避避风头”,王誉嵩却继续“顶风作案”,不过他聪明得很,把“五三”放在桌子底下,答案放在上面,徐老师发现后就把答案当成他正在写的作业没收了(当然也没有真撕)。虽然于卉婷上课不听讲,晚自习不写作业,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高三第一学期的时候,董煊拿了三个年级第一,但总排名却还是没有于卉婷高——屈居第二——于卉婷是高三全年级学习成绩最稳定的人。于卉婷虽然学习出类拔萃,但心理却是“极度”“扭曲”的——被我称为“暴力倾向”——这个很多同学都知道。我用矿泉水瓶子,一般都是考试之后买一瓶,到下次考试整理考场的时候就扔掉,但于卉婷的瓶子却基本上一两天就换一个——并非她天天都要喝瓶装水——而是因为她的破坏力极强。基本上买来的水瓶,第一步是边喝水边把瓶子捏瘪,第二步是把瓶子的商标纸给撕下来——所以于卉婷用过的瓶子,都像是一个个一丝不挂的乞丐,鸠形鹄面,骨瘦如柴,命运悲惨。我和吴昊曾多次拿这件事情和她“开玩笑”,她当时笑一下,稍微抗议一下,过后却还是我行我素。其实于卉婷常常是特立独行的,不管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聊天的事情,高修库老师曾经找她们谈过多次,却无可奈何,收效甚微;比如写作业的事情,徐红老师也发过脾气,却还是常常在讲ABCD的时候低头看到数学物理;比如考试,别人都会因为或分班或提招有所起伏,而惟独于卉婷“笑傲江湖”。我化学学得不好,但总想给班里每个人都指定一种元素,代表他(她)的个性,也许是做化学课代表的缘故吧。于是我想于卉婷就是氦——个头小,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平时也不大起眼——但当它遇到电的时候,却能发出明亮的光来。&&项新月给人的最大印象是,外向活泼。这个印象最初的形成是在高一的时候。高老师发动大家写班日志,当时是高一,大家学业上面都比较轻松,而且不知班日志为何物,好奇心强,于是都来凑热闹。所以班日志开篇几页也是好几种笔体,有清瘦,有粗犷,有的小如蚁,有的大似豆,有的圆润柔软,有的筋骨矍铄。内容上面也是各有侧重,有的写人记事,有的抒情议论,有寥寥几笔勾勒人物轮廓,有舞文弄墨分析事件内涵,有的俏皮可爱,有的沉稳凝重。大家的积极性极高,所以班日志最前面的几页也是收藏价值最高的几页——那是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晶。不过,到后来,各式各样的笔体渐渐消失,惟有几种字体轮换交错,苦苦支撑,内容上的百家争鸣也只剩下几个人的一家之言。翻翻后面的文字,常见便是蓝色圆珠笔写的颇有些幼圆感觉的女生的字迹了,那便是项新月的字。项新月写班日志的篇数,只怕没有人能够记得清了,总之随意翻翻,大概经常能够触目。内容上面也是丰富多彩,从军训的“女生大事记”,到“。。。第*弹”,也写了不少,文笔大多以活泼幽默为主,穿插地讲一些笑话。于是班日志也变成了项新月的一个舞台,好像单口相声——虽然拿这个形容一个女生颇有不妥——但我确实觉得在感觉上是如此的——千言万语娓娓道来——用机智而犀利的笔锋。大家平时翻阅班日志,一半也是冲着项新月的执笔的文章去的。这也成了项新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只可惜这财富在高一结束换教室时不幸遗失无踪了,真是痛惜哀哉。项新月在高二的时候演《日出》时候,不惜自毁形象,出演黄省三——剧中的疯子。记得当时项新月为了演这个人物上场之前把头发散开,然后梳得很乱,之后就上场了。两次正式演出,我都只好待在后台,但光听声音,还是能够知道项新月的爆发力是极好的。尤其是最后感情倾泻而出的那段处理得非常好,虽然是演配角,只露一次面,但最后的效果却要比主角还好。项新月和于卉婷关系颇好,两个人平常同息同止,共进共退,可谓是形影不离。每次下课,项新月都跑到前面来找于卉婷,叫于卉婷“大于”,后来发展为“带鱼”,也成了每次下课必然出现的一道风景。两个人平常轮流带食品以应付下午的加课,不免要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所以也是个为利一方事情了。项新月语文颇好,曾经与乔博争锋。乔博语文——用项新月的话说——蝉联过班级第一,项新月也蝉联过。尤其高一刚学古文那会儿,乔博几乎逢考便折桂,项新月有这份勇气和他比试,并非狂妄,而是实力的体现了&&
;;一班几乎所有流行词汇都是班里人自己创造的——比如“大师”、“故人”、“你怎么……我怎么……”、“赌吗”——鲜有“外来语汇”加入,但“阿姨”是个意外——纯属意外。高一时候搞运动会,孙铭孔慧客串裁判,正好赶上裁初中比赛,于是一个初中小同学——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小朋友”就问她们:“阿姨,我跳了多远呀?”自此之后,“阿姨”,这个亲切的词汇就成为孙铭以及孔慧的专有代称——就像柯岩的“故人”、刘超的“大叔”一样,流传了下来,不管两个人怎样抗议,终于传为不可磨灭的“佳话”。这个“佳话”之所以能够传流三年,还有一方面要得益于两个人的性格都还很随和——至少在对待这件事情上都是非常开明的——连孙铭自己亦拿这件事情自嘲过——便可见她之平和了。经常不交作业的同学应该是知道的,每次期末——宕开一笔,我很气愤的是学委孙铭高二的时候每次期中期末都统计作业,所以我常常是科科债台高筑;到高三好不容易我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学委竟然不统计了!——如果有的科不交几次作业——当然数量上不能太离谱——基本上就默认算全交齐了。平时如果有点什么类似于《古文积累本》的作业——“积累”——“鸡肋”——做之无聊,弃之可惜——于是就可以找孙铭,把事情一说,她就欣然双手奉上一本记录详尽例句丰富的“鸡肋本”——愿意借多长时间借多长时间。比如上课的笔记,相信她记得也是非常详尽的——虽然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墨宝”“真迹”,不过从别人管她借的频率来看,应该是所谓的大全了——曾经耳食一件事情——孙铭上“清北学堂”,一次课后,有个工作人员管她借笔记,说是为了录入,结果发的材料就是原封不动地从她的笔记上照搬下来的——所以说孙铭是班里最早当作家的人——也许没有稿费。孙铭的学习,已经超出我所能评价的范围——用她自己的话说——此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嫉妒的了”。如果我们把大家的考试成绩统统翻出来——从中考到高考——尽管还没考——相信——孙铭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前五十的人了——也是少数的几个能把自己的好成绩从高一入学的第一次考试一直保持到“笔者”创作这篇文章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比如乔博,他现在叱咤风云,但“ 出身” 不好,高一入学的时候是班里三十多——比如于卉婷,她也可以连着几次都保持在前十,但也曾经出过前五十——包括董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孙铭不仅不愧对“学习委员”这个“称号”,反倒让人觉得“学习委员”配不上她了。孙铭最大的缺点,如果能够仔细观察,就是太谦虚了。此非虚言,她总要拿自己最弱的一面和别人最强的一面比——这个和高景一不一样——高景一是希望通过证明自己弱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孙铭则是希望发现弱点来自我否定。所以,她可以拿自己的语文和柯岩汪澄比较,拿自己的数学和董煊高景一比较,拿自己的英语和黄达薛丹妮比较,拿化学和乔博比较,物理和高景一比,生物呢,她已经没人可比了——因为她是北京市一等奖——但她还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就在这一次次可以令普通人窒息的比较中,在这一次次让一般人绝望的否定中,孙铭进步着——也许这就是她之所以能够考得这样稳定的原因吧——她对此也否定,说她期末偶尔的三十多名已经是很烂的一个名次了,不能算稳定。我还能说什么呢?无限的敬仰。如果班里在篮球上面设一个“篮球委员”,相信孙铭一定是“实至名归”——因为班里几乎每一次有结果的篮球活动一般都是孙铭牵头组织的——一方面得益于孙铭“一呼百应”的强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她在对九班比赛上决定命运的最后一掷——那奠定了她在班里篮球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当裁判站在了对手的那一边,当班里的主力队员身体出现状况,当叱咤篮球场的精英们纷纷铩羽而归,当刘超只能声嘶力竭地加油却无能为力,当一再浪费机会就意味着死亡的接近,当只要罚进一个平时谁都有可能罚进的球就可以战胜对手——当孙铭站在罚球线之前的时候,这一切的“当”已经失去了自己本身的意义,只能成为衬托孙铭的一点苍白无力的语言——当球罚进的一霎那,当大家欢呼雀跃的一霎那,当揪紧的心突然放松的一霎那,任何语言的描述早已孱弱不堪,任何精彩的评论早已惨白无力,任何精准的预言早已成为一纸废话,那一霎那永远地成为了我们记忆中的经典。事后三班有一位同学这样评价孙铭,说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但他却还忘记了一样,那就是“美”。孙铭的美术,她自己不常提及,确实有功底——她曾经专业学习过。她曾很透彻地分析了达芬奇的种种功过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伟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正是因为这些缺点他们才更真实”。孙铭初中的时候更是美术杜建平老师的得意弟子,曾经参加过艺术节,也拿过奖。曾经有一次写论文——高一“爱科学月”,高老师布置理化生三科课代表写论文——当时的分工就是她画图——现在想想,真是大才小用,屈才了。孙铭在高中对一班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大家都参与的,畅所欲言的班级空间——“同学录”。这件事的价值——不论是对于整个一班,还是对于一班的所有人——已经远远大于一个生物北京市一等奖,也更早已超过连她本人都数不清的一个个年级第一,更完全淹没了她在篮球赛上拯救一班的一次罚篮——对于这件事情的意义,也许所有上过同学录的人心里更清楚,也许人气暴涨的“少年JUMP大论坛”更清楚,也许同学录上那一篇篇一页页的帖子更清楚,也许那些充满大家笑容的照片更清楚,那些曾经帮助过大家的考试大纲更清楚。但孙铭似乎总是不太爱显扬这些,于是高老师说起同学录上的事情还总是找柯岩,稍微不了解的同学一说起管理员都只知道乔博柯岩刘培风,起初有些同学还以为这圈子是黄丙延创建的。以至于连我自己如果不是上同学录的时候还能在“圈主”后面看见“烟水幽兰”的名字,还真要把她给忘了呢。;;张苾荍的名字,记得还是从董洋嘴里第一次听到的。当时新生入学,黑板上贴了座次表,我好记他人名字,便上去研究。因为大多都是从初中过来的同学,所以认识大多,却有两个名字不认识,一个是“朱檄”,那位同学不知怎么后来不见了,即便百般考据竟然也难觅踪迹。不过这倒是我应该庆幸的,因为我把他的名字读成了“猪妖”。另一个人也便是张苾荍。张苾荍名字的“苾”和“荍”两个字,似乎都是和花有关的,但当时大家似乎都不太认识,于是便读成了“必收”。不过也不能怪大家,只能说这个名字太博学了,以至语文范老师的人名单上对它特别关照,用红笔注上了“biqiao”的汉语拼音。张苾荍最经典的,也是她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个双手插兜的动作。我这个人顶无聊,总喜欢像狗仔那样观察别人,所以我竟然惊奇的发现,似乎张苾荍不论什么时候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插兜——做值日,擦黑板,一只手拿抹布,另一只手仍不忘插在兜里;打篮球,跑出空档,等待接球,手还是插在兜里;平时站起来回答问题,竟也常看到她插兜的经典动作。于是我便百般考据,竟然也难以揭开谜底。问本人吧,又不大有勇气;问别人吧,只怕别人也不知道。于是张苾荍插兜之谜竟也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团留在我高中三年的学习里了。个人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张苾荍表示惊讶的“一套”表情。比如我们谈论一件事情,然后引起张苾荍惊讶,她就会经典性地先睁大眼睛,稍张开嘴,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但这惊讶稍纵即逝,即便是熟练的摄影师只怕也难以成功地捕捉到这一瞬。然后便又恢复了往常平静的表情,接着是习惯性的一声短促的“是么”。然后,两个经典融为一体,插兜的手从兜里出来推一下眼镜,然后又插回兜里去。就是这一连串的动作——虽然我在这里竭尽全力地描写,却也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在很短时间里就完成了。张苾荍,说起来,我还是很怕的,因为感觉有点“冷”——这是“理解”对她的评价——不苟言笑,所以总觉得须仰视方可见。张苾荍棋艺颇好,常常和丁萌切磋,丁萌棋艺是毋庸置疑的,张苾荍和丁萌下互有胜负,于是棋艺也便是毋庸置疑的了。曾经常常想和她切磋一盘,却总没有机会,后来张苾荍“休棋”,这也便成了一个遗憾。不过似乎的确也有幸下过一盘,结果以惨败收场,也就留下了一个更大的遗憾。可见,留下一个小遗憾未必不是一件坏事。丁萌高一的时候送张苾荍一个绰号“天山鹿姥”,是从“天山童姥”化过来的。当时刘舒的绰号是“血刀老祖”,丁萌的绰号是“丁春秋”罢?我当时想当“黄药师”,不过遭到全票否决,于是我便拣了个“裘千丈”当当,心想“当不成最厉害的我当个最弱的还不行吗?”张苾荍似乎喜欢金庸小说,而且颇喜欢杨过——我是这样揣测。金庸小说——尽管我不讨厌——但我觉得里边的人都太抽象了,或者,用一句不好听的话说,都太“变态”了,因为写得过于夸张。不过我还是比较认同射雕三步曲的三个男主人公的,因为各有各的弱点,还都比较像“人”。但张苾荍为什么喜欢杨过我却不得而知了。;Chapter1 初识张苾荍真正认识张张苾荍是从高一军训开始的。或许我们的友谊就是在那段共患难的岁月里建立起来的,或许那是我们最相互依赖的日子。军训时,因为我们的身高相仿,我们站在了一起。因为姓氏笔画相差不多,我们住在了同一间宿舍。烈日下,我们一起受训。不记得因为什么,只记得那一天我们很委屈,我们都哭了。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她的眼泪——原来我们都有脆弱的一面。当我们疲惫不堪时,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的走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时,支持我们走下去的,是彼此手心里的温度。体能本不好的我们就这样完成了军训任务。军训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打破了我们间的隔膜,就这样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Chapter 2 大鼠的故事记得这学期期中考试前,大家都在积极备战考试,似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exhausted,但惟有张苾荍依然苾荍。她依旧每天中午抱着一摞练习册,和刘舒一起去图书馆“写作业”,然后抱着一摞练习册和一本小说或心理学书从图书馆回来。—— 真佩服她面对考试的这份坦然,这份淡定故事就从她那本心理学书开始。张苾荍捧着一本厚厚的心理学,专注的看着。那神情就像一个刚经历过高考的大一新生。张苾荍看的专注,讲的也生动: 科学家让一只大鼠,先做个铁人三项,再来个艺术体操,最后一个完美的720度转身,得到一点少得可怜的食物。但更可怜的是,这只大鼠恰好在得到食物之前挠了一下耳朵。于是,不管是走迷宫,还是做铁人三项,不管被折腾得多惨,这只大鼠总是先挠耳朵再拿食物。因为,据张苾荍说,科学家证明,这只大鼠认为,只有挠了耳朵才能有食物。从这只大鼠开始,张苾荍渐渐让所有人改变了最初对她的“不苟言笑”的印象。也是从这只大鼠开始,我才知道张苾荍很会生动地讲故事,才知道她很喜欢心理学。;Chapter 3 三步上篮在球场,她虽然不太会控球,也不太会抢球,但却拥有一个杀手锏——三步上篮。张苾荍上篮,速度不快,但动作优美;机会不多,但命中率高。2005年的十一假期我们第一次打篮球。那天,张苾荍,我,孙天叶,丁萌,张意承,我们五个人在地坛的篮球场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和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和张苾荍又拥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每节体育课,我们都一同在篮球场上打球。虽然大家都受过伤,但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减少对篮球的热情。尤其是这学期的篮球赛,这几乎是我们三年里最激动的时刻。平日看似安静的张苾荍,竟在场下尖叫!平日看似柔弱的张苾荍,竟在我们对战10班时,和大家一起向裁判质疑,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不满。每逢五一、十一、寒假、暑假,我们都一定要打篮球。因为打篮球,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张意承打球很有绅士风度,让着我们,却不让我们感到无趣。丁萌打球深受排球影响,用排球的姿势投三分球,很准!孙天叶打球很积极,防守、投篮一个都不少。张苾荍打球很特别。她和孙天也有个经典的配合:孙天叶发球,张苾荍接球、投篮,然后…… 一个漂亮的空刷,得分!在场上,张苾荍只要感觉来了,得分,那是怎么也挡不住的。她几乎可以做到例不虚发。;Chapter 4 ; 学习;说到学生,就不能不提学习。说到张苾荍这样优秀的学生,就更不能不提学习了。在高一高二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学习成绩总是一起沉沉浮浮。分数出来后,我们通常都会一起说:考砸了。或者一起开心地笑。真是很神奇,不是双胞胎,也没有作弊,但成绩竟然这样的相似,就连错的地方都差不多。这可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好朋友能做到一起失落,一起开心,真是一种幸福。考好的时候不用担心另一方,因为我们考得都很好。考不好的时候还可以起诉诉苦,发发牢骚,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进入高三以后,和张苾荍做了同桌——真是幸福!上课,一会聊天,一会听课,一会做题,一会——睡觉,(我们偶尔还在课上吃点东西)。下课,继续上课的话题,或者一起出去走走。—— 同进同出的感觉还是相当好的。但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记得那次月考,我的数学刚刚及格,是她拉着我的手走出了老师的办公室;是她告诉我,我一定可以;是她告诉我只要努力,这其实没什么。或许记忆中留下的只是这份友谊的温暖。也记得平时张苾荍的:我怎么连这个都错了呢?我怎么错这么多呢?我怎么什么都不会了呢?……看着对每一道题都那么认真的张苾荍,我能说什么?看着稍显急躁的张苾荍,我能做什么呢?唉!只能先做个聆听者,然后再和她一起研究研究吧!;希望下学期我们还能做同桌,还能一起做题,一起发发牢骚希望我们能顺利的走过高三,进入各自心中理想的大学。;Chapter 5 ; 差异这或许不能成为差异,只能说这些方面我们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她喜欢看小说,在网上看连载,在学校看“九州”;有时把自己喜欢的文字打印出来,有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白玉堂”“莱茵•哈特”。她喜欢诗词。平时做题的时候,看到好的诗句,她总是忍不住把它们背下来。写作文时,对于诗词的引用更是得心应手。——对于我而言,背诵、引用古典诗词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她喜欢而且擅长弹钢琴。我虽然听不太懂她弹的曲子,但却隐约有种舒缓、安静的感觉。—— 钢琴,真是音乐王国中最容易学但却最难学“会”的乐器。真是羡慕呀!;听到李辰的芳名,是在小学的时候。记得六年级时,我们小学要参加一个全国数学竞赛,好像在江西。于是便选人,好像有王嘉名、李辰、王迪等等,但因为其他都是男生,不好安排住宿,所以学校就没有安排李辰去。不过这件事情还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期中考试,李辰便是年级第一,这又一次震惊了我。记得自从那次期中之后,中午二班常常人去班空,因为班长李辰去图书馆自习,所以其他同学也都跟着效仿,纷纷拿着作业爬四楼。高中之后李辰又“震”了我一次,这次不是学习,而是篮球。班里篮球比赛,男篮核心首推刘超,女篮核心则是李辰。别的班一谈起一班男生,总是不屑的说,“他们班不就一刘超吗?”;一谈起一班女生,却都知道,“一班有一李辰还有一个罚球特准的(孙铭)”,神情很是凝重,便足见“理解”在别班人心中的威慑力了。“理解”是打排球的人给李辰送的绰号,以便在发球的时候扰乱她心神。细细推究,大概是怕她很有威胁的发球——尽管力量并不大,又是下手发球,但找人找区却特别准。上届高三有一女生,常和陈颖一起打排球的,一传不是太好。于是每次“理解”与之对阵,总是准确无误地把球发到她的身前身后,弄得人家光跑着去拣被垫飞的球了。最后连说别人“SPEED:0;JUMPING:0”(无速度无弹跳)的王誉嵩都看不过去,对着李辰可怜兮兮地说:“差不多就行了。”李辰高二开始当组长,而且我既是她的组员又是化学课代表,她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收作业快。经常早读结束,我们组的作业也就收齐——尽管有我这样的不交作业“钉子户”。所以我常常把这件事情给杨志修讲,因为他收作业常常很慢,但结果却发现,并不是他们组员里哪个人慢了,而是组长自己在补作业。可见,组长收作业速度的快慢,不仅与这科老师在同学心中地位以及课代表的负责程度(比如没有孙天叶和马征的高景一)有关,还和组长本人的完成作业程度有关。薛丹妮平时口头禅是“A哟A”,注意“哟”要重读且升调——这一声柯岩学得最为逼肖——已经成为李辰每次说话的发语词,就像“夫”“盖”之类的一样,也成为她平时最常用的感叹词之一。李辰平时吃东西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她吃袋装食品的时候总是只撕开一个小口,每次吃的时候把嘴凑到小口边,用手把袋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挤到嘴里。这样的吃法要比用手或抓或拈卫生许多,似乎也文雅不少,但只有电视上放航天员在太空进食的时候才能看到,难道李辰有志愿成为中国第一个女航天员?;;不知怎么,一提起薛丹妮总会想到薛宝钗,却又感觉两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似的。薛宝钗是古代美女,而薛丹妮则是现代的;薛宝钗好静——追个蝴蝶就能跑得呼嗤带喘,而薛丹妮却颇有运动天赋。但仔细看看其实两个人还是有共同的特点的——首先,都姓薛,这个是不可磨灭的共同点;更重要一些的,两个人学习都很好,薛丹妮常常上课受到老师的褒奖,是一班里的尖子,而薛宝钗则是大观园里的精英;还有一点,就是两个人都会理财,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熙凤算是会管家的了,但探春却仍然能够找出她“执政”时期的一些弊病加以改正,而探春在管家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则都是由薛宝钗发现并加以完善的,所以如果说薛宝钗是后来荣府的当家人,那末薛丹妮则是一班的一把钥匙,统一调配管理班费的钥匙。薛丹妮管理班费,大概也有三年了吧,三年当中,所有的费用——尤其是上千上万的费用,都是由薛丹妮负责统一收齐交纳的,她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其实也就是“会计”。据她自己说,在她三年经手的无数笔账目中,无一错账漏账,全部都是准确地收齐——即便一次会收两笔甚至更多笔钱,也没有错误——收钱这个东西,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也曾经作为化学课代表收过钱——表面上看手里攥着一沓钱,威风八面,吆五喝六,其实心里是从来没有停过的颤——钱丢了,自己的责任,得自己花钱补,还要经受别人置疑的目光;钱多出来,也是自己的责任,不仅自己不能拿,而且也不敢充公,万一哪天某位同学想起来多交了,找到我,我只有“相顾无言”,更甚就“只有泪千行”了——所以从拿到第一张钱的时刻开始,自己心里就一直充满了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把钱交出去——直到把钱交出去,只有庆幸自己没出岔子,丝毫没有手里握着钞票的满足感。当然我也不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薛丹妮在这方面是个“老手”,自然要比我熟练得多,但我相信她手里攥着几万块的时候只怕也不会有什么满足感吧。我认为薛丹妮收钱这工作——同乔博收考勤表,各科课代表收作业一样——干好了是没有掌声的,但干砸了是要挨批评的,至少自己心里就很愧疚——但收钱更甚——不论是考勤表还是作业,多了少了都无关紧要,只不过是计分册上多划一个少划一个勾罢了——而收钱则不同——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是直接关系到其他人以及自身的利益的——也是直接考验工作者的仔细与耐心的。薛丹妮三年工作能够没有失误,早已不是“不容易”三个字能够形容的了。薛丹妮在班费的管理上面也是井井有条。两次新年联欢,三次教师节,薛丹妮孙天叶几个用仅有的一点拮据的班费干了不少很有意思的事情,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新年的时候,没有什么铺张浪费,经济但又不寒酸,精彩却不华丽,有趣而少铺张——其中有奖竟猜一个环节的奖品就设置得很有创意——一包卫生纸——看似没有意义,却充满了实用价值——联欢会气氛热烈,人不管是参与其中还是“坐壁上观”都会流汗吧,纸就派上用场了;联欢会要吃东西吧,吃了东西手就会脏,还要拿数码相机,自然就需要纸;大家喝水,自然免不了有洒出来的情况,于是纸又发挥作用了。我私自揣度如此,觉得这一个设置真是绝妙。薛丹妮运动素质很好——跑步,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都是在班里有名的厉害的。记得有一次她和张溯源几个去打羽毛球,偶然遇到我们几个打乒乓,于是在羽毛球闲暇之余就加入了进来,不仅打得自命不凡的张溯源俯首称臣,而且感觉和女生“老大”于卉婷在伯仲之间似的。可能薛丹妮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对八班的那次吧。之前对十三班,虽然侥幸获胜,但女生先发的三个人都受了伤,不能上场了。而八班女生的实力又比十三班高出许多——有一个是校队的。这时候薛丹妮就受命于危难之间,担当起班里女生守住对方进攻的职责——赛前“老大”刘超给女生定下的计划是别输两个球以上。比赛开始之后,果然不出所料,八班的女生立刻就取得了二比零的领先,于是刘超就告诉我,一会如果输得太多,上半场先按节奏打,下半场就尽量犯规;如果只输两三个,上去尽量先把这几个追回来——当时估计的是女生可能输两个到五个左右。不过我们低估了女生的实力,也低估了薛丹妮的能力。就在我们还在商量落后五个该怎么打的时候,薛丹妮急停跳投,球准确地飞进了篮框,全班欢呼。感觉好像大家还在很欣慰地互相安慰说不会输得太多的时候,薛丹妮又一个投篮,又进了。二比二平,尽管“薛丹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那一刻很多人的灵魂附体”,但她的能力却让我们——“老大”刘超,颇为惊叹——他事后说,一定要重点保护薛丹妮,给她“派两个保镖”。薛丹妮的声音,有人说,和张雨的颇有几分相似,是一听就很诚实的人——也许这也是她成为班里总钥匙的一个原因吧。当然,有的时候——当薛丹妮发出一声感叹——声调也是极高的。比如,某天中午,当她看到摆在班门外面的一大箱盒饭的时候,发出了一句令人费解的感叹:“天呐!”——说是费解,因为谁也说不清这一句当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看到“久旱逢甘霖”的午饭的激动,还是看到盒饭质量之次超乎自己想象的吃惊,抑或是自己等待如此之长时间等来的却是如此之次的饭菜的失望,却不得而知了。;;刘舒高二在课本剧的演出中饰演《雷雨》中的鲁侍萍,或是说,刘舒有几分和鲁侍萍相似的地方。刘舒是一个看上去很慈祥的女生,不论是笑还是说话,都感觉很亲切和慈爱——有一点老奶奶的感觉。如果给刘舒化化妆,让她的形象变成老奶奶,那活脱脱就是一个鲁侍萍——灰色的泛着银白色光泽的头发,岁月和操劳铸造的沟壑纵横的脸,颤颤巍巍地步态,还有苍老的声音——也许只有声音是刘舒自己的,但老成的“神”,是怎么化妆也化不出来的,而刘舒恰恰拥有这点老成。当然,刘舒并不是长得老,或是未老先衰,甚至不是少年老成,她只是气质上,略微隐隐约约地让人感到有一丝长者的风范。比如——她比丁萌大不了几天——但两个人做同桌的时候,很明显地,就能发现,丁萌活泼好动,刘舒稳重沉静。丁萌常常笑得合不拢嘴,眯着眼睛拿袖子挡住咧开的嘴给刘舒讲笑话,刘舒听后微微一笑——给人感觉倒不像是因笑话而笑,却有些赞许式的点头微笑——就像我们听到小学生讲一个自己早就听得耳朵磨出茧的笑话或是脑筋急转弯时所给出的带有鼓励性质的笑一样——所以我常常有一种感觉,丁萌在刘舒面前,就像一个小弟弟一样。但是,丁萌在别的人面前,比如,乔博,或是,女生,贾程程面前,就不会显示出超乎自己年龄的——“幼稚”,这个现象,类似于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定位。究其根本,丁萌的这种颇为超乎自己年龄的表现——当然他平时也够超乎年龄的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舒老成的内在气质的震慑。刘舒长得比较高,所以在班里是篮球队的中锋,于是刘舒在篮球比赛当中也屡屡建功。只不过,年级里女生的比赛——和男生的比起来——太野蛮了。所以几乎场场都有人挂彩,刘舒也没能幸免于难,说起来,年级组织女生篮球比赛,本来是鼓励大家多参与,但没想到却成了很多女同学——尤其是平时好像很“**”的那些人——发泄的场所。平时想打人,要“自重”,不敢打,所以就到场上来打——打得狠的还可以得到班里同学的喝彩——就好像杀人,平时杀人是犯法,但到战场上,却成了英雄。结果吃亏的就是一班的女生了——心里也没多少坏心思,经验不足——连刘超那么坏的人“循循善诱”也仍然慈悲为怀——最后就只有经常受伤了。不过好在该赢的球都赢了,大家的伤也都好了,于是乎也是皆大欢喜。女生因为打篮球,受伤最严重的,可能就算是王萧濛了。据说是踩到刘舒脚上摔倒之后“骨裂”,架拐架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正好乔博也在架拐,两个人的拐比起来真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从外形上看是相似的,但大小差了一个级别。后来也就出了一个典故,每次有人一旦脚上有些问题,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问:“踩刘舒脚上啦?”刘舒属于早来一族——每天也是七点刚出头就到校了,他的同桌是李赫为,连同王萧濛和她的同桌张意承,被我们评选为最早到的同桌。刘舒到学校以后,经常是把“天利38套”拿出来开始做。我记得我刚做到十个出头的时候,她就已经做近二十了——然后还说她算是“后面”做得比较慢的。于是我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不论是董煊刘超,或是柯岩高格,抑或孙铭张苾荍,做这个都是很快的,而且也的确诚如刘舒所言,她不算快的。但我周围的一干人——坐在教室“前面”的人——却基本上是按照老师的进度走的——即便是上课做题的于卉婷和王誉嵩,也没有快到哪里去。后来我发现不啻是英语,几乎所有科目都是如此——教室“后面”做题速度快,基本上总比老师快或多或少的一点,而“前面”则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走——好不容易出个马征王萧濛等等和“后面”的诸公比起来也不值一提了。这明显地体现了班里学习方法的异同——“前面”的重听课轻做题,“后面”的人重做题轻听课——但也可以说是各得其所,不论是侧重做题还是认真听课,都可以学得很好——前面有高景一,于卉婷,马征,王誉嵩,黄达等等作为代表,后面也有董煊,刘超,孙铭,柯岩,张苾荍等等作为领袖。这点结论,对于高三的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来说应该都是一个启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算是我高三没白过这半个学期了。;;吕茵——用刘超的话讲——是大姐级的人物,刘超还开玩笑说——邓朴方——残联主席,就是因为吕茵才能“荣膺”的——当然是无稽之谈,仅供一笑。吕茵平时上学拉一个拉杆箱——她的同姓本家——吕星媛亦如此。吕茵还戴一个颇有民国时期上海风味的半沿小帽,装束也算是有特点了。吕茵体育课常常打篮球,投三分。还常常和丁萌比试,后来还赢了丁萌。我也曾经和丁萌比试过,感觉丁萌虽然越靠近篮筐越不准——基本上和篮筐的距离与命中的概率是成反相关的——但到了三分线外——也颇有些“三分王子”的感觉了,投顺了,也能连着进好几个,早不是停留在“蒙”的阶段上了。吕茵能够战胜丁萌,也可以想见她三分命中率之高了——于是在女生当中,吕茵的三分就如同孙铭的罚球一样,成为一种特长,只不过这件武器并没有在年级比赛中使用,也是一个遗憾。吕茵似乎也是班里少数几个不戴眼镜的人之一了——也许我没有仔细观察吧——但如果细数出来,严格不戴眼镜的人——也就是根本没有眼镜的人在班里应该有——林博弘,吴楠,汪澄,李依宁,黄丙延,隋思聪寥寥可数的几个人,经过计算,一班眼镜普及率高达90%。这就是艰苦的学习带来的后果呀,侥幸有几个能够逃脱的,只怕也是基因型好了。;;
&张溯源&张溯源瘦高,面目清秀,又清瘦,所以是个很受男生女生欢迎的人。记得曾经有一个女生说,张溯源在某次女生的讨论中获得最帅男生的称号,也可见他的女生缘了。繇于张溯源的清瘦,他因此还得过一场病,据说就是因为瘦高。结果整整一个学期没有上体育课,所以这正印证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帅也是一种罪呀!”,不过这里却是受罪的罪。张溯源身体很灵活,于是各种运动上面都很擅长,他可能是班里最全能的人了,网球、排球、羽毛球都是班里的领军人物,而且都是绝对的主力。班里曾经有个论断,说篮球足球,我们稍微差一点,但排球,我们可以打败二中明星队——因为其实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或是说,一队打二队。后来张溯源还带领他的一班排球队跟二十七中的初二女排打了一场比赛——据说二十七中是北京市冠军——不知这传闻的可信程度有多高,但最后是比较轻松地拿下了。从这次比赛当中,不仅能看出一班的排球队在张溯源的调教下有多么厉害,更能看出张溯源活动能力有多么强。其实就是孙骁野——作为二十七的校友——在同学录上贴了一个类似招生广告的二十七的简介——里面提了一句二十七女排是北京市冠军——当然具体哪一年夺冠已经不可考了。于是就引发了张溯源汪澄等一干人等的兴趣,却只是兴趣而已,大家在同学录上讨论讨论,像王誉嵩这样的再放放豪言,说说把球扣人脸上之类带有“暴力倾向”的话,然后就作罢了。但张溯源却一直安着要和二十七中比一比的心思,于是竟然辗转打听到了二十七的电话,而且还和他们联系上了。本来二十七方面似乎是把这件事定位为校际交流的,于是要求张溯源通过体育老师和他们联系,但张溯源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然绕过体育老师,自己把这件事情搞定了。而且大家就都去到了二十七,但却遇到了一帮初中女生,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就稀里糊涂地赢了,虽然心里尚有不足,但终究是和专业队打了一次比赛,也算是满足了。张溯源的化学,用高修库老师的话讲,“功底很扎实”。又一次我和他对题,我恰好是用红笔答的卷子,自我标榜为“标答”。但和他对题过程中间发现有几道不一样的,讨论半天也没有结果,等作业收上去又发下来的时候,发现但凡我和他不一样的地方,都是我错了,于是心底很佩服他。还记得有一次,是发了化学的三十套模拟之后,他开始做,然后跟我交流说:“我们对这套题表示满意!”,原因是“题量比较少,还没怎么做就完了”。于是我好奇,也浅尝了一下,只做了一套,就感到苦不堪言。基本上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做完,而且还错很多。当然,我是不能拿来和张溯源比的,但从这里来看,张溯源的化学确实很扎实。不服不行呀!据说张溯源汪澄和王誉嵩三个曾于某年月日玩过“公交接龙”,就是坐公交车。先是自己亲身体验,买张月票满北京跑,然后回来大家把自己坐车的线路分享一下,然后进行一个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某一个地点出发,说公交线路,然后报在哪里到站,下一个人就要在这一站“坐车”,在另外一条公交线路上面接下去。这样的游戏,我是不行的,我甚至连北京有几种公交都分不清,更不要说这样把一个北京城装在肚子里了。人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我看张溯源肚里能盛北京城。&&每次“大师”李晟走到高三一班门口,就向里探头探脑地张望,也不顾别人和他打招呼,逢人就问:“大师呢?”如果你把这大师理解为刘培风高景一乔博林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被李“大师”呼为“大师”的人,是汪澄。在李晟大师的嘴里,除了汪澄,其他有大师资格的人物,但凡呼之,必再前面加上一个“某”。比如叫乔博“乔大师”、柯岩“柯大师”等等。惟有对于汪澄,却是从来不加赘疣的,比如喊他“汪大师”,是绝不可能的事情。这似乎汪澄成了“大师”的代名词,而其他“大师”不过是假的罢了——这就是汪澄的厉害之处。李晟当初给我介绍汪澄的时候,最先讲到的是汪澄的“红学”造诣。李晟常常一谈到红学一提周汝昌周先生,那是红学界的泰斗;二提张一苇张先生,那是北京二中红学会——李晟自己的乌托邦——里的招牌;三就要提汪澄了。汪澄是李晟心中的偶像,不啻在于红楼梦方面,只要涉及语文,几乎李晟都是首推汪澄的。比如有一次汪澄和丁萌还有我在下五子棋,李晟找上门来,死活非要见汪澄不可,原因是他有一道语文诗歌鉴赏题不会做。汪澄不出去,李晟就在门口千呼万唤,又不愿进班里来,于是恨不得像过去击鼓鸣冤似的在门口大叫“青天大老爷”了,不过最后还是作罢,因为汪澄被自己和丁萌的棋局吸引了。汪澄语文学得好,这在班里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我个人私下里揣度,觉得和他考试之前的复习方法有关。当然,这里不是给汪澄写什么“高考状元经验交流”,或是写个《我是如何学好语文》 之类的出版物,而是简单地记录。汪澄的秘籍,是考试之前看辞典——《诗歌鉴赏辞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我们不管把这个定性为临阵磨枪也好,或是押题也罢,总之,汪澄凭着这个纵横驰骋沙场多少年。我也曾经自不量力,想去尝试一下这样的“捷径”——比如某次考试我也装模作样地抱着一本《诗歌鉴赏辞典》泡了一晚上,结果看了几首自己就烦了,心想管它什么题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强过在这里打哑谜、蒙题目,所以就再也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于是证明这的确不是什么捷径,想要在考试里获得好成绩,这是比登天还难呀!刚才提到汪澄和丁萌下的那盘棋——确确实实就是李晟来找汪澄吃闭门羹的那次——两个人总共悔了近十步——这两个人,在棋坛——如果也像李晟一样建立一个理想国——就叫“一班棋协”——当中,都是名宿了——没想到竟然这样“没溜”,还不如一个刚开始学棋的小孩子——不知道这和李晟找汪澄有没有关系。不过话说回来,汪澄的五子棋在班里是绝对的好手——可以算是天王了——当初排所谓的“四大天王”——汪澄位居第一位——而且他对很多高手的战绩,现在都还是全胜。所以一般人,比如我,在他那里就很难有什么取胜的机会了。汪澄平时比较爱在手里做一些小动作,比如经过足球场的时候他会仰起头,双手举过头顶,向上做一个“背传”的手势——那是排球里的动作;比如他平时闲下来,总会拿自己的左手打右手,再拿右手翻过来打左手,好像“双手互搏之术”——我却不明所以,观察多次,既不像羽毛球里的动作,也没有乒乓球的半点影子,也似乎和网球排球没一点关系——所有我认为汪澄比较擅长的运动都想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答案——问他吧,他也不说,于是也就成为留在心中永久的疑团了。四天王者,汪澄吴昊柯岩丁萌,后丁萌“休棋”,张苾荍代之,张苾荍亦休棋,张溯源代之,张溯源更亦休棋,余又代之,后吴昊柯岩又相继引退,于是四天王之数不足,亦土崩瓦解矣。而其中坚守阵地,高举五子大旗者,唯汪澄一人矣。&&想到张竑颉,就会想到他的几个招牌。在我心目中,那个西装邋遢、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醉汉张乔治,永远是张竑颉塑造的不朽的艺术形象。口中半西半中的四不像语言、手里摇摇晃晃的酒杯和酒瓶、臆想似的表情、呢喃的梦话——想到张乔治,就会想到张竑颉;想到张竑颉,也最先会反应出张乔治——就像想到汉武帝首先想到陈宝国、看到陈道明似乎看到康熙大帝一样。张竑颉的另一个招牌,便是打篮球时上篮的动作——先是摇摇晃晃地运起球——就像醉酒的张乔治一样——到了篮下,把手高举过头——单手投篮——似乎只是动几根手指头而已——然后球就进了,接着便是众人的惊呼——其中有队友的欢呼和对手的埋怨。这种打球风格,是很特立独行的,但常常有效,于是班里每次打球,总会有张竑颉精彩的特立独行的“迷踪步”式的进球表演。记得有一次王誉嵩(大不敬一次)在背后议论张竑颉的这种打球风格,其语气甚是不屑,结果还被张竑颉本人听到了。但张竑颉毕竟是张竑颉,不仅没有恼怒,反倒和王誉嵩聊起来,结果弄得王自己很不好意思,由此可见,张的心胸是很宽广的。张竑颉的另一个招牌——也和张乔治有些关系——便是外语。班里会“外语”种类最多的人——如果把所有不是普通话的语言都算作“外语”的话——不是本来是湖北人的高格,也不是会法语的李赫为,更不是算得上半个上海人的柯岩,而是张竑颉。张竑颉读英语的时候,仔细听是英语,如果略取其意而不究其义则可理解为法语,如果作一门少数民族话来研究可能是维吾尔语,如果偏要生搬硬套也可凑合当日语听,一门英语读出百般味道,倒也是一门功夫。高一时候,张竑颉课上说英语,常常是哄堂大笑,但似乎他也不以为意,还是“面不改色”,也许这和他宽广的胸怀有一定关系吧。张竑颉排球的发球——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被人称为扭秧歌——还是因为他醉汉似的的招牌“迷踪步”。每次他站到底线准备发球,对面的“浓缩鼓掌君”总会边“鼓掌”边喊:“爷们!秧歌扭起来!”紧接着一个带有强烈“侧旋”的球飞过王誉嵩眼前的球网,落到他身边的地上,而此时王誉嵩对眼前的球似乎全然不知,双脚原地不动,只是一个劲的鼓掌,然后还招呼他身后的队员:“接一下!接一下”——其实这个球却需要他来垫——可见张竑颉的找人发球有多么准了。&&张意承在班里的外号是“大脸猫”,由孙天叶吕星媛孙书同发明,也许是因为他的脸比较大,但又不仅仅是大,而是大得可爱,所以才有这个外号吧。张意承和我都喜欢魔术,但层次却比我高出许多了。我的魔术,最多只能算街头杂耍,没有任何美感或是优雅可言。张意承则不然,手法不仅快,而且表现力强,两只手的动作更是相当的优美。据说他曾经给邓捷表演过魔术,也算是出道了,而且似乎还认识一个魔术大师,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吧。张意承在魔术当中练就的优雅,也常常用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面。比如打排球或是篮球,发球和投篮的姿势总是让人感觉像变魔术一样,有点贵族的气质。张意承爱好画画,高二的时候绘制了一个“WE ARE ONE”的文化衫,大家都说有意思,于是便挂在墙上。结果许简老师和夏鹏老师到班里检查班级环境的布置时候,看到了这个文化衫。夏虽然皱了眉头却没有吭声,许看了之后,很“委婉”地说,“这个东西吧…都是挂在酒吧里的…”,就好像挂了这个一班就成了酒吧一样似的。张意承手机里存了两幅画,一个是他画的曲别针,和真的曲别针放在一起,也难辨真假;另一个是他画的立方体,看起来也是呼之欲出,宛如立在纸上。张意承三年担任卫生委员,一直早到晚走,尽职尽责。不过有一次高老师讲到一个事情,说他“曾经”教的班里的卫生委员,模拟一直很好,但高考考砸了,因为之前一直作弊,于是大家就笑着看张意承,张意承也无辜地笑看着大家。张意承是无辜的,却只是因为卫生委员的缘故才不幸被牵连进来。&&卢阳阳的名字,如果用某品牌的——这里不说是为避免有做广告的嫌疑——输入法敲击缩写,则会出来三个字——“老爷爷”。卢阳阳是“爷爷”,这是孙天叶说的——这里不敢再叫“孙姐”,是怕矮了辈分的缘故——因此她还有“爸爸”之类的称呼,都是送给那些比较——或看上去比较——老成的男生的,比如周博、汪澄等等。卢阳阳也老成,平时说话慢悠悠的,一字一顿,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家,斟字酌句,看尽风花雪月的样子。我虽然在网上管自己叫“老人”,但实际上比卢阳阳轻挑得多,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上面,都没有他那种老成持重,真是自愧不如呀。卢阳阳看上去比较老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表情常常很凝重,不是很经常笑,即便笑也是“嗤”的一声,就结束了,也不多渲染什么表情,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一派不苟言笑,精明干练的样子。不过,经过我艰苦卓绝地观察,卢阳阳还是有他自己的常用动作的,就是“甩腕子”——更确切地讲应该叫“甩表”——甩他手腕上的手表。他平时做这个动作,一般都是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坐着或站着,把胳膊肘折起来,小臂立着,腕子带动手来回甩,就像摇拨浪鼓似的,然后本来套在腕子上的手表就自己滑落到小臂上了。要做这个动作,要两条,满足其一即可——一是胳膊细,也就是人要苗条些,像我这样的就比较难——不过我还是能够完成这个动作——因为,第二,表带要比较富裕,因为我的表是比较大的所以完成这个动作还勉强可以,但卢阳阳却是轻而易举,而且习惯成自然,已经是下意识的动作了——踢球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动作,甚至包括和老师谈话。卢阳阳瘦,所以跑步很快——按理讲,像他这种清瘦型的男生,一般体力不是很好,短距离还可以,长跑或是中长跑就困难些了。但卢阳阳恰好擅长一千五百米,体育课测试“一千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打头,后面跟着李赫为王嘉名之类的。而这些强手似乎对他也没构成多大的威胁,因为他一边跑还一边做他的那个经典动作——“甩表”,再加上很平静的表情,竟然让人感觉很悠闲自得似的,好像卢阳阳跑步早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了。其实卢阳阳不啻长跑,短跑以及其他运动——比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也都很在行。卢阳阳外表看起来——用一个词形容——有点“呆呆的”,但他却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尽管常常用来形容女生,但勉强用在卢阳阳这里也未为不可——卢阳阳平时的老成,和他在运动场上的爆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可以灵活地带球晃过对方的后卫,然后推射入网;可以用坚决的反手推挡和大刀拍的正手拉球对抗;可以干脆利落地用精彩的扣杀把羽毛球变成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对方的界内。但结束之后他也可以拍着我肩膀慢慢悠悠地像老前辈似的夸我:“ 最近又进步了啊!”卢阳阳对F1很感兴趣,我有一个很惊讶的发现,一班所有看F1的人大多都追捧舒马赫,而且无一例外——柯岩是喜欢法拉利,所以喜欢舒马赫;王誉嵩于卉婷因为什么原因我却不得而知,但总之是喜欢。卢阳阳好像也是很喜欢舒马赫,但他更追捧蒙托亚,曾经在一篇作文里写自己要“握住蒙托亚的手”,真有点“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妙笔意纵横”的感觉了。&&李赫为梳分头,平时动不动就甩甩头,边甩还边用手捋头发,顺便放放“电”——于是李赫为捋头发“耍帅”的动作和“电眼”的称呼就成了同学之间流传的经典。李赫为“电眼”的佳话,是由孙书同孙天叶吕星媛率先传扬的。这里把孙书同放在最前面,是因为孙书同最先提出——“她”——孙书同——被“他”——李赫为——“电”了一下——这里不是衣服摩擦出的静电,却是眼睛放出的“电”。她把这个事情和孙天叶以及吕星媛交待之后,另外两个人立刻进行了严密论证和缜密调查,最后发现李赫为的眼睛真的会“放电”,于是她们就称他——李赫为——为“电眼”。李赫为长的本来就很帅,再加上能放“电”的“电眼”,只怕以后也是个“名草”了,作为他的同学真是既羡慕又嫉妒呀,无奈,谁让咱长得太像黄丙延了呢?这分羡慕是命中注定的。李赫为作为体委,自己的体育就很突出,跑步,跳远都是他足以自傲的项目,排球的一传是班里最稳定的,篮球身体移动快,跳得高,身体好,可以说是一个“防守专家”,羽毛球的扣杀小球等等都在他优美的身姿之下显得更加优雅帅气。借用某些心理扭曲人士的语汇,李赫为是班里最像“白马王子”的男生,以致“连我都想变成女生了”——注意加了引号,因为这不是我说的。李赫为写字很精细,手握住笔尖——真的是笔尖,手指很贴近纸面,好像绣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把字“描”出来,而且眼睛还睁得很大,真好像在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也真叫我为他担心,难道他就不累吗?&&隋思聪外语名字“Loko”,因为长得比较壮实,所以又被人称为“Lo球”。王誉嵩高二时候中午必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招呼大家下楼打排球,像相声里面“惯口”——就是一口气说完——经典段落是“报菜名”——王誉嵩是“报人名”——“Lo球、汪澄、李赫为、爷们、理解、丁萌、翠翠、孙骁野。。。”——颇有些如数家珍的感觉——这都是班里排球队里王誉嵩队长的得力干将。有的时候大家欣然下楼,开始打球——或是说陪王誉嵩打球——因为他不痛快的话别人就别想痛快了。但有的时候也免不了推三阻四一番——甲说:“乙去我就去。”;乙说:“丙和丁都去我就去”;丙说:“我看甲下去我就下去”;丁说:“等我吃完饭我就下去。”——如果有兴趣可以出一道题了,最后加一个设问:“求甲乙丙丁至少有一个人下去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几乎百分之一百,因为如果有人胆敢不下去——就会弄得排球队长大发雷霆,在教室里当众呵斥,又是蹦高又是砸球——大家见状识趣,于是纷纷挪到楼下去。隋思聪打排球以发球和二传见长,他的发球——就像张竑颉的“扭秧歌”、李辰的下手发球、李赫为的“菜球”以及王誉嵩的“撅”式发球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奇奇怪怪的球”——隋思聪每次用手“抹”出一个又高又飘带着混乱侧旋的发球的时候都会叫这么一声。对方的队员,看见这么高的球从天而降,首先心理就毛了,加上一传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常常不能接好,后面也就打不出来了。隋思聪的二传是班队里面最好的——对于王誉嵩来说——因为每次由隋思聪送出的二传,都极其的舒服,能够让王誉嵩暴扣一下——满足他的“暴力倾向”。隋思聪的英语极好,徐老师和黄达都曾经盛赞他的英语——两个英语极好人的夸奖——比任何证书来的都精准。隋思聪的优势是口语和知识面——所以如果谁敢用英语和他辩论不异于自取其辱,隋思聪脑子灵活,高一开学的时候曾经和我有过一段时间的论战——当然我还没有自不量力到用英文的程度,但即便是用我最熟识的中文,感觉和他打嘴仗仍然是一种折磨,因为隋思聪说话带机锋,你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回击的方法满心欢喜地说出来就立刻被他顶回去了。看来隋思聪在语言方面有过人的天赋。隋思聪颇喜欢动漫,却不是像有些人叶公好龙,而是真正地深入进去体验。比如他自己用铅笔画那些动画片里面的人物,画得——我以外行的眼光来看——至少达到了逼肖的程度,而且还有些素描的感觉,光影也相得益彰。隋思聪还和吴昊搞了一个“魔兽英语听力考试”,自己撰写录音稿,自己设计题目,自己录音,也算是把他的两个特长——英语和动漫——再就是反应机敏的脑子——结合起来了。&&马骁平时说话行动慢慢悠悠,不慌不忙,颇有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记三百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